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275841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其在转印材料的把持状态下进 行转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提出有一种如下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S卩,其使用了转 印辊,且所述转印辊具有用于把持转印材料的前端部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使转印辊旋转,从而在由转印材 料把持部件把持转印材料前端部的状态下,使转印材料穿过转印夹持部,从而使像载体上 的图像被转印至转印材料上。并且,在转印材料前端部穿过转印夹持部后,转印材料的把持 将被解除从而使转印材料被释放。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由转印材料把持部件把持转 印材料的前端部,从而使转印后的转印材料可靠地从像载体上剥离。另一方面,还提出有一种如下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S卩,通过转印辊旋转,从而使 转印材料穿过转印夹持部,并使像载体上的图像被转印至转印材料上,并且当转印材料的 前端部穿过转印夹持部时,通过气流产生装置使转印材料从像载体上剥离,之后,转印材料 以其转印图像面朝向下方的状态,从下方位置向斜上方位置移动,并且通过转印材料输送 部的转印材料输送带,朝向定影部被输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2000-50828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2051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提升转印后的转印材料从像载 体上的剥离性,可以考虑应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把持转印材料前端部的技术。此时,因为 转印材料前端部的把持在转印材料输送部的近前被解除,所以转印夹持部的转印材料移动 方向上的夹持部末端位置、转印材料释放位置、以及转印材料前端最初抵接的、转印输送带 的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被配置为假想的大致三角形。所以,穿过转印夹持部的转印材 料,通过转印辊和像载体的旋转,在大致沿着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下述二边的移动路径上 移动,其中,一边为转印夹持部的夹持部末端位置和转印材料释放位置之间的边,另一边为 转印材料释放位置和转印材料输送带的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之间的边。但是,当转印材料的前端到达转印材料输送带的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时,转 印材料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将以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和转印夹持部的夹持部末 端位置为支点,向下方弯曲,且以大致沿着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和夹持部末端位 置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另外一边的方式而移动。因此,转印材料的移动路径的长度 缩短,并且转印材料将松弛而进一步向下方弯曲。于是,穿过转印夹持部的转印材料的转印图像面将再次与像载体相接触,或者与被配置于转印材料移动路径下方的图像形成装置的 部件相接触。其结果为,转印图像将会紊乱。并且,由于转印材料的松弛,转印材料的转印 姿态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转印夹持部的宽度将发生变化而导致产生图像偏差。如此,仅 通过单纯地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转印材料的把持技术应用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 成装置中,将难以得到良好的图像。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其在把持转印材料 的状态下进行转印时,即使在将转印夹持部、转印材料释放位置、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 位置配置为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图像。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中,通过 把持部件把持转印材料,并且通过转印夹持部使像载体上的图像被转印到转印材料上。接 着,在转印之后,转印有图像的转印材料在其与像载体分离的位置上,从像载体上被剥离, 并且把持部件对转印材料的把持在转印材料释放位置处被解除,从而转印材料被释放。之 后,通过抽吸引导部的抽吸单元的气流抽吸,使转印材料在其背面一侧(转印图像面的相 反一侧)被吸附的同时,在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上被引导,从而朝向转印材料输送部,从垂直 方向的下方位置向斜上方位置移动。之后,转印材料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对转印材料 进行吸附的位置。此时,在从与转印材料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几乎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像载 体与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以及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 转印材料的位置被配置为假想的三角形。所以,转印材料大致在沿着假想的三角形的下述 二边的移动路径上移动,其中,一边为连接像载体与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和把持部件释放 转印材料的位置的假想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连接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和转 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的假想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当将像载体与转印材 料分离的位置、和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L,并将像载体 与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和把持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Li,而且将把持 部件释放转印材料的位置和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L2 时,L相对于Ll以及L2具有L<L1+L2的关系。所以,当转印材料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开 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时,将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以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和转印材料输送 部起点位置为支点向下方弯曲,从而趋于在大致沿着转印材料从像载体分离的位置和转印 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另一边的移动路径上移 动。因此,转印材料的移动路径的长度趋于以从L1+L2向L缩短的方式变化。此时,通过 由控制部控制抽吸引导部的抽吸单元的气流流量(抽吸量),从而能够使转印材料位于比 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另外一边更靠抽吸引导部一侧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减小转印材料的 移动路径的长度变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转印材料的移动路径长度变化而导致的转印材料 松弛。所以,能够防止穿过转印夹持部后的转印材料的转印图像面与像载体等图像形成装 置的部件相接触的现象,该像载体等图像形成装置的部件配置于像载体与转印材料分离的 位置和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转印材料移动路径的垂直方向下 方。其结果为,能够防止转印图像的紊乱。并且,由于转印材料的松弛减小,从而能够减小 因转印材料的转印姿态微妙变化而导致的转印夹持部的宽度变化,从而能够抑制图像偏差 的产生。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实现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在把持转印材料的状态下进行转印时,即使在像载体与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转印材料释放的位置、以及转印 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被配置为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良 好的图像。特别是,当被输入到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的转印材料的厚度为第1厚度时,控制 部将通过抽吸引导部的抽吸单元、即气流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气流流量设为第1流量,当被 输入到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中的转印材料的厚度为厚于第1厚度的第2厚度时,控制部将 通过气流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气流流量设为大于第1流量的第2流量。也就是说,控制部基 于转印材料的厚度信息,将抽吸引导部的抽吸单元的抽吸力,选择性地控制为,由第1流量 所产生的第1抽吸力、或大于第1抽吸力的、由第2流量所产生的第2抽吸力中的某一种。 由此,能够根据转印材料的厚度而更加切实地防止,穿过转印夹持部的转印材料的转印图 像面与被配置于所述转印材料移动路径下方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部件相接触的现象。并且,控制部基于通过输送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转印材料的输送位置,来控 制抽吸引导部的抽吸单元的抽吸力。由此,能够有效地控制抽吸单元的抽吸力,进而能够更 加切实地实施抽吸引导部对转印材料的抽吸引导。


图1为模式化且局部地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 子的一部分的图。图2为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a)为表示转印材料前端部即将被把持之前的状态的图、(b)为表示转印材料 的前端部的把持状态的图、(c)为表示解除把持转印材料前端部的把持后的突出状态的图。图4为用于说明转印材料输送释放后的转印材料沿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移动路 径移动的图。图5为表示像载体与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转印材料释放位置、以及转印材料输 送部开始抽吸转印材料的位置的图。图6为用于说明由于转印后的转印材料的松弛而使得转印材料图像面与配置于 下方的部件相接触的图。图7为用于说明由于转印后的转印材料的松弛而使得转印材料图像面再次与中 间转印带相接触的图。图8为第2气流产生装置的控制框图。图9为表示第2气流产生装置的控制时序图的图。图10为部分地表示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和图2相同的 图。符号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2Y、2M、2C、2K…感光体;5Y、5M、5C、5K…显影部;6Y、6M、6C、6K----次转印部;8…中间转印带;
9…带驱动辊;13…二次转印部;13a…二次转印夹持部;14…二次转印辊;20…转印材料;20a…前端部;17…叼纸牙;24…第2气流产生装置;24a…抽吸部件;24a^..引导面;24b…气流产生部;25…转印材料输送部;25a…转印材料输送带;25b…抽吸部件;25lv..抽吸孔;25c…气流产生部;27…定影部;28…控制部;29···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入部;30…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入部;31…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ε…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ζ…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η、η'…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模式化且局部地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 子的一部分的图。此例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含有调色剂和载液的液体显影剂来形成图像。如 图1所示,此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感光体2Y、2M、2C、2K,其为水平或者几乎水平地前后串联 配置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的像载体。在这里,在各个感光体 2Y、2M、2C、2K中,2Y表示黄色的感光体、2M表示品红色的感光体、2C表示蓝绿色的感光体、 2K表示黑色的感光体。并且,关于其他部件也以同样的方式,通过在部件符号上分别添加各 个颜色Y、M、C、K,来表示各种颜色的部件。并且,在各个感光体2¥、211、2(、21(的周围,分别配置有带电部3¥、311、3(、31(。并且, 从各个带电部3Y、3M、3C、3K朝向各个感光体2Y、2M、2C、2K的旋转方向,分别依次配置有曝 光部4Y、4M、4C、4K,显影部5Y、5M、5C、5K,一次转印部6Y、6M、6C、6K,以及感光体清洁部Ti、 7M、7C、7K。并且,各个感光体2Y、2M、2C、2K在一次转印后,通过未图示的中和部而被中和。由述这些各个感光体2Y、2M、2C、2K,各个带电部3Y、3M、3C、3K,各个曝光部4Y、4M、4C、4K,各 个显影部5Y、5M、5C、5K,各个一次转印部6Y、6M、6C、6K,以及各个感光体清洁部7Y、7M、7C、 7K和各个中和部,构成了此例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单元。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作为本发明像载体的无接头的中间转印带8。此中间 转印带8被配置在各个感光体2Y、2M、2C、2K的上方。并且,中间转印带8在各个一次转印 部6Y、6M、6C、6K的位置上,抵接于各个感光体2Y、2M、2C、2K。虽然未图示,但是中间转印带8被形成为三层构造的比较柔软的弹性带,其具备 例如树脂等的挠性的基材;橡胶等的弹性层,其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表层,其形成于所 述弹性层的表面。当然,其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中间转印带8被缠绕于被传递未图示的电 机的驱动力的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第1卷绕辊10、第2卷绕辊11、以及中间转印带张紧辊 12上。并且,中间转印带8被配置为,在被张紧的状态下,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并且,与各 个颜色Y、M、C、K相对应的感光体等部件的配置顺序,不限定于图1所示例子,而可以任意 地设定。在中间转印带8的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 一侧上,设置有二次转印部13。二次转印 部13具有二次转印辊14以及二次转印辊清洁部15。二次转印辊14以旋转轴14a为中心, 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该二次转印辊14接触于被卷绕在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上的中间转 印带8。此时,如图2所示,该二次转印辊14在比穿过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中心14d的假 想垂直线α更靠图2左侧,并且在比穿过旋转中心14d的假想水平线β更靠图2中的垂 直方向的下侧处,接触于中间转印带8。而且,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作为对二次转印辊14的 按压的支承辊而发挥功能。并且,二次转印辊14通过接触于中间转印带8,从而随着中间转 印带8(即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而旋转。并且,二次转印辊14具有薄片状的弹性部件14c,其被卷绕于基材14b的圆弧部的 外周面上。通过该弹性部件14c,在二次转印辊14的圆弧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了阻力层。并 且,如图1所示,在中间转印带8和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之间,形成有二次转印夹 持部13a。如图2所示,该二次转印夹持部13a被配置于,比假想垂直线α更靠所述图像形 成单元一侧(图2中的左侧)、并且比假想水平线β更靠图像形成单元一侧(图2中的垂 直方向的下侧)的位置上。如图1、图2、图3(a)至(c)所示,二次转印辊14具有凹部16。在所述凹部16中 配置有作为转印材料把持部件的叼纸牙17 ;叼纸牙支承部18,其为叼纸牙17装配于其上 的转印材料把持部件承接部件;作为转印材料剥离部件的突出爪(分离爪)19。叼纸牙17被设置为,能够在图3(a)所示的转印材料把持解除位置、和图3 (b)所 示的转印材料把持位置之间转动。在此情况下,叼纸牙17在转印材料把持解除位置上,其 一部分向与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14c的外周面Hc1直径相同的假想圆δ的圆周外 部突出、即向凹部16的外部突出,而在转印材料把持位置上,其整体被收容在假想圆δ的 圆周内部、即凹部16内。并且,突出爪19被设置为,能够在图3(a)所示的退避位置、和图 3(c)所示的突出位置之间以大致直线状进行移动。在该情况下,突出爪19在退避位置上, 其整体被收容于凹部16内,而在突出位置上,其一部分从凹部16突出。虽然未图示,但是 所述叼纸牙17以及突出爪19的各种动作分别被固定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等上的 各个凸轮所控制。
8
在该情况下,该叼纸牙17开始把持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的转印材料把持开 始位置被设置在,凹部16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位置之前的预定位置上。所以,当凹 部16到达比该转印材料把持开始位置稍靠前的图3(a)所示位置时,从入口辊21通过转印 材料供给弓I导部22被输送过来的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如图3 (a)所示,将到达与凹部 16对置的位置。并且,通过凸轮,叼纸牙17将开始转动。当凹部16到达上述预定位置时, 如图3(b)所示,叼纸牙17位于转印材料把持开始位置,并用其与叼纸牙支承部18,对转印 材料20的前端部20a进行把持。并且,转印材料20随着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从而卷绕 于弹性部件14c的外周面上,并向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方向移动。二次转印辊14被施加转印偏压,该转印偏压用于将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 剂像转印至转印纸等的转印材料20上。并且,如图1所示,当中间转印带8沿箭头所示方 向旋转时,二次转印辊14将向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并被施加转印偏压,由此,承载于中间转 印带8上的调色剂像,将在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处,被转印至由叼纸牙17把持的转印材料 20上。二次转印辊清洁部15通过其清洁部件而去除附着于二次转印辊14的弹性部件 14c上的液体显影剂,并且将去除的液体显影剂回收至液体显影剂回收容器中储存。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在中间转印带8的上方位置上,且从二次转印夹持部 13a起趋于转印材料输送方向的位置上,还具备第1气流产生装置23 ;作为气流产生单元 的第2气流产生装置24 ;转印材料输送部25 ;第3气流产生装置26 ;定影部27。穿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后的转印材料20,从叼纸牙17的把持中被释放。如图 2所示,该叼纸牙17释放转印材料20时的凹部16的位置(更具体地说,为假想直线Y和 假想圆S的大致交点位置,其中,假想直线Y为,连接二次转印辊14外周方向的叼纸牙支 承部18的中心和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中心Hd1的虚拟直线,假想圆δ为,与二次转印辊 14的外周直径为相同直径的虚拟圆),即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位于自转印材料移动方向 上的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起,趋于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 (图像形成单元一侧;在图2中的左侧)的位置处(即,位于假想垂直线α的左侧),并且 位于假想垂直线β的图像形成单元一侧(图2中的下侧)。此时,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 置ζ为,转印材料20从中间转印带8上分离的位置。所以,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和二次 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都位于假想垂直线α和假想水平线β所 组成的第3象限内。当叼纸牙17把持转印材料20的把持部到达比该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 稍靠前的位置时,通过凸轮使得叼纸牙17开始转动。当叼纸牙17把持转印材料20的把持 部到达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时,如图2所示,叼纸牙17位于转印材料把持解除位置,从而 转印材料20的前端部20a的把持被解除。由此,使转印材料20被释放。几乎在通过该叼纸牙17释放转印材料20的同时,通过凸轮使得突出爪19开始移 动。并且,如图3(c)所示,突出爪19从二次转印辊14的凹部16突出,并突出到转印材料 20的背面(转印图像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上,从而成为突出位置。由此,转印材料20从二 次转印辊14上被剥离,并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向第2气流产生装置24的方向移动。叼纸 牙17通过凸轮,从而在释放转印材料20后并到达预定位置时被收容于凹部16内,并且在 到达转印材料把持开始位置近前的预定位置时,被置于转印材料把持解除位置。此外,突出 爪19通过凸轮,从而在突出到转印材料20后且到达预定位置时,被收容于凹部16内。也就是说,叼纸牙17以及突出爪19被设置为,不会与第2气流产生装置24发生干涉(接触)。如图1所示,第1气流产生装置23具备管道状的送气部件23a和风扇(例如,多 叶风扇)等的气流产生部23b。通过气流产生部23b的驱动,使送气部件23a产生气流,从 而从送气部件23a的送气口 23c中喷出空气。如图1所示,第2气流产生装置24为本发明的抽吸引导部,并且具备管道状的抽 吸部件24a和风扇(例如,多叶风扇)等作为抽吸手段的气流产生部(气流产生单元)24b。 抽吸部件24a具有引导面24a1;该引导面24%上设置有未图示的预定数量的抽吸孔。该引 导面24 被设定为,在图1以及图2中从右下向斜左上延伸的倾斜面。通过该气流产生部 24b的驱动,抽吸部件24a通过各个抽吸孔,沿着与重力相反的箭头所示方向抽吸空气,从 而产生气流。所以,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从二次转印辊14上剥离的转印材料20大致在转 印材料释放位置ε处弯曲,通过第2气流产生装置24所产生的气流,使其背面朝向垂直方 向的斜上方(在与引导面24%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且垂直方向的上方)吸附,并沿抽吸部 件24a的引导面24a,而被引导。转印材料输送部25具备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管道状的抽吸部件25b、以及风扇 (例如,多叶风扇)等的气流产生部25c。转印材料输送带25a被形成为具有未图示的多个 抽吸孔的无接头带,且被卷绕于三个悬置辊25d上(三个悬置辊25d中,一个为使转印材料 输送带25a旋转的转印材料输送带驱动辊)。并且,转印材料输送带25a沿图1、图2、图4 中箭头所示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转印材料输送带部分的转印 材料输送方向为,在图1以及图2中,从右下向斜左上方向倾斜。此时,转印材料输送带25a 的转印材料输送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与第2气流产生装置24的引导面24ai的 弓I导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所成的倾斜角度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并且,虽然在图1中,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图示为被卷绕于三个悬置辊25d上,但 是,也可以设置为,卷绕于两个或者四个以上的悬置辊25d上。抽吸部件25b位于转印材料 20的输送路径附近,并且在与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对置的对置面上,具有多个抽吸孔25blt)如图4所示,通过第2气流产生装置24而被抽吸引导过来的转印材料20的前端、 与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转印材料输送带25a最初抵接的位置为,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 η。该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Π为,转印材料输送部25开始吸附转印材料20的位置。 并且,二次转印辊14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 位置ζ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被配置为,从与转印材料移送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 交的方向观察时,形成假想的大致三角形。此时,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各边的长度以如下方式进行定义。现在,如图5所示, 将中间转印带8与转印材料20分离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和叼纸牙17释放转印 材料20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距离(即,大致相当于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 和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长)设为Li。并且,将叼纸牙17释 放转印材料20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和转印材料输送部25抽吸转印材料20的转印材料 输送起点位置Π之间的距离(即,大致相当于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 点位置η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长)设为L2。并且,将中间转印带8和转印材料 20分离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和转印材料输送部25开始抽吸转印材料20的位置 n之间的距离(即,大致相当于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长)设为L。并且,距离L相对于其他2个距离L1、L2,具 有!^ < L1+L2的关系。并且,为了顺畅地输送转印材料20,优选以下设置,S卩,该假想的大致三角形被形 成为,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和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边、与转印材料释放位置 ε和转印材料输送起点位置n之间的边所成角度为钝角的大致三角形。此外,第1气流产 生装置23被配置于该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垂直方向的下方,而且,在与二次转印夹持部末 端位置ζ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假想三角形的边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 上,从喷出口 23c向垂直方向的上方喷出空气。并且,转印材料20沿虚线所示的假想的大 致三角形的二条边的移动路径,从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起大致穿过转印材料释放 位置ε,朝向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从图1以及图2中所示的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在气流产生部25c的驱动下,抽吸部件25b通过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抽吸孔以 及抽吸部件25b的抽吸孔25bi,沿与重力相反的箭头所示方向抽吸空气,从而产生气流。并 且,转印材料20在其前端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时,其背面将通过抽吸部件25b 所产生的气流,向垂直方向的斜上方(与转印材料输送带25a的转印材料输送带部分的倾 斜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且垂直方向的上方)被吸附,同时通过转印材料输送带25a而向第 3气流产生装置26的方向被输送。此时,即使转印材料20沿与重力相反的方向被抽吸至转 印材料输送带25a上,转印材料20也会被有效地抽吸,从而随着转印材料输送带25a —起 移动。当转印材料输送带25a对转印材料20的输送开始时,如上文所述,穿过二次转印 夹持部13a的转印材料20将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分别以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和 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作为支点,向下方弯曲。于是,转印材 料20趋向于大致沿着图4中实线所示的、连接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和二次转印夹 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的大致直线状的移动路径而移动。因此,转印材料 20的移动路径缩短。并且,当转印材料20进一步松弛并向下方弯曲时,将会如图6所示地 出现定影前的转印材料20的转印图像面与第1气流产生装置23相接触的现象、或者如图 7所示地出现定影前的转印材料20的转印图像面再次接触中间转印带8的现象,从而产生 上文所述的问题。因此,在该例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过第2气流发生装置24而抑制了穿过 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转印材料20向下方大幅度弯曲的现象,从而防止了转印材料20的 转印图像面与被配置于转印材料20的移动路径下方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部件相接触的 现象。图8为第2气流产生装置的控制框图,图9为表示第2气流产生装置的控制时序 图的图。如图8所示,第2气流产生装置24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28而被控制。在 该控制部28上连接有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31,该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31包括转印材料种 类信息输入部29、以及转印材料位置信息输入部30,并且被输入转印材料20的信息。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29输入所使用的转印材料20的尺寸(比如,A4竖、A4横、 B5、B4等)以及转印材料20的厚度(克重)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输出到控制部28中。该 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入部29被作为操作键等的转印材料种类设定部而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操作面板上。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另外使用检测转印材料20 的厚度(克重)的计量器或超音波检测器等。此外,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30输入转印材料20的输送位置(即,转印材料20的移 动位置)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输出到控制部观中。此时,转印材料20的输送位置为,转 印材料20的前端以及后端的各个位置。该转印材料20的输送位置通过未图示的输送位置 检测单元而进行检测,并且通过输送位置检测单元而检测出的转印材料20的输送位置信 息被输入到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30中。该输送位置检测单元为,用于检测与转印材料释放 位置ε相对应的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位置的、机械式或者光学式的旋转位置检测器。并 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也可以使用检测叼纸牙17的工作(位置变化)的检测器、或 者在转印材料20的前端处计量从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位置起到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为 止的时间的计时器。控制部观根据转印材料20的厚度(克重)、和穿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后的转印 材料20的输送位置,来控制抽吸转印材料20的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气流流量(即,空 气抽吸量)。此时,当被输入到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31的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入部四中 的转印材料20的种类信息、例如转印材料20的厚度为第1厚度时,控制部观将由第2气 流产生装置M所产生的气流流量设为第1流量。并且,当转印材料20的厚度为第1厚度 时,第2气流产生装置M通过以第1流量而产生的第1抽吸力来抽吸转印材料20。此外, 当被输入到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31的转印材料种类信息输入部四中的转印材料20的厚 度为,厚于所述第1厚度的第2厚度时,控制部观将第2气流产生装置M所产生的气流设 为大于第1流量的第2流量。并且,当转印材料20的厚度为第2厚度时,第2气流产生装 置M通过大于第1抽吸力的、由第2流量所产生的第2抽吸力,来抽吸转印材料20。例如,对使用转印纸作为转印材料20时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根据纸的厚度,对 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气流流量(抽吸风量)的强弱控制有所不同。首先,所述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边长被设定为,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和转 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边长(距离Li)为85mm,并且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和转印材料 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边长(距离I^)为76mm,而且,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和转 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长度(距离L)为150mm。所以,L < L1+L2。此时,假想 的大致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为161mm,并且另外一边为150mm,两边的长度之和与另外一边的 长度的差为11mm。而且,第2气流发生装置M的引导面的转印材料引导方向、以及转 印材料输送带2 的转印材料输送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各倾斜角度(锐角)相同,均为 大约25°。在此例子中,作为转印纸为厚纸或者薄纸的判断基准,预先设定了基准厚度 126 μ HI0也就是说,将厚度在基准厚度1 μ m以上的转印纸设定为所述第2厚度的厚纸, 并且将厚度小于基准厚度126 μ m的转印纸设定为所述第1厚度的薄纸。并且,在转印纸为厚纸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当控制部观基于来自转印材料位置 信息输入部30的输出信息,而判断为穿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后的转印纸的纸前端还未到 达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时,不对第2气流产生装置M进行驱动。当控制部观基于所述输出信息,判断为转印纸的纸前端已经到达了转印材料释 放装置ε时,则驱动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气流产生部Mb。于是,第2气流产生装置M产生气流,从而抽吸部件2 通过各个抽吸孔,沿与重力相反的图1以及图2中的箭头所示 方向抽吸空气。此时,控制部观将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空气抽吸量(风量)控制为,作 为所述第2流量的强流量(约0. 43m3/min)。以这种方式将空气的抽吸量控制为强流量的 理由在于,当转印纸的前端部被释放时,作为厚纸的转印纸由于其自身的重量,其弯曲程度 增大,并且,为了抑制该弯曲,而厚纸的支承强度较高,所以需要加强风量。因此,当转印纸 为厚纸时,第2气流产生装置M将通过所述第2抽吸力来抽吸转印纸。并且,当控制部观基于所述输出信息,判断为转印纸的纸前端已经到达转印材料 输送部起点位置η时,将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空气抽吸量维持控制在所述的强流量。以 这种方式将空气抽吸量维持控制在强流量的理由在于,如上文所述,当纸前端到达转印材 料输送部起点位置Π之后,转印纸将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趋向于大体上沿着假想的大致三 角形的另外一条边的直线状移动路径移动,但是由于厚纸的支承强度较高,所以通过将空 气抽吸量置于强流量,从而能够使转印纸在引导面一侧被充分抽吸,使其在松弛得到 抑制的同时进行移动。而且,通过在转印纸的后端穿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 持部末端位置ζ之前,将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空气抽吸量维持在强流量,从而能够使转 印纸的姿态大体上保持固定。由此,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宽度(转印材料20的移动方向 上的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长度)的微小变化较少,从而抑制了细微的图像偏差。并且,当控制部观基于所述输出信息,判断为转印材料的纸后端到达了二次转印 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时,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空气抽吸量被维持 控制在所述的强流量。以这种方式将空气抽吸量控制在强流量的理由在于,由于转印材料 的纸后端被释放,因而厚纸由于自身的重量,纸后端部将发生弯曲,从而有可能会出现与图 像形成装置1的部件相接触的现象,所以需要增强风量。最后,当控制部观基于所述输出信息,判断为转印纸的纸后端已经到达转印材料 输送部起点位置η时,停止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驱动,使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空气 抽吸关闭。另一方面,在转印纸为薄纸的情况下,当控制部观基于所述输出信息,判断为穿 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后的转印纸的纸前端还未到达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时,与所述厚纸 时的情况同样,不对第2气流产生装置M进行驱动。并且,当控制部观基于上述输出信息,判断为转印纸的纸前端已经到达转印材料 释放位置ε时,则驱动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气流产生部Mb。于是,如上文所述,第2气 流产生装置M将产生气流,从而抽吸部件2 通过引导面的各个抽吸孔而抽吸空气。 此时,控制部观将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空气抽吸量控制为,作为所述第1流量的弱流量 (约0. 20m3/min)。以这种方式将空气抽吸量控制在弱流量的理由在于,由于通过二次转印 辊14的旋转而移动的薄纸的支承强度较弱,因而在纸前端部被释放后,转印纸即使只通过 微弱的空气抽吸量,也能够获得充分的抽吸效果从而向下方的弯曲较少,并能够充分地实 现在被引导面所抽吸的同时被引导移动。当空气抽吸量被控制在上述的强流量时,因 为向引导面的转印纸的抽吸力增强,所以仅通过二次转印辊14的旋转而移动的转印 纸的移动性将降低。由此,在转印纸为薄纸的情况下,第2气流产生装置M将通过所述第 1抽吸力来抽吸转印纸。并且,当控制部28基于所述输出信息,判断为转印纸的纸前端已经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时,也依然将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空气抽吸量维持在所述的弱流量。 以这种方式将空气抽吸量维持控制在弱流量的理由在于,在薄纸的情况下,由于其自身的 重量较小,因而在纸前端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Π之后,转印纸不会大幅度地向下 方弯曲,所以能够在被充分地抽吸到引导面侧的同时进行移动。并且,即使空气抽 吸量被控制在弱流量,转印纸的姿态也能够摆保持为大致固定。由此,使得二次转印夹持部 13a的宽度的微小变化较少,从而抑制了细微的图像偏差。并且,当控制部观基于所述输出信息,判断为转印纸的纸后端已经穿过了二次转 印辊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时,也依然将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空气抽吸量 维持在上述的弱流量。以这种方式将空气抽吸量维持控制在弱流量的理由在于,由于转印 纸的纸后端穿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后将被释放,因此在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后端 一侧的转印纸将以较大幅度弯曲,从而不会沿着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另外一边的移动路径 移动,而可以在该另外一边的第2气流产生装置M —侧稳定地移动,所以不需要将空气抽 吸量置于强流量。最后,当控制部观根据所述输出信息,判断为转印纸的纸后端到达了转印材料输 送部起点位置n时,则停止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驱动,从而将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 空气抽吸关闭。第3气流产生装置沈具备管道状的抽吸部件26a和风扇等的气流产生部^b。 抽吸部件26a具备引导面^^,所述引导面^ki1具有未图示的预定数量的抽吸孔。引导面 26a,的抽吸孔被配置成与所述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抽吸孔相同、或者大致相同。通过气流产生部^b的驱动,抽吸部件26a通过引导面的各个抽吸孔,沿箭 头所示方向抽吸空气以产生气流。并且,从转印材料输送带2 输送过来的转印材料20,在 其背面被抽吸部件26a向垂直方向的斜上方吸附的同时,沿引导面^ki1向定影部27的方 向被引导。定影部27具备定影辊,该定影辊包括加热辊27a和被压接于该加热辊27a的加压 辊27b。并且,转印材料20的调色剂像被该加热辊27a以及加压辊27b加热、加压,从而被 定影。之后,转印材料被排出至未图示的排出盘中。由于此例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其他结构以及其他的图像形成动作,与使用了 液体显影剂的现有的同种类图像形成装置相同,故省略其说明。根据此例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图像形成方法,通过叼纸牙17来把持转印材 料20的前端部20a,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将中间转印带8的图像转印至转印材料20 上,并且二次转印后,叼纸牙17对前端部20a的把持在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处被解除,从 而释放转印材料20。之后,转印材料20在被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引导面抽吸的同 时,朝向转印材料输送部25从垂直方向的下方位置起向斜上方位置被引导,从而使转印材 料20的前端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此时,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 部末端位置ζ、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以及转印材料20的前端最初抵接于转印材料输送带 25a的转印材料输送起点位置η被配置为,当从与转印材料移动方向正交或者大致正交的 方向观察时,为假想的大致三角形。并且,当将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和转印材料输 送部25的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距离设为L,并且将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 ζ和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之间的距离设为Li,而且将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之间的距离设为L2时,L相对于Ll以及L2具有L < L1+L2的关系。所 以,当转印材料20的前端到达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时,转印材料20将由于其自身 的重量,而以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为支点向下方弯 曲,并且趋向于在大体上沿着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和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 之间的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另外一条边的移动路径上移动。因此,转印材料20的转印路径 的长度趋向于从L1+L2向L缩短。因此,通过利用控制部观来控制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 空气抽吸,从而能够将转印材料20配置在比假想的大致三角形的另外一条边更靠引导面 24a, 一侧的位置上。由此,能够使转印材料20的移动路径的长度变化缩小,从而能够抑制 由于该长度的变化而导致的转印材料20的松弛。所以,能够防止穿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 后的转印材料20的转印图像面,与中间转印带8或第1气流装置23等被配置于转印材料 20的移动路径下方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部件相接触的现象。其结果为,能够防止转印图像 的紊乱。此外,因为转印材料20的松弛减小,所以能够使由于转印材料20转印姿态的微妙 变化而导致的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宽度变化减小,从而能够抑制图像偏差的产生。通过 如此设置,能够实现如下这种图像形成装置1,其在把持转印材料20的状态下进行二次转 印时,即使二次转印夹持部13a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以及 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n被配置为假想的大致三角形,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图像。特别是,当被输入到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31中的转印材料20的厚度为,薄于预先 设定的基准厚度的第1厚度时,控制部观将由第2气流产生单元M的气流产生部24b所产 生的气流流量设为所述的弱流量,而当被输入到转印信息输入部31中的所述转印材料20 的厚度为,预先设定的基准厚度以上的第2厚度时,控制部观将由第2气流产生单元M的 气流产生部24b所产生的气流流量设为所述的强流量。也就是说,控制部观基于转印材料 20的厚度信息,而将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抽吸部件Ma的抽吸力选择性地控制为,由第 1流量所产生的第1抽吸力、或者大于第1抽吸力的、由第2流量所产生的第2抽吸力中的 一种。由此,能够根据转印材料的厚度,切实地防止穿过转印夹持部13a后的转印材料20的 转印图像面,与配置于所述转印材料20的移动路径下方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部件相接触。此外,控制部M基于输送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转印材料20的输送位置,来控制 第2气流产生装置M的气流产生部24b的抽吸。由此,能够有效地控制气流产生部24b的 抽吸,从而能够更加切实地实施第2气流产生装置M对转印材料20的抽吸引导。图10为部分地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和图2相同 的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穿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后的转印材料20,是通过作 为转印材料输送部件的转印材料输送带1 而向定影部17的方向被输送的,但是,如图10 所示,在本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转印材料输送部件是由定影部17的加热辊27a和加 压辊27b所构成的。也就是说,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兼具转印材料20的定影功能和转 印材料20的输送功能。所以,在本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不能设置上述例子中的转印 材料输送部25和第3气流产生装置26。在本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上述例子中的转印 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为,转印材料20的前端最初与加压辊17b抵接的转印材料输送部 起点位置Π'。并且,在此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定影部17的 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n'、以及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也被配置为假想的大致
15三角形。根据此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图像形成方法,通过将定影部17兼作为转印材 料输送部,从而不必设置转印材料输送部25和第3气流产生装置沈,进而能够将整体结构 形成得小型化。此例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其他结构以及其他的作用效果,与上述例子相同。并且,本发明的转印材料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 各个例子。例如,图1所示的第1气流产生装置23并非必须的,可以将其省略。此外,虽然使用了中间转印带8而作为像载体,但是也可以使用中间转印鼓,或者 将感光体作为像载体。当使用感光体作为像载体时,显然感光体的调色剂像将被直接转印 至转印材料上。而且,虽然在所述各个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均设定为串联式的图像形成 装置,但是也可以设定为其他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或者单色的图像形成装置。总之,本发 明可以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事项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上的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像载体,其用于承载图像;转印辊,其具有通过移动而把持或释放转印材料的把持部件,并且在转印夹持部处,将 承载于所述像载体上的所述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材料上,其中,所述转印夹持部是所述转 印辊隔着所述转印材料与所述像载体抵接而形成的;抽吸引导部,其具有对所述把持部件释放的所述转印材料进行抽吸的抽吸单元,并通 过所述抽吸单元,对通过所述转印辊而被转印了所述图像的所述转印材料,以使转印有所 述图像的面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方式,向垂直方向上方抽吸并引导;转印材料输送部,其具有对被所述抽吸引导部引导的所述转印材料进行抽吸的抽吸 部件,通过所述抽吸部件抽吸所述转印材料的同时,对所述转印材料进行输送,并且,所述 转印材料输送部被配置于满足如下关系的位置上,即,开始抽吸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所述 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所述像载体与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之间,具有L < L1+L2的关系; 在这里,L表示所述像载体与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和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所 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Ll表示所述像载体与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和所述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 的位置之间的距离;L2表示所述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和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所 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有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抽吸引导部的所述抽吸单元的抽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有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其被输入所述转印材料的信息;所述控制部根据被输入到所述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中的信息,控制所述抽吸引导部的 所述抽吸单元的抽吸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转印材料的信息为,所述转印材料的厚度信息; 所述抽吸引导部的所述抽吸单元为,产生气流的气流产生单元; 当被输入到所述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中的所述转印材料的厚度为第1厚度时,所述控 制部将由所述气流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气流流量设为第1流量;当被输入到所述转印材料信息输入部中的所述转印材料的厚度为厚于所述第1厚度 的第2厚度时,所述控制部将由所述气流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气流流量设为大于所述第1流 量的第2流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转印材料的信息为,所述转印材料的输送位置信息; 具有输送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转印材料的输送位置;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输送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转印材料的输送位置信息,控 制所述抽吸引导部的所述抽吸单元的抽吸力。
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配置于转印辊的外周面上的把持部件来把持转印材料;将被所述把持部件把持的所述转印材料输送至由像载体和所述转印辊所形成的转印 夹持部处,并将承载于所述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材料上;将所述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材料上后,通过移动所述把持部件,从而使转印有所述图 像的所述转印材料从所述把持部件中释放;通过所述抽吸引导部,对被释放的所述转印材料以使转印有所述图像的面朝向垂直方 向下方的方式,向垂直方向上方抽吸并引导;通过转印材料输送部对被抽吸引导的所述转印材料进行抽吸输送,所述转印材料输送 部被配置于满足如下关系的位置上,即,开始抽吸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满足L < L1+L2的关 系;在这里,L表示所述像载体与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和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所 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Ll表示所述像载体与所述转印材料分离的位置、和所述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 的位置之间的距离;L2表示所述把持部件释放所述转印材料的位置、和所述转印材料输送部开始抽吸所 述转印材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抽吸引导部的抽吸力为,第1抽吸力或者大于所述第1抽吸力的第2抽吸力;所述转印材料的信息被输入至控制部,并且由所述控制部根据被输入的所述转印材料 的信息,将所述抽吸引导部的抽吸力选择性地控制为所述第1抽吸力或所述第2抽吸力。
全文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其在把持转印材料的状态下转印时,即使转印夹持部、转印材料释放位置及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配置为假想的大致三角形,也能获得良好图像。将中间转印接带(8)的图像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13a)转印至被叼纸牙(17)把持的转印材料(20)上,通过第2气流产生装置(24)对转印材料(20)以转印图像面朝向垂直下方的方式向垂直上方抽吸引导,控制部控制第2气流产生装置的抽吸量,二次转印夹持部末端位置(ζ)、配置在比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位置更靠转印材料移动方向侧且垂直上方的转印材料释放位置(ε)、及被第2气流产生装置(24)引导的转印材料(20)前端最初抵接转印材料输送部(25)的转印材料输送部起点位置(η),配置为假想的大致三角形。
文档编号G03G15/16GK102073252SQ20101055240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矢野文纪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