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16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至少具有其中两个功能的复合机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显影剂限制部件和显影剂的摩擦、显影剂载置体表面和显影剂的摩擦以及显影剂之间的相互摩擦会产生热,并使得显影剂的温度上升。另外,已经知道的是,显影辊或显影剂搅拌螺杆等驱动部(齿轮、轴、轴承等)的发热以保持轴或轴承的箱体或螺杆轴为中介被传递后,会使得显影剂的温度上升。 然后,这种显影剂的温度上升的结果是导致了显影剂的粘结或劣化的问题的发生。
作为该问题的对策,可以考虑对显影剂进行冷却,已经知道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是将空气接触到显影组件侧面后来冷却。
另外,在专利文献2里记载了在造像组件里设置导管形状后来进行从定影组件的隔热和造像组件的冷却。
还有,在专利文献3里记载了通过显影组件的盒体和显影组件装卸时的导
向轨道形成导管形状,并通过流动空气来冷却的方法。
以上是借助于显影盒体等来冷却显影剂的,在专利文献4里,作为因驱动部发热而导致显影剂的温度上升的对策,记载了将空气吹到显影辊的前后轴承部里的方法。
然而,在上述的冷却手段或方法中,并不是对显影盒体和驱动部的双方进行冷却的,而且,在将专利文献4组合到专利文献1-3里后来对显影盒体和驱动部的双方进行冷却时,就需要在显影装置前后等两处里设置冷却机构,从而产生装置的大型化或成本的增加等不可避免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作为显影剂的温度上升的原因已经知道的还有,因为作为动力源的马达本身的能量损耗发热或齿轮传递等的损耗发热,会以本体框体或机内空气为中介来传递。
因此,为了有效地对显影剂的温度上升进行冷却,就需要对作为发热源的显影辊或显影剂搅拌螺杆等的驱动部(齿轮、轴、轴承等)进行冷却,并进一步地从产生传递到显影组件里的动力的本体侧的发热来对显影组件进行隔热。
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0090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502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88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45727号公报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图像形成构成组件的温度上升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内藏转动驱动体,并包括可以装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的图像形成构成组件,还在该图像形成构成组件中的转动驱动体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面里设置了对内藏的转动驱动体进行驱动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导管,其内包有组件的驱动部;组件盒体面导管,其被连接在所述驱动部导管里,并沿着平行于转动驱动体的轴线方向的面而形成;气流发生机构, 其将空气从所述驱动部导管和该组件盒体面导管的一方流向另一方里,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图像形成构成组件连接了在内包有组件的驱动部的驱动部导管里沿着平行于转动驱动体的轴线方向的面而形成的组件盒体面导管,并通过将空气从导管的一方流向另一方的导管里,来有效地冷却图像形成构成组件。


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概要图。
图2所示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造像组件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3所示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造像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下方看到的图2所示造像组件的立体图。
图5所示是从正面看到的显影驱动部侧的说明图。
图6所示是安装了驱动部导管时的显影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7所示是取下驱动部导管时的显影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8所示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机构的模式图。
图9是显示送风的方向的造像组件的前方立体图。
图10是显示送风的方向的显影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11是显示从显影驱动部至排出部的送风方向的立体图。
图12是显示各造像组件中至排出部的送风方向的立体图。
图13(a)至图13(d)所示是搅拌螺杆的优选轴方式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I图像形成装置本体
10显影装置
11显影辊
12、13 搅拌螺杆
20造像组件
21导向轨道
22显影装置的盒体
30显影驱动部
36驱动部导管
40送风扇
41显影盒体面导管
43排气扇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形成全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垂直截面图,这里显示的图 像形成装置包括了由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内的鼓状的感光体构成的第一至第四的 像载置体2Y、2M、2C、2K,和同样被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内的环状的中间转印带3。中 间转印带3被至少卷绕在支持辊4、5里后,在箭头A方向里被转动驱动。
上述中间转印带3位于各像载置体2Y至2K的上方里,并且该中间转印带3的下侧 的移动边与各像载置体2Y至2K的的圆周面抵接。中间转印带3是构成转印部件的一个例 子,该转印部件重叠转印有分别形成在各像载置体的表面里的颜色互为不同的调色剂像。
由于在第一至第四的各像载置体2Y、2M、2C、2K上形成调色剂像,并将该调色剂像 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里的构成仅是其调色剂像的颜色不同,实质上是全部相同的,所以以 下仅对在第一像载置体Ti里形成调色剂像,并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里的构成 进行说明。
图2是具有图1所示像载置体2的造像组件20的构成的说明图,因为四个造像组 件20的构成相同,作为其代表显示的是包括了第一像载置体2Y的造像组件20Y。
在图2中,像载置体2Y在顺时针方向里被转动驱动,这时,通过由被施加了带电电 压的带电辊6Y构成的带电装置,像载置体2就被带电为规定的极性。在带电后的像载置体 2里,照射有从图1所示光写入装置7射出的经过光调制的激光束L,由此就在像载置体Ti 里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IOY作为黄色调色剂像被可视像化。该显影装 置IOY包括有被配置为与像载置体2Y相向而对的显影辊11Y,和设置在将显影剂供给到显 影辊IlY里的供给搬送路径12Y'里的搅拌螺杆12Y,和设置在对通过显影领域的显影剂进 行回收的回收搬送路径13Y'里的搅拌螺杆13Y,以及对显影辊IlY承载的显影剂的层厚进 行限制的刮板14Y,搅拌螺杆12Y、13Y对显影剂进行搅拌并搬送到互为相反的方向里。
在夹着中间转印带3与像载置体2Y的反对侧里配置了一次转印辊8Y,通过在该一 次转印辊8Y里施加转印电压,像载置体2Y上的调色剂像就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上。 附着在调色剂像转印后的像载置体Ti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9Y被除去。通过 清洁装置9Y后的像载置体Ti在经过带电辊6Y的时候,在被除电的同时被带电,并准备下 一次的造像。
与上述完全相同地,图1所示第二至第四的像载置体2M、2C、2K上分别形成有青色 调色剂像、品红色调色剂像及黑色调色剂像,这些调色剂像被依次重叠地一次转印到转印 有黄色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3上后,就在中间转印带3上形成了合成调色剂像。调色剂 像转印后的各像载置体2M、2C、2K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也和像载置体2的情况同样地通过 清洁装置9M、9C、9K被除去。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内的下部里,配置有收容了例如由 转印纸构成的记录媒介P的供纸卡盒15,和具有供纸辊16的供纸装置14,通过供纸辊16 的转动,最上面的记录媒介P就在箭头方向里被送出。被送出后的记录媒介P通过位置调 整辊对(未图示)在规定的时机下被供送到卷绕在支持辊5里的中间转印带3的部分和与 此相向而对地配置的二次转印辊17之间。这时,在二次转印辊17里施加有规定的转印电 压,由此,中间转印带3上的合成调色剂像就被二次转印到记录媒介P里。
二次转印有合成调色剂像的记录媒介P被进一步向上搬送后经过定影装置18,这时的调色剂像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被定影到记录媒介P上。通过定影装置18的记录媒介 P经过排纸机构后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的上部的排纸部19里。另外,附着在调色 剂像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3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未图示的轮带清洁装置被除去。还 有,所有的造像组件20Y、20M、20C、20K可以滑动地被安装在导向轨道21里。由此,造像组 件20Y、20M、20C、20K就能够在图的纸面的基本垂直方向里滑动,并因此而能够装卸于图像 形成装置本体I。
图3所示是造像组件20的立体图,图4所示是从下方看到的造像组件20的立体 图。
在图3及图4中,符号22表示显影装置10的显影盒体,并在显影盒体22的途中 右端侧里设置了将调色剂或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显影剂补给到显影装置10里的补给口 23。在该造像组件20的显影装置10里,如图5所示地,受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里 的驱动组件50的驱动后将驱动传递到显影装置10的显影辊11或搅拌螺杆12里的显影驱 动部30被设置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的里侧的后端侧里。还有,符号60是完全与显 影驱动部30隔开的像载置体2的驱动部,因为不是本发明的要旨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该显影驱动部30如图6所示地,包括有接受驱动组件50 (如图8所示)的驱动的 输入齿轮31,和固定在借助于输入齿轮31和空转齿轮(idler gear) 32而被驱动连结的搅 拌螺杆12的轴12A里的齿轮33,以及固定在借助于输入齿轮31和空转齿轮34而被驱动连 结的显影辊11的轴IlA里的齿轮35(如图8所示)。显影驱动部30如图4、图5及图7所 不地被驱动部导管(duct) 36覆盖,并且上述的齿轮群被配置在由驱动部导管36覆盖的封 闭空间内。然后,在由驱动部导管36覆盖的显影驱动部30里,如后所述地,用于冷却的空 气被送入,其中的符号37是形成在驱动部导管36里的送风进口,符号38是形成在该驱动 部导管36里的送风出口。驱动部导管36被设置在显影装置10而不是图像形成装置本体 I里,空转齿轮32的轴32A被嵌在驱动部导管36里后得到支持。
图8所示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模式图,图的右侧是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的 正面侧,左侧是里侧。
在图8中,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的正面侧里设置了作为气流发生机构的送风扇 40,该送风扇40借助于沿着显影盒体22的面的显影盒体面导管41通到上述显影驱动部30 的送风进口 37里。该显影盒体面导管41是沿着显影装置10的盒体面从图像形成装置本 体I的跟前侧向里侧延伸的直线状的导管,在该导管里,通过送风扇40等的动作,送风C就 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的正面向里侧流动。还有,显影盒体面导管41如果将通过显影盒体 22和导向轨道21围绕后形成的通路作为导管来利用,就能够减轻用于设置导管的成本且 是有利的。
借助于显影盒体面导管41而从送风进口 37被送风到驱动部导管36内的空气成 为图8、图9、图10及图11所示的送风D后,对搅拌螺杆12的轴12A或显影辊11的轴IlA 以及各种齿轮等进行冷却,并从送风出口 38排出到驱动部导管36外后成为排气E。
驱动部导管36的送风出口 38如图11所示地,连接有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I 里的排气导管42,从驱动部导管36的送风出口 38出来后的排气E如图箭头所示地流动后 从排出部52被排出到机外。这时,排出部52如图12所示地,在与来自于所有的造像组件 20Y、20M、20C、20K的排气导管42Y、42M、42C、42K连通的同时,构成为将所有的排气都通过单一的排气扇43来进行。也就是说,其构成是通过一个排气扇43来排出来自于造像组件 20Y、20M、20C、20K 的空气。
显影装置10内的显影剂的温度通过与显影刮板或显影辊的摩擦,以及显影剂之 间的相互摩擦等上升,更进一步的是如图8所示地,其温度还通过传递到显影装置10的输 入齿轮31里的驱动组件50的发热(Hl)、输入齿轮31的内面和来自于驱动组件50的轴51 的摩擦热(H1)、输入齿轮31、空转齿轮32、34、齿轮33、35等的齿轮连结表面的摩擦热(H3) 以及显影辊11或搅拌螺杆12等的轴承部的的摩擦热(H4)等上升。
对于这样地温度上升的显影剂,在上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是通过沿着显影盒 体22的面流过显影盒体面导管41的送风C,从显影盒体22的表面带走热以后来冷却显影 装置10内的显影剂的。更进一步地,该送风C弯曲成轨道形状后从送风进口 37被送入到驱 动部导管36里,成为送风D后接触到驱动组件50、输入齿轮31、空转齿轮32、34、齿轮33、 35、显影辊11或搅拌螺杆12等的轴承部里,来对导致显影剂的温度上升的热(H1-H4)的驱 动系统直接进行冷却。
这样一来,本发明是通过由送风扇40和排气扇43形成的一系列的送风来冷却显 影装置10内的显影剂,并能够对导致温度上升的显影装置10的驱动系统进行冷却,以简单 的构成就有效地抑制了显影剂的温度上升。还有,本实施方式的气流发生机构也能够仅通 过送风扇40或排气扇43的某一方来进行送风。
这里,如果通过增加驱动部导管36内的各种齿轮的轴或显影辊11或搅拌螺杆12 的轴12A的表面积来使得更多的送风D接触时,其冷却效果会进一步提高。
于是,在图13(a)中,是将搅拌螺杆12的轴12A加长后来增加表面积的。在图 13(b)中,是在搅拌螺杆12的轴12A里形成贯通孔24后来增加表面积的。在图13(c)中, 是在搅拌螺杆12的轴12A里形成圆周方向的槽25后来增加表面积的。在图13(d)中,是 将散热片形状26附着在搅拌螺杆12的轴12A里后来增加表面积的。在图13的例示中是 对搅拌螺杆12的轴12A来增加其表面积的,但不仅是搅拌螺杆12的轴12A,如果对各种齿 轮的轴或显影辊11的轴进行表面积的增加,其冷却效率就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构成组件虽然是对具有冷却显影装置的冷 却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了说明,但冷却对象不限于显影装置,也可以是对定影装置或转 印装置等的图像形成构成组件进行冷却。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当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前述各实施方式所示之外,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 进行适当的变更,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11年09月05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 本专利申请JP2011-192693以及2012年05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 JP2012-120630,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内藏转动驱动体,并包括可以装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的图像形成构成组件,还在该图像形成构成组件中的转动驱动体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面里设置了对内藏的转动驱动体进行驱动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部导管,其内包有组件的驱动部; 组件盒体面导管,其被连接在所述驱动部导管里,并沿着平行于转动驱动体的轴线方向的面而形成; 气流发生机构,其将空气从所述驱动部导管和该组件盒体面导管的一方流向另一方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部导管里流动的空气是在上流处流过所述组件盒体面导管并对组件盒体冷却后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导管不是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而是被保持在图像形成构成组件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内藏在所述图像形成构成组件里的转动驱动体的轴被支持在所述驱动部导管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内藏在所述图像形成构成组件里的转动驱动体的轴在所述驱动部导管内被赋予了使得表面积增加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导管由导热率高于所述图像形成构成组件的盒体的材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构成组件是显影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图像形成构成组件的温度上升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内藏显影辊(11)或搅拌螺杆(12),并包括可以装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里的显影装置(10),还在该显影装置(10)中的显影辊(11)或搅拌螺杆(12)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面里设置了显影驱动部(30),包括了内包有显影装置(10)的显影驱动部(30)的驱动部导管(36),连接在驱动部导管(36)里,并沿着平行于显影辊(11)或搅拌螺杆(12)的轴线方向的面而形成的显影盒体面导管(41),以及将空气从驱动部导管(36)和显影盒体面导管(41)的一方流向另一方里的送风扇(40)或排气扇(43)。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998929SQ20121032536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佐藤佑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