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64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附着在移动体上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这些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附着调色剂的移动体。作为这种移动体,例如有形成调色剂像的感光体、将形成在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的中间转印体、将在转印位置处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的转印部件
坐寸o此外,在转印部件上不形成调色剂像。但是,在纸张的双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由于先形成图像的纸张的一面(表面)与转印部件接触,因此有时纸张表面的调色剂附着在转印部件上。残留在转印了调色剂像后的感光体上、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附着在转印部件上的调色剂是通过清洁装置来去除。这种清洁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清洁装置具有与作为移动体的像承载体的表面抵接的多个刷滚(brush roll),对至少两个刷滚分别施加互不相同的极性的偏压。而且,将施加与调色剂的标准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偏压的刷滚的表面速度设定为比施加与调色剂的标准的带电极性相同极性的偏压的刷滚的表面速度快。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清洁装置具备与作为移动体的像保持部件的表面接触的第一刷部件、第二刷部件以及第三刷部件。第二刷部件与第一刷部件相比配置在像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下游侧,第三刷部件与第二刷部件相比配置在像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下游侧。而且,对第一刷部件和第二刷部件施加不同极性的偏压,并且使第三刷部件的机械刮取力大于第一刷部件和第二刷部件的机械刮取力。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239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369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清洁装置中,配置在移动体的移动方向的最上游的刷首先回收残留在移动体上的调色剂。因此,有可能在配置在最上游的刷中进入超过该刷的调色剂回收功能的调色剂。而且,如果在配置在最上游的刷中进入超过调色剂回收功能的调色剂,则产生如下问题未被回收而滞留于刷内的调色剂再附着在像保持部件上,或者导致使刷的电阻上升。另外,为了去除像保持部件的大量的调色剂,需要提高对刷施加的偏压,因此有时引发放电,导致放电生成物附着在像保持部件、刷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以往技术中的实际情况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调色剂滞留于刷、且能够减轻放电生成物引起的对刷的应力的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清洁装置具备上游清洁刷、下游清洁刷、清洁棍、第一偏置施加部、第二偏置施加部以及第三偏置施加部。上游清洁刷与附着调色剂的移动体的表面接触。下游清洁刷与上游清洁刷相比配置在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与移动体的表面接触。清洁辊与下游清洁刷相比配置在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与移动体的表面接触。第一偏置施加部对上游清洁刷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第二偏置施加部对下游清洁刷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且设定为施加到上述上游清洁刷的偏压的绝对值以上的偏压。第三偏置施加部对清洁辊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偏压。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移动体,其在表面附着调色剂;以及上述清洁装置,其去除附着在移动体上的调色剂。在本发明的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上游清洁刷和下游清洁刷去除附着在移动体的表面上的带电为标准极性的调色剂。因此,在去除附着在移动体的表面上的大量的调色剂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一次去除大量的调色剂,因此能够将施加到各清洁刷的偏压抑制为较低。由此,放电的引发得到抑制,能够减轻放电生成物引起的对刷的应力。另外,在本发明的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中,施加到下游清洁刷的偏压的绝对值被设定为施加到上游清洁刷的偏压的绝对值以上。因此,在下游清洁刷中也去除规定量的调色剂,因此能够使与调色剂去除有关的负荷不偏于上游清洁刷。其结果,能够避免超过调色剂回收功能的调色剂进入上游清洁刷,能够抑制调色剂滞留于上游清洁刷。并且,在本发明的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中,对清洁辊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偏压,因此能够通过清洁辊去除带电为与标准极性相反极性的调色剂以及添加在调色剂中的蜡、润滑剂。其结果,能够防止或抑制调色剂以及添加在调色剂中的蜡、润滑剂以被膜状粘着在移动体的表面的生膜(filming)的产生。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调色剂滞留于刷,并且能够减轻放电生成物弓I起的对刷的应力。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转印部和清洁装置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概要结构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偏压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11是表示施加到清洁刷的偏置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的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1、151、201 :图像形成装置;10 :原稿输送部;20 :纸张收纳部;30 :图像读取部;40 :图像形成部;41 :感光体;42 :带电部;43 :曝光部;44 :显像部;45 :清洁部;50 :中间转印带;51 :—次转印部;52 :二次转印对置辊;53 :带清洁装置;60 :二次转印部;61 :二次转印辊;62 :驱动辊;64、65、66、67 :从动辊;68 :二次转印带;70、170、270、370 :清洁装置;71 上游清洁刷;72 :下游清洁刷;73 :清洁辊;75 :第一偏置施加部;76 :第二偏置施加部;77 第三偏置施加部;79A、79B、79C :刀片;80 :定影部;81 :定影上辊;82 :定影下辊;91 :第一电源部;92 :第二电源部;93 :第三电源部;100 :控制基板;101 CPU ;102 R0M ;103 =RAM ;104 :硬盘驱动器(HDD) ;105 :操作显示部;107 :系统总线;106 :图像处理部;171 :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271 :电荷赋予部'212 :第四电源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f图11来说明用于实施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对共同的部件附加了同一标记。另外,按以下顺序进行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2.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3.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4.图像形成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1.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I通过电子照像术方式在纸张上形成图像,是将黄色(Y)、品红(M)、青色(C)以及黑色(Bk)这四个颜色的调色剂重叠的串联(tandem)形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I具有原稿输送部10、纸张收纳部20、图像读取部30、图像形成部40、中间转印带50、二次转印部60、清洁装置70、定影部80以及控制基板100。原稿输送部10具有放置原稿的原稿供纸台11、多个棍12、输送鼓13、输送导轨14、原稿排出辊15以及原稿排出托盘16。放置在原稿供纸台11上的原稿G通过多个辊12和输送鼓13 —张一张地输送到图像读取部30的读取位置。输送导轨14和原稿排出辊15将通过多个辊12和输送鼓13输送的原稿G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16。图像读取部30读取通过原稿输送部10输送的原稿G或载置于原稿台31的原稿的图像,来生成图像数据。具体地说,原稿G的图像被灯L照射。来自原稿G的反射光按第一反射镜单元32、第二反射镜单元33、透镜单元34的顺序被导入,并成像于撮像元件35的受光面。撮像元件35将所入射的光进行光电转换来输出规定的图像信号。被输出的图像信号通过进行A/D转换,制作成图像数据。另外,图像读取部30具有图像读取控制部36。图像读取控制部36对通过A/D转换所制作的图像数据实施“黑点”校正、抖动(dither)处理、压缩等处理,并保存到控制基板100的RAM 103(参照图4)中。此外,图像数据不限定于从图像读取部30输出的数据,也可以是从与图像形成装置I连接的个人计算机、其它图像形成装置等外部装置接收到的数据。纸张收纳部20配置在装置主体的下部,与纸张S的尺寸、种类相应地设置有多个。该纸张S通过供纸部21被供纸并送至输送部23,通过输送部23输送至作为转印位置的二次转印部60。另外,在纸张收纳部20的附近设置有手动供纸部(manual sheet feedingsection)220从该手动供纸部22向转印位置输送没有收纳在纸张收纳部20中的尺寸的纸张、具有标签的标签纸、OHP薄片等特殊纸。

在图像读取部30与纸张收纳部20之间配置有图像形成部40和中间转印带50。图像形成部40具有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4011、40(、401(,以形成黄色(Y)、品红(M)、青色(C)、黑色(Bk)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像。第一图像形成单元40Y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像,第二图像形成单元40M形成品红的调色剂像。另外,第三图像形成单元40C形成青色的调色剂像,第四图像形成单元40K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像。这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0Y、40M、40C、40K分别具有同一结构,因此,在此说明第一图像形成单元40Y。第一图像形成单元40Y具有鼓状的感光体41、配置在感光体41的周围的带电部42、曝光部43、显像部44以及清洁部45。感光体4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进行旋转。带电部42对感光体41提供电荷来使感光体4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部43根据从原稿G读取出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对感光体41的表面进行曝光操作,由此在感光体41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像部44使黄色的调色剂附着在形成于感光体41的静电潜像。由此,在感光体41的表面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像。此外,第二图像形成单元40M的显像部44使品红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41上,第三图像形成单元40C的显像部44使青色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41上。而且,第四图像形成单元40K的显像部44使黑色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41上。清洁部45去除残留在感光体4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被转印到表示中间转印体的一例的中间转印带50。中间转印带50形成为无接头(环)状,架设在多个辊上。该中间转印带50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沿与感光体41的旋转(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在中间转印带50中的与各图像形成单元40Y、40M、40C、40K的感光体41相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次转印部51。该一次转印部51对中间转印带50施加与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由此将附着在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
而且,通过中间转印带50进行旋转驱动,在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依次转印由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0Y、40M、40C、40K形成的调色剂像。由此,在中间转印带50上,黄色、品红、青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像重叠而形成彩色图像。另外,带清洁装置53与中间转印带50相对置。该带清洁装置53对结束了调色剂图像向纸张S的转印的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进行清扫。在中间转印带50附近、且输送部23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配置有二次转印部60。该二次转印部60使通过输送部23送过来的纸张S与中间转印带50接触,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50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S。清洁装置70与二次转印部60相对置。关于这些二次转印部60和清洁装置70,稍后详细说明。在二次转印部60中的纸张S的排出侧设置有定影部80。该定影部80对纸张S进行加压及加热,使转印后的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S。定影部80例如由作为一对定影部件的定影上辊81和定影下辊82构成。定影上辊81和定影下辊82以相互压接的状态配置,作为定影上棍81与定影下棍82的压接部,形成定影密合部。在定影上辊8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部。通过来自该加热部的辐射热,定影上辊81的辊部被加温。然后,定影上辊81的辊部的热传递到纸张S,由此纸张S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纸张S以通过二次转印部60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面(定影对象面)与定影上辊81相向的方式被输送,并通过定影密合部。因而,对通过定影密合部的纸张S进行利用定影上辊81和定影下辊82的加压以及利用定影上辊81的辊部的热的加热。在定影部80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配置有切换门24。切换门24对通过了定影部80的纸张S的输送路径进行切换。即,在进行单面图像形成中的面朝上(face up)的排纸的情况下,切换门24使纸张S直线前进。由此,纸张S通过一对排纸辊25被排出。另外,在进行单面图像形成中的面朝下(face down)的排纸以及双面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切换门24向下方引导纸张S。在进行面朝下的排纸的情况下,在通过切换门24向下方引导纸张S之后,通过纸张反转输送部26将表面和背面反转并向上方输送。由此,表面和背面反转的纸张S通过一对排纸辊25被排出。在进行双面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在通过切换门24向下方引导纸张S之后,通过纸张反转输送部26将表面和背面反转,通过再供纸路径27再次送至转印位置。在一对排纸辊25的下游侧也可以配置后处理装置,该后处理装置将纸张S折叠,或者对纸张S进行装订处理等。[二次转印部]接着,参照图2来说明二次转印部60。图2是表示二次转印部60和清洁装置70的说明图。如图2所示,二次转印部60具备二次转印辊61、驱动辊62、从动辊64、65、66、67以及二次转印带68。二次转印棍61经由二次转印带68和中间转印带50压接到二次转印对置辊52。而且,二次转印辊61与中间转印带50接触的密合部被作为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50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S的转印位置。驱动棍62通过电动机等的旋转驱动部(未图示)进行旋转。从动棍65、66、67隔着二次转印带68与清洁装置70的后述的上游清洁刷71、下游清洁刷72以及清洁辊73相对置。这些从动辊65、66、67与地(GND)相连接(参照图3)。二次转印带68架设在二次转印辊61、驱动辊62以及从动辊64 67,构成为能够沿与纸张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进行旋转。通过驱动辊62的驱动而该二次转印带68进行旋转,来将纸张S输送到转印位置。二次转印带68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附着调色剂的移动体的一例。在该二次转印带68上不形成调色剂像。但是,例如在纸张S的双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先形成图像的纸张S的一面(表面)与二次转印带68接触,因此有时纸张S的一面上的调色剂附着在二次转印带68上。附着在该二次转印带68上的调色剂T是通过清洁装置70来去除。[清洁装置]接着,参照图2和图3来说明清洁装置70。图3是表示清洁装置70的概要结构图。清洁装置70具备上游清洁刷71、下游清洁刷72、具有弹性的清洁辊73、第一偏置施加部75、第二偏置施加部76以及第三偏置施加部77。上游清洁刷71与二次转印带68接触,隔着二次转印带68而与从动辊65相对置。该上游清洁刷71是导电性刷,通过电动机等的旋转驱动部(未图示)沿与二次转印带68的旋转(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且,通过电吸引和机械刮取力来去除残留在二次转印带68上的调色剂等残留物。下游清洁刷72与上游清洁刷71相比配置在二次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也就是说,将二次转印带68与中间转印带50接触的密合部作为最上游,下游清洁刷72与上游清洁刷71相比配置在二次转印带68的移动(旋转)方向下游侧。下游清洁刷72与二次转印带68接触,隔着二次转印带68而与从动辊66相对置。另外,下游清洁刷72与上游清洁刷71同样是导电性刷,通过电动机等的旋转驱动部(未图示)沿与二次转印带68的旋转(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且,通过电吸引和机械刮取力来去除残留在二次转印带68上的调色剂等残留物。作为上游清洁刷71和下游清洁刷72的材料,例如能够应用尼龙树脂、聚酯树脂、丙烯树脂、维尼纶树脂等树脂。另外,还能够应用将尼龙树脂、聚酯树脂、丙烯树脂、维尼纶树脂等树脂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材料。清洁辊73与下游清洁刷72相比配置在二次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也就是说,将二次转印带68与中间转印带50接触的密合部作为最上游,清洁辊73与下游清洁刷72相比配置在二次转印带68的移动(旋转)方向下游侧。清洁辊73与二次转印带68接触,隔着二次转印带68而与从动辊67相对置。该清洁辊73具有由弹性部件形成的外周部73a,该外周部73a与二次转印带68接触。作为形成清洁辊73的外周部73a的弹性部件的材料,例如能够列举泡沫聚氨酯、聚氨酯、海绵部件、橡胶部件等。清洁辊73通过电动机等的旋转驱动部(未图示)沿与二次转印带68的旋转(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且,通过电吸引和机械刮取力去除残留在二次转印带68上的调色剂、添加在调色剂中的蜡以及润滑剂等附着物。如图3所示,第一偏置施加部75形成为与上游清洁刷71接触而旋转的辊状。该第一偏置施加部75与第一电源部91电连接。而且,第一偏置施加部75当从第一电源部91提供了偏压时,将该偏压施加到上游清洁刷71。第一电源部91输出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HV)。从第一电源部91输出的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经由第一偏置施加部75施加到上游清洁刷71。由此,上游清洁刷71能够电吸引残留在二次转印带68上的带电为标准极性的调色剂等残留物。另外,第一偏置施加部75还兼有作为电吸引被上游清洁刷71回收的调色剂等残留物来进行回收的回收部的功能。被第一偏置施加部75回收的调色剂等残留物通过刀片(blade) 79A从第一偏置施加部75去除,并积存在接收部件(未图示)中。第二偏置施加部76形成为与下游清洁刷72接触而旋转的棍状。该第二偏置施加部76与第二电源部92电连接。而且,第二偏置施加部76当从第二电源部92提供了偏压时,将该偏压施加到下游清洁刷72。第二电源部92输出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HV)。从第二电源部92输出的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经由第二偏置施加部76施加到下游清洁刷72。由此,下游清洁刷72能够电吸引残留在通过上游清洁刷71后的二次转印带68上的带电为标准极性的调色剂等残留物来进行回收。另外,第二电源部92所输出的偏压的绝对值被设定为第一电源部91所输出的偏压的绝对值以上。也就是说,施加到下游清洁刷72的偏压的绝对值被设定为施加到上游清洁刷71的偏压的绝对值以上。因而,上游清洁刷71的电吸引力小于下游清洁刷72的电吸引力,或与下游清洁刷72的电吸引力大致相等。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带电为标准极性的调色剂等残留物用上游清洁刷71和下游清洁刷72分开去除。因此,能够将施加到上游清洁刷71和下游清洁刷72的偏压设定得较低。而且,能够避免上游清洁刷71中进入超过该刷的调色剂回收功能的调色剂。此外,关于第二电源部92所输出的偏压的绝对值,若考虑到抑制从各刷71、72的放电,则优选为施加到上游清洁刷71的偏压的绝对值的广2倍左右。此外,偏压的设定是由包括附着调色剂的移动体(本例的二次转印带68)、回收辊(本例的偏置施加部75 77)等的清洁系统整体的电阻值的平衡所决定。另外,第二偏置施加部76还兼有作为电吸引被下游清洁刷72回收的调色剂等残留物来进行回收的回收部的功能。被第二偏置施加部76回收的调色剂等残留物通过刀片79B从第二偏置施加部76去除,并积存在接收部件(未图示)中。第三偏置施加部77形成为与清洁辊73接触而旋转的辊状。该第三偏置施加部77与第三电源部93电连接。而且,当从第三电源部93提供偏压时,将该偏压施加到清洁辊73。第三电源部93输出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偏压(-HV)。从第三电源部93输出的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偏压经由第三偏置施加部77施加到清洁辊73。由此,清洁辊73能够电吸引残留在通过下游清洁刷72后的二次转印带68上的带电为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调色剂等残留物来进行回收。另外,第三偏置施加部77还兼有作为电吸引被清洁辊73回收的调色剂等残留物来进行回收的回收部的功能。从清洁辊73被第三偏置施加部77回收的调色剂等残留物通过刀片79C从第三偏置施加部77去除,并积存在接收部件(未图示)中。
[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的硬件结构]接着,参照图4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I的各部的硬件结构。图4是表示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I例如具有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101和用于存储CPU 101所执行的程序等的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102。此外,作为ROM 102,例如通常使用能够电擦除的可编程ROM。另外,图像形成装置I具有用作CPU 101的作业区域的RAM (Random Access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103、作为大容量存储装置的硬盘驱动器(HDD) 104以及操作显示部 105。CPU 10UR0M 102以及RAM 103搭载于上述控制基板100 (参照图1)。CPU 101是控制部的一例,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该CPU 101经由系统总线107分别与ROM 102、RAM 103、HDD 104以及操作显示部105相连接。另外,CPU 101经由系统总线107与图像读取部30、图像处理部106、图像形成部40、供纸部21、第一电源部91、第二电源部92以及第三电源部93相连接。HDD 104存储通过图像读取部30读取而获得的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或者存储已输出的图像数据等。操作显示部105是由液晶显示装置(IXD)或有机ELD(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器构成的触摸面板。该操作显示部105显示对于用户的指示菜单、与所获取的图像数据有关的信息等。并且,操作显示部105具备多个键,接受通过用户的键操作进行的各种指示、文字、数字等的数据的输入并输出输入信号。图像读取部30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图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例如,在读取彩色原稿的情况下,生成每一像素具有RGB各10比特的亮度信息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读取部30生成的图像数据、从表示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I上的外部装置的一例的PC(个人计算机)120发送到获取部108的图像数据被送到图像处理部106而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106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模拟处理、A/D转换、“黑点”校正、图像压缩等处理。此外,在本例中,说明了应用个人计算机作为外部装置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应用传真机装置等其它各种装置作为外部装置。例如,在通过图像形成装置I执行彩色印刷的情况下,将通过图像读取部30等生成的R.G.B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部106中的颜色变换LUT (Look up Table :查找表)。而且,图像处理部106将R G B数据颜色转换为Y M C Bk的图像数据。而且,对颜色转换了的图像数据进行灰度再现特性的校正、参照了浓度校正LUT的网状点(日文網点)等的网板处理、或用于强调细线的边缘处理等。图像形成部40接收通过图像处理部106进行图像处理了的图像数据,在纸张S上形成图像。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中,通过清洁装置70的上游清洁刷71和下游清洁刷72,将附着在二次转印带68的外周面(表面)上的带电为标准极性的调色剂分两次去除。因而,关于附着在二次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的大量调色剂,也可以不是一次去除,因此能够将施加到各清洁刷71、72的偏压抑制为较低。由此,放电的引发得到抑制,能够减轻放电生成物引起的对清洁刷71、72的应力。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施加到清洁装置70的下游清洁刷72的偏压的绝对值被设定为施加到上游清洁刷71的偏压的绝对值以上。因此,能够使调色剂的去除所涉及的负荷不偏于上游清洁刷71。其结果,能够避免超过调色剂回收功能的调色剂进入上游清洁刷71,能够抑制调色剂滞留于上游清洁刷71。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对清洁辊73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偏压,因此能够通过清洁辊73去除带电为与标准极性相反极性的调色剂以及添加在调色剂中的蜡、润滑剂。其结果,能够防止或抑制调色剂以及添加在调色剂中的蜡、润滑剂以被膜状粘着在二次转印带68的表面的生膜的产生。2.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接着,参照图5和图6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图5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清洁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6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系统的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51 (参照图6)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参照图4)相同的结构。该图像形成装置151与图像形成装置I的不同之处在于,清洁装置170具备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171。因而,在此,说明清洁装置170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171,对与图像形成装置I共同的部分附加同一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清洁装置170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171表示检测调色剂的带电量分布的检测部的一个具体例。作为该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171,例如能够应用通过电场使调色剂粒子偏转并根据一定时间后的偏转量测定调色剂粒子的带电量分布的带电量分布测定装置。如图5所示,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171配置在下游清洁刷72与清洁辊73之间。该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对通过了下游清洁刷72的二次转印带68上的调色剂的带电量的分布进行检测。如图6所示,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171经由系统总线107与CPU 101相连接。因而,由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171得到的检测结果经由系统总线107提供给CPU IOl0CPU 101根据由调色剂带电量检测部171得到的检测结果,设定第一电源部91和第二电源部92中的输出值。关于该输出值的初始设定处理,在后述的“偏压设定处理”中参照图7来进行说明。[调色剂的去除性能的评价]在此,表I中示出调查在改变偏压值的情况下在二次转印带68上带电为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调色剂的增加率与调色剂的去除性能的关系的实验结果。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游清洁刷,与附着调色剂的移动体的表面接触; 下游清洁刷,与上述上游清洁刷相比配置在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与上述移动体的表面接触; 清洁辊,与上述下游清洁刷相比配置在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与上述移动体的表面接触; 第一偏置施加部,对上述上游清洁刷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 第二偏置施加部,对上述下游清洁刷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且设定为施加到上述上游清洁刷的偏压的绝对值以上的偏压;以及 第三偏置施加部,对上述清洁辊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偏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施加到上述上游清洁刷和上述下游清洁刷的偏压分别被设定为通过上述下游清洁刷后在上述移动体的表面上的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调色剂的增加率为6%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荷赋予部,该电荷赋予部配置在上述上游清洁刷与上述下游清洁刷之间,对附着在上述移动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赋予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电荷。
4.根据权利要求广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游电荷赋予部,该上游电荷赋予部与上述上游清洁刷相比配置在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上游侧,对附着在上述移动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赋予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电荷。
5.根据权利要求广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偏置施加部和上述第二偏置施加部被恒压控制。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移动体,在表面附着调色剂;以及 清洁装置,去除附着在上述移动体上的调色剂, 上述清洁装置具有 上游清洁刷,与上述移动体的表面接触; 下游清洁刷,与上述上游清洁刷相比配置在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与上述移动体的表面接触; 具有弹性的清洁辊,与上述下游清洁刷相比配置在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与上述移动体的表面接触; 第一偏置施加部,对上述上游清洁刷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 第二偏置施加部,对上述下游清洁刷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且设定为施加到上述上游清洁刷的偏压的绝对值以上的偏压;以及 第三偏置施加部,对上述清洁辊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偏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部,与上述下游清洁刷相比配置在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下游侧,检测上述移动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分布;以及 控制部,根据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设定对上述上游清洁刷和上述下游清洁刷施加的偏压的值,使得通过上述下游清洁刷后在上述移动体的表面上的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调 色剂的增加率为6%以下。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调色剂滞留于刷、且能够减轻放电生成物引起的对刷的应力的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清洁装置(70)具备与二次转印带(68)的表面接触的上游清洁刷(71)、下游清洁刷(72)及清洁辊(73)、以及第一~第三偏置施加部(75,76,77)。第一偏置施加部(75)对上游清洁刷(71)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的偏压。第二偏置施加部(76)对下游清洁刷(72)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反极性、且设定为施加到上游清洁刷(71)的偏压的绝对值以上的偏压。第三偏置施加部(77)对清洁辊(73)施加与标准调色剂相同极性的偏压。
文档编号G03G21/00GK103034108SQ20121036777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日
发明者目黑太一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