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装置及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42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光源装置及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电子记事本、汽车驾驶导向系统、数码相机、VTR装置、个人电脑、电视、各种办公用设备中,作为面状照明液晶显示屏(被照明部件)的后照光等使用的面光源装置及具备这种面光源装置的图象显示装置。此外,还涉及这些面光源装置及图象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例如,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等中使用的面光源装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入射面)一侧配置作为光源的荧光灯,通过导光板将该荧光灯的光呈面状射出,使其射出光照射液晶显示屏。而且,这种面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屏一起构成图象显示装置。此外,为了谋求提高面光源装置的亮度等,就一直在导光板上作各种努力,其中之一是本专利申请人提出的形成多条对着导光板的入射面并向实质上正交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的方案(例如,参照特开平10-268138号公报)。
可是,近年来,为了使用户使用方便,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等在谋求电话机主体和装置主体薄、轻的同时,试图尽可能将显示画面做大。在这样的技术背景的基础上,使用LED作点光源代替荧光灯,缩小光源的收容空间,研制面光源装置,以便只削减光源的收容空间谋求显示画面的大型化。使用这种面光源装置的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等已经上市。
图40~图41示出在形成上述多条棱状凸起的导光板上将LED100作为光源使用的面光源装置101的例子。如这些图所示,面光源装置101配置着多个LED100,使得对向导光板102的侧面(入射面)103。而且,这种面光源装置101在背面(和射出面106相反一侧的面)105上形成多条结导光板102的入射面103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104,在这种棱形凸起104上将导光板102内部传播的光L反射,将导光板102的射出面106射出的光会聚于射出面106的法线方向附近,提高照明亮度(参照图42)。
但是,作为用于这种导光板102的光源,就原封不动地将荧光灯置换LED100,如图40所示,在从射出面106侧观察导光板102时,在入射面103附近,几乎与LED100对应产生V字形的异常发光(亮线)H,有时显著损坏照明的品质。可以认为这是由于LED00和荧光灯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及导光板102内部传播的光L在位于入射面附近的棱形凸起104上反射向着射出面106的特定方向射出的缘故。
此外,如图43~图44所示,用于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等的面光源装置在导光板102的侧面(入射面103)一侧配置作为棒状光源的荧光灯100A,通过导光板102该荧光灯100A的光呈面状射出,就变成用该射出光照射图中未示出的液晶显示屏。而且,这种面光源装置101和配置成与导光板102的射出面106对向的图中未示出的液晶显示屏一起构成图象显示装置。此外,这种面光源装置101为了提高照明光的亮度,一直对导光板作各种努力,例如在导光板102的里面105上形成多条对于导光板102的入射面103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利用该棱形凸起104的光反射功能以图提高照明光的亮度(例如特开平10-268138号公报)。
但是,使用荧光灯100A作为这种线状光源的面光源装置101,因位于荧光灯100A两端的电极部分不发光,所以在结构上存在导光板102的入射面103侧的两端比其它部分容易出现暗的部分(图43上用斜线表示低亮度部分110)的问题。此外,这种面光源装置101如图43及图44所示,具有从导光板102的入射面上下边缘部103A、103B射入的光H1、H2容易从射出面106的入射面附近部分作为明亮的线(亮线)111射出(容易辩认)的问题。这种面光源装置101的问题,在谋求显示画面大型化上,因为要尽可能地将导光板102的有效发光面积(能作为均匀的面照明光使用的射出面上的面积)做大,近年来,在该行业内,对此更加密切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谋求能抑制使用点光源的LED或线状光源的荧光灯的导光板和面光源装置的入射面附近异常发光,使射出光亮度均匀化。此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谋求提高具备这种导光板和面光源装置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照明质量。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在导光板的侧面配置光源,来自该光源的光射入导光板的内部后在导光板的内部传播,在这种传播过程中,从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对于射出面入射角的临界角以下的光,在这样的面光源装置中,导光板的射出面和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从侧面开始朝着远去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沿着侧面平行形成多条,棱形凸起的前述侧面的部分形成具有随着靠近侧面使凸起高度逐渐降低的倾向。这里,所谓“具有使凸起高度逐渐降低的倾向”例如,如图18C~图18D所示,意思为包括在一部分上,凸起高度具有一定的部分(从侧面4开始至Pa点范围)的棱形凸起。
这种面光源装置也适用于光源为点光源以外的棒状光源的场合。此外,也可以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和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与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同样的棱形凸起。此外,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面中侧面附近为平面。还有,理想的为邻接棱形凸起侧面侧部分包括相邻的凸起间的沟形形成断面实质上呈园弧状的部分。在光源为点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附近,点光源光轴上的凸起高度为最小,随着从点源的光轴向着沿侧面方向离凸骈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时,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至少在侧面附近,从棒状光源两端部附近沿着朝棒状光源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
在这种面光源装置中,可以形成在和棱形凸起的形成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随着远离侧面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并且一偏离规定尺寸其凸起高度就变成零,有别于棱形凸起的其它棱形凸起,包括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状成为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在光源为点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形成其它的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的附近,点光源光轴上的凸起高度成为最小,随着从点光源的光轴向沿着前述侧面方向远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形成别的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的附近,从棒状光源的两端部附近开始沿着向棒状光源的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
在上述面光源装置中,理想的为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沿着侧面平行地形成多条从侧面开始向着远离的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随着从侧面开始远去凸起高度具有逐渐降低的倾向并且从侧面开始一偏离规定尺寸其凸起高度就变成零。这里,所谓“凸起高度具有逐渐降低的倾向”例如,如图18B~图18C所示,意思为也包括部分具有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从侧面4开始至P6点的范围)的棱形凸起。在该场合,理想的为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做成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在光源为点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至少在侧面的附近,点光源的光轴上的突起高度为最小,随着从点光源的光轴开始朝着沿前述侧面的方向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至少在侧面的附近,从棒状光源的两端部附近沿着向棒状光源的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此外,在这种面光源装置上,理想的为包括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侧面侧部分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形成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在光源为点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至少在侧面的附近,点光源的光轴上的凸起高度成为最小,随着从点光源的光轴开始向着沿侧面的方向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至少在侧面的附近,从棒状光源的两端部附近开始沿着向棒状光源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
此外,上述的面光源装置中,可做成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至少一方的面上形成能使光漫反射或光扩散的粗糙面,棱形凸起的侧面侧的部分包括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做成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
本发明的其它形态的面光源装置,光源配置在导光板的侧面,该光源的光射入导光板的内部后在导光板的内部传播,在该传播过程中,对于射出面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光、从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在上述面光源装置中,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侧面的一方的面上沿着侧面,平行形成多处从侧面开始随着远去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并且一偏离侧面规定尺寸其凸起高度就变成零的棱形凸起,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至少一方的面上,形成能使光漫反射或光扩散的粗糙面,棱形凸起包括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做成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
这种面光源装置除了光源为点光源之外,还适用于棒状光源的场合。光源为点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附近,点光源光轴上的凸起高度为最小,随着从点光源光轴开始向沿着侧面的方向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光源为棒状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的附近,从棒状光源两端部附近沿着向棒状光源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
本发明的导光板,在这种来自从侧面射入的光源的光在导光板内部传播的过程中,对于射出面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光从射出面射出的导光板上,在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沿着侧面平行形成多条从侧面开始向着远去的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棱形凸起的前述侧面侧部分,越靠近侧面凸起高度就逐渐增高。
该导光板除了光源为点光源之外,还适用于棒状光源。此外,也可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和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同样的棱形凸起。此外,理想的为棱形凸起形成的面中的侧面附近为平面。再有,理想的为棱形凸起的侧面侧的部分包括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形成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光源为点光源时,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附近,点光源光轴上的起高度为最小,从点光源光轴开始向着沿侧面的方向远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棒状光源时,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附近,从棒状光源两端部附近沿着向棒状光源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
在这种导光板中,可以做成在与形成棱形凸起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从侧面开始随着远去起高度逐渐降低并且从侧面开始一偏离规定尺寸其凸起高度就变成零,有别于棱形凸起的其它的棱形凸起,包括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成为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在光源为点光源时,理想的为形成其它的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的附近,点光源光轴上的凸起高度为最小,从点光源的光轴开始随着沿前述侧面的方向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时,理想的为形成其它的棱形凸起,至少在侧面的附近,从棒状光源两端部附近开始沿着向棒状光源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
在上述导光板中,可以做成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沿着侧面平行形成多条从侧面开始向着远去的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将导光板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越远离侧面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并且从侧面开始一旦偏离规定尺寸其凸起高度就变成零。在这时,理想的为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状做成断面呈园弧形。光源为点光源时,理想的为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至少在侧面附近,点光源光轴上的凸起高度为最小,从点光源光轴开始向着沿前述侧面的方向随着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时,理想的为将导光板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起,至少在侧面附近,从棒状光源两端部附近开始沿着向棒状光源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此外,在该导光板中,理想的为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的侧面侧的部分包括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做成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在光源为点光源时,理想的为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至少在侧面附近,点光源的光轴上的凸起高度为最小,从点光源的光轴开始,朝着沿侧面的方向随着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时,理想的为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至少在侧面附近,从棒状光源两端部附近开始沿着向棒状光源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
此外,在上述的导光板中,可做成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至少一方的面上,形成能使光漫反射或光扩散的粗糙面,棱形凸起侧面侧的部分包括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状做成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
本发明的其它形态的导光板,在这种来自侧面射入的光源的光在导光板内部传播的过程中,对于射出面的入射角小于临界的光从射出面射出的导光板上,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的面的一方的面上,沿着侧面平行形成多条从侧面开始随着远去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并且从侧面开始一偏离规定尺寸其凸起高度就变成零的棱形凸起,在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至少一方的面上,形成能使光漫反射或光扩散的粗糙面,棱形凸起包括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做成断面实质上呈园弧状的部分。
该导光板除了光源为点光源之外,还适用于棒状光源的场合。在光源为点光源时,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附近,点光源光轴上的凸起高度为最小,从点光源光轴开始向着沿侧面的方向随着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时,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附近,从棒状光源两端部附近开始沿着向棒状光源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
本发明的图象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面光源装置,及利用这种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面状照明的被照明部分。


图1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分解立体图。
图2表示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表示除去图2的反射片后的B方向视图。
图4A~图4E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导光板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A表示沿图3的IVA-IVA线切断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B表示沿图3的IVB-IVB线切断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C表示沿图3的IVC-1VC线切断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D表示沿图3的IVD-IVD线切断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E表示沿图3的IVE-IVE线切断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表示导光板的棱形凸起的聚光功能。
图6表示棱形凸起的形状变形示例。
图7表示棱形凸起的形状的其它变形示例。
图8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变形示例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其它变形示例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剖视图(与图2对应的图)。
图10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其它变形示例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1表示图10的XI-XI线剖视图。
图12表示除去图10的反射片后的B1方向视图。
图13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其它的变形示例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4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其它变形示例的剖视图(与图2对应的图)。
图15A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导光板的平面图,图15B表示图15A的XVB-XVB线剖视图。
图16A~图16D表示沿图15B的XVIA-XVIA线~XVID-XVID线切断的导光板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7A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变形示例的导光板平面图,图17B表示图17A的XVIIB-XVIIB线剖视图。
图18A~图18D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导光板,图18A表示导光板平面图,图18B表示图18A的XVIIIB-XVIIIB线剖视图,图18C表示图18A的XVIIIC-XVIIIC线剖视图,图18D表示图18A的XVIIID-XVIIID线的剖视图。
图19A~图19D表示沿图18B的XIXA-XIXA线~XIXD线切断后的导光板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0A~图20D表示沿图18C的XXA-XXA线~XXD-XXD线切断后的导光板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1A~图21D表示沿图18D的XXIA-XXIA线~XXID-XXID线切断后的导光板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2表示说明导光板的断面用的图。
图23A~图23D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变形示例涉及的导光板,图23A表示导光板的平面图23B表示图23A的XXIIIB-XXIIIB线剖视图,图23C表示图23A的XXIIIC-XXIIIC线剖视图,图23D表示图23A的XXIIID-XXIIID线剖视图。
图24A~图24D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导光板,图24A表示导光板平面图,图24B表示图24A的XXIVB-XXIVB线剖视图,图24C表示图24A的XXIVC-XXIVC线剖视图,图24D表示图24A的XXIVD-XXIVD线剖视图。
图25A~图25D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变形示例的导光板,图25A表示导光板平面图,图25B表示图25A的XXVB-XXVB线剖视图,图25C表示图25A的XXVC-XXVC线剖视图,图25D表示图25A的XXVD-XXVD线剖视图。
图26A~图26D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涉导光板,图26A表示导光板平面图,图26B表示图26A的XXVIB-XXVIB线剖视图,图26C表示图26A的XXVIC-XXVIC线剖视图,图26D表示图26A的XXVID-XXVID线剖视图。
图27A~图27D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变形示例的的导光板,图27A表示导光板平面图,图27B表示图27A的XXVIIB-XXVIIB线剖视图,图27C表示图27A的XXVIIC-XXVIIC线剖视图,图27D表示图27D的XXVIID-XXVIID线剖视图。
图28A~图28D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导光板,图28A表示导光板的平面图,图28B表示图28A的XXVIIIB-XXVIIIB线剖视图,图28C表示图28A的XXVIIIC-XXVIIIC线剖视图,图28D表示图28A的XXVIIID-XXVIIID线剖视图。
图29放大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导光板背面一部分。
图30A~图30D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的导光板,图30A表示导光板的平面图,图30B表示图30A的XXXB-XXXB线剖视图,图30C表示图30A的XXXC-XXXC线剖视图,图30D表示图30A的XXXD-XXXD线剖视图。
图31A~图31B表示本发明第8实施形态的导光板,图31A表示导光板的平面图,图31B表示图31A的XXXIB-XXXIB线剖视图。
图32A~图32B表示本发明第9实施形态的导光板,图32A表示导光板的平面图,图32B表示图32A的XXXIIB-XXXIIB线剖视图。
图33表示LED配置构成的变形示例。
图34A~图34C表示本发明第10实施形态的涉导光板,图34A表示模式地表示导光板和液晶显示屏间关系的纵剖视图(图34B的XXXIVA-XXXIVA线剖视图),图34B表示导光板平面图,图34C表示导光板射出面上形成的粗糙面覆盖平面曲线图。
图35A~图35C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形态的导光板的变形示例,图35A表示模式地表示导光板的变形示例,图35A表示模式地表示导光板和液晶显示屏间关系的纵剖视图(图35B的XXXVA-XXXVA线剖视图),图35B表示导光板平面图,图35C表示导光板的射出面上形成的粗糙面的覆盖率曲线图。
图36表示本发明第11实施形态的导光板,表示导光板应用例子的示意图。
图37表示本发明第11实施形态的导光板的其它应用例子的示意图。
图38表示本发明第12实施形态的棱形片的棱形凸起形状的第1例的示意图。
图39表示本发明第12实施形态的棱形片的棱形凸起形状的第2例的示意图。
图40表示以往的面光源装置的平面图。
图41表示图40面光源装置的侧视图。
图42表示图40的F方向导光板局部放大图。
图43表示以往的其它面光源装置的平面图。
图44表示图43的面光源装置侧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图3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及的图象显示装置1。其中,图1表示图象显示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2表示沿图1的II-II线切断后的剖视图,图3表示除去反射片2后的B方向视图。
在这些图中,图象显示装置1配置丰多个与导光板3的入射面(侧面)4对向、作表示点光源的LED(发光二极管)5。而且,如与导光板3的射出面(图1中,上面)6对向那样地重迭配置作为光控制部分的棱形片7,还在棱形片的图1中上面侧上重迭配置作为被照明部件的液晶显示屏8。此外,如与导光板3的背面(图1中下面,和射出面6相反一侧的面)10那样,配置着光反射性优良的反射片2。还有,上述LED5、导光板3、棱形片7及反射片2构成面状照明液晶显示屏的面光源装置11。
导光板3使用PMMA(有机玻璃)、PC(聚碳酸酯)、环希泾系树脂材料等透光性优良的材料,做成随着离入射面4一侧越远板厚逐渐变薄、断面实质上呈楔形的形状(参照图2),并且平面形状做成实质上呈矩形(参照图3)。还有,在该导光板3的背面10上,沿着入射面4平行形成多条在与入射面4实质上正交方向上延伸的棱形凸起12。
该导光板3的背面10形成的棱形凸起12,在导光板3的侧面侧部分10b的规定范围L2内,形成棱形凸起12的高度越靠近入射面4而逐渐降低,做成在导光板3的入射面附近(在远离导光板3的入射面4的方向上至离开规定距离L1位置的背面10)10a处其高度为零。即导光板3的背面10的入射面附近10a做成平面(参照图4E)再有,上述规定距离L1及规定范围L2根据导光板3的板厚(尤其是入射面4侧的板厚)和LED5的特性等设定成最合适的数值。
图4A~图4D表示上述棱形凸起12的断面形状,表示分别沿着IVA-IVA线-IVD-IVD线切断图3的导光板后各断面的局部放大图。即,棱形凸起12如图4A所示,除去侧面侧部分10a的规定范围L2的部分(以L3表示的背面部分)10C以几乎一定的高度形成,其断面形状实质上呈三角形,其顶角在50度~130度的范围里,理想的为定在60度~110度的范围里。此外,导光板3的侧面侧部分(以L2表示的范围)10b的棱形凸起12。如图4B~图4D所示,从顶部形成实质上呈园弧形的曲面开始至全体实质上呈丰园形的部分(图4D)为止连续变化。还有,上述L2的范围和L3的范围的边缘附近,棱形凸起12的形状从图4A那样的税角三角形连续地变换成顶部实质上呈园弧形的光滑的三角形。此外,各相邻棱形凸起12、12间的间距P,在图4A~图4D上大致相同。
在这样构成的导光板3的背面10侧形成的棱形凸起12在从入射面4射入导光板3内部传播的光中,起着将与入射面4实质上平行的面内的光向射出面6的法线方向矛光的功能。但,棱形凸起12的侧面侧部分(L2的范围)10b越靠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因为棱形凸起12的断面形状从断面实质上呈三角形连续变化成实质上呈半园形,所以棱形凸起死回生2的上述聚光功能越近入射面4就越弱。而且,导光板3的背面10的入射面附近(L1的范围)10a上没有形成棱形凸起12。因此,本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即使将LED5作为光源使用,也能有效地防止在以往的例子中一直成为问题的、因导光板3的入射面附近10a形成的棱形凸起12引起的异常发光(参照图40的符号H)。另一方面,本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在射出光亮度易降低的部分(即离开入射面的部分L3的范围)10c上,能充分利用棱形凸起12的聚光功能,促使向射出面6的法线方向射出(参照图5),使得导光板3整体能获得均匀明亮的照明。还有,导光板3的内部传播的光即离入射面4而去的部分的光因在导光板3内部经多次反射,光的指向性变弱,即使充分利用棱形凸起12的聚光功能,也不会发生以往例子那种异常发光。
导光板3的射出面6上形成适宜射出面6射出的光扩散的细微的凹凸部的图案。还有,通过根据射出面的场所适当替换该细微凹凸部的形成密度,从而能将射出光调整得更理想。这样,若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上将细微凹凸部形成图案状,和上述棱形凸起12的效果相加,就能使导光板3射出的面照明均匀化。
棱形片7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MMA、或PC等透光性优势的材料形成,做成和导光板3的射出面6几乎同样的矩形形状,在与导光板3的射出面6对向的面(图1及图2中的下面)形成多条棱形凸起。该棱形片7的棱形凸起13向与上述导光板3的棱形凸起13向与上述导光板3的棱形凸起12实质上呈正交的方向延伸,沿着与入射面4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平行形成多条。此外,该棱形片7的棱形凸起13形成和图4A所示等导光板3的棱形凸起12的断面形状几乎同样的形状。这样构成的棱形片7与导光板3的入射面4正交,并且发挥将与导光板3的射出面6正交的面内的光偏向导光板3的射出面6的法线方向的功能。即,LED5发出的光通过上述导光板3的棱形凸起12和该棱形片7的棱形凸起13就成两个阶段聚光·偏向。还有,导光板3形成的棱形凸起12和棱形片7形成的棱形凸起13也可以形成几乎不同样的形状,其顶角、间距、高度等在两凸起12、13上可以有适当的差异。
反射片2可用白色PET等光反射性优良的材料做成,形成和导光板3的背面10几乎同样大小的矩形形状。该反射片2将导光板3的背面10射出的光反射返回导光板3内部,能有效利用LED5来的光。
采用以上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1为LED5发出的光从导光板3的入射面4射入导光板3的内部。来自射入导光板3的内部的LED5的光在射出面6和背面10之间反复反射在导光板3的内部传播。而且,该导光板3内传播的光,每在背面10上反射一次对于射出面6的入射角就降低,在其传播过程中,对射出面6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光从射出面6向导光板3的外部射出。
在本实施形态中,导光板3如上所述,其背面10上形成棱形凸起12,但侧面侧部分10b的棱形凸起12做成越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同时,其断面形状从实质上呈三角形连续地变化成实质上呈半园形,而且,在入射面附近10a上没有形成棱形凸起12。因此,本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1,在导光板3入射面附近10a处棱形凸起12的聚光功能不能完全发挥,此外,导光板3的侧面侧部分10b处越近入射面4聚光功能就降低。另一方面,本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1在导光板3来的射出光亮度变低的部分(离开入射面4的部分)10c处,能充分发挥棱形凸起12的聚光功能,促使光向导光板3的射出面6的法线方向射出。
因此,采用本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1,即使将LED5作为光源使用,也能防止因导光板3的棱形凸起12引起的异常发光,因为能用以导光板3的整体射出的均匀、明亮的面状照明光对液晶显示屏8照明,所以,显示图象明亮清晰。
上述第1实施形态在导光板3的背面10上形成棱形凸起12的形态,但也可以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上形成和上述实施形态的棱开凸起12同样的棱形凸起,此外,又可以在导光板3的背面10和射出面6的两面形成与上述实施形态棱形凸起12同样的棱形凸起。在两面上形成棱形凸起时,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也可部分地形成。例如,在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可以只在与前述L2的范围相当的部分形成。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导光板3的背面10的侧面侧部分10b形成的棱形凸起12如图6所示,棱形凸起12的底部可以形成光滑的实质上呈半园形的形状,此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将棱形凸起12的整体形成光滑的曲面。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棱形凸起12有在形成对着入射面4向正交方向延伸的情形、和从对着入射面4正交的方向开始向着倾斜几度的方向延伸的情形。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第1实施形态,如图8所示,将扩散片14重迭配置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上,还适用于将液晶显示屏8一侧形成棱形凸起15的第1棱形片16重迭配置在扩散片14上,将形成与该第1棱形片16的棱形凸起15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向上的棱形凸起17形成的第2棱形片18重迭配置在第1棱形片16上面的形态。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导光板3的棱形凸起12做成从导光板3的背面10向外凸出(参照图2),但,如图9所示,可以做成棱形凸起12顶部和背面10几乎变成同一面。
此外,上述第1实施形态列举了使用LED5作为点光源的形态,但如图10~图12所示,也可以使用荧光灯5A作为线状光源代替LED5。加上,如图13所示,可使用图8的面光源装置11的LED5代替荧光灯5A。更如图14所示,可做成使用图9所示面光源装置11的LED5代替荧光灯5A。还有在图10~图14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1上,对于和上述实施形态构成相同的构成赋以和上述实施形态同一的符号,省略和上述实施形态重复的说明。
这样,用荧光灯5A代替LED5的本变形例的面光源装置11和上述实施形态一样,在导光板3入射面附近棱形凸起12的聚光功能完全不能发挥,此外,导光板3的侧面侧10b越靠近入射面4棱形凸起12的聚光功能降低,另一方面,在导光板3来的射出光亮度变低的部分(离开入射面4的部分)10c处棱形凸起12的聚光功能充分发挥。其结果,导光板入射面附近10a及侧面侧部分10b的明暗差不易产生,从导光板上下边缘4A、4B射入的光产生的亮线、或导光板3入射面4附近的射出面6的两端产生的低亮度部分变得不显眼。
因此,采用本变形的图象显示装置1,尽管使用荧光灯5A作为光源,仍能防止因导光板3的棱形凸起引起的异常发光,能以从导光板3全体射出的均匀、明亮的面状照明光照亮液晶显示屏8,故显示图象明亮清晰。
图15A、图15B及图16A~图16D表示第2实施形态。其中,图15A表示从导光板3射出面6一侧看到的平面图、图15B表示图15A的XVB-XVB线剖视图、图16A表示图15B的XVIA-XVIA线剖视图、图16B表示图15B的XVIB-XVIB线剖视图、图16C表示图15B的XVIC-XVIC线剖视图、图16D表示图15B的XVID-XVID线剖视图。
如上述诸图所示,导光板3和前述第1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一样,为离入射面4一侧越远板厚越薄、断面实质上呈楔形的形状,并且形成平面形状实质上呈矩形。而且,导光板3在其背面10侧的整个面上形成棱形凸起23之同时,在其射出面6并从入射面4起在规定的范围内形成棱形凸起24。这些棱形凸起23、24都在与入射面4实质上呈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沿入射面4平行地形成多条。这里,所谓规定范围为从图15A及图15B所示导光板3的入射面4至P1点为止的范围,设导光板3的入射面4侧的板厚为(T),则为离入射面4约20(T)的范围。
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3从离开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o)开始至导光板3的端部(导入射面4相反一侧的侧面22)的范围上,形成同一高度并同一形状(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16D)。
此外,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3和图15B所示,形成从离开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o)开始朝着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
这里,图16A~图16D表示沿图15B的XVIA-XVIA线~XVID-XVID线切断的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上述诸图所示,在导光板3的背面10侧,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o)处棱形凸起23、24间的沟形为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16D),但随着向入射面4各棱形凸起23、24间的沟深逐渐减小并且其沟的形状从实质上呈三角形光滑地变化成实质上呈园弧形。
导光板3射出面6侧的棱形凸起24如图15B所示,从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1)开始向着入射面4形成凸起高度逐渐增加,棱形凸起24断面形状如图16A~图16C所示,棱形凸起24间的沟形呈现实质上园弧形稍呈波形的形状。
又如图16A~图16D所示,导光板3的射出面6侧,从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1)至前端侧的侧面22为未被形成棱形凸起的平面(参照图16D)。换言之,导光板3的射出面6从位置(P1)至侧面22形成平面,另一方面,以位置(P1)为起点向着入射面4刻出徐徐变深、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的沟,形成相对凸起高度逐渐增高的棱形凸起24。
在本实施形态,形成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3从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0)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的形状,和前述第1实施形态1一样,抑制导光板3入射面4侧的棱形凸起23的聚光功能,虽然设法使以前成为问题的亮线H(参照图40)不引人注目,但,在本实施形态中,还通过随着向入射面4将棱形凸起23间的沟形从实质上呈三角形光滑地变化成实质上呈园弧形,从而能使亮线H更加不引人注目。可以认为这是通过取棱形凸起23间的沟形为实质上呈园弧形,其部分起着宛如凹透镜的作用,到达界面的光扩大的反射、折射,通过发挥光扩散功能,从而不易产生亮线。
此外,本实施形态中,导光板3射出面6侧形成的凸起24也期待能形成同样的光扩散功能,用和导光板3的背面侧10形成的棱形凸起23的组合,能更有效防止亮线H的发生。
这里,在只用导光板3背面10侧形成的棱形凸起23能充分满足实用的场合,导光板3射出面6侧形成的棱形凸起24择需也可省略。即上述棱形凸起24在上述棱形凸起23的亮线防止效果不充分的场合,应辅助其而设置。根据上述观点,上述棱形凸起24在前述第1实施形态中,也能为和导光板3背面10侧形成的样态所示的棱形凸起24在将以往所知的背面等作部分表面粗糙化相等构成的导光板上,也能适用于在将LED用作光源时防止光源附近亮度不均的对策。此外,上述第2实施形态例举了作为点光源使用LED5的形态,但如图17A及图17B所示,也可做成作为线状光源使用荧光灯5A代替LED5。还有,在图17A及图17B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1上,对于和上述第2实施形态构成相同的构成赋以与第2实施形态同一符号,省略和第2实施形态重复和说明。
这样,荧光灯5A替代LED5的本变形例的面光源装置11和上述第2实施形态一样,通过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随着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从而抑制棱形凸起23的聚光功能,又通过将棱形凸起23间的沟形做成实质上呈园弧形,因棱形凸起23间的沟能发挥光扩散功能,故能使入射面4上下边缘4A、4B射入的光引起的亮线、导光板3入射面4侧两端的低亮度部分不引人注目。
本变形例中,导光板3射出面6侧形成的棱形凸起24期待形成和上述第2实施形态面光源装置11同样的光扩散功能,以和导光板3背面10侧形成的棱形下起的组合,能更有效地防止亮线的发生。
图18A~图18D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及的导光板3,表示第2实施形态所示导光板3的其它实施形态。这里,图18A表示从导光板3射出面6侧看到的平面图、图18B表示图18A的XVIIIB-XVIIIB线剖视图、图18C表示图18A的XVIIIC-XVIIIC线剖视图、图18D表示图18A的XVIIID-XVIIID线剖视图。还有,所谓XVIIIB-XVIIIB线剖视图、XVIIIC-XVIIIC线剖视图、XVIIID-XVIIID线剖视图,如图22所示,表示垂直于导光板3的射出面6的面PL,称为用通过棱形凸起间的沟底部的面PL切断的断面。
如上述诸图所示,导光板3和第1~第2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一样,为离入射面4越远板厚变薄、断面实质上呈楔形的形状,并形成平面形状实质上呈矩形。而且,导光板3在其背面10侧的整个面上形成棱形凸起20之同时,其射出面6并从入射面4起在规定范围内形成棱形凸起21这些棱形凸起20、21都在与入射面4实质上正交方向上延伸,并沿入射面4平行形成多条。这里,所谓规定范围为图18A~图18D所示导光板3入射面4起至P1点止的范围,设导光板3的入射面4侧的板厚为(T),则为离入射面4约20(T)的范围。
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下起20在光轴方向上从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0)至导光板3的前端(入射面4和相反一侧的侧面22)的范围内,形成同一高度并同一形状(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19D、图20D、图21D)。
此外,又为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下起20,LED5光轴La上的棱形下起20如图18B所示,做成从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0)起向着入射面4下起高度逐渐降低。这里,所谓光轴La如图18A所示,为通过LED5中心的线,与入射面4正交的线。
这里,图19A~图19D表示沿图18B的XIXA-XIXA线~XIXD-XIXD线切断的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上述各图所示,在导光板3背面10侧,从入射面4开始在光轴方向上离规定尺寸的位置(P0)处,棱形凸起20、20间的沟形为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19D),但随着向入射面4各棱形下起20、20间的沟深逐渐减低并且其沟形从实质上呈三角形光滑地变化成实质上呈园弧形。
此外,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下起20并入射面4附近棱形下起20在相邻LED5、5间的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如图18A所示,与光轴La正交方向)的两端做成凸起高度最高,在宽度方向上也使凸起高度变化。即,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8C及图18D所示,导光板3背面10侧棱形凸起20的凸起高度从位置(P0)朝着入射面4逐渐降低,其后变成一定,凸起高度变成一定的范围做成在宽度方向上离光轴越远亦越大,在相邻LED5、5间的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最大,与凸起高度的变化部分(第3部分)和凸起高度的一定部分(第4部分)的交点Pa的轨迹(在图18A上用虚线表示的曲线M1)和入射面4所围的范围相对应。还有,导光板3背面10侧棱形凸起20上,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为交点Pa至入射面4的部分(第3部分)、和位置P0开始至侧面22的部分(第5部分)。
这里,图20A~图20D表示沿图18C的XXA-XXA线~XXD-XXD线切断的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上述各图所示,导光板3背面10侧上,从入射面4在光轴方向离规定尺寸的位置(P0)处棱形凸起20、20间的沟形为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20D),随着从位置(P0)开始向入射面4各棱形凸起20、20间的沟深逐渐降低并其沟形从实质上呈三角形光滑变化成实质上呈园弧形(参照图20B~图20C),从图18C的交点Pa开始入射面4侧形成凸起高度为一定的棱形凸起20、20(参照图20A)。
此外,图21A~图21D表示沿着图18D的XXIA-XXIA线~XXID-XXID线切断的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上述各图所示,在导光板3背面10侧从入射面4起在光轴方向离规定尺寸的位置(P0)处棱形凸起20、20间的沟形为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21D),随着位置(P0)起朝入射面4各棱形下起20、20间沟深逐渐降低并其沟形从实质上呈三角形光滑变化成实质上呈园弧形(参照图21C),从图18D的交点Pa起入射面4侧处形成凸起高度为一定的棱形凸起20(参照图21B~图21A)。
这里,图19A、图20A及图21A的导光板3背面10侧上,棱形凸起20依图19A、图20A、图21A的棱形凸起20的次序凸起高度增加,宽度方向上凸起高度光滑变化。
在导光板3射出面6侧的棱形凸起21处,LED5光轴La上的棱形凸起21如图18B所示,形成从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1)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增高,形成从P6点至入射面4为止的凸起高度为一定。
在导光板3射出面6侧的棱形凸起21处,LED5光轴La上的棱形凸起21如图18B所示,形成从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1)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增高,形成从P6点至入射面4为止的凸起高度为一定。
这里,图19A~图19D表示沿图18B的XIXA-XIXA线~XIXD-XIXD线切断的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上述各图所示在导光板3射出面6侧,从光轴方向上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1)起至前端侧的侧面22为没有形成棱形凸起21的平面(参照图19D),从位置(P1)向入射面4至P6点形成棱形凸起21的高度逐渐增高,从P6点至入射面4形成棱形凸起21的高度为一定。这里,导光板3射出面6侧的棱形凸起21的断面形状如图19A~图19C所示,棱形凸起21的断面形状如图19A~图19C所示,棱形凸起21间的沟形为呈现实质上园弧形的稍作波形的形状。
此外,导光板3射出面6侧的棱形凸起21并入射面4附近的棱形凸起21做成相邻LED5、5间的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两端处凸起高度最高,在宽度方向上也使凸起高度变化。即,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8B及图18C所示,做成在导光板3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的凸起高度为一定的范围内在宽度方向上离光轴La越远就越小,该导光板3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的凸起高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相邻LED5、5间的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宽度方向两端部大致变成零。换言之,导光板3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的高度为一定的范围是凸起高度的变化部分(第2部分)和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第1部分)的交点P6的轨迹(图18A中以细线表示的曲线M2)和入射面4所围的范围。
这里,图20A~图20D表示沿图18C的XXA-XXA线~XXD-XXD线切断的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上述各图所示,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侧,在入射面4至P6点的范围形成棱形凸起21为一定高度(参照图20A),P6点至位置(P1)的范围形成棱形凸起21的高度逐渐减低(参照图20B~图20C)。还有,如图20A~图20C所示,棱形凸起21的断面形状形成相邻的棱形凸起21、21间的沟形变成实质上呈园弧形,呈现稍作波形的形状。
此外,图21A~图21D为表示沿图18D的XXIA-XXIA线~XXID-XXID线切断的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上述各图所示导光板3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形成从位置(P1)随着向入射面4使凸起高度逐渐增高。还有,如21A~图21D所示,棱形凸起21断面形状形成相邻的棱形凸起21、21间的沟形变成实质上呈园弧形状,呈现稍作波形的形状。
这里,图19A、图20A、图21A导光板3的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依图19A、图20A、图21A的棱形凸起21的次序凸起高度增高,和导光板3背面10侧同样,在导光板3宽度方向上,凸起高度光滑地变化。
采用上述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能抑制从作为点光源的LED5附近的射出,促使来自LED5、5间或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易变暗区的部分的光射出,使射出面整体的亮度均一,以前成为问题的亮线H(参照图40)能更不显眼。其结果,使用本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的面光源装置11能明亮均一的面照明。此外,使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图象显示装置1能实现显示品质的高质量。
还有,本实施形态中,P0、P1、Pa、Pb各点根据导光板3大小、导光板3入射面4侧的板厚(T)、相邻LED5、5间隔等可适当变化。但是,是为了照明手机的液晶显示装置等使用的导光板,在射出面6的面积比个人电脑的液晶监视器用导光板小的导光板的场合,经实验确认取P0、P1的位置几乎为20T是有效的。
(第3实施形态的变形例)上述第3实施形态列举了使用LED5作为点光源的例子,如图23A~图23D所示,也可将荧光灯5A作为线状光源代替LED5使用。还有,在图23A~图23D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1上,对和上述第3实施形态构成同一构成赋以和第3实施形态同一符号,省略和第3实施形态重复的说明。
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0从光轴方向上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0)至导光板3的前端(入射面4和相反一侧的侧面22)的范围内做成同一高度并同一形状(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19D、图20D、图21D),这里,所谓光轴方向,如图23A所示,为对荧光灯5A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入射面4正交的方向。
此外,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0,从荧光灯A的端面至仅离开距离Lb的端部附近的棱形凸起20,如图23B所示,将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0)作为起点,形成从该位置起向入射面4使凸起高度逐渐降低。
这里,沿图23B的XIXA-XIXA~XIXD-XIXD线切断表示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和图19A~图19D相同。如上述各图所示,导光板3的背面10侧,从光轴方向上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0)处棱形凸起20、20间的沟形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19D),随着向入射面4各棱形凸起20、20间的沟深逐渐降低并其沟形从实质上呈三角形光滑变化成实质上呈园弧形。
此外,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0并入射面4附近的棱形凸起20做成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如图23A所示,沿入射面4的方向)的两端部凸起高度最高,宽度方向上也使凸起高度变化。即,在本变形例中,如图23C及图23D所示,导光板3背面10侧棱形凸起20的凸起高度从位置(P0)起向着入射面4逐渐降低,其后成一定。而且,凸起高度成一定的范围形成从荧光灯5A的端部附近起沿着向荧光灯5A的两端的方向增大,导光板3宽度方向两端部处最大。该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0为其凸起高度变化部分(第3部分)和凸起高度一定部分(第4部分)的交点Pa的轨迹(图23中以虚线表示的曲线M3)所围的入射面4侧的角部。还有,导光板3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0中,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为交点Pa至入射面4的部分(第3部分)和位置P0至侧面22的部分(第5部分)。
这里,沿图23的XXA-XXA线~XXD-XXD线切断表示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和图20A~图20D相同。如上述各图所示,在导光板3背面10侧,从光轴方向上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0)处棱形凸起20、20间沟形为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20D),随着从位置(P0)向入射面4各棱形凸起20、20间沟深逐渐降低并其沟形从实质上呈三角形光滑变化成实质上呈园弧形(参照图20C~图20B),从图23C的交点Pa起入射面4侧形成凸起高度一定的棱形凸起20、20(参照图20A)。
此外,沿图23D的XXIA-XXIA~XXID-XXID线切断表示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和图21A~图21D相同,如上述各图所示,导光板3背面10侧,从光轴方向上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0)处棱形凸起20、20间的沟形实质上呈三角形(参照图21D),从位置(P0)随着向入射面4各棱形凸起20、20间的沟深逐渐降低并且其沟形从实质上呈三角形光滑变化成实质上呈园弧形(参照图21C),从图23D的交点Pa起入射面4侧形成凸起高度一定的棱形凸起20(参照图21B~图21A)。
这里,图19A、图20A、及图21A导光板3背面10侧,棱形凸起20依图19A、图20A、图21A的棱形凸起20的次序凸起高度增高,荧光灯5A端部附近的位置(离端面距离Lb的位置)起向着荧光灯5A的两端(在宽度方向上)凸起高度光滑地增高。
导光板3射出面6侧形成的棱形凸起21在离荧光灯5A的两端规定距离Lb的端部附近,如图23所示,形成从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1)起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增高,从Pb点至入射面4止的凸起高度为一定。
这里,沿图23B的XIXA-XIXA~XIXD-XIXD线切断表示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和图19A~图19D相同,如上述各图所示,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侧,从光轴方向离入射面4规定尺寸的位置(P1)至前端侧的侧面22为没有形成棱形凸起21的平面(参照图19D),形成从位置(P1)向着入射面4至Pb点棱形凸起21的高度逐渐增高,形成从Pb点至入射面4棱形凸起21的高度成一定。这里,导光板3射出面6侧人棱形凸起21的断面形状如图19A~图19C所示,棱形凸起21间的沟形呈现实质上园弧形的稍作波形的形状。
此外,导光板3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并入射面4附近的棱形凸起21做成导光板3宽度方向两端部凸起高度最高,宽度方向上也使凸起高度变化。即,在本变形例,如图23B、图23C所示,导光板3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的凸起高度成一定的范围从荧光灯5A端部附近起沿着向荧光灯5A两端的方向渐渐变小,其导光板3射出面6侧的棱形凸起21的凸起高度成一定的范围形成成在导光板3入射面4侧宽度方向两端部约为零。换言之,导光板3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的高度成一定的范围为用凸起高度变化部分(第2部分)和凸起高度一定部分(第1部分)的交点Pb的轨迹(图23A上用细线表示的线M4)和入射面4所围的范围。
这里,沿图23D的XXA0XXA线~XXD-XXD线切断表示导光板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和图20A~图20D相同。如上述各图所示,导光板3射出面6侧,入射面4至Pb点的范围形成棱形凸起21一定的高度(参照图20A),Pb点至位置(P1)的范围形成棱形凸起21的高度逐渐降低(参照图20B~图20C)。还有,如图20A~图20C所示,棱形凸起21的断面形状形成相邻棱形凸起21、21间的沟形变成实质上呈园弧形,呈现稍作波形的形状。
此外,沿图23D的XXIA-XXIA线~XXID-XXID线切断表示的导光板3局部放大剖视图和图21A~图21D相同。如上述各图的慰,在导光板3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形成从位置(P1)随着向入射面4使凸起高度逐渐增高。还有,如图21A~图21C所示,棱形凸起21的断面形状形成为相邻棱形凸起21、21间的沟形实质上呈园弧形,呈现稍作波形的形状。
这里,图19A、图20A、及图21A导光板3射出面6侧,棱形凸起21依图19A、图20A、图21A的棱形凸起21的次序凸起高度增高,和导光板3背面10侧一样,导光板3宽度方向上凸起高度光滑变化。
采用上述构成的本变形例的导光板3能增多从荧光灯5A两端对应的入射面4侧角部来的射出光量,能使作为光源使用荧光灯5A时易产生的低亮度部分不显眼。此外,采用本变形例的导光板3,在使入射面4侧棱形凸起20、21的凸起高度在宽度上变化之同时,通过将棱形凸起20、21间的形状做成实质上呈园弧形,通过在因棱形凸起20、21产生的光的反射。扩散作用上下功夫,能使入射面4上下边缘4A、4B射入的光产生的亮线不显眼。其结果,使用本变形例导光板3的面光源装置11能获得明亮、均匀的照明。此外,使用本变形例导光板3的图象显示装置1能谋求显示品质的高质量。
图24A~图24D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其中,图24A表示从导光板3射出面6侧看到的平面图、图24B表示图24A的XXIVB-XXIVB线剖视图、图24C表示图24A的XXIVC-XXIVC线剖视图、图24D表示图24A的XXIVD-XXIVD线剖视图。
本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在使其背面10侧及射出面6侧的两面的棱形凸起25、26的凸起高度在宽度方向上变化这种点上和前述第3实施形态导光板3共同,但在使其棱形凸起25、26凸起高度变化的方法上和前述第3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不同。
即,本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和前述第1~第3实施形态导光板3一样,随着离入射面4侧越远板厚变薄、断面实质上呈楔形,并且平面形状做成矩形。而且,导光板3,其背面10侧整个面形成棱形凸起25,同时,入射面4起在规定范围的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6。这些棱形凸起25、26都在与入射面4实质上呈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沿入射面4平行形成多条。
射出面的棱形凸起26,离入射面4规定距离的点(例如,设入射面4的板厚为T,约在离入射面20T的位置)P2起向入射面4形成凸起高度逐渐增高。而且,该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6形成从光轴La向导光板3的轴向随着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高,在相邻LED5、5间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两端形成凸起高度最高。这里,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6如图24B、图24C、图24D所示,形成棱形凸起26、26的沟26a的倾角(棱形凸起26、26间的沟26a和射出面6的夹角)α从光轴La起随着向导光板3宽度方向离去而变大。其结果,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6的凸起高度如上所述,随着从光轴La向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离去而逐渐增高。
背面10的棱形凸起25自离入射面4规定距离的点(例如,设导光板3入射面4侧的板厚为T,离入射面4约20(T)的位置)P3至导光板3的前端(侧面22)的范围内,形成同一凸起高度。而且,背面10的棱形凸起25从入射面4至规定距离的点P3的范围内形成随着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而且,该背面10的棱形凸起25形成随着从光轴La向导光板3宽度方向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高,在相邻LED25、25间的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凸起高度最高。这里,背面10的棱形凸起25如图24B、图24C、图24D所示,形成棱形凸起25、25间的沟25a的倾角(棱形凸起25、25间的沟25a和背面10的夹角)β随着从光轴La向导光板3宽度方向离去而减小。还有,棱形凸起25、25间沟25a的倾角β在相邻LED5、5间的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可取β=0°。
上述构成的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和上述第3实施形态导光板3一样,能抑制LED5附近的射出,促进光从LED5、5间、宽度方向两端易变成暗部处射出,实现射出面6整体亮度均匀,能使以往成为问题的亮线H(参照图40)更不显眼。其结果,使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面光源装置11能获得明亮、均匀的面照明(参照图1及图8)。此外,使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图象显示装置1能实现显示品质的高质量(参照图1及图8)。还有,通过将导光板3的点P2、P3至入射面4的各棱形凸起26、26间及25、25间的沟26a、25a的断面形状做成例如如图19A所示实质上呈园弧形,则能有效地产生光的扩散或漫反射,能进一步更有效地实现导光板3射出的光亮度均一及高亮度。
(第4实施形态的变形例)上述第4实施形态列举使用LED5作为点光源的形态的例子,但如图25A~图25D所示,也可将荧光灯5A作为线状光源使用代替LED5。还有,在图25A~图25D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1上,对与上述第4实施形态的构成相同的构成赋以与上述第4实施形态同一符号,省略和第4实施形态重复的说明。这里,图25A表示从导光板3射出面6侧所见的平面图、图25B表示图25A的XXVB-XXVB线剖视图、图25C表示图25A的XXVC-XXVC线剖视图、图25D表示图25A的XXVD-XXVD线剖视图。
本变形例导光板3和前述第1~第4实施形态导光板3一样,为离入射面4侧越远板厚变薄、断面实质上呈楔形,并形成平面形状为实质上呈矩形。而且,导光板3在其背面10侧整个面形成棱形凸起25,同时,离入射面4规定范围内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6。这些棱形凸起25、26都在与入射面4实质上呈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沿入射面4平行形成多条。
射出面的棱形凸起26离入射面4规定距离的点(例如,设入射面4的板厚为T,离入射面4约20T的位置)P2向入射面4形成凸起高度逐渐增高。而且,该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6形成从荧光灯5A的端部附近(离端面距离L6的部位)随着向荧光灯5A的端面方向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导光板3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凸起高度最高。这里,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6如图25B、图25C、图25D所示,形成棱形凸起26、26间的沟26a的倾角(棱形凸起26、26间沟26a和射出面6的夹角)α从荧光灯5A的端部附近起随着向荧光灯5A的端面方向远去而增大。其结果,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6的凸起高度如上所述,从荧光灯5A的端部附近起随着在向荧光灯5A的端面方向远去而逐渐增高。
背面10的棱形凸起25在离入射面4规定距离的点(例如,设导光板3入射面4侧的板厚为T,离入射面4约20(T)的位置)P3至导光板3的前端(侧面22)的范围内形成同一凸起高度。而且,背面10的棱形凸起25在从入射面4至规定距离的点P3的范围内形成随着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而且,该背面10的棱形凸起25形成从荧光灯5A的端部附近随着向荧光灯5A的端面方向远去,凸起高度逐渐增高,导光板3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凸起高度最高。这里,背面10的棱形凸起如图25B、图25C、图25D所示,形成棱形凸起25、25间的沟25a的倾角(棱形凸起25、25间的沟25a和背面10的夹角)β随着从荧光灯5A的端部附近向荧光灯5A的端面方向远去而变小。还有,棱形凸起25、25间的沟25a的倾角β可在导光板3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取β=0°。
采用上述构成的本变形例的导光板3,能增多从荧光灯5A的两端部对应的入射硕4侧角部来的射出光量,能使作为光源使用荧光灯5A的场合易产生的低亮度部分不显眼。此外,本变形例的导光板3通过使其宽度方向两端侧并入射面4侧棱形凸起20、21的凸起高度在宽度方向变化使得其宽度方向两端部最高,从而能使因入射面4的上下边缘4A、4B射入的光产生的亮线不显眼。其结果,使用本变形例导光板3的面光源装置11能获得明亮、均匀的面照明。此外使用本变形例导光板3的图象显示装置1能实现显示品质高质量。
还有,通过将导光板3的点P2、P3至入射面4的各棱形凸起26、26间及25、25间的沟26a、25a的断面形状做成如图19A所示实质上呈园弧形,从而能有效地产生光的扩散或漫反射,进一步有效地谋求导光板3射出的光亮度均匀及提高亮度。
图26A~图26D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涉及的面光源装置11。其中,图26A表示从导光板3射出面6侧所见的平面图、图26B表示图26A的XXVIB-XXVIB线剖视图、图26C表示图26A的XXVIC-XXVIC线剖视图、图26D表示图26A的XXVID-XXVID线剖视图。
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在宽度方向上使其背面10侧及射出面6侧的两面棱形凸起27、28的凸起高度变化这种点上,与前述第3及第4实施形态导光板3共同,但使其棱形凸起27、28凸起高度变化的方法上与前述第3及第4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不同。
即,本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和前述第1~第4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一样,为随着离入射面4侧越远板厚变薄、断面实质上呈楔形,并形成平面形状为矩形。而且,导光板3其背面10侧整个面形成棱形凸起27之同时,在入射面4的附近(特别易发生异常发光(亮线)的部分)的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8。这些棱形凸起27、28都在与入射面4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沿入射面4平行形成多条。
输出面6的棱形凸起28形成随着越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增高。而且,该射出面6的棱形高度28形成从光轴La起随着向导光板3宽度方向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在相邻LED5、5间的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凸起高度最高。这里,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8如图28B~图28D所示,形成其相邻棱形凸起28、28间沟28a的倾角(沟28a和射出面6的夹角)成为全部相同的倾角δ。其结果,射出面6没有棱形凸起28的位置(凸起高度为零的点)P4如图26A所示,在光轴La上最近入射面4,在LED5、5间的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的两端部离入射面4最远。而且,射出面6棱形凸起28的凸起高度为零的点P4的轨迹如图26所示,光滑的曲线M5变成连成波形的形状。还有,本实施形态中,在射出面6棱形凸起28的凸起高度为零的位置P4并离入射面4最远的位置P4设导光板3入射面4的板厚为(T),则定在光轴方向上离入射面4约20(T)的位置。
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至少在离入射面4规定距离的点(例如,设入射面的板厚为T,离入射面约20T的位置)至导光板3的前端(侧面22)的范围上,形成同一凸起高度。而且,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在入射面4的附近,形成从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起随着向入射面4形成使凸起高度逐渐降低。而且,该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随着从光轴La向导光板3宽度方向离去形成凸起高度逐渐增高,在相邻LED5、5间的中间位置及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凸起高度最高。这里,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如图26B、图26C、图26D所示,棱形凸起27、27间沟27a的倾角(棱形凸起27、27间沟27a和背面10的夹角)θ不论在何种断面都一定。因此,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上,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和凸起高度变化的部分的交点P5位于光轴La上离入射面4最远的位置,随着向导光板3宽度方向离去而靠近入射面4。由此,背面10棱形凸起27凸起高度变化点P5的轨迹如图26A所示,光滑的曲线(以虚线表示的曲线)M6呈现波形连接的形状,呈和射出面6侧的轨迹M5几乎相反的形状。还有,在图26D所示断面上,可以在背面10整个面上形成凸起高度几乎一定的棱形凸起27。这时,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的凸起高度为一定的部分和凸起高度变化的部分的交点P5的轨迹变成从离入射面4规定距离20(T)的位置至入射面4的光滑曲线。
上述构成的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和上述第3及第4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一样,能抑制LED5附近的射出,促使光从LED5、5间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易变暗的部分射出,实现射出面6整体亮度均匀,以前成为问题的亮线H(参照图40)能更不显眼。其结果,使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面光源装置11能获得明亮、均匀的面照明(图1及图8参照)。此外,使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图象显示装置1能实现显示品质高质量(参照图1及图8)。
(第5实施形态的变形例)上述第5实施形态列举了使用LED5作为点光源样态的例子,如图27A~图27D所示,也可使用荧光灯5A作为线状光源代替LED5。还有,在图27A~图27D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1,对于与上述第5实施形态同一构成赋以与第5实施形态同一的符号,省略与第5实施形态重复的说明。这里,图27A表示从导光板3射出面6侧所见的平面图,图27B表示图27A的XXVIIB-XXVIIB线断面,图27C表示图27A的XXVIIC-XXVIIC线剖视图、图27D表示图27A的XXVIID-XXVIID线剖视图。
本变形例的导光板3的前述第5实施形态导光板3同样,离入射面4侧越远板厚越薄断面实质上呈楔形,并且形成平面形状为矩形。而且,导光板3在其背面10侧的整个面形成棱形凸起27之同时,还在入射面4附近(特别是容易发生异常发光(亮线)的部分)的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8。这些棱形凸起27、28都在与入射面4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沿入射面4平行形成多条。
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8形成越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增高。而且,该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8形成从离荧光灯5A的端面距离L6的位置(端部附近)起沿着向荧光灯5A端面的方向凸起高度逐渐增高,在导光板3宽度方向两端部凸起高度最高。
这里,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8如图27B~图27D所示,形成其相邻棱形下起28、28间沟28a的倾角(沟28a和射出面6的夹角)全部为同一倾角6。其结果,无射出面6棱形凸起28的位置(凸起高度为零的点)P4如图27A所示,与荧光灯5A两侧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之间变成与入射面4几乎平行的直线M6a最接近入射面4,导光板3的两端部离入射面4最远。而且,射出面6的棱形凸起28的凸起高度变成零的点P4的轨迹如图27A所示,变成在直线M6a的两端部光滑的曲线M6b、M6b连接的形状。还有,在本实施形态,射出面6棱形凸起28的凸起高度变成零的位置P4并离入射面4最远的位置P4设导光板3入射面4侧的板厚为T,则可以定为在光轴方向上离入射面4约20(T)的位置。
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至少从离入射面4规定距离的点(例如,设入射面的板厚为T,则离入射面约20T的位置)至导光板3的前端(侧面22)的范围内,形成同一凸起高度。而且,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在入射面4附近,形成从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起越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而且,其背面10棱形凸起27形成从荧光灯5A的端部附近起沿着向荧光灯5A的端面凸起高度逐渐增高,在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凸起高度最高。
这里,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如图27B、图27C、图27D所示,棱形凸起27、27间沟27a的倾角(棱形凸起27、27间的沟27a和背面10的夹角)θ在任何断面都是一定。因此,在背面10的棱形凸起27上,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和凸起高度变化的部分的交点P5在荧光灯5A两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间位于离入射面4最远的位置,变成从荧光灯5A的端部附近随着向荧光灯5A端面方向远去而靠近入射面4。由此,背面10棱形凸起27的凸起高度变化的点P5的轨迹如图27A所示,呈现以直线M7a连接两端光滑的曲线(用虚线表示的曲线)M7b、M7b的形状,呈与射出面6侧的轨迹(用直线M6a连接曲线M6b和曲线M6b之间的线)几乎相反的形状。还有,在图27D所示断面上,可以做成在背面10的整个面形成凸起高度几乎一定的棱形凸起27。这时,背面10棱形凸起27的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和凸起高度变化的部分交点P5的轨迹变成从离入射面4规定20(T)的位置至入射面4的光滑曲线。
采用上述构成的本变形例的导光板3能增多从荧光灯5A两端部对应的入射面4侧角部射出的光量,能使将荧光灯5A作为光源使用的场合易产生的低亮度部分不显眼。此外,采用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通过使其宽度方向两端侧并入射面4侧的棱形凸起20、21的凸起高度在宽度方向上变化使其宽度方向两端部最高,从而能使从入射面4上下边缘4A、4B射入的光产生的亮线不显眼。其结果,使用本变形例导光板3的面光源装置11能获得明亮、均匀的面照明。此外,使用本变形例导光板3的图象显示装置1能实现显示品质高质量。
还有,通过将从导光板3的点P4、点P5至入射面4的各棱形凸起26、26间及25、25间的沟26a、25a的断面形状例如形成图19A那样实质上呈园弧形,从而,能有效地产生光的扩散或漫反射,能进一步有效地实现导光板3射出光的亮度均匀及提高亮度。
图28A~图28D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涉及的面光源装置11。其中,图28A表示从导光板3射出面6侧所见的平面图、图28B表示图28A的XXVIIIB-XXVIIIB线剖视图、图28C表示图28A的XXVIIIC-XXVIIIC线剖视图、图28D表示图28A的XXVIIID-XXVIIID线剖视图。
该图28A~图28D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1代替前述第5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背面10形成的棱形凸起27,除了用以往大家熟悉的方法将导光板3背面10表面加工粗糙这种点以外,其余和前述第5实施形态面光源装置11基本构成相同。因此,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面光源装置11的说明中,对和前述第5实施形态面光源装置11同一构成赋以同一符号,省略和前述第5实施形态重复的说明。还有,导光板3的背面10用喷砂处理、腐蚀等以往熟悉的方法将注射横型成形模具的成形面加工粗糙,通过靠注射模塑成形将经粗糙加工后的成形面复制从而使面粗糙。
即,图28A~图28D所示本实施形态的面光源装置11在导光板3的背面10上形成大量由图29所示的微小凹凸组成的粗糙面31,由此,导光板3的背面10变粗糙。还有,粗糙面31在和导光板3射出面6侧形成的棱形凸起28间的关系上,决定最佳的密度分度。
采用上述构成的本实施形态,靠发挥光散射功能的粗糙面31和棱形凸起28的迭加作用,能抑制LED5附近的射出,促使光从LED5、5间、宽度方向两端部易变成暗部的部分射出,实现射出面6整体亮度均匀,使以往成为问题的亮线(参照图40)更不显眼。其结果,使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面光源装置11能获得明亮、均匀的面照明(参照图1及图8)。此外,使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图象显示装置1能实现显示品质高质量(参照图1及图8)。
还有,本实施形态中,用印刷等以往熟悉的方法在导光板3的背面10直接形成粗糙面31,可使导光板3的背面10粗糙。
此外,本实施形态虽表示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8,在导光板3背面10形成粗糙面31使表面粗糙的样态,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在导光板3背面10侧形成棱形凸起28,用粗糙面31等使导光板3的射出面6粗糙。还有,在导光板3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8之同时,也可在导光板3射出面6上形成粗糙面31而使面粗糙。也可以加上,在导光板3背面10上形成棱形凸起28及粗糙面31,使面粗糙。也可再加上导光板3的射出6和背面10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棱形凸起28,在导光板3射出面6及背面10的两面上实施粗糙面31等的表面粗糙处理。这样,通过在导光板3上形成棱形凸起28和粗糙面(シボパタ-ン31),从而能发挥粗糙面产生的光的散射或扩散功能与棱形凸起28的光控制功能的迭加效果,能使暗区和亮线不引人注目,获得均匀明亮的面照明。
图30A图30D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涉及的面光源装置。其中图30A表示从导光板3射出面6侧所见的平面图、图30B表示图30A的XXXB-XXXB线剖视图、图30C表示图30A的XXXC-XXXC线剖视图、图30D表示图30A的XXXD-XXXD线剖视图。
该图30A~图30D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1代替前述第5实施形态变形例涉及的导光板3背面10形成的棱形凸起27,除了用以往熟悉的方法将导光板3背面10表面加工粗糙这种点之外,和前述第5实施形态的变形例涉及的面光源装置11基本构成相同。因此,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面光源装置11的说明中,对和前述第5实施形态的变形例涉及的面光源装置11同一构成赋以同一符号,省略和前述第5实施形态的变形例重复的说明。还有,导光板的背面10用喷砂处理、腐蚀等以往熟悉的方法将注射模型成形模具的成形面加工粗糙,通过靠注射模塑成形复制其表面粗糙后的成形面,从则使面粗糙。
即,图30A~图30D所示本实施形态的面光源装置11在导光板3的背面形成大量图29所示的微小的凹凸组成的粗糙面31,由此,导光板3的背面10变得粗糙。还有,粗糙面31在和导光板3射出面6侧形成的棱形凸起28间的关系上,决定最佳的密度分布。
采用这种构成的本实施形态,通过发挥光散射功能的粗糙面31和棱形凸起28的迭加作用,促使光从荧光灯5A两端部附近对应的导光板3宽度方向两端部易变成暗区的部分射出,同时,能使从导光板3入射面4上下边缘4A、4B入射光产生的亮线不显眼,实现射出面6整体亮度均匀,提高射出光亮度。其结果,使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面光源装置11能获得明亮、均匀的面照明(参照图1及图8)。此外,使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图象显示装置1能实现显示品质的高质量(参照图1及图8)。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也可用印刷等以往熟悉的方法在导光板3的背面10上直接形成粗糙面31,使导光板3的背面粗糙。
此外,本实施形态表示在导光板3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8,在导光板3背面10上形成粗糙面31使面粗糙的样态,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在导光板3背面10侧形成棱形凸起28,用粗糙面31等使得导光板3的射出面6粗糙。再有,可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8之同时,在导光板3射出面6上形成粗糙面31并使面粗糙。加上,可在导光板3背面10上形成棱形凸起28及粗糙面31使面粗糙。再加上,可以在导光板3射出面6的背面10中至少一方上形成棱形凸起28,上导光板3射出面6及背面10的两面上实施粗糙面31等表面粗糙处理。这样,通过在导光板3上形成棱形凸起28粗糙面31,从而能发挥粗糙面的光散射或扩散功能和棱形凸起28的光控制功能迭加的效果,能使暗区、亮线不引人注目,能获得均匀、明亮的面照明。
图3A~图3B表示的面光源装置11代替图28A~图28D及图29所示第6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射出面6形成的棱形凸起28,除了和图15A及图15B所示第2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背面10形成的棱形凸起23同样的棱形凸起32这种点以外,因和前述第6实施形态构成基本构成相同,故对和前述第6实施形态面光源装置11同一构成赋以与前述第6实施形态面光源装置11的各构成同一的符号,省略与前述第6实施形态重复的说明。
即,本实施形态涉及的面光源装置11在导光板射出面6上,平行形成对着导光板3的入射面4向实质上呈正交方向延伸的多条棱形凸起32,入射面4侧的部分越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同时,棱形凸起32间的沟形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这种构成的面光源装置11通过将入射面4侧的部分棱形凸起32做成和第6实施形态的棱形凸起28同样的形状,从而能得到和前述第三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同时,除此以外的部分,能使断面三角形的棱形凸起发挥聚光功能。还有,在本实施形态,和第6实施形态一样,根据LED5的配置能适当变化入射面4侧部分的棱形凸起32的高度。
图32A~图32B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1代替图30A~图30D所示第7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射出面6形成的棱形凸起28,除了形成和图17A及图18B所示的第2实施形态变形例涉及的导光板3背面10形成的棱形凸起23同样的棱形凸起32这种点以外,和前述第7实施形态的构成基本的构成相同,故,对于和前述第7实施形态面光源装置11同一构成赋以与前述第7实施形态面光源装置11的各构成同一符号,省略与前述第7实施形态重复的说明。
即,本实施形态涉及的面光源装置11在导光板3射出面6上平行形成对导光板3入射面4向实质上正交方向延伸的多条棱形凸起32,入射面4侧的部分越靠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同时,棱形凸起32间的沟形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这种构成的面光源装置11通过将入射面4侧部分棱形凸起32的形状做成和第7实施形态的棱形凸起28同样的形状,从而在取得和前述第7实施形态的棱形凸起28同样的形状,从而在取得和前述第7实施形态同样效果之同时,在除此以外的部分能使断面三角形的棱形凸起发挥聚光功能。还有,在本实施形态,和第7实施形态一样,根据荧光灯5A的轴线方向(长度方向)位置能使入射面4侧的部分的棱形凸起32的高度适当地变化。
图34A~图34C表示本发明第10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表示前述图1~图9所示导光板3的变形例。还有,图34A表示模式地表示导光板3和液晶显示屏8间关系的纵剖视图,表示沿图34B的XXXIVA-XXIVA线切断的剖视图。另我,图34B的导光板3的平面图(射出面6法线方向视图)。此外,图34C表示导光板3射出面6上形成的粗糙面(光漫反射的微小粗糙面区域)40的覆盖率变化(覆盖率曲线图41)。
即,如图34所示,背面10形成棱形凸起39的导光板3在其射出面6上形成如图34所示覆盖率的粗糙面40。该粗糙面40从导光板3入射面4附近的有效发光面区域的开始位置S1起形成,从导光线3入射面4开始至W的尺寸(LED5、5间的距离W),形成其覆盖率增加,将离导光板3入射面4N的位置作为边界,形成其覆盖率随着离入射面4越远而徐徐低。而且,表示该图34C所示粗糙面40覆盖率变化的曲线全体为光滑连续的曲线。还有,所谓有效发光面区域为导光板3射出面6中,为了照明液晶显示屏8使用的区域,和液晶显示屏8的图象显示面积几乎同样大小的区域。
这里,离开上述导光板3入射面4W的尺寸的位置,粗糙面40覆盖率曲线的峰值位置52为相邻LED5、5来的混合的位置,能将和导光板3入射面4平行的断面内LED5的光同样地看成作为线状光源的荧光灯的光的位置。而且,该粗糙面40的覆盖率曲线峰值位置52根据LED5的特性等而变化。因此,在本实施形态,虽将离导光板3入射面4的W的尺寸取LED5、5间的距离,但根据LED5的特性W的尺寸值变化。
采用这种构成的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入射面4附近不会形成粗糙面40,而且,来自相邻LED5、5的光混合后从看成和荧光灯来的光同样的位置(覆盖率曲线41的峰值位置52)向入射面4通过使粗糙面40的覆盖率逐渐降低,从而因LED5的光产生V形的异常发光不引人注目,能将有效发光面积扩大至靠近入射面4的位置,能实现大面积的照明。还有,如图34B所示,LED5的发光边界线42模式地表示则实质上呈V字形。
此外,采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的断面形状为楔形,导光板3的板厚离入射面4越远则越薄。因此,导光板3内部传播的光通过在导光板3射出面6和背面10之间反复反射,对射出面6的入射角变化,离入射面4越远射出越容易。所以,如本实施形态,来自相邻的LED5、5的光混合,将LED5来的光看作荧光灯来的光的位置(离导光板的入射面W的尺寸的位置)作为边界,通过逐渐降低粗糙面40的覆盖率,和导光板3的楔形形状的效果相加,起到使射出光高度更加均匀的效果。
此外,采用本实施形态,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上形成粗糙面40,因为导光板3射出6被加工粗糙,故能防止配置成与导光板3射出面6对向的棱形片7、其它光控制部件的粘附,能防止因棱形片7、其它的光控制部件的粘附引起照明品位的降低(参照图1)。
此外,采用本实施形态,导光板3因为设计成来自其内部传播的LED5的光靠导光板3背面10形成的棱形凸起39来反射,其反射的光具有向特定方向的指向性从射出面6射出,形成不损坏由于其棱形凸起39面反射的光的指向性这种程度覆盖率的粗糙面40。还有导光板3射出面6形成粗糙面40的覆盖率的峰值,如上所述,为了不损坏由于棱形凸起39而反射的光的指向性,理想的为10%左右,但按照所要求的射出特性等设定最佳的数值。此外,图34C所示粗糙面40的覆盖率变成将离导光板3入射面6W的位置作为边界,随着离入射面4越远而逐渐降低,但也可根据所要求的射出特性而部分增减。
还有,本实施形态例举了只在导光板3的背面10上形成棱形凸起39的样态,但并不限于此,如图15A~图16D、图18A~图22、图24A~图24D、图26A~图26D所示,也可在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4、21、26、28的导光板3上,形成图34C所示覆盖率的粗糙面40。此外,本实施的形态例举了在导光板3射出面6形成粗糙面40的样态,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在导光板3射出面6和背面10至少一面上形成。
图35A~图35C表示将荧光灯5A作为光源使用的第10实施形态的变形例,表示用图10~图14表示的导光板的变形例。还有,图35A表示示意地表示导光板3和液晶显示屏8间关系的纵剖视图、表示沿图35B的XXXVA-XXXVA线切断的剖视图。此外,图35B表示导光板3的平面图(射出面6法线方向的视图)。此外,图35C表示导光板3射出面6形成的粗糙面(使光漫反射的微小粗糙面区域)43覆盖率变化的示意图(覆盖率曲线图)。
即,在本变形例,导光板3射出面6上形成从其入射面4侧端部起向着导光板3的前端侧(入射面4和相反一侧)离开越远覆盖率越低的粗糙面43。该粗糙面43的覆盖率曲线41A(参照图35C)在前述第10实施形态导光板3上,变成和离入射面4W的位置和导光板3前端面(导光板3的入射面和相反一侧的面22)之间形成的覆盖率曲线部分类似的形状。
采用这种构成的本变形例,能防止导光板3射出面6上粘附形片7等光控制部件,同时,和导光板3的楔形的效果相加,能使亮度更加均匀,提高照明品位(参照图10)。
还有,本变形例虽例举了只在导光板3的下面10上形成棱形凸起39的样态,但并不限于此,如图17A、图17B、图23A~图23D、图25A~图25D、及图27A~图27D所示,也可在射出面6上形成棱形凸起24、21、26、28的导光板3上,形成图35C所示的覆盖率的粗糙面43。此外,本变形例虽例举了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上形成粗糙面43的样态,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和背面10的至少一面上形成。
本实施形态表示图1~图7、图8、图9、图15A~图16D、图24A~图24D及图31A~图31B所示导光板(以下简称为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的应用示例。即,上述各图所示的导光板3形成其宽度方向(沿入射面4的方向)凸起高度几乎为一定的棱形凸起12、23、24、25、26、32,使入射面4附近的射出光明暗之差模糊不清,能使LED5来的光略带V字形的异常发光不引人注目,就能实现射出面6射出的光均匀。
因此,本实施形态的导光板3例如如图36所示了将发光颜色不同的两种LED51、52在导光板3的宽度方向交错配置,即使在有选择地使两种LED51、52发光,用两种不同颜色照明的场合,也仍能有效地防止入射面4附近的异常发光,能射出均匀的照明光。即,本应用例涉及的导光板3即使将LED51、52放在宽度方向上任何位置,仍能抑制LED51、52特有的异常发光的产生,能获得均匀的照明。
此外,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导光板3,如图37所示,将发红(R)、绿(G)、兰(B)各种颜色的LED53、54、55配置成与入射面4对向,通过使这些三色的LED53~55同时发光,射出白色照明光的场合,或通过调谐构成这些三色LED53~55的灯亮周期和液晶显示屏的ON·OFF周期,在试图省略彩色滤色器的场合,能不受LED53~55配置位置所限,射出均匀的照明光。
(第1例)图38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形态,表示配置在如图1所示导光板3射出面6侧的棱形片7棱形凸起13一样态断面形状的局部放大图。这里,棱形片7的棱形凸起13为在几乎沿导光板3的入射面4的方向延伸设置,在与导光板3的入射面4几乎正交的方向上平行连续形成多条。还有,图38表示沿与导光板3入射面4正交的方向将棱形片7切断的剖视图。而且,该实施形态的棱形片7以使用PMMA形成的为例予以说明。
图38所示的棱形凸起13谋求提高对特有导光板3射出面6射出的指向性的光的反射功能,能强化向导光板3射出面6的实质上法线方向反射的功能,能更进一步提高照明光的亮度(参照图1)。
即,该图38所示的棱形凸起13由从凸起前端开始徐徐地间距拉开的一方的面60和另一方的面65构成。其中,主要为入射面的另一方面65是一平面,主要为反射面的一方的面60由倾角不同的第1斜面60a和第2斜面60b两平面构成。在该棱形凸起13的一方的面60上,第1斜面60a对于导光板3射出面6法线方向(以下,仅简称为法线方向)61,以34.0°的角度形成,第2斜面60b对法线方向61,以30.5°的角度形成,形成棱形凸起13的顶角成68°。而且,第1斜面60a的形成区域设棱形凸起13的根部断面长度(棱形凸起间长度)为1,则形成向与法线方向61正交的面的投影长度为0.308。此外,第2斜面60b的形成区域设棱形凸起长度根部的断面长度(棱形凸起13、13间的长度)为1,则形成向与法线方向61正交的面的投影长度为0.179(0.487~0.308)。还有,棱形凸起13的高度设棱形凸起13的根部断面长度为1,则形成为0.761。
这样的棱形凸起13形成的棱形片7在将从导光板3的射出面6对法线方向61以约70°的倾角射出的光作为主射光的场合,当然,在大致法线方向反射该主射出光62,在主射出光62的周围,展宽并射出的光(副射出光)也在近法线方向61上射出。即,对于主射出光62的倾角为了使(70°-θ1)的角度范围内的射出光及(70°+θ2)的角度范围内的射出光64尽可能多地靠近法线方向61反射,故形成上述第1斜面60a及第2斜面60b。采用这样的构成,和棱形凸起13一方的面60的倾角取单一(例如34.0°)时相比,能在近法线方向射出更加多的光,提高射出光亮度。还有,在该第1例中,棱形凸起13的另一方的面65为对于法线方向61倾斜34.0°的斜面,成为导光板3射出的光的入射面或反射面。
(第2例)图39表示棱形片7的棱形凸起13的第2例。该图39所示的棱形凸起13由一方的面60及另一方的面65由第1斜面60a、65a和第2斜面60b、65b的两平面组成,变成一方的面60及另一方的面65将凸起前端(顶点)作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形状。而且,以34.0°的角度形成对于棱形凸起13一方的面60及另一方面65的第1斜面60a、65a的法线方向61的倾角。以对法线方向61,30.5°的角度形成第2斜面60b、65b,形成棱形凸起13的顶角为68°。该棱形凸起13一方的面60及另一方的面65一起作为入射面及反射面起作用。还有,第1斜面60a、65a、第2斜面60b、65b的倾角和前述第1例相同。但,本例的棱形凸起13的第1斜面60a、65a的形成区域设棱形凸起13的根部断面长度(棱形凸部13、13间长度)为1,则形成向与法线方向61正交的面投影长度为0.316。此外,第2斜面60b、65b的形成区域设棱形凸起13根部的断面长度(棱开凸起13、13间长度)为1,则形成向与法线方向61正交的面投影长度0.184(0.5~0.316)。此外,棱形凸起13的凸起高度设棱形凸起13的根部断面长度为1,则形成为0.781。
这种形状的棱形凸起13的棱形片7当然能获得和第1例同样的效果,不仅从导光板3入射面4侧向前端面(和入射面相反一侧的侧面22)侧的光中的射出光。而且在导光板3前端面(22)反射后,向入射面4侧的光中的射出光也能有效地向法线方向61发射,能进一步提高射出光亮度(参照图1)。
此外,本第2例的棱形片7因图39所示的棱形凸起13的形状为左右对称的形状,故较左右不对称的第1例的棱形片7更容易成形。
还有,上述第1例及第2例中,有关棱形凸起13的各种数值,为易于理解而作的简单示例,本发明的棱形片并不限于上述这些各种数值。例如,棱形凸起13的第1斜面60a、65a及第2斜面60b、65b的倾角可根据导光板3的射出特性、棱形片7的材质等诸多条件设定合适的最佳角度,此外,其第1斜面60a、65a及第2斜面60b、65b的反射方向也不只限于法线方向61,根据所要求的设计条件等设定合适的最佳反射方向。即,图38所示的例中,射出光63的射出方向对于法线方向倾斜,变成射先光63的射出方向对于法线方向倾斜,变成射先光64的射出方向为对象,这样的射出特性在取得均等的视角扩宽方向相当理想,但在希望进一步提高法线方向亮度的场合,能设定其倾斜角度,使得第2斜面60b、65b反射的大部分射出光63在和射出光62几乎平行的法线方向射出。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棱形片7并不限于第1例及第2例棱形凸起13的形状,也可以做成使棱形凸起13的一方的面60、或一方的面60及另一方的面65在多层上(两层以上)倾斜,或用光滑的曲面形成。
(其它的实施形态)
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导光板3的内部也可掺入和导光板3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组成的微粒。
此外,上述各实施例的形态及变形例中,也可将导光板3背面10侧或射出面6侧至少一方的棱形凸起12、20、21、23、24、25、26、27、28、32表面的微小区域作为漫反射光的微小的凹凸面,以适当的图案形成大量的该微小区域。
此外,特别是在第2~第7实施形态及其各变形例上,导光板3背面10侧形成的凸起中,至少,从位置P0~P5向入射面4的部分的凸起及/或在射出面6侧形成的凸起也可将其端部做成园形使其顶部不显现棱线。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第2~第5实施形态及其各变形例的射出面6侧的棱形凸起21、24、26、28可在导光板3的背面10侧形成,第2~第5实施形态及其各变形例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0、23、25、27可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侧形成。
此外,在第2~第5实施形态及其各变形例上也能如第1实施形态那样,将棱形凸起20、23、25、27的形的面的入射面4附近做成平面。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例如,可在导光板3射出面6上形成第3实施形态中曾例举过的棱形凸起20、21中射出面6侧的棱形凸起草1,在导光板3的背面10上形成第4实施形态曾例举过的棱形凸起25、26中背面10侧的棱形凸起25、又可以将第1~第4实施形态中曾例举过的各棱形凸起12、20、21、23、24、25、26、27、28适当组合形成导光板3。
此外,上述各实施形态中虽然曾列举了各条棱形凸起沿着导光板的入射面连续形成的例子,但本发明也可择需沿入射面断续地形成棱形凸起,各凸起间形成平坦的部分。这时,凸起间的沟形为所谓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的形状,系指包括这样的平坦部分,形成凸起的斜面描划出平缓的曲线并在该平坦的部分连续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第4实施形态中,曾列举了使棱形凸起25、25间的沟25a及棱形凸起26、26间的沟26a直线状倾斜的样态,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通过以平缓的曲线形成沟25a、26a,使棱形凸起25、26的凸起高度变化。此外,上述第5实施形态上,曾列举了使棱形凸起27、27间的沟27a及棱形凸起28、28间的沟28a直线状倾斜的样态,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通过用平缓的曲线形成沟27a、28a,从而使棱形凸起27、28的凸起高度变化。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上,虽然导光板3其图1的II-II断面、图18A的XVIIIB-XVIIIB断面实质上呈楔形,但并不限于此,图1的II-II断面、图18A的XVIIIB-XVIIIB断面也可为矩形。此外,对形成成中央板板厚薄,并在对向的两侧向板厚变厚的导光板各实施形态的技术思想也可以适用。在这样的场合,也可做成在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配置作为光源的LED5、荧光灯5A。此外,上述实施形态列举了使两个或3个LED5对向导光板3入射面4配置的样态,但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导光板3的大小等决定LED5配置的个数,可以将LED5配置成单数或4个以上。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曾列举将LED5与导光板3的入射面4对向并配置在入射面(侧面)4侧的样态(参照图2及图18A),如图33所示,可做成导光板3倾斜的侧面4a侧处与背面10对向的一侧上配置LED5,用侧面4a反射LED5来的光取入导光板3的内部。
如上所述,本发明使用LED作为光源,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和其相反的一侧的面至少一方上形成多条棱形凸起,通过从导光板的LED所配置的侧面附近开始向远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棱形凸起在其形成处、或其凸起高度上想办法,从而能使导光板前述侧面附近产生的异常发光不引人注目,从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的亮的亮度均匀,获得均匀的照明。
权利要求
1.一种面光源装置,包括具有侧面和射出面的导光板;以及配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的光源,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射入导光板后在导光板内传播,在该传播过程中,对着所述射出面的入射角度成临界以下的光从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的射出面及与其相反一侧的面中的一方的面上,沿着所述侧面平行形成多条从所述侧面向着远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棱形凸起,所述侧面侧的所述第一棱形凸起的部分具有越靠近所述侧面、凸起高度逐渐降低的倾向,在所述导光板的射出面及与其相反一侧的面中的另一方的面上也形成与所述第一棱形凸起同样的第二棱形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点光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射出面及与其相反一侧的面中的所述一方的面中所述侧面的附近为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形凸起至少在所述侧面的附近,在所述点光源的光轴上凸起高度为最小,从所述点光源的光轴向着沿所述侧面平行的方向离开越远凸起高度逐渐增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形凸起形成离所述侧面越远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并且在离开所述侧面规定距离处其凸起高度变为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形凸起包括相邻的凸起间的沟形形成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形凸起至少在所述侧面附近,在所述点光源的光轴上的凸起高度最小,随着从所述点光源的光轴向着沿所述侧面平行的方向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高。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形凸起至少在所述侧面附近,在所述点光源的光轴上的凸起高度最小,随着从所述点光源光轴向着沿所述侧面平行的方向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形凸起至少在所述侧面附近,在所述点光源的光轴上的凸起高度最小,随着从所述点光源的光轴向着沿所述侧面平行的方向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棒状光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射出面及与其相反一侧的面中的所述一方的面中所述侧面的附近为平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形凸起至少在所述侧面的附近,在所述棒状光源的两端部附近沿着向所述棒状光源对应端部侧的方向凸起高度逐渐增高。
13.一种导光板,包括侧面,从光源发出的光从该侧面入射;以及射出面,入射到所述侧面的光在所述导光板内传播的过程中,对射出面的入射角在临界角以下的光从射出面射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射出面及与其相反一侧的面中的一方的面上,沿着所述侧面平行形成多条向着远离所述侧面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棱形凸起,所述侧面侧的所述第一棱形凸起的部分具有越靠近所述侧面、凸起高度逐渐降低的倾向,在所述导光板的射出面及与其相反一侧的面中的另一方的面上也形成与所述第一棱形凸起同样的第二棱形凸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点光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射出面及与其相反一侧的面中的所述一方的面中所述侧面的附近为平面。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形凸起至少在所述侧面的附近,在所述点光源的光轴上凸起高度为最小,从所述点光源的光轴向着沿所述侧面平行的方向离开越远凸起高度逐渐增高。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棒状光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射出面及与其相反一侧的面中的所述一方的面中所述侧面的附近为平面。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形凸起至少在所述侧面的附近,在所述棒状光源的两端部附近沿着向所述棒状光源对应端部侧的方向凸起高度逐渐增高。
全文摘要
配置作为光源的LED (5)、使其对向导光板(3)的入射面(4),该LED(5)的光从导光板(3)的入射面(4)射入导光板(3)内部后在导光板(3)内部进行传播,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对于射出面(6)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光,从导光板(3)的射出面(6)射出。而且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及其相反一侧面(10)的至少一方上,沿入射面(4)平行形成多条从入射面(4)附近向远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棱形凸起(12)。此外,形成棱形凸起(12)侧面侧部分(10b)、使越靠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采用这种构成,在将LED作为光源使用的场合,也能抑制导光板入射面附近异常发光,并谋得射出光亮度均匀。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721953SQ200510088209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7日
发明者大川真吾 申请人:株式会社恩普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