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件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60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冲件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件及其具有该缓冲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信息工业的迅速发展,其相关之产品亦日益精密。就目前个人计算机领域而言,除了寻求更高速、运算能力更强之计算功能之运算单元和各式各样外围设备之配合来满足使用者需求外,针对轻薄短小之便携计算机亦为业界发展之重点领域。以液晶显示器为例,其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广泛地应用于可携式电视、移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举例来说,桌上型显示器主要包含有前盖、面板模块、背光模块、背板等部分。面板模块包含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其中第一侧包含显示区域并邻近前盖,而第二侧邻近或固定于背光模块与背板。随着产品设计之不同,前盖可以为塑料并且藉由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薄壳的外型,背板可以为铝等金属材质并藉由冲压的方式形成薄壳的外型。面板模块与背光模块即可固定于前盖与背板之间以组合成显示设备。然而,在目前市面上的显示设备中,常常会发生背光模块与背板之间有异物入侵、漏光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发现上述的问题往往会发生在背板上的破孔或锁固孔处。因此,若要增进面板模块或背光模块的发光表现,如何在背板上的破孔或锁固孔处有效地解决异物入侵以及漏光的问题,是非常亟需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件,将缓冲件卡合至显示设备之背板上的通孔,进而防止异物由背板上的通孔入侵至发光面而影响面板模块或背光模块的发光表现。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正对背板之侧壁上的锁固孔,因此也可防止背光模块经由背板之侧壁上的锁固孔产生漏光的问题。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亦可针对光学板材(例如,导光板或扩散板)提供定位的功能,用于组装人员进行将光学板材组装至背板的组装程序时辅助定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之缓冲件可应用于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含背板、导光板以及胶框。背板包含基底以及连接基底之侧壁。通孔位于基底上并紧邻侧壁。侧壁具有锁固孔。该胶框具有抵压部。缓冲件包含本体以及沟槽。沟槽位于本体上,并可配合以容纳通孔的边缘。当缓冲件朝向通孔组装时,本体受通孔的边缘挤压而弹性变形。在通孔的边缘容纳于沟槽中之后,本体弹性恢复以卡合通孔,进而于导光板组装至背板期间供导光板抵靠而定位。所述本体还设有凸部,并配合用以遮挡所述胶框抵压部,当胶框组装至背板时,胶框的抵压部与本体的凸部正对,本体介于背板与胶框之间,本体与胶框进而将导光板分别与通孔及锁固孔隔绝,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异物入侵以及漏光的问题。[000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缓冲件进一步包含导引部。导引部位于本体上,便于缓冲件朝向通孔挤压时导引通孔的边缘,便于所述缓冲件与通孔的装配,进而确保所述缓冲件将所述通孔隔绝,防止异物入侵以及漏光。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缓冲件进一步包含第一抵靠部。第一抵靠部位于本体上并连接沟槽。当缓冲件卡合通孔时,第一抵靠部正对导光板,进而于导光板组装至背板期间供导光板抵靠安装。于本实用新型的一 实施例中,上述之缓冲件进一步包含让位凹槽。让位凹槽位于本体上。当缓冲件卡合通孔时,让位凹槽正对锁固孔,如此,便于所述缓冲件与通孔安装定位,进而确保所述缓冲件将所述通孔隔绝,防止异物入侵以及漏光。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缓冲件进一步包含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位于本体上并连接让位凹槽。当缓冲件卡合通孔时,第二抵靠部正对胶框,进而便于胶框组装至背板时供胶框抵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显示装置包含背板、导光板、胶框以及上述的缓冲件。背板包含基底以及连接基底之侧壁。通孔位于基底上并紧邻侧壁。侧壁具有锁固孔。导光板适于组装至背板。缓冲件适于卡合通孔,用以于导光板组装至背板期间供导光板抵靠而定位。胶框适于组装至背板的边缘。当胶框组装至背板时,缓冲件介于背板与胶框之间,缓冲件与胶框进而将导光板分别与通孔以及锁固孔隔绝,有效地解决了在背板上的破孔或锁固孔处异物入侵以及漏光的问题,提高了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进一步包含光源、反光片以及至少一光学膜片。光源设置于背板的边缘并正对导光板,用以发射光进入导光板中。反光片贴附于背板上并夹持于背板与导光板之间。导光板将经光源所发射之光导向反光片,反光片随即将经导光板导向之光均匀地反射。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经反光片反射之光于通过导光板之后随即再通过光学膜片而射出,进而实现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侧壁具有毗邻通孔与锁固孔之延伸部。延伸部的轮廓与通孔的轮廓吻合。如此,增加了侧壁的强度,防止了背板的变形,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胶框和背板的在安装配合后,不漏光的效果。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缓冲件为橡胶块体。如此,便于所述缓冲件与所述通孔的装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背板上的破孔或锁固孔处异物入侵以及漏光的问题。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背板为金属板材,使其不易变形,保证背板的平面度,进而保证了胶框和背板的在安装配合后,不漏光的效果。

第I图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显示装置部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第2A图为绘示第I图中之背板的局部立体图,其中缓冲件尚未卡合通孔。第2B图为绘示第I图中之背板的局部立体图,其中缓冲件已卡合通孔。第3图为绘示第I图中之缓冲件的立体视图。第4图为绘示第I图中之背板、缓冲件以及胶框组装后的剖面视图。10 :背板100 :基底IOOa :通孔102 :侧壁102a:锁固孔102b :延伸部[0022]12 :反光片14 :导光板16a、16b、16c :光学膜片18 :胶框180 :抵压部20 :缓冲件200 :本体200a :沟槽200b :导引部200c :第一抵靠部200d :让位凹槽200e :第二抵靠部22 :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件及其一种具有缓冲件的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其主要是将缓冲件卡合至显示装置之背板上的通孔,进而防止异物由背板上的通孔入侵至发光面而影响面板模块或背光模块的发光表现。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正对背板之侧壁上的锁固孔,因此也可防止背光模块经由背板之侧壁上的锁固孔产生漏光的问题。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亦可针对光学板材(例如,导光板或扩散板)提供定位的功能,便于组装人员进行将光学板材组装至背板的组装程序时辅助定位。如第I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桌上型显示器,应用本创作之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可以是便携计算机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等)或是手持式电子装置(例如,PDA、Sony PSP、任天堂NDSL...等),但并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本创作之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上,只要在其显示装置的背板上有锁固孔,并且不希望发生诸如异物入侵或漏光的问题,皆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之概念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如第1-4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应用于一显示装置,所述显不装置主要包含背板10、反光片12、导光板14、光学膜片16a、光学膜片16b、光学膜片16c、胶框18、缓冲件20以及光源22。显示装置的反光片12贴附于背板10上。所述背板10进一步包含基底100以及连接基底100之侧壁102。该基底100具有一通孔100a,该通孔IOOa紧邻该侧壁102,该侧壁102具有一锁固孔102a,该胶框18具有抵压部180,所述缓冲件20适于卡合背板10之基底100上的通孔100a,用于将导光板14组装至背板10期间辅助导光板14抵靠安装。进一步来说,显示装置的缓冲件20主要包含本体200、沟槽200a以及凸部200f。缓冲件20的沟槽200a位于本体200上,并配合以容纳通孔IOOa的边缘。当缓冲件20朝向通孔IOOa组装时,缓冲件20的本体200会受通孔IOOa的边缘挤压而弹性变形。并且,在缓冲件20的本体200持 续移动而使通孔IOOa的边缘容纳于沟槽200a中之后,缓冲件20的本体200即可弹性恢复以卡合通孔100a。缓冲件20的凸部200f位于本体200上,当并配合以遮挡边缘遮挡胶框18的抵压部180。当胶框18组装至背板10时,胶框18的抵压部180与缓冲件20的凸部200f正对,相互遮挡、重叠,从而防止光线胶框18的抵压部180和缓冲件20之间漏出。[0033]进一步地,如第3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缓冲件20可进一步包含导引部200b。缓冲件20的导引部200b位于本体200上,并可用来于缓冲件20朝向通孔IOOa挤压时导引通孔IOOa的边缘,使得组装人员可以更顺畅地进行组装。具体地,如第3图与第4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显 示装置的缓冲件20可进一步包含第一抵靠部200c。缓冲件20的第一抵靠部200c位于本体200上并连接沟槽200a。当缓冲件20卡合通孔IOOa时,缓冲件20的第一抵靠部200c正对导光板14,进而于导光板14组装至背板10期间辅助导光板14抵靠安装(如第2B图所示)。进一步来说,当组装人员在将导光板14组装至背板10时,可先将导光板14放置在背板10上,并使导光板14抵靠背板10下方的侧壁102而获得竖向的安装,导光板14可以在竖向处于活动状态,与背板10竖向上的两侧壁102或者安装于背板10上的缓冲件20之间留有间隙,供导光板14在受热膨胀时预留缓冲空间,导光板14也可以在竖向处于固定状态,导光板14夹紧于在背板10竖向上的两侧壁102或者安装于背板10上的缓冲件20之间,当导光板14在受热膨胀时,由夹紧该导光板14的两侧壁102或者安装于背板10上的缓冲件20发生弹性形变吸收该导光板14竖向变形所需空间;接着可将导光板14朝向卡合于通孔IOOa之缓冲件20的第一抵靠部200c抵靠,进而可轻易地再获得横向的安装,导光板14可以在横向处于活动状态,与背板10横向上的两侧壁102或者安装于背板10上的缓冲件20之间留有间隙,供导光板14在受热膨胀时预留缓冲空间,导光板14也可以在横向处于固定状态,导光板14夹紧于在背板10横向上的两侧壁102或者安装于背板10上的缓冲件20之间,当导光板14在受热膨胀时,由夹紧该导光板14的两侧壁102或者安装于背板10上的缓冲件20发生弹性形变吸收该导光板14横向变形所需空间;具体地,如第2B图至第4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之缓冲件20可进一步包含让位凹槽200d。缓冲件20的让位凹槽200d位于本体200上。并且,当缓冲件20卡合通孔IOOa时,让位凹槽200d正对锁固孔102a。因此,当显示装置的背板10与前盖(图未示)经由侧壁102上的锁固孔102a进行锁固时,缓冲件20的让位凹槽200d即可提供锁固组件(例如,螺丝)锁入的空间。具体地,如第3图与第4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缓冲件20可进一步包含第二抵靠部200e。缓冲件20的第二抵靠部200e位于本体200上并连接让位凹槽200d。当缓冲件20卡合通孔IOOa时,第二抵靠部200e正对胶框18,进而于胶框18组装至背板10时供胶框18抵压。进一步来说,显示装置的胶框18进一步包含抵压部180。当显示装置的胶框18组装至背板10时,缓冲件20即介于背板10与胶框的抵压部180之间。因此,缓冲件20与胶框18的抵压部180即可达到将导光板14分别与通孔IOOa以及锁固孔102a隔绝的功能,并实现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显示装置发生异物入侵与漏光等问题的目的,如第4图所示。于一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更佳的防护效果,缓冲件20亦可夹挤于背板10与胶框的抵压部180之间而形成干涉配合。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缓冲件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主要包含背板10、导光板14、胶框18、以及缓冲件20。所述缓冲件20介于所述胶框18与所述背板10和/或所述导光板14之间。进一步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反光片12、光学膜片16a、光学膜片16b、光学膜片16c、以及光源22。显不装置的反光片12贴附于背板10上。显示装置的导光板14可由缓冲件20或双面胶或其他方式组装至背板10上,致使反光片12夹持于背板10与导光板14之间。显示装置的光源22设置于背板10的边缘并正对导光板14,用以发射光进入导光板14中。显示装置的导光板14将由光源22发射出的光导向给反光片12,反光片12随即将经导光板14导向的光均匀地反射。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片16a、光学膜片16b、光学膜片16c依序设置于导光板14上。因此,经反光片12反射的光于通过导光板14之后随即再依序通过光学膜片16a、光学膜片16b、光学膜片16c而射出,从而给显 示装置之面板模块(图未示)提供均匀的面光源。如第I图与第2A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的背板10还包括延伸部102b,所述延伸部102b位于所述侧壁102上,Btt邻该通孔IOOa与该锁固孔102a,所述延伸部102b的轮廓与该通孔IOOa的轮廓吻合。显示装置的背板10进一步包含基底100以及连接基底100之侧壁102。于制造的过程中,背板10的侧壁102可经弯折(例如,可经冲压制程)背板10的边缘而成型。背板10的侧壁102上具有锁固孔102a。侧壁102上的锁固孔102a主要是用来与显示装置的前盖(图未示)相互锁固。由于目前显示装置大多以薄化为主流趋势,因此若在短窄的侧壁102上制作锁固孔102a,可能会造成侧壁102邻近锁固孔102a处的强度弱化,并造成背板10结构上的不稳定性增高。因此会经过冲压制程于背板10的基底100毗邻侧壁102处冲出通孔100a。背板10上的通孔IOOa位于背板10的边缘处。更具体来说,背板10上的通孔IOOa位于背板10的基底100上并紧邻侧壁102。而由基底100冲脱的料件即连接于背板10的侧壁102而形成位于锁固孔102a下方的延伸部102b,并且延伸部102b的轮廓大体上与通孔IOOa的轮廓吻合。所述延伸部102b增加了侧壁102邻近锁固孔102a周边处的面积,即可加强背板10结构的稳定性。于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显示装置的缓冲件20卡合背板10之基底100上的通孔100a,缓冲件20可以由橡胶块体所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为了提供显示装置之背板10足够的结构强度,背板10可由金属板材所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20并不仅限于应用至毗邻侧壁102上的锁固孔102a处的通孔100a,背板10上若具有其他孔洞(例如,散热孔)也有异物入侵或漏光的问题,同样可藉由本创作之缓冲件20解决上述之问题。另外,缓冲件20的尺寸可依据与其相互卡合之孔洞的尺寸而相对应地调整与修改本体200与沟槽200a和凸部200f的尺寸。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缓冲件,应用于一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含一背板、一导光板以及一胶框,该背板包含一基底以及连接该基底的一侧壁,该基底具有一通孔,该通孔紧邻该侧壁,该侧壁具有一锁固孔,该胶框具有抵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含一本体;所述本体设有容纳所述背板基底上的通孔边缘的一沟槽、用以遮挡所述胶框抵压部的凸部,所述本体通过将所述通孔的边缘容纳于该沟槽中之后与所述背板基底上的通孔卡扣连接,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本体抵靠组装于所述背光板,所述胶框通过所述本体抵靠组装于所述背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进一步包含设有位于所述本体上在装配时能导引该通孔的边缘的一导引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之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还设有位于所述本体上并连接所述沟槽且在该导光板组装至该背板期间供该导光板抵靠组装的一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正对该导光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之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还设有位于所述本体上的一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正对该锁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设有位于所述本体上且连接于所述让位凹槽并供该胶框抵压组装至该背板的一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二抵靠部正对该胶框。
6.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背板,所述背板包含基底以及连接该基底的侧壁,所述基底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紧邻该侧壁,该侧壁具有锁固孔;一导光板,组装至该背板;以及一胶框,组装至该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有权利要求书1-5中任一项所述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与所述显示装置的通孔一一对应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光源,设置于该背板的边缘并正对该导光板;一反光片,贴附于该背板上并夹持于该背板与该导光板之间;以及至少一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毗邻该通孔与该锁固孔之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的轮廓与该通孔的轮廓吻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一橡胶块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一金属板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缓冲件及其具有缓冲件的显示装置。所述缓冲件应用于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背板、导光板及胶框。背板包含基底及连接基底的侧壁。通孔位于基底上并紧邻侧壁。侧壁具有锁固孔。该缓冲件包含本体及沟槽。当缓冲件朝向通孔组装时,本体受通孔的边缘挤压而弹性变形。在通孔的边缘容纳于沟槽中之后,本体弹性恢复以卡合通孔,进而于导光板组装至背板期间供导光板抵靠而组装。当胶框组装至背板时,本体介于背板与胶框之间。本体与胶框进而将导光板分别与通孔及锁固孔隔绝。
文档编号G02F1/13GK202362549SQ20112033291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李政纬, 黄振兴 申请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