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以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65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以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一种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LCD)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一种使用该背光模组的LCD设备。
背景技术
LCD是一种非发射平板显示器,由于LCD本身不发光所以其需要外部光源来产生图像。因此,背光模组设置在LCD的后部并发光。
根据背光模组的光源在其内排列的位置将背光模组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光式背光模组。对于直下式背光模组,设置在LCD下面的多个光源将光发射到LCD屏上。对于侧光式背光模组,沿导光板(LGP)的侧壁设置的光源通过LGP将光发射到LCD屏上。
直下式背光模组可使用发射朗伯辐射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点光源。
图1示出了对于使用LED 5作为点光源的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LED的一般排列。参照图1,LED 5以等间隔p按二维阵列方式排列在印刷电路板(PCB)基板1上。当从传统背光模组的前面测量并观察它的时候,背光模组的四个角由于缺少光量而显得较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一种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LCD)设备,为了防止背光模组的四个角由于缺少光量而显得较暗,通过改进发光装置单元的排列而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外的方面,将在以下的描述中部分地进行阐明,另外的部分通过描述是显而易见的,或部分地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总体构思而了解。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可通过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来实现,该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和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多个发光装置单元以不同的排列间隔排列在底板上,发光装置单元在底板的边缘处比在底板的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
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可在底板上排列为n行,而且发光装置单元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排列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之间的排列间隔可以从该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向其中间增加。相同数量的发光装置单元可排列在n行的每行上。在剩余的行的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可以以等排列间隔排列。
当排列在剩余的行的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之间的间隔是d0,排列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处的发光装置单元之间的最小间隔是d1,排列在其中间处的发光装置单元的最大间隔是d2时,发光装置单元的排列可满足d1<d0<d2。
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可在底板上排列为n行,排列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可比排列在剩余的行的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多。
在剩余的行的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可以以等排列间隔排列。排列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之间的排列间隔可以从该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向其中间增加。
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可在底板上排列为n行,沿着n行的排列方向的外面的行之间的排列间隔可比中间的行之间的排列间隔窄。相同数量的发光装置单元可排列在n行的每行上。
每个发光装置单元可包括产生光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和使由LED芯片产生的光准直的准直器。准直器可以是使入射光以接近侧向的方向发射出去的侧发射器。准直器可以是圆顶形。
背光模组还可包括光学板和多个反射镜,多个反射镜设置在光学板的表面上并反射从发光装置单元直接向上发射的光。光学板可以由透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或者是透射式散射板。
发光装置单元可以发射红、绿和蓝颜色光束,并根据颜色交替地排列在每行上。
背光模组还可包括设置在发光装置单元上方并透射和散射入射光的第一透射式散射板。背光模组还可包括反射式散射板,反射式散射板设置在发光装置单元下方并反射和散射入射光。
背光模组还可包括亮度增强膜(BEF)和偏振增强膜中的至少一个,亮度增强膜用于增强从第一透射式散射板穿透的光的方向性,偏振增强膜用于提高偏振效率。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可通过提供一种LCD设备来实现,这种LCD设备包括液晶屏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用于将光束发射到液晶屏上并具有底板和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多个发光装置单元以不同的排列间隔排列在底板上,发光装置单元在底板的边缘处比在底板的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可用于液晶显示(LCD)设备的背光模组来实现,这种背光模组具有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用来发射光的多排发光装置单元,所述多排包括外面的排和内部的排,外面的排设置在底板的相对端,并具有通过间隔隔开的发光装置单元,所述间隔在外面的排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小,内部的排在底板上设置在外面的排之间并具有以间隔隔开的发光装置单元,所述间隔在内部的排的边缘处和在其中间处相等。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可用于液晶显示(LCD)设备的背光模组来实现,该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和多排发光装置单元,多排发光装置单元设置在底板上用于发光,并被排列为外部的排的发光装置单元隔开的间隔小于内部的排的发光装置单元隔开的间隔。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可用于液晶显示(LCD)设备的背光模组来实现,该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和发光装置单元,根据底板上的每个发光装置单元的位置,发光装置单元在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和沿底板的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不同的尺寸间隔隔开地排列在所述底板上。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来实现,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屏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向液晶屏发射光,并具有底板、位于底板的第一单元区域内的第一数量的发光装置单元和位于底板的第二单元区域内的第二数量的发光装置单元,第二单元区域的尺寸与第一单元区域的尺寸相同。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来实现,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屏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向液晶屏发射光,并具有底板、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具有位于底板的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发光装置单元,用于发射具有第一亮度的光,第二单元具有位于底板的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发光装置单元,用于发射具有第二亮度的光,其中,第一区域不同于第二区域,而且第一区域的大小与第二区域的大小相同。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来实现,该背光模组包括底板、位于底板的第一区域内的多个第一发光装置单元和位于底板的第二区域内的多个第二发光装置单元,其中,第一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与第二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相同,而且第一区域的尺寸与第二区域的尺寸不同。


通过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以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特点将会变得清楚且更加易于理解,附图中图1是示出对于使用LED作为点光源的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发光二极管(LED)的一般排列的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图2的背光模组的发光装置单元的排列的平面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图2的背光模组的发光装置单元的排列的平面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图2的背光模组的发光装置单元的排列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图2的背光模组的发光装置单元中的一个的放大的剖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图;图8A是示出当发光装置单元按传统的排列方式排列时均匀性的模拟结果的视图;图8B是示出当发光装置单元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排列时均匀性的模拟结果的视图;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为获得图8A和图8B中示出的结果发光装置单元排列间隔的视图;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评估均匀性和计算黑暗部分的改善的效果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点的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LCD)装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其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为了解释本发明的总体构思,以下同时参照图来描述这些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参照图2,背光模组100包括多个发光装置单元10,排列在底板101上;透射式散射板140,设置在多个发光装置单元10上方并透射和散射入射光;反射式散射板110,设置在多个发光装置单元10下方并反射和散射入射光。
在这里,“在...上方”表示从每个发光装置单元10中的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1发射的光的主(principal)传播方向,而“在...下方”表示相反的方向。光的主传播方向基本上对应于每个发光装置单元10的中心轴C(见图6)。
底板101作为多个发光装置单元10排列在其上的基板。底板101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1电结合至印刷电路板。作为选择,背光模组单元100可分别包括底板101和用于驱动发光装置单元10的PCB。多个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不同,发光装置单元10在底板101的边缘处比在底板101的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图2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排列。参照图3,发光装置单元10以n行L1至Ln的阵列方式排列在底板101上。相邻行之间的间隔可比发光装置单元10在每行上的间隔宽。
如图3所示,发光装置单元10在至少最外面的行L1和Ln的边缘处比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的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即,发光装置单元10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上的排列间隔从边缘向中间处增加。另一方面,发光装置单元10在每个剩余的行L2至Ln-1上以等间隔排列。因此,排列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的边缘处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比排列在每个剩余的行L2至Ln-1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窄。
相同数量的发光装置单元10可以排列在每行上。因此,排列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的中间处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比以等间隔排列在每个剩余的行L2至Ln-1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宽。
例如,当排列在每个剩余的行L2至Ln-1上的相邻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是d0,排列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的边缘处的相邻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最小间隔是d1,排列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的中间处的相邻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最大间隔是d2时,多个发光装置单元10的排列可满足d1<d0<d2。
仅仅通过改变排列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同时保持排列在行L1至Ln的每个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相同,使用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能够与在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以等间隔排列时所使用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相同。这防止了在背光模组100的四个角产生黑暗部分而没有带来额外的制造成本,从而使得总的亮度均匀性提高。
图3示出了发光装置单元10排列在五行上的例子,其中,发光装置单元10在第一行L1和第五行L5的边缘处比在第一行L1和第五行L5的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同时在中间三行L2至L4的每行上发光装置单元10以等间隔排列。行的数量和排列在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可根据设计情况而不同。
当发光装置单元10如图3所示排列时,与发光装置以等间隔排列相比,背光模组100的四个角上的光量可以增加,从而用相同数量的发光装置单元10提高了总的亮度均匀性,同时防止了背光模组100的四个角由于缺少光量而显得较暗。
背光模组100的亮度均匀性对评估表面光源的性能十分重要。由于在背光模组100的四个角上测量的亮度最低,所以背光模组100的均匀性一般趋于降低。然而,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单元10中,四个角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狭窄,发光装置单元10的这种排列提高了亮度均匀性,同时防止了在四个角上产生黑暗部分。
多个发光装置单元10不限于图3的实施例的排列,并且可以按各种方式排列。图4和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其它各种实施例的图2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排列。虽然为了看得更清楚,与图3所示的发光装置10的数量相比,图4和图5所示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总数量减少,但是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可比图4和图5中示出的多。此外,虽然图4和图5表示发光装置单元10排列在六行上,但是行的数量可根据设计情况而不同。
参照图4,多个发光显示装置单元10排列在n行上,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上例如在L1和Ln上排列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多于在每个剩余的行L2至Ln-1上排列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此外,发光装置单元10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
与图3的实施例类似,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排列间隔从边缘向中间增加。在每个剩余的行L2至Ln-1上,发光装置单元10可以以等间隔排列。由于排列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较多,排列在最外面的行L1和Ln的中间处的发光装置单元10可按与在每个剩余的行L2至Ln-1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相同的等间隔排列。
图4中所示的发光装置单元10在背光模组100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这种排列可防止在背光模组100的角部由于缺少光量而导致的黑暗部分的产生,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100的总的亮度均匀性。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图2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排列。参照图5,多个发光装置单元10在底板101上排列在n行上,而且沿着所述n行的排列方向的外面的行之间的间隔Y1比在中间行之间的间隔Y窄。如图5所示,在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和相邻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可以相等,但是本发明的总体构思不限于此。
图5所示的发光装置单元10在外面的行上比在中间行上排列得更加密集,这种排列可防止在背光模组100的角部由于缺少光量而导致的黑暗部分的产生,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100的总的亮度均匀性。
图5示出了这些行之间的间隔不同并且在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以等间隔排列的例子。然而,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在该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处可以比在其中间处的间隔窄,而且这些行之间的间隔不同。
当每行延伸的方向是水平方向且这些行排列的方向是竖直方向时,可以通过改变图3至图5所示的在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更具体地讲,通过在背光模组100的边缘处排列发光装置单元10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发光装置单元10更加密集,来提高背光模组100的总的亮度均匀性。在这里,图3和图4示出了通过减少在背光模组100的四个角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并增加其上的光量来提高亮度并防止产生黑暗部分的排列。图5示出了沿着竖直方向的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间隔不同同时保持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相同的排列。
图6是示出发光装置单元10的放大的剖面图。参照图6,发光装置单元10可包括LED芯片11和侧发射器13,其中,LED芯片11产生光,侧发射器13作为准直器以使由LED芯片11产生的光准直并且在基本侧向的方向上发射被准直的光。
当LED芯片11被安装在基座12上时可与侧发射器13结合。为了使由LED芯片11发射到侧发射器13的光的量达到最多,LED芯片11可紧密地粘着到侧发射器13上。
发光装置单元10可发射红(R)、绿(G)和蓝(B)颜色光束。在这种情况下,发光装置单元10包括用于分别产生R、G和B颜色光束的LED芯片11。在L1至Ln的每行上,发射R、G和B颜色光束的发光装置单元10可根据颜色交替地排列。
排列在每行上的用于各种颜色光束的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可根据从其发射的颜色光束的强度而不同。
从对应的LED芯片11发射的R、G和B颜色光束的强度可彼此不同。例如,G颜色光束的强度可以低于R颜色光束和B颜色光束的强度。因此,例如,对于每行的红光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可等于蓝光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而绿光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可双倍于红光或蓝光发光装置单元10的数量。红光、绿光和蓝光发光装置单元10可按R、G、G、B或B、G、G、R的顺序排列在每行上。
作为选择,发光装置单元10可全部发射白光。即,每个发光装置单元10可包括产生白光的LED芯片11。
当背光模组100包括含有产生R、G和B颜色光束的LED芯片11的发光装置单元10或具有产生白光的LED芯片11的发光装置单元10时,使用该背光模组100的液晶显示(LCD)设备可显示彩色图像。
如图6所示,侧发射器13可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体。更具体地讲,侧发射器13可包括漏斗形反射表面14,相对于中心轴C倾斜;第一折射表面15,相对于中心轴C倾斜成角以使从反射表面14反射的光折射;第二折射表面17,从基座12向第一折射表面15延伸为凸曲面。从LED芯片11发射到侧发射器13的反射表面14的光从反射表面14被反射到第一折射表面15,然后,从第一折射表面15在接近侧向的方向上被折射。从LED芯片11直接向第二折射表面17发射的光在接近侧向的方向上从第二折射表面17被折射。
这里,侧发射器13可具有在接近侧向的方向上可发射从LED芯片11入射的光的任何其它形状。
参照图2,反射式散射板110反射并散射入射光,使得被反射的光向上传播。反射式散射板110设置在位于发光装置单元10下方的底板101上。因此,反射式散射板110可具有对应的发光装置单元10可穿过的多个孔。反射式散射板110设置在底板101上并且发光装置单元10插到多个孔内。
透射式散射板140与背光模组100的下部100a,即,与发光装置单元10和反射式散射板110向上地隔开预定的距离d。透射式散射板140透射并散射入射光。
如果透射式散射板140与发光装置单元10离得太近,则发光装置单元10所处的区域显得比剩余区域亮,从而导致亮度均匀性降低。此外,由于透射式散射板140和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距离增加,所以背光模组100的厚度增加。因此,透射式散射板140与包括发光装置单元和反射式散射板110的背光模组100的下部100a之间的距离可被确定为在尽可能充分混合光的范围内减到最小。
在每个发光装置单元10内由LED芯片11产生的多数光在接近侧向的方向上被侧发射器13发射的同时,一些光(例如,大约20%)可以直接从侧发射器13向上传播。
由于存在朝着侧发射器13向上传播的光,所以从背光模组100的上方可以看到位于LED芯片11的位置的光斑。此外,当发射R、G和B颜色光束的LED芯片11用来显示彩色图像时,从背光模组100的上方可以看见LED芯片11的颜色。
因此,背光模组100还可包括多个反射镜120,多个反射镜120设置在光学板130的表面上并且反射从发光装置单元10直接向上发射的光。多个反射镜120排列在光学板130的表面上以对应于发光装置单元10的位置。即,多个反射镜120的每个设置在对应的一个发光装置单元10上方。
多个反射镜120排列在其上的光学板130可由透射入射光的透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作为选择,光学板130可以作为第二透射式散射板。
多个反射镜120的每个可以与对应的发光装置单元10隔开预定的距离。为了保持这个距离,光学板130可由支撑体135来支撑。支撑体135相对于反射式散射板110或底板101支撑光学板130。
与仅使用反射式散射板110和透射式散射板140相比,使用作为光学板130的第二透射式散射板使光充分地散开,从而减小了透射式散射板140和发光装置单元10之间的距离,即透射式散射板140和背光模组100的下部100a之间的距离。这导致背光模组100的厚度减小。
当第二透射式散射板用作光学板130时,光的透射率低于使用的透明的PMMA时光的透射率。因此,透射式散射板或透明的PMMA可根据减少背光模组100的厚度是否比增加光发射率更重要来用作光学板130。
同时,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亮度增强膜(BEF)150和偏振增强膜170,其中,亮度增强膜150用来增强透过透射式散射板140的光的方向性,偏振增强膜170用来提高偏振效率。
BEF 150用以使透过透射式散射板140的光折射并聚集,以增强光的方向性,从而增加了光的亮度。偏振增强膜170透射一种类型的偏振光束,例如p-偏振光束,同时反射另一类型的偏振光束,例如s-偏振光束,因此,当入射光束透过偏振增强膜170时,使大多数的入射光束被转换成p-偏振光束。
使用背光模组100的LCD设备包括位于背光模组100上方的液晶屏。本领域内众所周知,当一个线偏振光束经过液晶屏内的液晶层时,液晶指向矢的指向通过施加的电场而改变,使得光束的偏振被改变,从而能够使图像信息显示在液晶屏上。
由于当入射在液晶屏上的光具有单一偏振状态时光利用的效率提高,所以在背光模组100内使用偏振增强膜170能提高光学效率。
如上所述,对于LCD设备使用背光模组100防止背光模组100的四个角显得较暗,从而提高了亮度均匀性,进而在LCD设备的整个屏幕上提供了具有均匀亮度的高质量图像。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的剖面图。虽然图2的背光模组100包括发光装置单元10,每个发光装置单元10具有作为准直器的侧发射器13,但是图7的背光模组100′包括发光装置单元50,每个发光装置单元50具有圆顶形的准直器60。图7的背光模组100′除了具有圆顶形的准直器60的发光装置单元50之外,其剩余部件的功能基本与图2中所示的对应部分的功能相同。图中的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将参照图8A和图8B详细描述,将发光装置单元10(50)在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时,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100中黑暗部分的改善效果。图8A示出了当发光装置单元10(50)按传统的排列方式排列时光学模拟的结果,图8B示出了当发光装置单元10(50)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排列时光学模拟的结果。
如图9所示,当发光装置单元10(50)排列在五行上时,对于每行,19个红光发光装置单元、38个绿光发光装置单元和19个蓝光发光装置单元按R、G、G、B或B、G、G、R的顺序排列,共计76个发光装置单元10(50)排列在宽960mm的范围内,而且这些行之间的间隔为105mm,获得图8A和图8B所示的结果。
图8A对应于在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50)以等间隔排列的情况,图8B对应于发光装置单元10(50)在第一行和第五行上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以及在第二行至第四行上以等间隔排列的情况。
从图8A中的A传统的和图8B中的B本发明指示的部分明显看出,当发光装置单元10(50)在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时背光模组100的四个角比在每行上的发光装置单元10(50)以等间隔排列时看起来亮些。
作为利用光学模拟结果计算均匀性方面的改善效果和黑暗部分的去除效果的结果,传统的方法达到86%的均匀性和76%的黑暗部分的去除,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比传统的方法在增强均匀性方面超出约3%和在黑暗部分的去除方面超出约19%。即,本发明总体构思的本实施例达到约89%的均匀性和约95%的黑暗部分的去除。
利用图10中示出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点测量了所得到的在均匀性方面的改善和黑暗部分的去除。如图10中所示,测量点包括中心点①;四个点②、③、④和⑤,位于离中心点①宽339mm和长191mm处;四个角点⑥、⑦、⑧和⑨,位于离中心点①宽484mm和长261.5mm处。测量的每个点的宽度为50mm。
当T1、T2、T3、T4、T5、T6、T7、T8和T9分别表示在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和⑨处测量的亮度时,均匀性表达为T1除T2、T3、T4和T5的最小值的百分比,黑暗部分的去除表达为T1除T6、T7、T8和T9的最小值的百分比。
均匀性一般在对应于从边缘向内的约10%的距离处的点处测量。作为用于评估均匀性的国际标准的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指定的点,对应于组成整个图像的九个大小相等的矩形的角部的四个矩形的中心,即点②、③、④和⑤。
利用光学模拟结果计算在均匀性方面的改善和黑暗部分的去除的结果证明,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本实施例排列发光装置单元可提高均匀性,同时有效地防止了黑暗部分的产生而没有损害均匀性。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的LCD设备。参照图11,LCD设备包括背光模组100和位于背光模组100上方的液晶屏300。液晶屏300结合至驱动电路。由于液晶屏300的详细构造和使用驱动电路的显示操作是本领域广泛公知的,所以将不再给出其描述。
在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背光模组中,通过不同这些多个发光装置单元之间的间隔,使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在底板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从而防止在底板的四个角由于缺少光量而导致的黑暗部分的产生,同时提高了总体的亮度均匀性。
虽然已经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总体构思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本申请要求分别于2004年10月22日和2004年11月29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04-84960号和第10-2004-9869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这些申请的内容全部公开于此,以资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多个发光装置单元,以不同的排列间隔排列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发光装置单元在所述底板的边缘处比在所述底板的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可在所述底板上排列为n行,而且所述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排列在所述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上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之间的排列间隔从所述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向其中间增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相同数量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排列在n行的每行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所述剩余的行的每行上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以等排列间隔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当排列在所述剩余的行的每行上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之间的间隔是d0,排列在所述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处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之间的最小间隔是d1,排列在所述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中间处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的最大间隔是d2时,所述排列发光装置单元的排列满足d1<d0<d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在所述底板上排列为n行,其中,排列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上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比排列在所述剩余的行的每行上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所述剩余的行的每行上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以等排列间隔排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排列在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上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之间的排列间隔从所述至少一个最外面的行的边缘向其中间增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多个发光装置单元在所述底板上排列为n行,其中,沿着所述n行的排列方向的外面行之间的排列间隔比中间行之间的排列间隔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相同数量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排列在所述n行的每行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单元的每个包括发光二极管芯片,用于产生光;准直器,使由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产生的光准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准直器包括使入射光以接近侧向的方向发射出去的侧发射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准直器是圆顶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板;多个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光学板的表面上并反射从所述发光装置单元直接向上发射的光。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学板包括透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和透射式散射板中的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单元发射红、绿和蓝颜色光束,并根据颜色交替地排列在所述底板上。
1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透射式散射板,设置在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上方并透射和散射入射光。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式散射板,设置在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下方并反射和散射入射光。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亮度增强膜和偏振增强膜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亮度增强膜用于增强从所述第一透射式散射板穿透的光的方向性,所述偏振增强膜用于提高偏振效率。
21.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屏;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背光模组,将光发射在所述液晶屏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一透射式散射板,设置在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上方并透射和散射入射光。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反射式散射板,设置在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下方并反射和散射入射光。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亮度增强膜和偏振增强膜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亮度增强膜用于增强从所述第一透射式散射板穿透的光的方向性,所述偏振增强膜用于提高偏振效率。
25.一种可用于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多排发光装置单元,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以发射光,所述多排包括外面的排,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端并具有通过间隔隔开的发光装置单元,所述间隔在所述外面的排的边缘处比在其中间处小,内部的排,在所述底板上设置在所述外面的排之间并具有通过间隔隔开的发光装置单元,所述间隔在所述内部的排的边缘处和在其中间处相等。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外面的排和所述内部的排具有相同数量的发光装置单元。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外面的排具有的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多于所述内部的排具有的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设置在所述外面的排的中间位置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隔开的间隔与设置在所述内部的排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隔开的间隔相等。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多排以等间隔彼此隔开。
30.一种可用于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多排发光装置单元,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发光,所述多排发光装置单元被排列为外面的排的发光装置单元隔开的间隔小于内部的排的发光装置单元隔开的间隔。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所述多排的每个上的所述发光装置单元以等间隔彼此隔开。
32.一种可用于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发光装置单元,根据所述底板上的每个发光装置单元的位置,所述发光装置单元在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和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不同的尺寸间隔隔开地排列在所述底板上。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角的附近的背光模组在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中的一个上隔开的间隔小于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间附近的背光模组隔开的间隔。
34.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屏;背光模组,向所述液晶屏发射光,并具有底板,第一数量的发光装置单元,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单元区域内,第二数量的发光装置单元,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二单元区域内,所述第二单元区域与所述第一单元区域的尺寸相同。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还包括光学板,设置在所述液晶屏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并具有多个反射镜,其中,每个所述发光装置单元包括反射表面、第一折射表面和第二折射表面,所述反射表面反射第一束光,所述第一折射表面折射第二束光,所述第二折射表面将第三束光折射向基本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中心轴的方向。
36.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屏;背光模组,向所述液晶屏发射光,并具有底板;第一单元,具有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发光装置单元,用于发射具有第一亮度的光,第二单元,具有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发光装置单元,用于发射具有第二亮度的光,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不同于所述第二区域,而且所述第一区域的大小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相同。
37.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多个第一发光装置单元,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区域内;多个第二发光装置单元,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二区域内,其中,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单元的数量相同,而且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不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发光装置单元的背光模组和一种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LCD)设备,多个发光装置单元以不同的排列间隔排列,发光装置单元在底板的边缘比在其中间处排列得更加密集。设计该背光模组用于防止在角上由于缺少光量而导致的黑暗部分的产生,从而提供提高的亮度均匀性。
文档编号G02F1/13GK1763606SQ20051010940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2日
发明者郑一龙, 河昊振, 朴埈赞, 卢知焕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