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10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主体控制部通过轮询方式来控制 与各个供纸控制部之间的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351252号公报中提出了以下通信装置当 在数码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安装有多个作为附加装置的可选择单元 时,无论安装在装置主体上的附加装置的组合如何,都能够确保装置主体 与各个附加装置之间的通信。
据此,例如当将供纸盒作为附加装置而安装在装置主体上时,可以自 由地设定供纸盒的组合和顺序。
下面,对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351252号公报中记载的通信装置 进行详细的说明。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各个供纸盒具有在与图像形成 装置主体或其他供纸盒之间进行信号收发的通信装置、第一连接器、以及 第二连接器。
通信装置将经由第一连接器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收到的信号经由第 二连接器发送给其他的供纸盒,将经由第二连接器从其他供纸盒接收到的 信号经由第一连接器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并且,通信装置具有反馈环路,用于在不将经由第一连接器从图像形 成装置主体接收到的信号经由第二连接器发送给其他供纸盒的情况下经由 第一连接器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经由这样的通信装置与各个供纸盒的控制部进行 通信的情况下,通常采用轮询方式。即,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从最上层的供 纸盒的控制部到安装在最下层的供纸盒的控制部依次进行轮询而个别地发 送控制指令。
如图l所示,作为可选择单元的各个供纸盒7的控制部为了运送纸张
而进行驱动或者停止自身的供纸辊71和紧邻配置的运送辊72的控制。例 如,供纸盒7a的控制部控制供纸辊71a和运送辊72a,供纸盒7b的控制 部控制供纸辊71b和运送辊72b。
由于各个运送辊72配置在共同的运送路径上,因此上层侧、即下游 侧的供纸盒7的控制部为了将从下层侧、即上游侧的供纸盒7供应过来的 纸张运送给装置主体而需要进行驱动或停止对应的运送辊72的控制。
但是,如果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各个供纸盒之间的通信以上述轮询方 式进行,则需要按照轮询的顺序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各个供纸盒的控制 部发送必要的控制信号,因此需要各个控制部同时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会 在延迟了轮询所需的时间之后被接收。
例如,在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从安装在最上层的供纸盒的控制部开 始一层一层地向下层的供纸盒的控制部进行轮询的情况下,到控制信号被 发送给最下层的供纸盒之前会产生数msec.到数十msec.的延迟时间。
因此,各个运送辊72的驱动定时或停止定时会产生差异,从而有可 能产生以下问题。
例如,在配置在运送路径上游侧的运送辊72的停止控制比配置在下 游侧的运送辊72的停止控制滞后时,在运送辊之间纸张有可能产生弯 曲、折曲。
另外,当配置在运送路径的上游侧的运送辊72的驱动控制比配置在 下游侧的运送辊72的驱动控制滞后时,被下游侧的运送辊72夹持的纸张 的顶端侧有时会被上游侧的运送辊牵拉,从而产生噪声或使纸张发生扭曲 (斜行),最终可能会发生卡纸或使纸张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缺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 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对多个供纸盒的控制部采用基于轮询方式的通信控 制,也能够防止由于通信定时的差异而使运送中的纸张产生损伤或发生卡 纸等。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主体控制部与分别个别地控制向图像形 成部供应纸张的多个供纸盒的多个供纸控制部经由通信线和多个选择信号 线连接,主体控制部通过轮询方式来控制与各个供纸控制部之间的通信,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能够在单播模式与广播模式之间切换通信 模式,在所述单播模式中根据经由所述选择信号线发送的指定发送目的地 的选择信号而个别地选择各个附加装置控制部,在所述广播模式中选择所 有的附加装置控制部,至少当在供纸路径中使运送中的纸张停止运送时或 者当在供纸路径中使停止中的纸张开始运送时,主体控制部在通过单播模 式经由所述通信线向各个供纸控制部发送了控制数据之后切换到广播模 式,各个供纸控制部在检测出广播模式时执行基于已通过单播模式接收到 的控制数据的供纸控制。


图1A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数码复印机的说明图; 图1B是图像形成部的说明图2是具有通信控制装置的数码复印机的控制部的功能块构成图; 图3是编码电路的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从主体控制部向供纸控制部输入控制数据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主体控制部和供纸控制部的选择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说明
图6是说明通信控制装置为单播模式时通过轮询方式从主体控制部向
供纸控制部发送控制数据的流程图7是用于说明对通信控制装置中的广播模式的检测的流程图8是用于说明当检测出广播模式时执行已通过单播模式发送过来的
数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应用于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数码复印机时的实施方 式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数码复印机l包括原稿载置部2,图像读取部3,图
像形成部4,定影部5,运送部6,供纸盒7、 8,以及操作部10等的各个 功能块。
设置在原稿载置部2上的原稿的图像信息被图像读取部3读入并被转 换成电子数据而得到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部4中,根据图像数据,作为 载像体的感光体被曝光,并在显影部被显影而形成为调色剂像。
从容纳有各种不同尺寸或种类的纸张的多个供纸盒7 (7a 7d)和设 置在主体内部的供纸盒8中的某一个供应的纸张通过运送部6被运送到图 像形成部4,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纸张上。
在定影部5中,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被加热,调色剂熔融而定影在 纸张上,然后纸张被排出。
在操作部10中配置有设定各种复印菜单的多个菜单设定键和开始印刷 的开始键等。
如图1B所示,在图像形成部4中,带电部件42、曝光头43、显影部 44、转印部46、清洁部47、除电灯48依次配置在载像体41的周围。
通过与载像体41接触配置的带电部件42对载像体41进行带电处理, 在被曝光头43曝光了的载像体41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部44使调色 剂静电附着在静电潜像上而进行显影,通过转印部46将调色剂像转印到 纸张上。
在通过清洁部47除去了转印后残留在载像体41上的调色剂后,通过 除电灯48对载像体41进行擦除(erase)以除去残留电荷,并重复进行下 一图像形成处理。
设置有作为更换单元的调色剂盒45,以向消耗了调色剂的显影部44 补充新的调色剂。
在作为可选择单元的供纸盒7 (7a 7b)中包括供应所容纳的纸张 的供纸辊71 (71a 71b)、向图像形成部4运送的运送辊72 (72a 72d)、根据从主体的控制部发送的控制数据而控制供纸辊71和运送辊72 的供纸控制部。
各个供纸盒7 (7a 7d)被构成为能够在数码复印机1的主体的下部
层积、增设。
如图2所示,在数码复印机1主体与供纸盒7a、供纸盒7a与供纸盒 7b、供纸盒7b与供纸盒7c、以及供纸盒7c与供纸盒7d的各两者之间经 由抽屉式连接器(drawer connector) CN而连接有通信线,由此在数码复 印机1的主体与各个供纸盒的供纸控制部之间进行控制数据的通信。
如图2所示,在数码复印机1的主体中设置有主体控制部100,用于 控制图像读取部3、图像形成部4、定影部5、以及运送部6等的各个功能 块,在向图像形成部4供应纸张的多个供纸盒7的每一个中设置有供纸控 制部200。
艮口,供纸控制部200包括控制第一层供纸盒7a的供纸控制部 200a、控制第二层供纸盒7b的供纸控制部200b、控制第三层供纸盒7c的 供纸控制部200c、以及控制第四层供纸盒7d的供纸控制部200d。
主体控制部100和供纸控制部200在单一或多个控制基板上安装了单 个或多个CPU、存储有由CPU执行的控制程序等的ROM、存储控制数据 的RAM、以及向作为控制对象的各种负载输出信号并输入来自各种传感 器等的检测值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
通过由各个CPU执行的控制程序和关联的硬件来实现用于使数码复印 机1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预定的功能。
各主体控制部100和多个供纸控制部200a 200d彼此之间同步地控制 纸张的运送。主体控制部100与多个供纸控制部200a 200d通过共同的通 信线连接,在主体控制部100与多个供纸控制部200a 200d的每一个中设 置有用于在主体控制部100与各个供纸控制部20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控 制装置9 (9A、 9a 9d)。
通信控制装置9包括设置在主体控制部100中的主体侧通信控制装 置9A、设置在供纸控制部200a中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a、设置在供纸 控制部200b中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设置在供纸控制部200c中的供 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c、以及设置在供纸控制部200d中的供纸侧通信控制 装置9d,通过轮询方式从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向各个供纸侧通信控制 装置9a 9d进行通信。
如图3所示,作为通信线而准备有 一对双向串行通信线SI、 SO,在 主体控制部100与各个供纸控制部200之间进行控制数据的收发;三条选 择信号线SL0、 SL1、 SL2,用于主体控制部100选择作为通信目的地的某 供纸控制部200;就绪信号线READY,用于通过选择信号线选择的供纸 控制部200向主体控制部100通知数据收发的准备已经完成;以及时钟信 号线SCK,从主体控制部100向供纸控制部200发送收发信号用的时钟。
轮询方式是指以下方式主体控制部100经由通信控制装置9A以预 定的顺序切换选择信号线SL0、 SL1、 SL2的逻辑,依次对各个供纸控制 部200a 200d进行轮询,由此发送必要的控制数据并接收来自各个供纸控 制部200a 200d的控制数据。
在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中设置有通信模式切换部91,该通信模式 切换部91在处于从主体控制部100向各个供纸控制部200个别地发送控制 数据的单播模式并需要同时控制多个供纸单元时,从单播模式切换到广播 模式。
在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a 9d中具有对经由选择信号线发送的选择信 号进行编码的编码电路92。
如图3所示,编码电路92包括切换布线,切换三个选择信号线 SL0、 SL1、以及SL2的排列;以及一个反相器921,使选择信号线SL2的 逻辑电平翻转。
在经由抽屉式连接器CN从主体侧控制部或上层的供纸控制部输入的 三条选择信号线SL0、 SL1、以及SL2被输出到向下一层的供纸控制部进 行输出的抽屉式连接器CN之前,通过该切换布线,将选择信号线SL2切 换为SL0、将选择信号线SL1切换为SL2、并且将选择信号线SL0切换为 SL1。
该反相器921被安装在将选择信号线SL2切换到SL0的布线上,使输 入的选择信号线SL2的逻辑电平翻转并作为选择线SL0的逻辑电平而输 出。
对通过单播模式来进行发送的情况进行说明。主体控制部经由主体侧 通信控制装置9A将选择信号线SL2、 SL1、 SL0上的逻辑、即选择信号依
次切换为"100" 、 "110"、 "111"、 "011"并进行发送。
如图5所示,当从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输出的选择信号线SL2、 SL1、 SLO上的逻辑为"100"时(参见图5中的(A)),仅向供纸控制 部200a输入"100"(参见图5中的(E))。
同样,当从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输出的选择信号线SL2、 SL1、 SLO上的逻辑为"110"时(参见图5中的(B)),仅向供纸控制部200b 输入"100"(参见图5中的(E));当为"111"时(参见图5中的 (C)),仅向供纸控制部200c输入"100"(参见图5中的(E));当 为"011"时(参见图5中的(D)),仅向供纸控制部200d输入"100" (参见图5中的(E))。
各个供纸控制部200a 200d在判断经由编码电路92和供纸侧通信控 制装置9a 9d而接收到的选择信号线SL2、 SL1、 SLO上的逻辑是"100" 时,认识到是对自身的轮询,接收串行通信线SI上的控制数据,并将应发 送的控制数据输出到串行信号线SO上。
对通过通信模式切换部91从单播模式切换到广播模式并进行发送的情 况进行说明。主体控制部100经由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将选择信号线 SL2、 SL1、 SLO上的逻辑切换成"010"或"101"后进行发送。
如图5所示,当从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输出的选择信号线SL2、 SL1、 SLO上的逻辑为"010"时(参见图5中的(F)),向供纸控制部 200a、 200c输入"010",向供纸控制部200b、 200d输入"101"。
另外,当从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输出的选择信号线SL2、 SL1、 SLO上的逻辑为"101"时(参见图5中的(G)),向供纸控制部200a、 200c输入"101",向供纸控制部200b、 200d输入"010"。
各个供纸侧控制部200a 200d在判断经由编码电路92和供纸侧通信 控制装置9a 9d而接收到的选择信号线SL2、 SL1、 SLO上的逻辑是 "010"或"101"时,认识到是广播模式,接收串行通信线SI上的数据。
作为一个例子,根据图4所示的时序图来说明经由连接在主体控制部 100与第二层的供纸控制部200b之间的通信线而进行的、单播模式下的控 制数据的收发的程序。
如果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认识到从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输出的 选择信号是对自身的选择信号(在图中如下来表示选择信号被模拟为单 一信号,当是对自身的选择信号时为低电平(激活电平)。),则向主体 侧通信控制装置9A输出低电平的就绪信号,通知控制数据接收的准备已
经完成(Tl)。
当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确认了就绪信号为低电平时,与时钟信号 同步地向串行通信线输出控制数据,发送给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 (T2)。
当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接收到预定字节数(例如在图4中是1字 节)的控制数据时,将就绪信号翻转为高电平。当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 9A确认了就绪信号的翻转时,再次输出时钟信号,并向串行通信线输出 与前次相同的控制数据(T3)。
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经由一个串行通信线,按照上述序列将同一 控制数据总计发送四次(T2 T5)。在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发送控制 数据期间,经由另一个的串行通信线从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向主体侧 通信控制装置9A同样地发送四次应答信号、记录纸张的尺寸数据、有无 记录纸张的数据等控制数据(T2' T5')。
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在接收到第四次的控制数据之后核对接收的数 据,确认接收是否正常地结束了,如果确认为正常接收,则将输出侧的串 行通信线切换到低电平,如果确认为异常接收,则将该串行通信线切换到 高电平,由此向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通知控制数据的接收结果 (T6)。图4表示了正常结束的情况。
如果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判断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正常地接收 了控制数据,则将选择信号切换到与任一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都不对应的 值(在图中,用高电平来表示)(T7)。如果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确 认了选择信号已被切换,则将输出用的串行通信线和就绪信号线切换为高 阻抗(T8)。
如果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确认了串行通信线和就绪信号线为高阻 抗状态,则进行下一次发送、即输出与第三层的供纸盒的供纸侧通信控制
装置9c相对应的选择信号。
另外,在广播模式下,如果认识到从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输出的 选择信号是广播模式下的选择信号,则仅最后层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d 将低电平的就绪信号输出给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 (Tl),然后执行将 输出侧的串行通信线切换到低电平的结束序列(T6)。
艮口,在广播模式下,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不发送控制数据,而是 根据输出侧的串行通信线的电平认识到最后层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d 适当地接收了广播模式下的选择信号。
下面,根据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通过单播模式从主体侧通信控制装 置9A发送了控制数据时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a 9d的接收处理进行 说明。
如果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向第三层的供纸控制部200c发送了选择 信号"111" (SA1),则最上层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a判断接收到的 选择信号不是对自身的选择信号"100" (SA2、 SA3),不执行控制数据 的接收处理。
在选择信号传送到最下层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d之前(SA4),通 过安装在最上层的供纸恻通信控制装置9a中的编码电路92将选择信号从
"111"转换到"110" (SA5),接收到转换后的选择信号的第二层的供 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也判断为所接收的选择信号不是对自身的选择信号
"100" (SA6、 SA3),不执行控制数据的接收处理。
在选择信号传送到最下层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d之前(SA4),通 过安装在第二层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b中的编码电路92将选择信号从
"110"转换到"100" (SA5),接收到转换后的选择信号的第三层的供 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c判断所接收的选择信号是对自身的选择信号"100"
(SA6、 SA3),执行控制数据的接收处理并存储接收到的控制数据
(SA7)。
在选择信号传送到最下层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d之前(SA4),通 过安装在第三层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c中的编码电路92将选择信号从 "100"转换到"000" (SA5),接收到转换后的选择信号的最下层的供
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d判断为所接收的选择信号不是对自身的选择信号
"100" (SA6、 SA3),不执行控制数据的接收处理。
艮P,当从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输出的、对第三层的供纸控制部 200c的选择信号被各个供纸层的编码电路92依次进行转换而被最下层的 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d接收后(SA4),通过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切 换到对供纸控制部200c的下一选择信号,重复相同的动作。
各个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a 9d在选择信号的逻辑是自身应进行接收 的逻辑时,执行与主体侧通信控制转置9A之间的控制数据的收发。
在数码复印机l启动时,通过通信模式切换部91设定为单播模式。主 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在启动时从最上层的供纸控制部向下层侧的供纸控 制部依次切换选择信号而输出,并认为与各个选择信号相对应地确认了回 信的供纸控制部200被安装在装置主体上,认为未与各个选择信号相对应 地确认了回信的供纸控制部200没有被安装在装置主体上或是发生了故 障。
接着,当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向确认了安装在装置主体上的供纸 控制部200发送了表示是被安装在第几层的供纸盒这一信息的供纸盒的构 成数据后,接收到该供纸盒的构成数据的供纸控制部200认识到自身是被 安装在第几层的供纸盒。
经由串行通信线SI而从主体控制部IOO个别地发送给各个供纸控制部 200的控制数据包括驱动供纸辊的供纸命令、驱动运送辊的运送命令、 以及作为指定各命令的执行定时的识别数据的识别标志。包含有这些识别 标志的控制数据被分配给发送帧的预定的区域。另外,以下将控制数据记 载为控制命令,意思相同。
识别标志是用于识别是在检测出广播模式时执行各命令还是在通过单 播模式进行了接收时立即执行各命令的数据。
各个供纸控制部200将通过单播模式接收到的控制命令存储在RAM 中,例如当识别标志为"0"(复位状态)时,在接收后立即执行控制命 令,当识别标志为"1"(置位状态)时,在接收后不执行,而是在接收 到广播模式下的选择信号的定时执行控制命令。
13
下面,根据图7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广播模式下的供纸侧通信控制装
置9a 9d的接收处理。
主体控制部100首先经由通信模式切换部91将通信模式从单播模式切 换到广播模式。然后,主体控制部100经由主体侧通信控制装置9A将选 择信号信SL2、 SL1、 SL0上的逻辑切换到"010"或"101"并进行发送 (SB1)。
控制最上层的供纸盒7a的供纸控制部200a接收选择信号(SB2)。 由于选择信号的逻辑为"010" (SB3),因此供纸控制部200a认识到是 广播模式(SB4)。
由于供纸盒7a不是最下层的供纸盒7 (SB5),因此通过供纸侧通信 控制装置9a的编码电路92将选择信号的逻辑从"010"转换到"101" (SB6)。
控制第二层的供纸盒7b的供纸控制部200b接收选择信号(SB7)。 由于选择信号的逻辑是"101" (SB3),因此供纸控制部200b检测出是 广播模式(SB4)。
由于供纸盒7b不是最下层的供纸盒7 (SB5),因此通过供纸侧通信 控制装置%的编码电路92将选择信号的逻辑从"101"转换到"010" (SB6)。
控制第三层的供纸盒7c的供纸控制部200c接收选择信号(SB7)。 由于选择信号的逻辑是"010" (SB3),因此供纸控制部200c检测出是 广播模式(SB4)。
由于供纸盒7c不是最下层的供纸盒7 (SB5),因此通过供纸侧通信 控制装置9c的编码电路92将选择信号的逻辑从"010"转换到"101" (SB6)。
控制最下层的供纸盒7d的供纸控制部200d接收选择信号(SB7)。 由于选择信号的逻辑是"101" (SB3),因此供纸控制部200d检测出是 广播模式(SB4)。
最下层的供纸盒7d是安装在最后的供纸盒7,因此执行上述结束序列 (SB5)。如果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a 9d根据选择信号的逻辑而认识到是广播 模式,则执行已通过单播模式接收并存储在RAM中的识别标志为1 (置 位状态)的控制命令。
因此,由于在通过供纸侧通信控制装置9a 9d认识到选择信号的逻辑 是广播模式的定时同时执行控制命令,因此被各个供纸控制部200驱动或 停止的运送辊等的控制定时不会产生时滞。
另外,由于主体控制部100也不需要通过广播模式来发送控制命令, 因此也没有用于发送控制命令的延迟时间。
另外,需要切换到广播模式以同时控制各个供纸单元的控制命令预先 被登记在主体控制部100的ROM中,所述控制命令例如包括在某供纸 盒7的运送辊停止时由于其上游侧(下层)的供纸盒7的运送辊的驱动而 有可能发生卡纸的控制命令、或者在某供纸盒7的运送辊驱动时由于其下 游侧(上层)的供纸盒7的运送辊的停止而有可能发生卡纸的控制命令。
在发送登记在ROM中的控制命令的情况下,主体控制部100在通过 单播模式发送了该控制命令后,将通信模式切换到广播模式。
下面,根据图8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在通过单播模式发送了控制命令 后将通信模式切换到广播模式的动作。
例如,在从第三层的供纸盒7c供纸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在停止运送辊 72c时由于通信定时的差异而使纸张产生损伤或发生卡纸,不仅是供纸盒 7c的运送辊72c,其上层侧的供纸盒7a、 7b的运送辊72a、 72b也需要同 时停止。
艮P,当需要通过多个供纸控制部200来同时控制运送辊时(SC1), 主体控制部100通过单播模式发送将识别标志设置为1 (该识别标志也称 为预约标志)的控制命令、即运送辊的停止命令(SC2)。
各个供纸控制部200 —旦接收到控制命令(SC3)就将该控制命令存 储在RAM中(SC4)。
主体控制部100通过通信模式切换部91从单播模式切换到广播模式, 并向各个供纸控制部200发送选择信号"010"或者"101" (SC5)。
各个供纸控制部200根据选择信号的逻辑认识到是广播模式 (SC6),执行存储在RAM中的控制命令、即停止运送辊(SC7),然后 擦除存储在RAM中的控制数据(SC8)。
因此,通过控制最上层、第二层、第三层的供纸盒的供纸控制部 200a、 200b、 200c,各个运送辊同时停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C1中,当不需要多个供纸控制部200同时执行运 送辊的停止时,主体控制部100通过单播模式发送识别标志复位为"0" 的控制命令、即运送辊的停止命令(SC9)。
对应的供纸控制部一旦接收到控制命令(SC10),则立即执行该控 制命令、即停止运送辊(SC11)。
以上对运送辊的同时停止控制进行了说明,但是对运送辊的同时驱动 控制也是相同的。
下面,对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可以相 对于主体进行装卸的可选择单元而以供纸盒为例说明了经由通信控制装置 9来连接这些供纸盒的控制部的情况,但是可选择单元不限于供纸盒,例 如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手动供纸部、文件馈送器(document feeder)、整 理器(finisher)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通信控制装置9应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装 置的数码复印机1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但是应用通信控制装置9的装置 不限于数码复印机1,也可以是其他装置。例如,串列方式的彩色数码复 印机、打印机、FAX、数码复合机等。
上述实施方式均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关的记载不限定本发明 的范围,勿庸置疑各部的具体的结构可以在能够取得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 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
本申请基于申请号为2007-220326的日本专利申请,其内容通过引用 而被并入到本申请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主体控制部;多个附加装置控制部,分别控制可以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部自由地进行装卸的多个附加装置;以及通信线和多个选择信号线,分别连接所述主体控制部和所述多个附加装置控制部;其中,所述主体控制部能够在单播模式与广播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在所述单播模式中根据经由所述选择信号线发送的指定发送目的地的选择信号而个别地选择各个附加装置控制部,在所述广播模式中选择所有的附加装置控制部,当需要同时控制各个附加装置控制部时,所述主体控制部切换到单播模式,并在控制数据通过所述单播模式经由所述通信线被个别地发送给各个附加装置控制部之后切换到广播模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各个附加装置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广播模式时执行基于已通过所述单 播模式接收到的控制数据的控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通过所述单播模式发送的控制数据上附加有识别数据,所述识别数 据用于识别是需要同时控制各个附加装置控制部而在检测出所述广播模式 时执行还是不需要同时控制各个附加装置控制部而立刻执行。
4.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主体控制部;多个供纸控制部,分别个别地控制向所述图像形成部供 应纸张的多个供纸盒;以及通信线和多个选择信号线,分别连接所述图像 形成部和所述多个供纸控制部;其中,所述主体控制部能够在单播模式与 广播模式之间切换通信模式,在所述单播模式中根据经由所述选择信号线 发送的指定发送目的地的选择信号而个别地选择各个供纸控制部,在所述 广播模式中选择所有的供纸控制部,当需要同时控制各个供纸控制部时,所述主体控制部切换到单播模式,并在控制数据通过所述单播模式经由所述通信线被个别地发送给各个 供纸控制部之后切换到广播模式。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各个供纸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广播模式时执行基于己通过所述单播模 式接收到的控制数据的控制。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通过所述单播模式发送的控制数据上附加有识别数据,所述识别数 据用于识别是需要同时控制各个供纸控制部而在检测出所述广播模式时执 行还是不需要同时控制各个供纸控制部而立刻执行。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至少当在供纸路径中使运送中的纸张停止运送时或者当在供纸路径中 使停止中的纸张开始运送时,所述主体控制部通过所述通信模式切换部切 换到单播模式而向各个供纸控制部发送控制数据,然后切换到广播模式,各个供纸控制部在检测出广播模式时执行基于已通过单播模式接收到 的控制数据的供纸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当在供纸路径中使运送中的纸张停止运送时或者当在供纸路径中使停止中的纸张开始运送时,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控制部在通过通信模式切换部将选择信号切换到单播模式而发送了控制数据之后,通过通信模式切换部切换到广播模式。各个供纸控制部在检测出广播模式时执行基于已通过单播模式接收到的控制数据的供纸控制。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377629SQ20081013427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7日
发明者西村润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