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448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以中间转印体为对象的润滑剂涂敷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在潜像载置体的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由调色剂进行可视像化处理,并通过在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等记录媒介里后被定影而获得复印输出的。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不仅是单一颜色,还包括形成全彩色等的复数色的图像的构成,这时,采用的方式是将在多个的造像部中形成的不同颜色的图像依次转印到轮带等中间转印体(一次转印)里后,再将重叠图像一起转印到记录片材等记录媒介里(二次转印)。然而,中间转印体在一起转印(二次转印)结束后,要进行除去残存在表面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洁工序。在清洁时,是将刮板抵接到中间转印体表面里后,通过刮板来刮擦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获得高解像度,使用的调色剂不仅是小粒径化,还倾向于球形度的提高。由此,从刮板漏过的频率增多,就可能导致清洁性的下降。于是,考虑到了提高刮板的抵接压力,但是,采用这种构成时,会因为磨耗而降低刮板的使用寿命。以往,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公开有这样的构成,S卩,在中间转印体里涂敷润滑剂,并在降低中间转印体表面的调色剂的附着性的同时来减小与刮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后,来防止刮板的磨耗(如专利文献I)。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以轮带作为中间转印体时,采用具有可以与固体润滑剂和轮带接触的转动轨迹的涂敷刷来将润滑剂涂敷到轮带表面里的构成。另一方面,在具有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中,也像上述专利文献I公开的那样,公知的有如下的构成,即,在采用串列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时候,具有各色的造像部并列配置的伸张面的轮带被挂绕在三个以上的辊里,以位于伸张面两端里的辊的一个的设置部位为对象,来将包括清洁刮板的清洁部和包括润滑剂涂敷刷的润滑剂涂敷装置一起地配置(如专利文献2)。图3所示是包括了以挂绕在三个以上的辊里的轮带为对象的中间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示图,其构成的说明如下。在图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挂绕到设置在四个部位里的辊上的轮带100的环绕路径大致呈矩形地作为中间转印体来使用(以下,将该轮带称为中间转印带)。沿着中间转印带100的伸张面并列设置了各种颜色的造像部C,Y,M,K,各造像部的构成以例如黄色图像的造像部Y为对象时的说明如下。另外,以下说明的造像部的构成是以黄色图像(Y)为对象来对各部件进行说明的,并对设置在其他颜色的造像部里的各部件的说明及符号进行省略。在图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I中,在与作为中间转印体来使用的中间转印带100的伸张面相向而对的位置里设置了鼓状的感光体101。在感光体101的周围,沿着感光体101的转动方向分别配置了用于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带电装置102、写入装置(为方便起见在图3中赋予了符号103)、显影装置104、清洁装置105等。通过显影装置104被可视像化处理后的感光体10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0里。因此,作为转印装置设置了被配置在夹着中间转印带100而与感光体101相向而对的位置里,被施加有从偏压电源106来的转印偏压的转印辊107。各造像部的构成采用了和上述黄色图像的造像部Y同样的构成,在各造像部形成 的颜色图像借助于与感光体101相向而对地配置的转印辊107被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0后成为重叠图像。中间转印带100挂绕在驱动辊100A、从动及具有张紧功能的辊100B以及位于中间转印带100的内侧里用于构成相对于造像部的轮带伸张面的辊100B1和100B2里后,在图示的箭头方向里移动。重叠图像相对于从供纸装置200分出的记录纸,使用了从被施加在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201里的转印偏压电源201A来的偏压后,被一起转印。被一起转印后的记录媒介被搬送到定影装置300里进行图像定影之后,朝向排纸部301被搬送后排出。在造像部中对中间转印带100的转印结束后,残留在感光体101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105被清洁,并通过带电装置102被均匀带电后去准备下一次的图像形成。另一方面,一起转印结束后的中间转印带100,在通过被设置为与其挂绕的辊相向而对的清洁装置203来除去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同时,通过包括有刷辊204A的润滑剂供给装置204来将润滑剂涂敷到表面里。涂敷有润滑剂的中间转印带100通过夹着轮带100被配置在与刷辊204A相向而对的位置里的相对辊206,被朝向刷辊204A按压。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构成中,由于采用的是能够将清洁装置及润滑剂涂敷装置一起收容的组件(在图3中以符号205表示),即使这些装置的各自的交换时期不同,也要进行组件全体的交换。因此,由于没到交换时期的装置也被强制交换,就会造成利用效率变坏,即运行成本变坏的问题。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2_258668号公报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0-268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问题,尤其是在以转印体为对象的清洁及润滑剂涂敷里使用的构成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了可以防止运行成本恶化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技术方案。
(I)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可以将调色剂像载置到表面里的像载置体,和载置在该像载置体里的调色剂像通过一次转印工序被转印的中间转印体,以及将转印到该中间转印体里的调色剂像通过二次转印工序来转印到记录媒介里的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部,其设置有抵接到所述中间转印体里的清洁部件;润滑剂供给部,其将润滑剂供给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表面里,所述清洁部和润滑剂供给部在分别独立地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体而被配置的同时,被设置为相对于该中间转印体是可以装卸的。(2)根据技术方案⑴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转印体里使用了挂绕在多个的辊里后可以移动的环状轮带,所述清洁部件将配置在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内侧里的一个辊作为支持部件来设置。(3)根据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供给部至少是将位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伸展方向端部里的辊或位于端部之间的辊之中的,与所述清洁部相向而对的辊以外的一个辊作为支持部件来设置。
(4)根据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里设置了将所述清洁部件从中间转印体刮取的调色剂搬送到外部里的搬送机构。(5)根据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清洁部里的调色剂搬送部件通过所述中间转印体挂绕的辊中的一个来被驱动。(6)根据技术方案(I)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润滑剂供给部里设置了在与所述中间转印体表面接触的同时可以转动的涂敷刷,该涂敷刷通过所述中间转印体挂绕的辊中的位于与所述清洁部相向而对的位置以外的辊来驱动。(7)根据技术方案⑴、⑵、⑷、(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件是由设定了角度的刮板构成的,该刮板以该角度来相向而对地抵接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移动来的一侧里。(8)根据技术方案(I)、(3)、(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润滑剂供给部里设置了与所述涂敷刷抵接的固体形润滑剂,通过该涂敷刷擦取固体形润滑剂后,来将润滑剂涂敷到中间转印体表面里。(9)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清洁部里的搬送机构是树脂制的螺旋输送器。(10)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清洁部里的搬送机构是金属制的线圈形状部件。根据本发明,因为除去中间转印体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洁部和清洁后供给润滑剂的润滑剂供给部分别独立地能够从配置位置来装卸,就能够设定对应于各自使用寿命的交换时期。由此,就能够完成各部中的使用寿命周期,从而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图I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说明图。图2是图I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要部构成的说明模式图。
图3所示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模式图。图4A、图4B所示是清洁部和润滑剂供给部的安装图。符号说明I 图像形成装置100 中间转印带100A驱动侧的辊100B从动侧的张紧辊100B4相对辊中的一个
101 感光体106 一次转印用偏压电源107 一次转印辊1203润滑剂供给部1203A 涂敷刷1204 清洁部1204A清洁刮板1204B搬送机构Pl、P2驱动力的传递路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图I所示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中,与图3所示构成部件相同的将通过相同的符号来表不。另外,在图3中省略了符号106所不的偏压电源,在图I中以也设置有该电源为前提。在图I中,与二次转印辊相向而对后,执行了对记录纸进行一起转印的二次转印工序的中间转印带100,在箭头所示移动方向中通过二次转印辊201后,去进行转印残留调色剂的除去及接受润滑剂的供给。在说明本发明的特征之前,先对中间转印带100的构成进行如下的说明。本实施例所使用的中间转印带100是将聚偏氟乙烯(PVDF)、四氟乙烯(ETFE)、聚酰亚胺(PD、聚碳酸酯(PC)等构成为单层或多层,并分散有碳黑等导电性材料后使其体积阻抗率调整在IO8-IO12 Q Cm、且表面阻抗率在IO9-IO13Qcm的范围内。还有,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中间转印带100的表面里进行脱模层的涂层。作为涂层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四氟乙烯(ETFE)、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全氟烷氧基树脂(PEA)、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聚氟乙烯(PVF)等的氟树月旨,但不仅限于这些。中间转印带100的制造方法有铸造法、离心成形法等,根据需要也可以对其表面进行研磨。当中间转印带100的体积阻抗率超过上述范围时,因为转印所需偏压增大导致电力成本的升高而不可取。另外,在转印工序、记录媒介剥离工序等处,因为中间转印带100的带电电位增大,并且自我放电困难,所以就需要设置除电机构。更进一步地,当体积阻抗率及表面阻抗率低于前述范围时,因为带电电位的衰减加快虽然有利于通过自我放电来除电,但由于转印时的电流在面方向里流动,所以就会产生调色剂的飞散。因此,本发明中的中间转印带100的体积阻抗率及表面阻抗率必须在前述范围之内。还有,体积阻抗率及表面阻抗率的测定是将HRS探针(内侧电极直径为5. 9_、环形电极内径为Ilmm)连接到高阻抗率计(三菱化学公司HirestaIP)里,并采用在中间转印带61的表面和里面施加100V(表面阻抗率为500V)的电压,经过10秒后的测定值。以如上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为对象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对中间转印带的润滑剂供给部和进行转印残留调色剂的除去的清洁部被设置为可以独立地装卸的,能够根据各部的寿命来交换。以下,对该构成进行说明。润滑剂供给部1203及清洁部1204在中间转印带100的移动方向中,以相互接近的状态被配置为具有上游侧及下游侧的位置关系,通过位于上游侧里的清洁部1204来除去转印残留调色剂,并通过位于下游侧里的润滑剂供给部1203来供给润滑剂。
图2所示用于说明上述的润滑剂供给部1203及清洁部1204的构成,在该图中,润滑剂供给部1203及清洁部1204分别被设置在润滑剂供给部盒体1203C及清洁部盒体1204C里后,与中间转印带100对峙。润滑剂供给部盒体1203C及清洁部盒体1204C被设置为相对于中间转印带是可以装卸的,其构成如图4A及4B所示地,润滑剂供给部盒体和清洁部盒体被螺丝固定后能够分别地装卸。由此,润滑剂供给部1203及清洁部1204就被设置为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00是可以装卸的。在润滑剂供给部1203的组件1203C内,设置了抵接到中间转印带100里后能够转动的涂敷刷1203A,和通过涂敷刷1203A的一边接触一边转动来擦取的润滑剂1203B,润滑剂1203B通过弹簧等弹性体而能够一直抵接到涂敷刷1203A里。在润滑剂1203B里使用的是具有直链状的烃构造的脂肪酸金属盐。作为脂肪酸金属盐可以列举有包括了硬脂酸、软脂酸(paltimic acid)、肉豆蘧酸(myris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中至少一种以上的脂肪酸,并含有锌、铝、钙、镁、锂中至少一种以上的金属。其中尤其是硬脂酸锌,因其以工业的规模来生产,并具有在多方面使用的实际成绩,从成本、质量稳定性及可靠性角度出发是最合适的材料。只是,工业中一般所使用的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并不是如其名称那样的化合物单体组成,而是或多或少地包含了类似的其他脂肪酸金属盐、金属氧化物及游离脂肪酸,本发明的脂肪酸金属盐也包含在其中。在清洁部2104的组件1204C内,设置了作为使用聚氨酯橡胶等的清洁部件的清洁刮板1204A,和采用了通过该刮板来将从中间转印带100刮取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搬送到外部里的树脂制的螺旋输送器或金属制的线圈形状部件的搬送机构1204B。通过使用这种搬送机构1204B,在减少被回收的调色剂的滞留后,就可以解决清洁刮板1204A在到达交换时期前由被回收的调色剂填满的问题,而且,因为采用的是螺旋输送器或线圈形状部件,所以就能够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不降低搬送效率。清洁刮板1204A是以具有能够使得其先端与中间转印带100移动来的一侧相向而对地抵接的角度来配置的,也就是说,是反时针接触方式。由此,就能够提高残存在中间转印带100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刮取效率。设置在润滑剂供给部1203里的涂敷辊1203A以及设置在清洁部1204里的清洁刮板1204A是与用于切实地与中间转印带100接触的支持(backup)部件相向而对的。作为与润滑剂供给部1203的涂敷辊1203A相向而对的支持部件,是中间转印带100所卷装的辊的一个,使用了作为张紧辊的辊100A,而作为与清洁部1204的清洁刮板1204A相向而对的支持部件,使用的是在位于中间转印带100的伸展方向端部里的辊100A、100B的内侧里的一个辊100B3。因此,相对于润滑剂供给部1203的涂敷辊1203A的支持辊100A就是设置在相对于清洁刮板1204A的辊100B3以外的位置里的辊了。还有,符号100B4所示的辊是用于形成相对于清洁部1204及润滑剂供给部1203的轮带侧伸张面的张紧辊。 如上所述,由于润滑剂供给部1203、清洁部1204是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带100的伸张部两端之间的构成,各部就不会超越到中间转印带100的伸展领域的外侧里,所以就能够将使用各部时在水平方向,换句话说是中间转印带100的伸展方向上的占有范围限制在上述的伸展领域内。由此,就能够不扩大水平方向上的各部的占有位置,从而可以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润滑剂供给部1203的涂敷辊1203A以及清洁部1204的清洁刮板1204A因为是从现有的部件来接受驱动的构成,所以就成为不需要增加设置部件的构成。亦即,润滑剂供给部1203的涂敷辊1203A与相向而对的张紧辊100A被设定为联动关系(图2中,符号Pl所示是转动传递路径),清洁部1204的搬送机构1204B和与清洁刮板1204A相向而对的辊100B4被设定为联动关系(图2中,符号P2所示是转动传递路径)。因此,涂敷辊1203A和清洁部1204的搬送机构1204B就通过不同位置的辊来被驱动了。由此,就能够避免驱动传递路径的变长,从而防止部件数的增加。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润滑剂供给部1203及清洁部1204的交换周期,被设定为以中间转印带100为对象的交换周期的整数分之一。由此,即使中间转印带100处于交换时期,通过设定润滑剂供给部1203及清洁部1204中的各部件的至寿命期所能够使用的期间,就能够减少对这些各部进行交换的售后服务人员的访问频率。在上述实施例中,因为是将润滑剂供给部1203及清洁部1204设置为相对于中间转印带可以独立地装卸,所以就可以根据这些各部之的交换时期,或者说是使用部件的寿命来交换,从而能够防止对还处于能够使用状态里的某一方进行强制地交换的事态的发生。由此,在能够防止润滑剂供给部1203及清洁部1204的使用效率下降而导致的运行成本恶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呼叫售后服务人员的频率,从而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效率的下降(不运行期间的增多)。另外,因为是将润滑剂供给部1203及清洁部1204所使用的驱动部件的涂敷辊1203A或搬送机构1204B的驱动联动到中间转印带100侧的部件里,所以就不需要特别的驱动机构,就能够以低成本的构成来进行转印残留调色剂的除去及润滑剂的供给。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11年3月17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1-059599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可以将调色剂像载置到表面里的像载置体,和载置在该像载置体里的调色剂像通过一次转印工序被转印的中间转印体,以及将转印到该中间转印体里的调色剂像通过二次转印工序来转印到记录媒介里的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部,其设置有抵接到所述中间转印体里的清洁部件; 润滑剂供给部,其将润滑剂供给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表面里, 所述清洁部和润滑剂供给部在分别独立地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体而被配置的同时,被设置为相对于该中间转印体是可以装卸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转印体里使用了挂绕在多个的辊里后可以移动的环状轮带,所述清洁部件将配置在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内侧里的一个辊作为支持部件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供给部至少是将位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伸展方向端部里的辊或位于端部之间的辊之中的,与所述清洁部相向而对的辊以外的一个辊作为支持部件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部里设置了将所述清洁部件从中间转印体刮取的调色剂搬送到外部里的搬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清洁部里的调色剂搬送部件通过所述中间转印体挂绕的辊中的一个来被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润滑剂供给部里设置了在与所述中间转印体表面接触的同时可以转动的涂敷刷,该涂敷刷通过所述中间转印体挂绕的辊中的位于与所述清洁部相向而对的位置以外的辊来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1、2、4、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部件是由设定了角度的刮板构成的,该刮板以该角度来相向而对地抵接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移动来的一侧里。
8.根据权利要求1、3、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润滑剂供给部里设置了与所述涂敷刷抵接的固体形润滑剂,通过该涂敷刷擦取固体形润滑剂后,来将润滑剂涂敷到中间转印体表面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清洁部里的搬送机构是树脂制的螺旋输送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清洁部里的搬送机构是金属制的线圈形状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有可以防止运行成本恶化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可以将调色剂像载置到表面里的像载置体(1),和载置在该像载置体(1)里的调色剂像通过一次转印工序被转印的中间转印体(100),以及将转印到该中间转印体里的调色剂像通过二次转印工序来转印到记录媒介里的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部(1204),其设置有抵接到所述中间转印体(100)里的清洁部件(1204A);润滑剂供给部(1203),其在所述中间转印体(100)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清洁部(1204)接近,并将润滑剂供给到所述中间转印体(100)的表面里,所述清洁部(1204)和润滑剂供给部(1203)在分别独立地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体(100)而被配置的同时,被设置为相对于该中间转印体是可以装卸的。
文档编号G03G21/00GK102681384SQ20121006461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松浦大树, 深尾刚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