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09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在像素内具有多个取向分割区域的液晶显示
直O
背景技术
现在,作为具有广视角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开发了利用作为横电场模式的 IPS (In-Plane-Switching,面内开关)模式或 FFS (Fringe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 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利用作为垂直取向模式的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等。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1个像素中形成有液晶的取向方向相互不同的多个畴的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以在像素的中心部的电极上形成的铆钉等为中心使液晶的取向方向连续不同的 CPA (Continuous PinwheelAlignment,连续焰火状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等。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在专利文献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配置有在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上延伸的取向限制部件,由此,在1个像素内形成代表液晶畴的指向矢的方位角相对于配置成正交尼科耳的一对偏光板的偏光轴(透过轴) 成45°的4个液晶畴。当将方位角0°设为一个偏光板的偏光轴的方向,将逆时针旋转设为正的方位时,该4个液晶畴的指向矢的方位角成45°、135°、225°、315°。这样,将在1 个像素形成4个畴的结构称为4分割取向构造或者简称为4D构造。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例子。在这些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像素电极(也称为梳齿状像素电极或鱼骨(fishbone)型像素电极)包含在方位角45° -225°方向和135° -315°方向上延伸的大量微细的缝隙(切口)。通过使液晶与这样的缝隙平行地取向,来实现4分割取向构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M222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357830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4-302168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9-1512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图33是表示专利文献2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鱼骨型的像素电极7的形状的俯视图。在像素电极7中形成有主干缝隙8和分支缝隙9。主干缝隙8包括在0° -180° 方向(图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主干部分;和在90° -270°方向(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主干部分。分支缝隙9包括从主干缝隙8在4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枝部、从主干缝隙8在13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枝部、从主干缝隙8在22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枝部和从主干缝隙8在31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枝部。通过配置像这样在4个方向上延伸的分支缝隙 9,能够得到4D构造。一般来讲,液晶显示装置的TFT (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 在基板上配置的扫描线(源极总线(source bus line));在扫描线上隔着栅极绝缘膜形成的TFT ;和在TFT上隔着绝缘层设置的像素电极,TFT的漏极电极和像素电极通过形成于绝缘层的接触孔电连接。在接触孔的内侧,像素电极沿着接触孔的内表面形成,因此像素电极具有凹陷,可能产生液晶的取向因该凹陷而紊乱的问题。另外,在大量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获得高显示品质,在TFT基板与对置基板之间配置有用于将液晶层的厚度维持在规定值的柱状的间隔物,也存在液晶的取向因该间隔物而紊乱的情况。这样,当液晶取向因接触孔或间隔物等结构要素而发生紊乱时,对4D构造的4个畴的形成有效地起作用的液晶减少,产生透过率降低或视角特性变差的问题。在上述的专利文献中,并未对在具有鱼骨型的像素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可能产生的这种问题进行研究,也未提出解决方案。在专利文献4中,虽然记载了在像素电极下形成接触孔和辅助电容对置电极的结构,但是并非防止由接触孔和辅助电容电极引起的液晶取向紊乱的对策。另外,在这些文献中,也并未考察用于得到适当的液晶取向的、鱼骨型像素电极和下层配线的配置关系。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透过率或视角特性优异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TFT基板,其包括与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对应地形成的像素电极和TFT、 以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TFT的漏极电极与上述像素电极电连接的接触孔的绝缘层;包括与上述像素电极相对的对置电极的对置基板;和配置于上述TFT基板和上述对置基板之间、 包含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的液晶层,上述像素电极包括周边部;包含在上述接触孔内与上述漏极电极电接触的部分的岛状部;和从上述周边部延伸的多个分枝部, 上述多个分枝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枝部;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枝部;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分枝部;和在第四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四分枝部,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二方向、上述第三方向和上述第四方向是相互不同的方向,通过上述第一分枝部、上述第二分枝部、上述第三分枝部和上述第四分枝部形成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上述第一分枝部取向的第一区域;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上述第二分枝部取向的第二区域;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上述第三分枝部取向的第三区域;和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第四分枝部取向的第四区域,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岛状部被上述第一区域、上述第二区域、上述第三区域和上述第四区域包围,上述岛状部,不经由上述多个分枝部,而通过上述多个分枝部以外的连接部与上述周边部电连接,或者,经由上述第一分枝部的1个、上述第二分枝部的1个、上述第三分枝部的1个或上述第四分枝部的1个与上述周边部电连接。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与上述周边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上述岛状部分离,上述周边部和上述岛状部仅通过1个连接部电连接。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与上述周边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上述岛状部分离,上述周边部和上述岛状部仅通过2个连接部电连接。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2个连接部以上述岛状部的中心或像素的中心为基准相互对称地配置。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岛状部仅与上述第一分枝部的1个、上述第二分枝部的1 个、上述第三分枝部的1个和上述第四分枝部的1个电连接。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第一分枝部的1个和上述第二分枝部的1个、与上述第三分枝部的1个和上述第四分枝部的1个,以将上述岛状部的中心或像素2等分的线为基准相互对称地配置。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岛状部具有以上述岛状部的中心或像素的中心为基准对称的形状。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岛状部仅与上述第一分枝部、上述第二分枝部、上述第三分枝部或上述第四分枝部的1个分枝部电连接。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岛状部的外周端被第一像素的上述4个区域中的2个区域和与上述第一像素相邻的第二像素的上述4个区域中的2个区域包围。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与上述周边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上述岛状部分离,上述周边部和上述岛状部不经由上述多个分枝部地电连接。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岛状部的外周端具有与上述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一端部;与上述第二区域相对的第二端部;与上述第三区域相对的第三端部;和与上述第四区域相对的第四端部,上述第一端部包含沿着上述第一分枝部延伸的端部,上述第二端部包含沿着上述第二分枝部延伸的端部,上述第三端部包含沿着上述第三分枝部延伸的端部,上述第四端部包含沿着上述第四分枝部延伸的端部。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端部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延伸,上述第二端部沿着上述第二方向延伸,上述第三端部沿着上述第三方向延伸,上述第四端部沿着上述第四方向延伸。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端部与上述第三端部相互平行地延伸,上述第二端部与上述第四端部相互平行且在与上述第一端部相差90°的方向上延伸。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具备以夹着上述液晶层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上述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轴与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正交,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二方向、上述第三方向和上述第四方向各自与上述第一偏光板或上述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相差 45°。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具备在上述TFT基板和上述对置基板之间配置的间隔物,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间隔物以与上述像素电极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上述间隔物配置于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个角部的至少1个角部的位置。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在上述间隔物的附近,上述像素电极的上述周边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多个分枝部延伸的方向垂直地延伸。
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上述间隔物配置于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条边的至少1条边的中央部。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在上述间隔物的附近,上述像素电极的上述周边部的一部分沿着上述多个分枝部延伸的方向延伸。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具备在上述TFT基板和上述对置基板之间配置的间隔物,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间隔物以与上述像素电极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上述间隔物配置于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个角部的至少1个角部的位置。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上述间隔物配置于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条边的至少1条边的中央部。本发明的其他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TFT基板,其包括与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对应地形成的像素电极和 TFT、以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TFT的漏极电极和上述像素电极电连接的接触孔的绝缘层;包括与上述像素电极相对的对置电极的对置基板;和配置于上述TFT基板和上述对置基板之间、包含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的液晶层,上述像素电极包括周边部;包含在上述接触孔内与上述漏极电极电接触的部分的岛状部;从上述岛状部延伸的多个主干部; 和从上述多个主干部或上述岛状部延伸的多个分枝部,上述多个分枝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枝部;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枝部;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分枝部;和在第四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四分枝部,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二方向、上述第三方向和上述第四方向是相互不同的方向,通过上述第一分枝部、上述第二分枝部、上述第三分枝部和上述第四分枝部形成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上述第一分枝部取向的第一区域;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上述第二分枝部取向的第二区域;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上述第三分枝部取向的第三区域;和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第四分枝部取向的第四区域,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岛状部被上述第一区域、上述第二区域、上述第三区域和上述第四区域包围,在上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端部和上述周边部之间存在有绝缘部,上述岛状部通过上述多个分枝部以外的接触部与上述周边部电连接。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与上述主干部或上述岛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上述周边部分离,上述周边部和上述岛状部仅通过1个连接部电连接。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具备以夹着上述液晶层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上述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轴与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正交,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二方向、上述第三方向和上述第四方向各自与上述第一偏光板或上述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相差 45°。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具备在上述TFT基板和上述对置基板之间配置的间隔物,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间隔物以与上述像素电极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上述间隔物配置于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条边的至少1条边的中央部。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当与上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在上述间隔物的附近,上述像素电极的上述周边部的一部分沿着上述多个分枝部延伸的方向延伸。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透过率或视角特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的多个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像素50在图3中的A-D截面的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像素电极30的形状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变形例的像素电极30A的形状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第二变形例的像素电极30B的形状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第三变形例的像素电极30C的形状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像素50的结构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像素电极230的形状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像素电极330的形状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针对实施方式3的像素电极330的比较例的像素电极330B的形状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像素电极430的形状的俯视图。图M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沈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观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像素电极630的形状的俯视图。图四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变形例的像素电极630B的形状的俯视图。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像素电极730的形状的俯视图。图33是表示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鱼骨型的像素电极7的形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多个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隔着液晶层21相互相对的TFT基板10和对置基板(CF基板)20 ;在TFT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各自的外侧配置的偏光板沈和27 ;和向偏光板26射出显示用的光的背光源单元观。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是由沿着X方向(图的左右方向)和Y方向(图的上下方向)呈矩阵状配置的像素50以常黑模式进行显示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像素50与包含红(R)、绿(G)、蓝(B) 3原色的显示的最小单位中R、G、B中的1色的显示区域对应。此外,也能够由4种以上的原色构成显示的最小单位(多原色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像素50与构成显示的最小单位的多个原色中的1个的显示区域对应。在TFT基板10,以相互正交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扫描线(栅极总线)14和多个信号线(数据总线)16。在多个扫描线14与多个信号线16的交点各自的付近,按像素50形成有作为有源元件的TFT12。在各像素50配置有与TFT12的漏极电极电连接的、例如包含 ITOdndium TinOxide,铟锡氧化物)或IZOQndium Zinc Oxide,铟锌氧化物)的像素电极 30。在相邻的2个扫描线14之间也可以配置有与扫描线14平行地延伸的辅助电容线(也称为辅助电容总线、Cs线)18。另外,也能够构成为改变扫描线14和辅助电容线18的位置,将TFT12配置在扫描线附近。多个扫描线14和多个信号线16分别与图1所示的扫描线驱动电路22和信号线驱动电路23连接,扫描线驱动电路22和信号线驱动电路23与控制电路M连接。根据控制电路M的控制,从扫描线驱动电路22向扫描线14供给切换TFT12的导通-断开(ON-OFF) 的扫描信号。另外,根据控制电路M的控制,从信号线驱动电路23向多个信号线16供给显示信号(向像素电极30施加的电压)。对置基板20如后面的图4所示,包括彩色滤光片13、共用电极(对置电极)25和黑矩阵(BM) 11。在3原色显示的情况下,彩色滤光片13包括各自与像素对应地配置的R (红) 滤光片、G (绿)滤光片和B (蓝)滤光片。共用电极25以覆盖多个像素电极30的方式形成,根据在共用电极25与各像素电极30之间施加的电位差,两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按像素进行取向,形成显示。(实施方式1)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像素50在图3中的A-D截面的结构的截面图。此外,图5是表示像素50中的 TFT基板的像素电极30之下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像素电极30的形状的俯视图。另外,图5和图6不仅示出了配线结构或像素电极30,也示出了间隔物40的配置位置。如图3 5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TFT基板10形成有在透明基板上形成的扫描线14、辅助电容线18、TFT12、信号线16、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和鱼骨型的像素电极 30。在扫描线14和辅助电容线18之上形成有栅极绝缘膜15,隔着栅极绝缘膜15,在扫描线14的上部形成有TFT12,并且在辅助电容线18的上部形成有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扫描线14、辅助电容线18、信号线16和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包括A1 (铝)、Ti (钛)、TiN(氮化钛)、Mo (钼)等的单质构造、或者这些金属的合金的层、或者将这些金属多层叠层而成的叠层构造。TFT12包含在栅极绝缘膜15之上形成的半导体层17,如图3和图5所示,TFT的源极电极与信号线16电连接,漏极电极46与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电连接。通过隔着栅极绝缘膜15相对的辅助电容线18的一部分和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形成辅助电容。如图4所示,TFT12、信号线16和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被保护绝缘膜43覆盖,在保护绝缘膜43之上形成有层间绝缘膜44。也将保护绝缘膜43和层间绝缘膜44的一方或双方称为绝缘层。在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之上的保护绝缘膜43和层间绝缘膜44形成有接触孔42, TFT12的漏极电极46和像素电极30通过接触孔42电连接。即,在接触孔42的内侧的面形成的像素电极30的一部分,在接触孔42的底部,与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或从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延伸的电极连接,由此像素电极30与漏极电极46电连接。如图4所示,对置基板20包括共用电极25、彩色滤光片13和黑矩阵11。在TFT 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之间配置有液晶层21,该液晶层21包含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 (Δ ε <0)的向列型液晶。液晶层21的厚度是3. 1 μ m。该厚度优选是2. 0 μ m以上5. 0 μ m 以下。液晶层21能够含有手性材料(chiral material) 0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TFT基板10的层间绝缘膜44和像素电极30之上(液晶层21—侧)和共用电极25之上(液晶层21—侧)形成有取向膜(垂直取向膜)。通过取向膜的作用,在未施加电压时,液晶层 21的液晶相对于TFT基板10或对置基板20的基板面垂直地取向。在TFT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各自的取向膜之上,也可以形成有对未施加电压时的液晶提供预倾角的取向维持层。取向维持层是将预先混合在液晶材料中的光聚合性单体在形成液晶单元之后,在对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状态下通过光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层。通过取向维持层,即使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下,也能够使液晶维持(记忆)相对于与基板面垂直的方向稍微倾斜(例如2 3°左右)的方向的预倾角和取向方位(预倾角方位)。该技术被称为聚合物稳定取向(PSA folymerSustained Alignment)技术,通过使用该技术,能够提高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取向的响应速度。在TFT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之间配置有用于将液晶层21的厚度维持在规定的值或规定的范围内的柱状的间隔物40。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物在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外周形状的像素电极30的4个角附近的TFT12的上部配置。接着,参照图6,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像素电极30和间隔物40。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扫描线14延伸的方向(图的左右方向)设为X方向,信号线16的延伸方向(图的上下方向)设为Y方向,与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基板面垂直的方向设为Z方向。 另外,将正的X方向(图的从左向右的方向)设为方位角0°的方向,逆时针旋转地设定方位角。正的Y方向(图的从下向上的方向)是方位角90°的方向。像素电极30包括沿着像素电极30的外缘延伸的周边部36 ;在从Z方向看时以覆盖接触孔42的方式形成的岛状部32 ;和从周边部36向像素50的内侧延伸的多个分枝部34。周边部36包含在X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和在Y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多个分枝部34包括相对于周边部36,在225°方向(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枝部34A;在315°方向(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枝部34B;在45°方向(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分枝部34C;和在135°方向(第四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四分枝部34D。岛状部32不经由多个分枝部34的任意个,而经由从周边部36延伸的像素电极30 的1个连接部38与周边部36电连接。连接部38的最狭窄的部分的长度是6. 0 μ m。通过使狭窄宽度的部分为该程度的长度,来防止连接部38的断线,因此能够抑制制造不良的产生。另外,所有分枝部34与周边部36连接,因此即使在周边部36的一部分发生了断线,也能够对所有分枝部34供给电压。这样,周边部36起到关于对分枝部34供给电压的冗长部件(或者电压切断回避部件)的作用。多个分枝部34的所有分枝部的与周边部36相反一侧的端部和其他像素电极部分不连接,也与岛状部32分离。即,在多个分枝部34的所有分枝部的端部和岛状部32之间存在绝缘部(或无电极部)。多个分枝部34都具有相同的宽度,各自以均勻的宽度延伸。 各分枝部34的宽度是3. 5 μ m。该宽度优选在1. 0 μ m以上至5. 0 μ m的范围内。在第一 第四分枝部34A 34D的各个,在相邻的2个分枝部之间形成有分支缝隙(电极部件不存在的部分)。分支缝隙沿着相邻的第一分枝部34A、第二分枝部34B、第三分枝部34C或第四分枝部34D延伸。分支缝隙的宽度是3.0 μ m。该宽度优选在Ι.Ομπι以上至5. Oym的范围内。另外,在第一分枝部34Α和第四分枝部34D之间,以及在第二分枝部34Β和第三分枝部34C之间,以在沿着Y方向将像素电极30 二等分的直线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主干缝隙。进而,在第三分枝部34C和第四分枝部34D之间,以在沿着X方向将像素电极30 二等分的直线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主干缝隙。主干缝隙的宽度是3.5 μ m。如果将主干缝隙的宽度设为2. Ομπι以下,则可能存在当施加电压时以主干缝隙部分为基点液晶向与所期望的取向相反的朝向进行取向的情况,因此优选使主干缝隙的宽度大于2.0 μ m。在Y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电极30的边界位于扫描线14之上,在X方向上相邻的 2个像素电极30的边界位于信号线16之上。相邻的2个像素电极30之间的距離是3.5 μ m。 为了扩展像素电极30的边界以增加对显示有贡献的区域,优选使该距離为6. 0 μ m以下。在对液晶52施加有电压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分枝部34A、第二分枝部34B、第三分枝部34C和第四分枝部34D,形成4个液晶的取向畴35A、35B、35C和35D。液晶52,在取向畴35A中沿着第一分枝部34A取向,在取向畴35B中沿着第二分枝部34B取向,在取向畴 35C中沿着第三分枝部34C取向,在取向畴35D中沿着第四分枝部34D取向。但是,在取向畴35A、35B、35C和34D中,在施加电压时液晶52倾倒(倒下)的方向分别与上述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相反,如图6所示,液晶以其上部(对置基板20 —侧的端部)朝向像素电极30的周边部36的方式倾倒。如图6所示,偏光板沈和27的吸收轴48和49在X方向和Y方向上延伸。吸收轴48和49的方向与第一 第四方向的任一方向都相差45°。因此,各取向畴中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也与吸收轴48和49的方向相差45°。由此,能够进行视角依赖性小的显示。当从Z方向看时,岛状部32的外周端32S与全部4个畴35A 35D相对。第一分枝部34A、第二分枝部34B、第三分枝部34C和第四分枝部34D (统称为多个分枝部)的任一端部都不与岛状部32连接,因此在岛状部32的外周端32S和多个分枝部之间存在间隙(缝隙或无电极部分)。由于存在该间隙,因此,在施加电压时各取向畴的液晶52难以受到在岛状部32之上产生的电场的影响,所以能够减少各取向畴中的液晶取向的紊乱。由此,能够实现透过率或视角依赖性优异的显示。为了获得优异的显示,优选岛状部32的外周端32S 的80%以上被间隙包围。另外,虽然扫描线14、信号线16、辅助电容线18和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遮挡光,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扫描线14和信号线16之上存在被2个像素电极30夹着的间隙, 在辅助电容线18上存在主干缝隙,此外在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之上存在岛状部32。该间隙、主干缝隙和岛状部32是对亮度的贡献度低的部分,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因金属配线引起的亮度降低较少的良好的显示。当从Z方向看时,像素50的形状是长方形,间隔物40在像素50的4个角部以与像素电极30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像素电极30的4个角部向内部凹陷(在4个角设置有切口),间隔物40附近的周边部36包含沿着间隔物的外表面平行地延伸的部分36S。另外, 周边部36的部分36S与其附近的多个分枝部34延伸的方向垂直地延伸。通过形成这样的周边部36的部分36S,在施加电压时能够使角部的液晶与分枝部34延伸的方向更垂直地取向,因此能够获得亮度高的显示。另外,通过将间隔物40配置于角部,间隔物40的像素电极30 —侧的侧面的一部分成为与间隔物40附近的分枝部34延伸的方向垂直的面。即,当施加电压时,在角部,由多个分枝部34及其间隙所形成的电场促进的液晶的取向方向或者由为了维持(记忆)液晶的初始取向而形成的聚合物层促进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由间隔物40及其表面的取向膜促进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不相抵。因此,在间隔物40附近,能够缩小液晶的取向紊乱的区域,能够获得高亮度且不粗糙的良好的显示。进而,由于在间隔物40与像素电极30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能够抑制由间隔物40的与分枝部34延伸的方向垂直的面以外的面引起的液晶取向紊乱波及到像素电极3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物40配置于像素50的全部4个角部,但是间隔物40也可以不配置于所有角部。另外,间隔物40的配置位置也可以按像素50不同。另外,间隔物40 的大小、形状、高度也可以并非全部相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物40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八角形,但是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为其他多边形或圆柱状。在TFT12之上,以覆盖TFT12的方式配置有黑矩阵11。由于间隔物40的存在,因此可能导致在间隔物40的附近产生液晶52的取向紊乱,并由此产生使显示品质降低的不适当的透过光,但是由于间隔物40配置于TFT12的上部,因此上述的透过光被黑矩阵11遮挡,能够防止显示品质降低。另外,间隔物40与像素电极30不重叠,因此即使在制造时或使用时对液晶显示装置100施加了压力的情况下,间隔物40与像素电极30也不会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像素电极30的破裂、脱落,减少泄漏电流、单元厚度的偏差。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Z方向看时,扫描线14与像素电极30的周边部36重叠,因此从扫描线14产生的电场的泄漏被周边部36遮蔽。由此,显示区域中液晶52的取向异常、 闪烁的发生减少,能够进行品质高的显示。另外,在扫描线14之上也配置有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因此能够得到更大的辅助电容。另外,通过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也能够遮蔽来自扫描线14的电场泄漏,能够获得品质更高的显示。接着,参照图7,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一变形例的像素电极30A。在以下的各变形例和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 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编号,省略其说明和根据其得到的效果的说明。在另外对差异进行图示或说明之外,包含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和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为包含相同结构要素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变形例的像素电极30A包括将岛状部32和周边部36电连接的2个连接部 38A和38B。多个分枝部34的所有端部与岛状部32分离,连接部38A和38B以外的部分的周边部36的外周端被间隙包围。当从Z方向看时,连接部38A和连接部38B以岛状部32的中心、像素电极30的中心或像素50的中心为基准相互对称地配置。因此,即使因连接部38A和38B而产生若干取向紊乱,也能够使在各个取向畴35A 35D中产生的取向紊乱量均勻。因此,各取向畴 35A 35D的透过率变得比较均勻,能够进行视角特性优异的显示。另外,通过配置2个连接部38A和38B,即使在一个连接部断线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另一个连接部向所有分枝部34供给电压,因此也能够获得难以产生品质不良的优点。接着,参照图8,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二变形例的像素电极 30B。在第二变形例的像素电极30B,岛状部32和周边部36仅通过第一分枝部34A的1 个分枝部34AC、第二分枝部34B的1个分枝部34BC、第三分枝部34C的1个分枝部34CC、第四分枝部34D的1个分枝部34DC进行电连接。当从Z方向看时,分枝部34AC和分枝部34BC,以将岛状部32或像素50在Y方向上2等分的线(在X方向上延伸的像素50的中心线)为基准,与分枝部34DC和分枝部34CC 对称地形成。另外,分枝部34AC和分枝部34DC,以将岛状部32或像素50在X方向上2等分的线(在Y方向上延伸的像素50的中心线)为基准,与分枝部34BC和分枝部34CC对称地形成。这样,通过分枝部34AC 34DC相互对称地配置,能够使各取向畴35A 35D的透过率均勻化,提高视角特性。另外,4个分枝部34AC、34BC、34CC和34DC与岛状部32相接(接触),因此即使在其中的1个至3个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其他的分枝部向其余所有的分枝部34 供给电压,因此难以产生品质不良。接着,参照图9,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第三变形例的像素电极 30C。第三变形例的像素电极30C形成为其外周呈长方形。周边部36的4个角部36E 并非如像素电极30那样凹陷,而是垂直地折曲(折弯),当从Z方向看时,间隔物40与像素电极30C的角部36E重叠。根据像素电极30C,与像素电极30相比对显示有贡献的面积大,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亮度的显示。接着,参照图10,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主要形成在辅助电容线18之上,在像素50 的扫描线14之上不形成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例如,在采用对共用电极25输入交流信号、 在TFT12的栅极断开(gate off)期间对扫描线14输入直流信号的液晶显示方式的情况下, 由扫描线14与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形成的寄生电容,能够成为使液晶层21的电压保持期间中的有效电压值降低的原因。根据该变形例,能够获得抑制由如上所述的寄生电容导致的液晶施加电压降低的优点。进而,能够降低扫描线14的负载,因此能够有助于降低消耗电力。接着,参照图11,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像素50的结构的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形成在辅助电容线18和扫描线14之上,但是当从Z方向看时,扫描线14上的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与像素电极30的周边部36不重叠。当某个像素50的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和与该像素50相邻的其他像素50的像素电极30重叠时,能够产生相对于其他的像素50的像素电极30而言较大的寄生电容。例如,在采用使施加于像素电极30的电压的极性按每3个扫描线14反转的驱动方式的情况下,如果寄生电容较大,则在由3个扫描线14中外侧的2个扫描线14之上的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保持的施加电压、与由3个扫描线14中正中的扫描线14之上的辅助电容对置电极 19保持的施加电压之间产生较大的差。特别是,在3原色彩色滤光片在Y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如果按像素50所保持的施加电压产生差,则会产生看到灰色灰度等级着色为特定颜色的问题。根据本变形例的像素50,按像素50保持的施加电压难以产生差,因此能够提供品质更高的显示。(实施方式2)接着,参照图12 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像素电极230 的形状的俯视图。实施方式2的像素电极230不包含实施方式1的像素电极30所具有的连接部38, 岛状部32仅通过第二分枝部34B的1个分枝部34BC与周边部36连接。由于不形成连接部38而能够扩大对显示有贡献的像素面积,因此能够进行亮度更高的显示。此外,将岛状部32和周边部36连接的1个分枝部无须是第二分枝部34B中的1个,也可以是第一分枝部34A中的1个、第三分枝部34C中的1个或者第四分枝部34D中的1个。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物40配置成与实施方式1的间隔物40相比例如在Y方向上偏移7 μ m。在间隔物40的附近,周边部36具有与分枝部34延伸的方向垂直地延伸的部分36S。由此,能够防止间隔物40的附近的液晶取向的紊乱波及到像素电极230上。在Y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使用相互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片13,2个像素50的边界在对置基板20成为颜色不同的彩色滤光片13的边界。在彩色滤光片13的叠层工序中,因为叠层位置的偏移,所以在边界部分2个颜色的彩色滤光片13重叠,会存在形成比规定的厚度厚的彩色滤光片层的情况。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从Z方向看时,彩色滤光片13的边界与间隔物40不重叠。因此,即使在彩色滤光片13的边界形成比规定的厚度厚的彩色滤光片层,也不会因此而使得液晶层21的厚度比规定的厚度凸起。因此,能够制造效率良好地制造显示品质高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由于不需要将用于使间隔物40的基底稳定的涂覆(overcoat)膜等成膜,因此能够廉价地制造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液晶层21的厚度是2. 0 μ m以上5. 0 μ m以下程度,例如当厚度2. 0 μ m的彩色滤光片彼此重叠,并在其下配置有间隔物40时,液晶层21的间隙(gap)产生较大的差异,显示品质恶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彩色滤光片彼此产生重叠,也能够防止其对显示的不良影响。参照图15,说明实施方式2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变形例。在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在扫描线14之上未形成有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但是在本变形例的配线结构中,采用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形成在扫描线14之上和辅助电容线18之上的方式。(实施方式3)接着,参照图16 图1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像素电极330 的形状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针对像素电极330的比较例的像素电极330B的形状的俯视图。在实施方式3的像素50中,间隔物40位于像素50的在Y方向上延伸的2个边各自的中央。另外,辅助电容线18以不通过TFT12之下的方式迂回地延伸,辅助电容线18上的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和扫描线14上的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在像素50的右边侧连接。 上述方面以外的结构基本与实施方式2的结构相同,能够获得与在实施方式2中得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另外,能够使像素电极330的形状上下对称,因此能够进行视角依赖性更小的显示。图19所示的比较例的像素电极330B,在间隔物40的位置不形成凹陷,像素电极 330B的左右两边付近的液晶52,由于间隔物40的影响,容易沿着上下方向(朝向间隔物 40)进行取向。该方向是与由分枝部34引起的液晶取向的方向不同的方向,成为透过率降低的原因。根据本实施方式,周边部36具有上述的多个部分36S,此外,在间隔物40与周边部 36之间存在间隙,因此难以产生液晶取向的紊乱,能够进行亮度更高的显示。使用4. 3型 (点尺寸198μπιΧ66μπι)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比较,结果,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像素电极 330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比使用比较例的像素电极330Β时高出1. 5%的透过率。接着,参照图20,说明实施方式3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变形例。在本变形例的配线结构中,与漏极电极46连接的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形成在辅助电容线18之上,但是在扫描线14之上不形成。在扫描线14之上形成有与漏极电极46 和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电分离的电极19Β。此外,在扫描线14的最上层由Al或Al合金形成的情况下,或者,在扫描线14整体由Al或Al合金单层形成的情况下,存在从对置基板20 —侧入射的外部光被扫描线14 反射,导致对比度的降低和特定颜色的着色的情况。通过在扫描线14上配置由更低反射的材料形成的不透明的膜,能够抑制由外部光反射导致的显示品位降低。(实施方式4)接着,参照图21 图2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像素电极430 的形状的俯视图。在实施方式4的像素电极430,岛状部32和接触孔42位于在Y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电极430的边界付近,且沿着X方向形成在像素50的中心付近。岛状部32被某个像素50 (第一像素)的第三区域35C和第四区域35D、以及与该像素50沿着Y方向相邻的像素50 (第二像素)的第一区域35A和第二区域35B的4个区域包围。多个分枝部34的所有与周边部36相反一侧的端部与岛状部32分离,周边部36 和岛状部32直接在2个部位连接。在此,将该2个连接部分称为连接部38A和38B。当从Z方向看时,岛状部32的外周端32S包括与第二像素的第一区域35A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像素的第二区域35B相对的第二端部、与第一像素的第三区域35C相对的第三端部和与第一像素的第四区域35D相对的第四端部,第一端部包含沿着第一分枝部 34A延伸的部分,第二端部包含沿着第二分枝部34B延伸的部分,第三端部包含沿着第三分枝部34C延伸的部分,第四端部包含沿着第四分枝部34D延伸的部分。因此,通过岛状部32的外周端32S也能够获得所期望的液晶取向,能够进行抑制了由外周端32S引起的液晶取向的紊乱的品质高的显示。另外,在岛状部32和周边部36 之间不存在宽度狭窄的连接部,因此能够获得像素电极430的断线难以产生的优点。(实施方式5)接着,参照图M和图2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图M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在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扫描线14通过像素50的中心,在X方向上延伸,辅助电容线18沿着在Y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50的边界,在X方向上延伸。辅助电容对置电极19形成在辅助电容线18之上。根据该配线结构,在扫描线14之上配置有像素电极530的主干缝隙,因此能够降低扫描线14的负载,能够对消耗电力的降低做出贡献。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其他像素电极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间隔物40的配置位置与实施方式3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间隔物的配置方式。(实施方式6)接着,参照图沈 图2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图沈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观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像素电极 630的形状的俯视图。像素电极630包括周边部36 ;岛状部32 ;从周边部36向像素50的内侧延伸的多个分枝部;34。多个分枝部34包括从周边部36在31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枝部 34A、从周边部36在22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枝部34B、从周边部36在13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分枝部34C和从周边部36在4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四分枝部34D。岛状部32是大致正方形的形状,不经由多个分枝部34的任一个,而经由1个连接部38与周边部36连接。岛状部32的外周端32S包含各自与分枝部34A 34D平行地延伸的4个端部。因此,通过外周端32S,也能够获得所期望的液晶取向,能够很强地抑制因岛状部32的存在而导致的液晶取向的紊乱。为了获得高透过率和不粗糙的高品质,优选岛状部32较小。本实施例中,层间绝缘膜44的厚度是3. 0 μ m,从Z方向看到的接触孔42的大小是10. 5 μ mX 7. 5 μ m,外周端32S 的各直线部的长度是18. 0 μ m。通过使层间绝缘膜44较薄地形成、缩小接触孔42的大小, 能够使岛状部32较小地形成。例如,也能够使层间绝缘膜44的厚度形成为1. 0 μ m,使接触孔42的大小形成为4. 0 μ mX4. 0 μ m,使外周端32S的各直线部的长度形成为8. 0 μ μ m。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岛状部32较大地形成。图四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变形例的像素电极630B的形状的俯视图。像素电极630B的岛状部32比上述的像素电极630的岛状部32大,其外周端32S的各直线部分的长度是31 μ m。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岛状部32 相对于接触孔42的对准容限(alignment margin)较大。因此,当通过光刻工序形成岛状部32时,由于岛状部32的图案形成中所使用的抗蚀剂材料,接触孔42的下层(例如漏极电极层)未被完全覆盖而露出,能够防止被暴露在蚀刻液中,能够减少成品率的降低等。在图观的结构中,岛状部32的外周端32S和接触孔42之间的最短距離为2. 6 μ m, 与此相对,在图四的结构中其最短距離为9. 2μπι。另外,也能够更大地形成接触孔42,这样,即使在层间绝缘膜44的厚度大于3. 0 μ m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上述的光蚀刻工序中可能产生的不良情况。使用4. 3型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比较,在使用具有较小的岛状部32的像素电极 630的情况下,与使用具有较大的岛状部32的像素电极630B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高10% 的透过率,并且能够获得粗糙较小的良好的显示。本实施方式的配线结构与实施方式5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在第一 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配线结构和间隔物的配置方式。(实施方式7)接着,参照图30 图3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像素5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像素50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像素电极 730的形状的俯视图。像素电极730包括周边部36 ;岛状部32 ;从岛状部32在0°方向和180°方向上延伸的主干部31A和31B ;和从主干部31A和31B或岛状部32延伸的多个分枝部34。多个分枝部34包括在4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枝部34A;在13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枝部;MB ;在22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分枝部34C;和在315°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四分枝部;MD。当对液晶52施加电压时,通过第一分枝部34A、第二分枝部34B、第三分枝部34C 和第四分枝部34D,形成4个取向畴35A、35B、35C和35D。多个分枝部34的所有端部与周边部36不连接,在两者之间存在空隙(绝缘部)。 岛状部32也不经由多个分枝部34的任一个,而经由连接部38与周边部36连接。当从Z 方向看时,岛状部32被第一 第四区域35A 35D包围。周边部36在间隔物40的附近,具有根据间隔物40的形状折曲、与分枝部34延伸的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多个部分36S。另外,在间隔物40和周边部36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能够防止液晶取向的紊乱波及到像素电极30上。本实施方式的配线结构与实施方式5相同,间隔物40的配置位置与实施方式3相同,因此省略它们的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在第一 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配线结构和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间隔物40的配置方式。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用于提高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特性。附图标记说明7像素电极8分支缝隙9主干缝隙10TFT 基板11 黑矩阵(BM)12TFT13彩色滤光片14扫描线15栅极绝缘膜16信号线17半导体层18辅助电容线19辅助电容对置电极20对置基板21液晶层22扫描线驱动电路23信号线驱动电路对控制电路25共用电极(对置电极)26、27 偏光板28背光源单元30、230、330、430、630、730 像素电极30A、30B、30C、330B、630B 像素电极的变形例31A第一主干部31B第二主干部32岛状部32S外周端(岛状部边缘)34分枝部34A 34D第一 第四分枝部35A 35D取向畴(第一 第四区域)36周边部36S周边部的部分
36E角部(周边部的角部)38连接部40间隔物42接触孔43保护绝缘膜44层间绝缘膜(绝缘层)46漏极电极48、49 吸收轴50 像素52 液晶100液晶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TFT基板,其包括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对应地形成的像素电极和TFT、以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TFT的漏极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的接触孔的绝缘层;包括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的对置电极的对置基板;和配置于所述TFT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包含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的液晶层,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周边部;包含在所述接触孔内与所述漏极电极电接触的部分的岛状部;和从所述周边部延伸的多个分枝部,所述多个分枝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枝部;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枝部;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分枝部;和在第四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四分枝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是相互不同的方向,通过所述第一分枝部、所述第二分枝部、所述第三分枝部和所述第四分枝部形成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所述第一分枝部取向的第一区域;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所述第二分枝部取向的第二区域;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所述第三分枝部取向的第三区域;和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第四分枝部取向的第四区域,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岛状部被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包围,所述岛状部,不经由所述多个分枝部,而通过所述多个分枝部以外的连接部与所述周边部电连接,或者,经由所述第一分枝部的1个、所述第二分枝部的1个、所述第三分枝部的 1个或所述第四分枝部的1个与所述周边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与所述周边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岛状部分离,所述周边部和所述岛状部仅通过1个连接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与所述周边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岛状部分离,所述周边部和所述岛状部仅通过2个连接部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2个连接部以所述岛状部的中心或像素的中心为基准相互对称地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岛状部仅与所述第一分枝部的1个、所述第二分枝部的1个、所述第三分枝部的1 个和所述第四分枝部的1个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第一分枝部的1个和所述第二分枝部的1个、 与所述第三分枝部的1个和所述第四分枝部的1个,以将所述岛状部的中心或像素2等分的线为基准相互对称地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岛状部具有以所述岛状部的中心或像素的中心为基准对称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岛状部仅与所述第一分枝部、所述第二分枝部、所述第三分枝部或所述第四分枝部的1个分枝部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岛状部的外周端被第一像素的所述4个区域中的2个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第二像素的所述4个区域中的2个区域包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与所述周边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岛状部分离,所述周边部和所述岛状部不经由所述多个分枝部地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岛状部的外周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的第三端部;和与所述第四区域相对的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包含沿着所述第一分枝部延伸的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包含沿着所述第二分枝部延伸的端部,所述第三端部包含沿着所述第三分枝部延伸的端部,所述第四端部包含沿着所述第四分枝部延伸的端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端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端部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端部沿着所述第四方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相互平行地延伸,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相互平行且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差90°的方向上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夹着所述液晶层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所述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轴与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正交,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各自与所述第一偏光板或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相差45°。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TFT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配置的间隔物,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间隔物以与所述像素电极不重叠的方式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间隔物配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个角部的至少1个角部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在所述间隔物的附近,所述像素电极的所述周边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多个分枝部延伸的方向垂直地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间隔物配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条边的至少1条边的中央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在所述间隔物的附近,所述像素电极的所述周边部的一部分沿着所述多个分枝部延伸的方向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TFT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配置的间隔物,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间隔物以与所述像素电极重叠的方式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间隔物配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个角部的至少1个角部的位置。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间隔物配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条边的至少1条边的中央部。
2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TFT基板,其包括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对应地形成的像素电极和TFT、以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TFT的漏极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的接触孔的绝缘层;包括与所述像素电极相对的对置电极的对置基板;和配置于所述TFT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包含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的液晶层,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周边部;包含在所述接触孔内与所述漏极电极电接触的部分的岛状部;从所述岛状部延伸的多个主干部;和从所述多个主干部或所述岛状部延伸的多个分枝部,所述多个分枝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枝部;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枝部;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三分枝部;和在第四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四分枝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是相互不同的方向,通过所述第一分枝部、所述第二分枝部、所述第三分枝部和所述第四分枝部形成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所述第一分枝部取向的第一区域;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所述第二分枝部取向的第二区域;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所述第三分枝部取向的第三区域;和在施加电压时液晶沿着第四分枝部取向的第四区域,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岛状部被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包围,在所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端部和所述周边部之间存在有绝缘部,所述岛状部通过所述多个分枝部以外的接触部与所述周边部电连接。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枝部的所有分枝部的与所述主干部或所述岛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周边部分离,所述周边部和所述岛状部仅通过1个连接部电连接。
25.如权利要求23或M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夹着所述液晶层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 所述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轴与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正交,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各自与所述第一偏光板或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相差45°。
26.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TFT基板和所述对置基板之间配置的间隔物,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间隔物以与所述像素电极不重叠的方式配置。
27.如权利要求沈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间隔物配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4条边的至少1条边的中央部。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TFT基板的面垂直地看时,在所述间隔物的附近,所述像素电极的所述周边部的一部分沿着所述多个分枝部延伸的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过率或视角特性高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周边部(36)、岛状部(32)和多个分枝部(34)的像素电极(30),多个分枝部(34)包括各自在第一~第四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第四分枝部(34A~34D),通过这些分枝部,形成在施加电压时液晶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取向的第一~第四区域(35A~35D),岛状部(32)被第一~第四区域(35A~35D)包围,不经由多个分枝部(34),而通过连接部(38)与周边部(36)连接,或者,经由第一~第四分枝部(34A~34D)的1个与周边部(36)连接。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2483550SQ20108003751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4日
发明者吉田昌弘, 田代国广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