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64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面板的不断普及,对液晶面板个组件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请参阅图I,图I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CF)基板11和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基板12。所述CF基板11和所述TFT基板12通过框胶 13连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显示区A’、开关元件区B’以及框胶区域C’,对应所述显示区A’,所述CF基板11的内侧涂布有第一配向膜111,所述TFT基板12的内侧涂布有第二配向膜121。其中所述第一配向膜111和所述第二配向膜121通常采用喷墨(inkjet)方式涂布形成,但是该方式易导致形成的第一配向膜111或者第二配向膜121的边缘不平整,极易影响到框胶区域C’,难易实现窄边框设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是在CF基板11上设置衬垫(PS) 112来控制第一配向膜111的边界,在TFT基板12上设置凹槽122来控制第二配向膜121的边界。但是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窄边框发展的趋势,需要将显示区A’与框胶区域C’之间的距离设计的较近,而一旦显示区A’与框胶区域C’之间的距离过近,则按照图I所示的方式形成的凹槽122很难控制所述第二配向膜121的边界,一旦第二配向膜121的边界影响至框胶区域C’,则将影响框胶13的粘接效果,进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综上,如何既能够实现窄边框设计,又能够避免配向膜对框胶的影响,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是液晶显示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既能够实现窄边框设计,又能够避免配向膜对框胶的影响,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为达到上述有益效果,本发明构造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其内侧设置有衬垫;第二基板,其包括玻璃基底以及形成于所述玻璃基底上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框胶,其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对应所述第一基板的衬垫处、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和所述玻璃基底共同形成有阻挡凹槽。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应所述第一基板的衬垫处,所述玻璃基底上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形成有断层结构,而所述玻璃基底则形成有凹陷结构,所述断层结构和所述凹陷结构共同形成所述阻挡凹槽。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显示区、开关元件区以及框胶区域;所述开关元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框胶区域之间;所述玻璃基底上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在所述开关元件区形成至少两个的开关阵列元件,所述断层结构形成于相邻的开关阵列元件之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上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通过涂布第一配向液形成第一配向膜,所 述衬垫用于阻挡所述第一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通过涂布第二配向液形成第二配向膜,所述阻挡凹槽用于阻挡所述第二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既能够实现窄边框设计,又能够避免配向膜对框胶的影响,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为达到上述有益效果,本发明构造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设置有衬垫;提供一玻璃基底,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并对该至少一层的涂布层以及所述玻璃基底进行刻蚀处理形成第二基板,其中对应所述第一基板的衬垫处,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和所述玻璃基底共同形成有阻挡凹槽;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通过框胶粘接,形成液晶显示面板。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和所述玻璃基底共同形成有阻挡凹槽的步骤具体包括提供所述玻璃基底后,在所述玻璃基底上对应所述第一基板衬垫的位置形成一凹陷结构;在所述玻璃基板上涂布形成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后,将所述凹陷结构上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进行刻蚀处理形成断层结构,所述断层结构和所述凹陷结构共同形成所述阻挡凹槽。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显示区、开关元件区以及框胶区域;所述开关元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框胶区域之间;对所述至少一层的涂布层进行刻蚀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对所述玻璃基底上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进行刻蚀处理,以在所述开关元件区形成至少两个的开关阵列元件;其中相邻的开关阵列元件之间形成所述断层结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提供所述第一基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涂布第一配向液形成第一配向膜;其中所述衬垫阻挡所述第一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形成所述第二基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涂布第二配向液形成第二配向膜;其中所述阻挡凹槽阻挡所述第二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第二基板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和玻璃基底共同形成阻挡凹槽,该阻挡凹槽可以有效的阻挡配向液流向框胶,因此有利于窄边框设计,而且避免了配向膜对框胶的影响,保证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较佳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液晶显示面板的较佳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较佳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较佳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21、第二基板22以及框胶23,所述第一基板21和所述第二基板22通过所述框胶23粘接。所述第一基板21譬如为CF基板,所述第二基板22譬如为TFT基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显示区A、开关元件区B以及框胶区域C,所述开关元件区B位于所述显示区A和所述框胶区域C之间。所述第一基板21包括玻璃基板211,所述玻璃基板211上涂布有黑色矩阵(BlackMatrix, BM)层212,所述BM层212上对应所述显示区A的位置形成有色阻层213 (譬如色阻R、色阻G、色阻B),所述色阻层213以及所述BM层212上还形成有第一透明导电层214,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4上对应所述开关元件区B的位置还形成有衬垫(PS)215,而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14上对应所述显示区A的位置形成有第一配向膜21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在所述第一基板21的显示区A涂布第一配向液,之后将所述第一配向液进行干燥固化形成所述第一配向膜216。在涂布所述第一配向液后,所述衬垫215可阻挡所述第一配向液流向所述第一基板21的框胶区域C,进而可保证形成的所述第一配向膜216不会影响到所述框胶区域C。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第二基板22包括玻璃基底221,所述玻璃基底221上形成有至少一层的涂布层,譬如以开关元件区B的TFT开关(图未标示)为例,依次为第一金属层222、绝缘层223,第一金半导体层224,第二金属层225,保护层226、第二透明导电层227,而第二基板22上对应所述显示区A的位置还形成有第二配向膜2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对所述玻璃基底221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进行曝光、显影以及刻蚀处理,以在所述开关元件区B形成开关元件(TFT)。而且,在对所述玻璃基底221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进行曝光、显影以及刻蚀处理过程中,在对应所述第一基板21的衬垫215处,使得所述第二基板22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形成一断层结构,譬如在所述开关元件区B形成至少两个的开关元件,相邻的两个开关元件之间形成所述断层结构。而所述玻璃基底211对应所述衬垫215的位置形成凹陷结构,上述断层结构和凹陷结构形成一阻挡凹槽229。而在涂布第二配向液形成所述第二配向膜228的过程中,所述阻挡凹槽231可阻挡所述第二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C,进而保证了后续形成的框胶23 —较佳的粘接效果。
显然,本发明通过在第二基板22的玻璃基底221以及开关阵列元件之间形成所述阻挡凹槽229,在通过涂布第二配向液形成所述第二配向膜228的过程中,所述阻挡凹槽229可阻挡所述第二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C,因此在制作液晶显示面板过程中,可适当的减小显示区A与框胶区域C之间的距离,仍然能够保证所述第二配向膜228不会影响所述框胶23,从而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较佳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在步骤S301中,提供第一基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待形成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显示区、开关元件区以及框胶区域,其中开关元件区位于显示区和框胶区域之间。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形成衬垫,所述衬垫位于所述开关元件区,且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还形成有第一配向膜,该第一配向膜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涂布第一配向液形成,在涂布所述第一配向液后,所述衬垫可阻挡所述第 一配向液流向框胶区域,进而可保证形成的所述第一配向膜不会影响到所述框胶区域。由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制作过程已经为成熟技术,因此不再详细的对第一基板进行描述。在步骤S302中,提供一玻璃基底,在所述玻璃基板上涂布形成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在步骤S303中,对所述至少一层的涂布层以及所述玻璃基底进行曝光、显影以及刻蚀处理形成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和所述玻璃基底共同形成有阻挡凹槽,所述阻挡凹槽对应所述第一基板的衬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所述阻挡凹槽在提供所述玻璃基底后,首先在所述玻璃基底形成一凹陷结构,并使得该凹陷结构对应所述第一基板的衬垫。之后在所述玻璃基板上涂布形成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在所述开关元件区对所述至少一层的涂布层进行曝光、显影以及刻蚀处理形成至少两个的开关元件,相邻的开关元件之间形成一断层结构,且该断层结构位于所述凹陷结构上方,该断层结构与凹陷结构共同形成所述阻挡凹槽。在步骤S304中,在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涂布第二配向液形成第
二配向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涂布第二配向液后,所述阻挡凹槽可阻挡所述第二配向液流向框胶区域,避免了形成的第二配向膜对框胶的影响,保证了所述框胶的粘接效果。在步骤S305中,在框胶区域涂布框胶,并通过所述框胶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结,进而形成液晶显示面板。本发明在第二基板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和玻璃基底共同形成阻挡凹槽,该阻挡凹槽可以有效的阻挡配向液流向框胶区域,因此有利于窄边框设计,而且由于能避免配向膜对框胶的影响,因此保证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ー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干包括 第一基板,其内侧设置有衬垫; 第二基板,其包括玻璃基底以及形成于所述玻璃基底上的至少ー层的涂布层; 框胶,其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其中对应所述第一基板的衬垫处、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ー层的涂布层和所述玻璃基底共同形成有阻挡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一基板的衬垫处,所述玻璃基底上的至少ー层的涂布层形成有断层结构,而所述玻璃基底则形成有凹陷结构,所述断层结构和所述凹陷结构共同形成所述阻挡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显示区、开关元件区以及框胶区域;所述开关元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框胶区域之间; 所述玻璃基底上的至少ー层的涂布层在所述开关元件区形成至少两个的开关阵列元件,所述断层结构形成于相邻的开关阵列元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通过涂布第一配向液形成第一配向膜,所述衬垫用于阻挡所述第一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通过涂布第二配向液形成第二配向膜,所述阻挡凹槽用于阻挡所述第二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
6.ー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设置有衬垫; 提供一玻璃基底,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至少ー层的涂布层,并对该至少一层的涂布层以及所述玻璃基底进行刻蚀处理形成第二基板,其中对应所述第一基板的衬垫处,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ー层的涂布层和所述玻璃基底共同形成有阻挡凹槽; 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通过框胶粘接,形成液晶显示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ー层的涂布层和所述玻璃基底共同形成有阻挡凹槽的步骤具体包括 提供所述玻璃基底后,在所述玻璃基底上对应所述第一基板衬垫的位置形成一凹陷结构; 在所述玻璃基板上涂布形成至少ー层的涂布层后,将所述凹陷结构上的至少ー层的涂布层进行刻蚀处理形成断层结构,所述断层结构和所述凹陷结构共同形成所述阻挡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显示区、开关元件区以及框胶区域;所述开关元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框胶区域之间; 对所述至少ー层的涂布层进行刻蚀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所述玻璃基底上的至少ー层的涂布层进行刻蚀处理,以在所述开关元件区形成至少两个的开关阵列元件;其中相邻的开关阵列元件之间形成所述断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所述第一基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涂布第一配向液形成第一配向膜;其中所述衬垫阻挡所述第一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第二基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涂布第二配向液形成第二配向膜;其中所述阻挡凹槽阻挡所述第二配向液流向所述框胶区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其内侧设置有衬垫;第二基板,其包括玻璃基底以及形成于所述玻璃基底上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框胶,其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对应所述第一基板的衬垫处、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层的涂布层和所述玻璃基底共同形成有阻挡凹槽。本发明有利于窄边框设计,而且可避免配向膜对框胶的影响,保证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文档编号G02F1/1339GK102854669SQ20121036711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施明宏, 廖作敏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