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87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用的显影装置,特别是带有用于传输碳粉的送粉辊和用于把静电潜像转换成可视图像的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是通过激光扫描照射带有预定电势的感光鼓,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将该静电潜像以预定的碳粉进行显影,进而将经过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之后把转印获得的图像定影,成为肉眼能够观察的可视图像,由此实现图像一一信号一一图像之间的转换。
常见的激光打印机,在其机壳内设置有充电辊、感光鼓、激光扫描机构、显影装置、转印辊和定影辊等。
感光鼓由充电辊充电至预定电势,并响应由激光扫描机构发射的激光束,形成对应于待打印图像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在其内设的容器中存储碳粉,并利用送粉辊和显影辊将碳粉传送至带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
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转印辊转印到位于感光鼓和转印辊之间的纸张上,最后利用定影辊把纸张上的碳粉图像予以定影。
上述显影装置,一方面利用粉仓承担碳粉的储藏任务,另一方面,送粉辊和显影辊分别设置于显影装置的一侧,通过送粉辊和显影辊实现碳粉传送和与感光鼓之间的传递,完成感光鼓静电潜像和可视图像之间的转换。显影装置整体上包括粉仓、送粉辊和显影辊。其与感光鼓所在的图像处理单元之间可以通过销轴和销孔实现固定连接,而得到一体式激光打印机处理盒;或者分别作为独立部件制造、分离储运或出售,而于装机时合体装配,而得到分体式激光打印机处理盒。


图1、2、3,现有分体式显影装置。显影装置1的框架由顶盖2、侧盖3和粉仓座4的相应侧壁端缘密封接合构成,三者之间通过螺栓201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榫口连接方式对接为一体。显影装置1的框架,其内部带有中空的用于盛装碳粉的粉仓,其外观约呈长方体,其高度和厚度较小,其长度较长的一个侧面处于敞开状态,形成与该粉仓相通的开口端101。在垂直于该开口端101长边方向(
图1虚线箭头x所示)的两个对置侧壁上,对应于开口端101所在位置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凸台、安装孔,显影装置1中的显影辊7(见图2)即支承于前述凸台、安装孔相应接纳部位,且显影辊7柱面的一部分裸露在开口端101之外,相对部分则被包覆于开口端101之内。粉仓座4具有波纹形的底板401。这些波纹底板401的波纹槽成为使碳粉在粉仓内具有相对稳定堆积状态的堆积空间,而不会形成大范围的晃动。
与粉仓座4的波纹形底板401相适应,粉仓内设置有其中轴固定的搅拌/送粉架,其位置与波纹底板401的波纹槽对应,其径向凸伸出搅拌/送粉片。搅拌/送粉片沿搅拌/送粉架轴向的长度与粉仓的同向长度对应。在激光打印机提供的外力驱动下,搅拌/送粉架产生旋转运动,带动搅拌/送粉片转动,进而搅拌粉仓内的碳粉使其处于蓬松状态,并将其传送至送粉辊所在的部位。
该显影装置具有扁平的外观,因此位于粉仓内的搅拌/送粉架仅具备较小的有效工作直径。在垂直于显影辊7的方向上,其粉仓具有较长的进深,须采用多级搅拌/送粉架进行逐级传递。然而,多级搅拌/送粉架结构形式容易造成在两级搅拌/送粉架之间形成碳粉传送盲区,在该盲区内形成始终不能加以应用的残留碳粉,或者因采用相应构件消除盲区而造成粉仓有效容积降低;此外,多级搅拌/送粉架结构形式要求各级搅拌/送粉架具有相同的旋转方向,这样造成多级搅拌/送粉架的传动系统结构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的显影装置,其粉仓形状简单,有效容积大,碳粉的搅拌和传送效率高。
按照上述目的开发设计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包括至少由粉仓座包围形成的粉仓、用于传送碳粉的送粉辊和用于吸附碳粉并将其传递至感光鼓所在图像处理单元的显影辊。粉仓座朝向粉仓的内壁呈平面形状。粉仓在垂直于显影辊的方向设置有环形传动链。该传动链支承于沿垂直于显影辊的方向具有预定空间距离的其轴向平行于显影辊的两根转轴之上。这两根转轴中的至少一根可以在外部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传动链旋转。粉仓内设置有沿平行于显影辊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搅拌/送粉片。该搅拌/送粉片固定于传动链上。
优选地,上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其传动链数量为两条,其在粉仓内的位置分别靠近显影辊的轴向两端部。
择优地,上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其搅拌/送粉片的搅拌片位于传动链构成的环圈内,搅拌/送粉片的送粉片位于传动链构成的环圈外。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采用链条结构方式,通过外力驱动链条旋转,带动固定于其上的搅拌/送粉片在链条运动轨迹上往复回转,进而将碳粉传送至送粉辊所在的部位,再通过送粉辊把碳粉传递至显影辊。这种结构方式,由于其粉仓座采用平面形式,搅拌/送粉片的送粉片以同粉仓座平面内壁相接触的方式运送碳粉,因此消除了原有显影装置因粉仓座采用波纹形底板而采用多级搅拌/送粉片所造成的碳粉盲区,使碳粉的传送效率得以大幅提高。此外,由于粉仓座采用平面形式,原有波纹形底板向粉仓内部凹入的部分得以消除,因此,粉仓的形状得以简化,其收纳碳粉的有效容积也得到较大提高。最后,在方形粉仓的形式下,以传动链条配合搅拌/送粉片的结构方式完成碳粉传递,较之原有技术大大减少了相应的传动构件,使显影装置对搅拌/送粉片的传动可靠性得到较大提高。
图面说明
图1现有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结构示意图,省略显影辊等。
图2现有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粉仓座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碳粉传动机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4、5、6,本实用新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图中,显影装置或其构件的放置姿态与显影装置的落机状态相同,亦即其粉仓座始终位于显影装置的垂向下部。此外,与背景技术部分技术内容相同的构件及其连接关系采用相同的标记予以标注。
见图4、5,并参阅
图1、2,该显影装置1的构成部件包括由顶盖2、侧盖3和粉仓座4接合构成的框架、回粉辊5、送粉辊6、显影辊7,碳粉搅拌传送机构8和导向件9。
其中,参阅
图1、2,显影装置1的框架由顶盖2、侧盖3和粉仓座4的相应侧壁端缘密封接合构成,三者之间通过螺栓201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榫口连接方式对接为一体。显影装置1的框架,其内部带有中空的用于盛装碳粉的粉仓,其外观约呈长方体,其高度和厚度较小,其长度较长的一个侧面处于敞开状态,形成与前述粉仓相通的开口端101。在垂直于该开口端101长边方向(
图1虚线箭头x所示)的两个对置侧壁上,对应于开口端101所在位置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凸台、安装孔,显影装置1中的显影辊7(见图2)即支承于前述凸台、安装孔相应接纳部位,且显影辊7柱面的一部分裸露在开口端101之外,相对部分则被包覆于开口端101之内。
见图4、5,粉仓座4具有平面形的底板402。碳粉搅拌传送机构8就位于由顶盖2、侧盖3和粉仓座4围成的粉仓内部。
见图4、5、6,碳粉搅拌传送机构8的构件包括两根传动枢轴81、两根传动链83和若干个搅拌/送粉片82。
图6中,传动枢轴81由转轴802和固定于转轴802两端部的传动盘801构成。传动盘801呈圆形,其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个相互间隔一定周向长度的凹口803。转轴80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由顶盖2、侧盖3和粉仓座4接合构成的框架之上。
传动链83以环形带808为基体,在环形带808上,沿其周向设置若干个卡块807。卡块807的形状与凹口803的形状相适应。其两个相邻卡块807之间的距离与传动盘801的两个相邻凹口803之间的距离适应。
搅拌/送粉片82包括支撑梁805、搅拌片804和送粉片806构成。搅拌片804与送粉片806固定连接,两者之间相对于固定连接点处于大约相互垂直的状态。搅拌片804和送粉片806在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点部位与支撑梁805固定连接。支撑梁80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条传动链83上。搅拌片804和送粉片806沿显影辊7轴向的长度与显影装置1粉仓的同向长度适应。支撑梁805被固定之后,搅拌片804从其与送粉片806的固定连接点到其自由端的部分位于环形带808围成的环圈之内,送粉片806从其与搅拌片804的固定连接点到其自由端的部分位于环形带808围成的环圈之外。
参见
图1、2、4、5、6,显影装置1在装配之后,碳粉搅拌传送机构8被置入由顶盖2、侧盖3和粉仓座4的相应侧壁围成的粉仓内。此时,碳粉搅拌传送机构8的两根传动枢轴81分别位于靠近显影辊7和远离显影辊7的一端,其转轴802端部分别被支撑于显影装置1的框架上。其中,两根传动枢轴81的轴向均平行于显影辊7。靠近显影辊7一端的传动枢轴81与激光打印机的旋转驱动机构相连接而可以进行旋转运动。传动链83被张紧支承于传送机构8的两根传动枢轴81的传动盘801上,其卡块807被嵌入传动盘801的对应凹口803中。此时,搅拌/送粉片82的送粉片806的自由端与粉仓座4的底板402内壁保持接触状态,搅拌/送粉片82的搅拌片804的自由端悬置于显影装置1的粉仓内腔中。在激光打印机旋转驱动机构作用下,两根传动枢轴81和传动链83沿图6虚线箭头α所示顺时针方向作旋转运动,带动搅拌/送粉片82作相同运动,搅拌片804搅动碳粉使其处于蓬松状态,送粉片806将碳粉传送至送粉辊6所在部位。
权利要求1.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包括至少由粉仓座包围形成的粉仓、用于传送碳粉的送粉辊和用于吸附碳粉并将其传递至感光鼓所在图像处理单元的显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仓座朝向所述粉仓的内壁呈平面形状,所述粉仓在垂直于所述显影辊的方向设置有环形传动链,所述传动链支承于沿垂直于所述显影辊的方向具有预定空间距离的其轴向平行于所述显影辊的两根转轴之上,所述两根转轴的至少一根可以在外部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链旋转,所述粉仓内设置有沿平行于所述显影辊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搅拌/送粉片,所述搅拌/送粉片固定于所述传动链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数量为两条,其位置分别靠近所述显影辊的轴向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送粉片的搅拌片位于所述传动链环圈内,所述搅拌/送粉片的送粉片位于所述传动链环圈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包括至少由粉仓座包围形成的粉仓、送粉辊和显影辊。粉仓座朝向粉仓的内壁呈平面形状。粉仓在垂直于显影辊的方向设置有环形传动链。该传动链支承于沿垂直于显影辊的方向具有预定空间距离的其轴向平行于显影辊的两根转轴上。这两根转轴中的至少一根可以在外部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传动链旋转。粉仓内设置有沿平行于显影辊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搅拌/送粉片。该搅拌/送粉片固定于传动链上。该显影装置粉仓有效容量大,残留碳粉少。
文档编号G03G15/08GK2916705SQ20062006000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日
发明者白利民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