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61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是一种背光模组。技术背景由于零辐射、低耗能、散热小、纤薄轻巧以及精确还原图像等优点,液晶显示装置在笔记本电脑、手机、和MP3等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件包括液晶面板、背光模组等。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该背光源通过框架6固定,液晶面板5设置在框架6上,形成一个整体。背光源表面上设置有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为棱镜膜2和设置在棱镜膜2上的保护膜l,保护膜1用于保护棱镜膜2。实际使用表明,现有技术这种背光模组结构会导致漏光缺陷,当液晶面板受到沖击或者挤压时,液晶面板变形后无法及时恢复正常状态,导致液晶面板出现漏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现有技术为了解决液晶面板受到沖压或挤压时的变形,克服背光模组的漏光缺陷,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图2为现有技术防止漏光一方案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改变背光模组的框架6的结构,同时在液晶面板5的上表面放置一PET薄板7、液晶面板5的下表面与光学薄膜4上表面之间放置一PET薄板7,用以防止漏光现象的发生。这种方案工艺复杂,需要手工对每个液晶面板5上下表面贴上PET薄板7,效率较低,不利于大量的应用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有效克服现有背光模组结构导致漏光的技术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表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可以为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体的棱镜膜,也可以为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体的保护膜。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膜下方还设置有棱镜膜。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光学薄膜还包括扩散膜。所述支撑体可以为中部高、两端低的弧形体,也可以为柱体,还可以为梯形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源表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光学薄膜,当液晶面板受到挤压或冲压时,由该光学薄膜抵消挤压或冲压,有效降低了液晶面板的变形,从而避免了漏光现象的发生,改善了液晶面板的显示质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防止漏光一方案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一保护膜;2—棱镜膜;5—液晶面板;6—框架;7—PET薄板;11—弧形体;12—柱体;13—梯形体。具体实施方式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在该背光源表面上设有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为用于支撑液晶面板棱镜膜2。具体地,棱镜膜2上设置有一中部高、两端低的弧形体11,作为支撑体的弧形体11的最高点与置于框架6上的液晶面板5之间的间隙较小,用于在实际使用中当液晶面板变形时支撑放置在框架6上的液晶面板5,避免发生漏光现象。本实施例中,作为支撑体的弧形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棱镜膜上还可设有保护棱镜膜的保护膜、提高光效率的扩散膜或其他功能光学薄膜,扩散膜或其他功能光学薄膜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设置方式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调整。本实施例通过在棱镜膜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弧形体,当液晶面板受到挤压或冲压时,棱镜膜上的弧形体能够抵消挤压或沖压,有效防止了液晶面板可能发生的变形,从而避免了发生漏光现象。表1为液晶面板和支撑体之间间隙与漏光程度的对照表,从表1可以看出,支撑体与液晶面板之间的间隙越小,液晶面板的漏光程度也越小。表1、液晶面板和支撑体之间间隙与漏光程度的对照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在该背光源表面上设有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为棱镜膜2,在棱镜膜2的上表面设置作为支撑体的柱体12,当液晶面板5受到挤压或冲压时,用于抵消这种挤压或沖压,防止放置在框架6上的液晶面板5变形,避免发生漏光现象。本实施例中,作为支撑体的柱体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另外,棱镜膜上还可设有保护棱镜膜的保护膜、提高光效率的扩散膜或其他功能光学薄膜,扩散膜或其他功能光学薄膜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设置方式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调整。本实施例通过在棱镜膜上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柱体,当液晶面板受到挤压或冲压时,棱镜膜上的柱体能够抵消挤压或冲压,有效防止了液晶面板发生变形,从而避免了发生漏光现象。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在该背光源表面上设有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为棱镜膜2,棱镜膜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体13,该梯形体13用于支撑液晶面板5。当液晶面板5受到挤压或冲压时,用于抵消这种挤压或冲压,防止放置在框架6上液晶面板5变形,避免发生漏光现象。本实施例中,作为支撑体的梯形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液晶面板受到挤压或冲压时,梯形体能够抵消挤压或冲压,有效防止了液晶面板可能发生的变形,从而避免了发生漏光现象。另外,棱镜膜上还可设有保护棱镜膜的保护膜、提高光效率的扩散膜或其他功能光学薄膜,扩散膜或其他功能光学薄膜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设置方式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调整。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在该背光模组的背光源表面上设有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为棱镜膜2和保护膜1,保护膜1置于棱镜膜2的上表面;保护膜1上设置有一中部高、两端低的弧形体11,作为支撑体的弧形体11的最高点与置于框架6上的液晶面板5之间的间隙较小,用于在实际使用中当液晶面板变形时支撑液晶面板5,避免发生漏光现象。本实施例中,作为支撑体的弧形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进一步地,光学薄膜还可以包括扩散膜,扩散膜设置在保护膜下方,扩散膜用于提高光效率。另外,光学薄膜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光学薄膜,其他功能光学薄膜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设置方式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调整。本实施例通过在棱镜膜上表面设置具有支撑液晶面板作用的保护膜,且保护膜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弧形体,当液晶面板受到挤压或冲压时,保护膜上的作为支撑体的弧形体能够抵消挤压或冲压,有效防止了液晶面板可能发生的变形,从而避免了发生漏光现象。本实施例中,支撑体所在区域的面积约为液晶面板面积的1/6-1/2。支撑体所在区域的面积大小可以随液晶面板和背光源之间的间隙大小而改变,当液晶面板与背光源间隙较小时,支撑体所在区域的面积可较小;当液晶面板与背光源间隙较大时,支撑体所在区域的面积可较大。图7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在该背光源表面上设有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为棱镜膜2和保护膜1,保护膜1置于棱镜膜2的上表面;在保护膜1的上表面设置柱状的柱体12,当液晶面板5受到挤压或冲压时,用于抵消这种挤压或沖压,防止放置在框架6上的液晶面板5变形,避免发生漏光现象。本实施例中,作为支撑体的柱体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进一步地,光学薄膜还可以包括扩散膜,扩散膜设置在保护膜下方,扩散膜用于提高光效率。另外,光学薄膜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光学薄膜,其他功能光学薄膜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设置方式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调整。本实施例通过在保护膜上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柱体,当液晶面板受到挤压或沖压时,保护膜上作为支撑体的柱体能够抵消挤压或沖压力,有效防止了液晶面板发生变形,从而避免了发生漏光现象。图8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在该背光源表面上设有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包括棱镜膜2和保护膜1,保护膜1置于棱镜膜2的上表面;保护膜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体13,该梯形体13用于支撑液晶面板5。当液晶面板5受到挤压或冲压时,用于抵消这种挤压或冲压,防止放置在框架6上的液晶面板5变形,避免发生漏光现象。本实施例中,作为支撑体的梯形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液晶面板受到挤压或冲压时,作为支撑体的梯形体能够抵消挤压或冲压,有效防止了液晶面板可能发生的变形,从而避免了发生漏光现象。进一步地,光学薄膜还可以包括扩散膜,扩散膜设置在保护膜下方,扩散膜用于提高光效率。另外,光学薄膜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光学薄膜,其他功能光学薄膜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设置方式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调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表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光学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为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体的棱镜膜。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为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体的保护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下方还设置有棱镜膜。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还包括扩散膜。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中部高、两端低的弧形体。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柱体。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梯形体。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表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可以为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体的棱镜膜,也可以为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体的保护膜。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源表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液晶面板的光学薄膜,当液晶面板受到挤压或冲压时,该光学薄膜能够抵消这种挤压或冲压,防止液晶面板的变形,从而避免发生漏光现象。文档编号G02F1/1335GK201174014SQ200820079869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10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10日发明者杨新元,赵海玉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