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花机的压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684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花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花机的压花装置。



背景技术:

压花机主要用于在各种织物上压花、压泡、压皱、压商标,也可在无纺布、涂层、人革上压商标,仿真皮花纹及各类深浅的花型、花纹。在需要印刷不同的花纹时,尤其是汽车椅套,必须更换不同的压纹轮,更换压纹轮时的操作不方便,浪费时间,会对企业、工厂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现有的压花机一般包括机架、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的上压辊及与上压辊相匹配的下压辊,机架上设置有通过链条驱动下压辊转动的电机,下压辊上设置有压纹。在机架上安装有调节下压辊与上压辊工作间隙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安装有使调节螺杆转动的手轮。上述方案虽然具有较好的印压效果,但是在材料需要印压不同的花纹时,需要拆卸下压辊并更换其它不同花纹的下压辊,更换操作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压花机在加工多种图案过程中其压花辊拆换较为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压花机的压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压花机的压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块支撑板、上辊组、下辊组、换位电机和传输带,所述的上辊组包括两片上辊板,两片上辊板之间转动设有若干根上压辊,各上压辊之间呈圆周阵列形式分布,下辊组包括两片下辊板,两片下辊板之间转动设有若干根与上压辊数量相同的下压辊,各下压辊之间呈圆周阵列形式分布,各上压辊和下压辊均连接有独立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上辊组和下辊组两侧的上辊板和下棍板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两块支撑板之间,上辊组与下辊组之间具有工件通过的加工工位,换位电机与上辊组的转轴连接,传输带将上辊组与下辊组的转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两块高度调节板,上述上辊组和下棍组的转轴分别设置在两块高度调节板上,两块高度调节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丝杆,其中一块高度调节板上开设有高度调节私服电机,通过高度调节丝杆的作用能使两块高度调节板相对靠近或远离进而调节上辊组和下棍组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其中一块高度调节板上还可调节设有一张紧轮,该张紧轮顶压于传输带的内侧带上。

所述的上压辊和下压辊均有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压花机的压花装置具有4个上压辊和下压辊,能够调整4种工位以完成4种花纹的加工;而且上压辊和下压辊能够调节间距,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多种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换位电机;3、传输带;4、上辊板;5、上压辊;6、下辊板;7、下压辊;8、加工工位;9、张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压花机的压花装置包括两块支撑板1、上辊组、下辊组、换位电机2和传输带3,所述的上辊组包括两片上辊板4,两片上辊板4之间转动设有4根上压辊5,各上压辊5之间呈圆周阵列形式分布,下辊组包括两片下辊板6,两片下辊板6之间转动设有4根与下压辊7,各下压辊7之间呈圆周阵列形式分布,各上压辊5和下压辊7均连接有独立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上辊组和下辊组两侧的上辊板4和下棍板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两块支撑板1之间,上辊组与下辊组之间具有工件通过的加工工位8,换位电机2与上辊组的转轴连接,传输带3将上辊组与下辊组的转轴连接在一起。

支撑板1包括两块高度调节板,上辊组和下棍组的转轴分别设置在两块高度调节板上,两块高度调节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丝杆,其中一块高度调节板上开设有高度调节私服电机,通过高度调节丝杆的作用能使两块高度调节板相对靠近或远离进而调节上辊组和下棍组之间的间距,其中一块高度调节板上还可调节设有一张紧轮9,该张紧轮9顶压于传输带3的内侧带上。

工作时,压花机的送料装置将工件从加工工位8运输而过,期间其中靠得最近的两根上压辊5和下压辊7通过其独立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完成压花工艺,当需要切换另一种压花工艺时,启动换位电机2,使上辊组转动,使另一根上压辊5移动到底处,而下辊组由于传输带3的作用会相对上辊组反向转动完成换位,使用者在装压辊的时候要注意一组上压辊5和下压辊7的工位位置,通过高度调节私服电机的作用能使两块高度调节板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进而调节上辊组和下棍组之间的间距以扩大或缩小加工工位8的范围,适用于各自不同厚度的工件,而在上辊组和下棍组的间距调节的同时需要对张紧轮9进行调节,防止传输带3松懈。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