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外壳部件、保持件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43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护性外壳部件、保持件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图像形成设备比如复印机或者打印机的保护性外壳部件以及保持件。
背景技术
传统上,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冲压而获得的金属部件被用作办公设备比如复印机或者打印机的保护性外壳部件,以及用于将扫描光学设备(扫描仪单元)或者类似设备固定到复印机、打印机等内部的保持件。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已知,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射模塑形成的树脂件被用作保护性外壳部件。
对于保护性外壳部件,存在质量保证的需要,比如从维持复印机、打印机等内部的部件单元的功能的角度保证强度、隔震、隔音以及电磁屏蔽。对于保持件,同一,存在类似的质量保证的需要,比如从固定从具有用于扫描仪等的驱动源的部件角度保证强度和隔震。另外,最近,从对生态环境友好的角度,有必要考虑便于设备的回收利用的必要性。这样,当由于功能更新、故障等原因需要处置复印机、打印机等时,保护性外壳部件和保持件的结构应当易于拆卸、分离和再次使用等。
对于由金属部件制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8-101546公开了一种部件,是用铬酸盐镀覆镀锌钢板的表面而得到的。根据该公开说明书,该部件相对于其它部件重量轻、刚度高、稳定性好,并且在电磁屏蔽性能方面也令人满意。。
另外,对于树脂材料的注射模塑产品构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5396公开了使用这样的部件作为用于图像形成设备比如传真机、激光打印机或者其它办公自动化设备或者家庭电器设备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另外,根据该公开说明书,保护性外壳部件具有一种双重结构,由内部件和外部件构成,在内外部件之间设置有肋,从而形成多个密封的空间。所公开的该计数帮助降低噪声、增加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刚度。另外,通过使用相同的树脂形成,该部件的循环使用也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对于保持件,以作出了各种保证质量的装置,包括增加保持件本身的壁厚,并在保持件和要被保持的部件之间提供隔震部件。例如,下面描述一种用保持件保持扫描光学设备的情况。
图18是典型的扫描光学设备110的侧剖视图。图19是其顶视图。在图中,附图标记111标识用作扫描光学设备的外壳的壳体。附图标记112表示用于发射激光束113的激光源。附图标记114表示反射镜。被反射镜114反射的激光束113被反射,同时被多面体反射镜115的每一个面偏转。附图标记116表示用于高速旋转多面体反射镜115的多面体反射镜马达。附图标记117表示图像形成投机单元,由复曲面透镜等构成,用于从多面体反射镜115偏转的激光束113形成图像。透过图像形成透镜单元117的激光束113被一个长形的反射镜118反射,并被引导到设置在扫描光学设备110下方的光敏鼓(未图示)。
扫描光学设备110不可避免地受到产生的一定震动的影响,因为用作驱动源的多面体反射镜马达116一般以高速旋转,速度在20000rpm到30000rpm。所述震动通过壳体111被传递给透镜单元117、反射镜114和118等。另外,所述震动还被传递给光敏鼓,并通过保持扫描光学设备110的保持件传递到图像形成设备主体的其它部件,从而构成改进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质量的巨大障碍。另外,除了在扫描光学设备110中产生的震动之外,由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用于驱动传输辊、转移辊等的马达25所产生的环怎的也通过保持件被传递给扫描光学设备110,也会损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质量。
因此,迄今为止,如图20所示,对付上述问题是通过增加保持件121的厚度(保持件121是一个用于保持扫描光学设备110的钢板),从而增加保持件的刚度。在图20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8所示相同的部件,并省略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通过增加保持件121的刚度,可以将保持件121的谐振频率移到较高范围,从而可以防止在100Hz到400Hz的范围中出现震动峰。所述频率范围是在影像位移方面关键的频带。
另外,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125789,在扫描光学设备110和金属保持件131之间提供一个隔震件132,如图21所示,从而衰减震动。注意,在图21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8相同的部件,并省略其详细说明。所述隔震件132吸收扫描光学设备110产生的震动和来自扫描光学设备110外部的振荡,在所有的频带约束扫描光学设备110的震动。
但是,在由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8-101546所述的金属部件制成保护性外壳部件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程度的厚度,以确保余地功能的强度,这导致重量的增加很是可观,这是降低设备重量的一个重大障碍。可能可以通过采用中空金属部件来降低重量。但是,在扁平保护性外壳部件的情况下,这会使得难以保证必要的刚度。另外,可能可以提供肋等来保证刚度。但是,在用于体积大的设备比如复印机或者打印机的比较大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的情况下,将部件加工为这样复杂的形状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力量,这导致生产率低。另外,这样的加工会导致成本高,从而是产品昂贵。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5396所公开的树脂保护性外壳部件的情况下,当再生时,树脂材料会产生严重的功能退化。另外,在许多情况下,再生的树脂材料比新的材料更贵,因此不适合进行再生使用。
另外,在对温度的耐燃性方面,对保护性外壳部件有严格的规定。在树脂部件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对表面进行某种处理,对树脂添加其它材料,或者预先选择耐燃的树脂材料。
另外,近来,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各种部件具有要在非常高的频率被驱动的电路,从电路板发出的电磁波噪声造成了问题。当采用树脂部件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保护性外壳部件时,所发射的电磁波噪声原样辐射到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外部,导致严重的问题。在已知的对付电磁波噪声辐射的方法中,在每一个电路板上设置由线圈、电容器等构成的噪声滤波器,用于抑制电磁波噪声的发射。但是,所发射的电磁波噪声的产生机制很复杂,因此不可能单独使用噪声滤波器就能完美地应付噪声问题。另外,由于噪声滤波器必须单独提供,电路板就变得很贵。
对于保持件,需要考虑最近图像形成设备(比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工作速度的增加,多面体反射镜马达和其它驱动马达的转速相应剧烈增加。这样,多面体反射镜马达等的震动对扫描光学设备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
但是,在图20所示的系统中,增加了保持件121的厚度以获得更高的刚度。当多面体反射镜马达116的转速增加时,需要进一步增加保持件121的厚度。结果,保持件121的重量大大增加,这导致图像形成设备的设计方面的严重障碍。另外,部件重量的增加使得生产过程中的搬运更为困难。尽管可以使用轻而刚度高的金属部件,但是由于成本高,使用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并不合适。
在示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125789中的系统中,使用了保持件131和隔震件132,其中隔震件132被设置在金属保持件131和树脂件之间。在普通的减震结构中,吸震功能是通过在硬质部件之间夹上软质部件而实现的。但是,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125789中,用于所述夹层结构的部件之一是比金属板更软的树脂件,因此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吸震性能。另外,当将扫描光学设备110防止到保持件131上进行组装时,需要在其间设置隔震部件。因此,需要预先估计设置隔震部件132的空间,这导致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约束较大。另外,所涉及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这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对于用于保持复印机、打印机等中的部件单元的功能的保护性外壳部件,以及用于保持具有用于扫描仪等的驱动源的部件的保持件,获得质量保证,比如保证强度、隔震、隔音以及电磁屏蔽。另外,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分离和再利用,从而便于设备的回收利用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和保持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性外壳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部件;以及一个由纸浆材料或者泡沫材料形成的中间部件,其中,所述中间部件被夹在所述金属部件之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性外壳部件,其中,所述中间件具有一个基板部件和多个设置在所述基板部件上的分隔部件,所述基板部件和分隔部件在所述金属部件之间形成多个中空部分。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性外壳部件,其中,用至少一个框架部件形成所述中间件,所述框架部件形成一个在所述多个金属部件之间的中空部分。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性外壳部件,其中,所述金属部件的厚度为大于等于0.3mm。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性外壳部件,其中,所述多个金属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在前端部分具有一个弯曲部分,并通过在所述至少一个金属部件和另一个金属部件之间夹有所述中间件的情况下对所述弯曲部分进行卷边处理,将所述至少一个金属部件固定到所述另一个金属部件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持件,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部件;以及一个由纸浆材料或者泡沫材料形成的金属部件,其中,所述中间件被夹在所述金属部件之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持件,其中,所述中间件的厚度大于所述金属部件限定的空间的厚度,并以被压缩的状态被夹在所述金属部件之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持件,其中,所述中间件的厚度比所述金属部件限定的空间的厚度大0.5mm或更多。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扫描光学设备用所述保持件加以保持。
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性外壳盖部件的展开图;图2是图1中的保护性外壳盖部件沿着2-2线的剖视图;图3的示意图用于图解在卷边处理之前的操作;图4的示意图用于图解卷边处理其间的操作;图5是在卷边处理中图4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6图解了试验结果,表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噪声特性;图7是另一种配置的分隔部件的示意图;图8是另一种配置的分隔部件的示意图;图9是另一种配置的分隔部件的示意图;图10是在装配之前保持件的剖视图;图11是装配好了的保持件的剖视图;图12是装配好了的保持件的立体图;图13的剖视图用于图示如何用保持件保持扫描光学设备;图14的立体图用于图解本发明的试验例2中的试验方法;图15的曲线示了本发明的试验例2的保持件的震动特性;图16的曲线示了本发明的试验例4的保持件的震动特性;图17的曲线示了用本发明的比较例5的保持件和隔震件获得的振荡特性;图18的剖视图用于图示典型扫描光学设备的结构;图19的平面示了典型扫描光学设备的结构;图20的剖视解了用传统的保持件如何保持扫描光学设备;图21的剖面解了如何用传统的保持件和隔震件保持扫描光学设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图1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保护性外壳部件沿着线2-2的剖面图。在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第一保护性外壳盖部件,其形成产品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外表面。该第一保护性外壳盖1由一个弯曲面部分1A和一个侧表面部分1B形成。所述表面部分1A和侧表面部分1B是通过冲压单个马口铁板形成的。在图中,附图标记2表示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其形成产品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内侧表面。该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2由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一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的表面部分1A的平坦部分2A以及侧表面部分2B形成。所述平坦部分2A和侧表面部分2B是通过冲压单个马口铁板形成的。在图中,附图标记3表示由纸浆材料或者泡沫材料形成的中间件。该中间件3由一个基板部件3A和多个分隔部件3B形成,所述分隔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基板部件3A的表面上,并设置为直立的,用粘合剂将基板部件3A和分隔部件3固定起来。
注意,中间件3可以由纸浆材料比如由牛皮纸制成的纸板形成,或者由泡沫材料形成,所述泡沫材料比如是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材料、发泡聚丙烯、微孔状(micro-cell)氨基甲酸乙酯泡沫、连续聚氨酯泡沫(continuous polyurethane foam)以及moltplane。
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2围住中间件3,并通过下述卷边处理被装配为一个保护性外壳部件10。在此过程中,由第一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的表面部分1A和中间件3的基板部件3A和分隔部件3B形成多个空间部分10A。注意,中间件3的厚度大于通过组合第一保护性外壳部件1和第二保护性外壳部件2而形成的空间的厚度,并在安装时被压缩。
在所述保护性外壳部件10中,由软部件制成的中间件3被夹在由硬部件制成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部件1和2纸浆,该保护性外壳部件10能够实现足够的吸震功能。
另外,传递到保护性外壳部件10的震动和声音的动能被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和2以及中间件3之间的接触表面中产生的摩擦热转换为热能,从而,保护性外壳部件10用于隔离震动和声音等。通过使中间件3比组合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和2所形成的空间更厚,中间件3和第一、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和2之间的摩擦力得以增加,这还增强了摩擦力的效果。
下面结合图3到图5说明通过卷边处理组装保护性外壳部件10的方法。图3图示了在卷边处理之前的状态,图4图示了在卷边处理之中的状态,图5是图4中的保护性外壳部件10的被卷边部分A的放大图,图示了在卷边处理之中的状态。
首先描述卷边设备。
在图中,附图标记20表示一个固定基座,在上面固定了一个下模21。附图标记22表示上模,上模在其成形面的端部具有一个卷边形成部分22a。通过压上模22,卷边形成部分22a将工件的端部形成为圆的、沿着卷边形成部分22a卷起的结构。附图标记23表示通过一个弹簧部件24的中介而安装到上模22上的一个停止件。当压上模22时,停止件23用于确保工件在其位置而防止其位移。由于弹簧部件24的弹力作用,施加给卷边形成部分22a之外的部分的压力不会高于预订水平。
接下来描述使用上述卷边设备组装保护性外壳部件10的程序。首先,通过普通的冲压工艺(未图示),将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和2成型为如图1所示的结构。另外,对于中间件3,通过粘合剂将分隔部件固定到基板部件3A上。家来了,如图3所示,将通过冲压获得的第一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设置到下模21上,使得侧表面部分1B朝上。在此过程中,将侧表面部分1B的前端部分稍微向内弯,以便于上模22的卷边处理。随后在第一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上设置由金属基板部件3A和所述分隔部件3B粘合起来而制成的所述中间件3,使得基板部件3A在顶部。另外,从所述中间件3的上方设置通过冲压获得的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2。所述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2的侧表面部分2B的端部被设计为与第一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的侧表面部分1B的内侧接触配合。
接下来,如图4所示,用驱动缸(未图示)将上模22向下移动,如图中所示。结果,停止件23也随着上模22的下移而下降,与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2的表面部分2A接触。但是,由于弹性件24的弹力的作用,实际上没有压力作用于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2的表面部分2A。随后,当上模22下降时,第一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的侧表面部分1B的前端抵住上模22的卷边形成部分22a,接下来,通过上模22的进一步下降,侧表面部分1B的前端部按照卷边形成部分22a的卷曲形状而卷曲。如图5所示,在此过程中,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2的侧表面部分2B被加工为被卷入并夹在侧表面部分1B的弯曲的前端部分和没有弯曲的部分之间,从而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和2被完全固定到位。
接下来,如图中所示将上模22向上移除后,将通过结合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和2以及中间件3而形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10抽出,这样就完成了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0的组装。
(第二实施例)图10是在组装之前的状态下,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保持件的剖图。图11是在组装之后的状态下上述保持件的剖面图,图12则是在组装之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在图中,附图标记101表示具有吸震功能的保持件。该保持件101由金属件102、金属件103和中间件104构成。通过中间件104为中介来将金属件102和103组合起来,获得如图11和12所示的盒状保持件101。所述金属件102和103用螺钉部件或者粘合剂相互结合起来。所述金属件102是通过弯曲金属板的四个外侧边而形成的,由上表面102a和侧表面102b、102c、102d和102e构成。侧表面102b和102d相对,侧表面102c和102e相对。类似地,所述金属件103是通过弯曲金属板的四个外侧边而形成的,由下表面103a和侧表面103b、103c、103d和103e构成。侧表面103b和103d相对,侧表面103c和103e相对。为了使金属件103的周缘能够被包到金属件102中,金属件102的上表面102a被做得比金属件103的下表面103a宽,宽的程度对应于侧表面102b、102c、102d和102e的厚度。注意,也可以使金属件102的上表面102a比金属件103e的下表面103a小,从而使金属件102的周缘被包在金属件103中。
所述中间件104可以由纸浆材料形成,比如牛皮纸制成的纸板,或者泡沫材料,比如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材料、发泡聚丙烯、微孔状(micro-cell)氨基甲酸乙酯泡沫、连续聚氨酯泡沫(continuouspolyurethane foam)以及moltplane。所述中间件104的厚度L1大于通过组合所述金属件102和103形成的空间的厚度L2,并在所述金属件102和103之间被压缩。
通过在金属件102和103与中间件104的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热,被传递到保持件101的震动等的动能被转化为热能,从而,所述保持件10用作隔震件或者类似作用。通过使中间件104的厚度大于通过组合金属件103和中间件104形成的空间的厚度,金属件103和中间件104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从而导致效果被增强。
注意,尽管在图10到12中,金属件102的壁厚大于金属件103的壁厚,但是这在本实施例中并不能被解释为限制性的。也可以使金属件103的壁厚大于金属件102的壁厚。另外,还可以使金属件102和103具有相同的壁厚。
接下来,图13的剖面示了如图18和19所示的扫描光学设备110如何由上述保持件101加以保持。注意,在图13中,与图18和19中所示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了这样的部件的说明。在图中,附图标记105表示要按照所述保持件10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的侧板。保持件101通过螺钉被固定到所述侧板105上。扫描光学设备110通过螺钉等被固定在保持件101的预订位置上。
在图13中,当驱动扫描光学设备110时,一个多面体反射镜马达116高速旋转以旋转一个多面体反射镜115。但是,由于扫描光学设备110由保持件101保持,多面体反射镜马达116的震动被保持件101吸收和减弱了。通过在保持件101的金属件102和103以及中间件104的接触面上产生摩擦热,多面体反射镜马达116的震动能量从动能被转换为热能。结果,多面体反射镜马达116的震动能量在所有的频段都被保持件101吸收。类似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的除了所述扫描光学设备110之外的驱动源(例如传输辊或者驱动马达)的震动被所述保持件101的吸收,因此不会传递到扫描光学设备110。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保持件101容易通过拧开螺钉或者撕开而被拆卸为金属件102、103和中间件104,在回收利用方面比较好。
下面描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具体例子,分别作为例1和例2。
(例1)下面,对作为例1的由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和2以及被围在其中的中间件3构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试验例1)与传统的金属保护性外壳部件(比较试验例2和3)在刚度方面通过模拟试验进行比较。
在试验例1的计算中,假设由马口铁形成的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1和2均为400mm长、600mm宽和0.3mm厚,并假设由牛皮纸(K里衬)形成的所述纸浆中间件3为2.5mm厚。类似地,作为比较试验例1,使用仅由树脂件制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其为400mm长、600mm宽和2.5mm厚,作为比较试验例2,使用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由1.0mm的单铁板构成。作为比较试验例3,使用由金属件制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进行计算,所述金属件是通过组合分别厚0.35mm和0.5mm的两个铁板而形成的。从施加0.5kgf的载荷时在其它三个顶点被约束的情况下一个顶点的挠曲量来考察每一个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刚度。所述挠曲量越大,所述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刚度就越小;反之,所述挠曲量越小,所述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刚度就越大。表1图示了试验的结果。表1同时还表示了每一个保护性外壳部件的重量和加工成本。
表1

从表1可以看到,与只由树脂制成的比较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相比,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提供了更高的刚度,而重量只是轻微增加。另外,与由单铁板部件制成的比较试验例2相比,试验例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在重量上更轻,而刚度高得多。另外,与组合两个金属板而形成金属件从而构成的比较试验例3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相比,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刚度稍低一些,但是重量上轻得多。
另外,与比较试验例1到3相比,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加工成本更低,这证明其在成本方面最有优势。
接下来,对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和等效于比较试验例2的、由厚度为1.0mm的单铁板件制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进行噪声方面的比较。在试验中,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和比较试验例2的保护性外壳部件被连接到实际的复印机的保护性外壳部件上,测量当复印机工作时泄漏到外部的噪声的幅度。表2表示了测量结果。
表2

从表2可以看到,与比较试验例2相比,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噪声在没有密封的情况下降低了约1.3dB,在有积分的情况下降低了1.7dB。
接下来,进行另一个比较试验,其中,对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以及等效于比较试验例1、由厚度为2.5mm的树脂件制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以及等效于比较试验例2、由厚度为1.0mm的单铁板件形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在不同频率下测量电磁波噪声的发射量。在试验中,将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和比较试验例1和2的保护性外壳部件连接到实际的复印机的保护性外壳部件上,测量在复印机工作时发射到复印机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量。图6图示了测量结果。在图6中,水平轴表示频段,竖直轴表示噪声能级。
在图6中,符号△和阴影区A表示采用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时复印机发出的辐射噪声能级的测量值区。符号◆和阴影区B表示采用树脂件的比较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时复印机发出的辐射噪声能级的测量值区。符号■和阴影区C表示采用金属件的比较试验例2的保护性外壳部件时复印机发出的辐射噪声能级的测量值区。在图6中,“VCCI class B”表示在产品中产生问题的噪声发射量。噪声超过该值的产品是不可接受的。
从图6可以看出,与比较例1相比,试验例1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噪声发射量较小。尤其在低频区域该趋势比较显著。另外,与由单金属板制成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的比较例2相比,噪声发射量大一点,但是在任何频率下并没有超出VCCI class B所表示的产品临界量,这意味着对于实际使用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另外,使用由发泡聚丙烯(Eperan PP)制成的泡沫材料取代上述试验例1的纸浆中间件3进行了类似的试验,获得基本上相同的试验结果。如上所述,与传统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相比,第一实施例能够维持必要的刚度,而不会增加重量,并可以降低所需的加工成本。另外,即使在再生利用时,由马口铁制成的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允许进行完全再生而不会导致性能的恶化。另外,简单地夹在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之间的由纸浆材料和泡沫材料形成的中间件能够容易地与保护性外壳盖部件分开,并容易焚化。另外,由于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用金属形成,它们容易满足耐燃性方面的要求。另外,辐射噪声也可以有利地下降到对于实际使用来说可以接受的程度。
注意,尽管在此第一实施例中中间件3由基板部件3A和由直立地粘到其表面上的纸制成的多个分分隔部件3B构成,但是这不能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对于基板部件3A和分隔部件3B来说还可以通过模塑一体形成。另外,还可以采用简单的板形的部件。但是,考虑到纸浆材料和泡沫材料的成本以及整个保护性外壳部件10的重量,对于保护性外壳部件来说采用具有内部空间的结构更为有效,这是由于这样会产生更大的总体积。另外,即使将保护性外壳部件10形成为中空部件,在保护性外壳部件10的刚度方面实际上没有变化。
另外,如图7所示,还可以通过将板形件30B按照任意的间隔粘到基板部件30A上而形成中间件3。另外,如图8所示,还可以将多个圆柱形部件40B按照任意间隔粘到基板部件40A上。另外,如图9所示,可以不是用基板部件,而可以将任意数量的框架部件50B连接在一起或则通过模塑将它们结合起来。
另外,上述中间件的结构可以根据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大小和所需的强度进行任意选择。另外,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的强度等进行适当的选择。
另外,尽管在此实施例中将中间件围在两个金属件之间,但这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两个或者多个中间件被围在两个或者多个金属件之间。
(例2)在此例子中,金属件102是通过加工厚度为1.0mm的钢板制成的金属板而形成的。金属件103是通过加工由厚度为0.5mm的钢板制成的金属板而形成的。所述中间件104是由厚度为5mm的板的形式的具有收缩形的纸浆材料形成的。在该例子中,通常采用牛皮纸材料(K里衬)制成的纸板。
首先,将厚度为1.0mm的金属板冲压为预定的形状,并将所得到的板的四个侧边部分弯曲而形成具有450mm×300mm的上表面102a、450mm×6.0mm的侧表面102b和102d,以及300mm×6.0mm的侧表面102c和102e。类似地,将厚度为0.5mm的金属板冲压为预定的形状,并将所得到的板的四个侧边部分弯曲而形成具有448mm×298mm的上表面3a、448mm×5.0mm的侧表面3b和3d,以及298mm×5.0mm的侧表面3c和3e。通过切割为厚度(L1)为5.0mm、大小为446mm×296mm的长方体而形成中间件4。这样,就准备好了图10所示的金属件102、金属件103和中间件104。
接下来,将金属件102和金属件103组合起来,将中间件104夹在其间,并用螺钉在两个或者多个位置固定在一起。保持件101的外部尺寸为450mm×300mm×6.0mm。在此例中,通过组合金属件102和103形成的间隙的厚度(L2=4.5mm)比中间件的厚度(L1=5.0mm)小0.5mm。这样,通过组合金属件102和103,同时在组装时压缩中间件104,将所述压缩机装到所述间隙中。这样,就形成了如图11和12所示的保持件101。
接下来,为了测量保持件101的吸震性能,进行以下试验作为试验例2。图14的立体示了进行试验的方式。在图14中,保持件101由侧板105加以支持。扫描光学设备110通过螺钉被固定在保持件101上的预定位置。在此状态下,将传感器按照到每一个测量点。通过使用一个振动器,向一个侧板105的上表面的一个端部的预定点A施加一次40N的震动。将扫描光学设备110的壳体111的上端的角部作为测量点B1到B2,通过幅度传感器测量施加到每一个测量点的在施加震动时的幅度。这个过程重复五次,以获得平均值。图15图示了对点B1获得的测量结果。在图15中,X轴表示频率(Hz),Y轴表示测量点B1的幅度(G)。
另外,为了比较的目的,对图20所示的保持件121进行类似于试验例2的试验,作为比较试验例4。这里,保持件121是由大小为450mm×300mm,厚度为2mm的钢板制成的金属件,并具有长度为6.5mm的弯曲部分。图16图示了试验结果。
类似地,对图21所示的连接了隔震件132的保持件131进行类似于试验例2的试验,作为比较试验例5。保持件131是由大小为450mm×300mm,厚度为2mm的钢板制成的金属件,并具有长度为6.5mm的弯曲部分。隔震件132是450mm×300mm、厚度为5mm的聚乙烯泡沫件。隔震件132以被压缩状态被夹在保持件131和扫描光学设备110之间。图17图示了试验结果。一般而言,用于保持扫描光学设备的保持件需要具有这样的吸震性能使得其幅度在从100Hz到400Hz的频率为0.5G或者以下。当幅度大于0.5G,时,扫描光学设备形成的图像会变模糊。在图15所示的试验例1中,幅度在所有频率之下低于0.5G,这表明保持件101具有非常令人满意的吸震性能。与之对照,在示于图16的比较试验例4中,该值在120Hz和150Hz的频率值附近被超过了。也就是,比较例4的保持件121和比较试验例5的保持件131和隔震件132不能提供充分的隔震功能,结果是扫描光学设备形成的图像会模糊。
另外,使用由发泡聚丙烯(Eperan PP)构成的泡沫材料取代由纸浆材料形成的例2的中间件104进行类似的试验。获得的试验结果与上述基本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可以在强度、隔震性能等方面保证质量,而不会增加保持件的重量。另外,由于其非常简单的构造,所述保持件非常容易生成,从而能够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所述部件还容易进行再利用。
另外,尽管在第二实施例中中间件104由板状中间件构成,但是这不能解释为限制性的。与第一实施例中一样,中间件可以是包含内部空间的构造。但是,与保护性外壳部件相比,保持件具有较小的体积,因此考虑纸浆材料的成本和重量的必要性不高。考虑到要将金属件102和103的摩擦力考虑在内,实心的中间件会更为有效。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性外壳部件,其通过在多个金属件之间夹有由纸浆材料或者泡沫材料形成的中间件而形成。与传统的保护性外壳部件不同,本发明的保护性外壳部件能够保持必要的刚度而不会增加重量。另外,还可以实现加工成本的降低。
另外,所述中间件由一个基板部件和多个设置在上面的分隔部件构成,所述多个分隔部件在所述多个金属件之间形成中空部分,从而可以实现噪声的降低同时保持必要的刚度。
另外,金属件在再利用时性能不会恶化。另外,由纸浆形成的中间件容易焚化。另外,所述金属件的前端部分通过卷边处理被卷起来以进行固定,中间件简单地被保持在所述两个金属件之间,因此由纸浆形成的中间件容易与金属件分离,从而提供了非常适合循环利用的结构。
另外,由于第一和第二保护性外壳盖部件是金属形成的,容易满足对耐燃性的要求。
另外,当将本发明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应用于图像形成设备时,可以将来自设备内部的辐射噪声降低到对于实际使用不会产生问题的程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多个金属件之间简单地设置纸浆材料或者泡沫材料的中间件的简单结构,可以获得具有高度的震动衰减效果的保持件。另外,由于保持件的厚度和重量不会增加,在图像形成设备的设计方不会存在严重的障碍,生成过程中的搬运也很容易。
另外,由于没有必要在组装时设置或者插入其它的部件,生成过程非常易于实施,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由于对其它部件的布置没有限制,这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是很有益的。
另外,本发明的产品容易通过拧下螺钉或者撕裂而加以拆卸,这从循环利用的角度来看是很有好处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护性外壳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部件;以及一个由纸浆材料或者泡沫材料形成的中间部件,其中,所述中间部件被夹在所述金属部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其中,所述中间件包括一个基板部件和多个设置在所述基板部件上的分隔部件,所述基板部件和分隔部件在所述金属部件之间形成多个中空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其中,用至少一个框架部件形成所述中间件,所述框架部件形成一个在所述金属部件之间的中空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其中,所述金属部件的厚度为大于等于0.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性外壳部件,其中,至少一个金属部件在其端部具有一个弯曲部分,并通过对所述弯曲部分进行卷边处理而将所述至少一个金属部件固定到另一个金属部件上。
6.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性外壳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
7.一种保持件,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部件;以及一个由纸浆材料或者泡沫材料形成的金属部件,其中,所述中间件被夹在所述金属部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件,其中,所述中间件的厚度大于所述金属部件限定的空间的厚度,并以被压缩的状态被夹在所述金属部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持件,其中,所述中间件的厚度比所述金属部件限定的空间的厚度大0.5mm或更多。
1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扫描光学设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件加以保持。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保护性外壳部件和一种保持件,其中,一个中间件由纸浆材料或者泡沫材料形成,设置在多个金属部件之间,从而使得图像形成设备比如复印机或者打印机的保护性外壳盖部件和保持件的重量降低、改进吸震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保持必要的刚度的同时满足有关再利用和电磁噪声发射方面的要求。
文档编号G03G15/00GK1653875SQ0381117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6日
发明者齐藤和则, 川岛俊二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