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81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技术背景[0002]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随着液晶显示装置越来越轻薄,背光模组也被要求薄形化。图1所示为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光源2、反射片4、扩散片6、棱镜片7、背板8及其它部件(图未示出)。 导光板1包括底面以及设置于底面上的网点5,反射片4制作材质为PET及PC基材,放置于导光板1的底部,将自导光板1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1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当组装背光模组时,需先将导光板1、反射片4、扩散片6和棱镜片7叠放在一起,然后置入背板8中,在组装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元件损坏,且工序繁杂,影响产品良率。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光板,包括底面和反射层,所述底面设置多个网点,所述网点的密度随着与光源的距离增加而增加,所述反射层为形成于所述底面的溅射膜。[0005]优选地,所述溅射膜形成于所述网点的表面。[0006]优选地,所述溅射膜为银、铝、铜或铬。[000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及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底面和反射层,所述光源设置于入光面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形成于底面的溅射膜。[0008]优选地,所述溅射膜形成于所述网点的表面。[0009]优选地,所述溅射膜为银、铝、铜或铬。[0010]优选地,所述溅射膜的密度随着与光源的距离增加而增加。[0011 ] 优选地,还包括背板,该背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凹槽,所述导光板卡持于两条凹槽中,并通过活动螺钉或活动圆柱固定于背板上。[0012]优选地,所述背板为中空结构。[0013]优选地,所述背板由两条L形金属板焊接而成。[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将反射材料溅射于导光板的网点或底面,形成反射层,因此背光模组可以去除反射片,降低了了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背光模组的各元件在组装时可以从背板的侧面推入,降低了背光模组组装的繁杂度,提高了产品良率。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背板的侧面图;[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背板的立体图;[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组装图;[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中空结构的背板示意图。[002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1、光源12、光源罩13、扩散片16、棱镜片17和背板18。光源罩13收容光源12,并邻近导光板11侧面设置,用于将光源12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11。扩散片16及棱镜片17依次设置在导光板11上。扩散片16包括颗粒状物体,可以将导光板11射出至扩散片16的光线进行扩散,使光线能够向棱镜片17及液晶面板(图未示出)下面方向传播,直到拓宽视角,隐蔽形成在导光板11上的Pattern的作用。棱镜片17将扩散片16扩散的光在一定角度内聚合,提高液晶面板亮度。[0024]在该背光模组中,采用冷阴极荧光管、发光二极管或电致发光作为光源12。导光板11可使用透明导光材料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玻璃等通过切割裁切或模组射出制作而成。[0025]导光板11具有一入光面111、一底面112和一出光面113。入光面111为一侧面, 光源12相对于入光面111设置,底面112及出光面113为一组相对平行平面,且分别与入光面111相邻。底面112表面设置有多个矩形突起或圆形凹槽的多个网点15,该网点15为经由压印、印刷或激光切割而成,网点15间隔设置在底面及出光面表面,其分布密度可随着与光源12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0026]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导光板11还包括一反射层19,该反射层19为设置于底面112的溅射膜。该溅射膜的材料为银、铝、铜、铬或上述任意两个组合的合金,也可以是其它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材料。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导光板11 一结构,溅射膜覆盖于网点15表面,在网点15周边形成反射层19。上述反射层19的形成一般是在充在惰性气体的真空系统中,通过高压电场的作用,使用氩气电离,产生氩电子流,轰击靶阴极,被溅出的靶材料原子或分子沉淀积累于网点15上而形成反射层19,溅射具有高速、低温、低损伤等优点,高速是指沉积速率快,低温和低损伤是指导光板11的温升低,损伤小,且通过溅射形成的反射层,密度高,分布均勻。[0027]当光源12射出的光线自入光面111进入导光板11,光线传导至导光板11的底面 112,当光线遇到网点15时,光线被网点15朝各个方向散射,当光线透过网点15之间的间隙射出时,照射至反射层19,由于该反射层19溅射而成,具有高反射性,使得大部分光线被反射回导光板11,保证光线自出光面射出,使得光线会聚,避免光线外泄,有效提高了光线利用率。[0028]图3所示为导光板11第二实施例,底面112表面同样设置有多个矩形突起或圆形凹槽的多个网点15,溅射膜覆盖于导光板11底面,即覆盖于网点15的各个间隙中,也可将网点15的表面同时覆盖,形成一反射层19。该反射层19结合网点15,使得进入导光板11 的光线尽可能发生全反射。[0029]由于光源12置于导光板11的入光面一侧,随着与光源12距离的增加,进入导光板U的光线越靠近导光板11的中部,损失越大。为了弥补光线的损失,可将溅射膜的密度设置为随着与光源12距离增加而增加,提高光线折射率。[0030]上述导光板11整合原有的导光板和反射片,使得背光模组的结构薄形化,使得组装时,将背光模组的元件从侧面推入背板18成为可能。如图4、图5、图6所示在背板18两侧设置两条平行的凹槽181和182,凹槽181和182的高度不低于背光模组所有元件叠加的厚度。组装时,首先将扩散片16、棱镜片17等元件通过贴胶条或者胶水粘贴等措施附在导光板11上,然后从侧面沿着凹槽181和182推入背板18中。其中导光板11定位可采用一固定圆柱和一活动圆柱结合定位的方式,即把导光板11推入预想位置后再把活动圆柱锁上,把以上部材固定在预想位置。或者也可采用活动螺钉的方式将导光板11固定于背板。[0031]进一步地,可将背板18做成如图7所示之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背光18模组去除了反射片,因此背板18无须对反射片进行支撑,中空结构的背板就可支撑包括导光板11 在内的所有元件,该结构可节约成本。[0032]上述背板18可由两条L形金属板焊接后进行冲压,使得导光板11从背板18侧面插入更加方便。对于尺寸较小的背板18,则可以直接使用塑胶注塑或金属压铸等工艺制成。[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包括底面和反射层,所述底面设置多个网点,所述网点的密度随着与光源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形成于所述底面的溅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膜形成于所述网点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膜为银、铝、铜或铬。
4.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及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底面和反射层,所述光源设置于入光面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形成于底面的溅射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膜形成于所述网点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膜为银、铝、铜或铬。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膜的密度随着与光源的距离增加而增加。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该背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凹槽,所述导光板卡持于两条凹槽中,并通过活动螺钉或活动圆柱固定于背板上。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中空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由两条L形金属板焊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光板,包括底面和反射层,所述底面设置多个网点,所述网点的密度随着与光源的距离增加而增加,该反射层为形成于所述底面的溅射膜。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对应的背光模组,可将上述导光板及其它背光模组的元件从侧面推入背板,易于组装,提高背光模组的良品率。
文档编号G02B6/00GK202275179SQ20112034193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张田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