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92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可以对应于纸张的种类切换定影速度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领域中,近年来,市场方面开始要求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对应厚纸或有敷层纸等各种各样材料的纸张,而目前的状况是由许多的产品来与之对应。
一般地,在对被称为厚纸或者其以上的超厚纸的质量为300g/m2级的纸张进行定影时,较普通纸张相比将需要更多的热量。
此外,与厚纸的情况同样,有敷层纸也是质量越大所需要的热量与普通纸张相比就越多,特别是近年来要求较多的光泽度较高的纸张的情况,较普通纸张相比也需要更多的热量。
因此,在定影这些纸张时,与普通纸张的情况相比,需要采取减慢定影速度的措施。通过获得较长的通过定影器的时间来赋予纸张以更多的热量。
作为减慢定影速度的方法,有转印速度用与普通纸张的情况相同的速度不变地只减慢定影速度的方法和同时同样地减慢转印速度和定影速度双方的方法。且目前已经分别使用上述方法形成了众多的产品。
此外,作为其一部分,也有不减慢定影速度地通过较普通纸张的情况加宽通过定影器的纸张的间隔,使之蓄积并恢复定影器的热量来对应厚纸等的产品。
图8给出了转印速度与普通纸张的情况相同,只减慢定影速度的复印机。
图8A所示是具备4个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一部。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使转印带150上吸附纸张并将之搬送到各个转印部。在纸张被转印部105转印上了第4个图像形成部101的感光转鼓上的图像后,由搬送部160将之搬送到定影器109。由定影器109加热固定纸张上的色调剂。
下面给出其详细的动作。在图8B中,纸张S1正在第4个图像形成部101上进行图像转印。此时,转印带105以及搬送部160的纸张S1的搬送速度理所当然地等于转印速度V1。
然后,如图8C所示的那样,如果纸张S1全部移动到搬送部160,则搬送部160将减慢到定影速度。搬送部160以及定影器的搬送速度(=纸张移动速度)变为V2。
纸张S1如此不变地按速度V2(<V1)进行定影(图8D)。进而,当纸张后端脱离了搬送部160后,增加搬送部160的搬送速度到V1,准备下一纸张S2的搬送(图8E)。
在进行该控制时,图像形成部的纸张的间隔的设定需要在纸张尺寸上加上控制的冗余量、预估的纸张位置的偏差以及切换速度所需要的时间部分。
相对于普通纸张情况的纸张间隔的约50~100mm左右,在对A3尺寸(搬送方向为420mm)的纸张进行上述控制时,如果考虑+α左右,则图像形成部的纸张间隔至少需要设定为450mm左右。这里,由于后继的纸张以速度V1追赶前面的纸张,故只能缩短定影器的纸张间隔,利用V1和V2的速度差将之缩短到200~300mm。
即,在上述控制中,除了减慢定影速度外,加宽纸张间隔也作为原因之一,导致了图像形成生产性降低。
下面对同样地减慢转印速度和定影速度的方法进行叙述。此时,需要使图像的转印部也按照与定影速度相等的速度搬送纸张。
因而,由于定影速度是较普通纸张的情况慢的速度,且搬送的距离变长,故最初的纸张的图像形成所需要的图像形成时间,即第一拷贝时间(Fcot)将变得非常长。特别地,对中间转印方式的复印机等的情况,由于从第一图像形成部到转印部的距离非常之长,故该问题将变得十分显著。
进而,由于不仅是转印部,连感光转鼓也需要按转印速度以及定影速度进行驱动,故进一步增加了该过程的时间。加之,在从曝光到显像的过程中会产生潜像的扩散,或增加感光转鼓驱动系统的振动的影响等,因此,还存在产生图像像质劣化的危险。
此外,不减慢定影速度地通过较普通纸张的情况加宽通过定影器的纸张的间隔,使之蓄积并恢复定影器的热量的方式与减慢定影速度的方式相比,纸张通过时的定影器或者定影滚筒的温度降低很大。这样一来,在纸张的前端和后端将产生定影性能差异,存在产生图像的光泽等在前端和后端不同等的图像像质上的问题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即便在较普通纸张需要更多的热量的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时,也可以不使图像像质降低地谋求提高图像形成的生产性以及缩短最初的纸张的图像形成时间。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按预定的转印速度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转印部件;可对应于纸张的种类切换定影速度的定影部件;将纸张从转印部件搬送到定影部件的搬送部件。此外,搬送部件具有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速度控制的多个搬送单元。
这里,在定影速度低于转印速度时,搬送部件可以控制各个搬送单元,在下游的搬送单元以与定影速度相同的速度搬送正在定影的纸张的过程中,使上游的搬送单元以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搬送后继的纸张。
根据该构成,由于在结束正在定影的纸张的搬送之前,可以利用搬送部件送入后继的纸张,故可以缩短开始了后继的纸张的搬送时刻的两纸张的间隔。此外,由于是以较正在定影的纸张快的速度搬送后继的纸张,故后继的纸张可以逐渐地接近正在定影的纸张。作为结果,可以使定影部件的两纸张的间隔足够地变窄,达到谋求提高图像形成的生产性的目的。进而,根据该构成,由于不需要配合定影速度减慢转印速度,故可以防止图像像质的降低,且还可以谋求缩短最初的纸张的图像形成时间。
或者,在定影速度低于转印速度时,搬送部件可以控制各个搬送单元,以只使搬送正在定影中的纸张的搬送单元的速度成为与上述定影速度相同的速度。
根据该构成,除了正在搬送定影中的纸张的搬送单元外,其他搬送单元均可以按较定影速度快的速度搬送后继的纸张,故可以使定影部件的两纸张的间隔变窄。此外,也不需要配合定影速度减慢转印速度。因而,可以得到以上述的构成为基准的效果。
或者,搬送部件可以控制各个搬送单元,使定影速度低于转印速度时的上述定影部件的前面的纸张和后继的纸张之间的间隔小于转印速度与定影速度相同时的间隔。
根据该构成,在定影速度低于转印速度时,可以进行控制使定影部件的纸张间隔变窄。此外,也不需要配合定影速度减慢转印速度。因而,可以得到以上述的构成为基准的效果。
在上述的构成中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下面所述的构成。
例如,可以将结束了搬送正在定影的纸张的搬送单元加速到与转印速度同样的速度。利用该构成,可以使结束了搬送正在定影的纸张的搬送单元以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顺次地搬送后继的纸张。
此外,最好使搬送单元加速到与转印速度同样的速度的定时同步于后继的纸张到达该搬送单元的定时。利用该构成,由于可以使后继的纸张马上送入结束了搬送正在定影的纸张的搬送单元,故可以进一步缩小两纸张的间隔。
另外,在设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下游端到定影部件的距离为L3、转印速度为V1、定影部件所能够取得的、低于转印速度的多个定影速度中最快的定影速度为V2、在定影部件前面的纸张和后继的纸张之间应该确保的间隔为P1时,最好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满足
(V1/V2)×P1≤L2≤(V1/V2)×P1+{(V1-V2)/V2}×L3。
根据该构成,由于可以控制各个搬送单元使定影部件的两纸张的间隔缩短到P1,故可以充分地提高图像形成生产性。
进而,如果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能够满足L2≈{(V1-V2)/V2}×L3,则由于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定影部件的两纸张的间隔而更为理想。
同时,还希望相邻的2个搬送单元中下游侧搬送单元的速度等于或者低于另一方搬送单元的速度。
从转印部件到定影部件的距离最好长于图像形成装置所对应的纸张的最大长度。
不管定影速度如何,转印速度最好是同一种速度。
搬送部件最好由2个搬送单元构成。


图1所示是第1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断面图;图2所示是第1实施形态的搬送部的说明图;图3所示是第1实施形态的搬送部的详细图;图4所示是第1实施形态的搬送部的纸张的移动的行程时间表;图5所示是第1实施形态和以往例的生产性以及Fcot的比较曲线;图6所示是第2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断面图;图7所示是第2实施形态的搬送部的说明图;图8所示是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搬送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面例示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形态。这里,本实施形态所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并非特别地限定于特定的记载,也不是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这些记载的意思。
(第1实施形态)参照图1~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图1中所示是涉及第1实施形态的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断面图。
图1的装置是上部具有数字彩色图像读取部以及色调剂收纳部、下部具有数字彩色图像打印机部的复印机。该复印机是具有4个图像形成部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复印机。
在读取部中,原稿30被载置于原稿台玻璃31上,通过曝光灯32进行扫描曝光。从原稿30反射回来的反射光图像被透镜33会聚在全彩色CCD传感器34上,得到全彩色分解图像信号。
全彩色分解图像信号经由放大电路且经由视频处理单元实施了处理后,中介于图像存储器被送出到打印机部。
在打印机部中,图像制作部由图中右起的黄(Y)、品红(M)、氰(C)、黑(Bk)各种颜色的图像形成部(图像制作平台)构成。
各个平台的4个感光转鼓1Y、1M、1C、1Bk的设置可以在图中的箭头方向自由旋转。在感光转鼓1Y、1M、1C、1Bk的周围配置有前曝光灯、电晕带电器2Y、2M、2C、2Bk、激光曝光光学系统(扫描仪单元)3Y、3M、3C、3Bk、电位传感器、显像器24Y、24M、24C、24Bk、感光转鼓上光能量检测装置、转印装置、清扫装置6Y、6M、6C、6Bk。
在激光曝光光学系统3Y、3M、3C、3Bk中,来自读取部的图像信号被变换成每种颜色(每个平台地)的激光(光信号)。激光被多边反射镜反射,通过透镜以及折返反射镜分别照射在感光转鼓1Y、1M、1C、1Bk的面上。
在进行打印机部的图像形成时,在箭头方向上旋转的感光转鼓1Y、1M、1C、1Bk在经由前曝光灯除去了电荷后,通过电晕带电器2Y、2M、2C、2Bk使之均匀地带电。进而,逐种分解颜色地照射光学图像E,形成潜像。
然后,使显像器4Y、24M、24C、24Bk动作,显像感光转鼓1Y、1M、1C、1Bk上的潜像,在感光转鼓1Y、1M、1C、1Bk上形成色调剂像。色调剂是以树脂和颜料为基体的显像剂。
显像器24Y、24M、24C、24Bk内的色调剂可以按照预定的定时随时由配置在读取部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收纳部(漏斗)4Y、4M、4C、4Bk进行补给。由此,可以确保显像器24Y、24M、24C、24Bk内的色调剂比率(或者色调剂量)恒定。
形成在感光转鼓1Y、1M、1C、1Bk上的色调剂像在各个平台的一次转印部被转印到作为像承载体的中间转印带5上。在该中间转印带5上重合了全部4种颜色的在各个平台中形成的感光转鼓1Y、1M、1C、1Bk上的色调剂像。
中间转印带5由驱动滚筒5a驱动。在驱动滚筒5a的对向方向,配置有进行各个平台的图像的位置偏离以及浓度的检测的传感器50。检测结果被随时反馈给各个平台,用于图像浓度、色调剂补给量、图像写入定时以及图像写入开始位置等的调整。
一方面,纸张被从各个收纳部71、72、73通过各自的给纸装置81、82、83一张一张地进行搬送。纸张在经由保护滚筒91进行了斜行校正后,被在期望的定时搬送到二次转印部5b。二次转印部5b是将中间转印带5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到转印带上的转印部。
经由二次转印部5b转印了色调剂像的纸张通过搬送部(搬送单元60、61)被搬送到热滚筒定影器9。在用热滚筒定影器9定影了色调剂像后,纸张被排出到排纸架10。在本实施形态中,搬送部构成了将纸张从作为转印部件的二次转印部5b搬送到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器9的搬送部件。
另一方面,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5由转印清扫部14清扫其转印残存的色调剂,以供再次用于各个图像形成部(各个平台)的一次转印工序。
此外,在纸张的两面形成图像时,驱动调节板19经由搬送纵通道21a将通过了定影器9的纸张一度导引到反转通道21b。此后,通过驱动反转滚筒51逆转,将纸张送入时的后端作为前端,并与送入的方向反方向地送出,则纸张被送到两面搬送通道21c中。
纸张由两面搬送滚筒52、53、54进行搬送,在由两面搬送滚筒55进行了斜行校正和定时获取后,被以期望的定时搬送到保护滚筒91。进而,再次通过上述的图像形成工序在另一面上进行图像的转印。
在此,我们将对搬送单元60、61和二次转印部5b、定影器9的速度控制以及纸张的移动进行详细说明。
本复印机的图像形成速度以及转印速度(中间转印带移动速度)为200mm/sec。此外,在本复印机中,使用可以对应于纸张的种类切换定影速度的定影器9,可以在定影时对较普通纸张需要更多热量的厚纸以及有敷层纸进行减慢定影速度的控制。
作为定影速度,从快的一侧起,具有普通纸张用的200mm/sec(1/1速)、100mm/sec(1/2速)、66.6mm/sec(1/3速)、50mm/sec(1/4速)、33.3mm/sec(1/5速)、22mm/sec(1/6速)6种设定。对应于纸张的种类和质量可以将定影速度切换到最佳的设定。
如上述这样,在采用定影中的前面纸张(先行搬送的纸张)脱离了搬送部后,提高搬送部的速度进行下一纸张(后继的纸张)的搬送构成时,为最大地提高图像形成生产性而需要使定影器的纸张间隔为最小。因此,可以使下一纸张怎样地接近前面的纸张便成为了课题。
为此,可以容易地想象,在图像形成生产性中构成不利因素的是前面纸张的定影速度快而下一纸张难以追上的情况。
而在本实施形态的复印机中,构成的搬送部在定影速度为100mm/sec时也可以提高最大的生产性。
具体地言之,就是用多个搬送单元60、61构成搬送部。进而,可以控制各个搬送单元,在下游的搬送单元61以与定影速度相同的100mm/sec的速度搬送正在定影的前面纸张的过程中,使上游的搬送单元60以与转印速度相同的200mm/sec的速度搬送下一纸张。用该速度差将可以缩短纸张间隔。
实际中缩短纸张间隔的情况示于图2。图2A是第1实施形态的复印机(图1)搬送部的详细图。
最初,如图2B所示的那样,驱动二次转印部5b、搬送单元60、搬送单元61以速度V1(200mm/sec)搬送纸张,只在定影器9按速度V2(100mm/sec)驱动搬送纸张。
如果纸张S1的前端插入定影器9的入口,则切换搬送单元60、61的驱动,以使纸张S1的搬送速度能够从V1切换到V2。进而,按速度V2将纸张送入定影器9内(图2C)。
该定时虽然可以由定影前传感器601来进行确定,但也可以不使用传感器地进行利用定时器的控制。
在本实施形态的复印机中,通过比较对应的纸张的最大长度加长从二次转印部5b到定影器9的距离(L1+L2+L3),可以使二次转印部5b以及转印带5、图像形成部全部只用200mm/sec或者对应了该速度的速度进行驱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如上述那样,因使图像形成部的速度变化而出现图像劣化或者驱动单元复杂化的情况。
这里,L1是从二次转印部5b到位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61的上游端(始点)的距离,L2是搬送单元61的搬送路径长度,L3是从搬送单元61的下游端(终端)到定影器9的距离。
如果搬送单元60结束了定影中的前面纸张S1的搬送,则将被切换成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V1。搬送单元60取加速的定时同步于搬送单元60的下一纸张S2到达的定时,在下一纸张S2通过二次转印部5b到达搬送单元60时,只有搬送单元60被加速到速度V1(图2D)。此时,只有搬送正在定影的前面纸张S1的搬送单元61被以与定影速度相同的速度v2进行着驱动。
通过这样进行速度切换,可以在由搬送单元61以速度V2搬送前面纸张S1的同时,由搬送单元60按速度V1搬送下一纸张S2。因而,因为可以在结束前面纸张S1的搬送前将下一纸张S2送入搬送部,故可以减小在开始了下一纸张S2的搬送的时刻(图2D)的两纸张的间隔。
此外,由于是用比前面纸张S1快的速度搬送下一纸张S2,故下一纸张S2将逐渐地接近先行的定影中的前面纸张S1。在本实施形态中,搬送单元61取结束前面纸张的搬送的定时同步于下一纸张S2到达搬送单元61的定时,如图2E所示的那样,在前面纸张S1脱离了搬送单元61的时刻,纸张间隔大致等于搬送单元61的搬送路径长度L2。如果从前面纸张S1不脱离了搬送单元61后就不能进行搬送单元61的加速的角度考虑,可以说在该时刻取得的就是最小的纸张间隔。
如果搬送单元61结束定影中的前面纸张S1的搬送,则将马上被切换成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V1。即,搬送单元61取加速到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V1的定时同步于下一纸张S2到达搬送单元61的定时。由此,可以在结束了定影中的前面纸张S1的搬送后马上送入下一纸张S2。此后,搬送单元60和搬送单元61以同样的速度V1搬送下一纸张S2,可以进一步缩小与利用定影器9按照速度V2搬送着的前面纸张S1的纸张间隔。
定影器9的纸张间隔越小就越可以提高图像形成生产性,因而,只要按照前面纸张S1的后端从搬送单元61脱出后到从定影器9脱出的时间(前面纸张S1前进距离L3的时间)将在图2E的时刻仅隔开了L2的纸张间隔缩短为最小即可。
实际中,作为定影器9的纸张间隔,并非是0为最好,需要保持某种程度的间隔。
其距离是以定影后的传感器92可以检测纸张间隔、以及在自动双面拷贝模式时可以由调节板9切换向排纸架10侧的搬送和向搬送纵通道21a侧的搬送为条件确定的。
为此,如果在定影器9中取应该确保前面纸张S1和下一纸张S2之间的间隔为P1mm(图2F),则在实际中将可以将实现两纸张的间隔缩小到P1。
简单地汇总言之,就是前面纸张S1按速度V2前进距离(L3+P1)的时间和下一纸张S2按速度V1前进距离L2、且进一步按速度V2前进距离L3的时间可以是不相等的。
即,在搬送单元61的出口设置了从速度V1改变到速度V2的点(速度切换点)时,(1)这样的关系式成立。
(L3+P1)/V2=L2/V1+L3/V2 …(1)a
此外,在定影器9的入口设置了从速度V1改变到速度V2的点时,(2)这样的关系式成立。
(L3+P1)/V2=(L2+L3)/V1 …(2)a关于L2和L3以及P1的距离关系归纳这些关系式,根据式(1)a有L2=(V1/V2)×P1…(1)b同样地,根据式(2)a有L2=(V1/V2)×P1+{(V1-V2)/V2}×L3 …(2)b由于实际的速度切换点为从搬送单元61的出口(1)到定影器9的入口(2)的某一处,故只要搬送单元61的搬送路径长度L2为(V1/V2)×P1≤L2≤(V1/V2)×P1+{(V1-V2)/V2}×L3…(3)即可,亦即,达到了只要对应于速度变更点设定最佳的搬送路径长度即可的目的。
此外,在是低于上述的定影速度时,由于容易产生下一纸张S2追上前面纸张S1的情况,故当然可以进一步使之具有冗余而实现同等的纸张间隔。
这里,为了不左右定影器9的间隔地作为复印机得到最大的图像形成生产性,只要考虑将上述关系式中的距离P1取为0即可。但是,由于在搬送单元61的出口附近立刻就设置了速度切换点时完全不能缩短纸张间隔,故作为结果需要将速度切换点设置在定影器9的入口附近。
在定影器9的极近旁进行速度切换时,搬送单元61的搬送路径长度L2可以用L2={(V1-V2)/V2}×L3…(4)表示。
该(4)式的情况将可以达成能够得到最大的图像形成生产性的构成。
下面叙述实际中本实施形态的复印机的构成例。搬送单元60和搬送单元61使用同一构成的单元,搬送路径长度L2分别为150mm。距离L1为250mm,距离L3为100mm(参照图3)。
如前面说明过的那样,由于本复印机所对应的纸张的最大长度是19英寸(482.6mm),故确定这些数值的目的是使定影前的搬送距离大于本复印机所对应的纸张的最大长度的500mm以及可以稳定地搬送作为最小对应纸张的明信片尺寸(140mm)。
此外,关于定影器9的间隔,因在本复印机中调节板19的切换时间一侧在条件上严于传感器92的检测能力,故在切换方面需要30mm的纸张间隔。因而,设定间隔P1为30mm。
将以上的数值和前面说明过的V1=200mm/sec、V2=100mm/sec代入(3)式,则有60≤150≤160可知其位于成立的范围。因而可知,可以将定影器9的纸张间隔缩短到30mm。
虽然实际的定影器9的纸张间隔在设速度切换时间为0、速度切换点为定影滚筒部时达到了25mm,但该5mm左右是作为对应各动作或位置的变动的冗余部分的。
这里,在以上的数值中(4)式的等号不成立。这表示不能够将定影器9的纸张间隔缩小到0的情况。
但是,在本实施形态的复印机中,实际上因其他的原因而不能将定影器9的纸张间隔缩小到0,故并不存在问题。
图4所示是表示纸张的移动的行程时间表。
定影器9的纸张间隔取为30mm。利用5mm的冗余,可以在上游移动速度切换点5mm的同时,确保搬送单元61的速度切换时间为25msec。
图中,一并记录了搬送单元60的驱动速度以及搬送单元61的驱动速度。
根据图4的行程时间表,各个搬送单元60、61以及驱动部的速度切换动作成立,可知在定影器9实现了30mm的纸张间隔。
进而可知,为了使(4)式成立,虽然也取决于定影速度V2,但只要使L3和L2的长度接近于同样的值即可。
为了实现(4)式,只要增加搬送部的搬送单元的个数或者使用搬送长度不同的单元等即可。也可以对应于需要,根据(4)式确定定影前的搬送部的构成。
下面,使用图5比较本实施形态的复印机的各定影速度的图像形成生产性(CPM)以及最短的Fcot和以往例的情况。TYPE1表示定影前的搬送单元是一个的情况,TYPE2表示将图像转印速度或者图像形成速度减速到与定影速度相同的速度的情况,TYPE3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情况。
生产性以及Fcot是小型尺寸(A4或者LTR)的纸张时的值。
TYPE1时,关于生产性,搬送部上的前面纸张脱出后送入下一纸张的点为关键点,关于Fcot,因为由搬送部能够高速搬送纸张直到减速为止且图像形成速度也很快,因此不太受定影速度的影响的点为关键点。
这里,TYPE1的搬送单元的长度取为300mm(2个本实施形态的搬送单元左右)。
此外,TYPE2的情况,关于生产性可以原样不变地适用图像转印部或者图像形成部的纸张间隔,关于Fcot,由于需要从图像写入开始设定定影速度,故设定因定影速度(特别是速度越慢的时候)而受到较大的影响的情况为关键点。
这里,本复印机的图像形成部(中间转印带5上)的纸张间隔设定为84mm。
这是因为,在纸张间隔内,为了在转印带5上描绘出用于检测并校正用于提高图像浓度以及色调剂补给精度的标记以及各个平台的色偏差的标记,进而用读取传感器50读取这些标记而需要在纸张间保留某种程度的距离。进而,保护滚筒91的纸张的斜行获取以及配合时序等也需要某种程度的纸张间隔。
实际上,在本实施形态的复印机中,如果前面的一方需要80mm左右的间隔,则后面的一方有50mm左右的间隔就可以进行控制了。因此,考虑控制的偏差以及余量,将中间转印带5上的纸张间隔设置为84mm。
图5的曲线是汇总了对进行比较的复印机(TYPE1、TYPE2)也适用了上述值时的结果的情况。如观察图5也可知的那样,关于生产性,可以将定影器9的纸张间隔做到最小的TYPE3最优,关于Fcot,直到定影前均可以按照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进行搬送的TYPE2、TYPE3最优。即,在生产性、Fcot两方面都证明了本实施形态的优位性。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了2个同一构成的搬送单元,但其与用一个搬送单元进行构成的情况相比,具有因单元的规模小而选型费用等少、使用的驱动负荷小而能够缩短速度切换时间、稳定搬送带张力等优点。
进而,通过不是横向地并列搬送单元的配置而带有若干角度地进行配置,还可以减小本体尺寸(宽度方向)。
另外,通过采用同一构成的搬送单元,除了可以增加本体内的配置的自由度外,结果上作为搬送部整体,还可以在总体上降低成本。
(第2实施形态)下面,使用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本构成的复印机不是第1实施形态那样的中间转印方式,而是由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转鼓直接在纸张上转印色调剂的方式的复印机。
关于读取部等其他的构成部件,采用的是与第1实施形态的复印机在构成以及功能上相同的部件。纸张以被静电吸附在转印带5上的状态通过4个图像形成部下被转印上色调剂并搬送出来。
这里,为了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构成定影前的搬送部,除了距离L1的始点不是第4平台的转印部、即纸张后端最后通过的转印点5Bk的位置,而是考虑了从位于转印带5开始分离纸张后端的位置外,其他一样即可。
这是因为不用进行转印带5的速度切换。因为如果进行转印带5的速度切换,则由于各图像形成部中的感光转鼓1Y、1M、1C、1Bk与转印带5相接触,故将产生需要改变感光转鼓1Y、1M、1C、1Bk的旋转速度或者使感光转鼓1Y、1M、1C、1Bk与转印带5分离开而出现驱动系统的构成变得复杂等问题。进而,因为在改变了转印带5的速度时,必须在使下一纸张吸附到转印带5上时等待速度还原,故还存在由此拉开了纸张间隔之类的问题。
图7所示为定影前的搬送部的详细图。如果除去从前面所述的转印分离部Sp到开始L1部分则与第1实施形态完全相同,故通过采用同样的配置,可以达到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因为可以在结束正在定影的纸张的搬送之前将后继的纸张送入搬送部件,故可以缩短开始搬送后继的纸张的时刻的两纸张的间隔。此外,因为是以高于正在定影的纸张的速度搬送后继的纸张,故后继的纸张可以逐渐地接近前面的正在定影的纸张。作为结果,可以充分地缩小定影部件的两纸张的间隔,谋求图像形成生产性的提高。进而,根据本发明,因为不需要配合定影速度减慢转印速度,故可以防止图像质量的降低,且还可以谋求缩短最初的纸张的图像形成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按预定的转印速度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转印部件;低于上述转印速度的定影速度搬送纸张并进行定影的定影部件;以及将纸张从上述转印部件搬送到上述定影部件的搬送部件,上述搬送部件具有多个搬送单元,且在定影速度低于转印速度时,上述搬送部件控制各个搬送单元,以便在下游的搬送单元以与上述定影速度相同的速度搬送正在定影的纸张的过程中,使上游的搬送单元以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搬送后继的纸张。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按预定的转印速度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转印部件;可对应于纸张的种类切换定影速度的定影部件;以及将纸张从上述转印部件搬送到上述定影部件的搬送部件,上述搬送部件具有多个搬送单元,且在定影速度低于转印速度时,上述搬送部件控制各个搬送单元,以便在下游的搬送单元以与上述定影速度相同的速度搬送正在定影的纸张的过程中,使上游的搬送单元以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搬送后继的纸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搬送部件将结束了正在定影的纸张的搬送的搬送单元加速到与上述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搬送部件使搬送单元加速到与上述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的定时同步于后继的纸张到达该搬送单元的定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下游端到上述定影部件的距离为L3、上述转印速度为V1、上述定影部件所能够取得的、低于上述转印速度的多个定影速度中最快的定影速度为V2、在上述定影部件中前面的纸张和后继的纸张之间应该确保的间隔为P1时,上述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满足(V1/V2)×P1≤L2≤(V1/V2)×p1+{(V1-V2)/V2}×L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下游端到上述定影部件的距离为L3、上述转印速度为V1、上述定影部件所能够取得的、低于上述转印速度的多个定影速度中最快的定影速度为V2、在上述定影部件中前面的纸张和后继的纸张之间应该确保的间隔为P1时,上述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满足(V1/V2)×P1≤L2≤(V1/V2)×P1+{(V1-V2)/V2}×L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下游端到上述定影部件的距离为L3、上述转印速度为V1、上述定影部件所能够取得的、低于上述转印速度的多个定影速度中最快的定影速度为V2、在上述定影部件中前面的纸张和后继的纸张之间应该确保的间隔为P1时,上述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满足(V1/V2)×P1≤L2≤(V1/V2)×p1+{(V1-V2)/V2}×L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下游端到上述定影部件的距离为L3、上述转印速度为V1、上述定影部件所能够取得的、低于上述转印速度的多个定影速度中最快的定影速度为V2时,上述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满足L2≈{(V1-V2)/V2}×L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下游端到上述定影部件的距离为L3、上述转印速度为V1、上述定影部件所能够取得的、低于上述转印速度的多个定影速度中最快的定影速度为V2时,上述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满足L2≈{(V1-V2)/V2}×L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下游端到上述定影部件的距离为L3、上述转印速度为V1、上述定影部件所能够取得的、低于上述转印速度的多个定影速度中最快的定影速度为V2时,上述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满足L2≈{(V1-V2)/V2}×L3。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2个搬送单元中,下游侧的搬送单元的速度等于或者低于另一方的搬送单元的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转印部件到上述定影部件的距离长于图像形成装置所对应的纸张的最大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印速度不管定影速度如何而为一种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搬送部件由两个搬送单元构成。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按预定的转印速度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转印部件;可对应于纸张的种类切换定影速度的定影部件;以及将纸张从上述转印部件搬送到上述定影部件的搬送部件,上述搬送部件具有多个搬送单元,且在定影速度低于转印速度时,上述搬送部件控制各个搬送单元,以便只使搬送正在定影中的纸张的搬送单元的速度成为与上述定影速度相同的速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各个搬送单元,以便在下游的搬送单元以与上述定影速度相同的速度搬送定影中的纸张的过程中,上游的搬送单元能够按照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搬送后继的纸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搬送部件将结束了正在定影的纸张的搬送的搬送单元加速到与上述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搬送部件使搬送单元加速到与上述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的定时同步于后继的纸张到达该搬送单元的定时。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下游端到上述定影部件的距离为L3、上述转印速度为V1、上述定影部件所能够取得的、低于上述转印速度的多个定影速度中最快的定影速度为V2、在上述定影部件中前面的纸张和后继的纸张之间应该确保的间隔为P1时,上述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满足(V1/V2)×P1≤L2≤(V1/V2)×P1+{(V1-V2)/V2}×L3。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从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下游端到上述定影部件的距离为L3、上述转印速度为V1、上述定影部件所能够取得的、低于上述转印速度的多个定影速度中最快的定影速度为V2时,上述最下游的搬送单元的搬送路径长度L2满足L2≈{(V1-V2)/V2}×L3。
2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按预定的转印速度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转印部件;可对应于纸张的种类切换定影速度的定影部件;以及将纸张从转印部件搬送到定影部件的搬送部件,上述搬送部件具有多个搬送单元,且控制各个搬送单元,以便使定影速度低于转印速度时的上述定影部件的前面的纸张和后继的纸张的间隔小于转印速度与定影速度相同时的间隔。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定影速度低于转印速度时,控制各个搬送单元,以便在下游的搬送单元(61)以与定影速度(V2)相同的速度搬送定影中的纸张(S1)的过程中,上游的搬送单元(60)能够按照与转印速度相同的速度(V1)搬送后继的纸张(S2)。作为结果,可以充分地缩小定影器(9)的两纸张的间隔,谋求提高图像形成生产性。进而,因为不需要配合定影速度减慢转印速度,故可以防止图像质量的降低,且还可以谋求缩短最初的纸张的图像形成时间。
文档编号G03G15/16GK1453664SQ03123278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6日
发明者田中昭纪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