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35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 具有改良的接地弹片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面板(LCDPanel)己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型计算机、 数码相机及投影机等电子产品,因此带动背光模组的需求持续成长。请参照图1所示的现有液晶显示装置900,其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上, 该现有液晶显示装置900包含有一背光模组9、一液晶显示面板8及一金属外框 7,其中背光模组9包含有一胶框90,以及依次组装于胶框90上方的一反射片 91、 一导光板92及多层光学薄膜93。液晶显示面板8叠置于背光模组9的上方, 并通过金属外框7与胶框90的配合,从而将液晶显示面板8固定于背光模组9 上。上述现有液晶显示装置900的背光模组9还包括有一安装于胶框90上的L 型接地弹片94及一位于胶框90底表面上的电路板95。接地弹片94的竖直边940 贴靠于胶框90的外侧表面901上,用以与金属外框7相接触;接地弹片94的水 平边941贴靠于胶框90的底壁902上,用以与电路板95上的接地线路或接地组 件相接触,借助接地弹片94可以将电路板95上的噪声或静电导至金属外框7 上,从而能够确保电路板95正常工作。当组装接地弹片94时,首先需要通过位于接地弹片94的水平边941上的卡 勾942与位于胶框90底壁902上的卡槽903相配合,以将接地弹片94预先定位于 胶框90上;然后,再将电路板95组装于胶框90的底壁902上,并通过至少一螺 钉96将其锁固于胶框90上;最后,将金属外框7安装于胶框90上,并使得金属 外框7、接地弹片94及胶框90均固定于一起。但是,因接地弹片94的厚度较薄 且其材质较软,其卡勾942容易变形,接地弹片94极易松脱,而失去预先定位 的功能,因此当组装电路板95或金属外框7时仍须重新安装接地弹片94,从而 致使工序繁多。况且,为提高定位效果,接地弹片94的卡勾942的折弯角度必 须保证在小于90度的范围内,因此冲压精度必须提高,而导致成本增加。因上述现有接地弹片94与胶框90的卡合结构存在有诸多缺陷,而必须加 以改进。为改进此一缺陷,在生产过程中,有利用胶带(未图示)将接地弹 片黏贴于胶框的外侧表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将接地弹片预定位于胶框上。但 是,在进行后续工序而需将胶带剥离时,会在接地弹片或胶框上遗留部分残 胶,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具有一接地弹片,其能 可靠地定位于胶框上,并能防止接地弹片松脱。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一背光模组, 其设有一接地弹片,能够可靠地定位于胶框上,并与金属外框形成可靠的接 地路径。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 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到上述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 光模组,其包含有一胶框、至少一固定件、 一接地弹片及至少一光源,其中 胶框具有多个框壁及一底壁,每一框壁均具有一外侧表面。光源收容于胶框 中。至少一固定件由底壁向外凸伸,并具有一卡合部及一挡止部,且挡止部 的直径大于卡合部的直径。接地弹片具有一第一接地边及一与第一接地边相 连接的第二接地边,第一接地边贴靠于一框壁的一外侧表面上,第二接地边 贴靠于胶框的底壁上,第二接地边上设置有一第一开孔及一与第一开孔相连 通的第二开孔,其中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孔的直径,且第一开孔的直 径大于固定件的挡止部的直径,挡止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孔的直径,而第二 开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固定件的卡合部的直径。为达到上述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 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有一背光模组、 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金属外框。背光 模组包括有 一胶框、至少一固定件、 一接地弹片、多个光学元件及至少一 光源,其中胶框具有多个框壁及一底壁,每一框壁均具有一外侧表面,这些 框壁与底壁围绕成一收容空间。光源收容于胶框中。多个光学元件组装于胶 框的收容空间内。至少一固定件凸设于胶框的底壁上,并具有一卡合部及一 挡止部,且挡止部的直径大于卡合部的直径。接地弹片具有一第一接地边及 一与第一接地边相连接的第二接地边,第一接地边贴靠于一框壁的一外侧表面上,第二接地边贴靠于胶框的底壁上,第二接地边上设置有一第一开孔及 一与第一开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其中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孔的直径, 且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固定件的挡止部的直径,挡止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孔 的直径,而第二开孔的直径不小于固定件的卡合部的直径。液晶显示面板叠 置于背光模组的光学元件的上方。金属外框组装于背光模组的胶框上,并将 液晶显示面板收容于其内,金属外框具有多个侧壁,至少有一侧壁组装于胶 框的邻近于接地弹片的一框壁上,并与接地弹片的第一接地边相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改良的接地 弹片与胶框的卡合结构,在胶框上设置有一呈蘑菇头状的固定件,而在接地 弹片上则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且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第 二开孔的直径,接地弹片可预先稳定地定位于胶框上,防止脱落,且其接地 弹片能够与电路板的接地线路及金属外框保持可靠接触,从而能够将电路板 上的噪声或静电导至金属外框上,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 置的产品质量。
图l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胶框与接地弹片均朝上放 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胶框与接地弹片均朝下放 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胶框与接地弹片的部分结 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 本实用新型。请参照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其包含 有一背光模组l、 一液晶显示面板2及一金属外框3,其中背光模组l包含有一 胶框IO、至少一光源(未图示)、多个组装于胶框10内的光学元件、 一组装于 胶框10的框壁101上的接地弹片11及一电路板16。液晶显示面板2叠置于背光模组l的光学元件的上方。金属外框3组装于背光模组1的胶框10上,并将液晶 显示面板2收容于其内,通过金属外框3与胶框10的配合,能够将液晶显示面 板2固定于背光模组1上。在本实施例中,从胶框10的内底面起,这些光学元 件依次为一反射片12、 一导光板13及多层光学薄膜14。请同时参照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的胶框10具有多个框壁 101及一底壁103,并围绕而成一收容空间(未标号)。电路板16安装于胶框10 的底壁103下方。每一框壁101均具有一外侧表面102,在底壁103上向外凸设 有至少一固定件15,此固定件15具有一卡合部150及一挡止部151。这些光学 元件组装于胶框10的收容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在胶框 10的底壁103上相对两边缘分别凸设有一固定件15,固定件15的卡合部150与 挡止部151的截面例如均呈圆形,且挡止部151的直径大于卡合部150的直径, 所以固定件15是呈蘑菇头状。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卡合部150与挡止部 151的截面形状。周定件15与胶框10呈一体式的结构。在胶框10的底壁103上 邻近于固定件15处还设置有一盲孔104,而在胶框10的邻近固定件15的一框壁 101的外侧表面102上亦设置有至少一盲孔105 (见于图5中)。请同时参照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l的接地弹片ll具有一第 一接地边110及一第二接地边111,其中第一接地边110贴靠于框壁101的外侧 表面102;第二接地边111与该第一接地边110相连接,并且贴靠于框壁101的 底壁103。第二接地边111上设置有一第一开孔112及一与第一开孔112相连通 的第二开孔113,其中第一开孔112的形状和固定件15的卡合部150的截面形状 相对应,且第一开孔112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孔113的直径和固定件15的卡合部 150的直径,而卡合部150的直径又大于第二开孔113的直径。又因为挡止部151 的直径大于卡合部150的直径,所以实际上第一开孔112的直径大于挡止部151 的直径,挡止部151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孔113的直径,第二开孔113的直径大于 或等于卡合部150的直径。固定件15的挡止部151穿过第一开孑L112后,卡合部 150伸入第一开孔112中并可以平移进入第二开孔113中。固定件15的卡合部 150卡合于第二开孔113中,而固定件15的挡止部151挡止于第二开孔113的边 缘。另夕卜,因为第一开孔112是对应于胶框10的底壁103上的盲孔104,所以第 一开孔112还可以供一螺钉4穿过,从而将电路板16及接地弹片11锁固于胶框 10的底壁103上。在本实施例中,接地弹片11是经由折弯成型而呈L型,第一 接地边110和第二接地边111相垂直,其第一接地边110为一竖直边,其第二接地边lll为一水平边,并且于第一接地边110上设置有一第三开孔114,第三开 孔114是对应于胶框10的外侧表面102上的盲孔105,用以供另一外部螺钉(未 图示)穿过,从而将金属外框3及接地弹片11锁固于胶框10的外侧表面102上, 并达到金属外框3与接地弹片11的紧密接触,既防止了接地弹片ll脱落,也确 保了接地路径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l具有两个接地弹片ll。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100的金属外框3组装于背光模组 1的胶框10上,并将液晶显示面板2收容于其内,金属外框3具有多个侧壁30, 至少有一侧壁30组装于胶框10的邻近接地弹片11的框壁101上,并与接地弹片 11的第一接地边110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外框3的两相对侧壁30分别 与两个接地弹片ll相接触。在组装时,当将接地弹片11组装于胶框10的框壁101上时,因第一开孔112 的直径较大,固定件15的挡止部151会先穿过第一开孔112,然后移动接地弹 片ll,使得固定件15进入第二开孔113中。此时,固定件15的卡合部150收容 于第二开孔113中,而其挡止部151则位于第二开孔113的边缘,以提供卡合定 位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接地弹片11与胶框10的卡合结构可以使得接 地弹片ll的组装便利,且能够可靠地定位于胶框10上,以防止接地弹片ll松 脱。当进入下一工序时,即当将电路板16组装于胶框10的底壁103上时,借助 螺钉4穿过电路板16及接地弹片11的第一开孔112而将电路板16锁固于胶框10 上,并且使得接地弹片11的第二接地边l 11能够与电路板16上的接地线路或接 地组件稳定接触。当将金属外框3组装于胶框10上时,金属外框3的其中一侧壁30是与接地 弹片11的第一接地边110相接触,并且借由一螺钉(未图示)穿过金属外框3及接 地弹片11的第三开孔114而将金属外框3锁固于胶框10上,并且使得接地弹片 11的第一接地边l 10能够与金)1外框3的侧壁30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及其背光模组1的接地弹片11可 预先稳定地定位于胶框10上,且其接地弹片11能够与电路板16的接地线路及 金属外框3保持可靠接触,从而能够将电路板16上的噪声或静电导至金属外框 3上,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背光模组1及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有一胶框、一接地弹片及至少一光源,其中该胶框具有多个框壁及一底壁,每一框壁均具有一外侧表面;该接地弹片具有一第一接地边及一与第一接地边相连接的第二接地边,该第一接地边贴靠于该胶框的其中一框壁的外侧表面,该第二接地边贴靠于该胶框的底壁;以及光源收容于该胶框内;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有至少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凸设于该胶框的底壁上,该固定件具有一卡合部及一挡止部,且挡止部的直径大于卡合部的直径;该接地弹片的第二接地边设置有一第一开孔及一与该第一开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其中该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开孔的直径,且该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该固定件的挡止部的直径,该挡止部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开孔的直径,而该第二开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该固定件的该卡合部的直径。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与该胶框呈一 体式的结构。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弹片呈L型,第 一接地边垂直于第二接地边。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于该胶框的底壁上设置 有一邻近于该固定件并与该接地弹片的第一开孔的位置对应的盲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一电 路板及一螺钉,该螺钉穿过电路板、接地弹片的第一开孔及底壁的盲孔。
6. —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有 一背光模组、 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金 属外框,其中该背光模组包含有 一胶框、多个光学元件、 一接地弹片及至 少一光源,该胶框具有多个框壁及一底壁,每一框壁均具有一外侧表面,这 些框壁与底壁围绕出一收容空间;光学元件组装于该收容空间内;该接地弹 片具有一第一接地边及一与第一接地边相连接的第二接地边,该第一接地边 贴靠于该胶框的其中一框壁的外侧表面,该第二接地边贴靠于该胶框的底壁; 以及光源收容于该胶框内;该液晶显示面板叠置于该背光模组的这些光学元 件的上方;及金属外框组装于该背光模组的胶框上,并收容液晶显示面板, 该金属外框具有多个侧壁,至少有一侧壁组装于该胶框的邻近于接地弹片的 一框壁上,并与该接地弹片的第一接地边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有至少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凸设于该胶框的底壁上,该固定件具有一 卡合部及一挡止部,且挡止部的直径大于卡合部的直径;该接地弹片的第二 接地边设置有一第一开孔及一与该第一开孔相连通的第二开孔,其中该第一 开孔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开孔的直径,且该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该固定件的挡 止部的直径,该挡止部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开孔的直径,而该第二开孔的直径 大于或等于该固定件的该卡合部的直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与该胶框 呈一体式的结构。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弹片呈L型, 第一接地边垂直于第二接地边。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胶框的底壁上 设置有一邻近于该固定件并与该接地弹片的第一开孔的位置对应的盲孔。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 括一电路板及一螺钉,该螺钉穿过电路板、接地弹片的第一开孔及底壁的盲 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有一胶框、至少一固定件、一接地弹片及光源。胶框具有多个框壁及一底壁。固定件自底壁向外凸设并具有一卡合部及一挡止部。接地弹片具有一第一接地边及一第二接地边,第一接地边贴靠于一框壁的一外侧表面,第二接地边贴靠于胶框的底壁,第二接地边设有一第一开孔及一第二开孔,第一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孔的直径,且第一开孔的直径不小于挡止部的直径,挡止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孔的直径,而第二开孔的直径不小于卡合部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2F1/133GK201130289SQ200720199018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管昊远, 邵仲达 申请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