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法与凹板印刷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88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凹版印刷法与凹板印刷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凹版印刷方法与凹版印刷品,这种凹版印刷方法是在采用多个印刷辊进行多色叠印的凹版印刷方法中,通过采用AM(调幅)网以及凹版印刷中所用的改进了的FM(调频)网,可以适用于具有需要更浓油是浓度的印刷部分以及需要有高精细的浓淡度的印刷部分的印刷。
背景技术
图3示明通常的照相凹版的AM网。在照相凹版中,以网点大小表现浓淡度,由于需要用刮刀刮除在让油墨进入网眼中时多余的油墨,在最暗阴影部分的网线的面积达到20~30%,这就是说,此照相凹版是作为相对于印刷品的浓淡度0~100%将版的浓淡度以约0~75%表现的版。
主要的照相凹版有由雕刻法的网眼形成法和由涂布感光膜、曝光、显影、蚀刻的网眼形成法(以下称作蚀刻法),雕刻法的网眼形成法由于网眼形成四棱锥,高亮度部分中的油墨转移良好。在蚀刻法中由于网眼形成于浅碟状的凹部中,在网眼非常小的高亮度部分,因油墨满塞于网眼之内而使油墨的转移比雕刻法差,但另一方面,油墨流到最暗的阴影部分中网线的交叉部上时是不充分的,故在此交叉部上油墨就能可靠地转移,而有可使文字的轮廓具有清晰外形的优点,此外由于最暗的阴影部中网眼也浅,故适用于采用水性油墨即墨水印刷。
图5示明胶印版或挠性印刷版的AM网。胶印版等的AM网虽也以网点大小表现浓淡度,但由于与照相凹版不同不需网线,故版的浓淡度0~100%可大致正确地对应印刷品的浓淡度0~100%。
近年来,在胶印或挠性印刷的领域,取代图5所示的以往的AM网方式,以欧美为中心已开始实际应用以微小网点的个数表现浓淡度的FM网方式。FM网技术中由于能获得细微结构的表示本领域所使用撮小描绘点的分辨率,即使是在低分辨率的输出设备的打印机或请求式印刷机的输出中,也能企求提高图像质量,但在照相凹版印刷中由于要用刮板刮除进入网眼中的多余的油墨而没有网线,完全未进行过适用性的尝试。
下面相对于胶印或挠性印刷领域适用的FM网方式,将日本印刷产业联合会于因特网上公布的优点摘录如下。
(1)FM网如图6所示,网点形状不作规则的排列,因而能避免成为障碍的波纹的发生。在AM网中,虽然对于各个版设定了网版嵌线角度以使波纹最少,但在FM网中由于网点的离散分布而不会产生输出波纹。此外,FM网不会产生圆花饰图案。在AM网中,从高亮度处到中间色调会出现龟甲样的图案,但FM网则不会出现这样的图案。即便是进行5色以上的印刷,也不会出现断线现象。
(2)FM网,对于从高亮度到阴影的所有浓淡度,由于网点尺寸尽可能地减小,故可以有高分辨率的印刷再现。FM网分布成在约30%浓度附近没有相互靠近的最小点。
(3)FM网没有显著的密度波动。AM网上约50%的网点处发生的灰度波动(浓度梯度)在FM网中不显著。这是由于FM网于中间附近的网点用相邻点的接触是随机的,浓度的梯度小所致。
(4)FM网中色调的表现鲜明。接近原色加颜色、色度高的颜色的三原色印刷能以四色再现,可以发挥更真实的效果。
(5)FM网对于相同的输出数据容量可有比AM网高的分辨率。由于能缩小网点相互间的间隔,若是输出数据的容量相同,通过缩小点径就可有比AM网高的分辨率。FM网由于最小描绘点成为物理上的分辨率,故可以期望以比FM网少的图像数据(网的32~51%)满足需要。因此,若是能以大点径的FM网实现网175线相当的质量,则可希望缩短制板、输出步骤的处理时间和能提高产率。
(6)FM网中,最小描绘点成为物理的分辨率,容易求得比AM网高的分辨率。在浓淡度方面,AM网为了实现高精细度而增加了网线数致使浓淡度降低,而在FM网中则不会如此。
(7)FM印刷品与AM印刷品相比,从中间色调到阴影部的色调升高,而从最亮处到中间色调部则与AM的基本相同到低的输出。表示阴影侧的对比度的K值,FM是全面地小,喷墨头的浓度在使用小点径的高精细度用的FM网中,与使用高的网线数的AM网同样地在网部分中难以取得高浓度。
既有的照相凸版印刷辊全都是由AM网的网眼形成,不存在由FM网的网眼形成的。在雕刻法中,雕刻FM网虽不可能,但用光刻法则是有可能性的。
此外,在以往的凹版印刷辊中也不存在相对于一个辊形成AM网的网眼与FM网的网眼两者。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AM网的网眼指的是由涂布感光膜-激光曝光形成潜像-显影-蚀刻等工序组成的激光制板工艺制成的排列节距一定而网限大小变化的网眼,以及由电子雕刻机的金刚石刻针制成的排列节距一定而网眼大小与深度变化的网眼这两者。
迄今,在需要有鲜明文字轮廓的照相凹板制板以及在阴影部分中需要有充分浓度的照相凹板制板中,多数利用涂布感光膜-激光曝光形成潜像-显影-蚀刻等工序组成的激光制板工艺,对于照片部有许多图像的情形,则多利用因油墨抽空致转移不良现象少的电子雕刻机来进行照相凹板的制板。
此外,在进行多色印刷的照相凹板的制板中,也可有效地利用各种制板的特征,对于文字/细线版使用屏网照相凹板,而对于有照片部的版则使用电子雕刻机。
但是若不仔细地组合雕刻版与屏网照相凹版则会有产生波纹的图像,这样就对其使用产生了限制。此外,相对于一个印刷滚筒来利用两种制版方式时,例如虽也可对照片部分用电子雕刻机制版,对文字/细线部分用屏网照相凹版方式制板,但由于制版机械涉及许多方面就会增加工序,在实际应用中便会加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种种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照相凹版印刷辊以及照相凹版印刷品,由此能把胶版印刷等之中适用的FM网用于照相凹版进而与AM网组合,通过综合这两者的优点而消除它们的缺点,与以往的用具有AM网的网眼的照相凹版印刷辊进行印刷的情形相比,可以进行高精细的照相凹版印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照相凹版印刷辊以及照相凹版的印刷品,通过设定AM网能避免用FM网时产生的浓度不足的问题,而通过设定FM网则又能避免由于设定AM网致高亮度部分的油墨转移不良、倾斜的细线与曲线轮廓不清晰、发生波纹的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照相凹版印刷方法与凹版印刷的,借此能在叠印多色的照相凹版印刷方法中,通过应用AM网和照相凹版印刷中改进了的FM网,能够适用于需要浓油墨浓度的印刷部分同时需要高精细的浓淡度的印刷部分的印刷作业。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是使应用多个印刷辊进行多色叠印的凹版印刷方法具备下述特征其中至少一个辊相对于需要浓的油墨浓度的文字以及再现图像等对应的网眼是以AM网形成;而对于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以及细线的网眼,则使用从高亮度到阴影部则是以FM网形成,或是从高亮度部到中间色调部为FM网且从中间色调部起渐次混杂以格子(矩形孔、方孔等)状的AM网,而在阴影部的区域则完全为AM网的印刷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这样的凹版印刷方法,它是使应用多个印刷辊进行多色叠印的凹版印刷方法具备下述特征对于需要以浓油墨浓度进行印刷的印刷辊,网眼由AM网形成;而对于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以及细线进行印刷的印刷辊,则使用从高亮度部到阴影部形成FM网的网眼,或是从高亮度部到中间色调部形成FM网的网眼且从中间色调部起渐次混杂以格子状的AM网,而在阴影部的区域则完全为AM网的印刷辊。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则在于提供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凹版印刷方法印刷的照相凹版印刷品。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根据所述本发明一方面的发明,在应用多个印刷辊进行多色叠印的照相凹版印刷方法中,提供了这样的照相凹版印刷辊与照相凹版印刷品,其中相对于至少一个辊,对于需要有浓油墨浓度的文字与再现图像等所对应的网眼是以AM网形成,由此可以确保浓的油墨浓度;而对于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与细线的网眼则以FM网形成,作为FM网比AM网的优越之处是可以避免波纹的发生、即便进行5色以上的印刷也不会断线、能够使高分辨率的印刷再现和不会有显著的密度波动。
根据所述另一方面的发明,在印用多个印刷辊进行多色叠印的照相凹版印刷方法中,提供了这样的照相凹版印刷辊与照相凹版印刷品,对于黑色与白色的印刷,进行这种印刷的照相凹版印刷辊的网眼的结构形成为能获得浓的油墨浓度;而对于蓝、红、黄等印刷,进行这种印刷的照相凹版印刷辊的网眼则构成为,能进行高精细的浓淡度的印刷而且即使进行叠印也能实现不易产生波纹的印刷,这同以往的以具有AM网的网眼的照相凹版印刷辊进行印刷的情形相比,可以实现高精细的照相凹版印刷。此外,对于取定FM网时产生的浓度不足的问题则可以通过设定AM网回避,而作为AM网时发生的高亮度部的油墨转移不良、倾斜细线与曲线轮廓不清、波纹发生等问题,则可通过设定FM网避免,而且能获得前述的FM网的优点。


图1是示明权利要求1所述发明实施例的照相凹版印刷辊的透视图。
图2说明权利要求2的实施例的,应用五个印刷辊叠印黑、蓝、红、黄与白五色的照相凹版印刷时的照相凹版印刷方法。
图3示明以往所用的和本发明所用的,照相凹版的通常的AM网。
图4示明本发明所用的FM网的浓淡度。
图5示明以往的胶版印刷等之中所用的通常的AM网。
图6示明以往的胶版印刷等之中所用的通常的FM网。
图中各标号的意义如下R,照相凹版印刷辊;1,文字;2,再现图像;3,照片图像;4,细线;R1~R5,照相凹版印刷辊;5、6、7、8、9,版的图像。
具体实施形式本发明在应用多个印刷辊进行多色叠印的方法中具有在至少其中的一个辊上包含有AM网与FM网,而其余这多个辊上则形成有AM网与FM网中之一的实施形式;在任何一个辊上AM网与FM网都不混合存在,而形成有AM网的辊和形成有FM网的辊则混合存在的实施形式。
在前一实施形式中,至少其中的一个辊相对于需要浓的油墨浓度的文字以及再现图像等所对应的网眼是以AM网形成;而对于能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与细线的网眼则使用这样的印刷辊,它从高亮度部到阴影部形成FM网的网眼,或是从高亮度部到中间色调部形成FM网的网眼且从中间色调部的区域渐次混杂以矩形孔状的AM网,而在阴影部的区域则完全使用AM网。
在后一实施形式中,对于需以浓的油墨浓度进行印刷的印刷辊其网眼是由AM网形成;而对于进行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与细线的印刷的印刷辊,则从高亮度部到阴影部形成FM网的网眼,或是从高亮度部到中间色调部形成FM的网眼且从中间色调部起渐次混杂以矩形孔状的AM网,而在阴影部的区域则完全使用AM网。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相对于1个辊R,对于需以浓的油墨浓度形成文字1和再现图像2等对应的网眼,以图3所示的AM网形成;对于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3与细线4的网眼,则以图4中C1所示的FM网形成。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例如用5个印刷辊叠印黑、蓝、红、黄与白5色的照相凹版印刷时的照相凹版印刷方法中,于第一印刷段安装照相凹版印刷辊R1印刷黑色,于第二印刷段安装照相凹版印刷辊R2印刷蓝色,于第三印刷段安装照相凹版印刷辊R3印刷红色,于第四印刷段安装照相凹版印刷辊R4印刷黄色,于第五印刷段安装照相凹版印刷辊R5印刷白色。
黑色与白色的印刷中,形成进行这种印刷的照相凹版印刷辊的版图像5或9的网眼结构由于是以图3所示的AM网形成,故可以获得浓的油墨浓度。
蓝色、红色与黄色的印刷,形成进行这种印刷的照相凹版印刷辊的版图像6或7或8的网眼结构由于是以图4所示的FM网形成,故即便是进行高精细的浓淡度的印刷而且是叠印,也能实现不易产生波纹的印刷。
从而对于需以浓的油墨浓度进行的文字和印写图像等的黑色与白色的印刷或是设有图中未予示明的特殊颜色的情形,可以采用以AM网的网眼构成的辊进行印刷。对于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与细线在以黑色与白上的颜色进行印刷时,则是以FM网的网眼构成的辊进行印刷。
图3所示的AM网可以由电子雕刻机的网眼形成法或是涂布感光膜-曝光-显影-蚀刻的网眼形成法来形成。
图4中,A1是在准备了0%~100%的浓淡度,将其通过FM网屏蔽程序进行FM网屏蔽而求得的FM网的数字信息,作为形成版之前的版信息而表示的结果。B1是把形成版之前的版信息表示为,通过AM网屏蔽对应于阴影部的区域或从中间色调部的阴影部附近对应于阴影部的区域求得的AM网的最暗阴影部的网线所显示的AM信息的结果。C1则是表示将A1所示的FM网的数字信息与B1所示的AM网的网线的数字信息相重叠的数字版信息。
于是,版C1是相对于形成版之前的版信息,使网眼成为最少能良好进行油墨转移所需的大小,在从最亮部到阴影部的区域以FM网屏蔽而形成FM网信息A1(作为光信息图示出)的中间色调部的阴影部附近起到阴影部的区域上,重叠以照相凹版的AM网的最暗阴影部的网线信息B1(作为光信息图示出)而形成,这样,从最亮部到中间色调部的区域纯粹为FM网而不会发生不光滑或是麻点,而且网眼约束成最少能良好进行油墨转印所需的大小,从中间色调部开始,矩形孔状的AM网渐次形成于FM网的基底上,成为阴影部区域完全变为AM网的照相凹版印刷板。
图4的板C1中所示的FM网,可以通过涂布感光膜-激光曝光-显影-蚀刻形成网眼的方法或是激光雕刻法形成网眼的方法形成。
FM网由于不是用电子雕刻机制成,混合有AM网与FM网的版最好由涂布感光膜-激光曝光-显影-蚀刻的网眼形成法形成或是由激光雕刻法的网眼的形成法形成,这样不会增加工时数。
这种照相凹版印刷板,在阴影部中具有照相凹版印刷中所需的矩形孔状的AM网而且在此矩形孔内则有FM网的点,这对于偏重光密度的印刷品能获得充分的光密度,而在从阴影部到中间色调部的区域,矩形孔状的AM网渐次消失而转移到FM网的点,从中间色调部到最亮部,由于照相凹版的AM网中最暗阴影部的网线不重叠而纯粹为FM网,且由于网限约束成最少能良好进行油墨转印所需的大小而可以良好地转移油墨,就能获得FM网的优点。此外,图6所示的0%~100%的浓淡度区域,相对于FM网,可以将切画出约75%~100%的FM网代之以图4中版C1所示的FM网。
至于制板方法,可将数字板信息进行Y、M、C三色的颜色分解,进而将从高亮度部到阴影部的区域通过将网眼约束成最少能良好进行油墨转移所需大小的改进的程序进行FM网屏蔽求得版信息,同时由改进的AM网屏蔽程序进行AM网屏蔽,从中间色调部的阴影部附近到阴影部求得照相凹版的AM网的最暗阴影部的网线表示的版信息,将这两种版信息重叠,基于这一版信息来进行制板。
权利要求
1.一种凹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使应用多个印刷辊进行多色叠印的凹版印刷方法,其中,使用至少有一个辊相对于需要浓的油墨浓度的文字以及再现图像等对应的网眼是以AM网形成,而对于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以及细线的网眼,则是从高亮度到阴影部是以FM网形成,或是从高亮度部到中间色调部为FM网且从中间色调部起渐次混杂以格子状的AM网,而在阴影部的区域则完全为AM网的印刷辊。
2.一种凹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使应用多个印刷辊进行多色叠印的凹版印刷方法,其中,对于需要以浓油墨浓度进行印刷的印刷辊,网眼由AM网形成,而对于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以及细线进行印刷的印刷辊,则是从高亮度部到阴影部形成FM网的网眼,或是从高亮度部到中间色调部形成FM网的网眼且从中间色调部起渐次混杂以格子状的AM网,而在阴影部的区域则完全为AM网的印刷辊。
3.根据照相凹版印刷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凹版印刷方法印刷成。
全文摘要
应用AM网的网眼与FM网的网眼进行印刷的照相凹版印刷方法与照相凹版印刷的。对于需要浓的油墨浓度的文字与再现图像等所对应的网眼由AM网形成,而对于以浓淡度表现的照片图像与细线的网眼则是由FM网形成。
文档编号G03F5/00GK1648769SQ20041000377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30日
发明者重田核 申请人:株式会社新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