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63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向省电模式的转移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削减功耗,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向停止该装置的一部分的电力供给的低功耗模式进行转移的电力控制。在低功耗模式时,如果接受向该装置的操作面板的来自用户的操作,则解除低功耗模式并转移到普通模式。这是通过配置在操作面板内的检测电路来始终扫描操作面板的键(key)、触摸面板,检测来自用户的操作,从而进行转移。但是近年来,在低功耗模式时,为了进一步削减功耗,对上述检测电路也停止电力供给。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通过操作面板的操作无法解除低功耗模式,因此提出了另行具备人体检测传感器并根据该人体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解除省电模式的方式。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251194号公报中提出了如下方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底面上设置踩垫开关(mat switch),检测用户站在该装置的正面的情形,从而解除省电模式。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6-251194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虽然能够根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是否站有用户来解除省电模式,但无法判断该用户是否操作该装置。另外,还有在该操作面板附近设置人体检测传感器的方式,但是当检测距离长时可能还会误检测在装置的前面通过的人。另外,当检测距离短时能够检测的范围变窄,有可能无法检测出针对操作区域整个面的用户的操作。通过在操作面板的整个区域中配置多个具有定向性的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操作区域整个面中的操作,但是存在成本上升并且操作面板大型化至所需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装置大型化而能够检测针对操作区域整个面的用户的操作、并解除省电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依照本发明的某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动作模式具有普通模式和功耗比普通模式小的省电模式,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操作部,操作部具有输入来自用户的规定的指示的操作区域,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第I检测部,与操作区域对应地配置,在普通模式时,检测向操作区域的来自用户的输入;电源控制部,对普通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的电源供给进行控制,关闭省电模式下的向第I检测部的电源供给;以及第2检测部,在省电模式时,检测向操作区域的来自用户的输入。优选为,操作部具有多个操作区域,第2检测部分别对应于多个操作区域而独立地设置。 优选为,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检测天线分别对应于操作部中设置的多个操作区域而相邻地设置,检测天线对分别进入操作部的多个操作区域中的操作手指进行检测。优选为,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操作部具有设置了触摸面板的第I操作区域、以及设置了规定的键组的第2操作区域,检测天线以包围第I操作区域以及第2操作区域的外周的方式配置,检测天线对分别进入第I操作区域以及第2操作区域中的操作手指进行检测。优选为,考虑进入操作区域的操作手指的方向,以使操作手指在检测天线上方横穿的方式配置检测天线。 优选为,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操作部具有设置了第I键组的第I操作区域、以及设置了第2键组的第2操作区域,检测天线对进入第I以及第2操作区域中的操作手指进行检测。优选为,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的第I操作区域、以及设置了规定的键组的第2操作区域,检测天线具有第I子检测天线,以包围第I操作区域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子检测天线,以除了与第I操作区域相邻的一方而包围第2操作区域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优选为,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操作部具有设置了触摸面板的第I操作区域、以及设置了规定的键组的第2操作区域,检测天线具有第I子检测天线,以包围第I操作区域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子检测天线,以夹着第2操作区域的方式配置在与第I子检测天线相反的方向上。特别是,设置了触摸面板的第I操作区域构成为能够滑动。特别是,检测天线形成在与第I检测部相同的印刷基板上。特别是,检测天线由线状导电体形成,检测天线以与覆盖设置了第I检测部的印刷基板的树脂外壳接合的方式配置。优选为,作为动作模式,还具有功耗比普通模式小、且功耗比省电模式大的第2省电模式,操作部具有显示信息的显示部,电源控制部在第2省电模式下进行向第I检测部的电源供给,关闭向显示部的电源供给。优选为,电源控制部在普通模式下关闭向第2检测部的电源供给。从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以下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概要正面截面图。图2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的显示器320中安装的触摸面板350的结构的概要图。图5是表示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的操作键340对应的检测部的概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中的普通模式以及省电模式时的电力控制内容的图。
图7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动作模式的转移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人感传感器(human detection sensor)160的结构的概要说明图。图9是表示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人感传感器160对应的天线162的配置场所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在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的印刷基板380上配置的天线162与操作键340及触摸面板350的检测部390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1是沿着图9的线A-A’的操作面板300的概要截面图。图12是沿着图9的线B-B’的操作面板300的概要截面图。图13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天线的配置的图。图14是表示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人感传感器160对应的天线162的配置场所的其它一个例子的图。图15是表示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人感传感器160对应的天线162的配置场所的另外其它一个例子的图。图16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其它操作面板305的概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 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对于图中的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而不重复其说明。<整体结构>首先,说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像形成装置是例如具有用于依次搬运多个原稿的原稿搬运功能、用于自动地进行双面复印的再搬运功能等的数字多功能设备。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概要正面截面图。参照图1,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包括图像处理部12、图像形成部14、供纸部16、定影装置18、以及排纸部19。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主体上部搭载有自动原稿搬运装置20和图像读取部30。自动原稿搬运装置20包括原稿台22、自动搬运部23、以及搬运辊24。在自动原稿搬运装置20的原稿台22中,载置使复印面朝上而未图示的原稿。搬运辊24将原稿依次送入搬运路径,该原稿被搬运至自动搬运部23。在搬运路径的最末端,配置有作为倾斜校正部的套准调节棍(register roller)26。套准调节辊26通过与图像读取部30的扫描定时同步地进行旋转,从而以使原稿在狭缝玻璃(slit glass) 28上通过的方式进行搬运。图像读取部30包括第I扫描单元32、第2扫描单元34、成像透镜36、以及CXD等摄像元件38。第I扫描单元32包括通过狭缝玻璃28向原稿照射光的光源和反射镜。第2扫描单元34包括将反射光引导到成像透镜36的两个反射镜。当原稿在配置于图像读取部30上部的狭缝玻璃28上通过时,第I扫描单元32通过向原稿照射光而接收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反射光经由第2扫描单元34以及成像透镜36而入射到摄像元件38上。S卩,第I扫描单元32、第2扫描单元34以及成像透镜36通过使印刷于原稿的图像成像到摄像元件38上来读取印刷在原稿上的图像。图像处理部12根据来自摄像元件38的电信号来生成图像数据。即,图像处理部12根据来自摄像元件38的电信号来进行图像处理。更详细地说,图像处理部12根据来自摄像元件38的电信号(模拟信号),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数字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临时保存到后述的存储部110。图像形成部14包括图像承载体10、带电装置42、图像写入部44、显像装置46、以及转印装置48。带电装置42沿着图像承载体10的外周面而配置。通过使图像承载体10沿着带电装置42旋转,带电装置42使图像承载体10的表面大致均匀地带电。图像写入部44在图像承载体10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像装置46使带电潜像进行显像而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48将图像承载体10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P。清洁装置49清扫转印后的图像承载体10的表面。 另一方面,供纸部16包括供纸盒52 (51A、52B)。供纸盒52收容转印纸P。在供纸盒52内配置了可动板53。通过板簧等施力部件,可动板53的自由端始终朝向上方向被施力。根据这种结构,配置在可动板53上的多个转印纸P中的位于最上的转印纸P与拾取辊54接触。拾取辊54将与拾取辊54接触的转印纸P从供纸盒52排出。分离辊54A将多个转印纸P —张一张地进行分离。多个中间辊56引导转印纸P,并且将转印纸P搬运至下套准调节辊58。下套准调节辊58配合供纸定时而将转印纸P送入转印装置48。如上所述,转印装置48将形成在图像承载体1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P。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纸P被搬运到定影装置18。定影装置18对转印纸P实施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处理。之后,排纸辊72通过夹持转印纸P而将转印纸P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I的外部。即,印刷了图像的转印纸P被载置到排纸台74上。另外,操作面板300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前面,接受来自用户的向图像形成装置I的各种指示。〈硬件结构〉接着,说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硬件结构。图2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参照图2,图像形成装置I包括CPlXCentral Pro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100、存储部110、通信部120、定时器126、打印机130、扫描仪140、电源控制部150、电源部152、人感传感器160、以及操作面板300。CPU 100读出在后述的存储部11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预先保存的程序,并依次执行程序,从而控制图像形成装置I的各部分。更详细地说,CPU 100通过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后述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处理。存储部110 通过 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112、RAM (Random Access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114、HDD (Hard Disk Drive :硬盘驱动器)116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来实现。ROM 112预先保存由CPU 100执行的程序,RAM 114临时存储CPU 100的程序部分的执行所需的数据。HDD 116能够非易失地保存较大容量的数据,例如保存多个通过后述的扫描仪140读取图像而取得的图像数据等。
通信部120通过网络接口等来实现。通信部120按照规定的协议,经由网络而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等。例如,通信部120接收来自用户的认证印刷处理。定时器126是对时刻进行计时的部位,将与计时的时刻相应的信号发送给CPU100。CPU 100能够根据该信号例如以一定时间间隔进行预先确定的处理。打印机130根据图像数据而将图像印刷到转印纸P。打印机130包括图像处理部12、图像形成部14、供纸部16、定影装置18、以及排纸部19作为主要结构要素。扫描仪140光学地读取原稿而得到图像数据,并作为数据而存储到存储部110。扫描仪140包括图像读取部30作为主要结构要素。电源控制部150对来自CPU 100的指示进行响应,将来自电源部152的电力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I的大致所有的部位(普通模式)、或仅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I的一部分部位(省电模式),从而进行图像形成装置I的电力供给控制。例如,电源控制部150在省电模式时停止向后述的面板控制部310供给来自电源部152的电力,从而降低功耗。电源部152具有从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电路,通过变换了的直流电压而使图像形成装置I进行动作。人感传感器160配置于后述的操作面板300,针对规定的检测区域检测有无人体。例如,人感传感器160由静电电容式传感器构成,包括后述的检测电极(天线162)和传感器电路控制部164。具体地说,传感器电路控制部164将由天线162检测出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变换为检测信号而输出到CPU 100。此外,如果人感传感器160在省电模式时检测出用户,则CPU 100解除省电模式,使图像形成装置I转移到普通模式。此外,在本例中,以人感传感器160是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静电电容式传感器,只要是具有检测人体的功能的传感器即可,也可以是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其它人感传感器。操作面板300包括面板控制部310、作为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器320、IXD (Liquid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330、以及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操作键340。但是,显示器320例如也可以是有机EL显示器,IXD驱动电路330也可以是有机EL显示器驱动电路。此外,在后面详细叙述,但是在操作面板300中将人感传感器160配置到规定的位置。图3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3,为了使用户执行各种模式的显示、设定等,而在操作面板300的显示器320中安装有触摸面板350。另外,操作键340 (操作键组340A、340B)例如包括进行数值的输入的数字键(ten key)、用于使复印/扫描等动作开始的开始键、用于清除所输入的数值的清除键、用于指示复印/扫描动作的停止的停止键、用于放弃所设定的模式以及作业的复位键。图4是表示在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的显示器320中安装的触摸面板350的结构的概要图。参照图4 ,触摸面板350的结构是使薄膜基板352与玻璃基板356平行地重叠的结构,在薄膜基板352与玻璃基板356的各自相对的面形成有铟锡氧化物等透明导电膜。薄膜基板352和玻璃基板356通常以规定的距离分离,因此通过用手指等来按下从而接触并通电。另外,在玻璃基板356的与薄膜基板352相对的一侧形成有未图不的隔离物,以使不会由于因为外在原因所致的薄膜的弯曲而引起误接触。接着,说明针对触摸面板350的来自用户的输入的检测方式。在薄膜基板352中,在左右两端设置有X电极354A以及354B,在玻璃基板356中,在上下两端设置有Y电极358A以及358B。关于X坐标的检测,如果向X电极354A施加规定的电压V,并对X电极354B进行接地连接,则能够在薄膜基板352的X方向上通过透明导电膜的电阻来实现电位梯度。并且,当通过玻璃基板356而由A/D变换器检测出接触点的电位时,能够根据分压来检测接触点的X坐标。同样地,通过未图示的切换开关向Y电极358A以及358B施加规定的电压,也能够检测Y坐标。图5是表示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的操作键340对应的检测部的概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5,操作键340的检测部例如由矩阵电路和面板控制部310构成,其中,该矩阵电路具有4条X8条的矩阵状的布线以及在该布线的各交点具有操作键,该面板控制部310具有分别与该矩阵电路的行方向的各布线连接的4条输出端口以及与列方向的各布线连接的8条输入端口。从各个输出端口依次输出各个扫描信号(KEYSCAMT3),读取输入到各自对应的输入端口的检测信号的电压,从而能够检测按下了哪个操作键340。例如,在扫描信号KEYSCAN0输出了 “H”电平状态的情况下,当用户按下了操作键X时,与操作键X对应的检测信号KEYRET7的电压成为“L”电平状态,检测信号KEYREIXT6的电压成为“H”电平状态,因此能够检测用户按下了操作键X的情形。<动作模式>接着,说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动作模式。

图6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中的普通模式以及省电模式时的电力控制内容的图。参照图6,首先说明普通模式时的电力控制内容。在普通模式时,CPU 100对电源控制部150进行指示而停止配置于操作面板300的人感传感器160的电力供给,对其以外的部位供给电力。这是因为在普通模式时,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面板300而能够执行图像形成装置I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人感传感器160来检测用户的必要性低,因此实现图像形成装置I的低功耗化。此时,由于向面板控制部310供给着电力,因此图像形成装置I能够检测来自用户的对于操作键340、触摸面板350的输入,另外由于向LCD驱动电路330也供给着电力,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显示器320来识别各种信息。接着,说明省电模式A时的电力控制内容。在省电模式A时,CPU 100对电源控制部150进行指示而停止向配置于操作面板300的人感传感器160以及LCD驱动电路330供给电力,向面板控制部310供给电力。这是因为省电模式A是处于普通模式与作为功耗更低的模式的后述的省电模式B的转移阶段的模式,因此相对于普通模式,停止功耗量大的LCD驱动电路330的电力供给。此时,由于向面板控制部310供给着电力,因此图像形成装置I能够检测来自用户的对于操作键340、触摸面板350的输入,当进行该检测时CPU 100使图像形成装置I转移到普通模式。接着,说明省电模式B时的电力控制内容。
在省电模式B时,CPU 100对电源控制部150进行指示而停止向配置于操作面板300的面板控制部310以及LCD驱动电路330供给电路,向人感传感器160供给电力。这是将图像形成装置I的电力进一步低功耗化。此时,由于不向面板控制部310供给电力,因此无法检测来自用户的对于操作键340、触摸面板350的输入。但是,由于向人感传感器160供给着电力,因此能够在规定检测区域内检测用户。因而,当通过人感传感器160检测出用户时,CPU 100使图像形成装置I转移到普通模式。接着,说明图像形成装置I的动作模式的转移处理过程。图7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动作模式的转移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参照图7,首先在普通模式下(步骤S102),为了测量图像形成装置I的普通模式动作状态的时间,根据CPU 100的指示,定时器126开始普通模式时间的测量(步骤S104)。接着,操作面板300根据面板控制部310中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接受了来自用户的输入指示(步骤S106)。当操作面板300判断为接受了来自用户的输入指示时(在步骤S106中为“是”的情况下),根据CPU 100的指示,定时器216返回到步骤S104而从最初开始重新进行普通模式动作时间的测量。另一方面,当操作面板300判断为没有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指示时(在步骤S106中为“否”的情况下),根据CPU 100的指示,定时器126继续进行普通模式动作时间的测量。接着,CPU 100判断由定时器126测量的普通模式动作时间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步骤S108)。CPU 100在判断为普通模式动作时间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时(在步骤S108中为“否”的情况下),重复进行从步骤S106起的处理。另一方面,CPU 100在判断为普通模式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时(在步骤S108中为“是”的情况下),使图像形成装置I从普通模式转移到省电模式A (步骤S110)。具体地说,根据CPU 100的指示,电源控制部150进行上述说明的省电模式A时的电力控制。接着,为了测量图像形成装置I的省电模式A的动作状态的时间,根据CPU 100的指示,定时器126开始测量省电模式A的动作时间(步骤S112)。接着,操作面板300根据面板控制部310中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接受了来自用户的输入指示(步骤S114)。当操作面板300判断为接受了来自用户的输入指示时(在步骤S114中为“是”的情况下),CPU 100使图像形成装置I从省电模式A转移到普通模式(步骤S122)而结束处理。具体地说,根据CPU 100的指示,电源控制部150进行上述说明的普通模式时的电力控制。另一方面,在操作面板300判断为没有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时(在步骤S114中为“否”的情况下),根据CPU 100的指示,定时器126继续进行省电模式A的动作时间的测量。接着,CPU 100判断由定时器126测量的省电模式A的动作时间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步骤S116)。CPU 100在判断为省电模式A的动作时间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时(在步骤S116中为“否”的情况下),重复进行从步骤S114起的处理。另一方面,CPU 100在判断为省电模式A的动作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时(在步骤S116中为“是”的情况下),使图像形成装置I从省电模式A转移到省电模式B (步骤S118)。具体地说,根据CPU 100的指示,电源控制部150进行上述说明的省电模式B时的电力控制。接着,CPU 100根据人感传感器160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检测出人体(步骤S120)。CPU 100在判断为没有检测出人体时(在步骤S120中为“否”的情况下),维持步骤S120的状态,并维持省电模式B的状态。另一方面,CPU 100在判断为检测出人体时(在步骤S120中为“是”的情况下),CPU 100使图像形成装置I从省电模式B转移到普通模式(步骤S122)而结束处理。(人感传感器的概要)接着,说明人感传感器160的概要。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人感传感器160的结构的概要说明图。参照图8,人感传感器160是静电电容式的传感器,在电路的一部分中设置检测电极(天线162),将由于物体接近天线162而产生的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变换为电信号,从而检测人体的接近。概要地说,人感传感器160在其内部具有检测电容Cr以及基准电容Co,通过比较检测电容Cr和基准电容Co来检测电容的变化Λ C。例如,当用户的操作手指接近天线162时,操作手指和天线162之间的电容Cp的容量会增加,因此通过比较电容(Cp+Cr)与基准电容(Co)来检测Λ C。根据检测出的Λ C的电容变化,传感器内部的未图示的振荡电路进行振荡,流过电路的电流增大,因此当超过预先设定的电流设定值时,通过输出电路将检测信号输出到CPU 100。CPU 100根据该检测信号,判断是否检测出人体。(人感传感器的配置场所) 接着,说明人感传感器160的天线162的配置场所。图9是表示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人感传感器160对应的天线162的配置场所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与图6中的人感传感器160对应的天线162的配置场所不限于此,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用途而设定各种配置场所。参照图9,操作面板300包括操作键340(操作键组340Α、340Β)、安装于显示器320的触摸面板350、以及天线162Α 162C。天线162Α 天线162C构成为分别与人感传感器160连接,从任一个天线都能够检测用户的操作。天线162Α配置成用除去显示器320侧的一个边的-字型来包围操作键组340Α。与天线162Α连接的人感传感器160能够检测要按下操作键组340Α的用户。此外,配置图案不限于此,例如天线162Α也可以将操作键组340Α的四周全部包围。天线162Β以沿着操作键组340Β的方式配置在下方侧。与天线162Β连接的人感传感器160能够检测要按下操作键组340Β的用户。此外,配置图案不限于此,例如天线162Β也可以将操作键组340Β的四周全部包围。天线162C配置成包围显示器320的外周。与天线162C连接的人感传感器160能够检测要按下触摸面板350的用户。此外,配置图案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沿着外周而配置成-字型,或配置成L字型。此外,在本例中,说明了天线162A162C与一个人感传感器160连接而检测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方式,但是也能够与各自对应而设置独立的人感传感器。此外,以下的天线也相同。接着,说明天线162的更详细的配置场所。图10是表示在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面板300的印刷基板380上配置的天线162与操作键340及触摸面板350的检测部390的位置关系的图。参照图10,在印刷基板380Α中配置有天线162Α以及检测部390Α。在印刷基板380B中配置有天线162B以及检测部390B。在印刷基板380C中配置有天线162C以及检测部390C。此外,天线162A 162C以在物理上不与检测部390A 390C干涉的方式沿着印刷基板380的外周而配置。检测部390A以及390B分别检测针对操作键组340A以及340B的用户的输入,例如根据图5中说明的检测方式来进行检测。检测部390C检测针对触摸面板350的用户的输入,例如根据图4中说明的检测方式来进行检测。接着,说明操作面板300的截面结构。图11是沿着图9的线A-A’的操作面板300的概要截面图。参照图11,以在物理上不与在印刷基板380A上配置的操作键组340A的检测部390A干涉的方式配置了天线162A。另外,同样地以在物理上不与在印刷基板380B上配置的操作键340B的检测部390B干涉的方式配置了天线162B。此外,与天线162A连接的人感传感器160的检测范围设定成能够检测要按下操作键组340A的用户,与天线162B连接的人感传感器160的检测范围设定成能够检测要按下操作键组340B的用户。 图12是沿着图9的线B-B’的操作面板300的概要截面图。参照图12,在触摸面板350的下方(印刷基板380C方向)设置有IXD组件360,在IXD组件360的下方设置有印刷基板380C。以对于IXD组件360和在印刷基板380C上配置的检测部390B在物理上不干涉的方式配置有天线162B以及天线162C。此外,与天线162B连接的人感传感器160的检测范围设定成能够检测要按下操作键组340B的用户。另外,同样地与天线162C连接的人感传感器160的检测范围设定成能够检测要按下触摸面板350的用户。通过以上,能够利用操作面板300中的印刷基板380的已有的空间来配置天线162,能够由人感传感器160来检测人体。另外,如上所述,通过电源控制部150,在省电模式时向人感传感器160供给电力但是不向面板控制部310供给电力,因此面板控制部310的功能、即检测部390的功能变得无效。因而,在将检测部390的功能设为有效时所产生的信号变化所致的噪声不会对人感传感器160的天线162带来影响,因此即使与检测部390相邻地配置天线162也能够维持人感传感器160的检测精度。另外,由于能够与检测部390相邻地配置天线162,因此不使用传感器专用基板而能够实现图像形成装置I的小型化。图13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天线的配置的图。参照图13,在此示出沿着线B-B’的操作面板的概要截面图的一部分。在本例中,示出了与以覆盖印刷基板的方式设置的框体(树脂外壳)接合而配置有作为导线形状等的线状导电体的天线162B、162C的情况。根据该结构,相比于在印刷基板设置天线162BU62C的情况,与进入操作键组等的用户的操作手指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检测灵敏度得到提高。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另行设置用于使框体的保持稳定的保持部件。另外,在本例中,关于与操作键组对应的天线的配置,以使操作对应的操作键组的操作手指在天线上方横穿的方式靠近地进行了配置。即,相对于操作手指的设想的操作进入方向,在跟前侧配置了天线。通过该配置,相比于配置在里侧的情况,能够更早地检测操作手指,检测灵敏度得到提高。
图14是表示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人感传感器160对应的天线162的配置场所的其它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14,在操作面板300A中包括操作键340 (操作键组340A、340B)、安装于显示器320的触摸面板350、以及与人感传感器160连接的天线162D、162B、162C。天线162C配置成包围显示器320的外周,能够检测要按下触摸面板350的用户。此外,配置图案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沿着外周而配置成〕字型,或配置成L字型。天线162D以与天线162C的一个边夹着操作键组340A的方式配置在与天线162C的一个边相反的方向上。与天线162D连接的人感传感器160能够检测要按下操作键组340A的用户。此外,配置图案不限于此,例如天线162D也可以将操作键组340A的四周全部包围。天线162B以沿着操作键组340B的方式配置在下方侧。与天线162B连接的人感传感器160能够检测要按下操作键组340B的用户。此外,配置图案不限于此,例如天线162B也可以将操作键组340B的四周全部包围。图15是表示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人感传感器160对应的天线162的配置场所的另外其它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15,在操作面板300B中包括操作键340 (操作键组340A、340B)、安装于显示器320的触摸面板350、以及与人感传感器160连接的天线162EU62C。天线162C配置成包围显示器320的外周,能够检测要按下触摸面板350的用户。此外,配置图案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沿着外周而配置成〕字型,或配置成L字型。天线162E以使检测针对操作键组340A以及操作键组340B的一部分的用户的操作的方式配置成L字型。此外,关于操作键组340B的剩余的一部分,通过天线162C来检测用户的操作。通过由一个天线来检测多个操作键组,能够使天线的布局变得简易。图16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其它操作面板305的概要的图。
参照图16的(A) (B),在此示出可动式的操作面板305的一个例子。图16的(A)表示在显示器320的背后收纳了操作键组340A的情况。图16的(B)表示能够滑动显示器320来对操作键组340A进行操作的状态。如图16的(A)所示,对应于触摸面板350和操作键组340C而设置成使天线162P包围其外周。另外,对应于操作键组340B,沿着操作键组340B的操作键的排列而配置有天线162Q。此外,天线162Q不需要特别配置成一条直线状,也可以配合操作键的形状等而弯曲地配置。另外,如图16的(B)所示,对应于操作键组340A而配置成使天线162A以-字型来包围操作键组340A。关于其它点与上述说明相同,因此不重复其详细的说明。虽然描述和详细例示了本发明,但是清楚地理解对本发明进行的描述和详细例示仅仅是通过举例和示例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通过限制的方式进行的,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所附权利要求的术语来解释。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动作模式具有普通模式和功耗比所述普通模式小的省电模式,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操作部, 所述操作部具有输入来自用户的规定的指示的操作区域,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第I检测部,与所述操作区域对应地配置,在所述普通模式时,检测向所述操作区域的来自用户的输入; 电源控制部,对所述普通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的电源供给进行控制,关闭所述省电模式下的向所述第I检测部的电源供给;以及 第2检测部,在所述省电模式时,检测向所述操作区域的来自用户的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具有多个操作区域, 所述第2检测部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操作区域而独立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所述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 所述检测天线分别对应于所述操作部中设置的多个操作区域而相邻地设置, 所述检测天线对分别进入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多个操作区域中的操作手指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所述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 所述操作部具有设置了触摸面板的第I操作区域、以及设置了规定的键组的第2操作区域, 所述检测天线以包围所述第I操作区域以及所述第2操作区域的外周的方式配置,所述检测天线对分别进入所述第I操作区域以及所述第2操作区域中的操作手指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所述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 考虑进入所述操作区域的操作手指的方向,以使所述操作手指在所述检测天线上方横穿的方式配置所述检测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所述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 所述操作部具有设置了第I键组的第I操作区域、以及设置了第2键组的第2操作区域, 所述检测天线对进入所述第I以及第2操作区域中的操作手指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所述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 所述操作部具有触摸面板的第I操作区域、以及设置了规定的键组的第2操作区域, 所述检测天线具有 第I子检测天线,以包围所述第I操作区域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以及 第2子检测天线,以除了与所述第I操作区域相邻的一方而包围所述第2操作区域的外周的方式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所述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 所述操作部具有设置了触摸面板的第I操作区域、以及设置了规定的键组的第2操作区域, 所述检测天线具有 第I子检测天线,以包围所述第I操作区域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以及第2子检测天线,以夹着所述第2操作区域的方式配置在与所述第I子检测天线相反的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了所述触摸面板的第I操作区域构成为能够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所述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 所述检测天线形成在与所述第I检测部相同的印刷基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检测部包括检测天线、以及与所述检测天线连接的检测电路, 所述检测天线由线状导电体形成, 所述检测天线以与覆盖设置了所述第I检测部的印刷基板的树脂外壳接合的方式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动作模式,还具有功耗比所述普通模式小、且功耗比所述省电模式大的第2省电模式, 所述操作部具有显示信息的显示部, 所述电源控制部在所述第2省电模式下进行向所述第I检测部的电源供给,关闭向所述显示部的电源供给。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控制部在所述普通模式下关闭向所述第2检测部的电源供给。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动作模式具有普通模式和功耗比普通模式小的省电模式,包含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操作部,操作部具有输入来自用户的规定的指示的操作区域,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第1检测部,对应于操作区域而配置,在普通模式时检测向操作区域的来自用户的输入;电源控制部,控制普通模式和省电模式下的电源供给,关闭省电模式下的向第1检测部的电源供给;以及第2检测部,在省电模式时检测向操作区域的来自用户的输入。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3037128SQ2012103666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4日
发明者船川尚孝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