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象记录设备和用于影象记录设备的感光材料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48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影象记录设备和用于影象记录设备的感光材料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影象记录设备和用于使感光材料曝光以记录潜像的影象记 录设备的感光材料分配装置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以前,记录^M相底片如负片和反转片(下文简单地称作"胶片") 上的影 常 31直接(模拟)曝光的方式印制在比如相纸的感光材料上, 其中,{^^交片娜的麟入射到感光材料上,以达至暖面曝光的目的。最近引入了一种新技术,这是一种依靠数字曝光的印相机。简要地说,用 光电形式读取记录在胶片上的影象,然后转换成数字^言号,并进行各种影象加 工处理,以产生用于记录的影象数据;根据影象数据调制的记录光用于扫描并 使感光材料曝光以记录潜象,潜象随后l颇影并输出照片(相片)。依照这种 原 作的印相机已经作为数字印相机商品化了 。在数字印相机中,光电读 片上的影象,舰随后的影象(信号)处理 进行反差校正和其雄作,以决定曝光^^[牛。因此,例如,舰组合几个影象 或把一个单一影象分割成几个影象,以及色彩/密度调整和边缘增强,数字印 相机在影象处理方面,比如编辑印制的影象有很多能力;因此,相片可以根据 特定的用織行各种影象鹏制作后输出。而且,印制影象的数据可以输入计 ^m^^似的设备,荆诸存在比如软盘的记录介质上。数字印相机的另一个优点是,与通过直接曝光的传统方法印出的相片相 比,数字印相机输出的相片在解象力和色彩/密度还原性方面具有更好的影象具有这對寺性的数字印相机基本上包括一个带有扫描器(影象阅读器)的输入器、 一个影象 器和既带有曝光^§又带有显影^ 的输出器。在扫描器中,从光源发出的可读光线可以入射至鹏片上,从胶片上产生了 带有胶片上记录影象的投射光,投射光经成像镜聚焦在影象传感器比如CCD 传皿上形成清晰的影象,然后M光电转换获取影象,并作为胶片上的影象 娜(即影象数据信号)被送到影象处理器。在影象鹏器中,从扫描器中送 来的影象数据要经过特定的影象^a操作,产生的用于影象记录的输出影象数 据(即曝光^f牛)被送到曝光^g。在曝光驢中,如果它是M31光束扫描来曝光的这类曝光驢的话,按照/A^象处理^f专来的影象数据来调制光束,荆吏它姓扫描方向上偏转,同 时在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辅助方向传送感光材料(如相纸),由此,由于感光 材料用光束扫描曝光(印制)的结果,形成了潜象,而且背印也记录上了。在 显影装置(处理器)中,曝过光的感光材料要进行显影和其它特定的处理,以 输出还原己记录 片上的影象的相片。在曝光體中,无论是数字印相禾喊依靠"直接"曝光的普通印相机,未 曝光的感光材料都以暗,式保存,即,在避光的盒子里包含的巻。感光材料 从曝光體里的暗盒中抽出,并进一步传送以进行曝光和其它必要的步骤。在普通印相机中,传^i程中的感光材料在进行曝光、背印记录、显影、 清洗、烘干和其它必要的步骤时,不剪切而是保持一^^巻,只是在这些步骤都 完成以后,感光材料才剪切成特定长度的单个的照片。这种工艺要求用以指示单个画幅(相片)i&廓的画幅^言息(画幅孔),在 感光材料曝光之前或之后形成。然而,形成画幅信息的感光材料部分只是浪费空间。而且,画幅信息必须M:具有打 L、传^^或类似物的牛親錢来形成。在数字曝光型曝光装置中,为了记录没有不均匀性和其它缺点的高质量影象曝^i程中的感光材料为了进行扫描,必须高精度地传送并不能停顿。另一 方面,感光材料的传送在形成画幅信息时必须停下来,而且,背印的记录会使 将要扫描的感光材料的传送负荷发生波动。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数字印相机中的曝光驢相应地制成了一个感光材料 的松弛部段(缓冲弯),它不仅位于曝光位置和画幅信息形成区之间,而且位 于曝光位置和背印记录区之间。如果采取这个方法,在缓冲弯的感光材料的容量(画幅数量)必须控制,必须准确地调节曝光时间,还有许多其它因素,包括传送区的复杂结构性及感光材料的控制;因此,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不可避 她增加。在这些瞎况下,人们希望把曝光體合并至擞字印相机中,并希望感光材 料按照最终制作的散页相片被切成散页后也能曝光。然而,把感光材料切成散页后能使之曝光的数字曝光装置事实上还没有实现。在印相机中,显影和随后的步骤一般比曝光要用更多的时间。如果曝光(影象记录)与显影和后续步骤同时,itka行,前者比后者快,曝过光的而要进行显影的感光材料逐^i也积累起来。换句话说,显影和后续步骤的速率是有限的,曝光操作不得不停下来。在最后一步把感光材料切成散页这种类型的印相纸中,在曝光部分和显影 丰;it间设有储存器,以临时储存曝过光的感光材料。因此,显影和后续步骤就不再,率限制了,连续曝光就可以完成,以实现高效率:tKt行。在感光材料切成散页之后进行曝光的这种类型的印相机中,在存储器或类 似物中容纳曝过光的感光材料散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管理剪切后的散页曝刑顷序(ffl31参照画幅号码和ffiffl瞎)上,这个方法有困难,在从存 储器^^似物中实现平稳應散页输出,也有困难。要克服这个困难,在剪切的曝过光的感光材料散页^is^影m^前,在横 向或在垂直于它们传送方向的方向上分配它们,以形皿传送方向上重叠的几 行。通as个方法,与散页感光材料以单行处理相比(在两行的情况下几乎是 两倍,在三行的情况是几乎是三倍),显影机的加工能力可以被提高,而且曝 光和显影过程之间在速度上的差异几乎被取消了 。然而,如果将进行分配感光材料散页的设备安装到印相机上,感光材料的 传a^各径长度就增大了 ,而且印相机的尺寸大小和成本也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剪切后的散页感光材料的分配不应影响曝光和感光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其它任何步骤。例如,拿一个具有每小时鹏1800张最普通L尺寸相片的能力的 印相机来说。因为每两射中处理(曝光) 一张相片,分配,必须相应地完成 必要的操作,包括接收送来的曝过光的感光材料散页,它们的分配以及准备接 收下一张将要送来的感光材料散页。为了超u这个要求,对传统的分配装置做了些改动,包含三个部分, 一个高it传送部分, 一个分配部分和一4St度调节部分;在高速传送部分,从曝光 部分出来的散页感光材料被高速传送到分配部分,因雌U下一个将要到来的散 页之间的距离要足够长,以获得进行预定分,作所必需的时间。在分配部分, 散页通过合适的方法横向分配,比如,把散页用传送部件移到一起,然后传送到驗调节部分,在这里,在它们被微显影丰;i^前,散页传魏度调节成与 显影的速度一致。因此,与没f顿分配體相比,感光材料的路径长度大大地增加了,印相 机的尺寸大小和,每相应地增加。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在数字印相机上或类似装置中 的,在剪切的感光材料上进行数字曝光、背印记录等等的影象记录设备(曝光 设备)。本设备的特征在于有好的可保养性,容易升级和斷氐成本,以及结构 紧凑和工作效率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光材料分配装置,它将用于在剪切的散 页感光材料j^a行曝光,最好是数字扫描曝光的影象记录设备(曝光驢)上,,曝过光的散页感光材料:^M影机,该,的特征在于短的路径长度、小尺寸和简单的布局,以及低成本和在影象记录设备中将曝过光的散页感光材料 分配成几行的可靠性。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影象记录设备,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在避光盒子里装有一巻感光材料的暗盒承皿的感光材料供应部分,和一个用于^万述暗盒里抽出感光材料的抽出部件;一个用于当感光材料被所述的抽出部i糊出时,把感光材料切成散页的裁 刀具;一个位于所述的感光材料供应部分之上的影象记录部分,它具有一个用于 当感光材料散页被保持在特定记录位置时传送所述用于扫描的剪切后的感光材 料散页的扫描传送部件,以及一个曝光装置, 曝光^§按照数字影象 调制的记录光,对由所述扫描传送部州专送的用于扫描的感光材料进行曝光-,一个传送部件,它把感光材料以在所述的记录位置上使记录面朝上的方 式,从所述的裁刀具传送到所述的扫描传送部件,并把曝过光的感光材禾4#送到下一步;一个背印部分,它位于所述的传送部附专送感光材料的路径的中间,用于 在感光材料的非记录面记录背印。在最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还包括在感光材料的传送方向上 4立于戶万述影象记录部分的下游的一个分配,,以把剪切的感光材料散页在与 所述传送部件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分配成几行。为了达至嘴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使特定长度的散页感光材料曝 光,以记录潜象的影象记录设备的感光材料分配装置,它把曝过光的感光材料 ^f共给显影机,所述^g包括一个当感光材料散页放于其上时,传送它们的传 送部件, 一个提升分配部件,它在感光材料散页在所述传送部件上传送至肿寺定 的位置后,从传送部件上提升所述散页感光材料,并把它们在与所述传送部件 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分配成几行上。在最佳实施例中,S0f述影象记录设备中的感光材料的曝光是扫描爆光, 感光材料是在它被扫描传送部件运输时被曝光的,所述的传送部件在感光材料 的传送方向上紧挨着设^^f述扫描传送部件的下游。在另一个最佳实施例中,所述传送部件是向着感光材糾专送方向的下游向 下倾斜的。


图1A和图1B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显示影象记录设备两,'J子 基tt局的示意图;图2是描述用于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的典型的感光材料分配装置的示意图;图3A是说明用于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的感光材料分配體的另一个例 子的俯视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侧视图;图3C也是图3A的侧视图,但处在与图3B不同的状态;图4A和4B是描述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的另两,仔的示意图;图5描述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影象记录设备中的曝光单元的透视图;图7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描^^用感光材料分配装置的影象记10录设备的示意图;图8是感光材料分配體一个例子的侦舰亂图9是图8所示的感光材f斗分配^S的平面图;图10是图8所示的感光材料分配體的提升传送机机构的平面亂图11是与图10所示的相同的提升传送机构处在不同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2是与图11所示的相同的提升传送机构处在不同的状态的平面亂图13是说明使用图8所示的分配,的一种感光材料散页分配方法的示意图;图14是说明使用图8所示的分配装置的另一种感光丰才半斗散页分配方法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 影象记录设备和根据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感光材料分配^S。首先,在下面参照图1-6描述影象记录设备。图1A和图1B表示影象记 录设备的两个例子的基 置。图1A中10所示的在下文中称作"记录设备" 的影象记录设备是这样一种设备,把一巻感光材料切成与最后制作的相片相配 的特定长度的散页,背印(背印的记录)和数字曝光后,曝过光的感光材料A 供给显影机(也叫作"鹏器,,)。要具有这些能力,记录设备10要包括一个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 一个裁 刀具28, 一个用于记录背印的打印机14, 一个具有在记录(曝光)位置X, 使感光材料A曝光的曝光光学单元(下文称作"曝光单元")34的影象记录 部分16, 一个扫描传送部件(图1A和1B上未示出), 一个分配^gl8。也正如图1A和1B所示,影象记录设备10的基 局,影象记录部分16 體在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的下游,感光材料A从裁刀具28传送到扫描传 送部件,记录侧(^^乳I5侧)在记录^SX处朝上。不用多说,虽然为了解P^S的基本结构从图1A和1B上省略了传送感 光材料A的部件,传送导向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等等,但在记录设备中根 据要求设置它们。在记录设备10中,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包括承,20和22以及相连的 抽出辊对24和26。用于把感光材料A切成与相片尺寸相对应长度的散页的裁刀具28,體在感光材料a ilil抽出舰24和26传送方向的下游(下文所 用的术语"下游"具有刚在上文定义的含义)。承織20是在避光的盒子里駭一鋭录面朝外的感光材料a的暗盒30 (或32)装入的地方。纟 载器20和22里装入的暗盒30和32经常在适于 容纳不同类型的,以它们的尺寸(宽度)、表面光泽(绸纹、无光泽等等)、 特性(如厚度和片 ^)等等为特征的感光材料a。 纟说明的记录设备10能^A两个暗盒,但这不是本发明的唯」膚况, 它也可被改动以只會潔入一个或旨讓入多,音盒。抽出辊对24或26是用来分别M载器20或22的暗盒30或32中抽出感 光材料a,,它向下游传送。当感光材料a已经从裁刀具28向下游传送了 相当于将要制作的每张相片的长度时,它的传^l尤在此时停住。随后,裁刀具 28开动,把感光材料a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散页。图ia和ib中所示的记录设备io相应地,以^;人两个暗^s抽出的感光材料a用共同的单一裁刀具28切割;这不是本发明的唯一的情况,也可为各 个承载器(或暗盒)设置两个分开的裁刀具。打印机14是用来在感光材料a的非记录反面(没涂孚服面)记录包括各 种信息的背印,比如,照相时间、印制(曝光)日肌画幅号码、胶片识别(id) 号码(代码)、用于照相的照相机id号码和印相机的id码。在本发明的记录设备10中,对用于记录背印的打印机14没有if械柳蹄tj, 可以采用^iff周知的打印机所使用的各种印刷记录方法,比如喷墨打印机、针 式打印机和热传送打印机。由于后面将要描述的原因,非针式记录方法比如用 于喷墨打印机的方法可能以优先使用,尤其最佳的打印机是使用不溶于,水并 在常温下是固体的热烙墨的喷墨打印机。为了与最近开发的先进照相系统相兼容,打印机14最好能同时打印出至 少两行。如果图1a所示的本发明的记录设备10中要在感光材料a曝光之前完成 背印,背印可在感光材料a被裁刀具28切割之前或之后记录,或能可在切 害蝶作从开始到结束的间隔期间内记录。选择哪段时间决定于各种因素,比如 从裁刀具28至佣打印机14记录背印的区域的距离,和最终要印出的相片的尺 寸大小。影象记录部分16包括曝光单元34和扫描传送部件(图1A和IB上未示 出),在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10中,影象记录部分16设在做蹈啲感光 材料供应部分12之上。包括用于记录设备10的控制板的电子部分经常设在影 象记录部分16的附近,通舰它设在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之上,记录设备IO 具有更好的可维护性。在举例说明的记录设备10的影象记录部分16中,当剪切的散页感光材料 A固定在记录位置X处时,Mil扫描传送部衔专送它们以进行扫描,按照数 字影象数据调制的记录光被曝光单元34挪,入射在记录健X的感光材料 A上,进行二维曝光。这种曝光方法一般称作"数字光栅扫描曝光",被用来 在感光禾才料A上记录影象。曝光单元34是已知的光束扫描器,它基本上包括发出红(R),绿(G) 和蓝(B)光以曝光感光材料A的光束的光源,按照数字影象数据调制发出的 光束的调制器比如AOM (声光调制器),在与扫描传送感光材料A的方向相 垂直的主扫描方向上,Rlt调制光束的光反射器,比如多棱镜,用以在记录位 置X (在扫描线上)的特定点,把湖光束聚焦戯寺定射束点的飽(扫描)镜 头。本发明记录设备上的曝光单元34决不限于这类已知的光束扫描器,它可 以被许多种^ffi各种发光装置和空间调制装置的数字曝光^S代替,它们在与 扫描传送感光材料A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一个具体的例子包括使用 PDP (等离子显示)阵列、LED (电子荧光显示)阵列、LED (发光二极管) 阵歹ij、 LCD (液晶显示)阵列,DMD (数字,反射镜)阵列,或激光阵列 的数字光栅曝光部件。用于扫描传送感光材料A的部件也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类型,很多散页传 送部件可作为例证。具体的先进例子包括〗OT两^装在记录位置X (扫描线) 相对两侧的传送辊对的扫描传送部件,和4顿当感光材料A保持在记录位置 X时,传送它的曝:)t^和两个压辊的扫描传送部件,上述压辊用一种使它们与 曝^M接触的方式位于记录位置X相对的两侧。在记录设备10中,扫描传送部件设在曝光单元34下面,扫描传送^;K平 或基本7K平方向可以更好;fefeit行。把感光材料A从裁刀具28传超i」扫描传送部件,和随后纟艘说明的从扫描传送部fH专送到分配装置18,以及进一步从分配驢18传送到处理器的传 送部件不限于任何特别的方法,所有己知的散页传送方法比如压辊、压带、带 传送和f顿吸取器的提升传送^^以的部件都可以用。在鄉ij说明的记录设备10中,影象记录部分16位于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 上面,把感光材料A从裁刀具28传超!]扫描传送部件的传送部{楼适于传送 感光材料A,以使当感光材料fflM扫描传送部件经过记录健时,它的记录面 朝上。因此,从供应部分12出来的感光材料A向上传送,它的传邀各径拐弯, ^f吏它的记录面朝上后,感光材料A被《扫描传送部件,并用从上面即从位 于扫描传送部件:tJ:的曝光单元34娜下来的记录光线L照射。因此,曝过 光的感光材料A记录面朝上,被,处理器。为了确保记录设备10中的裁刀具28倉鹏感光材料A切成正确的长度, 并通过确保感光材料A的切割和背印的记录不会M扫描传送部件,向用于 扫描的感光材料的传送中引入ftf可负荷波动,而得到正确的扫描传送,从裁刀 具28到记录位置X的距离,和从打印机14到记录位置X感光材料A的长度, 它们都随在传送方向的最大尺寸相片的长度一起变化,它们必须比最大尺寸长 度大。换句话说,为了隔出,部分,必须设置切割缓冲区和预曝光缓冲区。如果一种非针式打印机比如喷墨打印机用来作为打印机14,背印的记录 不可能向用于扫描的感光材料Z的传送引入负荷波动;因此,预曝光缓冲区的 长度可以与切割缓冲区(即,从裁刀具28到记录j體X的距离)相等,由此, 感光材料A的传i^各径长度可以被縮短。而且,形成感光材料A缓冲弯(松 弛带)的缓冲弯形成区可以设在传送路径的中间,因此,可能被单销分引入 到感光材料的传送中的负荷波动就被去除了, Xit—步縮短了它的直线距离。因此,通过4顿上面描述的技將I1方法,记录设备10可以被制造得更紧 凑,而且更便宜。说到感光材料A的缓冲弯的形成,较小尺寸的相片可以线性地移动,缓 冲弯只在处理较大尺寸的相片时形成,另一方面,即使在处理最小尺寸的相片 时也可形成缓冲弯。分配,18A的散页,以形成供给到显影机的几行。使用目前用于印制相片的普通银盐照相材料,显影处理比曝光更花费时间,如果曝光是遊彭ikiS行,显影处理,鄉艮不上曝光的速度,而是落在后面,这就导致了需要把曝过光的感光材料临时储存在储存器、存贮器或类似物中。设置分配體18是基于解决这个困难的想法而设置的,通MI黄向分配感 光材料A的散页上,以形成在传送方向上重叠的几碎亍,可以提高显影机的工 作能力(在两行盼瞎况下几乎是两倍,扫行的情况下几乎^H倍),而且显 影处理和曝光的时间差几乎取消了。在本发明中,分配装置18不限于任何特殊类型,各种散页分配设备都可 以用,比如,如图2所示4柳一个围绕轴36a旋转的转盘36的分配錢,和 感光材料A的传送部件被分成几个部分,比方说三个部分,并且中心部分横 向移动的感光材料A的分配皿。还有,在ilil影象记录部分16曝光(扫描传送)的同时,可容纳剪切散 页感光材料A的这种类型的分配装置,它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快速地分配剪 切的感光材料散页。下面将要详细描述的这种装置可叫作"短距离分配装置", 它能更好地用在本发明中。图3A、 3B和3C标的是典型的短距离分配體40。短距离分配體40是一种〗OT带传送器和M:沿轴线切开圆柱体,以在传 面的选定区域形成一个平面而审!l做出来的半园形(D形)辊的装置。在所举出的例子中,它包括 五个向下游(如图3A中箭头a所指)传送感光材料A的,在空间JlS有间隔 的带传送器42 (42a、 42b、 42c、 42d和42e),和设在相邻的两个带传送器42 之间用以横向分配散页感光材料,以形成几行的半圆形辊对44 (44a、 44b、 44c 和44d)。如图3B所示,当抽出/Ai:游位置输送的感光材料A进入短距离分配装置 40时,^h半圆形舰44处在它们的平面部分互相相对的状态。在所考虑的 这种情况下,处在下面i立置的半圆辊的平面部分设定在与带传送器42的传送 表面同一个7]C平面或比它稍低的健,因此,无论如何也不会损坏M:带传送 器42等等感光材料A的传送。当散页感光材料A被传超勝定的隨时,半圆形M 44在特定方向转 动以分配那些散页,也就是,如果图3A中散页要分配到右边,就顿时针糊,如果要分配至IJ左边,就反时针糊。图3C中看得很清楚,如果半圆形辊对44 转动,下面半圆辊的传送表面将会升到带传送器42的传錄面之上,因此, 从带传送器42上提升感光材料A的散页;随后,散页被夹在針半圆形舰 44的上下两个部件之间,并樹黄向传送分配iM^亍。失邵巨离分配装置40的另一个最佳实施例是将作为传送部件的带传送器与 作为分配驢的提升传;i^g相结合,传送部{顿带感光材料A的散页并把 它们向下游传送,分配錢使用吸取器或类似物提升感光材料A的散页,并 横向传送它们以把它们分配成几行。当曝过光的感光材料A散页传送到短距 离分配體40中带传送器上的特定健时,幵动提升传送部件,以提升感光 材料A的散页。并横向或慨斜(向下游)传送它们,以把它们分配成几行。j顿前文提到的两种分配驢,一种{顿转盘36,另一种移动传送部件 的分切单元中的一个,为了确保在曝^1程中不向感光材料A的扫描传送带 入任何负荷波动,需要在记录隨X下游的区域A (见图1A和IB)设置后 曝光缓冲器(也作为预分配缓冲器),也需要在分配装置的下游设置一个传送 分配后的散页感光材料A的部件(作为后分配缓冲器)。如已经提到的,感光材料A当它被夹在辊或类似物之间时经常被传送用 以扫描,因此,甚至如果被曝过光的部分感光材料A被放在驱动的带传送器 上时,将要被引入感光材料扫描传送的负荷波动小得可以忽略。因此,{顿上 文擬啲鄉巨离分配驢就提供了有利剝牛,它可以紧接着设置在记录位置X 之后,而不用插入任何后曝光缓冲器,正被曝光的感光材料A的剪切散页可 以以与扫描所传送的感光材料的iIS—样的速度被短距离分配装置接收,曝过 光的散页感光材料可以在在在它们被接纳进传送部件后立即被分配,分配后的 散页立即向下游传送。因此,Mili顿短距离分配體,相当大i繊短了感光材料A的路径长 度。而且,对短距离分配装置来说,带传送器的移动M并不是乡树地要与传 送扫描的感光材料A的鹏相等。图1A和1B所示的实施例是具有分配體18的最佳实施例;然而,这些 不是本发明的唯一的例子,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可以不装配分配装置18, 而使感光材料A的散页以单行供给显影机。这种类型的机器在印相m/处理器 的工作能力方面不是高效的,但另一方面,它是便宜的。为实施这个实施例,16取消分配装置18,加上后曝光缓冲器,以使曝过光的感光材料A传, 器。图1a所示的记录设备适于在感光材料曝光之前,记录背印。这不是本发 明的唯一情况,,可以作些改动,在感光材料a曝光之后,记录背印。图1b 的是这种情况的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打印机14的后曝光缓冲器(区b)设在记录健x的下游, 打印机设在向下弯曲的传i^各&b随后,分配装置18设在向上弯曲的传送 路肚使得剪切后的散页感光材料a在它们被徵处理器之前被分配成几 行。甚至在曝光之后进行背印的另」瞎况下,4顿非针式打印机和郷巨离分配装置对3M:在记录^g x的下游设si:线传送路径,以缩短感光材料a的路径是有用的。如果在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不采用分I^S 18, ^;人图1a中省略分配 ,18的情况下,作些改动;在记录位置x下游的感光材料a的传送路径是直的,打印机14设在与图ia所示的分配體is相同的^a上。因此,本发明的记录设备10保持有基本的布局,艮口,影象记录部分16设 在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的上面,感光材料a的传m径是以这样一种形式形 成的,以使它的记录面(涂有学LH交侧)在记录位置x处朝上,而且机器升级、 陶氐成本和适应各种规粉变化的各种变化都能简单地完成。图4a和4b标的是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的两,仔。图4a和4b所 示的影象记录设备是图1a所示的记录设备10的具体的例子,因此,相似的 部件以相似的标号标出,下面的描述针对图4a和4b體的具体例子的部件。 必须注意,除了鄉揽明的部件,按照需要,记录设备50也包含有感光材料 a的传送部件比如传送辊、传送导向部件、传感器和各种其它部件。图4a中50所指的影象记录设备(下文中简单地叫作"记录设备50") 是暗盒内置型的,暗盒30和32的相应的承载器20和22分别安装在记录设备 50内。包含承载器20和22的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位于记录设备50的外壳52 的左下部,如图4a所示,具有曝光单元34和扫描传送部件54的影象记录部 分16位于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的上面。在對列说明的记录设备50中,ffiil先打开朝向操作者(背向相纸的平面)前侧的盖,然后在垂直于相纸平面的方向上,t操载器里方icA相应的暗盒,就 可以向承载器20和22中装载暗盒30和32。,载器20和22中的暗盒30和32中抽出的感光材料A被传送部jtt 本垂直地向上传送,ffi3i传送导向部件56,其传i^各径向右弯转90度,于是, 它几乎水平地移动,记录面朝上:fciyiiS扫描传送部件54。裁刀具28和使用色带的打印机14安装在感光材料A的传皿径的中间。 正如已经魁啲,当感光材料A从裁刀具28向下謝专送相当于^^将要制做 的相片的长度时,感光材料A的传i^就在这个时间点上停住了;随后,切割28 开动,切割感光材料A微寺定长度的散页,它们在传送的同时,要用打印机14 进行背印。如上所述,影象记录部分16包含曝光单元34和扫描传送部件54。在阐 述的例子中,曝光单元34可以是前面擬啲光束扫描器,它采用按照记录的 影象调制的,并姓扫描方向(与图4A和4B的平面垂直)上础的光来作 为记录光线L来曝光感光材料A,其主扫描方向垂直于扫描传送部件54传送 用于扫描的感光材料A的传送方向。曝光单元34位于扫描传送部件54的上 方。另一方面,扫描传送部件54包含位于记录錢X (扫描线)相对两侧的 两组传送辊对58和60,和一个为在记录位置X更精确地约束感光材料A而 设的曝光传送导向部件62。 M5i传送导向部件62的导引,感光材料A通过传 送辊对58和60在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辅助方向传送。正如已经提到的,光束 在主扫描方向反射,因此感光材料A被光束二维扫描曝光,在材料Z上形成 潜象。分配驢18设在影象记录部分16的下游。曝过光的散页感光材料A在 分配錢18概黄向分配(在垂直于它们的传送的方向)^i^传送方向上重叠 的几行。随后,散页感光材料Afflil传送舰64;^iS处理器66,并在采絶显 影、漂白定影、漂洗和其它槽中,以适合于感光材料A的方式经受必要的处 理,并随后烘干生产出最终的相片。在图4A中所示的记录设备中,分配體18是敝提到的短距离类型, 它可以紧挨着安装在记录位置X之后,以縮短感光材料A的路径长度。图4B中70所指的记录设备有在外壳72的左侧壁上有形it^架的承i^1820和22,因此暗盒30和32可以M卜面繊去,而不用打开外壳的门或其它 粗可部位c在我们考虑的实施例中,AM繊20到记录健X的路径长度与録载 器22到记录健X的路径长度是如此不同,以致于要分别为*承载器提供 裁刀具28a和28b。除了这一点和感光材料A的传illg各径变化外,记录设备70具有基本上与 图4A所示的记录设备50相同的布局。,1#在记录设备50中,记录设备70中的影象记录部分16位于感光材料 供应部分12之上,从暗盒30和32中抽出的感光材料A被向上传送,与之相 连的裁刀具28a和28b切成散页,这些散页随后要被打印机背印。随后,感光材料A的传鄉射SI51导向部件74向右皆弯,因此,在几乎 水平面上移动,然后记录面朝上地被皿扫描传送部件54,因此,它在影象 记录部分16进行成象曝光。剪切后的曝过光的感光材料散页被分配装置18分配成几行,随后被传送 辊对64传,处理器66,在这里进行显影并进行必要的M步骤以生产出相 片。图5标的是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的又一个例子。又一次地,相同的地 方用相同的数字标识,下面的说明针对不同的地方,除了图5实际上画出的部 乎矽卜,传送感光材料A的装置比如传送辊、传送导向部件、传Sil等等可根 据要求提供。图5中80所指的影象记录设备,下文中简单地称作"记录设备80",具 有与前面擬啲记录设备10、 50和70基斜目同的布局,包括感光材料供应部 分12、裁刀具28a和28b、打印机14、位于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之上的影象 记录部分16和郷巨离分配装置82。记录设备80的感光材料供应部分12具有两个承 86和88, *都安 M"皿的记录面朝上的感光材料A的日M 84 。在举例说明的记录设备80中,^暗盒84有一个内置的抽出辊对90, 上面的辊是驱动辊。当暗盒84放到承载器86和88中的特定的位置上时,它 们与用于安装在相棘f^上的相联的抽出^t的驱动源啮合。把抽出辊对90与位于M承载器86和88上的相联的驱动源啮合的方法并不限于任何特殊的方法,各种已知的啮合方法都可以用。 一种方法是,*抽出舰90驱动辊的旋转轴的一端伸出到齡暗盒84的外面,并与一个滑轮 连; 一条绕着三个滑轮的弹性环带用作驱动體,其中一个滑轮与驱动源啮合, 日t^ 84放在每一个承 | 86和88中的特定的位置,于是所述滑^^及力推动 围绕着滑轮的环带。由于记录设备80这样设计,旋转的环带将会带动抽出辊 对90转动。另一方面,可以设置一个齿轮而不是滑轮,装上暗盒84,于是,抽出辊 对90与驱动源啮合。许多其它方法都可以用以达至U在抽出辊和相关的承载器 上的驱动源啮合的目的。,M载器88中的暗盒84中抽出的感光材料A被裁刀具28b切割成特定 长度的散页,散页fflil第一个传送部分92和第二个传送部分94向上传送这些 散页,每个传送部分都包括几个传送辊对。从承皿86中的暗盒84中抽出的 感光材料A被裁刀具28a切割成特定长度的散页,这些ffl31第二个传送部分94 向上传送。随后,感光材料A如图5所^i己录面朝上地向右移动,駄到影 象记录部分16 (更准确的是SA扫描传送部件54)。正如所示,打印机14设在第二个传送部分94的中间,以便它能在感光材 料舰第二个传送部分传送时在其上记录背印。第二个传送部分94上的紧挨着打印机14下游的两个传送辊在空间上相距 ^^够的空间,以提供缓冲弯形成区98。换句话说,调节第二传送部分94,以 使在缓冲弯形成区98下游感光材料A的传^M与它在影象记录部分16处 用于扫描的传皿度相同,而它在缓冲弯形成区98的上游以更快的速度传送。 因此,被穿过第二传送部分94传送的的感光材料A在缓冲弯形成区98形成 一个如虚线所示的,取决于区98尺寸的缓冲弯。这样,打印机14就被一个足 够短的路径长度与影象记录部分16隔开了,以实现感光材料A在辅助扫描方 向被精确地传送。影象记录部分16包含曝光单元34和扫描传送部件54。如在记录设备10、 50和70中一样,扫描传送部件54包含设在记录位置(扫描线)X相对的两 侧的两个传送辊对58和60,和一个帮助感光材料A适当地固定在记录位置X 的曝^ii输导向部件(图5中未画出)。图6是曝光单元34的透视图。曝光单元34 ^H条激光不同入射角的镜头(即,三个光源的不相关联的镜头),它用三元色光束对感光材料A进行扫描曝光;它包括激光光源100 (IOOR, 100G和100B),还有声光调制器102 (102R, 102G和102B),多棱镜104,飽镜106和布置在从於光源发出光 束L (Lr, Lg和Lb)的4瑰方向上的平面镜108。除了这些部件以外,曝光 单元34根据需要还可有其它的光学元件和装置,包括光束整形镜、聚光镜、 倾斜校正镜、光路改变镜和传麟。所说明的三^源的非关联镜头{,三个激光源发出的与感光材料A的 曝光相符合的特定波长的光束,红光(R)、绿光(G)和蓝光(B);从各个 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束L允许以,不同的角度(例如,大约四度)入射到多棱 镜104的鄉面的同一个点上,然后姓扫描方向上鄉,然后以不同的角度 聚焦到感光材料上的同一个主扫描线上;这种扫描在时间间隔内在同一个主扫 描线上进行。在典型的情况下,激光源100R是一个^lt波长为662nm用以进行R曝 光光束Lr的半导##光发生器;激光源100G是一个j顿SHG ^g,波长 为532nm,用以进行G曝光光束Lg的波长转换激光发生器;襟〔光源100B也 是一个4顿SHG装置,但鄉波长为473nm用以进行B曝光光束L b的波长 转换激光发生器。声光调制器102是用以按照记录的影象,调制从激光源100发出光束L 的装置。调制过的光束L然后娜到多棱镜104的娜面的同一个点上,被表 面,,并被飽镜106处理,因此它们将最终正确地聚焦到主扫描线上的记 录健X;此后,当感光材料A被扫描传送部件54在辅助方向上传送时,光 束L被平面镜108反射,并入射到感光材料A上的曝光位置X (扫描线)。敏巨离分配装置82设在影象记录部分16的下游。它是^(OTfr5:提到过的带传送器和^^吸取器的提升运输,的分配,。具体地说,鄉巨离分配装 置82包括作为传送部件的带传送器110,感光材料A位于其上并被向下^H专 送,具有较小宽度沿它们的宽度的中心安装在各个带传送器11。之上的辅助带 传送器112,分配體114。带传送器110和辅助带传送器112并不是让传送的感光材料A夹在带传 送器110和相对的辅助带传送器之间的这样一种鄉;事实上,辅助带传送器 112与带传送器110之间H^i^目隔有一定的空间。简单地说,辅助带传送器112的主要功能是压下感光材料A的樹可巻曲,以帮助它与带传送器110 —起传送,并确保它被分配體114 (特别地,吸取单元116和118)正确地吸取。感光材料A被带传送器110和辅助带传送器112传送的速度设置为比用 于扫描传送的速度稍微决一点。这可确保消除带传送器110和辅助带传送器112 的驱动给感光材料A的扫描传送带来的影响。分配,114具有两个吸取单元116和118, ^h都有两个吸取器连接在 吸取装置上(未画出)。吸取单元116和118设在^^助带传送器112宽度 方向的相对的两侧。吸取单元116设置为朝向操作者(背向相纸平面),它在 适当位置吸取感光材料A,提升到一定高度,从感光材料A的传送方向看去 向下游倾斜地移向右边(朝向操作者而远离相纸平面),随后,松开吸取操作, 在右边放下剪切散页的感光材料A散页。相似地,设置为远离操作者的吸取 单元118提升感光材料A,并向下游慨斜地移向左边,因此一张剪切的散页感 光材料被放在了左边。要得到这个结果,^辅助带传送器112应具有这样的宽度,以使甚至最 小对角线尺寸的散页感光材料A肯纷皮吸取单元116和118在适当的位置吸取。移动吸取单元116和118的机构不限于任何特定的机构,各种已知的机构 以采用,如鄉m明的^顿链的移动机构、4顿凸轮轴的机构、舰导轨和导槽的机构以及这些机构的M的组合。剪切后的散页的曝过光的感光材料A散页被输出到带传送器110上,被 扫描传送部件54夹住(特别地被传送fet60),感光材料A的传送受扫描传 送部件54的控制,它的传^M与扫描传送的速度相等。当感光材料A从扫 描传送部件54上释放并被带传送器110传送至肿寺定的位置时,散页感光材料 是根据需要被吸取单元116或118吸住并被提升的,并随后放到左边或右边。例如,如果3^卖地反复M5i吸取单元116把散页方妙佑边,M吸取单元 118放到左边,不方妤'佐边和右边而使其直接舰,剪切的散页感光材料A就 可分成三行;另一方面,轮流土 1吸取单元116放至佑边和舰吸取单元118 放到左边,散页感光材料A可以被分成两行。本发明鄉脱明的记录设备80和其它鄉的影象记录设备,不适合分配 各种类型的剪切散页感光材料A;如果散页感光材料太大以致不能几行地处 理,或者如果要进行批处理而不3^卖地处理,感光材料A可以不被分配成几行,而是以单行供给处理器66。如果散页感光材料A进行分配,不能们的尺寸大小,它们可以分配成 同样M的行,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感光材料A的尺寸大小,将它们分配成不 同数量的行,例如,L尺寸分成三行,或8X10英寸分成两行。从鄉巨离分配装置82中出来的感光材料被传送辊对64ig^处理器66。 本发明的影象记录设备在上面作了详细的描述,但前面描述的绝不是本发 明的唯一例子,不背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当然可以作各种改进和 改动。正如在前面详细描述的,根据它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影象 记录设备,可用它在数字印相机和类似设备中在剪切的散页感光材料J:it行数 字爆光,背印记录等上,特别地,體具有优良的可维护性、便于进行机器的 升级和性能的更替、成本斷氐以及结构紧凑和较高操作效率的特征。在后面几页中,我们将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参照附图7-14更具体地 描述感光材料分配装置。图7是4柳本发明的感光材料分配體的影象记录设备的示意图。图7中 210所指的影象记录设备在下文中简单地称作"记录设备210",记录设备用 作前文提到的数字印相机中的曝光装置, 一巻感光材料被切成相当于最后做出 的相片长度的特定长度的散页,经过背印(背印记录)和数^3描曝光后,曝 过光的感光材料A根据需要ffi3tt发明的感光材料分配装置被分成几行,并被 供给鹏器(显影机)250。要具有这些能力,记录设备210包括感光材料供应部分212、用于背印记 录的打印机214、在记录(曝光)位置X曝光感光材料A的影象记录部分216, 和本发明的把曝过光的感光材料A分成几行的感光材料分配^S 218 (下文中 称作"分配體218")。必须注意,除了執i说明的部件,传送感光材料A的部件如传送辊、传 送导向部件、传 ^和各种其它部件也要根据需要包括在记录设备50中。进一步地参照记录设备210,感光材料供应部分212 (下文中称作"供应 部分212")包括承载器220和222、抽出辊对224和226以及裁刀具228和230。承载器220和222是装入包含在一个避光盒中的记录面朝外的感光材料A 的曰f^232的地方。要m^t^220和222中的暗盒232常常要适于装入不同鄉的,以它们的尺寸(宽度)、表面光泽(绸纹、无光泽等等)、特性(如厚度和片^M)等等为特征的感光材料A。可^A的BtMS^色不限于两个, 它可根据记录设备210的尺寸和结构适于^A—个或三个或更多的日t^。抽出辊对224或226用来从装入到相应的承载器220或222中的暗盒232 中抽出感光丰才料A,然后传送抽出的感光才才料A。当感光材料从相应的裁刀具 228或230处向下游传送了相当于*最后制做的相片的长度时,传送就在这 个时间点上停止了。随后,开动裁刀具228或230,把感光材料A切成特定长 度的散页。必须注意, 一个裁刀具可用于几个承 。M载器222的暗盒232中取出并通过裁刀具230切成特定长度的散页的 感光材料A Mil包^i午多传送舰的第一传送部分234和第二传送部分236向 上传送。另一方面,从承载器220中的暗盒232中取出并M;裁刀具228切成 散页的感光材料Affl51第二传送部分236向上传送。随后,这些散页都记录面 朝上地向右传送到影象记录部分216 (扫描传送部件242)。打印机214安装在第二传送部分236的中间。打印机214用来在感光材料A (未涂学服)的非记录反面记录,背面打印 包含多种信息,比如照相的日期、印相(曝光)的日期、画幅号码、胶片识别 (ID)号码(代码)、照相机识别号码禾卿相机识别号码。感光材料A在舰 第二传送部分236传送的时候ffiii打印机214进行背印记录。用于背印记录的打印机214的例子包括用在己知的印相机上的背面打印 机,如喷墨打印机、针式击打打印机和热传递打印机。为了适合于最近开发的 高级照相系统,打印机14最好能适于同时打印出至少两行。缓冲弯形成区238设在第二传送部分236的打印机214下游的传送fet 236a和236b之间。因此,第二传送部分236中的感光材料A的传i^Ut如下设置传送辊 对236b和随后缓冲弯形成区238下游的部件的速度,与影象记录部分216 (扫 描传送部件242)的扫描传魏度相同,因此,传送舰236a的速度和前面的 缓冲弯形成区238上游部件的 1尤比上面的扫描传送的速度高。如图7中虚 线所示,通过第二传送部分236传送的感光材料A,根据它的上游/T游传皿 度的差异大小,在缓冲弯形成区238处形成缓冲弯。在举例说明的记录设备210中,这种ISS使打印机214与影象记录部分216分离f段短距离。因此,就可实现在曝光过程高精度的扫描和传送感光材料A。影象记录部分216包括曝光单元240和扫描传送部件242。当感光材料A M31扫描传送部件242固定在特定的记录位置X,并在箭头Y所指的方向被传 送扫描时,按照影象 (记录的影象)调制的,并在垂直于感光材料A扫描 传送方向的主扫描方向(垂直于图7和8的平面;图9中箭头X所指的方向) 上偏转的记录光线L从曝光单元240鄉出来,并入射到记录健X,因此感 光材料A被二维扫描曝光,在材料Z上形自影。必须注意,在辨iJ说明的影象记录部分216中,要进行感光材料A的边 缘对正(边缘位置调节),因此感光材料A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心可以被想倒 特定的位置,然后感光材料A就基于中心点来曝光。曝光单元240是一个己知的fOT包括激光束在内的光束作为记录光线L的 光束扫描器。曝光单元240基本上包括发射用红光(R)、绿光(G)和蓝光 (B) 5W感光材料A进行曝光的光束的光源,按照数字影象 调制从光源 激寸出来的光线的调制装置,比如AOM (声光调制器),在主扫描方向偏转 调制过的光线的光线偏转器,比如多棱镜,用于聚焦在主扫描方向偏转的光线, 以在记录j體X的特定点上与特定光束共同形^f》象的飽(扫描)镜,以及 一个用于)^射周节的镜。曝光单元34可以被各种iOT各种在垂直于感光材料A用于扫描传送方向 的方向上延伸的发光装置和空间调制装置阵列的数字曝光装置所代替。这些阵 列的具体的例子包括PDP (等离子体显示器)阵列,LED (电子荧舰示器) 阵列,LED (发光二极管)阵列,LCD (液晶显示器)阵列,MDM (数字微 型目镜装置)阵列,或激光阵列。另一方面,扫描传送部件242包括两个设在记录位置X (扫描线)相对两 侧的传送自244和246,在记录位置X更精确地固定感光材料A的曝光导向 部件252 (见图8)。当感光材料A被固定在记录位置X处时,感光材料A在 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辅助扫描方向被扫描传送。作为记录光的光束在主扫描方向偏转,因此感光材料A被按照影象iyg调制的记录光的二维扫描曝光,因而在材料Z上形鹏影。另一个例^括4OT曝光鼓的扫描传送部件,当感光材料固定在记录位置25200810003928.X说明书第21/35页X时,传送感光材料A,和以一种保证其与曝^^撤虫的方式,位于记录健x相对两侧的两个夹持辊。分配 218位于影象记录部分216的下游。分配驢218是本发明的感光材料分配體的一,仔。分M^g 218接 收/Af》象记录部分216中的扫描传送部件242中出来的感光材料A,在与扫描 传送方向(如箭头Y所指)相同的方向上传送,同时,根据需要在垂直于它们 的传送方向(即,按照箭头X所指的主扫描方向)的横向方向分配散页感光材 料A,以形成几行射专送至帷送m 248 ,通过它将感光材料A供给处理器250C駄处理器)c如上所述,显影过程一般比曝光更费时。分配體218横向地分配纟艘处 理的散页感光材料A,以形^£传送方向上重叠的几行,处理器250的生产量 在两行的情况下几乎被加倍提高了,在三行的情况下是三倍,显影过程和曝光 过程的时间差异事实上就去除了 。图8是分配装置218的侧视图,图9是同一驢部分被去掉的平面图。分 配^S 218基本上包括用^^升分配,的带传送器270和^ H专i^丰几械装置 272。在影象记录部分216处曝过光的感光材料A输出到带传送器270,带传 送器把曝过光的感光材料A携带至IJ特定的健,于是感光材料A被提升传送 机械装置272提升并倾斜地向下謝专送,!戯夂到右边駄边;感光材料A又被 放到带传送器270上,同样地被传i^it传送辊对248。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分配装置218紧挨着设在影象记录部分216 (特别地, 扫描传送部件242在其中)的下游,影象记录部分216以中心基点进行曝光并 就横向(主扫銜方向的中心(下文简^f尔作"中心")与分配装置218相重合。当感光材料A放在带传送器270上时被传送。另一方面,当感光材料A 固定在扫描传送部件242,和把感光材料A皿,器250 (或处理器中的传 送部件)的传送W"248之间时,它们通常传送感光材料A。因此,在曝光处理过程中,即使感光材料A的一部分从扫描传送部件242 中出去又被放到带传送器270上了,感光材料A的传;^$还是受扫描传送部 件242控制的,在带传送器270运输 和扫描传:^1^之间存在的 差异 将不会影响正在曝光的感光材料A的扫描传imS;因此,分配驢218可以 紧挨着设在扫描传送部件242之后。如果感光材料A从扫描传送部件242中出来,它被带传送器270以带传 输器的传输M^iS传送舰248。使感光材料A进入处理器的传送W" 248 的传输速度与处理器250中的传it3I度相同,并且通常慢于记录设备210中的 带传送器272及类似物的传输,。然而,如果感光材料A传送到传送辊对248 是由带传送器270皿行的,当它被固定在传送辊对248的两^P件之间时, 它在这个时间点上的传itil^是由M控制的,因此,曝过光的感光材料A可 以以平稳安全的方式供给,器250 o而且,提升传送机构272提升在带传送器270上的散页感光材料A,并横 向传送它们,把它们放到右边^^边;因而,散页感光材料A可以ffiit分配(或 被传送以进行分配),而不受带传送器270传输體和其它因素的制约。另一 优点是, 一散页已经送到带传送器270上的感光材料A被提升總以准备方妙J 处,因而,它不会干扰下一散页将要到带传送器270上的感光材料A。因此, 从扫描传送部件242中出来的散页感光材料A可以连续地被带传送器270接收 分配成几行。简要地,本发明的感光材料分配體是这样一种體,当感光材料A位 于其上时,传送感光材料的带传送器270与用以提升散页感光材料A并把它们 分成几行的提升分配装置联结在一起。因此,在紋前要求的高速传送部分和 速度调节部分就省略了,分配装置一般是直的并具有短距离传^^径,以在更 低的成本基础上实现更小的尺寸和更简单的结构。这个装置可以平滑地、连贯 i&A人记录部分216到处理器250传送感光材料A,而不会影响用于扫描的感光 材料A的传送和向处理器250的传送,而且,当散页感光材料A从记录部分216 到处理器250移动时,它们可以确实地分成几行。每条带传送器270是已知的类型的带传输器,包括两个辊274和276、绕 在两,之间的环形带278和图8中未画出的驱^T源。在记录设备210中,从扫描传送部件242 (特别是传送舰246)至帷送 辊对248之间的距离取决于并必须大于,在记录设备210要处理的所有相片传 送方向上尺寸最大的相片长度;因此,每条带传送器270的4體和传送长度被 设成这样一个取决于扫描传送部件242禾口传送m 248之间距离的值,感光材 料A可以以连贯的方式从前者传想lj后者。如果扫描传送部件242和传送舰 248之间的距离太长,齡路径要加长,最终增加设备的成本和尺寸大小。这又一考虑必须在决定扫描传送部件242和传送辊对248之间的距离时包括进 去。針带传送器270的横向尺寸(宽度)取决于各种因素,比如相片宽度的 最大尺寸和散页感光材料纟 分成的行数,必须选定合适的值,确保感光材料 A连贯可靠地传送。在鄉喊明的分配,218中,带传送器270在感光材料A的传送方向 上向下倾斜。这是最佳的实施例,在此之中,由于有效地预防了发生的麻烦, 例如,由于巻曲的感光材料A造成的阻塞和弯折,以确保分配體218可以以 更平稳连贯的方式接收从扫描传送部件242中来的感光材料A,并把它们供给 鹏器250。带传送器270向下倾斜的角度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值,除非角駄大使感 光材料A将不会停在带传送器270上而是下滑;因此,带传送器270的倾斜最 好在约5到30度之间。带l专it器270的传输速度可根据诸如记录设备210的生产量和扫描4专i^1 度的因素^gi也决定。最好是,带传送器270的传输驗稍微高于扫描传魏 度,以确保当感光材料放在带传送器270上(与之接触)时可以更适当地去除 可能弓跑的对传送扫描的感光材料A的任何影响。具体地,考虑扫描传ia^的变化、带传送器270的^(专送稳、定性和其它因 素,带传送器270的传输敏最好比扫描传iaS快2-10%。在所说明的分配装置218中,*带传送器270有一个位于其上的宽度略 小的沿其中心线运行的辅助带传送器280。辅助带传送器280包括两个辊282 和284, 一条环绕在两个辊之间的环带286。辅助带传送器280以与下面的带 传送器270同样的3M被驱动。当感光材料被夹持在两个传送带之间时,辅助带传送器280并不与下面的 带传送器270共同协助传送感光材料A;而是,辅助带传送器280与带传送器 Z70隔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因此辅助带传送器280的基^J力育旨题住任何巻曲 的感光材料A,以确保感光材料A被带传送器270适当地传送,并被提升传送 机构272在适当的健吸住,同时,^4感光材料A进入处理器的连贯性。带传送器270和辅助带传送器280之间的空隙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值,然 而,如果空隙过分小,相Ri魅尤影响了在曝光过程中传送扫描的感光材料A的,而且,感光材料A会与中心线移动一个角度(不育喧线运行)。相反地,如果间隙太大,设置辅助带传送器280就没有意义了,并且乡M不能改进感光材料 A iSA处理器的连贯性。考虑到这些事实,带传送器270和辅助带传送器280 之间的间隙最好设在4到20mm之间。提升传送机械錢272包括以下基本部件下難288、上基体290 (图 9-12中未画出)、基于中心线即辅助带传送器280,以第一吸取单元在箭头Y 所指传送方向的右侧(以下使用的术语"右侧"有这个意思),第二吸取单元 ^^侧的方式,处舰称位置的第一吸取单元292和第二吸取单元294,与第 一吸取单元292接合的第一叶片296 ,与第二吸取单元294接合的第二叶片298 , 以及用于使两个叶片旋转的驱动装置300 (驱动装置300在图9-12中未画出)。在分配^S218中,在提升传送机构282中的两个吸取单元中的一个被开 动,以在适当的健吸取感光材料A, ffiil允许右侧的第一吸取单元292在下 游方向斜向右且向外±也移动,^^侧的第二吸取单元294在下游方向斜向左且 向外地移动,横向传送散页感光材料A,将其分成两行或三行。下基体288和上基体290用来作为护板,第一吸取单元292和第二吸取单 元294将沿着护板移动;要具有这个功能,两个基体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平面形 状并分开方燈,并采用已知的《顿衬垫、支柱等等的體互相平衍也固定住。下基体288和上基体290都设有一组在ilil提升传送机构272传送感光材 料A的方向上延伸,并导引在右边的第一吸取单元292的长导向槽302a和 302b,以及另一组也在S31提升传送机械装置272传送感光材料A的方向上延 伸,并导引拉边的第二吸取单元294的长导向槽304a和304b。后面将要描述,旨吸取单元有两个安装在感光材料A被带传送器270 传送的方向上的吸取器,并且每个吸取单元中两个导向槽对应于各自的吸取 器。因此,导向槽302a和302b,还有导向槽304a和304b被做成互相平行, 因此,它们在感光材料A被带传送器270传送的方向上被分开,但横向位置是 对齐的。在说明的例子中,导向槽302和304相对于中心线制自称的。所举的例子中的导向槽并不是导向并移动吸取单元的机构的唯一的例子, 它可以被用于给吸取单元导向的导向轨、导向^it等等所代替。除了上面提到的部件,下基体288和上基体290还有作为驱动装置300的 各功能部分硫己的孔、元件和类似物。用以通过在下游方向斜向右传送感光材料A,以分配它们的第一吸取单元 292包括吸取器306a和306b,夹持轴308a和308b,和连结部件310。用以通 过在下游方向斜向左传送感光材料A,以分配它们的第二吸取单元294包括吸 取器312a和312b,夹持轴314a和314b,和连结部件316。正如已经擬啲,提升传送机构272 {顿两个吸取单元顿当的位置吸取 散页感光材料,并向右和向左传送,所以感光材料就分成了几行。因此,前文 提到的辅助带传送器280的宽度和导向槽302和304在横向方向上游端的皿 要如此设置,艮P, ^^被分配的最小尺寸的剪切的散页感光材料A可以通过每 个吸取单元的吸取器吸取。而且,感光材料A的曝光在中心基点进行,两个吸 取单元位于沿中心线延伸的辅助带传送器280的相对两侧;因此,第一吸取单 元292 ^^在合适的位置吸取右判ij的感光材料A,而第二吸取单元294将会 吸赃手侧的感光材料A。除了它们设置的位置不同外,两个吸取单元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因此 下面以第一吸取单元292作为代表 I6S行描述。夹持轴308a (或314a) i!31已知的部件被保持在下基体288和上基体290 中的导向槽302(或304a)中,以使它在导向槽302a(或304a)延伸的方向上可以 自由移动。相似地,夹持轴308b (或314b)通过已知的部件被保持在下基体288 和上基体290中的导向槽302b(或304b)中,以使它在导向槽302b(或304b)延伸 的方向上可以自由移动。因此,每个吸取单元被相应的导向槽导向,在感光材 料A传送的方向上移动。吸取器306a(或312a)被保持在夹持轴308a (或314a)的下端,因此它可 以升高降低,吸取器306b(或312b)被保持在夹持轴308b(或314b)的下端,因 此它可以升高降低。 一个与真空泵或类似物连接的吸取孔(未画出)连接到每 个夹持轴308的上端,以使針吸取器306在适当的健吸取感光材料A。吸取器306a和306b (或312a和312b)被连接部件310 (或316)连接在 一起,因此当它们體在M带传送器270传送感光材料A的方向上时,它们 被固定在一起;这就是第一吸取单元如何组成的。第一吸取单元292装备有垂直运动机构,或使吸取器306a和306b升降的 机构,因此感光材料A可以被吸起来。使吸取器306升降的机构不限于任何特 定的类型,这种机构的一^H列子可以如下两个吸取器306被弹簧員种其它魏的部件向上推,因此它们被保持持在夹持轴308上;连接部件310的微为在中间向上凸,按压下基体288下侧的一个空气气缸^^似物设在连接部件 310的顶部,如果气缸或类似物下压下基体288的下侧,吸取器306就被提升 了,否则,吸取器就被制氐了。这不是本发明分配體中的升高或降低吸取器的唯一机构,其它可以釆用 的如下方法 一种方法是^吸取器固定到一个被升高或降低的支撑轴上;一 种方法是单独升高或降低下基体288,或与上基体290结^来升高或降低下 Sf本288; —种方法是带传送器270 (和辅助传送器280)被升高和陶氐; 一种 方法是在离每个吸取器(吸取单元)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一个转轴,以使吸 取器(或吸取单元)可以M摆动或转动运动被升高或陶氐。除了气缸,还可 以采用凸轮或连接机构作为吸取器的升高或斷氐的驱动源。第一叶片296和第二叶片298设在下基体288的上面。两个叶片是支撑在 具有中心Z的支撑轴318上,并在横向方向(在感光材料A的传输中心线方 向)与中心重合的板,它们可互相独立地转动。下面将要叙避'j,叶片也魏 簧132的推动,并在作用方向上它们靠得,。如图9所示,槽320靠近第一叶片296端部,远离第二叶片298。夹持轴 308b穿过槽320,因此轴与槽接合并能髓它移动,使右侧的第一吸取单元292 与第一叶片296接合。止动器322的杆固定在第一叶片296靠j^第二叶片近的 近端的上表面, 一个接合部件324固定祉动器322的外面。支杆296a的杆 垂直于第一叶片296固定在^fi支撑轴318,但第一叶片296不会与第二叶片 298 M的位置。槽326 ^ifi第二叶片298的端部,远离第一叶片296。夹持轴314b穿过 槽326,因此轴与槽接合并能沿着它移动,j拉侧的第二吸取单元294与第二 叶片298接合。槽328在第二叶片298靠近第一叶片296的一端上形成,第一 叶片296上的止动器322和约束部件324穿过槽328,因此它们可以自由地沿 着槽移动。支杆298b的杆垂直于第二叶片298固定在^4支撑轴318,且相对 于支撑轴318远离第一叶片上的支杆296a的位置上。而且,接合部件330固定在第二叶片298的近端,远离第一叶片296,一 个弹簧332安装在这个接合部件330和第一叶片296上的另一^h接合部件324 之间,因此,两个叶片在此方向被拉得更近。由于上面所述的设置,如果驱动装置300反时针转动第一叶片296,第二 叶片298就被弹簧332拉动,而在同样的方向上转动;另一方面,如果驱动装 置300顺时针转动第二叶片298,第一叶片296就被弹簧332拉动而在同样的 方向上转动。驱动装置300包括一个可以反向转动的马达334, 一个固定的安装在马达 334的转动轴上的齿轮336, 一个与齿轮336啮合的皿齿轮338, 一个与 齿轮338啮合的,并被轴向支撑在支撑轴318上的齿轮340, 一个与齿轮340 固定在一起,并被轴向支撑在支撑轴318上的可以转动的圆柱形的转动部件 342。用于帮助安装驱动装置300的这些元件的通孔和支撑轴被设置在上基体 290和下基体288 U或其中。^^ 举的例子中,从齿轮336至U鹏齿轮338的马达转动传递魏过两个 齿轮间的啮合来完成的,通过在两个齿轮间拉伸的同步带也能得到同样的结 果。转动部件342的侧壁上设有转动杆342a和342b,它们从与第一叶片296 上的支杆296a和第二叶片298上的支杆298b相连接的高虹延伸,沿转动部 件342的直径延伸部分伸出。因为上面的描述,如果驱动马达334而使,部件342逆时针转动,转动 杆342a推动第一叶片296上的杆296a,杆296a接着逆时针地转动第一叶片296 , 因此,与第一叶片296连接的第一吸取单元292就沿着导向槽302移动。相反 ±也,如果反方向驱动马达334而使转动部件342顺时针转动,转动杆342b推 动第二叶片298上的杆298b,杆298b接着顺时针地转动第二叶片298,因此, 与第二叶片298连接的第二吸取单元294就沿着导向槽304移动。必须^'j, M弹簧332的作用,未被转动部件342驱动的叶片也可在与 另一个通过转动部件342的作用而可以转动的叶片相同的方向上转动。现在参考图9-12描述第一吸取单元292和第二吸取单元294的运动。图9 g当散页感光材料A被分配成三行时,两个吸取单元所作的其中 一种运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第一吸取单元292在已经传送完感光材料 A的位置上,第二吸取单元294在准备吸取并保持带传送器270上的感光材料 A的位置上(第二吸取单元的这个位置随后称作"原始位置")。当马达334 开动顺时针转动转动部件342时,转动杆342a、第一叶片296上的杆296a和弹簧332联合工作,顺时针转动第一叶片296,因而第一叶片296上的与导向 槽302接合的第一吸取单元292 (带有吸取器306a和306b)被导向槽302导 弓l,向左向上方游移动,直至倒达图10所示的位置。当到达图10所示的^后,转动杆342b #^第二叶片298上的杆298b。 在转动部件342继续顺时针转动的作用下,转动杆342b推动杆298b, {碟二 叶片298顺时针转动。结果,与第二叶片298中槽326接合的第二吸取单元294 (带有吸取单元312a和312b)被导向槽304导引,沿下游移向图11的左方向。当转动杆342b碰到杆298b时(如图10所示),第一叶片296不再接受 从 ^力部件342传递而来的转动力;然而,弹簧332将第一叶片296拉向第二 叶片298,因此它也顺时针转动,第一吸取单元292被导向槽302导引,沿上游向左移动直到到达图11所示的原始位置。当转动部件342继续顺时针转动而转动第二叶片时,第二吸取单元294被 导向槽304导引,沿下游向图12所示的最远端移动。在这个时间点上,马达334 停止运转,ft^部件342不再转动。马达334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控制,比如 脉冲控制。当马达334停止时,处于原始位置的第一吸取单元292与导向槽302接合 而不再移动,但弹簧332由于第二叶片298的转动而拉伸。到达图12所示的位置后,驱动装置300中的马达334反方向运转,于是 转动部件342反时针转动,按,i)W次ffiil图12、 11、 10、 9所示的运动,第 一和第二叶片反时针转动,使各个吸取单元向右运动。具体地说,当转动部件342反时针转动时,弹簧332和其它运动件驱{蝶 二叶片298反时针转动,^f蝶二吸取单元294向右向上游移动,使转动杆342a 碰到杆296a(如图ll所示)。在^^力部件342继续转动下,第一叶片296转动, 使第一吸取单元292向右向下游移动,因而,第二叶片298被弹簧332拉到原 始位置(见图10)。在转动部件342的继续转动的作用下,第一叶片296转动,使第一吸取单 元292向下游移动到最远端(见图9)。于是马达334停止运转。在原始位置 的第二吸取单元294与导向槽304接合不再移动。對列说明的分配體218中,不識页感光材料A被分成的行数是多少, 第一吸取单元292和第二吸取单元294向下移动到如图9和12所示的最远位33置。然而,这不是本发明的唯一的例子,可作如下的修改,如果散页感光材料A要被分成三行,两个吸取单元被移到图9和12所示的位置,在要分成两行 的情况下,两个吸取单元被移到图10和11所示的,,艮P,直到未吸取感光 材料A的吸取单元回到原始位置时的这个时间点为止。,这种办法,感光材 料A可以更决地分配。移动吸取单元的次数可以ffiil控制马达的驱动,制和调节。ffl51按以上描述的方式移动第一和第二吸取单元,^ffi提升传送机构272 的分配装置218反复进行横向传送感光材料A,也可选择地与感光材料直路径 相结合而不横向传送,散页感光材料就可分成两行或三行。在随后的几页中,我们将参照图13和14描述两个散页分配的具体例子。 分配装置218位于双箭^^指的区域,影象记录部分216 (特别是,扫描传送 部件242)在上游位置,传送,248在下游位置,以使感光材料A进入处理器o图13和14中竖直的线图解地^^感光材料在分配,218的上游区和下 游区中的传i^ii度。给个具体的例子,分配装置218的上游区的竖线与80mm/sec 的扫描传ii3I度相一致,以80mm的距离分开,而分配^S218下游区的竖线 与283mm/sec的传送 (或处理器250)的传^iK相一致,以28.3mm的 距离冊。因此,感光材料A每秒从一条竖直线传送到另一条。在所举的例子中,分配装置218中的带传送器270的移动速度是 84mm/sec,与10x12英寸(254x381mm)的宽型相一致,传送长度是15英寸, 换句话说,记录设备育,处理大到10x12英寸宽型的相片。在图13和14中,第一吸取单元292和第二吸取单元294用中间有条点划 线穿过的矩形来代表;散页感光材料A用中空的矩形来代表;在适当的位置吸 着感光材料的吸取单元划有阴影线。在图13和14中,第一吸取单元292和第二吸取单元29被画成具有同样 的原始位置;然而,如已经提到的,两个吸取单元事实上位于中心线的相对两 侧,它们的原始錢相对于中心线对称。图13图解地^^分配装置218如何把散页感光材料A分成三行。如果采 用所说的记录设备210连续地制做L尺寸的相片,散页感光材料A以大约每两秒钟一张的速度(每张都以这^HI^m:曝光点)曝光,随后,曝过光的散页被分配成三行并供给处理器250。在图13所示例子中,处理31f呈从第一吸取单元292处在原始位置,而第 二吸取单元294已经向下游移动至佐边(如图12所示)开始。在图13a中,首先到达的一张感光材料A被传送至,应于第一吸取单元292 的原始位置的地方(这一步随后被称作"传送至順始位置")。然后,分配装 置218中的带传送器270停止,如图13b所示,竖直移动部件开动,斷氐第一 吸取单元292 (带有吸取器306a和306b),以在适当的^g吸取第一张感光 材料。竖直移动部件然后提升第一吸取单元292,以,第一张感光材料。即使带传送器270停止了,在影象记录部分216的曝光,艮P,为扫描感光 材料被扫描传送部件242的传送(80mm/sec)还是以相当于每约两分钟曝光一 张的鹏连续iKa行,因此,如图13b和13d所示,原始位置的那张感光材料 和下一个将要到来的那张感光材料之间的距离就减小了,下一个将要到来的那 张感光材料的前端到达原始位置,但到那个时间点为止,首先到达的那张已经 被提升起来,以提供下一张可以滑入的空间;因此,遊卖的散页感光材料A被 皿分配装置,而不会对用于扫描的感光材糾专送和随后的散页分配产生任何 相反的影响。当第一吸取单元292升起来时,带传i^器270运转,因而马达334逆时针 转动转动部件342,于是第一叶片296逆时针转动,如图13c所示,第一吸取 单元292向右向下游移动传送第一散页感光材料A,同时,第二吸取单元294 移至暇始位置(如图9所示)。在那时候,第二张感光材料A已经被送到在举例说明的例子中的原始位 置;带传送器270然后停止,竖直移动部件放低两个吸取单元,如图13d所示, 第一吸取单元292释放第一张感光材料A,靴它方好蹄传送器270上;同时, 第二吸取单元294吸取第二张感光材料A,然后,两个吸取单元提升棘。随后,带传送器270运行,因而马达334顺时针转动,部件342,如图 13e所示,第一吸取单元2 9 2移到原始位置,第二吸取单元2 9 4移向下游 左侧,以传送第二张感光材料A。同时,第一张感光材料A被带传送器270以 84mm/sec的3M传超lj达传送^W248,从这里,它在处理器250中以传皿 度aP28.3mm/sec)传送。随后,带传送器270停止,第二吸取单元294降低,如图13f所示,它释35放第二散页感光材料A,并方妤1」带传送器270上;此后,第二吸取器294升高, 带传送器270开始运转。为了通过^M说明的分配装置218把散页感光材料A分成三行,在第一 张被放到右边,第二张被放到左边后,下一个将要到来的第三张纸不进行任何 分配,而只是在带传送器270的中心线Jil:接m。因此,在图13e-13g所示 的例子中,第一吸取单元292不作任何运动,第三张感光材料A只被带传送器 270传送。当第四张感光材料被传憩鹏13g中所示的原始錢时,带传送器270停 止。因为带传送器270的移动速度比扫描传imS快,第三张感光材料A已经 完全从原始位置移开了。随后,如图13h所示,第一吸取单元292放低,吸取第四张感光材料A 并升高,于是带传送器270开始运行,糊部件342逆时针地转动第一叶片295; 然后,如图13i所示,第一吸取单元292向右向下游传送第四散页感光材料A, 同时,第二吸取单元294移到原始位置。同时,第二和第三散页感光材料A到 达传送辊对248,第五张感光材料A传送到原始位置。尽管带传送器270反复地停止和运转,带传i^器270与传送使树248 (因 此,也就是处理器250)之间移动iM的差异,将使i^卖的散页感光材料A在 駄处理器250后才重叠。随后的步骤简要地示于图13j和13k中,并且与上面描述的方式相似。移 动M吸取单元,吸取感光材料A并释放它,随后传送感光材料A到原始位 置,以及其它必要的运动,从而, 一张*戯文到右边,下一张方妙佐边,第三张 只超接ffiil,因此,连续的散页感光材料A被分成三行。图14图解iW^分配装置218是如何把散页感光材料A分配成两行的。 在辦喊明的记录设备210中,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最高达102-152英寸的规 格的散页感光材料A被分配成两行,并微处理器250中。显然,遊繊页感 光材料A要比图13中处哩的L尺寸规格的散页分隔得更开。象图13中所示的例子一样,图14中所示的分配^l呈从处在原始位置的第 一吸取单元292开始,而第二吸取单元294向左向下游移动。当进行图14所 示例子中的两行分配时,吸取单元不向下游移动到导向槽302和304的最远端, 而只到图10和11所示的健。因此,在这个过程的第一阶段,吸取单元位于图ll所示的位置。当第一张感光材料A被传趙暇始位置(图14 a)时,分配驢218中的 带传送器270停止,并如图14b所示,竖直移动部件放4,一吸取单元292, 接着,吸麟一散页感光材料A,并顿当的位置夹持住它;然后,第一吸取 单元292升高,以J^升第一张感光材料A。当第一吸取单元升高时,带传送器270重新开始启动运转,同时,马达334 运转,反时针转动转动部件342,如图14c所示,第一吸取单元292向右向下 游移动,传送第一张感光材料A,而第二吸取单元294移到原始位置(如图IO 所示)。当第一和第二吸取器的这些运动完成时,带传送器270停止,第一吸取单 元292放低,释放第一张感光材料A,由此使它方妇蹄传送器270上,随后, 第一吸取单元292升高,带传送器270重新启动运转。当第二张感光材料A被传送到原始位置时,带传送器270停止,并如图14d 所示,第二吸取单元294放低,吸取第二张感光材料A;然后第二吸取单元294 升高,带传送器270开始运行。随后,马达334运转,顺时针地转动转动部件342,如图14e所示,第二 吸取单元294向左向下游移动,荆专送第二张感光材料A,而第一吸取单元292 移到原始位置。当第一和第二吸取单元的移动完成时,带传送器270放低并释方條二张感 光材料A,把它放到带传送器270上;然后,第二吸取单元294升高,带传送 器270开始运转,如图14f所示,第三张感光材料A被传送到原始隨。当第三张感光材料A被移到原始健时,带传送器270停止,如图14g 所示,第一吸取单元292在适当的位置吸麟三张,并升高,于是带传送器270 开始运行;然后,如图14h所示,转动部件342反时针地转动,第一吸取单元 292向右向下游传送第三张散页,而第二吸取单元294移动到原始位置。随后的步骤简要地如图14i-14k所示,由于连续的传送感光材料A散页到 它们的原始位置,带传送器270停止又重新启动,各个吸取单元移动,吸取散 页感光材料A并释放它们,因此,把一50好佑边和把下一张放到左边的过程 就重复J4it行,直到最后把所有的散页感光材料A分成两行。在三4亍分配的情 况下,带传送器270和传送辊对248之间的移动鹏差异,纟絵使遊卖的散页感光材料在它们iiA处理器250后才錢。乡Sii:面的描述将会显而易见,本发明辨悩明的用于分配散页感光材料 的方法i顿两个吸取单元,它们以这样的方式交替i艇动, 一个吸取单元传送 第一张,同时伴随另一个吸取单元移向原始位置,因此{勉子在适当的位置吸取 下一传送张的必要准备;而且,如己经擬啲,首先到达的一张为了进行分配 已经被提起,它绝不会干扰第二张散页向原始位置的传送。因此,即船了满 足比如大约两射中曝光一张的严格的要求而要求决速连续地分配连续的散页感 光材料,送来的散页也能i^卖顺利地被接收,而不会影响用于扫描的感光材料 A的传送,和其它要在分配装置上游区进行的操作,遊卖散页可以在它们进入 处理器250之前,以快ffi确的方式分配成两行或三行。而且,要^^两个吸取单元完成分配散页感光丰才料A的工作,举例说明 的装置只用了一个马达和一个使用吸取单元导向板和两个叶片的简单机械装置,另一馆点是,分配體的宽度可以Sii控制马达的驱动容易地改变。在上面描述的例子中,为了确保更正确的操作,感光材料A通过吸取单 元的吸取和释放在带传送器270被停止时进行。然而,这不是本发明的唯一的 例子。如果机构允许的话,当感光材料A被吸取^^夂下时,带传送器270可以 保瓶行。如已经提到的,带传送器270的传送tWI31传送辊对248输入处理器的传 送更决。在前面的例子中,这^M差异足以确^SA^i器250的遊卖散页 感光材料A会满意地重叠,因此,不需确保分成多行的散页感光材料A会重叠。尽管如此,传:itm:处理器250的散页感光材料A重叠禾號越大,处理 器250的处理能力京鹏高。因而,分配體215要适于使在散页感光材料A在 带传送器270上被分成多行时的这个时间点上,它们就已经重叠了。无论是哪个例子,如果最后制成的相片(经显影、烘干和其它的处理的感 光材料A)以两个连续的散页之间的距离太小这种方式从处理器250中出来(如 果它们以保持在夹持辊或其它夹f^a之间的方式从艘器250中出来,在它 们的后缘之间测量),那么由于比如叠片器或瓶器的因素,而难以按曝光的 顺序堆放相片。因此,当舰分配體218把散页感光材料A分成多行时,必 须考虑到这种可能性。38在本发明的分配體中,可利用的提升传送部件绝不只限于提升传送机构272,可采用多种其它的机构,只要它们能从带传送離起散页感光材料A, 传送它们,然后把它们分配成几行就可以。例如,吸取单元的数量可以减少到 一个或增加到三个颇多。如果愿意,几个吸取单元可以安装3te的移动机构。 另外,fflil各种已知的方法,如l顿连杆的方法,舰凸轮的方法, <顿 导向轨和导向管的方法,^ffi齿轮的方法,使用齿条小齿轮、包装连接器驱动 或气缸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适当组合,吸取单元就既可7乂平移动也可竖直 移动。分配方法也不只限于上面描述的例子,连续散页感光材料A可以只放到 右边躯边;换句话说,第一张放到右誠左边,下一张只超接通过,因此 纖的散页被分成几行。如果必要,由一个吸取单元向下游传送的将要放至佑边的那张感光材料A 的传鄉巨离,与放到左边的那张的传鄉巨离不同。还必须提到,并不是所有种类的感光材料需要在分配装置218中分配;如 果鹏器250的宽度和其它设计系数是这样的,即大于某个尺寸的散页不能几 ^i也处理,或者在进行批量处理而不是遊卖处理盼瞎况下,连续散页不需要分 配而可以直接一行itkltia处理器250。在其它瞎况下比如混合处理全景尺寸和 L尺寸,分配,218可这样控制,即散页^t尺寸不分配而只是直接a31。还有,根据如带传送器的宽度,感光材茅W专鄉巨离和处理器宽度的因素, 可采用多种分配模式;例如,L尺寸的散页可以分配成两行,102-105英寸的 t^页可以分成三fi1,或更大尺寸的散页分成多fi10如已经提至啲,由分配装置218传送的散页感光材料A又被传送辊对248 传;^itA处理器250,在这里,它们进行必要的处理步骤,包括彩色显影,漂 白固定和漂洗,随后,进行烘干,制作出最后的相片,从处理器中出来。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感光材料分配装置已经在上面作了详细描述,必 须注意,本发明绝不限于敝的例子,在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 可进行各种改动和^it。例如,为了分配散页已曝过光的感光材料,把举例说 明的分配装置设在影象记录部分的下游;然而,如果影象记录部分是一种特殊 类型,比如能同时曝光许多散页,本发明的分配装置可以设在影象记录部分的 上游,因此,未曝光的感光材料被分成多行。这个替换方法同蹄效。如上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魏供用于对剪切后的感光材料散 页进行曝光,然后把曝光过的感光材料散页itM影机的影象记录装置(曝光 装置)的感光材料分配錢。它具有尺寸小和布局简单,还有低成本和在影象 记^置中能正确分配曝,的感光材料A散页为多^亍的特点。除了由于提高 了处理器的工作能力,而降低相片成本以外,本发明的分配,呈现出这样的 优点,把影象记录设备的成本斷氐到比f顿传统的分配装置超啲水平还低。
权利要求
1.一种影象记录设备,包括一个具有在避光盒子里装有一卷感光材料的暗盒的承载器的感光材料供应部分,和一个用于从所述暗盒里抽出感光材料的抽出装置;一个用于当感光材料被所述抽出装置抽出时,把感光材料切成散页的裁刀具;一个位于所述感光材料供应部分之上的影象记录部分,它具有一个用于当感光材料散页被保持在特定记录位置时传送所述用于扫描的剪切后的感光材料散页的扫描传送部件,以及一个曝光装置,通过曝光装置按照数字影象数据调制的记录光对由所述扫描传送部件传送的用于扫描的感光材料进行曝光;一个传送部件,它把感光材料以在所述记录位置上使记录面朝上的方式,从所述裁刀具传送到所述扫描传送部件,并把曝过光的感光材料传送到下一步;一个背印部分,它位于所述传送部件传送感光材料的路径的中间,用于在感光材料的非记录面记录背印;以及在感光材料的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影象记录部分的下游的一个分配装置,以把剪切的感光材料散页在与所述传送部件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分配成几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剪切的散页的传送输送器,以及位于所述传送输送器之上的第一吸取部件,用于抓取剪切的散页,并在所述传送输送器的上面,与所述传送输送器的传送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上移动剪切的散页的位置。
2. —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
3. —种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传送输送器之上的第二吸取部件,用于抓取剪切的散页, 并在所述传送输送器的上面,与所述传送输送器的传送方向成横向 的方向上移动剪切的散页的位置,所述笫一吸取部件和所述第二吸 取部件位于所述辅助输送器的相反侧,用于从所述辅助输送器将剪 切的散页横向移开。
4. 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设在所述影像记录部分和所述背印部分之间的环路形成区 域,其中,由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所述感光材料形成一个环路,以 避免所述背印部分的背印的干扰以及所述影像记录设备的扫描曝 光。
5. —种影象记录i史备,包括一个具有在避光盒子里装有一巻感光材料的暗盒的装入器的感 光材料供应部分,和一个用于从所述暗盒里抽出感光材料的抽出装 置;一个用于当感光材料被所述抽出装置抽出时,把感光材料切成 散页的裁刀具;一个位于所述感光材料供应部分之上的影象记录部分,它具有 一个用于当感光材料散页被保持在特定记录位置时传送所述用于扫 描的剪切后的感光材料散页的扫描传送部件,以及一个曝光装置, 通过曝光装置按照数字影象数据调制的记录光对由所述扫描传送部 件传送的用于扫描的感光材料进行曝光;一个传送部件,它把感光材料以在所述记录位置上使记录面朝 上的方式,从所述裁刀具传送到所述扫描传送部件,并把曝过光的 感光材料传送到下一步;一个背印部分,它位于所述传送部件传送感光材料的路径的中间,用于在感光材料的非记录面记录背印;以及一个设在所述影像记录部分和所述背印部分之间的环路形成区 域,其中,由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所述感光材料形成一个环路,以避免所述背印部分的背印的干扰以及所述影像记录设备的扫描曝 光。
6. —种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在感光材料的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影象记录部分的下游的一个分 配装置,以把剪切的感光材料散页在与所述传送部件的传送方向垂 直的方向上分配成几4亍。
7. —种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分配装置在与所述传送输送器的传送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上移动剪切 的散页。
8. —种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配装置包括一个可旋转的转台。
9. 一种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装置包括至少笫一和第二并排的输送器,以及位于所述第 一输送器和所述笫二输送器之间的至少 一对相对的部分圆形 辊,用于将剪切的散页从所述笫一输送器移动到所述第二输送器。
10. —种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器是皮带输送器,在所述剪切的散页从所述第一输送器移 动到所述第二输送器期间,所述辊将所述剪切的散页提升到皮带输 送器的表面之上。
11. 一种按照权利要求6所迷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剪切的散页的传送输送器,以及位于所 述传送输送器之上的第一吸取部件,用于抓取剪切的散页,并在所 述传送输送器的上面,与所述传送输送器的传送方向成横向的方向 上移动剪切的散页的位置。
12. —种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配装置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传送输送器之上并且沿其中心延伸 的辅助输送器。
13. —种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传送输送器之上的第二吸取部件,用于 抓取剪切的散页,并在所述传送输送器的上面,与所述传送输送器 的传送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上移动剪切的散页的位置,所述第一吸取 部件和所述第二吸取部件位于所述辅助输送器的相反侧,用于从所 述辅助输送器将剪切的散页横向移开。
14. 一种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象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部件是向着感光材料传送方向的下游向下倾斜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象记录设备和用于影象记录设备的感光材料分配装置,包括一个感光材料供应部分,和一个用于从暗盒里抽出感光材料的抽出部件;一个裁刀具;一个位于感光材料供应部分之上的影象记录部分,它具有一个扫描传送部件,以及一个曝光装置;一个传送部件,它把感光材料从裁刀具传送到扫描传送部件,并把曝过光的感光材料传送到下一步;一个背印部分,用于在感光材料的非记录面记录背印。除了由于提高了处理器的工作能力降低相片成本外,本发明的分配装置把影象记录设备的成本降低到比使用传统的分配装置达到的水平还低。
文档编号G03B27/58GK101261434SQ20081000392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6日
发明者森田直之, 津泽义行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