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88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进给装置,用于通过向记录材料喷吹空气来进给记录材料,以及转印装置,用于将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背景技术
诸如复印机、打印机等传统的成像装置包括片材进给装置,所述片材进给装置用于借助拾取辊从顶部的片材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相继地进给堆积在片材堆积部上的片材,然后,借助分离部将片材一个接一个地分离并将片材进给到成像部。
当在这种片材进给装置中连续地进给片材时,使用裁断片材,但是,这种裁断片材通常局限于优质纸张或者复印机制造公司推荐的普通纸张。传统上采用各种分离方法,以便可靠地每次一张地分离并进给片材。所述各种方法中包括分离垫法,该方法使摩擦构件以预定的压力与进给辊接触,以便防止以重叠的方式进给。
在另外一种分离方法中,或者在阻滞分离方法中,分离部由进给辊和分离辊构成,其中,进给辊沿着片材输送方向旋转,分离辊被以预定的转矩沿着与片材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并且以预定的压力与进给辊接触。在所述阻滞分离方法中,只有被拾取辊送出的片材堆的顶部片材通过,而与顶部片材一起被进给的其它片材被分离部返回到片材堆积单元侧,以便防止以重叠的方式进给。
在这种分离方法中,例如,在阻滞分离方法中,为了可靠地分离并进给片材,通过考虑到要进给的片材的摩擦力而将返回转矩和分离辊的加压力最佳化,一个接一个地可靠地分离片材。
近来,随着片材(记录材料、记录介质)的多样化,除了超厚纸、OHP片、艺术胶片(art film)之外,由于彩色化市场的需求,对于在诸如涂料纸这样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的要求不断增加,其中,所述涂料纸在其表面上施行涂敷工艺,以便给予其白度和光泽。
但是,当进给超厚纸时,超厚纸的重量起着在输送过程当中的阻力作用,由于它们不能被拾取,所以,片材会被卡住。当在低湿度的环境下进行进给操作、片材相互摩擦时,由容易带电的树脂材料制造的片材、例如OHP片材和艺术胶片的表面,会逐渐带电。由于片材借助库仑力而相互附着在一起,所以,片材可能不会被拾取,或者可能会以重叠的方式被进给。
带有涂敷到纸张表面上的包括油漆在内的涂敷材料的涂敷片材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即,特别是在高湿度的环境下堆积在一起时,它们会相互附着在一起,从而,可能不能被拾取,或者会常常被以重叠的方式进给。
这是因为,在上述特殊的片材的情况下,片材本身的摩擦力等于或者小于普通纸的摩擦力,但是,吸附力高。即,在树脂材料片材的情况下,由在低湿度环境下的摩擦起电所产生的吸附力,或者,在涂敷片材的情况下,由高湿度环境下的吸附力,以远高于片材的摩擦力的力使片材相互吸附,从而,利用传统的分离方法,片材不能被充分地分离。
即,由于在传统的分离方法中,只考虑到片材之间的摩擦力,所以,如果存在摩擦力以外的吸附力的作用,则不能可靠地将片材分离。
在印刷工业和某些复印机中,采用利用空气分离的分离和进给方法,以便消除片材之间的非常高的吸附力。这是这样一种方法,即,预先通过从片材堆的侧面喷吹空气来分离片材,以消除了片材之间的吸附的状态,从顶部的片材一个接一个地拾取片材,在设于下游的分离部,一个接一个地将片材分离(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005643)。
如上面所述,在装配有用于从片材堆的侧面喷吹空气的单元的分离和进给方法中,即使对于具有高吸附力的片材,由于在进给之前将片材分离,以便消除吸附,从而,与前面所述的只利用摩擦力的方法相比,可以提高分离性能。
特别是在高湿度环境下从片材堆的侧面喷吹空气的分离和进给方法包括通过用加热器加热喷吹的空气将片材除湿,并且,减少涂料纸等的吸附力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48366)。
但是,在采用如上所述的喷吹空气的分离和进给方法的进给装置中,当喷吹空气时,片材的水分含量逐渐变化。随着水分含量的变化,在二次转印部,转印性能相对于施加的偏压发生变化,从工作的中间开始,产生图像的缺陷。特别是,在成像部利用静电将调色剂像转印到片材上的电子照相方法中,转印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片材的阻抗值的影响。从而,当片材中的阻抗值变化时,转印变得不均匀,由此引起的图像劣化变得很明显,从而引起与图像质量有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即使在利用采用喷吹空气的分离和进给方法的进给装置时,也能够减少诸如转印缺陷这样的图像缺陷。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该图像承载构件承载调色剂像;转印单元,当施加转印电压时,该转印单元在转印部转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调色剂像;记录材料进给单元,该记录材料进给单元包括堆积部和空气喷吹单元,并且将记录材料进给到所述转印部,在所述堆积部处堆积记录材料,所述空气喷吹单元用于向堆积在所述堆积部中的记录材料喷吹空气;以及转印偏压控制部,该转印偏压控制部根据由空气喷吹单元使每一个片材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空气的压力和空气的温度中的至少一项,对转印偏压进行控制。


图1是说明成像装置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说明纸匣(paper deck)的透视图;图3A至3D是说明当从片材进给方向观察时看到的空气喷吹单元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说明风机的转数和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的图示;图5是说明当将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上时的电流的图示;图6是说明用于改变转印偏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图7是水分含量和转印偏压的简图;图8是在例子1至3中用于改变转印偏压的控制流程图;图9A和9B是说明纸匣的简略横截面视图;图10是说明片材的水分含量分布的关系的简图;图11是用于改变转印偏压的控制流程图;图12是表示空气压力和偏压转换边界的曲线图;图13A和13B是说明配置有加热器的纸匣的简化横截面视图;图14A至14C是说明转印缺陷和记录材料的卷曲的产生状态的图示;以及图15是在例子4和5中用于改变转印偏压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具体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装置。
本实施例涉及装配有包含四个感光构件的图像承载构件的串列式成像装置。
{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首先,将与成像操作一起描述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形成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的彩色调色剂像的各个成像部Pa、Pb、Pc、Pd从图1的左侧起基本上水平地配置。每个成像部除了调色剂的颜色不同之外,具有相同的结构。在下面的描述中,省略图中表示的参考标号a、b、c、d。
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带状的弹性中间转印构件,即,环形的弹性中间转印带181。该中间转印带181卷绕在作为支承构件的驱动辊125、张紧辊126和支承辊129上。四个成像部P呈直线状地沿着中间转印带181的水平部配置。
每个成像部P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配置的鼓状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下面称为“感光鼓”),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起着图像承载构件的作用。诸如一次充电辊122、显影器件123、清洁器件112这样的处理单元围绕着感光鼓101配置。
黄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分别容纳在配置在各个成像部Pa至Pd中的显影器件123中。
感光鼓101被一次充电辊122均匀充电成负极性,并且经由多棱镜从曝光器件111向感光鼓101投射图像信号,以便形成静电潜影。然后,从显影器件123供应调色剂,将静电潜影显影成调色剂像。当随着感光鼓101的旋转、调色剂像到达位于感光鼓101和中间转印带181接触的位置处的一次转印部T1时,从偏压电源(未示出)向一次转印辊124施加正的转印偏压。从而,各个感光鼓101的调色剂像被相继地以重叠的状态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81上,从而形成彩色图像。
作为记录材料被后面将要描述的片材进给器件从纸匣401送出的片材S,与调色剂像向中间转印带181上的转印同步地被进给向二次转印部T2。然后,从偏压电源141向二次转印辊140施加正的转印偏压,中间转印带181上的调色剂像被电场转印到片材S上。确定转印偏压的方法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片材S被输送向定影部211,在定影部211处,利用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像定影到片材S上,并且将片材排出到排出盘212。
在一次转印部T1处,未从感光鼓101上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81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清洁器件112清理。在二次转印部T2处未从中间转印带181转印到片材S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带清洁器件116清理。
{片材进给器件}现将描述用于将片材(记录材料)进给到二次转印部T2的片材进给器件(记录材料进给单元)。本实施例中的片材进给器件采用空气进给型的分离和进给方法。
图2是说明纸匣401的透视图。纸匣401以堆垛的方式将片材堆S储存在中间板403上,或者以升、降的方式储存在配置于贮存器402内的片材贮存部。导轨404、405(在图1中表示出导轨404)配置在贮存器402的两侧的下边缘处,从而,允许将贮存器402相对于器件主体向前侧(图1的纸的前方)拉出。堆积并贮存在贮存器402内的片材S,其前端部(片材进给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被预分离板406限制,其后端部(片材进给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被后端限制板412限制。片材的侧端被侧面限制板410、411限制在预定的位置。
在堆积的片材堆S的片材进给方向的下游侧,设置片材进给部409,该片材进给部409起着片材吸附和输送单元的作用,用于利用空气吸附并送出顶部的片材。片材进给部409包括吸入管408,所述吸入管连接到吸入单元(图中未示出)上,用于在片材堆的上方产生吸入静压力,并且,以沿着片材进给方向可旋转地进给的方式配置吸附带407,所述吸附带407具有多个围绕吸入管408配置的孔。
片材被吸入管408吸附到吸附带407上,并且,通过旋转吸附带407将片材进给到片材进给部409。
(空气喷吹单元)本实施例的片材进给器件借助空气喷吹单元向堆积在片材堆积部内的片材堆的侧面喷吹空气,以便分离片材堆,并分离和进给片材。现将参照图3A至3D说明空气喷吹单元的结构。图3A至3D是表示当从片材进给方向观察图2时的空气喷吹单元的横截面视图。
一张片材所经受的空气压力、以及经受空气的时间(空气经受时间)根据片材的基本重量和表面性质而改变。换句话说,当片材的基本重量大时,增大鼓风机417的转数,以便增大空气压力,以应对片材的重量。另一方面,当片材的基本重量小时,减少鼓风机417的转数,以便降低空气压力,以防止空气使片材起皱。当采用诸如涂料纸等表面具有高吸附力的片材时,将空气压力设定得高。因为当片材的基本重量小时,通过一次喷吹而遭遇到空气的片材的数目增加,所以,直到堆积在纸匣401上的片材被进给为止经受空气的总时间变大。被鼓风机417送出的空气的温度根据环境温度变化。
空气喷吹单元配置在侧面限制板410的内侧。该空气喷吹单元包括作为空气供应源的鼓风机417(示于图2)、以及连接到鼓风机417上的喷吹导管413,该喷吹导管具有一个端部,该端部包括朝向堆积和贮存在贮存器402内的片材堆S的侧端的开口414。从而,从开口414向片材堆S的侧端喷吹空气,以便将片材分离。空气喷吹单元的空气供应源可以是诸如西罗科式风机(多叶片式风机),或者,也可以利用压缩机。
进而,如图3A至3D所示,在片材堆S的侧端与开口414之间配置挡板415,该挡板415起着用于改变遭遇空气的时间的单元的作用,从而可以被驱动源(例如,马达、螺线管)(未示出)沿着基本上铅直的方向驱动。通过向上方移动挡板415,可以从挡板开口416向堆积的片材堆的侧面喷吹空气。如图3D所示,如果挡板开口416和喷吹导管413的开口414未对齐,则空气不能打到堆积的片材堆的侧面。从而,通过上升、下降(打开和关闭)挡板415,可以调节向堆积的片材堆喷吹空气的时间,即,调节空气经受时间。如图4所示,通过控制鼓风机417的转数,可以调节空气压力。
(转印偏压改变单元)现将描述确定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转印偏压Vt的方法。作为二次转印部T2的分压Vb和记录材料P的分压Vp之和,获得转印电压Vt。
在二次转印辊140中,难以抑制制造时的电阻偏差,并且,电阻会由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耐久性的变差而变化。在除通常的二次转印之外的定时,测定向二次转印辊140施加预定电压时的电流值,以便获得二次转印部T2的分压Vb。
片材在纸匣401内受到喷吹的空气的影响,片材的水分含量降低。如图5所示,如果在二次转印部中施加相同偏压值的转印偏压,则由于转印偏压不匹配造成转印性能降低,可能产生转印缺陷,从而产生有缺陷的图像。
设置偏压改变单元,用于根据由一个片材所经受的空气的温度、空气的体积和经受空气的时间(空气经受时间)来修正预定的记录材料P的分压Vp。
首先将详细描述确定二次转印部T2的分压Vb的方法。在不进行二次转印时,使中间转印带181旋转,作为监控电压向二次转印辊140施加+1kV、+2kV的电压。这时,利用电流检测器204检测流过二次转印辊140的电流值。
将目标电流值或者流过二次转印辊140以进行令人满意的二次转印的电流值预先存储在存储器205中。转印偏压控制部203根据电流检测器204的检测结果,获得用于流过目标电流值的二次转印部T2的分压Vb。在本例中,当施加+1kV的电压时,电流值为30μA,当施加电压为+2kV时,电流值为60μA。根据这种关系,获得图5中所示的电压-电流值关系。根据图5中的关系,作为对应于本例中的目标电流值50μA的Vb,获得1700V。
现将描述确定记录材料P的分压Vp的方法。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偏压改变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200,用于检测喷吹空气的温度;空气压力传感器210,用于检测出喷吹空气的空气压力。进而,还设置有空气经受时间传感器202,用于根据挡板415的上升和下降来检测堆积的片材堆的空气经受时间。表1是表示片材的类型与片材的分压Vp之间的关系的表。
表1

配置转印偏压控制部203,用于接收每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结果改变转印偏压。如图4所示,空气压力随着鼓风机417的转数而改变,空气压力传感器201由鼓风机417的转数检测空气压力。图4中所示的空气压力是利用KANOMAX公司制造的Climomaster风速计(型号6551)测量的。
如图7所示,随着降低水分含量,片材的分压Vp增大(绝对值,下面用相同的方式表示),施加到二次转印辊140上的转印偏压增大。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当图像记录工作开始时(S1),获得被鼓风机417喷吹空气的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空气的压力和空气的温度的信息(S2)。根据这些信息,将适当的修正值与分压Vp相加,以便改变二次转印偏压值(S3)。然后施加具有与片材的水分含量相适的值的二次转印偏压,从而防止图像缺陷。
现将利用表2和3描述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当利用鼓风机417使空气压力和空气经受时间变化时,在二次转印部中的转印偏压值的例子。表2和3是表示空气压力、空气经受时间、空气温度和修正值之间的关系的表。
表2空气温度25℃ 表3空气温度40℃ 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为了每次从堆积在纸匣401上的片材堆进给一个片材,向片材堆顶部附近喷吹2秒钟的空气。在片材堆的高度方向上,片材堆经受空气的高度保持恒定。从而,当片材变薄(基本重量变小)时,为了从片材堆进给一个片材而由空气喷吹的片材的数目(浮起的片材的数目)增加,直到片材被进给为止,利用空气喷吹的时间、即空气经受时间变长。
如表4所示,对于每一类型的片材,空气压力、以及浮起的片材或者在工作中受到空气影响的片材的数目在主体中具有预先设定的值。表4是表示片材的类型与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之间的关系的表。
表4

空气经受时间、空气压力、空气温度以及修正值之间的关系如表2和3所示。如上面所述,为了每次从片材堆进给一个片材,不管哪种类型的片材,都向片材堆的顶部附近喷吹2秒钟的空气。从而,片材顶部的空气经受时间为2秒钟。直到该片材被进给为止,空气从顶部向第二个片材喷吹两次,从而,空气经受时间为4秒钟。类似地,片材的位置每降低一个片材,空气经受时间加上2秒钟。直到片材的位置达到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止,每次加上2秒钟。
I.当空气温度为25℃时(1)对于基本重量为80g的普通纸的片材将空气压力设定在400Pa。另外,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20。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加到片材的分压Vp上的修正值增加+20V。基本重量为80g的普通纸的分压Vp为500V。从而,空气经受时间为2秒钟的、位于片材堆顶部的片材的分压Vp为+520V(=500V+20V)。空气经受时间为4秒钟的、从片材堆的顶部起的第二个片材的分压Vp为+540V(=500V+20V×2)。
(2)对于基本重量为209g的普通纸的片材将空气压力设定为600Pa。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加到片材的分压Vp上的修正值增加+30V。
(3)对于基本重量为209g的涂料纸的片材将空气压力设定为800Pa。浮起的片材数为10。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加到片材的分压Vp上的修正值增加+40V。
II.当空气温度为40℃,根据表3进行下述控制。
(1)对于基本重量为80g的普通纸的片材将空气压力设定为400Pa。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20。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加到片材分压Vp上的修正值增加+30V。
(2)对于基本重量为209g的普通纸的片材将空气压力设定为600Pa。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加到片材分压Vp上的修正值增加+45V。
(3)对于基本重量为209g的涂料纸的片材将空气压力设定为800Pa。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加到片材分压Vp上的修正值增加+60V。
在本例中,根据片材的基本重量和表面性质改变空气压力,但是,也可以每从片材堆进给一个片材,改变向片材堆的顶部附近喷吹空气的时间。当将空气压力固定在400Pa时,在进给一张具有基本重量80g的普通纸的片材时的喷吹时间为2秒钟,对于进给一张具有基本重量209g的普通纸的片材,喷吹时间为3秒钟,对于进给一张具有基本重量209g的涂料纸的片材,喷吹时间为4秒钟。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连续走纸时的情况。但是,在间歇模式或者当使用者在中途添加片材时,配置在主体内的片材表面位置检测传感器存储将片材放入纸匣内的时间和当前片材的表面位置,并且,在转印偏压控制部204中控制转印偏压。
根据将片材放入纸匣内的时间和当前片材表面的位置,可以了解某一个片材的喷吹空气的历史,从而,可以控制在二次转印部施加的偏压,并且可以获得满意的转印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一个片材接受来自于鼓风机417的空气的空气经受时间、空气的压力以及空气的温度,并根据这些检测信息,改变转印偏压。但是,通过根据空气经受时间、空气压力和空气温度中的至少一项改变二次转印部中的转印偏压,也可以设定对应于片材的水分含量的转印偏压。
现将参照图9至12描述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装置。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基本结构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从而将不再进行重复描述,将只描述本实施例的特征结构。对于和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A和9B所示,吹气导管413和可竖直移动的挡板415沿片材进给方向配置在片材的前端侧(片材进给方向的下游侧端)。
在连接到分离风机(未示出)上的分离导管418处设置分离喷嘴419,利用分离喷嘴419将分离空气斜着向吸附带407供应。分离空气有效地作用,使得只将顶部的片材吸附到吸附带407上,使后续的片材分离并下落。
本实施例的空气压力为400Pa,空气温度为25℃,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被空气浮起的片材(基本重量为80g的普通纸)的数目为20。为了进给一个片材,向片材堆喷吹2秒钟的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吹气导管413和可竖直运动的挡板415以及用于供应分离空气的分离喷嘴沿着片材进给方向设置在片材堆的前端侧。从而,如图10所示,在堆积的片材之中被喷吹空气的片材堆的前端侧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片材堆后端侧(片材进给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水分含量很少变化。因此,从片材堆的前端侧起直到由于喷吹空气使得水分含量降低的部位,在二次转印部T2中,由于施加的偏压不匹配而产生图像缺陷。
通过从片材堆的前端侧直到受空气影响而水分含量降低的部位增大施加的偏压,而在不受空气影响的片材堆的后端侧不向片材的分压Vp上加修正值,可以在片材的区域内获得均匀的转印特性。
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当开始图像记录工作时(S21),获得每个片材被鼓风机417喷吹空气的空气经受时间、空气压力和空气温度的信息(S22)。并且,获得关于用于改变二次转印偏压的边界区域的信息(S23)。该边界区域可以与空气压力相关联地预先设定。根据这样的信息决定加到片材分压Vp上的修正值,改变二次转印偏压值(S24)。由于施加具有适合于片材水分含量的值的二次转印偏压,所以,可以防止产生图像缺陷。
下面将利用具体的数值加以说明。与第一个实施例类似,在连续走纸时的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以及二次转印部的施加偏压的设定值是图10中所示的值。如图10所示,随着水分含量的变化,改变向在片材的片材堆前端侧水分含量显著降低的部位(根据步骤S23中获得的边界区域的信息)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并且,不改变向在片材的片材堆后端侧水分含量不变化的部位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
在改变转印偏压的部位和不改变转印偏压的部位之间,产生大的偏压差,但是,通过分五个阶段改变偏压值,消除了当在区域内转变二次转印偏压时产生的浓度阶梯差。从而,可以向具有不同的空气经受时间的每个片材施加适当的偏压。
例如,下面将对于空气压力为400Pa、空气温度为25℃、空气经受时间为40秒钟的基本重量为80g的普通纸的情况进行描述。假定,为了进给一个片材,喷吹空气的时间为2秒钟。如从图10看出的那样,当经受20秒钟的空气时,从片材堆的前端侧到由于空气的影响水分含量降低的部位的偏压上升400V。在水分含量降低的部位与水分含量不降低的部位的交界处,以五个阶段,每阶段80V(=400V/5)地使偏压(每个偏压以50mmsec转换)下降。从而,在该区域中获得均匀的转印性能,没有浓度差。在本实施例中的转换边界位于距离片材前端50mm处。如图12所示,对于每个空气压力,在控制部中控制边界。
相对于各种器件的环境和片材的类型而言,空气压力、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以及浮起的片材(即,在工作中受到空气的影响的片材)的数目,在控制部内具有预先设定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以五个阶段改变偏压,但是,只要是能够消除浓度差,可以采用任意数目的阶段。下面,将描述当采用与上述类似的片材时的例子。在本实施例中,借助风机的转数控制空气压力,借助挡板的高度调节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
现将具体描述当采用其它类型的片材时,当空气压力和堆积的片材所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变化时,二次转印偏压值的变化。
(1)当将温度为25℃的空气以600Pa的空气压力吹到基本重量为209g的普通纸上时假定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假定为了进给一个片材喷吹空气的时间为2秒钟。
每2秒钟对一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进行累计。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在二次转印部中施加的偏压被加上30V,以便与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对应。如图12所示,水分含量降低的部位和水分含量不降低的部位的边界位于距离片材前端75mm的位置处,并且,通过在边界处以五个阶段将偏压每次降低ΔVtotal(=((空气经受时间/2秒钟)×30V)/5),抑制施加偏压的失配。
(2)当将温度为25℃的空气以800Pa的空气压力吹到基本重量为209g的涂料纸上时假定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假定用于进给一个片材的空气喷吹时间为2秒钟。
每2秒钟对一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进行累计。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在二次转印部中施加的偏压被加上40V,以便与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对应。如图12所示,水分含量降低的部位和水分含量不降低的部位的边界位于距离片材前端75mm的位置处,并且,通过在边界处以五个阶段将偏压每次降低ΔVtotal(=((空气经受时间/2秒钟)×40V)/5),抑制施加偏压的失配。
从而,当喷吹空气时,通过只在片材的水分含量降低的部位改变二次转印偏压,获得在整个片材上没有转印缺陷的图像。
在本例中,将用于进给一个片材而喷吹空气的时间固定,并根据片材的类型改变空气压力,但是,在空气压力固定而喷吹空气的时间根据片材的类型改变时,本例的结构也是适用的。
现将参照图13A和13B和表5说明根据第三个实施例的装置。表5是个简表,表示温度和空气经受时间的关系。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相同,从而不再重复描述,只描述本实施例的特征结构。对于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
如图13A和13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纸匣的空气喷吹部,配置热源421。通过根据装置中的温度操纵热源,调节喷吹空气的温度。当在热源421处被加热的空气吹到片材堆上、以便将片材干燥时,片材之间的附着力减小,稳定地进行片材的进给。
本实施例的喷吹空气的空气压力为400Pa,在本实施例中被空气浮起的片材(基本重量为80g的普通纸)的数目(遭遇空气的片材的数目)为20(2秒钟/片材)。
在本实施例中,喷吹空气的温度为30℃。在连续片材中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以及二次转印部的施加偏压的设定值表示在表5中。如从表中可以看出的那样,通过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将二次转印部的施加偏压增加30V,可以向具有不同空气经受时间的每个片材施加恰当的偏压。从而抑制由于转印偏压的失配而引起的转印缺陷,获得满意的转印性能。
表5表示空气压力为400Pa的情况。
表5 对于每一种环境和片材的类型,空气压力、空气温度、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以及在工作中浮起的片材或者受到空气影响的片材的数目在主体中具有预先设定的值。
下面,将利用表5具体描述在吹向堆积的片材的空气压力为400Pa时、当空气温度和空气经受时间变化时二次转印偏压的变化。
(1)对于空气温度为40℃,空气经受时间每次累计2秒钟(为了进给一个片材,喷吹空气2秒钟)/空气压力400Pa/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的情况每2秒钟对由一个片材所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进行累计。为了对应于水分含量的变化,通过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在二次转印部中施加的偏压上加上40V,抑制施加偏压的失配。
(2)对于空气温度为40℃,空气经受时间每次累计4秒钟(为了进给一个片材,喷吹空气4秒钟)/空气压力400Pa/片材(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的情况每4秒钟对由一个片材所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进行累计。为了对应于水分含量的变化,通过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4秒钟,在二次转印部中施加的偏压上加上80V,抑制施加偏压的失配。
(3)对于空气温度为50℃,空气经受时间每次累计2秒钟(为了进给一个片材,喷吹空气2秒钟)/空气压力400Pa/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的情况每2秒钟对由一个片材所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进行累计。为了对应于水分含量的变化,通过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在二次转印部中施加的偏压上加上50V,抑制施加偏压的失配。
从而,随着喷吹空气的温度变高,由于即使在相同的空气经受时间下片材的水分含量降低也会变大,所以,二次转印偏压变得更高。从而,获得没有转印缺陷的图像。
现将参照图14和15说明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装置。本实施例的设备的基本结构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从而将不再进行重复描述,将只描述本实施例的特征结构。对于和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
片材在纸匣401内受到空气的影响,片材的水分含量降低。特别是,如图14B所示,当卷曲量变化大的部位位于二次转印部的后端时,如果在二次转印过程中施加相同的转印偏压,在图14A至14C的区域1)存在由于转印偏压失配而使转印性能降低、产生有缺陷的图像(转印缺陷)的可能。如图14C所示,在区域2),卷曲量逐渐变化。从而,放电特性变化,因此,由于转印偏压的失配,可能产生由放电不均匀导致的图像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抑制图像缺陷,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和卷曲量的增加,在图14A的区域1)中,增大要施加到二次转印部T2中的二次转印辊140上的转印偏压(绝对值,下面以相同的方式表示)。在图14A的区域2)中,依次降低施加到二次转印辊140上的转印偏压。具体地说,如图15所示,当图像记录工作开始时(S1),获得关于每个片材被鼓风机417喷吹空气的空气经受时间、空气压力、空气温度、以及片材的类型的信息(S2)。在图14A的区域1),根据这样的信息,通过向片材分压Vp上加上修正值,增大转印偏压。在图14A的区域2),通过从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中减去修正值,逐渐降低转印偏压(S3)。施加具有适合于片材的水分含量的数值的二次转印偏压,并防止产生图像缺陷。
现将利用表6至8,描述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当鼓风机417的空气压力和空气经受时间改变时,图14A的区域1)和2)的二次转印部中的转印偏压值的具体例子。表6至8是表示空气压力、空气经受时间、卷曲量和修正值之间的关系的表。
表6
表7

表8

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鼓风机417产生的空气压力为400Pa,温度为25℃。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被空气浮起的片材(基本重量为80g的普通纸)的数目(遭遇空气的片材数目)为20(2秒钟/片材)。
如表6所示,通过一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将图14A的区域1)的转印偏压增加20V,可以在具有不同的空气经受时间的每个片材上施加适当的偏压。
进而,当空气经受时间增加2秒钟时,图14A的区域2)的卷曲量增加0.2mm(见表7)。从而,施加到图14A的区域2)上的转印偏压为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从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通过向分压Vp上加上修正值而获得的值)降低25V所得到的值(见表8)。根据这样的控制,由转印偏压的失配引起的转印缺陷减少,获得满意的转印性能。
相对于各种环境和片材的类型,空气压力、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以及浮起的片材(即,在工作过程中受空气影响的片材)的数目在主体中具有预先设定的值。
当采用类似于上面所述的片材时,在堆积的片材受到的空气压力改变时,改变图14A的区域1)和2)的二次转印偏压值。
(1)对于空气压力为600Pa、空气经受时间每次累计2秒钟/空气温度25℃/浮起片材的数目为10的情况每2秒钟对由一个片材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进行累计。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图14A的区域1)的二次转印部中施加的偏压加上30V,以便与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对应。施加到图14A的区域2)上的转印偏压为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从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通过向分压Vp上加上修正值获得的数值)降低37.5V的值(见表8)。
(2)对于空气压力为600Pa、空气经受时间每次累计4秒钟/空气温度25℃/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20的情况对一个片材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每4秒钟进行累积。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4秒钟,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加上60V,以便与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对应。
施加到图14A的区域2)上的转印偏压为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从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通过向分压Vp上加上修正值获得的数值)降低75V的值(见表8)。
(3)对于空气压力为800Pa、空气经受时间每次累计2秒钟/空气温度25℃/浮起的片材的数目10的情况由一个片材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每2秒钟进行累积。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加上40V,以便与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对应。
施加到图14A的区域2)上的转印偏压为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从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通过向分压Vp上加上修正值获得的数值)降低50V的值(见表8)。
现将参照图14和15以及表9和10,描述根据第五个实施例的装置。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基本结构和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从而将不再进行重复描述,将只描述本实施例的特征结构。对于和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
类似于例4,在本例中,考虑到片材的卷曲,使施加到片材后端的转印偏压较小,但是,在本例中,将描述改变空气温度的情况。
与例4类似,控制转印偏压的方法按照图15的流程进行。
现利用表9至10说明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根据由鼓风机417产生的空气温度和空气经受时间的图14A的区域1)和2)的转印偏压的具体例子。表9和10是表示空气温度、空气经受时间、卷曲量和修正值的关系的表。
表9
表10 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由鼓风机417产生的空气压力为400Pa。首先,将描述当空气温度为30℃时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被空气浮起的片材(基本重量为80g的普通纸)的数目为20。
如表9所示,通过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将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增加30V,可以将恰当的偏压施加到具有不同空气经受时间的每个片材上。在这种情况下,图14A的区域2)的卷曲量增加0.3mm(见表8)。
从而,施加到图14A的区域2)上的转印偏压为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从施加到图14A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通过向分压Vp加上修正值获得的值)降低37.5V(卷曲量为0.2mm时的25V和卷曲量为0.4mm时的50V的中间值)的值(见表8)。
相对于各种环境和片材的类型,空气压力、每个片材的空气经受时间、以及浮起的片材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空气影响的片材的数目在主体中具有预先设定的值。
当被堆积的片材经受到的空气温度改变时,图14A的区域1)和2)的二次转印偏压值改变。
(1)对于空气温度为40℃、空气经受时间每次累计2秒钟/空气压力400Pa/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的情况对每个片材所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每2秒钟进行累积。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在图14A的区域1)的二次转印部中施加的偏压上被加上40V,以便与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对应。施加到图14A的区域2)上的转印偏压为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从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通过向分压Vp上加上修正值获得的数值)降低50V的值(见表8)。
(2)对于空气温度为40℃、空气经受时间每次累计4秒钟/空气压力400Pa/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20的情况对每个片材所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每4秒钟进行累计。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4秒钟,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被加上80V,以便与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对应。
施加到图14A的区域2)上的转印偏压为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4秒钟、从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通过向分压Vp上加上修正值获得的数值)降低100V的值(见表8)。
(3)对于空气温度为50℃、空气经受时间每次累计2秒钟/片材(浮起的片材的数目)为10的情况对每个片材所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每2秒钟进行累计。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2秒钟,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被加上50V,以便与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对应。
施加到图14A的区域2)上的转印偏压为空气经受时间每增加4秒钟、从施加到图14A的区域1)上的转印偏压(通过向分压Vp加上修正值获得的值)降低87.5V的值(卷曲量为0.6mm时的75V和卷曲量为0.8mm时的100V的中间值)(见表8)。
在用于将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像直接转印到片材上并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中,转印偏压可以根据由被堆积的片材经受到的喷吹空气的空气经受时间、空气压力、和空气温度中的至少一项而改变。
本申请要求2006年3月30日提出的、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9418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这里作为参考被加以引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该图像承载构件承载调色剂像;转印单元,当施加转印电压时,该转印单元在转印部转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调色剂像;记录材料进给单元,该记录材料进给单元包括堆积部和空气喷吹单元,并且将记录材料之一向转印部进给,在所述堆积部堆积记录材料,所述空气喷吹单元用于向堆积在堆积部的记录材料上喷吹空气;以及转印偏压控制机构,该转印偏压控制机构根据向记录材料喷吹空气的时间、由空气喷吹单元向记录材料喷吹的空气的压力、以及由空气喷吹单元向记录材料喷吹的空气的温度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转印偏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喷吹单元根据片材的类型改变向记录材料喷吹空气的时间和向记录材料喷吹的空气压力中的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喷吹单元从堆积在堆积部中的记录材料的沿进给方向的下游侧端部向记录材料喷吹空气;并且所述转印偏压控制机构控制转印电压,使得当记录材料在进给方向上的前端通过转印部时的转印电压与记录材料在进给方向上的后端通过转印部时的转印电压不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该图像承载构件承载调色剂像;转印单元,当施加转印电压时,该转印单元在转印部转印图像承载构件上的调色剂像;记录材料进给单元,该记录材料进给单元包括堆积记录材料的堆积部和用于向堆积在堆积部的记录材料上喷吹空气的空气喷吹单元,并且将记录材料向转印部进给;以及转印偏压控制部,该转印偏压控制部根据由空气喷吹单元使每个片材经受的空气经受时间、空气的压力和空气的温度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转印偏压。
文档编号G03G15/16GK101046649SQ20071009148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0日
发明者西川晃弘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