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43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能够提高亮度的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CD)装置可以包括LCD面板和背光组件。该LCD面板可以利用从该背光组件提供的光来显示图像。
该背光组件可以包括产生光的光源。这些光源的实例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以及发光二极管(LED)。
LED是点光源,其具有比CCFL的发光面更小的发光面。例如,从LED发射的光进入导光板的侧面。导光板改变该光而向该LCD面板提供具有该光源的面形状的光。
另外,对于传统背光组件,可以将多个LED与导光板的侧面相邻设置并且彼此相邻。LED典型地利用粘合带固定为背光组件的一部分。然而,对于上述传统背光组件,LED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可能彼此不同。结果,可能发生亮度偏差,由此可能导致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劣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该导光板具有下表面、上表面和形成有结合凹陷的侧面。该光产生部件包括光源和主体。该结合凹陷具有第一侧面、面对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到该第一和第二侧面的光进入面。该结合凹陷与该导光板侧面相邻的第一宽度大于该结合凹陷与该光进入面相邻的第二宽度。另外,光产生部件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插入到该结合凹陷内。
该结合凹陷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当从平面图观察时,该结合凹陷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另外,该结合凹陷可以具有弯曲表面,该弯曲表面具有预定曲率。该结合凹陷的第二宽度可以随着从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到光进入面的距离的降低而增加。该主体的全部或部分可以插入到该结合凹陷内。
例如,结合凹陷的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与插入到该结合凹陷内的该主体的侧面基本相同的形状。主体与光进入面相邻的宽度大于结合凹陷的第一宽度。
结合凹陷可以向上开口。当结合凹陷包括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表面时,该曲率可以根据弯曲表面与光进入面之间的距离而增加或减少。导光板还可以具有设置在该结合凹陷下方的支撑部分以支撑光产生部件。该支撑部分可以具有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该导光板具有下表面、形成有结合凹陷的上表面。该光产生部件包括光源和主体。该结合凹陷具有面对侧面和光进入面。另外,该光产生部件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插入到结合凹陷内。该导光板还可以具有设置在该结合凹陷下方的支撑部分以支撑该光产生部件。可以在光进入面处形成预定图案以使光散射和/或使光会聚。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光学片和液晶显示面板。该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该导光板具有下表面、上表面和形成有结合凹陷的侧面。该光产生部件包括光源和主体。该结合凹陷具有第一侧面、面对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到该第一和第二侧面的光进入面。该结合凹陷与该导光板的侧面相邻的第一宽度大于该结合凹陷与该光进入面相邻的第二宽度。同样,光产生部件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该结合凹陷内。另外,该光学片设置在该背光组件上。该液晶显示面板利用该光线来显示图像。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以覆盖光产生部件。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光产生部件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被均匀地保持。由此,光产生部件产生的光可以均匀地进入导光板。因此,可以降低亮度差。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能够更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A和2B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图3A至3D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图4A至4C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图5和6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以及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被具体化为各种形式,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此处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应当理解,当提到一元件或层在另一元件或层“之上”、“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元件或层上或直接连接或耦合到该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提到元件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在全文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如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目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此处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用于描述各种元件、组成、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成、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使一个元件、组成、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别。因此,下面所讨论的第一元件、组成、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能被称作第二元件、组成、区域、层或部分,而不偏离本发明的教导。
为了便于描述,此处可能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之下”、“下面”、“下”、“之上”、“上”等,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图中描绘的取向之外,该空间相对术语意欲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倒转,那么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面”或“之下”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面”。因而,示例性术语“下面”可以包含上面和下面的取向。因此,该装置可能是其他取向的(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向),并因此此处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是解释性的。
此处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打算限制本发明。除非上下文另外进行了清楚地表示,如此处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当在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说明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成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成和/或其组群的存在或加入。
此处参考截面图示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该图示是本发明理想化的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性图示。同样地,可以预期,例如,作为制造技术和/或公差的结果而对图示形状的改变。因而,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处示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制造所带来的形状的偏离。例如,示出为矩形的注入区域典型地在其边缘具有圆形的或弯曲的特征和/或注入浓度梯度,而不是由注入区域到非注入区域的二相改变。类似的,通过注入形成的掩埋区域可能导致在该掩埋区域和通过其发生注入的面之间的区域内的一些注入。因而,图中所描绘的区域实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并不意味着将其形状示出为装置区域的实际形状,以及并非要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液晶显示(LCD)设备100包括显示图像的LCD面板200和为LCD面板200提供光线的背光组件300。
LCD面板200包括具有多个TFT的薄膜晶体管(TFT)基板210和面对该TFT基板210的彩色滤光器基板220。彩色滤光器基板220与TFT基板210结合而液晶层插入在TFT基板210和彩色滤光器基板220之间。
驱动印刷电路板(PCB)230设置在LCD面板200的周边区域内以操作LCD面板200。驱动PCB 230将栅驱动信号和数据驱动信号施加到LCD面板200以控制液晶层的透光率。
背光组件300包括产生光线的光产生部件310,将光产生部件310产生的光线导引到LCD面板200的导光板330,设置在导光板330和LCD面板200之间以改善该光线的光学特性的第一光学片350,设置在导光板330下方以将从导光板330泄漏的光朝向LCD面板200反射的第二光学片370,以及接受光产生部件310、导光板330、第一和第二光学片350和370的模制框架390。模制框架390具有凹陷391以接受光产生部件310的一部分。
光产生部件310的光源的实例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多个光产生部件310可以与导光板330的侧面相邻设置。
导光板330可以为具有预定厚度的矩形形状。例如,导光板330包括具有有益特性,诸如机械强度、耐化学性以及对于可见光的透射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导光板330可以具有楔形,使得导光板330的面对光产生部件310的第一侧部要厚于导光板330的与该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导光板330具有光进入面331、光出射面333、侧面334和光反射面335。光产生部件310产生的光线通过光进入面331进入导光板330。光从导光板330通过光出射面333朝向LCD面板200出射。结合凹陷332形成在侧面334。光反射面335将该光朝向光出射面333反射。光反射面335面对光出射面333。结合凹陷332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当从平面图观察时,结合凹陷332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另外,结合凹陷332可以具有弯曲表面,该弯曲表面具有预定曲率。当结合凹陷332包括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表面时,该曲率可以根据例如该弯曲表面与光进入面333之间的距离而增加或减少。
反射图案形成在光反射面335上以将光线朝向光出射面333反射。例如,可以在光反射面335上印刷光反射油墨以形成反射图案。反射图案可以具有能够反射光、折射光和/或散射光的几何形状。
图2A和2B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
参考图2A,光产生部件310包括光源312和主体。例如,光源312可以为LED。该主体包括光出射面311、光反射面313和侧面314。光源312产生的光线从光产生部件310通过光出射面311出射。光反射面313反射该光线。侧面314从光出射面311的边缘延伸。该主体具有相对于光源312为基本对称的形状。
光出射面311面对导光板330的光进入面331。光出射面311包括第一光出射面311a和围绕该第一光出射面311a的第二光出射面311b。第一光出射面311a可以具有例如圆形形状。或者,第一光出射面可以具有诸如四边形的多边形形状。
将荧光材料涂覆在光反射面313上,并且该光反射面具有弯曲形状,以反射光线和让光线散射。例如,光反射面313可以相对于光源312基本对称的半球形形状。或者,光反射面313可以具有多个平坦表面。另外,荧光材料可以不涂覆在光反射面313上,主体可以包括透明材料。
主体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可以在该主体的侧面314形成凹陷。将该凹陷插入到结合凹陷332内以使光产生部件310与结合凹陷332固定。例如,使凹陷与结合凹陷332的入口部分对齐以避免光产生部件310移动。
该凹陷可以包括多个面。例如,主体的侧面314可以包括第一侧面314a、第二侧面314b以及第三侧面314c。第一侧面314a是平坦表面。第一侧面314a和光出射面311之间的角度小于大约90度。第二侧面314b从第一侧面314a的边缘延伸。第三侧面314c从第二侧面314b的边缘延伸。光出射面311的宽度大于主体横截面的宽度。主体的横截面从第一侧面314a和第二侧面314b之间的边界延伸并且基本平行于光出射面311。或者,侧面314可以具有单个的连续的面。另外,光产生部件310的全部可以被容纳在导光板330的结合凹陷332内。或者,包括该凹陷的光产生部分310的一部分可以被容纳在导光板330的结合凹陷332内。
参考图2B,除了第一侧面314a为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表面之外,光产生部件310基本上与图2A所示出的光产生部件相同。第一侧面314a的切线的斜率可以增大或减小。例如,第一侧面314a具有基本上与光反射面313相同的曲率。
图3A、3B、3C和3D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
参考图3A至3D,光产生部件410包括光源412和接受光源412的主体。该主体相对于光源412基本上为对称。主体包括光出射面411和光反射面413,其基本与图2A和2B所示出的光出射面和光反射面相同。由此,省略进一步的描述。
该主体还包括凸起414。该凸起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参考图3B,该凸起414可以具有从光射出面411延伸的第一侧面、从主体的侧面延伸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到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的第三面。
凸起414与导光板330的结合凹陷332结合,以固定光产生部件410。因而避免了光产生部件410的移动。凸起414可以形成在该主体的侧面并且与光出射面411隔开。例如,凸起414可以形成在侧面的中心部分。
光产生部件310的全部可以容纳在导光板330的结合凹陷332内。或者,光产生部件310的一部分,其包括凸起414,可以容纳在导光板330的结合凹陷332内。
图4A、4B和4C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
参考图4A至4C,光产生部件510包括光源512和接受光源512的主体。该主体包括凸起514、光出射面511和光反射面513,除了凸起514形成在主体的侧面的一部分之外,其基本上与图3A至3D所示出的凸起相同。例如,凸起514的宽度小于主体的侧面的宽度。凸起514可以从光出射面511延伸。或者,凸起514可以形成在主体的侧面的一部分处,并且与光出射面511隔开。
图5和6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
参考图5,其中插入有光产生部件310的结合凹陷332形成在导光板330的侧面334处。结合凹陷332具有光进入面331,第一侧面336a和第二侧面336b。光产生部件310产生的光线通过光进入面331进入导光板330。第一和第二侧面336a和336b分别连接到光进入面331彼此相对的两端。例如,结合凹陷332与导光板330的侧面334相邻的第一宽度大于结合凹陷332的与光进入面331相邻的第二宽度。例如,第一侧面336a和光进入面331之间的角度以及第二侧面336b与光进入面331之间的角度可以小于大约90度。
可以在光进入面331形成光散射图案以使进入导光板330的光线散射。例如,光散射图案可以为凸起。特别是,光散射图案可以为沿“Y”方向或“Z”方向设置的棱镜。结合凹陷332向上开口。由此,光产生部件310可以沿基本上垂直于导光板330的上表面333的“Z”方向插入到结合凹陷332内。光产生部件310可以为图3A至3B和图4A至4C中所示出的光产生部件之一。结合凹陷332的形状基本与光产生部件310的形状相同。光产生部件310的一部分插入到结合凹陷332内以固定光产生部件310。这样,光进入面331和光产生部件310的光出射面之间的距离基本上不变。例如,第一和第二侧面336a和336b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与光产生部件310的侧面基本相同的形状。
参考图6,光产生部件310插入其中的结合凹陷332形成在导光板330的第一侧面334。除了光产生部件310的凸起314与导光板330的支撑部分610对齐之外,结合凹陷332、光产生部件310和导光板330基本与图5所示出的结合凹陷、光产生部件和导光板相同。凸起314形成在如图4A至4C所示的光产生部件310的侧面的一部分处。支撑部分610形成在结合凹陷332下方。例如,支撑部分610设置在光产生部件310的凸起部分314的下方,以防止光产生部件310在导光板330下面移动。支撑部分610可以连接到第一和第二侧面336a和336b。支撑部分610可以具有与凸起314基本相同的形状。支撑部分610设置在光产生部件310的凸起314的下方,以支撑光产生部件310。支撑部分610可以具有开口。
参考图1、5和6,具有导光板330和光产生部件310的背光组件的长度可以减去插入到结合凹陷332内的一部分光产生部件310的长度。凹陷391可以形成在模制框架390处以容纳光产生部件310没有插入结合凹陷332内的一部分。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
参考图7,其中插入有光产生部件310的结合凹陷332形成在导光板330的第一侧面334。除了光产生部件310的全部部分都容纳在导光板330内之外,结合凹陷332、光产生部件310和导光板330基本与图5所示出的结合凹陷、光产生部件和导光板相同。因而,省略进一步的描述。
例如,光产生部件310的整个部分都插入到导光板330的结合凹陷332内。凸起314形成在光产生部件310的侧面。凸起314可以具有各种形状。结合凹陷332的第一侧面336a和第二侧面336b具有与光产生部件310的侧面基本相同的形状。支撑部分可以设置在结合凹陷332下方。该支撑部分从第一和第二侧面336a和336b延伸。该支撑部分设置在光产生部件310的凸起314下方,以避免光产生部件310在导光板330下面移动。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的透视图。
参考图8,导光板330具有光产生部件310插入其中的结合凹陷335。结合凹陷335向上开口,使得光产生部件310沿基本垂直于导光板330的上表面333的“Z”方向插入到结合凹陷335内。结合凹陷335具有支撑部分以支撑光产生部件310。该支撑部分设置在结合凹陷335下方。
光产生部件310包括主体和光源。结合凹陷335具有光进入面331、相反面337、第一侧面336a和第二侧面336b。光散射图案形成在光进入面331。主体可以包括透明材料。当主体包括透明材料时,该光散射图案还可形成在第一和第二侧面336a和336b。另外,散射图案和光反射图案例如可以形成在例如相反面337处。同样,光反射材料可以涂覆在相反面337处。
光产生部件310沿“Z”方向插入到结合凹陷335内。光产生部件310的厚度小于导光板330的厚度。这样,当光产生部件310接受在结合凹陷330内时,光产生部件310并不从导光板330突出。例如,当光产生部件310容纳在结合凹陷330内时,光产生部件310的高度可以基本与导光板330的高度相同。避免了插入在结合凹陷330内的光产生部件310的移动。
可以在导光板330的侧面334形成接触孔以将光产生部件310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光产生部件310通过该接触孔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或者,光产生部件310可以通过设置在光产生部件310和导光板330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该印刷电路板。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透视图。
参考图9,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330、柔性印刷电路板700、光产生部件310和接收容器390。导光板330具有结合凹陷332以接收光产生部件310。
光产生部件310产生光线以将光线通过形成在导光板330的侧面334的光进入面331提供到导光板330。光产生部件310可以与导光板330的侧面相邻设置或者与彼此相对的两侧面相邻设置。例如,光产生部件310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
柔性印刷电路板700设置在导光板330上。或者,柔性印刷电路板700可以在导光板330下方。将反射材料涂覆在柔性印刷电路板700的与光产生部件310相邻的一部分上,以反射从光产生部件310出射的光。反射材料的实例可以包括具有较大反射率的白色油墨。电路图案形成在柔性印刷电路板700处以产生电信号来控制液晶显示装置,并为液晶显示装置提供该电信号。驱动芯片可以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700上。驱动芯片可以直接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上。
当柔性印刷电路板700设置在导光板330和光产生部件310上时,柔性印刷电路板700弯曲以覆盖光产生部件310,并被容纳在接收容器390内。柔性印刷电路板700避免了光产生部件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光产生部件插入到形成在导光板处的结合凹陷内,以避免光产生部件移动并在光产生部件与导光板之间保持相同距离。由此,光产生部件产生的光可以均匀地进入导光板。
由此,可以减少亮度的改变,并且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还应当注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进行各种改进,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边界和界限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其具有下表面、上表面和形成有结合凹陷的侧面,其中该结合凹陷具有第一侧面、面对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到该第一和第二侧面的光进入面,其中该结合凹陷的与该导光板的侧面相邻的第一宽度大于该结合凹陷的与光进入面相邻的第二宽度;以及光产生部件,其具有光源和主体,其中该光产生部件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插入该结合凹陷内。
2.权利要求1的背光组件,其中随着从该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到光进入面的距离减小,结合凹陷的第二宽度增加。
3.权利要求2的背光组件,其中该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具有单一表面。
4.权利要求2的背光组件,其中该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具有平坦表面。
5.权利要求1的背光组件,其中该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具有弯曲表面。
6.权利要求5的背光组件,其中随着光进入面与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的切线的斜率增大。
7.权利要求5的背光组件,其中随着光进入面与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的切线的斜率减小。
8.权利要求1的背光组件,其中光产生部件的主体的一部分插入到该结合凹陷内。
9.权利要求8的背光组件,其中插入到该结合凹陷内的主体的形状基本与结合凹陷的形状相同。
10.权利要求9的背光组件,其中主体与光进入面相邻的宽度大于结合凹陷与导光板的侧面相邻的第一宽度。
11.权利要求10的背光组件,其中结合凹陷向上开口。
12.权利要求11的背光组件,其中导光板还具有设置在结合凹陷下方的支撑部分以支撑该光产生部件。
13.权利要求12的背光组件,其中支撑部分具有开口。
14.权利要求1的背光组件,其中结合凹陷向上开口。
15.权利要求14的背光组件,其中导光板还具有设置在结合凹陷下方的支撑部分以支撑该光产生部件。
16.权利要求1的背光组件,其中在光进入面形成散射图案。
17.权利要求1的背光组件,其中光源是发光二极管。
18.权利要求17的背光组件,还包括覆盖发光二极管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19.权利要求1的背光组件,其中在主体的一侧面上形成凹陷。
20.权利要求19的背光组件,其中在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上形成凸起,并且所述突起与主体的凹陷对齐。
21.权利要求20的背光组件,其中随着凹陷的深度增加,基本垂直于凹陷深度方向的凹陷的横截面减小。
22.权利要求1的背光组件,其中主体具有形成在主体的一侧面上的凸起。
23.权利要求22的背光组件,其中在第一和第二侧面的每一个上形成槽,所述槽与主体的凸起对齐。
24.权利要求23的背光组件,其中随着凸起的高度增加,基本垂直于凸起高度方向的凸起的横截面减小。
25.权利要求1的背光组件,其中导光板的一第一侧部,其面对光产生部件,要厚于与第一侧相对的导光板的第二侧部。
26.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其具有下表面和形成有结合凹陷的上表面,其中结合凹陷具有侧面和光进入面;以及光产生部件,其具有光源和主体,其中光产生部件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插入该结合凹陷内。
27.权利要求26的背光组件,其中该导光板还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穿过结合凹陷的下表面和导光板的下表面。
28.权利要求27的背光组件,其中光产生部件的形状与结合凹陷的形状基本相同。
29.权利要求27的背光组件,其中在光进入面形成散射图案。
3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其包括导光板,其具有下表面、上表面和形成有结合凹陷的侧面,其中结合凹陷具有第一侧面、面对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到第一和第二侧面的光进入面,其中结合凹陷的与导光板的侧面相邻的第一宽度大于结合凹陷的与光进入面相邻的第二宽度;以及光产生部件,其具有光源和主体,其中光产生部件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该结合凹陷内;设置在该背光组件上的至少一光学片;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31.权利要求30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主体的与光进入面相邻的宽度大于结合凹陷的第一宽度。
32.权利要求31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结合凹陷向上开口。
33.权利要求32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插入到结合凹陷内的主体的形状与结合凹陷的形状基本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光产生部件。该导光板具有下表面、上表面和形成有结合凹陷的侧面。该光产生部件包括光源和主体。该结合凹陷具有第一侧面、面对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到该第一和第二侧面的光进入面。结合凹陷的与该导光板的侧面相邻的第一宽度大于该结合凹陷的与光进入面相邻的第二宽度。另外,光产生部件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插入该结合凹陷内。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1029993SQ20071008425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5日
发明者金在光, 金桓镇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