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39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面板(简称“面板”)的尺寸日益增大,频率也越来越高,像素充电能力成为设计的一大挑战。由于面板的大型化,闪烁现象也势必更难克服。分析闪烁原因,是由于扫描线阻容延迟造成的扫描信号失真,从而导致面板从左往右,各个区域像素电极的回踢电压不一致(即从左往右降低,对于单端驱动的面板),而大尺寸面板一般采用双端驱动,扫描线阻容延迟最严重的位置在面板中部,如此各区域的像素电极电压也不相同(即彩膜基板侧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在面板内的分布不一致),从而造成面板闪烁现象。现有技术有两种方法改善此现象,一是在TFT (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端设置削角电压,二是将栅极端的部分阻容移到面板的显示区之外,但这两种方法均降低了像素电极的充电能力,使本来就难以实现的充电饱和要求,更是雪上加霜,而且现有技术只能改善闪烁现象,并不能消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能消除面板的闪烁现象,而且不会降低像素充电能力。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栅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栅信号到所述液晶面板上的扫描线;源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数据电压到所述液晶面板上的数据线;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栅信号分别转换为所述液晶面板上的阵列基板侧的第一公共电极电压和第二公共电极电压。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可在制作所述阵列基板时完成或集成于所述栅极驱动器。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电压和第二公共电极电压的极性可相反。所述栅极驱动器可设置在液晶面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可分别设置在液晶面板的两端。有益效果本发明液晶面板的公共电极电压并非由传统的C0F(Chip On Film,软性电路板)外接提供,而是通过转换电路将栅信号作同步转换得到,由于面板显示为Dot inVersi0n(点反转),因此每条扫描线需配备两个转换电路。本发明可统一化面板内的 Vcom分布,消除闪烁现象,而且不会降低像素充电能力。另外,大尺寸面板通常使用预充电设计,本发明同样适用。


图1为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驱动示意图;图3为图2的扫描线和公共电极线的波形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驱动示意图;图5为图4的扫描线和公共电极线的波形图;图6为预充电模式的扫描线和公共电极线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包括横向设置的扫描线和纵向设置的数据线, 阵列基板的左右两侧设有栅极驱动器,栅极驱动器给扫描线提供栅信号,阵列基板的上侧设有源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给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本发明阵列基板侧的公共电极电压并非由传统的与液晶面板相连接的COF提供,而是通过与扫描线相连接的由阵列基板制程形成的转换电路(转换电路也可集成于栅极驱动器)将栅信号作同步转换得到。由于面板显示为点反转显示,因此每条扫描线需配备两个转换电路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扫描线,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公共电极线和第二公共电极线。此外,如图 1所示的大尺寸面板采用双端驱动,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均位于显示区外,以免影响像素的开口率。本发明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VA (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和IPSa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三种显示模式均适用。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像素电极位于横向设置的扫描线和纵向设置的数据线所围成的区域,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连接扫描线(图中的表示第η条扫描线,以此类推),源极连接数据线,漏极连接像素电极,每排像素电极从左到右极性正负交替,且负极性的像素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线CSl重叠,正极性的像素电极与第二公共电极线CS2重叠。从纵向看, 公共电极线的排列顺序依次为CS1、CS2、CS2、CS1、CS1、CS2……。再参见图3,若像素电极为正极性,则当栅信号关闭时,对应的第二公共电极线电压由低向高转换;若像素电极为负极性,则栅信号关闭时,对应的第二公共电极线电压由高向低转换。通过公共电极电压转变产生的耦合效应,补偿扫描线阻容延迟造成的回踢电压差异。前文提到的转换电路,即实现将栅信号转换得到第一公共电极电压和第二公共电极电压。另外,第一公共电极电压与第二公共电极电压的时序与栅信号同步,其高电压与低电压具体数值设定可根据模拟及系统实际调节,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从纵向看,公共电极线的排列顺序依次为CS1、CS2、CS1、CS2......。像素电极的回踢电压(Feed through电压)的产生机理在栅信号关闭时,即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转变时,像素电极电压会被向下拉动,这个电压变化即为称为回踢电压。扫描线从左往右存在阻容延迟,相对应像素电极的回踢电压会有差异,通俗得讲,扫描线延迟越大的位置,回踢电压越小,相应的像素电极电压越高。如此,从左往右,像素电极电压也并不一致。随着面板尺寸及解析度的增大,导致扫描线延迟的增加,回踢电压的差异也随之增大,彩膜基板侧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就很难取值,从而产生严重的闪烁现象。若采用本发明,由于阵列基板侧的公共电极电压的变化与扫描线阻容延迟造成的回踢电压变化的情况是一致的,因此像素电极的回踢电压大的位置,被公共电极线耦合得也大,像素电极的回踢电压小的位置,被公共电极线耦合得也小。举例说明,假设采用双端驱动的面板,未采用本发明时,最左端像素电极的回踢电压为IV,中间像素电极的回踢电压为0. 5V ;若采用本发明,最左端像素电极电压会被公共电极线向上耦合IV,而中间像素电极电压会被公共电极线向上耦合0. 5V,且两者之间的区域为渐近变化,所以整个面板从左到右的像素电极电压将一样大,闪烁现象将消失。 此外,一般大尺寸高频面板,采用栅信号双脉冲以解决像素电极的充电不足问题, 即预充电设计,而第一公共电极电压CSl和第二公共电极电压CS2也随之同步双脉冲,同样补偿横向各像素电极回踢电压,使其大小一致。因此本发明同样适用于预充电的设计,相应的驱动波形如图6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面板;栅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栅信号到所述液晶面板上的扫描线; 源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数据电压到所述液晶面板上的数据线; 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栅信号分别转换为所述液晶面板上的阵列基板侧的第一公共电极电压和第二公共电极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在制作所述阵列基板时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集成于所述栅极驱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电压和第二公共电极电压的极性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器设置在液晶面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分别设置在液晶面板的两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栅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栅信号到所述液晶面板上的扫描线;源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数据电压到所述液晶面板上的数据线;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栅信号分别转换为所述液晶面板上的阵列基板侧的第一公共电极电压和第二公共电极电压。本发明能消除面板的闪烁现象,而且不会降低像素充电能力。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2393590SQ20111038586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
发明者周刘飞 申请人: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