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98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的电子照相型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在电子照相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为了对电子照相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已经使用了辊型或刀片型的充电部件与部件进行接触以对感光部件进行充电的接触充电型。 为了通过接触充电型对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已经知道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AC充电型”, 其中,通过对充电部件施加DC电压和AC电压的重叠电压对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另一种方法是“DC充电型”,其中,通过仅仅向充电部件施加DC电压对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在“AC充电型”中,施加AC电压并且由此相对于“DC充电型”能够均勻地对感光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另一方面,与“DC充电型”相比较,在“AC充电型”中,感光部件上的放电量增加并且由此感光部件表面易于受到磨损。针对这个原因,当通过使用“AC充电型” 对感光部件进行充电时,与通过使用“DC充电型”对部件进行充电的情况相比部件的寿命缩短。另外,“AC充电型”需要AC电源。针对这个原因,“AC充电型”的初始成本和运行成本要比“DC充电型”的要高。换言之,与“AC充电型”相比,“DC充电型”在运行成本和初始成本方面是有利的。然而,与“AC充电型”相比较,在一些情况下,对于“DC充电型”,部件的表面电势的均勻性(充电均勻性)恶化。具体地讲,当描述包括感光鼓和与感光鼓接触以形成接触部分的充电辊的系统时,出现源于感光鼓的表面电势的非均勻性的在纵向方向(与感光鼓的圆周方向垂直)上延伸的条状充电非均勻性(充电横向条纹)的问题。考虑的是,这归因于在相对于感光鼓旋转方向的接触部分的微小间隙下游中在充电辊与在相对于感光鼓的旋转方向的接触部分的微小间隙电压进行充电的感光鼓之间出现不稳定微小放电(剥离放电等等)。这里,感光部件与充电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称作“充电间隙”。另外,在以上充电间隙之中,相对于感光部件的表面(充电表面)的移动方向的接触部分的充电间隙上游称作 “上游充电间隙”,而接触部分的充电间隙下游称作“下游充电间隙”。在日本专利申请(JP-A)Hei 5-3416 中,公开了用于抑制当通过使用“DC充电型”对部件充电时出现的“充电横向条纹”的结构。具体地讲,在上游充电间隙中对感光部件进行光照(压合预曝光)并且由此在上游充电间隙中抵消了部件的充电,从而部件在下游充电间隙中进行充电。结果,抑制了由于下游充电间隙中的不稳定微小放电(剥离放电等等)导致的充电横向条纹的出现。另一方面,已经需要电子照相型的图像形成设备满足各种介质上的图像形成。另夕卜,当在各种介质上形成图像时,已经广泛采用了处理速度根据介质类型发生变化的结构。 这里,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速度对应于感光部件的表面移动速度(感光鼓的周向速度)。更具体地讲,当在厚纸张上定影调色剂图像时,与当在感光鼓上定影调色剂图像时相比较,为了确保定影性质需要大量的热。因此,为了对厚纸张提供大量热,定影装置的定影速度变慢并且由此加热时间延长的结构是已知的。另外,定影装置的定影速度变慢、与定影装置的定影速度的情况类似感光部件的表面移动速度变慢的结构也是已知的。然而,感光部件的表面移动速度可变的这种图像形成设备,当在上游充电间隙中以一定光对感光部件进行照射时,证实了会出现不管移动速度如何都会出现充电横向条纹的问题。具体地讲,当在普通纸张上形成图像过程中在上游中对感光部件进行曝光的光量等于在厚纸张上形成图像过程中在上游充电间隙中对感光部件进行曝光的光量时出现充电横向条纹。应该认为,这是因为,即使在当感光部件的表面移动速度变慢时在上游充电间隙中通过光对感光部件进行电荷移走的情况下,仍会在上游充电间隙中充分地对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因此会在下游充电间隙中出现不稳定的微小放电(剥离放电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感光部件的表面移动速度可变并且采用DC充电型,从而不管感光部件的表面移动速度如何都能够抑制由于部件的充电过程导致的条状图像非均勻。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旋转感光部件;充电部件,用于与该感光部件进行接触或接近对该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其中,在该感光部件的移动方向上,该充电部件在该感光部件与它自身之间形成上游间隙和下游间隙,从而使得朝向该感光部件与它自身之间的接触部分或最近位置上游间隙逐渐变窄以及使得随着远离接触部分或最近位置下游间隙逐渐变宽;电源,向该充电部件施加DC电压;照射装置,对该感光部件的与上游间隙对应的表面进行光照;以及控制装置,控制由该照射装置进行的光照, 其中,该感光部件以第一速度和比第一速度慢的第二速度进行移动,以及其中,当该感光部件以第一速度进行移动以执行图像形成时由该照射装置执行的光照发挥作用,当该感光部件以第二速度进行移动以执行图像形成时由该照射装置执行的光照不发挥作用。通过结合附图考虑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下面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标、 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感光鼓的层结构和充电辊的层结构的例子的示意图。图3的部分(a)、(b)和(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图5的部分(a)是示出压合预曝光量与在充电辊与感光鼓之间流动的电流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的(b)是示出压合预曝光量与感光鼓的磨损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例子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压合检测的存在/不存在与显影部分处感光鼓的充电电势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1的部分(a)、(b)、(c)和(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2的部分(a)和(b)是示出充电部件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加具体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实施例1)1.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和操作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和操作。图1 示意性示出了这个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总体结构。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是电子照相激光束打印机,它最大能够在A3尺寸的纸张上形成图像,采用接触充电型和反向显影型,其中,在接触充电型中,充电辊与感光鼓进行接触;在反向显影型中,意图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区域经历曝光。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鼓状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作为图像承载部件即感光鼓1。感光鼓ι在箭头Rl方向(逆时针方向)上受到旋转驱动。围绕感光鼓1,沿它的旋转方向设置了下面的器件。首先,设置作为辊型充电部件(接触充电部件)的充电辊2作为充电部件。 接下来,设置曝光装置(激光束扫描器)3作为曝光器件(潜像形成器件)。接下来,设置显影装置4作为显影器件。接下来,设置作为辊型转印部件的转印辊5作为转印器件。接下来,设置清洁装置7作为清洁器件。曝光装置3设置在充电辊2与显影装置4之间的位置的上方。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充电辊2与感光鼓1之间的接触部分(充电压合)、 以及以后描述的上游充电间隙Al (图2)和下游充电间隙A2(图2)是充电部分(充电位置)。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曝光装置3对感光鼓1的曝光位置是曝光部分(曝光位置)b。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显影装置4的以后描述的显影筒4b对着感光鼓1的对向位置是显影部分(显影位置)C。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转印辊5与感光鼓1之间的接触部分是转印部分(转印位置)d。另外,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清洁装置7的以后描述的清洁刀片7a与感光鼓1之间的接触部分是清洁部分(清洁位置)e。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以所列顺序设置这些接触部分(充电压合)a、曝光部分b、显影部分C、转印部分d和清洁部分e。另外,相对于转印材料P的传送方向的转印部分d的下游设置定影装置6作为定影器件。另外,在感光鼓1的外围,设置压合预曝光装置8作为以后更加具体描述的照射器件。在图像形成的过程中,由充电辊2均勻地对感光鼓1的(待充电的)表面进行充电。然后,由曝光装置3根据图像信息在曝光部分b对感光鼓1的充电表面执行扫描曝光。 结果,在感光鼓1上形成了取决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静电图像)。由显影装置4采用调色剂作为显影剂在显影部分c将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辊5的动作,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部分d静电式转印到单独传送到转印部分d的转印材料P上。转印了潜像的转印材料P从感光鼓1分离,然后传送到定影装置6。定影装置6对转印材料P施加热量和压力以在它上面定影调色剂图像。然后,转印材料P从图像形成设备10排出作为印刷品(图像形成产品)。1-1.感光部件感光鼓1是图像承载部件,在它的上面要形成静电潜像。在这个实施例中,感光鼓 1是外径为30毫米的负充电有机光导体(OPC)鼓。感光鼓1从作为要在箭头Rl方向上进行旋转的驱动装置的电机(未示出)接收驱动力。如图2所示,通过在铝筒(导电鼓支撑件)的表面上应用三个层构成感光鼓1,所述三个层包括用于抑制光干涉并且提高与上层的粘附性能的内涂层lb、光电荷产生层Ic和电荷传输层Id。在这个实施例中,当在感光鼓(基础重量50-100克/平方米)上形成图像时,感光鼓1在210毫米/秒的周速度(表面移动速度)下受到旋转驱动。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当在厚纸(基础重量101-200克/平方米)上形成图像时,感光鼓1在箭头Rl方向上在105毫米/秒的周速度下受到旋转驱动。在这个实施例中,感光鼓1的周速度对应于图像形成设备10的处理速度。1-2.充电器件充电辊2是用于对感光鼓1进行充电的充电器件。如图2所示,在核金属加的每个纵向端部处由支撑部件(未示出)旋转保持充电辊2。通过使用作为推动部件的推动弹簧2e作为推动器件朝感光鼓1的中心推动充电辊2。结果,充电辊2以预定推动力挤压接触感光鼓1的表面并且因感光鼓1的旋转而在箭头R2方向(顺时针方向)上进行旋转。作为DC电压源的充电电源Sl连接到充电辊2作为充电电压施加器件。另外,充电辊2使用 DC充电型对感光鼓1进行充电。感光鼓1和充电辊2彼此接触以形成接触部分a。这里,感光鼓1与充电辊2之间的接触部分(挤压接触部分)a称作充电压合。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表面移动方向),在充电压合a的上游,感光鼓1与充电辊2之间的距离朝向充电压合a逐渐变窄。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的充电压合的这个上游微小空间(间隙)称作上游充电间隙Al。 另外,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在充电压合a的下游,感光鼓1与充电辊2之间的距离随着离开充电压合a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加宽。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的充电压合a的这个下游微小空间(间隙)称作下游充电间隙A2。以充电压合a为中心在上游充电间隙Al和下游充电间隙A2对感光鼓1进行充电。通过从充电辊2向感光鼓1进行放电执行感光鼓1的充电。基于这个原因,不小于开始放电的阈值电压的电压施加到充电辊2。在这个实施例中,当约-600V或更大的电压施加到充电辊2时,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开始增加。当施加的电压增加到不小于大约-600V时, 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在基本与施加的电压保持线性关系的同时增加。然后,在这个实施例中,当-900V的电压施加到充电辊2时,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是-300V。另夕卜,当-1100V的电压施加到充电辊2时,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是-500V。上述的阈值电压(大约-600V)称作放电开始电压(充电开始电压)Vth (V)。也就是说,在图像形成过程中,为了通过使用DC 充电型将感光鼓1的表面充电至Vd(V)(暗部电势),需要对充电辊2施加Vd+Vth(V)。在这个实施例中,由充电电源Sl经由核金属加向充电辊2施加电压Vd+Vth(V), 从而使得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是Vd (V)。在这个实施例中,暗部电势Vd ( S卩,当由充电辊2对感光鼓1进行充电时的电势)是-500V。基于这个原因,在图像形成的过程中,从充电电源向充电辊2施加-1100V的DC电压作为充电电压(充电偏压)。这里,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的充电辊2通过放电对感光鼓1进行充电的充电间隙的宽度根据施加到充电辊2的电压变化。也就是说,充电间隙是指通过产生放电对感光鼓1进行充电的部分处的微小空间,然而,知道的是,用于在电压应用之下产生放电的微小空间根据帕邢O^schen)定律发生变化。顺便说一句,当在感光鼓1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向充电辊2施加电压时,感光鼓1进行充电的部分对应于充电间隙。在这个实施例中,充电辊2的纵向(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是320毫米。充电辊 2具有三层结构,在作为中心的核金属(支撑部件)2a上包括按照下面顺序层叠的下层2b、 中层2c和表层2d。下层2b是用于降低充电噪声的泡沫海绵层。表层2d用作用于防止漏电的保护层(即使当在感光鼓1上存在例如针孔的缺陷时也防止漏电)。在这个实施例中,核金属加是直径为6毫米由不锈钢形成的圆杆。另外,下层2b的厚度为3毫米并且由散布炭黑的泡沫EPDM树脂材料形成。顺便说一句,使用比重为0. 5克/立方厘米并且体积电阻率为IO2-IO9 Ω cm的树脂材料作为泡沫EPDM树脂材料。中层2c厚度为700微米并且由散布有炭黑的NBR基橡胶形成。顺便说一句,作为NBR基橡胶,橡胶的体积电阻率为 IO2-IO5 Ω cm并且由含氟化合物的Torejin树脂形成。顺便说一句,使用散布锡氧化物和炭黑以具有IO7-IOki Ω cm的体积电阻率的树脂材料作为Torejin树脂。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构造,在普通环境(23°C和50% RH)下充电辊2的整体体积电阻率为106Qcm。如以后具体描述,通过在下游充电间隙A2中产生不稳定微小放电 (剥离放电等等)而没有完成上游充电间隙Al中的放电,导致“充电横向条纹”。基于这个原因,由于充电辊2的低电阻,上游充电间隙Al中的放电可靠完成从而使得不容易出现充电横向条纹。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充电辊2的表面粗糙度(JIS B 0601 :2001标准的10点平均表面粗糙度)是5微米。1-3.曝光器件曝光装置3是用于在充电的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器件(潜像形成器件)。在这个实施例中,曝光装置3是使用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束扫描器。曝光装置3输出与从例如图像读取装置的主处理装置(未示出)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进行调制的激光。通过激光在曝光部分b处对感光鼓1的充电表面进行扫描,从而使得在感光鼓1上形成取决于输入的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像(静电图像)。在这个实施例中,光照部分电势(VL)即激光照射感光鼓1的部分处的电势是-150V。1-4.显影器件显影装置4是用于对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器件。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装置4使用两种成分显影剂作为显影剂并且通过磁刷显影静电潜像。另外, 在这个实施例中,采用反向显影型,并且被充电成与感光鼓1的电荷极性(在这个实施例中,负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调色剂沉积在感光鼓1的表面的曝光部分(照明部分)处,从而使得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显影装置4包括显影容器如和非磁性显影筒4b,其中,旋转式设置非磁性显影筒 4b用作显影剂运载部件,从而它的一部分从显影容器如的敞口暴露到外部。显影筒4b内部设置有磁辊4c作为磁场产生器件,磁辊如固定安置到显影容器如。另外,与显影筒4b 相对向显影装置4提供调节刀片4d作为用于调节在显影筒4b上运载的显影剂的量的显影剂调节部件。容纳在显影剂容器如中的主要混合有调色剂(非磁性调色剂颗粒)和载体 (磁性载体颗粒)的显影剂4e由一定厚度的调节刀片4d进行调节并且然后在显影筒4b上进行运载。结果,在显影筒4b上涂覆薄层的显影剂如。显影筒4b通过磁刷(即由通过其中的磁辊4c产生的磁场形成的载体的刷状直立链条)向显影部分c传送调色剂。显影容器如中的显影剂如主要是调色剂和载体的混合物并且在通过两个显影剂搅拌部件(搅拌螺杆)的旋转受到均勻搅拌的同时向显影筒4b进行馈送。在这个实施例中,磁性载体的电阻率大约为IO13 Ω cm并且颗粒大小大约为40微米。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与载体的摩擦,以摩擦生电形式将调色剂充电成负极性。另外,通过含量传感器(未示出) 检测显影容器如中的显影剂4e的调色剂含量(浓度)。另外,基于由含量传感器检测的检测信息,调色剂从调色剂加料仓4g提供给显影容器如以使得显影容器如中的调色剂含量保持恒定。显影筒4b在显影部分c处将与感光鼓1的最近距离保持在300微米并且设置为接近感光鼓1并且与之相对。另外,显影筒4b受到旋转驱动,从而使得在显影部分处显影筒4b与感光鼓1的表面移动方向彼此相反。另外,显影电源S2作为显影电压施加器件连接到显影筒4b。在显影操作过程中, 从显影电源S2向显影筒4b施加预定显影电压(显影偏压)。在这个实施例中,DC电压(Vdc) 和AC电压(Vac)的重叠显影偏压施加到显影筒4b。具体地讲,AC电压的频率是8kHz,DC 电压是-320V,AC电压的峰到峰电压是1800V。1-5.转印器件转印辊5是用于将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作为转印接收部件的例如纸张的转印材料(片材或介质)P上的转印器件。利用预定的推动力,转印辊5接触感光鼓1以形成转印部分(转印压合)d。另外,转印电源S3作为转印电压施加器件连接到转印辊5。在转印操作的过程中,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正极性的DC电压从转印电源S3施加到转印辊5作为转印电压(转印偏压)。在这个实施例中,+500V的转印电压施加到转印辊5。结果,感光鼓1上的转印图像被转印到通过传送器件(未示出)传送到转印部分d的转印材料P上。1-6.清洁器件清洁装置7是用于移走残留在感光鼓1上而没有从感光鼓1转印到转印材料P上的调色剂(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洁器件。在这个实施例中,清洁装置7包括作为清洁部件的清洁刀片7a和清洁容器7b。清洁刀片7a由片状电部件形成并且安置为与感光鼓1的表面接触。通过利用感光鼓1的旋转在感光鼓1上滑动清洁刀片移走沉积在感光鼓1上的残留调色剂,由此残留调色剂被收集在清洁容器7b内。1-7.定影器件定影装置6是用于对在转印部分d处被转印在转印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器件。定影装置6包括设置有热源的定影辊6a并且包括与定影辊6a挤压接触的挤压辊6b。定影辊6a和挤压辊6b受到旋转驱动。定影装置6在施加热和压力之下将转印在转印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材料P上并且同时在由定影辊6a和挤压辊6b形成的控制部分(定影压合)中压合传送转印材料P。在这个实施例中,根据材料,通过以后描述的控制电路200 (图2~)控制转印材料P的厚度和基础重量、定影辊6a和挤压辊6b的每个的旋转速度。具体地讲,当在厚纸(基础重量101-200克/平方米)上定影图像时, 这些辊进行旋转以提供105毫米/秒的处理速度。另外,当在普通纸张(基础重量50-100 克/平方米)上形成图像时,这些辊进行旋转以提供210毫米/秒的处理速度。2.操作部分接下来,将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的操作部分。图3示出了设置到图像形成设备10 的作为操作面板的操作部分100。图3的部分(a)示出了操作部分100的外观。操作部分100包括用于基于由图像形成设备10执行的设置信息执行图像形成的启动按钮101。另外,操作部分100包括触摸面板型的显示器(操作屏幕)102。在显示器102上显示如图3的(b)中所示的屏幕。当执行图像形成时,操作员通过选择在显示器102上显示的按钮能够执行各种设置。在这个实施例中,尤其是,将具体描述要形成图像的转印材料P的类型的设置和质量优先模式。如图3的(b)中所示,在显示器102上显示用于设置要形成图像的转印材料P的类型的纸张类型选择按钮103。当选择纸张类型选择按钮103时,在显示器102上显示如图 3的(c)中所示的屏幕。在图3的(C)中所示的屏幕上,显示了用于图像形成的转印材料P的类型的列表。 操作员能够根据用于图像形成的转印材料P的类型选择普通纸张104、厚纸张105、涂层纸张106等等中的任何一个。如上所述,在选择普通纸张104的情况下,处理速度设置为210毫米/秒。另外, 在选择了厚纸张105的情况下,处理速度设置为105毫米/秒。另外,涂层纸张是通过采用透明树脂材料对转印材料P的表面进行涂覆提高表面光滑度以形成光泽的转印材料P。另夕卜,当在涂层纸张上形成图像时,与厚纸张的情况类似,处理速度设置为105毫米/秒。顺便说一句,转印材料P的类型的设置不限于操作员设置转印材料P的类型的以上情况,而且还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等等区分转印材料P的类型。另外,如图3的(b)中所示,显示了用于指定高质量模式的质量优先模式按钮104。 当选择这个质量优先模式按钮104时,即使在在普通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处理速度变成105毫米/秒。与处理速度较快的情况相比较,通过降低处理速度,可以以更高的分辨率在感光辊1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在显示器102上执行纸张类型和模式的设置,按下启动按钮101,从而图像形成设备10根据设置条件形成图像。顺便说一句,还可以从例如PC(个人计算机)的外部终端输入打印指令。3.压合预曝光装置接下来,将描述用于通过光照射与上游充电间隙Al对应的感光鼓1的表面以抑制充电横向条纹的作为照射装置的压合预曝光装置8。图4示出了这个实施例中的关于压合预曝光装置8的示意性控制框图。压合预曝光装置8照射上游充电间隙Al (下文还称作压合预曝光)。更具体地讲,在这个实施例中, 压合预曝光装置8对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的充电压合a的感光鼓1上游的表面进行曝光,从而移走相对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旋转轴方向)的曝光部分处的图像形成区域中的电荷。如图4所示,通过由充电电源Sl向充电辊2提供DC电压,充电辊2对感光鼓1的表面进行充电。作为激励器件的压合预曝光电源S4连接到压合预曝光装置8。压合预曝光电源S4根据作为控制器件的控制电路20的控制确定是否向压合预曝光装置8供电。当被供电时压合曝光装置8发光(ON),当没有被供电时不发光(OFF)。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在室温(20°C)下具有660(士 10)纳米的峰值波长的 LED (发光二极管)作为压合预曝光装置8。知道的是,从LED发出的光的波长根据材料的温度和施加电流而波动。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外形方向压降为1.4V、最大额定输出为3mV、 最大操作电流为95mA、最大输出为2. Imff以及发光效率为391m/W的LED。在这个实施例中, 压合预曝光装置8的光量是8 (lx. s)。顺便说一句,上游充电间隙Al是在充电辊2与感光鼓1之间执行放电的微小区域。在这个实施例中,上游充电间隙Al是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从充电压合a的上游端到与上游端距离1毫米的位置的区域。类似的是,下游充电间隙A2是相对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从充电压合a的下游端到与下游端距离1毫米的位置的区域。控制电路200包括作为计算控制器件的CPU,还包括作为存储器件的ROM、RAM等等,并且根据从操作部分100或者例如PC的外部终端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个部分。例如,控制电路200获得由操作部分100指定的转印材料P的信息并且根据该信息确定处理速度。另外,根据处理速度控制图像形成部分的图像形成条件。更具体地讲,控制电路200能够控制是否通过压合预曝光电源S4向压合预曝光装置8进行供电。 根据从压合预曝光电源S4提供的电能,压合预曝光装置8能够以每单位时间的8 (lx. s)输出光。顺便说一句,使用根据JIS C 1609-1 (分类A4,2006年修订)的照明光度计测量光量。该照明光度计测量可见光区域020-700纳米)中的光量。基于这个原因,为了检测可见光区域以外的区域内的光量的变化,例如,还可以使用光电二极管。为了检测能够移走感光鼓1的表面电荷的波形的光量的变化,优选的是,通过光电二极管检测通过用于对感光鼓1的灵敏度较低的波形进行截止的光滤波器的光。4.由于处理速度的变化的充电横向条纹的出现机制。接下来,将描述在压合预曝光装置8的光量恒定的情况下不管处理速度如何都会出现充电横向条纹的问题。图11的部分(a)到(d)是示出充电横向条纹的出现及通过压合预曝光实现的对其抑制效果的机制的示意图。特别地,图11的(a)示意性示出了当处理速度(PQ是210毫米/秒(第一速度)时在压合预曝光没有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的充电间隙中的电处理速度。 图11的部分(b)示意性示出了当处理速度是210毫米/秒(第一速度)时在通过压合预曝光装置8以8(lx. s)的光量对上游充电间隙Al进行曝光的情况下的充电间隙中的放电。 另外,图11的(c)示意性示出了当处理速度(PS)为105毫米/秒(第二速度)时在压合预曝光没有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的充电间隙中的电处理速度。图11的部分(d)示意性示出了当处理速度为105毫米/秒(第二速度)时在由压合预曝光装置8以8(lx. s)的光量对上游充电间隙Al进行曝光的情况下的充电间隙中的放电。首先,将描述压合预曝光没有发挥作用的情况。
10
如图11的(a)所示,充电辊2相对于旋转感光鼓1进行同向旋转,由此对感光鼓 1进行充电。在上游充电间隙Al中,当感光鼓1与充电辊2之间的电势差超过放电启动的阈值时(基于帕邢定律),放电发挥作用并且由此感光鼓1被充电到充电电势(Vd)。然而, 例如,当充电辊2的一部分的电阻增加时,出现没有在上游充电间隙Al中均勻完成充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下游充电间隙A2中,出现不稳定的微小放电(剥离放电等等)并且由此会产生充电横向条纹。另一方面,在处理速度是低于图11的(a)的情况下的处理速度OlO毫米/秒的处理速度)的105毫米/秒的情况下,上游充电间隙Al中的充电时间足够长。基于这个原因,在上游充电间隙Al中完成均勻充电并且由此很少出现不稳定的微小放电(剥离放电等等)。因此,没有产生充电横向条纹。接下来,将描述压合预曝光在上游充电间隙Al中发挥作用的情况。如图11的(b)中所示,在上游充电间隙ASl中,通过来自压合预曝光装置8的光 L对充电的感光鼓1执行电荷移走。基于这个原因,主要在下游充电间隙A2中对感光鼓1 进行充电。结果,不会轻易地产生下游充电间隙A2中的不稳定微小放电(剥离放电等等), 从而能够抑制充电横向条纹。另一方面,图11的(d)示出了当处理速度是低于图11的(C)的情况下的处理速度OlO毫米/秒的处理速度)的105毫米/秒时通过采用与图11的(C)的情况相同的光量对上游充电间隙Al进行曝光执行感光鼓1的电荷移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上游Al被曝光时,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在上游充电间隙Al中充分地对感光鼓1进行充电从而使得随后会在下游充电间隙A2中出现不稳定的微小放电(剥离放电等等)。也就是说,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压合预曝光发挥作用时,仍在上游充电间隙Al中对感光鼓1进行充电并且由此不能够充分抑制在下游充电间隙A2中产生的微小放电(剥离放电等等)。另外,在DC充电型中,出现产生由于在上游充电间隙Al中发生一次并且然后再次在下游充电间隙A2中发生的放电而产生的图像上的横向条纹即充电横向条纹的情况。因此,通过由压合预曝光装置8对上游充电间隙Al进行光照对感光鼓1执行电荷移走从而在下游充电间隙A2中对感光鼓1进行均勻充电,从而能够抑制充电横向条纹。即,在使用压合预曝光装置8的这个方法中,由充电辊2执行的充电的动作被局限在下游充电间隙A2 中,从而使得抑制了充电横向条纹。然而,即使在使用压合预曝光装置8的情况下,电荷移走的重复与上游充电间隙Al中的充电之间的平衡根据处理速度即感光鼓1的表面移动速度而发生变化。即,当关于上游充电间隙Al中的电荷移走处理速度缓慢时,再充电的量增力口。基于这个原因,充电不能够完全局限在下游充电间隙A2中并且由此在下游充电间隙A2 中容易出现不稳定的微小放电,从而不能够充分地抑制充电横向条纹。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厚纸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处理速度小于在普通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的处理速度。因此,换言之,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厚纸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当基于与在普通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情况相同的光量执行压合预曝光时,出现在要输出的印刷品上产生由于充电横向条纹导致的横向条纹状图像缺陷的情况。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如以后详细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控制由压合预曝光装置8对上游充电间隙Al进行光照从而根据处理速度进行调整。5.处理速度和压合预曝光量
控制电路200基于在操作部分100中设置的关于转印材料P的类型等等的信息改变处理速度。如上所述,当不管处理速度如何通过压合预曝光装置8以一定光量对上游充电间隙Al进行曝光时,产生充电横向条纹。因此,针对每个不同的处理速度,由压合预曝光装置8对上游充电间隙Al进行光照的光量(以下称为压合预曝光量)发生变化。然后,对归因于此时在要进行输出的印刷品上产生的充电横向条纹的图像缺陷进行评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低温/低湿环境(15°C/10%RH)下执行实验,其中,充电辊2的电阻率增加并且由此易于出现充电横向条纹。表1示出了当在的处理速度为210毫米/秒(第一速度)和处理速度为105毫米 /秒(第二速度)的每种情况下改变压合预曝光量时要进行输出的印刷品上的图像的评估的汇总。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可旋转的感光部件;充电部件,用于在与所述感光部件进行接触或接近的情况下对所述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其中,在所述感光部件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充电部件在所述感光部件与充电部件自身之间形成上游间隙和下游间隙,从而使得所述上游间隙朝向所述感光部件与充电部件自身之间的接触部分或最近位置逐渐变窄,并且使得所述下游间隙随着远离接触部分或最近位置逐渐变宽;电源,用于向所述充电部件施加DC电压;照射装置,用于对所述感光部件的与所述上游间隙对应的表面进行光照;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由所述照射装置进行的光照,其中,所述感光部件能够以第一速度和比第一速度慢的第二速度移动,以及其中,当所述感光部件以第一速度移动从而执行图像形成时执行由所述照射装置进行的光照,而当所述感光部件以第二速度移动从而执行图像形成时不执行由所述照射装置进行的光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照射装置是否执行光照来调整从所述电源施加到所述充电部件的DC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不管所述照射装置是否执行光照,所述调整装置都调整施加到所述充电部件的DC电压,从而使得在由所述充电部件充电的所述感光部件移动了预定距离之后的充电电势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环境检测装置,所述环境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温度和/或湿度,其中,当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温度和/或湿度的测量结果是预定值或更大时,所述控制装置执行控制,使得即使在所述感光部件以第一速度移动从而执行图像形成时,也不由所述照射装置执行光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设备。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旋转感光部件;充电部件,用于与感光部件接触或接近以对感光部件进行充电,在感光部件的移动方向上,充电部件在感光部件与它自身之间形成上游间隙和下游间隙,使得朝向感光部件与它自身之间的接触部分或最近位置上游间隙逐渐变窄以及随着远离接触部分或最近位置下游间隙逐渐变宽;电源,向充电部件施加DC电压;照射装置,对上游间隙中的感光部件的表面进行光照;以及控制装置,控制由照射装置进行光照。感光部件以第一速度和比第一速度慢的第二速度移动。当感光部件以第一速度移动以执行图像形成时由照射装置执行的光照发挥作用,当感光部件以第二速度移动以执行图像形成时所述光照不发挥作用。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540799SQ20111042408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
发明者渋谷健一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