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50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且特别涉及一种导光单元(lightguideunit)。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故在液晶显示器下方必须提供背光系统以提供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功能。现有的背光系统由两个基本部分所组成光源以及导光板(lightguideplate),其中光源又分为线光源的冷阴极灯管(coldcathodefluorescencelamp,CCFL)以及多个点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会直接射入导光板,并因全反射原理被导引至导光板后方,而导光板下表面的微光学结构会破坏全反射现象,使光线均匀的射出导光板上表面。为提升出光的均匀性和显示器的亮度,目前已有数种现有技术提供改良方式,如中国台湾公开号200630705、200837410、200839329、美国专利号6612722、美国公开号20040145915等。一般传统最常见的方式是搭配其它光学扩散片(diffUserfilm)或棱镜增光片(prismsheet)。然而,搭配其它光学元件会增加显示器的成本且在组装上也较为复杂,而显示器所能呈现的光学效率也非最佳化。在中国台湾公开号200630705中揭露一种导光板,其上表面有垂直的棱镜结构,而下表面有圆形、方形、菱形或直条型的水平棱镜结构。在美国专利号6612722中揭露一种导光板,其上下表面有圆形的图案,图案中另有四角锥、圆锥、圆柱体、多角体等微结构,而图案以外的区域为平滑镜面。在美国公开号20040145915中揭露一种导光板,其双面有圆形的图案,图案中另有棱镜柱结构,而图案以外的区域为平滑镜面。然而,上述技术皆须进行双面结构加工,在工艺上较为困难。说明书另外,第一毛织股份有限公司也提供一种新型导光板,其利用下表面的直条状水平棱镜结构破坏全反射现象,使光线均匀的垂直出射,并搭配其上表面的垂直棱镜结构将光线会聚。然而,由于上表面的垂直棱镜易与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LCDpanel)产生像素迭纹(pixelmoire),因此需使用粗糙度较高的扩散膜片来遮盖上表面的垂直棱镜,进而降低了显示器的光学效率。在中国台湾公开号200839329中揭露一种导光板,其下表面由垂直与水平的棱镜结构将光线会聚。由于此垂直与水平的棱镜结构具有一致的线性和轮廓,因此垂直与水平的棱镜在转角会有重迭或错位,进而导致遮挡光线,产生迭纹(moire)现象。在中国台湾公开号200837410中揭露一种导光板,其下表面由垂直与水平的棱镜结构将光线会聚,且平行于灯管的棱镜结构所构成的条纹图案具有不规则的轮廓,由此改善垂直与水平的棱镜边界平面上的边界图样或迭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可降低成本,并能将光均匀地导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光板,适于导引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束。此导光板包括透光基板、多个棱镜柱以及多个凸出镜。此透光基板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入光面以及第三表面。此第一表面具有图案化区域。此第二表面相对于此第一表面,且此第一入光面连接此第一表面与此第二表面,其中此光束会经由此第一入光面进入此透光基板中。此第三表面相对于此第一入光面,且连接此第一表面与此第二表面。这些棱镜柱配置于此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此图案化区域以外,其中这些棱镜柱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此第一方向由此第一入光面指向此第三表面。.这些凸出镜配置于此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此图案化区域内,其中每一凸出镜具有相对的第一底面及第一顶部区域。此第二底面邻接此第一表面,此第一顶部区域为此凸出镜中距离此第一表面最远的区域。此外,此第二底面呈多边形,且此第一顶部区域在此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此第一底面的范围内,且此正投影与此多边形的每一边皆维持一间隔距离。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导光板由于具有位于图案化区域的凸出镜以及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棱镜柱,因此可将发光元件的所发出的光束以较小角度自导光板射出。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便能够形成均匀的面光源。此外,由于凸出镜与棱镜柱是配置于导光板的同一侧,因此可以简化工艺。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l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剖面图;图2A绘示为图1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图2B为现有粗糙度的定义说明图;图3A绘示图2A的棱镜柱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3B绘示为图3A的棱镜柱沿剖面线Irl,'的剖面示意图;图4A绘示图2A的凸出镜的放大俯视示意图;图4B绘示为图4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12-12'的剖面示意图;图4C绘示为图4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13-13'的剖面示意图;图5A至图5D为光束于凸出镜中,以不同入射角度射入凸出镜的光线行进图6为表1的入射角度对出射角度的作图7A至图7H是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的凸出镜的剖面示意图8A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凸出镜的放大俯视示意图8B绘示为图8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Lrl4,的剖面示意图8C绘示为图8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15-15'的剖面示意图9A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凸出镜的放大俯视示意图9B绘示为图9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16-16,的剖面示意图9C绘示为图9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Irl7'的剖面示意图IO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IO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11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7图11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图12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图12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照附图,用于示例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实施的牛寺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照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图l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剖面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块100包括第一发光元件310以及导光板320,其中导光板320可为平板导光板、楔形导光板或其它形式的导光板,在此是以楔形导光板为例。另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还包括反射单元(Reflector)330。图2A绘示为图1的背光模块100的下视示意图,其中在本图中省略反射单元330。同时参照图1与图2A,导光板320包括透光基板322、多个棱镜柱324以及多个凸出镜326。透光基板322具有第一表面322a、第二表面322b、第一入光面322c以及第三表面322d。如图1与图2A所示,第二表面322b相对于第一表面322a,第一入光面322c连接第一表面322a与第二表面322b,而第三表面322d相对于第一入光面322c,且连接第一表面322a与第二表面322b。如图1与图2A所示,发光元件310组装于导光板320的第一入光面322c的一侧。发光元件310所发出的光束312会经由第一入光面322c进入透光基板322中,且导光板320适于导引光束312,并经由第一表面322a传递至棱镜柱324与凸出镜326。反射单元330配置于第一表面322a的一侧,用于将第一发光元件310所发出的光束312反射回第一表面322a。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表面322b例如是平滑表面,其可使光线全反射至导光板320后端。第二表面322b也可以是粗糙表面,以减低第二表面322a与上方液晶面板(未绘示)间的迭纹现象,其中粗糙表面的粗糙度是落在Ra0.04至0.4微米的范围内。图2B为现有粗糙度的定义说明图,一般粗糙度是由以下的公式来计算<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8</formula>对照图2B,f(x)表示粗糙表面曲线F的函数式,其中f(x)会随着位置x改变。一般而言,粗糙度的量测是从粗糙表面曲线F在中心线Lc(即x轴)的方向中取量测范围R。接着,于量测范围R内将中心线Lc与粗糙表面曲线F的偏差绝对值加以平均计算所得到的值即为Ra(中心线平均粗度)。简言之,Ra越大表示物体表面越不平整。当然设计者也可以直接在第二表面322b上加上一层粗糙膜片来达到类似的效果。图3A绘示图2A的棱镜柱324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同时参照图2A与图3,第一表面322a具有图案化区域A,棱镜柱324配置于第一表面322a上,并位于图案化区域A以外。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区域A以外的区域是由多个彼此分离的连续区域B所构成,且每一连续区域B中棱镜柱324的底面324a彼此紧靠相接。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连续区域B中的棱镜柱324的相邻两者的间距也可以是落在从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棱镜柱324之间亦可以维持一间距而不一定要紧靠相接。继续同时参照图2A与图3A,棱镜柱324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沿第二方向y排列,第一方向x由第一入光面322c指向第三表面322d,且每一棱镜柱324具有相对的底面324a及顶部区域324b,其中本实施例的顶部区域324b为线段。底面324a邻接第一表面322a,且顶部区域324b为棱镜柱324中距离第一表面324a最远的区域。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图案化区域A以外的区域虽是多个条状的连续区域B,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图案化区域A以外的连续区域B也可以是多个几何形状区域,其例如是多边形区域、圆形区域或椭圆形区域,且这些几何形状区域的宽度随着远离第一入光面322c而递减。图3B绘示为图3A的棱镜柱324沿剖面线I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B所示,剖面线I,-I,'所得到的截面具有朝向远离第一表面322a的顶角e,,其中顶角0,的范围是落在从卯度至130度的范围内,且由顶角e,至第一表面322a的距离ln是落在从5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图4A绘示图2A的凸出镜326的放大俯视示意图。图4B绘示为图4A的凸出镜326沿剖面线12-12,的剖面示意图。图4C绘示为图4A的凸出镜326沿剖面线13-13'的剖面示意图。同时参照图2A与图4A4C,凸出镜326配置于第一表面322a上,且位于图案化区域A内。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区域A是由多个彼此分离的连续区域A,所构成,且每一连续区域A,中的凸出镜326的底面326a彼此紧靠相接。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底面326b的相邻二者的间距也可以是落在从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凸出镜326之间亦可以维持一间距而不一定要紧靠相接。另外,本实施例的图案化区域A例如是多个条状区域(即连续区域A,),其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每一条状区域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随着远离第一入光面322c而递增。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图案化区域A也可以是多个几何形状区域,其例如是多边形区域、圆形区域或椭圆形区域。此外,由于离第一入光面322c越远处的光^会越少,因此这些几何形状区域的宽度必须随着远离第一入光面322c而递增。也就是说,为了要让更多的第一光束312可以入射至第一表面,322a凸出镜326的个数(或密度)会随着远离第一入光面322c而增加。如图4A所示,每一凸出镜326具有相对的底面326a及顶部区域326b。底面326a邻接第一表面322a,而顶部区域326b为凸出镜326中距离第一表面322a最远的区域,其中底面326b呈多边形。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底面326b的形状虽是以四边形为例,然并不受限于此。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图3的棱镜柱324,凸出镜326的顶部区域326b在第一表面322a上的正投影326d是落在第二底面326b的范围内,且正投影326d与多边形底面326b的每一边皆维持一间隔距离d。继续参照图4A,在此剖面线I2-V平行于第一方向x,而沿剖面线12-12'所得到的截面具有朝向远离第一表面322a的顶角62。顶角e2的范围是落在从70度至110度的范围内,且由顶角62至第一表面322a的距离112是落在从5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接着,参照图4B,在此剖面线13-13'平行于第二方向y(即垂直第一方向x),而沿剖面线13-13'所得到的截面具有朝向远离第一表面322a的顶角03。顶角03的范围是落在从卯度至130度的范围内,且由顶角03至第一表面322a的距离h2是落在从5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两截面的顶角范围虽不同,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两截面的顶角亦可一样,也就是说,互相垂直的两10截面的外形可以相同。图5A至图5D为光束312于凸出镜326中,以不同入射角度射入凸出镜326的光线行进图,在此是以凸出镜326的顶角02等于90度作为例子。另外,入射角度是光入射线与垂直反射单元330的法线L的夹角。如图5A所示,当入射角度大于65度时,光束312会在凸出镜326的接口发生两次的折射或加上一次全反射,而被转换为较小角度的光线,因此光束312能以较原本接近垂直方向的角度入射至透光基板322,进而达到光均匀化的功效。详言之,入射角度为65度的光束312在经过两次界面折射后会被转为56度的出射角度。入射角度为80度的光束312在经过两次界面折射和一次全反射后会被转为25度的出射角度,而入射角度为85度的光束312在经过两次界面折射和一次全反射后会被转为22度的出射角度。接着,参照图5B,当入射角度是落在50度至65度的范围时,光束312会在凸出镜326的接口发生两次折射以及于下方反射单元330发生一次反射,或是搭配一次全反射,而可以被转换为较小出射角度的光线。因此,光束312能以较原本接近垂直方向的角度入射至透光基板322,进而达到光均匀化的功效。详言之,入射角度为55度的光束312在经过两次界面折射、一次反射单元330的反射和一次全反射后会被转为35度的出射角度。入射角度为60度的光束312在经过两次界面折射、一次反射单元330的反射和一次全反射后会被转为30度的出射角度。只有入射角度落在40至50度角度范围的光束312无法被转换为更小角度的光线。然后,参照图5C,当入射角度是落在0度至2度的范围时,光束312会在凸出镜326的接口发生两次全反射并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回透光基板322。由于原本角度就已经很接近O度,因此可以达到光均匀化的功效。详言之,入射角度为0度的光束312在经过两次全反射后,是以O度的出射角度反射回透光基板322。入射角度为2度的光束312在经过两次全反射后,是以2度的出射角度反射回透光基板322。最后,参照图5D,当入射角度是落在2度至40度的范围时,光束312会在凸出镜326的接口发生两次折射以及于下方的反射单元330发生一次反射,或是搭配一次全反射,而被转换为小角度或是角度不变出射的光线。详言之,入射角度为17度的第一光束312在经过两次接口折射及反射单元ii330的一次反射后仍为17度的出射角度。入射角度为35度的第一光束312在经过两次接口折射及反射单元330的一次反射后是以5度的出射角度入射至透光基板32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因此,由表1可知,除了入射角度落在40至50度角度范围的光束312夕卜,其它角度范围入射至凸出镜326的光束312皆可被转换为小出射的光线,进而达成光均匀化的效果。图6为表1的入射角度对出射角度的关系图,从图6更可以清楚的看出大部分的入射角度都可以被转换为较小角度的出射角度。也就是说,光束312经由凸出镜326的多次折射与全反射并搭配反射单元330的反射,大部分的光束312(除了入射角度落在40至50度范围的第一光束)皆可被转换成出射角度在17度以内的光线,以接近垂直反射单元330的方向出射导光板320。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虽皆以凸出镜326为说明例子,然上述结果亦适用于棱镜柱324。表2为凸出镜(棱镜柱)顶角、出射角度与平均转换次数的关系对照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表2其中,平均转换次数代表通过一个凸出镜326或棱镜柱324的次数。由表2可知,光线的出射角度与凸出镜326或棱镜柱324的顶角成正比,但顶角越小转换为小出射角度所需的次数也越多,相对的光能量的损耗也会变多。举例而言,当凸出镜326或棱镜柱324的顶角为70度时,平均需要转换5.9次才能使出射角度变为14度,而当凸出镜326或棱镜柱324的顶角增加到110度时,平均转换1.3次就可以达到出射角度为24度的小角度。由于目前市面上常见背光源的视角约为24度与17度,因此在对应表2的情况下,可选取顶角落在为卯至110度范围的凸出镜326或棱镜柱324。如此一来,光能量的损耗可以降至最低,且同时兼具光均匀化的功效。图7A至图7H是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的凸出镜的剖面示意图,以下将针对这些剖面图一一说明。如图7A所示,凸出镜326顶部区域326b可以是平面区域,且平面区域的宽度w是落在从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接着,参照图7B,凸出镜326顶部区域326b也可以具有圆弧端,且此圆弧的曲率半径r是落在从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然后,参照图7C,凸出镜326顶部区域326b还可以是二相对的外凸区域326b,其中弧形边缘的曲率半径r是落在30微米至300微米的范围内。此外,如图7D所示,凸出镜326顶部区域326b也可以是二相对的内凹的弧形边缘。每一弧形边缘的一端连接底面326a,且其另一端连接该顶部区域326b,其中弧形边缘的曲率半径r是落在30微米至300微米的范围内。同样地,如图7E所示,凸出镜326也可以是两个外凸的V型边缘,其分别是由斜率不同的两斜边S,、S2所组成,其中斜边S,连接第一底部326a与斜边S2,且凸出镜326最高点至底部326a的距离112为斜边S,的最高点到底部326a的距离h3的1.13倍。另外,左右对称的两斜边S,的延伸线相交于夹角e4,而左右对称的两斜边S2相交于顶角e2。夹角04与顶角e2是落在从70度至140度的范围内,且皆朝向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并且顶角92大于夹角64。类似于图7E,凸出镜326也可以是两个内凹的V型边缘,其分别是由斜率不同的两斜边S,、S2所组成,其中斜边S,连接第一底部326a与斜边S2,且凸出镜326最高点至底部326a的距离hz为斜边S,之最高点到底部326a的距离h3的1.1~3倍。另外,左右对称的两斜边S,的延伸线相交于一夹角94,而左右对称的两斜边S2相交于顶角e2。夹角04与顶角62是落在从70度至140度的范围内,且皆朝向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并且顶角92小于夹角94。最后是图7G与图7H,在图7G与图7H中,凸出镜326的截面也可以是弓形。如图7G所示,弓形具有圆弧边缘,其中圆弧边缘的曲率半径r是落在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且由顶点(即最高点)至第一表面322a的距离h4是落在从5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另外,弓形也可以具有图7H所示的椭圆弧边缘,其为椭圆形的一部分。椭圆形的长轴b与短轴a是落在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且由顶点(即最高点)至第一表面322a的距离h4是落在从5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图7A图7H的实施例虽是以凸出镜326为说明例子,然而上述的截面形状亦适用于棱镜柱324。图8A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凸出镜的放大俯视示意图。图8B绘示为图8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Lrl4'的剖面示意图。图8C绘示为图8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Is-V的剖面示意图。图8A的凸出镜426与图4A的凸出镜326类似,但是二者差异之处在于凸出镜426的沿剖面线14-14'的截面包括图7H的椭圆弧边缘,而凸出镜426的沿剖面线15-15'的截面与图4C相同。详细内容已于前面提过,故在此不加赘述。图9A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凸出镜的放大俯视示意图。图9B绘示为图9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16-16,的剖面示意图。图9C绘示为图9A的凸出镜沿剖面线17-17'的剖面示意图。图9A的凸出镜526与图9A的凸出镜326类似,但是二者差异之处在于凸出镜426的沿剖面线16-16'的截面包括图7H的两外凸的V型边缘,而凸出镜426的沿剖面线17-17'的截面包括与图7F相同的两内凹的V型边缘。同样地,详细内容已于前面提过,故在此不加赘述。图IO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其中本图中省略反射单元。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与图1的背光模块100类似,但是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背光模块200还包括位于第三表面322d旁的第二发光元件340。在此,第三表面322d为第二入光面,其适于让第二发光元件340所发出的另一光束(未绘示)通过,以使另一光束进入如图2A的透光基板322中。如此,此另一光束就会经由第三表面322d进入如图2A的导光板320中,并经由第一表面传递至棱镜柱324与凸出镜32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背光模块200分别于第一入光面322c及第二入光面322d旁皆配置发光元件310与330,因此光能量于两端会最强,并随着越靠近中间位置而递减。故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连续区域A1(即条状区域)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是设计由靠近第一入光面322c及第二入光面322d之处往第一入光面322c与第二入光面322d间的中间位置递增,以提高中间光线的反射率,让更多的光线可以反射至透光基板。图IO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其中本图中省略反射单元。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与背光模块200类似,但是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连续区域A的形状不同。在图10A中,连续区域A,的形状较接近椭圆形的条状区域,而本实施例的连续区域A的形状为长方形的条状区域。图11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其中本图中省略反射单元。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400与背光模块200类似,但是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连续区域A,的形状不同。在图10A中,连续区域A的形状较为接近椭圆形的长条区域,而本实施例中,连续区域A,的形状为圆形的几何形状区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圆形的几何形状区域的宽度(面积)也是由靠近第一入光面322c及第二入光面322d之处往第一入光面322c与第二入光面322d的中间位置递增。图11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其中本图中省略反射单元。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500与背光模块400类似,但是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连续区域A,的形状不同。详言之,本实施例的连续区域的形状为六边形的几何形状区域,且这些六边形的几何形状区域的宽度(面积)也是由靠近第一入光面322c及第二入光面322d之处往第一入光面322c与第二入光面322d间的中间位置递增。以此类推,图案化区域A的形状当然也可以是例如三角形的其它几何形状。图12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其中本图中省略反射单元。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600与背光模块400类似,但是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图案化区域(即凸出镜所在之区域326)以外的区域包括多个几何形状区域(即连续区域B),且几何形状区域的宽度随着远离该第一入光面322c与第二入光面322d而递减。此外,本实施的几何形状区域B为四边形。图12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下视示意图,其中本图中省略反射单元。如图12B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700与背光模块600类似,但是二者主要差异在于二者于第一表面上的排列方式不同。详言之,本实施例的几何形状区域类似是将图12A的连续区域B旋转某特定角度来做排列。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导光板具有两种型态的微结构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棱镜柱以及多个凸出镜。由于棱镜柱可会聚光场在第二方向的发散角度,而凸出镜可同时会聚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发散角度,因此发光元件的所发出的光束最后能以一种较小角度甚至接近垂直导光板的出射角度自导光板射出。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便能够形成均匀的面光源。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仅需使用上述的具有棱镜柱及凸出镜结构的导光板即可达到16一般平面背光源所需的光学效果,其作法简单且经济,因此可降低背光模块的时间或金钱成本。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适于导引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透光基板,所述透光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具有图案化区域;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一入光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光束会经由所述第一入光面进入所述透光基板中;以及第三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且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多个棱镜柱,配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所述图案化区域以外,其中所述棱镜柱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第一入光面指向所述第三表面;以及多个凸出镜,配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图案化区域内,其中每一所述凸出镜具有相对的第一底面及第一顶部区域,所述第一底面邻接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顶部区域为所述凸出镜中距离所述第一表面最远的区域,所述第一底面呈多边形,所述第一顶部区域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底面的范围内,且所述正投影与所述多边形的每一边皆维持一间隔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图案化区域包括多个几何形状区域,且所述多个几何形状区域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面而递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图案化区域以外的区域包括多个几何形状区域,且所述多个几何形状区域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面而递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每一所述凸出镜中,所述第一顶部区域为顶点,且以平行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一顶部区域且垂直所述第一表面的平面将所述凸出镜切开所得到的第一截面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顶角,且所述顶角的范围是落在从70度至110度的范围内,且由所述顶角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是落在从5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每一所述凸出镜中,所述第一顶部区域具有圆弧端,且所述圆弧的曲率半径是落在从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部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平面区域的宽度是落在从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每一所述凸出镜中,所述第一顶部区域具有二相对的内凹的弧形边缘,每一所述弧形边缘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面,且每一所述弧形边缘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部区域,且所述弧形边缘的曲率半径是落在30微米至300微米的范围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每一所述凸出镜中,所述第一顶部区域具有第一内凹的V型边缘,具有第一斜边与第二斜边,其中所述第一斜边连接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二斜边,且所述凸出镜的最高点的高度为所述第一斜边的高度的1.1-3倍;以及第二内凹的V型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凹的V型边缘,所述第二内凹的V型边缘具有第三斜边与第四斜边,其中所述第三斜边连接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四斜边,所述第四斜边连接所述第二斜边,且所述凸出镜的最高点的髙度为所述第三斜边的高度的1.1~3倍,其中所述第三斜边与所述第一斜边的延伸线相交于第一夹角,而所述第四斜边与所述第二斜边相交于所述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是落在从70度至140度的范围内,且所述第二夹角小于所述第一夹角。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每一所述凸出镜中,所述第一顶部区域为顶点,且以平行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一顶部区域且垂直所述第一表面的平面将所述凸出镜切开所得到的第一截面呈弓形,其具有圆弧边缘,所述圆弧边缘的曲率半径是落在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且由所述顶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是落在从5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每一所述凸出镜中,所述第一顶部区域为顶点,且以平行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第一顶部区域且垂直所述第一表面的平面将所述凸出镜切开所得到的第一截面的形状呈弓形,其具有椭圆弧边缘为部分的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与短轴是落在2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且由所述顶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是落在从5微米至30微米的范围内。专利摘要一种导光板,适于导引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束。导光板包括透光基板、多个棱镜柱以及多个凸出镜。透光基板包括第一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第一入光面以及第三表面。棱镜柱配置于第一表面,并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一表面具有图案化区域,凸出镜配置于图案化区域内。每一凸出镜具有相对的第一底面及第一顶部区域。底面呈多边形。第一顶部区域在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第一底面的范围内,且正投影与多边形的每一边皆维持一间隔距离。文档编号G02B6/00GK201413401SQ20092015925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发明者刘明达,郭浩然申请人:扬昕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