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84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一周边 线路区上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影像显示技术的突飞猛进,常见电视或计算机用的显示器已从早期的冷阴 极射线管(CRT)显示器逐渐地发展到目前的液晶显示器(LCD)。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 晶显示面板通常是由一主动数组基板(active device array substrate)、一对向基板以 及配置于前述二基板间之一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所构成,且通常是利用框胶 (sealant)将两基板黏着在一起,以防止液晶流出。一般而言,主动数组基板可分成主动区(active area)以及周边线路区 (peripheral circuit area)。主动区内配置有多个画素(pixel)以形成一画素数组 (pixel array),周边线路区则设计有周边线路(peripheralcircuit)。其中,每个画素均包 括一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及与此薄膜晶体管连接的一画素电极(pixel electrode),且每个画素都被两条相邻的扫描线(scan line)以及两条相邻的数据线(data line)包围并与之电性连结。这些扫描线以及这些数据线会由主动区延伸至周边线路区,并 与前述周边线路相连;周边线路再与外接的驱动电路(driverIC)相连,以驱动主动区内的 这些画素。周边线路主要包含有多个驱动器接合垫与多条直接电性连接驱动器接合垫的传 输线,而驱动器接合垫大都是由多个相互迭置的金属层与绝缘层所组成的接垫以及覆盖在 此接垫上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所构成。在形成周边线路的过程中,由于需制作覆盖在接垫 上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因此需要使用具有腐蚀性的蚀刻液来对透明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制 程。然而,在图案化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对透明导电层下方的接垫产生过渡蚀刻或腐蚀,同时 也可能直接导致与驱动器接合垫相连接的传输线也产生腐蚀现象。再者,在其它制作过程 中或制作后因外在环境的影响(如高温、高湿)也可能造成腐蚀。当传输线被腐蚀的面积 过大时,则会产生讯号线异常的现象,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通过有效 降低在制作过程中传输线被腐蚀的面积,进而提高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可靠度。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 构,包括至少一驱动器接合垫、至少一传输线和多条连接于驱动器接合垫与传输线之间的 连接线,所述传输线环绕该驱动器接合垫的周围配置,所述连接线之间存在有多个孔洞,且 各该连接线的厚度与传输线的厚度实质上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各连接线的面积小于驱动器接合垫的面积或传输线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构成一网状连接结构。[0009]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线包括一第一传输部以及一第二传输部,所述第一传输部配 置于连接线与第二传输部之间,且该第一传输部连接于连接线与第二传输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部为网状形态。进一步地,所述各孔洞的形状为矩形或方形或菱形或圆形或椭圆形。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线为一双层金属层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的材质与传输线的材质相同。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接合垫是由一第一金属层、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二金属层、 一第二绝缘层以及一第三金属层依序迭置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所 述第三金属层透过该第一开口与第一金属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至少一第二开 口,且所述第三金属层透过该第二开口与第二金属层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金属层的材质是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本实用新型涉及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条连接线来连接 驱动器接合垫与传输线,且这些连接线之间存在有多个孔洞,相较于现有驱动器接合垫直 接连接于传输线而言,其可有效降低于在制作过程中传输线被腐蚀的面积,进而提高栅极 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可靠度,最终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一周边线 路区上的示意图。图2A为图1中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B为沿图2A的1-1,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100适于配置于一显示面板10 上,其中显示面板10包括一主动区12以及环绕主动区12的一周边线路区14,而栅极讯号 传输电路结构100位于周边线路区14上。请参考图2A,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100包括至少一驱动器接合垫110、至少一传 输线120以及多条连接线130,传输线120环绕驱动器接合垫110的周围配置,连接线130 连接于驱动器接合垫110与传输线120之间,这些连接线130之间存在有多个孔洞132,且 每一连接线130的厚度与传输线120的厚度实质上相同。请参考图2B,本实施例的驱动器接合垫110是由一第一金属层112、一第一绝缘层 113、一第二金属层114、一第二绝缘层115以及一第三金属层116依序迭置形成。其中,第 一绝缘层113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113a,且第三金属层116透过第一开口 113a与第一金属 层112电性连接,第二绝缘层115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 115a,而第三金属层116透过第二开 口 115a与第二金属层114电性连接。此外,第三金属层116的材质可为氧化铟锡(ITO)或 氧化铟锌(IZO)。[0026]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连接线130的面积小于驱动器接合垫110的面积或传 输线120的面积,且每一连接线130的形状为一细长方形,而每一孔洞132的形状是多边 形。本实施例的传输线120是一双层金属层结构,其中双层金属层的材质与驱动器接合垫 110的第一金属层112以及第二金属层114是相同。举例来说,传输线120可以是以铝/铬 双层金属作为材质的双层金属层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采用其它的双层金属, 本实用新型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制。这些连接线130的材质实质上与传输线120的材质例相 同,也就是说,这些连接线130也可以是一双层金属层结构。由于本实施例是利用这些连接线130来连接驱动器接合垫110以及传输线120,其 中这些连接线130之间存在有这些孔洞132,因此在制作第三金属层116的过程中,可有效 减少图案化制作过程或其它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腐蚀性的蚀刻液沿着这些连接线130而 腐蚀传输线120情形,同时也可减少制作后因外在环境影响下所造成的腐蚀现象,相较于 习知驱动器接合垫110直接连接传输线120而言,本实施例可有效降低传输线120被腐蚀 的现象,即减少传输线120被腐蚀的面积,这样可确保传输线120仍具有正常传递讯号的功 能,进而提高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100的可靠度。为了简化说明并便于比较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相异处,在以下另外两个实施例 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组件使用相同的符号标注,并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相同 处作重复赘述。实施例二请结合参阅图2A与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栅极讯 号传输电路结构100的传输线120包括一第一传输部1201以及一第二传输部1202,所述 第一传输部1201配置于这些连接线130与第二传输部1202之间,且第一传输部1201分别 连接这些连接线130与第二传输部1202。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部1201是一网 状传输线,即第一传输部1201并非一实心的传输线,且具有多个开孔1201a,而第二传输部 1201是一实心传输线。其中,开孔1201a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当然,在其它未绘示的实施例 中,开孔1201a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例如是矩形、菱形)或其它不规则 形,本实用新型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制。由于本实施例的传输线120包含网状形态的第一传输部1201以及实心形态的第 二传输部1202,且透过这些连接线130来连接驱动器接合垫110以及传输线120,其中这些 连接线130之间具有这些孔洞132。因此,在制作第三金属层116的过程中,可更进一步地 降低图案化制作过程或其它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腐蚀性的蚀刻液沿着这些连接线130、第 一传输部1201而腐蚀第二传输部1202的情形,同时也可减少制作后因外在环境影响下所 造成的腐蚀现象。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利用这些连接线130以及通过改变传输线120的形 态,从而减少传输线120被腐蚀的面积,这样可以避免传输线120因腐蚀而断掉进而导致无 法传递的现象产生。即本实施例可有效减少传输线120被腐蚀的面积,进而提高栅极讯号 传输电路结构100的可靠度。实施例三请同时参考图2A与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栅极讯号 传输电路结构100的这些连接线130之间存在的孔洞134小于实施例一栅极讯号传输电路 结构100的连接线130之间存在的孔洞13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130可视为一网状连接结构,由于本实施例是利用此网状连接结构来连接驱动器接合垫110以及传输线120,因此 在制作第三金属层116的过程中,除了可有效降低传输线120产生腐蚀的现象,即减少传输 线120被腐蚀的面积,进而提高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100的可靠度外,也可有效降低电阻 阻抗。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多条连接线来连接驱动器接合垫与传输线,其中这 些连接线之间存在有多个孔洞,因此相较于现有动器接合垫直接连接传输线而言,可有效 降低于制作过程中传输线被腐蚀的面积,以确保传输线仍具有正常传递讯号的功能,进而 提高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可靠度。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 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内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润饰, 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包括至少一驱动器接合垫和至少一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环绕该驱动器接合垫的周围配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连接于驱动器接合垫与传输线之间的连接线,所述各连接线之间存在有多个孔洞,且各该连接线的厚度与传输线的厚度实质上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接线的面积小 于驱动器接合垫的面积或传输线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构成一网状 连接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包括一第一 传输部以及一第二传输部,所述第一传输部配置于连接线与第二传输部之间,且该第一传 输部分别与连接线与第二传输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部为网状 形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孔洞的形状为矩 形或方形或菱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为一双层金属层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材质与传 输线的材质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接合垫是由一第一金属层、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二金属层、一第二绝缘层以及一第三金属层依序迭置形 成,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三金属层透过该第一开口与第一金属层 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三金属层透过该第二开口与第 二金属层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层的材质 是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
专利摘要一种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包括至少一驱动器接合垫、至少一传输线和多条连接于驱动器接合垫与传输线之间的连接线,所述传输线环绕该驱动器接合垫的周围配置,所述连接线之间存在有多个孔洞,且各该连接线的厚度与传输线的厚度实质上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有效降低在制作过程中传输线被腐蚀的面积,进而提高栅极讯号传输电路结构的可靠度。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681231SQ201020178060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4日
发明者张凯婷, 许汉东 申请人: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