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08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要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以实现显示功能,如背光模组,其功能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通常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光源是相对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导光板引导自光源发出光束的传输方向,将线光源或点光源发出的光束转换成较为均匀的平面光出射以照亮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
现有技术中由于射出成型技术的限制,导光板在制作上厚度皆比光源厚,因此导光板入光面能涵盖光源出光区域,从而确保对光源的利用率,但是其不利于液晶显示器向薄型化发展。随着射出成型和模具制作的进步,已经可以制作出较光源厚度小的导光板。
一种现有技术所采用的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1包括一导光板10和至少一发光二极管11。该导光板10包括一入光面12和一出光面13。该发光二极管11邻近该入光面12设置。该发光二极管11的厚度大于该导光板10的厚度,且该发光二极管11的中心线与该导光板10的中心线不在同一与该出光面13平行的平面内。
由于该发光二极管11的厚度大于该导光板10的厚度,该导光板10的入光面12不能涵盖该发光二极管11的出光区域,将引起光能量损失,从而影响该导光板10的出光亮度。
另外,该发光二极管11为一光强指向性高的光源,光线自发光二极管11射出进入导光板10,射出的光线集中指向其前方一个限定角度内,通常发光二极管11中心线处光线较多,远离发光二极管11中心线处光线较少。由于该发光二极管11的中心线与该导光板10的中心线不在同一与该出光面13平行的平面内,则导致该导光板10的入光面12中心线上方和下方入光亮度不均匀,从而影响该导光板10的出光亮度。
一并参照图2,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和导光板中心线不整合率X与导光板相对出光亮度Y的关系图,其中该不整合率X为发光二极管11和导光板10中心线偏移量D与导光板10厚度T的比值,相对出光亮度Y的单位为cd/m2,由图中可以看出该不整合率X越大,相对出光亮度Y越小,即发光二极管11的光利用率越低。
当采用上述的背光模组1时,将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由于该导光板10的厚度小于该发光二极管11的厚度,则该导光板10的入光面12不能涵盖该发光二极管11的出光区域,将引起光能量损失,从而影响该导光板10的出光亮度,其次,该发光二极管11的中心线与该导光板10的中心线不在同一与该出光面13平行的平面内,将导致该导光板10的中心线上方和下方入光亮度不均匀,从而影响该导光板10的出光亮度。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未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出光亮度的背光模组。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未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出光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发光元件,该导光板包括一本体和至少一与该本体相连的端部,该端部厚度大于该本体厚度,该端部包括一入光面,该发光元件邻近该入光面设置,该发光元件的厚度与该入光面的高度基本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该端部为对称结构,该端部的对称中心线与该入光面相交,该发光元件相对该端部的对称中心线对称设置。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背光模组和一液晶面板,该背光模组包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发光元件,该导光板包括一本体和至少一与该本体相连的端部,该端部厚度大于该本体厚度,该端部包括一入光面,该发光元件邻近该入光面设置,该发光元件的厚度与该入光面的高度基本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该端部为对称结构,该端部的对称中心线与该入光面相交,该发光元件相对该端部的对称中心线对称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因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的发光元件的厚度与该入光面的高度基本相等,其可降低光能量损失,从而提高该导光板的出光亮度,进而将该端部设计为对称结构,该端部的对称中心线与该入光面相交,该发光元件相对该端部的对称中心线对称设置,可使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均匀进入导光板,从而提高该导光板的出光亮度。

图1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和导光板中心线不整合率与导光板相对出光亮度的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四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五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该背光模组20包括一导光板21和一发光元件22,该导光板21包括一本体210和一与该本体210相连的一端部211。该本体210包括一出光面212和一与该出光面212相对的底面213。该端部211为对称结构,该端部211的厚度大于该本体210的厚度,其包括一入光面214和与该入光面214相连的二相对第一连接面215,该二相对第一连接面215为倾斜面,该出光面212和底面213分别与该二相对第一连接面215相连。该发光元件22为发光二极管,邻近该入光面214设置,该发光元件22的厚度与该入光面214的高度基本相等。该端部211的对称中心线与该入光面214垂直,该发光元件22相对该端部211的的对称中心线对称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背光模组20的导光板21的厚度比发光元件22的厚度小,该导光板21的入光面214的高度与该发光元件22的厚度基本相等,其在有利于导光板21向薄型化发展的同时可降低光能量损失,从而提高该导光板21的出光亮度,而且该发光元件22相对该端部211的对称中心线对称设置,可使得从发光元件22射出的光均匀进入导光板21,从而提高该导光板21的出光亮度。
参照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该背光模组30的导光板3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21不同之处在于该导光板31包括分别与该本体310相连的二端部311和邻近该端部311的入光面314设置的二发光元件32,且该二端部311的第一连接面315为弧面。
参照图5,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示意图,该背光模组40的导光板4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21不同之处在于该导光板41的端部411还包括分别与二第一连接面415相连的二第二连接面416,该二第二连接面416相互平行,该入光面414与该二第二连接面416相连。
参照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四实施方式示意图,该背光模组50的导光板51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导光板41不同之处在于该导光板51的端部511的第一连接面515为弧面。
参照图7,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五实施方式示意图,该背光模组60与第一实施方式背光模组20不同之处在于该背光模组60包括三个发光元件62,位于中间的发光元件62的中心线与该导光板61的端部611的对称中心线重合,另外两个发光元件62相对该端部611的对称中心线对称设置。
参照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2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2包括上述背光模组20和一相对该背光模组20设置的液晶面板29。
然而,上述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端部为对称结构,其端部形状可根据需要设计,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发光元件,该导光板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还包括一与该本体相连的端部,该端部厚度大于该本体厚度,该端部包括一入光面,该发光元件邻近该入光面设置,该发光元件的厚度与该入光面的高度基本相等。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端部为对称结构,该端部的对称中心线与该入光面相交,该发光元件相对该端部的对称中心线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一出光面和一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端部进一步包括与该入光面相连的二相对连接面,该出光面和该底面分别与该二相对的连接面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面是斜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面是弧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端部进一步包括分别与该出光面和该底面相连的二第一连接面,分别与该第一连接面相连的二第二连接面,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与该二第二连接面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面是斜面,该第二连接面相互平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面是弧面,该第二连接面相互平行。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背光模组和一相对该背光模组设置的液晶面板,该背光模组是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模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包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发光元件,该导光板包括一本体和至少一与该本体相连的端部,该端部厚度大于该本体厚度,该端部包括一入光面,该发光元件邻近该入光面设置,该发光元件的厚度与该入光面的高度基本相等。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979300SQ200510102009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日
发明者张正芳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