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01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是关于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发光,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以实现显示功能。
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和导光板组成。其中,该光源可设置在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侧。该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引导光线的传输方向,使光线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均匀射出。
一种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1包括一导光板11及多个发光二极管(LED)12。
该导光板11是一平板,其包括一入光面111及一和入光面111相交的出光面112。该多个发光二极管12间隔设置在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侧。
发光二极管12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111进入导光板11,并转化成均匀的面光源由出光面112射出。
但是,相邻的两发光二极管12之间,因输出光线的角度的关系产生一夹角,进而在邻近入光面111的导光板11内部形成暗带区13,造成导光板的出光不均匀。
请参阅图2,是发光二极管12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111进入导光板11的示意图。发光二极管12发出的光线,根据光波的偏振态,可分为S波与P波,S波是指电场方向垂直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的光波,P波是指电场方向平行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的光波。
发光二极管12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入光面111,其入射角度为布儒斯特角时,由于S波和P波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P波全部折射进入导光板11,部分S波在入光面111反射掉。从而造成光能利用率降低。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出光不均匀、光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出光均匀度及光能利用率的背光模组。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及至少一光源,该导光板包括一接收光线的入光面,该光源设置在导光板入光面侧,其中,该光源和导光板的入光面连线的垂直方向上设置光波转换装置,该光波转换装置可将光源发出光线的S波转换为P波。
且,该背光模组之导光板进一步包括一和入光面倾斜相交的底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波转换装置,该光波转换装置包括光学相位延迟膜片及分光镜,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分光镜可分为S波与P波,该S波通过光学相位延迟膜片可转变为P波,因而光源发出的光线可全部转换为P波,且该背光模组之导光板之入光面和底面倾斜相交,因而光源发出的光线可大部分进入导光板,且可避免邻近入光面的导光板内部形成暗带区。

图1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光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导光板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3包括一导光板31、二光源32及二光波转换装置33。
该导光板31包括一接收光线的入光面311,一和入光面311相交用以导引光线出射的出光面312,一和出光面312相对的底面313,其中,该入光面311是一斜面,使入光面311和底面313的夹角和入光面311的布儒斯特角相等。
该光源32是发光二极管,该光源32位于导光板31的入光面311侧,该光源32和入光面311之间具有光波转换装置33。该光波转换装置33包括一反射镜331、一λ/2光学相位延迟膜片332及一分光镜333。该反射镜331、λ/2光学相位延迟膜片332及分光镜333依次设置在光源32和入光面311连线的垂直方向上,其中,分光镜333位于光源32的正前方,反射镜331和水平方向呈45度角。
光源32发出的光线入射到分光镜333,此时根据光波的偏振态,该光束可分为S波与P波,S波是指电场方向垂直于分光镜333的入光面(图未示)的光波,P波是指电场方向平行于分光镜333的入光面的光波。P波直接透过分光镜333由入光面311入射到导光板31,S波朝垂直方向反射,并通过λ/2光学相位延迟膜片332使其相位延迟λ/2,此时S波转变为P波,该P波再被反射镜331反射,进而由入光面311入射到导光板31。此过程中,经过角度为45度的反射镜331的作用,点光源32的效果类似于线光源,从而可避免邻近入光面311的导光板31内部形成暗带区,进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如上所述,P波及S波转变为P波后均可由入光面311入射到导光板31,此时,因导光板31的入光面311和出光面313的夹角和入光面311的布儒斯特角相等,P波会全部入射到导光板31,光源32发出的光线在入光面311表面不会产生反射,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膜组3,该背光模组5的光波转换装置53包括第一反射镜531、一λ/4光学相位延迟膜片532、一分光镜533及一第二反射镜534。
该第一反射镜531、λ/4光学相位延迟膜片532、分光镜533及第二反射镜534依次设置在光源32和入光面311连线的垂直方向上,其中,分光镜533位于光源32的正前方,第一反射镜331和水平方向呈90度角,第二反射镜和水平方向呈45度角。
光源52发出的光线入射到分光镜533,此时根据光波的偏振态,该光束可分为S波和P波,S波是指电场方向垂直于分光镜533的入光面(图未示)的光波,P波是指电场方向平行于分光镜533的入光面的光波。P波直接透过分光镜533由入光面511入射到导光板51,S波朝垂直方向反射,并通过λ/4光学相位延迟膜片532使其相位延迟λ/4,再被第一反射镜531反射,再次通过λ/4光学相位延迟膜片532使其相位延迟λ/4,S波两次通过λ/4光学相位延迟膜片532,其相位延迟λ/2,此时S波转变为P波,该P波再被反射角度为45度的第二反射镜534反射,进而由入光面511入射到导光板51。此过程中,经过角度为45度的反射镜534的作用,点光源52的效果类似于线光源,从而可避免邻近入光面511的导光板51内部形成暗带区,进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导光板51的入光面511和底面的夹角和入光面511的布儒斯特角相等。P波会全部入射到导光板51,光源52发出的光线在入光面511表面不会产生反射,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及至少一光源,该导光板包括一接收光线的入光面,该光源设置在导光板入光面侧,其中,该光源和导光板入光面连线的垂直方向上设置光波转换装置,该光波转换装置可将光源发出光线的S波转换为P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进一步包括一和入光面倾斜相交的底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之入光面和底面的夹角和入光面的布儒斯特角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波转换装置包括反射镜、光学相位延迟膜片及分光镜,所述反射镜、光学相位延迟膜片及分光镜依次设置在光源和导光板入光面连线的垂直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相位延迟膜片是λ/2光学相位延迟膜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相位延迟膜片是λ/4光学相位延迟膜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分光镜位于光源的正前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是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是一平板状导光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及至少一光源,该导光板包括一接收光线的入光面,该光源设置在导光板入光面侧,其中,该光源和导光板的入光面连线的垂直方向上设置光波转换装置,该光波转换装置可将光源发出光线的S波转换为P波。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952754SQ200510100540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方武红, 蔡明宏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