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和调色剂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59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和调色剂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和调色剂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磁性单组分跳跃(jumping)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该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和收容该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其中,即使对规定的非晶硅感光体,或者即使在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发生了变化的场合下,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特性。
背景技术
:在打印机及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实施电子照相法的场合下,使感光体表面按规定极性来统一带电,然后进行图像曝光,从而形成静电荷像,接下来,用调色剂来使所形成的静电荷像显影,由此在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像,而后,使该调色剂像转印及定影在纸张上,由此来迅速地进行图像形成。在静电荷像的显影方法中,有正规显影及反转显影两种,但随着当前数字机的普及,反转显影已成为主流。在该反转显影中,通过图像曝光,使与感光体带同极性电的调色剂附着于电位降低了的部分,由此来形成调色剂像,而光未照射部则成为图像的背景部。对该图像形成装置而言,为实现高像质化,通常使用下列等方法如果是单组分系显影剂,则减小调色剂粒径,如果是双组分系显影剂,则减小调色剂及载体的粒径,降低载体的电阻。尤其是减小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并形成球形,使得在感光体上显影的调色剂密度增大、即致密充填,从而满幅图像及灰度图像的均匀性提高,相对于曝光后的点大小线性显影,因而是一种对高像质化有效的方法。然而,对采用双组分系显影剂的方法而言,尽管在初期可较稳定地提供良好的图像,但在长期使用的场合下,便会产生载体劣化,即发生耗尽现象这一问题。因此发现了下列问题即,载体的带电提供能力降低,从而不能长期获得质量良好的图像等问题、以及由于调色剂与载体的混合比率难以保持恒定,因而长期耐久性不足的问题。因此,为避免上述问题点,提出了各种不并用载体、而采用只由调色剂构成的单组分系显影剂的显影方法,其中,有一种采用含有规定量磁性粒子的单组分系显影剂的显影方法。作为这种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提出了一种比如被称为磁性单组分跳跃方式的显影方法(比如,专利文献1)。更具体而言,使用一种设有由显影套筒构成的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装置,该显影套筒与感光体以相隔规定距离的状态相对置,并内置有磁辊。它是一种下列显影方法通过使显影套筒旋转来传送调色剂,并使其从显影套筒与磁性叶片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在显影套筒上形成调色剂薄层,接下来,使所形成的调色剂薄层中的带电调色剂飞出,由此来使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1865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发明内容然而,专利文献l所述的显影方法存在下列问题由于使用小粒径、球形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因而在增大感光体的单位面积显影量(A)的场合下,在打印图像的背景部(高电位部),易于发生调色剂附着。尤其是,当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因时间的推移等而发生变化时,调色剂的传送性及薄层调色剂状态便会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出现了易于产生该调色剂附着这一问题。对使用非晶硅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而言,作为清扫装置,大多釆用清扫刮板及滑擦辊,然而在这种场合下,也出现了打印图像的调色剂附着更易于增多的问题。g卩,随着感光体上显影量的增多,附着于感光体上的转印剩余调色剂便会增多,因而,前述转印剩余调色剂易于被滑擦辊牢固地挤压。因此出现了下列问题未被清扫刮板除去而残留的调色剂量增多,进而使打印图像中的调色剂附着量增多。因而,还出现了图像打印上的下列新问题如果是白纸图像,便易于产生黑点,而如果是灰度等高浓度图像,则易于产生白点。本发明鉴于前述课題,提出了下列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分别将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中的体积中心粒径、球形化度、体积粒径小于等于规定值的微粉量及显影量,限制在规定范围内,这样,即使在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发生了变化的场合下、以及使用了非晶硅感光体的场合下,也可以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有效地飞向感光体,从而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等。艮口,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方法及显影装置,适于磁性单组分跳跃显影方式,可以防止多余的调色剂附着/残留在感光体上,使黑点或白点等的发生得到有效抑制,并且图像浓度高、且翳影浓度低,可以得到高像质图像。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方法,可以解决前述问题,该显影方法用于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飞向感光体,使在该感光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像,作为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使用使体积中心粒径为6.07.8um的范围内的值、球形化度为0.920.98、且体积粒径小于等于5.04Um的调色剂量(微粉量)处于2.510.0体积%的范围的调色剂,而且,当将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显影量)设为A时,满足下述关系式(1)。0.6mg/cm2《A《0.9mg/cm2(1)艮P,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跳跃显影方式的显影方法,将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球形化度及微粉量限制为规定范围内的值的同时,将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限制为规定范围内的值,这样,即使在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发生了变化的场合下、以及使用了非晶硅感光体的场合下,也可以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有效且精度良好地飞向感光体。因此,图像浓度高、且翳影浓度低,可以防止在反转显影中调色剂附着于图像的背景部。此外,还可以有效防止同时发生的黑点或白点等图像不良。此外,由于调色剂本身的粒径较小,因而可以提高感光体上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A)的值,从而可以提高点图像的再现性。在实施本发明的显影方法时,当将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z时,则该表面粗糙度(Rz)优选满足下述关系式(2)。3.0pm《Rz《5.5pm(2)艮口,通过使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为规定范围内的值,可以形成均匀的调色剂薄层,因而图像浓度高、且翳影浓度低,而且可以减少调色剂附着量。在实施本发明的显影方法时,当将在显影套筒上形成的调色剂薄层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设为B时,则优选满足下述关系式(3)。0.6mg/cm2《B《0.90mg/cm2(3)艮口,通过使在显影套筒上形成的调色剂薄层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显影量(B)为规定范围内的值,即使对感光体的表面,也可以使调色剂更均匀地显影,因而图像浓度高、且翳影浓度低,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改善点的再现性。在实施本发明的显影方法时,感光体优选非晶硅感光体,作为清扫装置,优选并用清扫刮板及滑擦辊。艮口,即使在使用具有规定的清扫装置的非晶硅感光体的场合下,也可以在长期内使得图像浓度较高、且翳影浓度较低,而且能减少调色剂附着。在实施本发明的显影方法时,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优选用涡轮研磨机来粉碎树脂组成物,然后用Alpineum分级机分级来形成;在该树脂组成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接树脂,添加有30120重量份磁性粉、0.110重量份电荷控制剂、以及110重量份蜡。通过使用如此制造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可更易于将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球形化度及微粉量限制为规定范围内的值。因此,图像浓度高,翳影浓度低,而且可以减少调色剂附着。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是一种显影装置,用于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飞向感光体,使在该感光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像,其特征在于作为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使用使体积中心粒径为6.07.8um的范围内的值、球形化度为0.920.98、且体积粒径小于等于5.04pm的调色剂量(微粉量)处于2.510.0体积%的范围的调色剂,而且,当将前述调色剂像中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设为A时,满足下述关系式(1)。0.6mg/cm2《A《0.9mg/cm2(1)艮口,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跳跃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将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球形化度及微粉量限制为规定范围内的值的同时,将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限制为规定范围内的值,这样,即使在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发生了变化的场合下、以及使用了非晶硅感光体的场合下,也可以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有效且精度良好地飞向感光体。因此,图像浓度高、且翳影浓度低,而且可以减少调色剂附着。在构成本发明的显影装置时,当将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z时,则该表面粗糙度(Rz)优选满足下述关系式(2)。3.0ym《Rz《5.5iim(2)艮卩,通过将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设为规定范围内的值,可以在显影套筒上形成具有均匀的厚度及调色剂量(B)的调色剂薄层,其结果是,可以对感光体均匀地显影。因此,图像浓度高、且翳影浓度低,而且可以减少调色剂附着。另外,在构成本发明的显影装置时,当将在显影套筒上形成的调色剂薄层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设为B时,则优选满足下述关系式(3)。0.6mg/cm2《B《0.90mg/cm2(3)艮口,通过将在显影套筒上形成的调色剂薄层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显影量(B)设为规定范围内的值,即使对感光体的表面,也可以使调色剂更为均匀地显影,因此图像浓度高、且翳影浓度低,而且可以进一步改善点的再现性。另外,在构成本发明的显影装置时,感光体优选为非晶硅感光体,作为清扫装置,优选并用清扫刮板及滑擦辊。艮口,即使在使用具有规定的清扫装置的非晶硅感光体的场合下,也可以在长期内使得图像浓度较高、且翳影浓度较低,而且可以减少调色剂附着。图1是用于说明具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中感光体附近的放大图。图3是用于说明调色剂的球形化度与感光体上的显影量的关系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调色剂的球形化度与图像浓度的关系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调色剂的微粉量与感光体上的显影量的关系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感光体上的显影量与图像浓度的关系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感光体上的显影量与调色剂附着的评估等级的关系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感光体上的显影量与套筒上的显影量的关系的图。图9是显影装置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是一种显影方法,用于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飞向感光体,使在该感光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像,是一种所谓磁性单组分跳跃显影方式的显影方法。作为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使体积中心粒径为6.07.8um这一范围内的值、球形化度为0.920.98、且体积粒径小于等于5.04um的调色剂量(微粉量)处于2.510.0体积%这一范围,而且,当将调色剂像中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显影量)设为A时,满足下述关系式(1)。0.6mg/cm2《A《0.9mg/cm2(1)以下,大致分为磁性单组分跳跃显影方式与调色剂,并适当地参照附图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方法。l.磁性单组分跳跃显影方式(1)显影方法当利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数字复合机)1在感光体5上形成调色剂像时,即,在实施本发明的显影方法时,一般在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被摩擦成带正极性电的状态下,向内置有磁铁的显影套筒8a提供该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并在此形成具有均匀厚度及调色剂量的调色剂薄层。接下来,当将调色剂薄层传送到与感光体5相对设置的显影位置后,在感光体5与旋转的显影套筒8a之间施加交变偏压,使调色剂飞向感光体5,在感光体5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对所使用的显影套筒而言,其表面粗糙度(Rz),优选满足3.0um《Rz《5.5um这一关系。这样,在确保将调色剂传送到显影套筒表面上之后,可以使显影套筒上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B)处于规定范围内,而且可以均匀地形成。因此,能将感光体上所形成的调色剂量调整到适当量,进而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及高像质。其原因在于,如果前述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小于3.0"m,则存在调色剂向显影套筒表面的传送性降低的倾向,造成显影套筒表面的调色剂量(B)降低或者不均匀。其结果是,在感光体上显影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量会超出规定范围。而如果前述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大于5.5"m,则无法控制带电量等的调色剂便会增多。因此,显影套筒上所形成的调色剂薄层厚度及调色剂量(B)变得不均匀,其结果是,难以将感光体上所形成的调色剂量(A)调整到适当的范围内。尤其在使用非晶硅感光体的场合下,当其表面粗糙度(Rz)超出规定范围时,易于从套筒表面的突起部向感光体发生泄漏,其结果是,图像黒点的发生可能性加大。因此,对于所使用的显影套筒,其表面粗糙度(Rz),更优选满足3.1Pm《Rz《5.3Um这一关系,进一步优选满足3.3Pm《Rz《5.1Pm这一关系。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是指JISB0601-1994所规定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可以利用比如表面粗糙度测量器SurfcorderSE-30D((株)小坂研究所制造)来测量前述十点平均粗糙度(Rz)。作为构成显影套筒的材料,可以列举出铝及不锈钢(SUS)等。尤其是,考虑到耐久性及表面粗糙度(Rz)的控制容易性,更优选采用不锈钢,具体可列举出SUS303、304、305、316等。(2)图像形成方法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显影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一例,表示数字复合机。图2是放大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感光体(有时称感光鼓)5的附近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在作为数字复合机1的主要部件的复合机主体2内的图像形成部3中,沿着感光体5的旋转方向(箭头A方向)设有带电部件4、曝光部件7、显影部件8、转印辊13、滑擦辊24、清扫刮板25及消电装置10。感光体5是在比如铝制鼓的表面上,层叠了由非晶硅(a-Si)构成的感光层而形成的,由带电部件4使表面带电。于是,在接收了基于由图像读取部6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的从曝光部件7所输出的激光束的表面上,形成使带电量衰减的静电潜像。带电部件4,通过放电(比如电晕放电)来使感光体5的表面带电,其构成为以比如直径较小的金属丝等作为电极来施加规定的高电压,由此来放电。曝光部件7,用于基于图像数据将光束(比如激光束)照射到感光体5上,在感光体5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此外,如上所述,显影部件8具有与感光体5相对配置的显影套筒8a。由显影套筒8a,使从调色剂容器9转送来的显影剂附着于感光体5的静电潜像上,由此来显影,形成调色剂像。在由消电装置10消电之后,在由带电部件4使之均匀带电的感光体5上,利用曝光部件7来记录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部件8使该静电潜像反转显影,显影为调色剂像,再由转印辊13使前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被转印纸上。之后,未由该转印辊13转印的未转印调色剂,作为残留调色剂由清扫部18中的滑擦辊24及清扫刮板25从感光体5的表面除去。接下来,被除去的残留调色剂,由回收螺杆26等调色剂回收装置传送给未图示的废弃瓶。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如图1所示与感光体5分离开,并被传送给具有定影辊对14a的定影部14,使调色剂像定影。S卩,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被导入包含有热辊(定影辊)与加压辊的辊对的定影装置内,一边从中通过一边通过热及压力在纸张表面上定影。这样,从定影部14中通过的纸张,被传送给在多个方向形成支路的纸张传送路径15,并由设置于纸张传送路径15的分支点的、且具有多个路径切換导板的路径切換机构21、22及23,来分配传送方向。然后,按原样、或者在被传送给纸张传送路径16来进行双面拷贝之后,向第l排出托盘17a、第2排出托盘17b或第3排出托盘17c的纸张排出部排出。另一方面,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体表面,通过与滑擦辊摩擦接触而被实施规定的研磨処理的同时被清扫。然后,通过包含清扫刮板等的清扫装置来进一步清扫感光体表面,除去感光体表面所残留的调色剂。其后,通过基于LED等的光照射等来使感光体表面消电,由此结束图像形成的一个循环,并可以进行下一次图像形成。2.磁性单组分调色剂(1)体积中心粒径其特征在于,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以下有时也简称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g卩,根据调色剂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来算出的中心粒径为6.07.8Pm这一范围内的值。其理由在于,如果前述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小于6.0pm,则微粉量便会显著増加,或者难以进行球形化度的控制。而如果前述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超过7.8um,则向规定体积内的充填性便会降低,因而难以调整显影套筒上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B)、及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显影量(A)的值。因此,更优选使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为6.17.7um这一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6.37.5um这一范围内的值。可以用粒度分布测量装置,比如CoulterMultisizerTA-2(Coulter公司制)来测量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从而根据当该粒度分布来算出前述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更具体而言,首先,作为电解液,用1级氯化钠来调制出约l%NaCl水溶液。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成品,比如可以列举出ISOTON-II(CoulterScientificJapan公司制)。接下来,在测量体积中心粒径时,在所调整的电解水溶液100150ml中,作为分散剂,添加0.15ml界面活性剂(优选垸基苯磺酸盐)。进而,在其中,在220mg这一范围内,添加并混合要测量粒度分布的试样,从而获得悬浮状态的电解液。将该悬浮状态的电解液,装入到超声波分散器内,然后进行大约13分钟的超声波分散処理,从而制成测量试样。接下来,利用CoulterMultisizerTA-2,并使用100pm孔眼(aperture)按各波段(channel)来测量调色剂粒子的体积及个数,从而可以算出调色剂的体积分布及个数分布。即,可以使用粒度分布测量装置来测量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并从该粒度分布算出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2)球形化度使调色剂的球形化度为0.920.98这一范围内的值。其理由在于,如果前述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小于0.92,则难以调整显影套筒上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B)、以及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显影量(A)的值。而如果前述调色剂的球形化度超过0.98,则分级时的成品率便会显著降低,或者难以控制体积中心粒径。因此,优选使调色剂的球形化度为0.930.97这一范围内的值。以下参照图3来详细说明调色剂的球形化度与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的关系。图3中,横轴表示调色剂的球形化度(-),纵轴表示感光体上的显影量(mg/cm2)。图3中的数据,相当于后述实施例13及比较例25的数据。对比较例1的数据而言,由于微粉量是极多的13.2重量%,因而数据从图3脱出。从前述图3可知,在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处于0.890.93这一范围内时,随着调色剂球形化度的增加,感光体上的显影量也显著增加,达到约0.20.87g/cm2。而当调色剂的球形化度超过0.93后,即使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増加,感光体上的显影量也呈现大致恒定的值。因此,尽管还与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及微粉量等有关系,但只要使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处于0.920.98这一范围内,即可将感光体上的显影量控制为较高的值。接下来,参照图4来详细说明调色剂的球形化度与图像浓度的关系。在图4中,横轴表示调色剂的球形化度(-),纵轴表示在感光体上形成了规定图像时的图像浓度(_)。即,图4中的数据,相当于后述实施例13及比较例23的数据。对比较例1的数据而言,由于微粉量是极多的13.2重量%,因而数据从图4中脱出。从前述图4可知,在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处于0.900.92这一范围内时,随着调色剂球形化度的增加,图像浓度的值也显著増加,达到约1.271.32。如果调色剂的球形化度超过0.92,而小于等于0.99,则当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增加时,图像浓度的值便有逐渐増加的傾向。因此,尽管还与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及微粉量等有关系,但只要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处于0.920.98这一范围内,即可将在感光体上形成了规定图像时的图像浓度,至少控制为1.3或更大的值。前述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可由下式来表示,而且还可使用流动式粒子像分析装置、具体而言是用FPIA系列(Sysmex公司制)等来进行测量。更具体而言,在容器中,加入预先除去了杂质固体物等的水100150ml,然后,在其中加入0.10.5ml这一范围的界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优选加入垸基苯磺酸盐,此外,作为测量球形化度的对象,加入磁性调色剂0.10.5g。用超声波分散器对其进行13分钟的分散処理,并将分散浓度调整成300010000个/|11,形成测量试样。接下来,利用FPIA系列(Sysmex公司制)来测量调色剂的球形化度。用前述流动式粒子像分析装置来测量磁性调色剂的个数平均粒子直径,并设定所希望的个数平均粒子直径,由此来自动算出所希望的个数平均粒子直径范围内的磁性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及平均球形化度。即,可利用流动式粒子像分析装置来测量调色剂的粒子投影像,并根据该调色剂的粒子投影像结果,分别算出与调色剂的粒子投影面积相同的面积的圆的周长(cm)、以及粒子投影像的周长(cm)。因此,可利用下式来求出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式1调色剂的球形化度(一)=-3粒子投影面积相同面积的圆的周长(cm)粒子投影像的周长的平均值(cm)(3)微粉量使体积粒径小于等于5.04pm的调色剂量(微粉量)相对于调色剂总量处于2.510.0体积%这一范围内。其理由在于,如果前述调色剂的微粉量小于2.5体积%,则分级时的成品率便会显著降低,或者显影套筒上的调色剂量(B)、及感光体上的调色剂量(A)便会过多,从而易于发生调色剂附着。而如果前述调色剂的微粉量超过10体积%,则难以控制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及体积中心粒径。即,当前述微粉量过多时,则不论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及体积中心粒径如何,显影套筒上的调色剂量(B)及感光体上的调色剂量(A)均会过少。因此,最好使调色剂的微粉量处于2.59.0体积%这一范围内,如果处于3.08.0体积%这一范围内则更好。以下参照图5来详细说明调色剂的微粉量与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的关系。图5中,横轴表示调色剂的微粉量(体积%),纵轴表示感光体上的显影量(mg/cm2)。图5中的数据,相当于后述实施例13及比较例15的数据。从前述图5可知,当调色剂的微粉量处于12体积%这一范围内时,随着调色剂微粉量的増加,感光体上的显影量也显著降低,达到0.90.8g/cm2。而当调色剂的微粉量处于超过2体积%、小于等于10体积%这一范围内时,随着调色剂微粉量的増加,感光体上的显影量逐渐降低,达到0.80.7g/cm2。此外,调色剂的微粉量超过10体积%时,可以看到感光体上的显影量有稍微降低的傾向。因此,尽管还与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及球形化度等有关,但通过使调色剂的微粉量处于2.510.0体积%这一范围内,可以将感光体上的显影量控制为较高的值。作为调色剂的微粉量,之所以以体积粒径小于等于5.04"m的调色剂作为对象来进行测量,其原因在于,已通过其它途径判明小于等于前述粒径的调色剂量、与调色剂的球形化度及体积中心粒径,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在测量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时,可以同时测量调色剂的微粉量。即,与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同样,可以利用粒度分布测量装置,比如,CoulterMulitisizerTA-2(Coulter公司制)来测量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并根据该粒度分布来算出调色剂的微粉量。(4)显影量当将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显影量设为A时,满足下述关系式(1)。0.6mg/cm2《A《0.9mg/cm2(1)其理由在于,如果前述调色剂的显影量小于0.6mg/cm2,则图像浓度的值便会降低,或者产生差异。比如,在实施例1等所述的条件下测量的图像浓度将小于1.3。而如果前述调色剂的显影量超过0.9mg/cm2,则感光体上所附着的转印剩余调色剂便会增多,从而前述转印剩余调色剂易于被滑擦辊牢固挤压。因此,未被清扫的残留调色剂的附着量便会增多。因此,更优选使调色剂的显影量处于0.650.8mg/ci^这一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处于0.680.78mg/cm2这一范围内。以下参照图6来详细说明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与图像浓度的关系。图6中,横轴表示感光体上的显影量(mg/cm2),纵轴表示图像浓度(-)。图6中的数据,相当于实施例13及比较例25中的数据。对比较例l的数据而言,由于微粉量是极多的13.2重量%,因而从图6的数据脱出。从前述图6可知,当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处于0.50.7mg/cm2这一范围内时,随着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的增加,图像浓度也显著増加,达到1.261.32左右。如果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超过0.7mg/cm2,则即使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増加,图像浓度也维持一定的高水平,处于1.331.34左右。因此,尽管还与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等有关系,但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如果处于0.60.9mg/cn^这一范围内,则可将图像浓度控制为较高的值。接下来,参照图7来详细说明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与调色剂附着性的评估等级的关系。图7中,横轴表示感光体上的显影量(mg/cm2),纵轴表示调色剂附着性的评估等级(相对值)。图7中的数据,相当于实施例13及比较例25的数据。从前述图7可知,当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在0.40.8mg/cm2这一范围内时,即使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増加,调色剂附着性的评估等级(相对值)也将为1这样的低等级而不变。而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超过0.8mg/cn^时,随着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的増加,调色剂附着性的评估等级(相对值)将増加,相对值达到了23。因此,尽管还与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等有关,但只要使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处于0.60.9mg/cr^这一范围内,关于调色剂附着性的评估等级(相对值),即可有裕量地控制为所希望的值或更小。接下来,参照图8来详细说明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与显影套筒上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显影套筒上的显影量(B)的关系。图8中,横轴表示感光体上的显影量(mg/cm2),纵轴表示显影套筒上的显影量(B)。图8中所示的数据,是另外制成的与实施例13及比较例15的显影剂不同的调色剂的评估结果。从前述图8可知,当显影套筒上的显影量(B)处于约0.50.8mg/ci^这一范围内时,显影套筒上的显影量(B)与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具有近乎直线的关系。因此,尽管还与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等有关,但通过适当地调整显影套筒上的显影量(B),便可以将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容易地控制在0.50.8mg/cm2这一范围内。另外,如后述实施例1等所示,可以在显影剂的供给侧(显影套筒)与感光体之间施加了显影偏置电压的状态下,使感光体上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显影量(A)显影并进行测量。因此,可以说,除了调色剂本身粒子的状态(大小、粒度分布等)之外,还可由显影偏置电压值来调整调色剂的显影量(A)。艮卩,为了将调色剂的显影量(A)调整到规定范围内,作为显影偏置电压(施加于显影套筒的电位),可以施加重叠了250350V直流电位与0.52.0KV(振幅)交流电位(频率l5KHz)的交变偏压电位来进行测量。另一方面,对显影套筒上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即显影量(B),也可以按照感光体上的显影量(A)的测量方法来进行测量。(5)膨松密度优选使调色剂的膨松密度处于0.350.55g/cr^这一范围内。这样,可以根据前述调色剂的特定形态及体积平均粒径来获得像质更高的图像。可以按下列方法来测量调色剂的膨松密度。即,在容器内装入磁性单组分调色剂30g,并缓慢地注入配有筛子的漏斗内。接下来,在漏斗下方放置30ci^接受容器,用刷毛搅拌筛子上的磁性调色剂90秒,使磁性调色剂分散落下。最后,称量接受容器内的磁性调色剂的重量,并根据下式来算出调色剂的膨松密度。膨松密度(g/cm3)=磁性调色剂重量(g)/容器容积(cm3)(6)构成成分(6)-1粘接树脂作为调色剂的构成成分之一的粘接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共聚合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乙烯基醚系树脂、N-乙烯系树脂,丁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尤其是,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优选采用作为苯乙烯单体的单独聚合体的苯乙烯系树脂、作为苯乙烯单体与丙烯酸单体的共聚合体的苯乙烯-丙烯酸系共聚合树脂,以及由多价乙醇成分与多价碳酸成分的縮聚合及共縮聚合而获得的聚酯系树脂。但是,为提高耐反印(offset)性,或者提高调色剂强度,根据需要,优选使交联剂及热固性树脂与前述热塑性树脂相组合来使用,或者导入部分交联结构。优选使该粘接树脂的软化点(用高化式流动测试计测量)处于110150。C这一范围内,更优选处于12014(TC这一范围内。上述粘接树脂的软化点可以用高化式流动测试计来测量。为了防止所获得的调色剂之间产生融结及保存稳定性降低,同时确保调色剂的定影性,优选使粘接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Tg)为557(TC这一范围内的值。可以利用示差扫描热量计(DSC),根据比热的变化点,来求出前述粘接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6)-2电荷控制剂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调色剂而言,为了能显著提高带电电平及带电建立特性(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电荷电平的指标),从而获得良好的耐久性及稳定性等,可以配合使用电荷控制剂,尤其是正电荷控制剂。优选使前述电荷控制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粘接树脂,为0.110重量份这一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处于15重量份这一范围内。作为正电荷控制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含有吖嗪化合物的直接染料;苯胺黑、苯胺黑盐、苯胺黑衍生物等苯胺黑化合物;苯胺黑BK、苯胺黑NB、含有苯胺黑Z等苯胺黑化合物的酸性染料;环烷酸或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类;烷氧基化胺;垸基酰胺;苄甲基已癸铵、癸基三甲基氯化铵等季铵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或更多种。尤其是,从获得更为迅速的建立性这一观点出发,优选苯胺黑化合物。具有季铵盐的树脂或低聚物、具有碳酸盐的树脂或低聚物、具有羟酸基的树脂或低聚物等也可以作为带正电性电荷控制剂来使用。(6)画3蜡为了提高定影性及耐反印性,本发明所使用的调色剂优选配用蜡。在该场合下,优选对每100重量份粘接树脂,蜡的添加量处于110重量份这一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处于25重量份这一范围内。其理由在于,通过使蜡的添加量处于这一范围内,可改善定影性,且可有效防止反印性及像拖尾(smearing)。通过使蜡的添加量处于这一范围内,可易于调整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及球形化度,进而可易于调整微粉量。作为这种蜡类,可以举出比如下列蜡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聚乙烯蜡、聚丙烯蜡、氟系蜡、费歇而蜡、石蜡、酯蜡、褐煤蜡、稻米蜡等。(6)-4磁性粉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在粘接树脂中含有磁性粉,该磁性粉的添加量优选配合成对每100重量份粘接树脂,处于30120重量份这一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处于50100重量份这一范围内。原因还在于,作为单组分调色剂,可以单独利用磁力来提供给显影区域,而不使用磁性载体等。此外,原因还在于,通过将添加量设置为这一范围内,可易于调整调色剂的体积中心粒径和球形化度以及微粉量。作为这种磁性粉的种类,可列举出比如下列磁性粉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四氧化三鉄(Fe304)、三氧化二鉄(Y-Fe203)、氧化鉄锌(ZnFe204)、氧化鉄钇(Y3Fe5012)、氧化鉄镉(CdFe204)、氧化鉄钆(Gd3Fe5012)、氧化鉄銅(CuFe204),氧化鉄鉛(PbFe12019),氧化鉄钕(NdFe03)、氧化鉄钡(BaFe12019)、氧化鉄锰(MnFe204)、氧化鉄镧(LaFe03)、铁素体类、鉄粉(Fe)、钴粉(Co)、镍粉(NO对磁性粉的粒子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球状、立方体状、不定形等任意形状。磁性粉的平均粒子直径,优选处于0.1lum这一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处于0.10.5um这一范围内。此外,优选利用钛系耦合剂及硅垸系耦合剂,对磁性粉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7)外添加剂根据需要,可以对调色剂(调色剂粒子)外加下列外添加剂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胶体氧化硅、疏水性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碳酸钙等无机微粒(通常,平均粒径小于等于0.3Pm);聚甲基烯酸甲酯等有机微粉末;硬脂酸锌等脂肪酸金属盐等。这样,可显著提高调色剂粒子的流动性及保存稳定性等。在外加了氧化铝及氧化钛等微粒的场合下,可对感光体表面进行适度的研磨,从而可有效防止图像变形。此外,通过添加前述外添加剂,可降低调色剂对感光体表面的附着力,从而可防止调色剂附着于感光体表面。外添剂的添加量优选为处于不损害调色剂本来的特性的范围内,比如,每100重量份调色剂粒子为2.0重量份或更低。[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是利用磁性单组分跳跃显影法,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飞出,使在感光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由此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算出的中心粒径处于6.07.8um这一范围内、球形化度为0.920.98、且粒径小于等于5.04iim的调色剂处于2.510.0体积%这一范围,而且,当将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设为A时,满足下述关系式(1)。0.6mg/cm2《A《0.9mg/cm2(1)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适当地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首先说明基本显影装置的结构。即,作为这种显影装置,可采用图9所示的显影装置8。该显影装置8备有使磁辊81b固定并内置于显影套筒8a的显影剂承载体81、螺旋状的第一搅拌传送部件82、同样的螺旋状的第二搅拌传送部件83。另外,在显影套筒8a的右上方部,在下面配有磁铁85a的叶片(显影剂限制部件)85,与显影套筒8a相隔规定的距离来配置。在内置于显影套筒8a的磁辊81b与叶片相对的位置上,磁极S2(第一磁极)被磁化,而在从磁极S2顺时针转动约80。的位置上,磁极N2(第二磁极)被磁化。另一方面,在与感光体1相对的位置上,磁极N1(第3磁极)被磁化,而在从磁极N1逆时针转动约80。的位置上,磁极S1(第4磁极)被磁化。在第二搅拌传送部件83的右侧侧壁上,配置有用于检测调色剂量的调色剂传感器84。因此,当该调色剂传感器84检测出显影装置8内的调色剂量不足时,便从调色剂进料斗(未图示)来向显影装置8供给调色剂t。所供给的调色剂t,由第二搅拌传送部件83,一边从图的外侧向里侧方向搅拌一边被传送,在里侧端部,由第二搅拌传送部件83,传送给第一搅拌传送部件82。然后,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82—边从图的里侧向外侧方向搅拌一边被传送,在这一期间内提供给显影套筒8a。艮口,由第一搅拌传送部件82及第二搅拌传送部件83搅拌后的调色剂t,因被磁辊81b磁化出的磁极N2的磁力而被抽吸到显影套筒8a上。接下来,通过显影套筒的旋转,被传送到叶片85与显影套筒8a的间隙部分。当调色剂t从该间隙中通过时,由磁极S2及叶片85限制送往显影部的调色剂量的同时形成调色剂薄层,而且调色剂t摩擦带电。当然,在显影套筒8a上传送的期间,调色剂还因与显影套筒之间的摩擦而带电。然后,通过传送到作为与感光体5相对的区域的显影部的调色剂t,使感光体5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在显影时,在显影剂的供给侧(显影套筒)与感光体5之间施加显影偏置电压。作为显影偏置电压(施加于显影套筒的电位),可以列举出比如使250350V直流电位与0.52.0KV(振幅)交流电位重叠而形成的交变偏压电位。另夕卜,交流电位的频率比如,可以列举出15KHz左右。(2)图像形成方法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图9所示的显影装置8,在利用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来形成规定图形图像时,首先,使感光体表面同样地主带电。在采用非晶硅的场合下,此时的感光体表面的主带电电位,比如为+400+500V是适当的。另外,可以利用使用了电晕带电器或者带电辊等的任意方法来实施主带电。接下来,基于规定的图像信息来照射激光等光,在感光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即,通过该图像曝光,而使被光照射的部分成为低电位。之后,包含前述带正极性电的调色剂的显影剂飞向前述所形成的静电潜像,从而反转显影。即,带正电调色剂,附着于在照射光后成为低电位的感光体表面部分,由此像前述那样进行跳跃显影,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像。接下来,在感光体表面上如此形成的调色剂像,通过转印部件转印到规定的纸张上。作为转印部件,可以采用转印辊及转印带或电晕带电器的任何一种。对于转印辊及转印带,在其上施加负极性转印偏压电位,由此在调色剂像与转印部件之间产生电场,从而可以在感光体与转印部件之间通过的纸张表面上转印调色剂像。尽管未图示,但是优选使用电晕带电器,使纸张背面负极性电晕带电,利用所产生的电场,使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表面上。在该场合下,可以与转印用电晕带电器相组合来使用纸分离用交流电晕带电器。g卩,由于已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背面为负极性带电,因而必须与使纸张带正电的感光体表面分离开,通过交流电晕带电,可使该分离变得很容易。2.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同样可以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相同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因而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作为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使用含有2.510.0体积%这一范围的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其中,体积中心粒径处于6.07.8ixm这一范围内、球形化度为0.920.98、且体积粒径小于等于5.04um,而且,当将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设为A时,满足规定的关系式(1),因而,即使在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发生了变化的场合下、以及使用了非晶硅感光体的场合下,也可以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有效地飞向感光体,能够防止调色剂附着,并可以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等。实施例l.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制造(1)基于亨舍尔搅拌机(Henschelmixer)的混合工序将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粘接树脂,三洋化成工业制)IOO重量份、磁性粉(EPT-IOOO,戸田工业制)70.0重量份、苯胺黑染料(电荷控制剂,Orient化学工业制,N-01)5.0重量份、以及聚丙烯蜡(蜡,三洋化成工业,Yumexl00TS)3.0重量份投入到亨舍尔搅拌机20B(三井矿山社制)内,以2500rpm转速来旋转5分钟予以混合。(2)基于双轴搅拌机的混合工序接下来,利用双轴搅拌机(PCM-30,池贝公司制),在转速为200rpm、滚筒温度为120°C、投入量为6kg/小时条件下进行搅拌。进一步,利用Drumflaker装置(三井矿山社制),在140mm/秒、板厚34mm条件下进行冷却。(3)基于涡轮研磨机的粉碎工序及基于Alpineum分级机的分级工序接下来,利用涡轮研磨机(T-250型,涡轮工业公司制),改变粉碎时伺来进行粉碎的同时,利用Alpineum分级机改变条件地进行分级,从而获得实施例13及比较例12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在比较例3中,除了将粉碎装置从涡轮研磨机(Turbomill)变为喷射研磨机(Jetmill)(IDS-2型,日本Pneumatic工业制)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实施例1的基于涡轮研磨机的粉碎,在投入量为10kg/小时、风量为10Nm3/分钟下进行。实施例2的基于涡轮研磨机的粉碎,在投入量为8kg/小时、风量为10Nr^/分钟下进行。实施例3的基于涡轮研磨机的粉碎,在投入量为10kg/小时、风量为13Nm3/分钟下进行。另外,比较例1的基于涡轮研磨机的粉碎,在投入量为7kg/小时、风量为8Nm3/分钟下进行。比较例2的基于涡轮研磨机的粉碎,在投入量为10kg/小时、风量为10Nm3/分钟下进行。比较例3的基于涡轮研磨机的粉碎,在投入量为10kg/小时、风量为15Nm3/分钟下进行。还有,比较例4的基于涡轮研磨机的粉碎,在投入量为7kg/小时、风量为5Nm3/分钟下进行。此外,比较例5的基于涡轮研磨机的粉碎,在投入量为12kg/小时、风量为8NmV分钟下进行。(4)外添加处理将所获得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与氧化硅一起投入到亨舍尔搅拌机20B(三井矿山公司制)内,使得氧化硅(外添加剂,Wacker公司制,H2050EP)达到0.8重量%,并以2500rpm的转速来混合3分钟,如表1所示,制造出实施例13及比较例13的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即,获得粒度分布各异、而且体积中心粒径、微粉量及球形度如表1所示分别不同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2.磁性单组分调色剂评估(1)体积中心粒径及微粉量的测量表1中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中心粒径,是指体积中心粒径,利用Coulter公司制CoulterMultisizerTA-2来测量。详细的测量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相同。在测量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中心粒径的同时,利用Coulter公司制CoulterMultisizerTA-2测量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中的微粉量,即,小于等于5.04ym的粒子(微粉)含有量(体积%)。(2)球形化度的测量用FPIA-2000(Sysmex公司制),测量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球形化度。详细的测量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相同。(3)显影量的测量使用各调色剂来测量单位面积的显影量(A)。g卩,利用搭载有非晶硅感光体的磁性单组分跳跃方式的复印机(KM-3530,京瓷美达制),在感光体(感光鼓)上,形成一定面积(3cmX3cm=9cm2)的3个满幅黑调色剂像。接下来,利用吸引装置,对各满幅黑调色剂像进行全量吸引,并在吸引装置内的滤纸上对吸引调色剂进行分离。根据该滤纸的重量变化来算出所吸引的调色剂重量。根据所算出的调色剂重量来求出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量的平均值,并除以规定面积(9cm2),从而算出单位面积的显影量(A)。调色剂像的形成条件如下。处理速度178mm/秒显影套筒直径20mm显影套筒的初始表面粗糙度(Rz):4.3um带电电位+450V显影方法反转显影显影偏压直流十200V+400V交流0.25KV2.5KV频率2.0KHz(4)调色剂附着性的评估使用各调色剂,并采用京瓷美达生产的复印机(KM-3530),以与前述同样的图像形成条件来形成1万张全黒满幅图像,并将第1万张黒满幅图像与初始图像(第1张黒满幅图像)进行比较,按下列基准来评估调色剂附着性。g卩,在发现白斑点状图像缺陷的场合下,作为有调色剂附着,其评估为3.0级。在只发现少量图像缺陷的场合下,作为有少量调色剂附着,其评估为2.0级。而在未发现图像缺陷的场合下,作为无调色剂附着,其评估为1.0级。1.0级无调色剂附着2.0级有少量调色剂附着3.0级有调色剂附着(5)图像浓度(ID)对与各调色剂相关的图像浓度(ID)而言,采用A4规格纸张,以纸张短边方向作为纸张传送方向,使测量用图像在纸张上形成3X3cm的3个满幅图像部,并在纸张的传送方向中央部,相对于纸张的传送方向以10cm间隔来垂直排列。对一个满幅图像,用反射浓度计(东京电色公司制,型号为TC-6D)在5个位置上进行测量,并求出5张的平均值。作为图像浓度(ID)的评估基准,如果该图像浓度是1.30或更大的值,则判定为在实用上没有问题。(6)翳影浓度(FD)对与各调色剂相关的翳影浓度(FD)而言,利用反射浓度计(东京电色公司制,型号为TC-6D),对每张打印有前述测量用图像的纸张的非打印部,测量5个位置,并求出5张的平均值。另外,作为翳影浓度(FD)的评估基准,如果该翳影浓度小于等于0.008,则判定为实用上没有问题。表1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从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对实施例13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而言,由于将中心粒径、微粒含有量、球形化度及显影量A,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因而防止了多余的调色剂附着/残留在感光体上,从而可有效防止黑点或白点等图像不良,进而显影量值提高,可以获得高像质。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在体积中心粒径较小而微粉量较多的场合下,显影量A减小,从而产生调色剂附着及翳影増大。这是因为,带电量高的调色剂的比例较大,调色剂难以从显影套筒飞向感光体表面,即使显影量A减小,但是,因为粒径较大而带电量非常小的调色剂(粗粉调色剂)被有选择地显影,所以调色剂附着与图像翳影这双方都增大了。在比较例2中,在体积中心粒径较大而微粉量较少的场合下,显影量A增大,调色剂附着便増大。这是因为,带电量低的调色剂的比例较大,调色剂极易从显影套筒飞向感光体表面,从而显影量A增大,调色剂附着量増大。在比较例3中,在球形化度较小的场合下,显影量A减小,图像浓度也减小若干。其原因在于,由于球形化度较小,因而难以在感光体表面致密充填来显影,所以显影量A减少,造成图像浓度减小了若干。在比较例4中,在球形化度较大的场合下,显影量A增大,图像浓度减少,而且图像翳影増大。其原因在于,由于球形化度较大,因此,虽然在感光体表面致密充填使得易于显影,从而使得显影量A增大,但是,球形化度过大,在显影套筒表面上会因为发生相对于磁性叶片的滑动而不能良好地摩擦带电,因而造成图像翳影增大。此外,在比较例5中,由于微粉量过少,因此,虽然在感光体表面被致密充填,但是感光体上的显影量过多,从而不能控制带电量,因而易于发生图像翳影及调色剂附着。工业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的采用磁性单组分跳跃方式的显影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显影装置,即使在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场合下、或者使用非晶硅感光体的场合下,也可以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有效地飞向感光体,从而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等。.因此,通过本发明的采用磁性单组分跳跃方式的显影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显影装置,可良好地适用于采用磁性单组分跳跃显影方式的激光打印机、静电式复印机、普通纸传真装置以及并用这些功能的复合装置等大范围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処理速度更高的情况下,具体而言,在处理速度在250mm/秒或更高的情况下,更具体而言,在処理速度处于250400mm/秒这一范围内的情况下,作为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优选体积中心粒径为6.27.8um这一范围内的值、球形化度为0.930.97、且体积粒径小于等于5.04um的调色剂处于2.510.0体积%这一范围,并且,当将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设为A时,满足下述关系式(r)。0.72mg/cm2《A《0.9mg/cm2(l')。权利要求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飞向感光体,使在该感光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像,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使用体积中心粒径为6.0~7.8μm的范围内的值、球形化度为0.92~0.98、且体积粒径小于等于5.04μm的调色剂处于2.5~10.0体积%的范围的调色剂,而且,当将所述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设为A时,满足下述关系式(1),并且当将所述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z时,该表面粗糙度Rz满足下述关系式(2),0.7mg/cm2<A≤0.9mg/cm2(1),3.0μm≤Rz≤5.5μm(2)。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对所述显影套筒与所述感光体之间施加显影偏置电位时,该显影偏置电位是200400V的直流电位与振幅为0.25~2.5KV且频率为l~5KHz的交流电位重叠而成的交变偏置电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方式是反转显影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体是非晶硅感光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非晶硅感光体的带电电位为400500V的范围内的值。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清扫装置并用清扫刮板及滑擦辊。7.—种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是用涡轮研磨机来粉碎树脂组成物,然后用Alpineum分级机来分级而形成的;在该树脂组成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接树脂,添加有30120重量份的磁性粉、0.110重量份的电荷控制剂、以及110重量份的蜡。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其带电极性为正。10.—种调色剂容器,收容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和调色剂容器,即使在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Rz)发生了变化的场合下、以及使用非晶硅感光体的场合下,也可以使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有效地飞向感光体,从而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等。为此,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所述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使用体积中心粒径为6.0~7.8μm的范围内的值、球形化度为0.92~0.98、且体积粒径小于等于5.04μm的调色剂处于2.5~10.0体积%的范围的调色剂,而且,当将所述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设为A时,满足0.7mg/cm<sup>2</sup><A≤0.9mg/cm<sup>2</sup>,并且当将所述显影套筒的表面粗糙度设为Rz时,该表面粗糙度Rz满足3.0μm≤Rz≤5.5μm。文档编号G03G9/083GK101424911SQ20081017909公开日2009年5月6日申请日期2005年2月28日优先权日2004年2月26日发明者永井孝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