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结构及具有此偏光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80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偏光结构及具有此偏光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一种偏光结构及具有此偏光结构的 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液晶显示装置主要是由液晶显示面板、偏光结构和背光模块所 组成;也就是, 一上偏光结构会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侧表面,以及一下偏 光结构会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侧与背光模块之间。当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产生规则性的光千涉时,显示画面上会呈 现人眼可见的纹线,此即是所谓的"迭纹(Moire)现象"。特别是,)与在聚焦 水准较高的显示模式下,或以淡灰色的背景时,迭纹现象最容易被察觉。因此, 须避免迭纹现象的产生,以提供一较佳的影像品质。传统上,会于背光模块上增加扩散片或调整增亮膜,来使光源尽量均匀分 散,以减少迭纹现象的产生。参照图l,现有的背光模块10设置于一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下方,其包括 光源产生器ll、反射板(reflecting plate) 12、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13、 扩散片(diffosion sheet) 14和至少一棱镜片(prism sheet) 15。其中,光源产 生器11用以提供光源至液晶显示面板20。反射板12用以将光源产生器11产 生的光线向上反射,以增加光的使用率,进而提供较佳的亮度输出。导光板 13用来将光源产生器11产生的光线散射至扩散片14,以致使光线经由扩散片 14再进^一步散射,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20较均匀分散的光线。此外, 一般在 扩散片14上方会另设有一个或多个棱镜片15,以进一步聚光,增强辉度。于 此,棱镜片所设置的数量可视需求加以变化。然而,使用扩散片必然会造成成本增加,并且致使整体模块的厚度增加, 而与现今市场力求薄型化的需求不符。参照图2,另一现有的背光模块IO采用两棱镜片15、 16;于此,由将第
一棱镜片15的棱镜排列方向与第二棱镜片16的棱镜排列力向以一预定角度相交,以避免迭纹现象的产生。然而,其需配合不同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来调整两棱镜片间的相交角度,才能达到避免迭纹现象产生的效果;如此一来, 即不利于材料规格的统一,并且不易取得较佳的相交角度。再者,于台湾专利第200502652公开号中,亦提出一种特殊的棱镜片设计, 可用于控制背光模块中介于两棱镜片间接触表面的光耦合,以避免迭纹现象的 产生,进而提供高品质的影像。但此设计较为复杂。因此,现有的显示装置仍有改善的空间,以于制作简单、低成本且不增加 整体结构厚度的条件下,使光源尽量均匀分散,且避免迭纹现象的产生,进而 提供较佳的影像品质。发明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光结构及运用此偏光 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可使光源尽量均匀分散,且避免迭纹现象的产生。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揭露的偏光结构,包括有偏光膜、相位 补偿膜组层和扩散胶层。于此,相位补偿膜组层设置于偏光膜上,且扩散胶层 则设置于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偏光膜的一侧。并且,此扩散胶层由黏着胶掺 杂多个散射粒子所组成。此外,此扩散胶层亦可设置于相位补偿膜组层与偏光膜之间,以黏合偏光 膜和相位补偿膜组层;或者是,设置于偏光膜相对于相位补偿膜组层的一侧。本发明还揭露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有 一背光模块、 一下偏光结构、 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上偏光结构。下偏光结构设置于背光模块上,液晶显示面 板设置于下偏光结构相对于背光模块的一侧,而上偏光结构则设置于液晶显示 面板相对于下偏光结构的-侧。于此,于下偏光结构中具有一扩散胶层,并且,此扩散胶层由黏着胶掺杂 多个散射粒子所组成。如此一来,由设置此扩散胶层即可将光线均匀分散,且避免迭纹现象,同 时于制作上既简单又低成本,并且不会致使整体结构的厚度增加。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定。


图1为现有的背光模块的不意图;图2为另 -现有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图;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14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15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16为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偏光结构的示意17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8A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图18B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图18C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图18D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图18E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五实施例;图18F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六实施例;图18G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七实施例;图18H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八实施例;图181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九实施例;图18J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十实施例;图18K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十 -实施例; 图18L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十二实施例 图18M为图17中下偏光结构的第十二实施例 图18N为图17中F偏光结构的第十四实施例图19为图17中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图20为图17中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图21为图17中中背光模块的第三实施例-,图22为图17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实施例;以及图23为图17中上偏光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附图标记10 背光模块11光源产生器12 反射板13导光板14 扩散片15棱镜片16 棱镜片20液晶显示面板21 第一基板22第二基板23 液晶层30上偏光结构31 偏光膜32相位补偿膜组层100 下偏光结构110偏光膜120相位补偿膜组层130扩散胶层140增亮膜150光学补偿膜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具体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并以图标作为辅助说明。 说明中提及的符号参照附图符号。首先说明本发明的主要构想,本发明主要是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结构 上,设置一扩散胶层,以致使经过此扩散胶层的光线能均匀分散,并可避免迭 纹现象。参照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偏光结构,其包括有: 一偏光膜110、-相位补偿膜组层120和一扩散胶层130。于此,相位补偿膜组层120设置于 偏光膜110上,且扩散胶层130则设置于相位补偿膜组层120相对于偏光膜 110的一侧;换言之,相位补偿膜组层120于扩散胶层130与偏光膜110之间。
其中,偏光膜110如同一光的过滤器,用以将非特定方向的光过滤掉,其n]"为 具有将非偏振光过滤为偏振光的光学特性的薄膜材料。此相位补偿膜组层120 可包括有至少位相差板,以调整偏光膜110射出光的色偏。而此扩散胶层 130由黏着胶掺杂多个散射粒子所组成,因此可将与此扩散胶层130相邻的两 组件黏合。如此 -来,由设置此扩散胶层即可将光线均匀分散,并避免迭纹现 象,同时于制作上既简单乂低成本,并且不会致使整体结构的厚度增加。其中,所掺杂的散射粒子可具有7% 80%的扩散率,且较佳的扩散率范 围可介于40% 80%之间。此扩散胶层的厚度可控制在10um 50um之间, 以于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厚度的同时,能可有效地改善迭纹现象。此外,可于相位补偿膜组层120相对于偏光膜110的一侧设置一增亮膜 140,以提高相位补偿膜组层120射出光的辉度及增加nJ视角程度。也就是,可于扩散胶层130与相位补偿膜组层120之间设置此增亮膜140,如图4所示; 或者是,由扩散胶层130将增亮膜140黏合于相位补偿膜组层120相对于偏光 膜110的一侧上,如图5所示。增亮膜可为一胆固醇液晶膜,利用材料的基本 特性,以将螺距与螺旋状液晶本身相同的螺旋入射光回复再利用,进而达到提 高偏光结构所呈现的辉度,同时有增大视角的功效。再者,亦可设置一光学补偿膜150,以消除映像着色,或扩大视角。也就 是,可于扩散胶层130与相位补偿膜组层120之间设置此光学补偿膜150,如 图6所示;或者是,由扩散胶层130将光学补偿膜150黏合于相位补偿膜组层 120相对于偏光膜110的一侧,如图7所示。参照图8,扩散胶层130亦可设置于偏光膜110和相位补偿膜组层120之 间,以黏合偏光膜110和相位补偿膜组层120。同样地,亦可设置一增亮膜140于相位补偿膜组层120相对于扩散胶层 130的一侧,如图9所示。再者,亦可设置一光学补偿膜150于相位补偿膜组层120相对于扩散胶层 130的一侧,如图10所示;亦或者,设置一光学补偿膜150于偏光膜110相 对于扩散胶层130的一侧,如图11所示。参照图12,此扩散胶层130亦可设置于偏光膜110相对于相位补偿膜组 层120的一侧。并且,亦可设置一增亮膜140于相位补偿膜组层120相对于扩散胶层130
的侧,如图13所示。同样地,可设置一光学补偿膜150于相位补偿膜组层120相对于偏光膜 il0的一侧,如图14所不;亦或者,设置在偏光膜110与扩散胶层130之间, 如图15所小;亦或是,由扩散胶层130而黏合于偏光膜110相对于相位补偿 膜组层120的一侧上,如图16所示。参照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包括有 一背光 模块10、— 一卩偏光结构100、-液晶显示面板20及 t-.偏光结构30,其依序 相迭。即下偏光结构100设置于背光模块10上,液晶显示面板20设置于下偏 光结构100相对于背光模块10的一侧,而上偏光结构30则设置于液晶显示面 板20相对于下偏光结构100的一侧。于此,下偏光结构100及口J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偏光结构,也就是说, 下偏光结构100中具有一扩散胶层130,且此扩散胶层130中掺杂有数个散射 粒子,以将光线均匀分散,并避免迭纹现象,同时于制作上既简单又低成本, 并且不会致使整体结构的厚度增加,如图18A 图18N所示。其中,扩散胶层130由黏着胶掺杂多个散射粒子所组成,因此可将与此扩 散胶层130相邻的两组件黏合。并且,所掺杂的散射粒子卩T具有7% 80%的 扩散率,且较佳的扩散率范围可介于40% 80%之间。此扩散胶层的厚度可控 制在10"m 50um之间,以于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厚度的同时,能可有效地改 善迭纹现象。于此,背光模块10可为直下型结构(如图19所示)、侧光式结构(如图 20所示)或中空型结构(如图21所示),主要包括有光源产生器ll、反射 板12、导光板13和扩散片14。于此,光源产生器11产生的光线会经由扩散 片14散射入下偏光结构(图中未显示),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较均匀分散的 光线。其中,的光源产生器一般有LED (发光二极管)、EL (电致发光灯)以 及CCFL型(冷阴极灯管)等类型。其中,在扩散片与下偏光结构之间可另设 有 一个或多个棱镜片,以进一歩修正照光强度的差异。由于各式背光模块的详 细构造、制造过程及其材料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于此不再赘述。参照图22,液晶显示面板20主要包括有第一基板21、第二基板22, 以及形成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之间的液晶层23。于此,第基板21靠 近于上偏光结构(图中未显不),而第二基板22则靠近下偏光结构(图中未
显示)。再者,当此液晶显示装置为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时,此第一基板为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 substrate; CF substrate)。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详细构造、制造过程及其材料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于此不再赘述。参照图23,上偏光结构30可为现有的偏光结构,即包括有相位补偿膜 组层32和偏光膜31,两者依序相迭;即相位补偿膜组层32设置于液晶显示 面板20相对于下偏光结构100的一侧,而偏光膜31设置于相位补偿膜组层 32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一侧。由于上偏光结构的详细构造、制造过程及 其材料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于此不再赘述。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 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 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偏光膜;一相位补偿膜组层,设置于该偏光板的一侧;以及一扩散胶层,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偏光板的一侧,具有数个散射粒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射粒子具有扩散 率为40% 8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扩散胶层还包括有 一黏着胶,其中掺杂有该些散射粒子。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一增亮膜,设置于该扩散胶层相对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的一侧,或设置于该扩散胶层与该 相位补偿膜组层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一光学补 偿膜,设置于该扩散胶层相对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的一侧、或设置于该扩散胶 层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之间、或设置于该偏光膜相对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的一侧。
6、 一种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偏光膜;一扩散胶层,具有数个散射粒子;以及 一相位补偿膜组层,由该扩散胶层与该偏光膜黏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射粒子具有扩散 率为40% 80%。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扩散胶层还包括有:一黏着胶,其中掺杂有该些散射粒子。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中,还包括有 一增亮 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扩散胶层的一侧。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一光学补 偿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扩散胶层的一侧,或设置于该偏光膜相对于该扩散胶层的,'j。
11、 一种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偏光膜;一相位补偿膜组层,设置于该偏光板的一侧;以及一扩散胶层,设置于该偏光板相对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的-,j,具有数个 散射粒子。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射粒子具有扩 散率为40% 80%。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扩散胶层还包括 有 一黏着胶,其中掺杂有该些散射粒子。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一增亮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偏光膜的一侧。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光学补偿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偏光膜的一侧、或设置于该扩散胶 层与该偏光膜之间、或设置于该扩散胶层相对于该偏光膜的一侧。
1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背光模块;一下偏光结构,设置于该背光模块的一侧,具有一扩散胶层,且该扩散胶层中掺杂有数个散射粒子;一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该下偏光结构相对于该背光模块的一侧;以及一上偏光结构,设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相对于该下偏光结构的一侧。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射粒子具 有扩散率为40% 80%。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偏光结构 还包括有该扩散胶层,设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相对于该上偏光结构的一侧,具有一 黏着胶,其中掺杂有该些散射粒子;一相位补偿膜组层,设置于该扩散胶层相对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一偏光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偏光结构 还包括有 一增亮膜,设置于该扩散胶层相对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的-侧,或 设置于该扩散胶层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之间。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偏光结构 还包括有 一光学补偿膜,设置于该扩散胶层相对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的-侧、 或设置于该扩散胶层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之间、或设置于该偏光膜相对于该相 位补偿膜组层的一侧。
21、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偏光结构 还包括有一相位补偿膜组层,设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相对于上偏光结构的一侧;以及--偏光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由该 扩散胶层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黏合;其中,该扩散胶层,具有一黏着胶,其中掺杂有该些散射粒子。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偏光结构 还包括有 一增亮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扩散胶层的一侧。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偏光结构 还包括有 一光学补偿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扩散胶层的一侧,或设置于该偏光膜相对于该扩散胶层的一侧。
24、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偏光结构还包括有一相位补偿膜组层,该液晶显示面板相对于该上偏光结构的一侧; 一偏光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 该扩散胶层,设置于该偏光膜相对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的一侧,具有一黏 着胶,其中掺杂有该些散射粒子。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偏光结构还包括有 一增亮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偏光膜的一侧。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偏光结构还包括有 一光学补偿膜,设置于该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该偏光膜的一侧、或设置于该扩散胶层与该偏光膜之间、或设置于该扩散胶层相对于该偏光膜的
全文摘要
一种偏光结构及具有此偏光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偏光结构,包括有偏光膜、相位补偿膜组层和扩散胶层。此相位补偿膜组层设置于偏光膜上,且扩散胶层则设置于相位补偿膜组层相对于偏光膜的一侧。其中,此扩散胶层由黏着胶掺杂多个散射粒子所组成。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118299SQ20061009916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31日
发明者杨洪恩, 林维隆, 王伯贤, 蔡文荣, 黄炳文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