电学组合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4126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学组合教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学,具体涉及电学组合教具。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脑手并用能力,因此要求做的实验课题很多,目前用于做实验的器材大多是教师演示而学生只能被动地看不能同步进行操作,由于各器材的联结线头很多,杂乱无序可寻,不能直观明了地显示电路增强学生对课题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学组合教具,使学生人手一套和教师同步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而且根据实验课题组装后的电路直观明了,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后的知识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一块平面实验底板上有许多纵横等距的圆柱状凸扣,各种教具零件由扣板上盖和扣板下盖组成,扣板上盖两端有金属凸扣扣板下盖两端有凹扣,其距离与实验底板上的凸扣相等,各扣板可以方便地按压在实验底板上的凸扣上。
给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教具零件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板上盖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板下盖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并联电路实验图图中1实验底板、2凸扣、3扣板上盖、4凸扣孔、5原件按装孔、6走线口、7扣板下盖、8凹扣孔、9电子原件、10金属凸扣11导线、12 3V电池扣板、13灯泡扣板、14开关扣板、15 W2导线扣板、16 W3导线扣板、17垫扣现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电学组合教具有一块平面实验底板1,其上有许多纵横等距的圆柱状凸扣2,各种教具零件由扣板上盖3和扣板下盖7组成,扣板上盖3的两端开凸扣孔4并在上留走线口6,扣板上盖3中间开原件安装孔5,扣板下盖7的两端开凹扣孔8,凸扣孔4与凹扣孔8呈母子扣状,在扣板上盖3的原件安装孔5安装电子原件9,两端凸扣孔4安装外形成圆柱的中空金属凸扣10,金属凸扣10与凸扣2及凹扣孔8能吻合结合,用导线11通过走线口6联结电子原件9和金属凸扣10,然后扣合扣板上盖3和扣板下盖7组成各种教具零件。
实验者根据实验图,将所选用的教具零件按层次装在凸扣上实验装置就完成了。实验图上◇内的数字表示该零件应装在第几层上,○内的数字表示在该联结点的第几层上垫一垫扣保持实验装置平衡,实验时应先装第一层,然后第二层,第三层……实验结束时从最上层依次拆下并放回盒内原来位置。
例并联电路实验(见图5),根据实验图,取一个3v电池扣板12,2个灯泡扣板13,W2、W3导线扣板15、16各一个,分别装在实验图所示的第一层,即实验底板1的凸扣2上的相应位置,取3个开关扣板14,2个W2导线扣板15安装在实验图所示的第二层相应位置,即第二层教具零件的凹扣孔8套合在第一层教具零件的金属凸扣10上,取W2、W3导线扣板15、16各一个安装在实验图所示的第三层相应位置,即第三层教具零件的凹扣孔8套合在第二层教具零件的金属凸扣10上,为了保持实验装置的平衡,在第一层的3v电池扣板12与第三层的W2导线扣板15相联的那一点在其第二层垫一块垫扣17,第二层W2导线扣板15与第三层的W3导线扣板16相联的那一点,在其第一层垫一块垫扣17,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平稳的并联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实验器材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经久耐用,一套教具不仅能满足初中物理实验课题,而且也可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器材。
权利要求1.电学组合教具,由实验底板和各种教具零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平面实验底板上有许多纵横等距的圆柱状凸扣2,教具零件由扣板上盖3和扣板下盖7组成,电子原件9安装在扣板内,扣板两端有与凸扣2相配套的金属凸扣10及凹扣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学组合教具,其特征在于扣板上盖3的两端开凸扣孔4并在上留走线口6,扣板上盖3的中间开原件安装孔5,扣板下盖7两端开凹扣孔8,凸扣孔4与凹扣孔8呈母子扣联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学组合教具,其特征在于在扣板上盖3的原件安装孔5安装电子原件9,两端凸扣孔4安装外形成圆柱的中空金属凸扣10,用导线通过走线口6联结电子原件9和两端金属凸扣10。
专利摘要电学组合教具,由实验底板和各种教具零件组成。平面实验底板上有许多纵横等距的凸扣,各种教具零件由扣板上盖和扣板下盖组成,扣板上盖两端有金属凸扣,扣板下盖两端有凹扣,其距离与实验底板上的凸扣相等,各种扣板可以方便地按压在实验底板上的凸扣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经久耐用,一套教具不仅能满足初中物理实验课题,而且也可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器材。
文档编号G09B23/00GK2366916SQ9822651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5日
发明者袁培扬 申请人:袁培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