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52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确实地防止其灯管和扩散板变形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一般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单元中,是使用背光模块作为光源,而背光模块依据构造的不同,通常可分为端缘(edge)式和直下式两大类,由于本发明是针对直下式背光模块作改良,以下仅说明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构成,而将端缘式背光模块的说明省略。
如图1所示,直下式背光模块10包括一反射板11、一扩散板12、多个灯管13和多个支撑柱14;其中反射板11位于背光模块10的底部,用以将灯管13的光反射出背光模块10,扩散板12以包覆灯管13的方式设置于反射板11上,以形成背光,而灯管13是作为背光模块10的光源;支撑柱14是设置反射板11和扩散板12之间,以支撑住扩散板12,避免扩散板12在翘曲变形后,使背光模块10的光学特性变差。
然而,上述背光模块的缺点在于当液晶显示器的尺寸越大时,背光模块中的灯管尺寸也会相对变大,此种大尺寸的灯管也会有变形的可能,进而影响整个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119703号中,提出一种背光模块20,其如图2所示,在灯管23下方加装支撑柱24,以避免灯管23变形,但其缺点在于当液晶显示器的尺寸越大时,背光模块中的扩散板尺寸也会相对变大,此种大尺寸的扩散板也会有变形的可能,进而影响整个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210126号中,提出另一种背光模块30,其如图3所示,在灯管33下方加装保持器34,以避免灯管33变形,且在保持器34上形成一突起341,其与扩散板32抵接,以保持扩散板32在规定位置,进而抑制辉度不均匀性(mura)的发生。
然而,上述背光模块具有下列缺点1.由于在设置保持器时,突起即直接与扩散板抵接,因此当背光模块内因亮灯而温度升高时,突起可能会热膨胀而将扩散板向外顶出,反而会造成扩散板向外侧翘曲变形,而使辉度不均匀性的状况产生。
2.由于同一保持器需同时支撑两灯管,当背光模块内因亮灯而温度升高时,保持器可能会热膨胀而使得两灯管之间会产生相对的位移,对灯管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突起也可能会因保持器的热膨胀而产生位移,这对与突起抵接的扩散板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可确实地防止其内的灯管和扩散板变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板、一支撑件、一灯管及一扩散板,其中支撑件是设置于反射板上,灯管是设置于支撑件中,而扩散板是设置于反射板上,且与支撑件之间距离为一规定尺寸的间距,以使得当支撑件膨胀时,支撑件可与扩散板抵接。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支撑件包括一固定部以及一支撑部,其中固定部是固定于反射板上,而支撑部是与固定部一体成形,且与扩散板之间距离为一规定尺寸的间距,借此当支撑件膨胀时,可使支撑部与扩散板抵接。
固定部可以黏贴的方式设置于反射板上。
此外,反射板上具有一穿孔,而固定部穿过穿孔而被固定于反射板上;又,固定部可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与穿孔卡合,以将支撑件固定于反射板上。
此外,支撑部可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扩散板抵接,或者是支撑部与扩散板的抵接面为一弧面。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灯管是以与支撑件之间距离一规定间距的方式设置于支撑件中,以避免当支撑件热胀冷缩时,支撑件对灯管造成损坏。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支撑件是由白色或透明材料所制成。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支撑件是以围绕灯管的方式支撑灯管。


图1是为公知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是为另一公知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为另一公知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4a是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前视图,其中支持台并未画出;图4b是为图4a中的支撑件的示意图;第4c图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侧视图;图5a是为本发明的支撑件的一变化例的示意图;以及图5b是为本发明的支撑件的另一变化例的示意图。
附图零部件符号说明10背光模块11反射板12扩散板13灯管14支撑柱20背光模块23灯管24支撑柱30背光模块32扩散板33灯管34保持器341突起100背光模块110反射板111穿孔120支撑件121支撑部121a弧面122固定部
122a弹性部122b延伸部130灯管140扩散板150支持台g1、g2间隙100’背光模块110’反射板120支撑件122’固定部100”背光模块120”支撑件121”接触点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4a是显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100,其包括一反射板110、多个支撑件120、多个灯管130和一扩散板140,其中反射板110是位于背光模块100的底部,用以将灯管130的光反射出背光模块100,且在其上形成多个穿孔111,用以供支撑件120穿过。
各支撑件120是分别设置于反射板110上,且如图4b所示,可被区分为一固定部122以及一支撑部121,其中各固定部122是分别穿过反射板110的穿孔111而被固定于反射板110上,而各支撑部121则是与固定部122一体成形,且与扩散板140之间距离为一规定尺寸的间距g1,借此当支撑件120因为热因素而膨胀时,支撑部121可与扩散板140抵接;具体地说,由于支撑件120与扩散板140之间在设置时具有一间距g1,此时扩散板140有可能因为自重而稍微向下变形而与支撑件120抵接(应注意的是,此变形并不影响辉度的均一性),而当背光模块100因亮灯而使内部温度升高,进而使支撑件120膨胀时,与支撑件120抵接的扩散板140不至于因此而向外变形,而是可被保持在固定位置,因此背光模块100不会有辉度不均匀的现象产生。
又,支撑件120在固定部122上形成有两弹性部122a,其在固定部122a穿过穿孔111后可与穿孔111卡合,以将支撑件120固定于反射板110上;另外,支撑件120在固定部122上也形成有两延伸部122b,借此可使支撑件120稳定地设置于反射板110上;另外,应注意的是固定部122固定于反射板110上的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如图5a所示的背光模块100’中,固定部122’是两平板,且可藉由双面胶等黏着剂而以黏贴的方式被设置于反射板110’上。
如第4a、4b图所示,支撑件120的支撑部121与扩散板140的抵接面是为一弧面121a,且支撑部121的整体剖面是为曲面,借此可使支撑部121在与扩散板140抵接时更为平稳;另外,应注意的是支撑部121的形成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如图5b所示的背光模块100”中,支撑件120”的支撑部121”除了围绕灯管130的部分为曲面,其余部分是以直线的方式向上延伸,而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扩散板140抵接。
应了解的是支撑件120可由白色或透明材料所制成是优选的,以不妨碍背光模块100的辉度;另外,在本发明中,支撑件120是以围绕灯管130的方式支撑灯管130,借此可给予灯管130更良好的支撑。
另外,如第4c图所示,支撑件120是支撑灯管130的中央部位,但并不限于此,其可视灯管的长度和材料、或扩散板大小而改变其设置位置;又,支撑件120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以单一支撑件120支撑一灯管130,也可随灯管130的尺寸而改变,例如,可利用两个支撑件120来支撑一灯管130。
各灯管130是作为背光模块100的光源,且分别设置于单一支撑件120中,而各灯管130与各支撑件120之间距离为一规定尺寸的间距g2,借此当支撑件120热胀冷缩时,间距g2可避免支撑件120对灯管130造成损坏。
扩散板140可使背光模块100的光均一地向外照射,且是设置于反射板110上,并与各支撑件120之间形成有间距g1的距离。
应了解的是,背光模块100可另包括两支持台150,如第4c图所示,用以支持灯管130的端部。
如上述,由于在扩散板和反射板的中间设置支撑件,可避免灯管与扩散板的翘曲变形;另外,扩散板和支撑件之间具有微小的间距,此可避免支撑件因热胀冷缩的效应,而将扩散板向外顶出;又,灯管和支撑件之间具有微小的间距,可避免支撑件因热胀冷缩的效应,而碰到灯管进而使灯管破裂;又,在本发明中,是以单一支撑件支持单一灯管,因此可以更稳定的方式支撑灯管。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能作出允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板;一支撑件,该支撑件设置于该反射板上;一灯管,该灯管设置于该支撑件中;以及一扩散板,该扩散板设置于该反射板上,且与该支撑件之间距离为一规定尺寸的间距,以使得当该支撑件膨胀时,该支撑件可与该扩散板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包括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反射板上;以及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与该固定部一体成形,且与该扩散板之间距离一规定尺寸的间距,而当该支撑件膨胀时,该支撑部可与该扩散板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是以黏贴的方式设置于该反射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板上具有一穿孔,而该固定部穿过该穿孔而被固定于该反射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与该穿孔卡合,以将该支撑件固定于该反射板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是以点接触的方式与该扩散板抵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与该扩散板的抵接面是为一弧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灯管是以与该支撑件之间距离一规定间距的方式设置于该支撑件中,以避免当该支撑件热胀冷缩时,该支撑件对该灯管造成损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是由白色或透明材料所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是以围绕该灯管的方式支撑该灯管。
1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板;一扩散板,该扩散板设置于该反射板上;多个灯管,这些灯管分别设置于该反射板和该扩散板之间;以及多个支撑件,这些支撑件以分别与该扩散板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该反射板上,且这些支撑件的每一个分别支撑这些灯管中的任一个于其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支撑件分别包括一固定部,固定于该反射板上;以及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与该固定部一体成形,且与该扩散板之间距离为一规定尺寸的间距,而当该支撑件膨胀时,该支撑部可与该扩散板抵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是以黏贴的方式设置于该反射板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板上具有一穿孔,而该固定部穿过该穿孔而被固定于该反射板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具有一弹性部,该弹性部与该穿孔卡合,以将该支撑件固定于该反射板上。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是以点接触的方式与该扩散板抵接。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与该扩散板的抵接面是为一弧面。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灯管是以与该支撑件之间距离一规定间距的方式设置于该支撑件中,以避免当该支撑件热胀冷缩时,该支撑件对该灯管造成损坏。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等支撑件是由白色或透明材料所制成。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等支撑件是以围绕该灯管的方式支撑该灯管。
全文摘要
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反射板、一支撑件、一灯管以及一扩散板,其中支撑件是设置于反射板上,灯管是设置于支撑件中,而扩散板是设置于反射板上,且与支撑件之间距离为一规定尺寸的间距,以使得当支撑件膨胀时,支撑件可与扩散板抵接。
文档编号G02F1/13GK1567059SQ03147520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9日
发明者游川倍, 郭建宏, 柳汉洲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