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80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力传递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成像设备中接受并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件,该驱动力传递部件可以与感光鼓组件或者感光鼓组件的处
理盒配套使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电子成像设备中,都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处理盒,处理盒都至少包括显影辊、感光鼓、送粉辊、搅拌架、出粉刀、充电辊中的一个或几个部件。电子成像设备在工作时,通过驱动处理盒中的相应部件转动以实现打印的过程。现有处理盒的驱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如美国专利US4,829,335揭示的处理盒,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是设置在感光鼓一端的螺旋齿轮,通过打印机上驱动部件的螺旋齿轮与处理盒上的感光鼓上的螺旋齿轮相啮合,以驱动感光鼓旋转。另一种是如中国专利97119671揭示的处理盒,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是从感光鼓一端部伸出的扭曲的凸起,该扭曲凸起与打印机上驱动部件的啮合孔相配合以接受并传递驱动力使感光鼓转动。还有一种是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20056212. 7揭示的处理盒,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是从感光鼓一端部伸出的三个非扭曲的凸起,该三个非扭曲凸起与打印机上驱动部件的啮合孔相配合,以接受并传递驱动力使感光鼓转动。在上述第三种驱动方式中,处理盒上感光鼓一端部上伸出的三个非扭曲的凸起与打印机上驱动部件的啮合孔配合时,由于三个非扭曲的凸起与感光鼓一端部配合的传递动力用的齿轮部分是由塑料树脂材料一体成型,为保证齿轮部分的制造精度及齿轮的使用性能,通常塑料树脂材料的选定是由适于制作齿轮的材质决定,所以用于接受并传递驱动力使感光鼓转动的三个非扭曲的凸起,因为由适于制作齿轮的材质的关系,通常尺寸设计的偏大,同样导致了打印机上驱动部件的啮合孔的尺寸也偏大,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作为一种用于电子成像设备中接受并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件,可以有效的减小相关部件的初始驱动力,避免了因为较大的初始驱动力使驱动力传递部件凸起的啮合部和打印机上驱动部件的啮合孔发生塑形变形使传动更可靠,延长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而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包括安装部,沿该安装部轴线方向在该安装部一端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的横截面非圆形,动力接收部的一端啮合在该安装部的该凹槽中,该动力接收部的另外一端上伸设有非完全扭曲的若干个凸起,若干个该凸起中至少有一个该凸起上设置有外凸啮合部,该外凸啮合部相对于若干个该凸起位于该安装部轴线的最远端,该动力接收部沿该安装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包括安装部,沿该安装部轴线方向在该安装部一端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的横截面非圆形,动力接收部的一端啮合在该安装部的该凹槽中,该动力接收部的另外一端上伸设有非完全扭曲的若干个凸起,若干个该凸起中至少有一个该凸起上设置有外凸啮合部,该外凸啮合部相对于若干个该凸起位于该安装部轴线的最远端,该动力接收部沿该安装部轴线的圆周方向往复转动移动。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动力接收部可以分别沿该安装部轴线的方向以及该安装部轴线的圆周方向往复移动。该动力接收部的另外一端上伸设有三个该凸起。该动力接收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该安装部的该凹槽中。该动力接收部沿该安装部轴线的圆周方向往复转动移动的旋转角度为0° 180°。 该动力接收部由PA、P0M、PPT、PC、铝锌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制成。该外凸啮合部到该安装部表面的高度在I. O毫米到6. O毫米之间。若干该凸起与该外凸啮合部在沿该安装部轴线的圆周方向的夹角在0°与45°之间。该驱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在感光鼓的纵向端部上。该感光鼓纵向设置在处理盒两侧壁间,并且,该感光鼓的一纵向端伸设在该处理盒侧壁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打印机驱动部件从静止状态启动时就必须驱动处理盒的感光鼓所需的较大的初始驱动力分解成较小的初始驱动力,避免了因为较大的初始驱动力使驱动力传递部件凸起的啮合部和打印机上驱动部件的啮合孔发生塑形变形,同时也避免了因为打印机在正常驱动过程中的跳动或震动直接传递到鼓光鼓上(而是先由动力接收部消除掉),造成打印品质降低,使传动更可靠,延长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安装到打印机驱动部件的啮合孔传动时,驱动力传递部件动力接收部的凸起的啮合部可以沿安装部轴线的方向移动,在安装部轴线也就是感光鼓轴线的方向,驱动力传递部件的尺寸公差可以适当增加,也能保证处理盒安装的正常进行并使传动可靠,降低了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感光鼓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7、8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接收部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3所示,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包括安装部10,沿该安装部10轴线方向在该安装部10 —端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1。该凹槽11的横截面非圆形。动力接收部20的一端啮合在该安装部10的该凹槽11中,该动力接收部20的另外一端上伸设有非完全扭曲的若干个凸起30,若干个该凸起30中至少有一个该凸起30上设置有外凸啮合部,该外凸啮合部相对于若干个该凸起30位于该安装部10轴线的最远端,该动力接收部20沿该安装部10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动力接收部20也可以沿该安装部10轴线的圆周方向往复转动移动。同时该动力接收部20还可以分别沿该安装部10轴线的方向以及该安装部10轴线的圆周方向往复移动。该动力接收部20的另外一端上伸设有三个该凸起30。该动力接收部20通过连接装置50连接在该安装部的该凹槽中。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连接装置50可以为连接螺钉或者其他连接装置。该动力接收部20沿该安装部10轴线的圆周方向往复转动移动的旋转角度为O。 180。。该动力接收部20由PA、POM、PPT、PC、铝锌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制成。该外凸啮合部到该安装部10表面12的高度在I. O毫米到6. O毫米之间。若干该凸起30与该外凸啮合部在沿该安装部10轴线的圆周方向的夹角在0°与45°之间。如图4所示,该驱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在感光鼓60的纵向端部上。该感光鼓60纵向设置在处理盒两侧壁间,并且,该感光鼓60的一纵向端伸设在该处理盒侧壁外。如图5所示,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安装部1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如图6、7、8所示,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该动力接收部20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具体结构示意。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安装到打印机驱动部件的啮合孔传动时,驱动力传递部件动力接收部的凸起的啮合部可以沿安装部轴线的圆周方向也就是驱动力方向旋转移动,当感光鼓从静止状态启动时,打印机驱动部件的啮合孔首先驱动驱动力传递部件动力接收部的凸起的啮合部,其次通过沿驱动力方向移动,动力接收部凸起的啮合部将驱动力传递给与安装部凹槽啮合的动力接收部的一端部,使安装部跟着转动,进而驱动感光鼓从静止状态转移到正常工作转动状态,通过延长感光鼓从静止状态转移到正常工作转动状态的周期。把现有技术中打印机驱动部件从静止状态启动时就必须驱动处理盒的感光鼓所需的较大的初始驱动力分解成较小的初始驱动力,避免了因为较大的初始驱动力使驱动力传递部件凸起的啮合部和打印机上驱动部件的啮合孔发生塑形变形,同时也避免了因为打印机在正常驱动过程中的跳动或震动直接传递到鼓光鼓上(而是先由动力接收部消除掉),造成打印品质降低,使传动更可靠,延长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安装到打印机驱动部件的啮合孔传动时,驱动力传递部件动力接收部的凸起的啮合部可以沿安装部轴线的方向移动,在安装部轴线也就是感光鼓轴线的方向,驱动力传递部件的尺寸公差可以适当增加,也能保证处理盒安装的正常进行并使传动可靠,降低了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0038]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上动力接收部的材质可以是PA、POM、PPT、ABS、PC、铝锌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促进了打印机动力系统的小型化发展,同时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上的动力接收部与安装部的分离式结构,有利于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动力接收部增加处理盒型号,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储运销售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部, 沿该安装部轴线方向在该安装部一端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的横截面非圆形, 动力接收部的一端啮合在该安装部的该凹槽中, 该动力接收部的另外一端上伸设有非完全扭曲的若干个凸起, 若干个该凸起中至少有一个该凸起上设置有外凸啮合部, 该外凸啮合部相对于若干个该凸起位于该安装部轴线的最远端, 该动力接收部沿该安装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2.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部, 沿该安装部轴线方向在该安装部一端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的横截面非圆形, 动力接收部的一端啮合在该安装部的该凹槽中, 该动力接收部的另外一端上伸设有非完全扭曲的若干个凸起, 若干个该凸起中至少有一个该凸起上设置有外凸啮合部, 该外凸啮合部相对于若干个该凸起位于该安装部轴线的最远端, 该动力接收部沿该安装部轴线的圆周方向往复转动移动。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接收部的另外一端上伸设有三个该凸起。
4.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接收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该安装部的该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接收部沿该安装部轴线的圆周方向往复转动移动的旋转角度为0° 180°。
6.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接收部由PA、POM、PPT、PC、铝锌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凸啮合部到该安装部表面的高度在I. O毫米到6. O毫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该凸起与该外凸啮合部在沿该安装部轴线的圆周方向的夹角在0°与45°之间。
9.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在感光鼓的纵向端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光鼓纵向设置在处理盒两侧壁间,并且,该感光鼓的一纵向端伸设在该处理盒侧壁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包括安装部,沿该安装部轴线方向在该安装部一端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的横截面非圆形,动力接收部的一端啮合在该安装部的该凹槽中,该动力接收部的另外一端上伸设有非完全扭曲的若干个凸起,若干个该凸起中至少有一个该凸起上设置有外凸啮合部,该外凸啮合部相对于若干个该凸起位于该安装部轴线的最远端,该动力接收部可以沿该安装部轴线或者该安装部轴线圆周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G03G15/00GK202649671SQ2012200726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日
发明者曾庆诉 申请人:中山市汇佳打印机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