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光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43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漏光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其背光模组具有防漏光功能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薄型化概念已成为显示装置持续努力的方向。因薄型化的趋势,显示装置的厚度相应的受到限制,而显示装置薄型化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背光模组的厚度。背光模组按照光源的不同位置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光式两种。与直下式的背光模组相比,侧光式的背光模组可以做到较薄的厚度。采用较薄导光板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可进一 步使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减小,达到薄型化显示装置的设计需求。而对于背光模组的光源来说,光源的发光面开口愈大其发光效率也会愈高,因此,为提高光源的发光效率进而减少光源的使用颗数,在设计背光模组时,一般会尽可能的将光源的发光面设计的大一些。但是,当光源的开口尺寸与导光板的厚度差异太小时,就容易产生漏光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解决的方法是
I)将光源与导光板的间隙设计为零,但是这种方式,光源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对导光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熔化导光板,影响导光板的导光效果,并且,熔化的导光板也会进一步的影响光源,使光源受损。2)在显示装置的框架上位于光源上方的位置加贴遮光胶带,但是这种方式,遮光胶带在受热后容易因熔化而掉落或者产生横向位移而进入到显示区,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漏光问题的背光模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漏光问题的显示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和光源以及遮光部,该导光板和光源设于框架内且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和框架的侧壁之间,该遮光部位于导光板和光源上方,其包括若干遮光微结构,各遮光微结构包括有朝向光源的反射面,该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导光板入射面法线的夹角为e,该反射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介于e和(90。+0)/2 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防漏光显示装置,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设于上述背光模组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遮光部和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一部分上下重叠。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遮光部包括若干遮光微结构,这些遮光微结构连续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遮光微结构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或梯形。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与光源电连接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为深色电路板。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由于导光板和光源的上方设置有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为e到(90° +e)/2的反射面,使得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光源发出的光线可被反射面反射而无法由显示装置的框架漏出,从而达到防漏光的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I所示为本发明防漏光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当射向遮光微结构的光线经反射后沿原路返回时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导光板入射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与遮光微结构的反射面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之间的关系图。图3所示为当射向遮光微结构的光线经反射后沿竖直方向射向导光板时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导光板入射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与遮光微结构的反射面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之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防漏光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I所示为本发明防漏光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背光模组10以及设于背光模组10上的显示面板20。该背光模组10包括框架11、导光板12、光源13、电路板14以及光学膜片15。该框架11包括第一框架Ila和第二框架11b,该第一框架Ila和第二框架Ilb大体上为矩形,且第一框架Ila盖设于第二框架Ilb上。该导光板12设于第二框架Ilb的底部,第二框架Ilb和导光板12之间可进一步设置一反射片16,以将射向反射片16的光线反射向导光板12的出光面,减少光线损失。光源13设于导光板12的一侧,且与导光板12间隔一定的距离。电路板14紧邻光源13和第二框架Ilb的侧壁,且与光源13电连接。光学膜片15设于导光板12的出光面上方,以调整出光效率和出光分布,使光线均匀明亮。显示面板20设于光学膜片15的上方,为该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元件。为进一步防止光线由显示装置100漏出,第一框架IIa上还盖设有遮光板17,该遮光板17与显示装置100的边缘上下重叠,可防止光线由框架11的边缘漏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光源13为条状光源,其可包括设于一承载板上的多颗发光二极管或者为条状荧光灯管,电路板14可为软性电路板或刚性电路板,显示面板2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胆固醇液晶显示面板,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光学膜片15可为棱镜片、增亮膜、扩散片、复合型光学膜片或其组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实际需求调整光学膜片的类别、数量与放置顺序。此外,为增强本发明的防漏光效果,本发明的第一框架Ila还具有一遮光部11c,该遮光部Ilc由第一框架Ila的位于光源13上方的部分向内延伸形成,其与导光板12的靠近光源13的一部分上下重叠,即遮光部Ilc位于导光板12的靠近光源13的一部分区域的上方。遮光部Ilc的与导光板12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遮光微结构lid。本实施例中,遮光微结构Ild为若干个连续排列的凸条,如图I所示,这些凸条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具有一个朝向光源13的反射面Rl。图2及图3所示为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导光板入射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与遮光微结构的反射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假设光源13发出的光线LI和导光板12的入射面的法线NI之间的夹角为0,而遮光微结构Ild的反射面Rl与竖直方向Vl间的夹角为V。如图2和图3所示,为保证光源13发出的光线LI不能够由显示装置100漏出,光源13发出的光线LI要么被显示装置100内部全部吸收,要么全部由显示面板20射出。 极限情况是,由遮光微结构Ild反射的光线L2沿原路返回或者沿竖直方向进入导光板12。沿原路返回的光线L2可被电路板14吸收而无法漏出显示装置100,即反射光线L2被全部吸收。本实施例中,为增强电路板14对光线的吸收效果,电路板14的颜色设置为较深的颜色。沿竖直方向射向导光板12的光线则由于入射角很小而全部进入导光板12,在导光板12内传播后由导光板12的出光面射向显示面板20而没有漏出显示装置100,即反射光线L2被全部导向显示面板20。当反射的光线L2沿原路返回,遮光微结构Ild反射的光线L2与遮光微结构Ild的法线N2之间的夹角为0° ;当反射的光线L2沿竖直方向进入导光板12,遮光微结构Ild反射的光线L2与遮光微结构Ild的法线N2之间的夹角为(90° - 0 )/2。也就是说,当遮光微结构Ild反射的光线L2与遮光微结构Ild的法线N2之间的夹角位于0°和(90° -0)/2之间时,遮光微结构Ild反射的光线L2无法漏出显示装置100。根据图2和图3进一步推导,当反射的光线L2沿原路返回时,遮光微结构Ild的反射面Rl与竖直方向Vl间的夹角nr等于0 ;当反射的光线L2沿竖直方向Vl射向导光板12时,遮光微结构Ild的反射面Rl与竖直方向Vl间的夹角V等于(90° +9)/2.也就是说,当遮光微结构Ild的反射面Rl与竖直方向Vl间的夹角V位于0和(90° + e )/2之间时,光源13发出的光线LI不能够由框架11漏出。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中,由于导光板12和光源13的上方设置有其反射面Rl与竖直方向Vl之间夹角为0到(90° +9)/2的遮光微结构lld,使得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中光源13发出的光线LI可被遮光微结构Ild反射而无法由显示装置100的框架11漏出,从而达到防漏光的效果。本实施例中,遮光微结构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遮光微结构的截面还可以为不等腰三角形、梯形等合适的形状,只需保证遮光微结构具有一个朝向光源的反射面,可将光线反射至电路板、导光板等,避免光线由显示装置漏出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 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漏光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及设于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和光源,该导光板和光源设于框架内且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和框架的侧壁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导光板和光源上方的遮光部,该遮光部具有朝向光源的反射面,当该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导光板入射面法线的夹角为e,该反射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介于e和(90° +e)/2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部和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一部分上下重叠。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部包括若干遮光微结构,这些遮光微结构连续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微结构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或梯形。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与光源电连接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为深色电路板。
6.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和光源,该导光板和光源设于框架内且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和框架的侧壁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导光板和光源上方的遮光部,该遮光部具有朝向光源的反射面,该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导光板入射面法线的夹角为e,该反射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介于e和90° -0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遮光部和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一部分上下重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遮光部包括若干遮光微结构,这些遮光微结构连续排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微结构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或梯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与光源电连接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为深色电路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防漏光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及设于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和光源,该导光板和光源设于框架内且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和框架的侧壁之间,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导光板和光源上方的遮光部,该遮光部具有朝向光源的反射面,当该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导光板入射面法线的夹角为θ,该反射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介于θ和(90°+θ)/2之间。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2749757SQ20111009713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刘文贵, 林士斌, 洪裕民, 陈圣文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