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9962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液晶层及液晶控制单元。该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与该出光面相背之底面,该底面上形成有网点,该导光板包括混光区和与该混光区连接的非混光区,该网点在对应该混光区的该底面的第一部分密度大于该网点在对应该非混光区的该底面的第二部分密度。该液晶层包括对应该混光区的亮度修正区及对应非混光区的非修正区,该液晶控制单元施加亮度修正电压到该亮度修正区以使得该亮度修正区的出光亮度与该非修正区的出光亮度一致。
【专利说明】液晶显示装置【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不装置的侧向入光式背光模块一般包括一导光板及分布于该导光板一侧面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导光板包括一邻近发光二极管的混光区,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在混光区内进行混合并在离开混光区时达到均匀分布。因此,在混光区之外,从导光板射出的光是均匀分布的。然而,在混光区内,从导光板射出的光并不能达到均匀分布,从而造成亮暗区块,使得看到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影像品味较差。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获得较佳影像品味的液晶显示装置。
[000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液晶层及液晶控制单元。该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与该出光面相背之底面,该底面上形成有网点,该导光板包括混光区和与该混光区连接的非混光区,该网点在对应该混光区的该底面的第一部分密度大于该网点在对应该非混光区的该底面的第二部分密度。该液晶层包括对应该混光区的亮度修正区及对应非混光区的非修正区,该液晶控制单元施加亮度修正电压到该亮度修正区以使得该亮度修正区的出光亮度与该非修正区的出光亮度一致。
[000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给液晶层施加亮度修正电压以使得液晶层的出光亮度均匀,提高了显示的影像品味。
[0006]进一步,本发明通过导光板上网点的设计,使得导光板在混光区的亮度大于非混光区,从而在修正时,只需要将对应于混光区的亮度修正区的亮度修正为和对应于非混光区的非修正区的亮度一致,对非修正区不做亮度修正,从而减少了亮度修正所带来的光能损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的仰视图。
[000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液晶层及液晶控制单元,该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与该出光面相背之底面,该底面上形成有网点,该导光板包括混光区和与该混光区连接的非混光区,其特征在于:该网点在对应该混光区的该底面的第一部分密度大于该网点在对应该非混光区的该底面的第二部分密度,该液晶层包括对应该混光区的亮度修正区及对应非混光区的非修正区,该液晶控制单元施加亮度修正电压到该亮度修正区以使得该亮度修正区的出光亮度与该非修正区的出光亮度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括多个光源,该导光板还包括入光面,该入光面连接该出光面及该底面,该多个光源邻近该入光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光区邻近该多个光源,该非混光区相对该混光区远离该多个光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括反射片、扩散片、棱镜片及增亮膜,该反射片设置在该底面上,该扩散片、该棱镜片及该增亮膜依次迭加于该出光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包括以坐标位置彼此区分的基本组成单元,该液晶控制单元包括亮度修正表,该亮度修正表存储有该亮度修正电压与该坐标位置的对应关系,该液晶控制单元根据该亮度修正表施加该亮度修正电压到对应的基本组成单元。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3969885SQ201310030842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曾永昌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