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88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器件普遍被应用于笔记 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摄录影机、PDA等携带式的电子产品 中。除此之外,随着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制造技术日渐成熟,其应用范 围也更为宽广,例如桌上型液晶显示器正逐渐取代传统的CRT屏幕, 液晶电视凭借其体积轻巧的优势,目前也正在市场上与传统电视竞 争。液晶面板(LCD Panel)即为该领域中最关健的显示元件,然而其 本身并不发光,需要藉由一背光源的设置才得以进行显示。现今已存 在有许多种背光源技术,而在大尺寸(约20英寸以上)的液晶显示器 产品中,经常使用直下式背光模组(bottom lighting module)作为液 晶面板的背光源。
传统背光模组的中框都是通过卡钩相扣合实现装配的,如图1至 图5所示的,分别是背光模组中背板与中框的外观示意图、现有背光 模组中中框常用的装配结构的凸钩、卡扣及其组装后的正视外观图、 侧视剖面图。由图可见,该背光模组中框装配结构中,矩形背板1周 边任意对边的下缘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相对的凹口 11,并在每个凹口 11 的上端形成一凸台12,且凸台的上缘制成倾斜的导向斜面121;在中 框2的外框边缘则设有片状的卡扣21a,该卡扣21a中间镂设有卡孔 211a,对应卡孔211a的两侧则形成具有适量宽度的弹臂212a。且卡
扣21a底缘与中框底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这样的装配结构在实际的 作业过程中成对的卡扣21a沿着对应位置上的凸台12的导向斜面 121自上而下地滑动,中框2的弹臂212a自张开角度迅速张开,并随 着不断地下滑而逐渐减小,直到卡孔211a完全扣接于凸台12后方才 自收縮回原状,卡孔211a的下缘抵持于凸台12的下缘,籍此实现中 框2在背板1上的装配、紧固。然而,卡孔211a的宽度受到凸台12 宽度b的严格限制,常常由于制造工艺的误差而发生对位不良的情 况,无论在先期的生产组装中还是在后期的维修作业中,其中框的装 配卡扣操作均非常不便,从而制约了作业效率的提高,增加了成本。
因此,对于从事液晶显示器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而言,如何使背 光模组的中框更易于拆装是为目前研发的一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背 光模组,以解决中框装配后难于拆卸、维修不便并且整体外观突露的 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相互组合的中框和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背板任意一侧边的下缘设有至少一个凹口,而在中框上对应于背板凹 口的位置设有朝向内侧的凸台式弹性卡钩,中框自上而下套装于背板 时,卡钩沿着背板侧边滑入对应的凹口内并形成定位装配。
进一歩地,所述的凹口宽度不受卡钩宽度的严格限制,只需大于 卡钩宽度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卡钩底缘的水平位置高于中框底缘的水平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钩本体上镂设有推孔部,并且该推孔部为矩 形或圆形等几何形状。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以及组装 在该背光模组上的显示基板。
应用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其具有在不增加中框整体外观突 兀性及不减低装配强度的同时便于作业人员对背光模组的中框进行拆 卸、安装的良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液晶面板的生产效率,其改善对 于本行业的发展具有突出的进步意义。


图l是背光模组中背板与(局部)中框的外观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装配结构背板局部的正视外观图3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装配结构中框局部的正视外观图4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装配完成后局部的正视外观图5是图4中A-A线段的侧视剖面图6是本发明背光模组装配结构背板局部的正视外观图7是本发明背光模组装配结构中框局部的正视外观图8是本发明背光模组装配完成后的正视外观图9是图8中A-A线段的的侧视剖面图。
以上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
1背板 11 凹口
12 凸台 121 导向斜面
2 中框 21a 卡扣
211a卡孔 212a弹臂
21b 卡钩 211b推孔部
212b弹臂 213b卡掣部 214b缺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下面的实施例结合相 应附图作更进一步地具体描述,以加深对本发明实质的理解。
该背光模组中中框的装配结构,尤指其中框针对于背板的装配结
构。其中
所述背板1及中框2均为矩形框体结构,该背板1的任意侧边 (仅一对侧边或两对侧边)的下缘分别设有至少一凹口 11,且该凹
口 11的深度相对较深,满足当中框的弹性卡钩扣合后,卡钩21b的 底缘仍高于中框2底缘的水平位置。
所述的中框2为塑胶材质,其在对应于背板1凹口 11的位置设 有朝向内侧的凸台式弹性卡钩21b,其主要特征结构包括用于扣合背 板1的卡掣部213b、弹臂212b以及为了便于拆卸操作顶推背板的推 孔部211b,该推孔部211b的形状具有矩形、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 多样性。并且卡钩21b底缘的水平位置高于中框底缘的水平位置形成 一缺口 214b,而卡钩21b的宽度相对于凹口宽度a的限制将不再那么 严格,凹口宽度a只需大于卡钩21b的宽度,使卡钩21b卡入即可。
这样的装配结构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中框2弹性卡钩21b的卡
掣部213b沿着背板1外边逐渐下滑,弹性卡钩21b的弹臂212b也向 外侧微微曲张,直至中框2套装到一定深度使得卡掣部213b与背板 1的凹口 11相扣合的位置时,在弹臂212b的自收縮作用下,卡掣部 213b与凹口 11形成紧密的定位及固定,从而实现中框的简单装配且 无冗余结构突漏于背光模组整体之外。当该背光模组需要拆卸维修或 进行类似操作时,弹性卡钩21b下缘所露出的缺口 214b将非常便于 作业人员手指插入进行拆装作业,此外,为了便于拆装时顶推背板1 而额外设计了位于卡钩21b本体上的推孔部211b,结合前述的缺口 214b,进一步提高的中框2拆装的简便性。
由上所述可见,推广应用本发明设计的背光模组,具有在不增加 中框整体外观突兀性及不减低装配强度的同时便于作业人员对背光模 组的中框进行拆卸、安装的良好效果,提高了液晶面板的生产效率, 其改善对于本行业的发展具有突出的进步意义。
综上对于实施例特征的详细描述,旨在加深对本发明背光模组的 理解,并非以此限制本专利应用实施的范围及多变性。故凡是相对于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等效或近似的结构变换,可以实现本发明目的设计 方案,均应该被视为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相互组合的中框和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任意一侧边的下缘设有至少一个凹口,而在中框上对应于背板凹口的位置设有朝向内侧的凸台式弹性卡钩,中框自上而下套装于背板时,卡钩沿着背板侧边滑入对应的凹口内并形成定位装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底 缘的水平位置高于中框底缘的水平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口 宽度大于卡钩的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钩 本体上镂设有推孔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孔 部为矩形或圆形等几何形状。
6. —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项中任 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组装在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显示基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相互组合的中框和背板,其中背板任意一侧边的下缘设有至少一个凹口,而在塑胶材质的中框上对应于背板凹口的位置设有朝向内侧的凸台式弹性卡钩,中框自上而下套装于背板时,卡钩沿着背板侧边滑入对应的凹口内并形成定位装配。应用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其具有在不增加中框整体外观突兀性及不减低装配强度的同时便于作业人员对背光模组的中框进行拆卸、安装的良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液晶面板的生产效率,其改善对于本行业的发展具有突出的进步意义。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359126SQ20081002250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4日
发明者和雪芹, 王金娥, 杰 顾 申请人: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