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及摩擦配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138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及摩擦配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具有摩擦配向区域,摩擦配向区域包括相交于其中心的多个条状区域。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筒、多个第二滚筒及第三滚筒。多个第一滚筒固定于多个条状区域之外的摩擦配向区域,多个第一滚筒的多条第一轴线平行且形成承载面。多个第二滚筒可相对承载面升降地设置于多个条状区域,多个第二滚筒的多条第二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第三滚筒可相对承载面升降地并可绕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旋转地设置于多个条状区域其中之一。具有此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的摩擦配向系统可简单便捷地承载并传送基板进行摩擦配向制程,无需进行剥离基板的操作,从而能有效避免静电产生和累积,并有效防止基板变形和破裂。
【专利说明】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及摩擦配向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制作【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摩擦配向 (rubbing)系统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及具有此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的摩擦配向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了使液晶材料达到良好的旋转效果,通常 需要在电极基板上进行配向膜(alignment layer)的制作。例如,在电极基板涂布好配向 膜之后,利用摩擦配向设备进行摩擦配向(rubbing)制程,以使得配向膜表面因摩擦而形成 按一定方向排列的沟槽,从而使配向膜上的液晶材料产生配向作用。
[0003]现有的摩擦配向设备是将涂布好配向膜的电极基板放置于摩擦承载台,并通过真 空吸附进行固定,再利用摩擦承载台上方的摩擦滚轮的转动以摩擦滚轮表面的布毛来摩擦 电极基板上的配向膜,从而对电极基板表面的配向膜进行摩擦配向制程。在摩擦配向制程 完成之后,摩擦承载台释放真空吸附,且摩擦承载台上的支撑脚(支撑pin)上升将电极基板 顶起,以使电极基板剥离摩擦承载台,进而将电极基板从摩擦承载台移除。可是,在支撑脚 上升将电极基板与摩擦承载台剥离的过程中,电极基板会受到较大的瞬间冲击力,因此电 极基板容易发生破裂。虽然现有技术可通过降低支撑脚上升的速度来缓解对电极基板的瞬 间冲击,以减少电极基板的破裂,但是支撑脚上升的速度缓慢会导致摩擦配向工序所耗费 的生产时间增加,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支撑脚上升将电极基板与摩擦承载台 剥离的过程中,在电极基板和摩擦承载台上会产生大量的静电,电极基板和摩擦承载台之 间的静电吸引力也会导致电极基板弯曲变形甚至破裂,而且摩擦承载台上静电的累积,会 导致后续摩擦配向的电极基板上位于配向膜周边的电路出现静电击穿的现象,从而影响液 晶面板的质量,甚至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其可简单便捷地承载并 传送基板进行摩擦配向制程,无需进行剥离基板的操作,从而能有效避免静电产生和累积, 并有效防止基板变形和破裂。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摩擦配向系统,其利用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可 简单便捷地承载并传送基板进行摩擦配向制程,无需进行剥离基板的操作,从而能有效避 免静电产生和累积,并有效防止基板变形和破裂。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本发明提出一种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其具有摩擦配向区域。摩擦配向区域包 括多个条状区域,多个条状区域相交于该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包 括多个第一滚筒、多个第二滚筒以及第三滚筒。多个第一滚筒固定设置于除多个条状区域 之外的摩擦配向区域,多个第一滚筒的多条第一轴线平行设置且多个第一滚筒的最上端形成承载面。多个第二滚筒可相对承载面升降地设置于多个条状区域,多个第二滚筒的多条 第二轴线平行于多条第一轴线。第三滚筒可相对承载面升降地并可绕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 旋转地设置于多个条状区域其中之一。
[0008]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个条状区域包括第一条状区域、第二条状区域 以及第三条状区域。第三滚筒设置于第一条状区域时,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与多条第一轴 线的夹角为-2°?2°,第三滚筒设置于第二条状区域时,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与多条第 一轴线的夹角为-43°?-47°,第三滚筒设置于第三条状区域时,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与 多条第一轴线的夹角为43°?47°。
[0009]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除多个条状区域之外的摩擦配向区域包括位于第 二条状区域与第三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一子区域、位于第一条状区域和第二条状区域之间的 第二子区域、以及位于第一条状区域和第三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三子区域。其中,位于第一子 区域的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向摩擦配向区域的侧边依次增大, 位于第二子区域的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靠近第一条状区域向远离第一条状区域依 次减小,位于第三子区域的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靠近第一条状区域向远离第一条状 区域依次减小。
[0010]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滚筒为硬质滚筒。
[0011]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包括真空吸附传送装 置,设置于摩擦配向区域的一侧,且真空吸附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垂直于多条第一轴线。
[0012]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具有位于摩擦配向区域 相对两侧的第一传送区域和第二传送区域。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传送 区域和第二传送区域的多个传送滚筒,多个传送滚筒的最上端与承载面共面。
[0013]本发明提出一种摩擦配向系统,其包括摩擦滚筒以及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摩 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具有摩擦配向区域,摩擦配向区域包括多个条状区域,多个条状区域 相交于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摩擦滚筒可绕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旋转设置于摩擦配向承载 传送装置上方。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筒、多个第二滚筒以及第三滚筒。多 个第一滚筒固定设置于除多个条状区域之外的摩擦配向区域,多个第一滚筒的多条第一轴 线平行设置且多个第一滚筒的最上端形成承载面。多个第二滚筒可相对承载面升降地设置 于多个条状区域,多个第二滚筒的多条第二轴线平行于多条第一轴线。第三滚筒可相对承 载面升降地并可绕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旋转地设置于多个条状区域其中之一,以使第三滚 筒的第三轴线平行于摩擦滚筒的摩擦滚筒轴线。
[0014]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个条状区域包括第一条状区域、第二条状区域 以及第三条状区域。第三滚筒设置于第一条状区域时,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与多条第一轴 线的夹角为-2°?2°,第三滚筒设置于第二条状区域时,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与多条第 一轴线的夹角为-43°?-47°,第三滚筒设置于第三条状区域时,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与 多条第一轴线的夹角为43°?47°。
[0015]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除多个条状区域之外的摩擦配向区域包括位于第 二条状区域与第三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一子区域、位于第一条状区域和第二条状区域之间的 第二子区域、以及位于第一条状区域和第三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三子区域。其中,位于第一子 区域的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向摩擦配向区域的侧边依次增大,位于第二子区域的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靠近第一条状区域向远离第一条状区域依 次减小,位于第三子区域的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靠近第一条状区域向远离第一条状 区域依次减小。
[0016]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滚筒为硬质滚筒,且第三滚筒的直径大于摩 擦滚筒的直径。
[0017]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包括真空吸附传送装 置,设置于摩擦配向区域的一侧,且真空吸附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垂直于多条第一轴线。
[0018]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具有位于摩擦配向区域 相对两侧的第一传送区域和第二传送区域。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传送 区域和第二传送区域的多个传送滚筒,多个传送滚筒的最上端与承载面共面。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以及摩擦配向系统,利用 多个第一滚筒、多个第二滚筒以及第三滚筒其可简单便捷地承载并传送基板进行摩擦配向 制程,通过多个滚筒的转动不断的将基板传送到摩擦配向区域并位于摩擦滚筒下方进行摩 擦配向,摩擦配向完成后的基板又继续通过多个滚筒的转动进行传送离开摩擦配向区域, 无需进行剥离基板的操作,从而能有效避免静电产生和累积,并有效防止基板变形和破裂。 特別地,第三滚筒可相对承载面升降地并可绕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旋转地设置于多个条状 区域其中之一,以使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平行于摩擦滚筒的摩擦滚筒轴线,如此,在摩擦配 向过程中,被摩擦滚轮摩擦配向的基板下方始终都有第三滚筒进行支撑,不会出现基板悬 空受力的状态,因此更可有效避免基板受力不均而发生破裂。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配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所示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在第三滚筒位于第一条状区域时的俯视结 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所示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在第三滚筒位于第二条状区域时的俯视结 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2所示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在第三滚筒位于第三条状区域时的俯视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 下:
[0027]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 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28]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配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 例中,摩擦配向系统10包括摩擦滚筒100以及设置于摩擦滚筒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 可以理解,摩擦配向系统10还包括用以支撑和固定摩擦滚筒100的支架结构,为了图示清 楚简洁,图1中仅绘示出摩擦滚筒100。摩擦滚筒100设置于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上 方。摩擦滚筒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用于承载待摩擦配向基板并将待摩擦配向基板沿 基板传送方向T进行传送。摩擦滚筒100则用于对置于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上的待 摩擦配向基板进行摩擦配向。
[0029]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再 一并参照图1和图2,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具有摩擦配向区域201。由于摩擦滚筒 100的摩擦滚筒轴线112可不与基板传送方向T垂直,也就是说,摩擦滚筒100可绕摩擦配 向区域201的中心0旋转一定角度,因此,所谓摩擦配向区域201是指,旋转后的摩擦滚筒 100所能覆盖并进行摩擦配向的区域。本实施例中,摩擦配向区域201与待摩擦配向基板的 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例如大致呈正方形。摩擦配向区域201具有第一侧边201a、第二侧边 201b、第三侧边201c以及第四侧边201d。其中,第三侧边201c与第一侧边201a相对,并与 基板传送方向T垂直,第四侧边201d与第二侧边201b相对,并与基板传送方向T平行。摩 擦滚筒100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0旋转后可大致位于摩擦配向区域201的对角线位 置。
[0030]摩擦配向区域201包括多个条状区域202。多个条状区域202相交于摩擦配向区 域201的中心O。多个条状区域202包括第一条状区域202a、第二条状区域202b以及第三 条状区域202c。本实施例中,第一条状区域202a、第二条状区域202b以及第三条状区域 202c相交于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O。第一条状区域202a的长度延伸方向El大致与基 板传送方向T垂直,且位于第二条状区域202b和第三条状区域202c之间。第二条状区域 202b的长度延伸方向E2和第三条状区域202c的长度延伸方向E3大致分别平行于摩擦配 向区域201的两条对角线。此外,除多个条状区域202之外的摩擦配向区域201包括位于 第二条状区域202b、第三条状区域202c以及第一侧边201a之间的第一子区域203a ;第二 条状区域202b、第三条状区域202c以及第三侧边201c之间的第一子区域203b ;位于第一 条状区域202a、第二条状区域202b以及第二侧边201b之间的第二子区域204a ;位于第一 条状区域202a、第二条状区域202b以及第四侧边201d之间的第二子区域204b ;位于第一 条状区域202a、第三条状区域202c以及第二侧边201b之间的第三子区域205a ;以及位于 第一条状区域202a、第三条状区域202c以及第四侧边201d之间的第三子区域205b。
[0031]承上述,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包括多个第一滚筒210、多个第二滚筒220以 及第三滚筒230。可以理解,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还包括用以支撑和固定多个第一 滚筒210、多个第二滚筒220以及第三滚筒230摩擦滚筒100的支架结构,为了图示清楚简 洁,图2中仅绘示出多个第一滚筒210、多个第二滚筒220以及第三滚筒230摩擦滚筒100。 其中,多个第一滚筒210固定设置于除多个条状区域202之外的摩擦配向区域201,多个第 一滚筒210的多条第一轴线211平行设置且垂直于基板传送方向T,并且多个第一滚筒210 的最上端形成如图1所示的承载面213。本实施例中,多个直径大小相同的第一滚筒210沿基板传送方向T等间隔的固定设置于第一子区域203a、203b ;第二子区域204a、204b ;以及 第三子区域205a、205b。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适应第一子区域203a、203b ;第二子区域204a、 204b ;以及第三子区域205a、205b的形状,位于第一子区域203a的多个第一滚筒210的轴 向长度分别从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O向摩擦配向区域201的第一侧边201a依次增大, 位于第一子区域203b的多个第一滚筒210的轴向长度分别从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O 向摩擦配向区域201的第三侧边201c依次增大;位于第二子区域204a、204b的多个第一滚 筒210的轴向长度从靠近第一条状区域202a向远离第一条状区域202a依次减小;位于第 三子区域205a、205b的多个第一滚筒210的轴向长度从靠近第一条状区域202a向远离第 一条状区域202a依次减小。承上述,多个第一滚筒210的多条第一轴线211平行设置且垂 直于基板传送方向T,第一条状区域202a的长度延伸方向El大致与基板传送方向T垂直, 因此,优选地,第一条状区域202a的长度延伸方向El与多条第一轴线211的夹角为0°, 第二条状区域202b的长度延伸方向E2与多条第一轴线211的夹角为-45°,第三条状区 域202c的长度延伸方向E3与多条第一轴线的夹角为45°。值得一提的是,夹角_n° (n =45)是指以第一条状区域202a的长度延伸方向El为基准绕中心O逆时针旋转45°,夹 角n° (n = 45)是指以第一条状区域202a的长度延伸方向El为基准绕中心O顺时针旋 转 45。。
[0032]多个第二滚筒220可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升降地设置于多个条状 区域202。本实施例中,多个直径大小相同的第二滚筒220分别设置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 第二条状区域202b以及第三条状区域202c,且多个第二滚筒220的多条第二轴线221平行 于多个第一滚筒210的多条第一轴线211。优选地,为了便于制作,沿垂直于基板传送方向 T的同一列排列的第一滚筒210的第一轴线211和第二滚筒220的第二轴线221重合。本 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滚筒220的直径等于每个第一滚筒210的直径,位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 的第二滚筒220的轴向长度大于相邻的位于第二子区域204a和第三子区域205a的第一滚 筒210的轴向长度。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条状区域202a设置多个沿垂直于基板传送方向T 的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滚筒220。可以理解,为了实现多个第二滚筒220的升降,采用 适宜的升降驱动装置连接至多个第二滚筒220即可,任何具有升降驱动功能的升降驱动装 置均可适用,在此并无特别限定。特別地,升降驱动装置可以单独地驱动位于第一条状区域 202a的多个第二滚筒22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升降,可以单独地驱动位于 第二条状区域202b的多个第二滚筒22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升降,或可以 单独地驱动位于第三条状区域202c的多个第二滚筒22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 213升降。
[0033]第三滚筒230为硬质滚筒,例如由金属(例如铝或铁)材质滚筒或硬塑料材质制成 的滚筒。第三滚筒230的直径大于摩擦滚筒100的直径。第三滚筒230可相对多个第一滚 筒210的承载面213升降地并可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0旋转地设置于多个条状区 域202其中之一,也就是说,第三滚筒230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0旋转后,第三滚筒 230可选择性地位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第二条状区域202b或第三条状区域202c其中之 一。可以理解,为了实现第三滚筒230的升降和旋转,采用适宜的升降驱动装置和旋转驱动 装置连接至第三滚筒230即可,任何具有驱动升降功能的升降驱动装置和具有旋转驱动功 能的旋转驱动装置均可适用,在此并无特别限定。升降驱动装置可以驱动第三滚筒23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上升,以使第三滚筒230在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 O旋转的过程中不受第一滚筒210和第二滚筒220的阻挡。特別地,旋转驱动装置可以驱 动第三滚筒230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O旋转并固定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第二条状 区域202b或第三条状区域202c其中之一。第一条状区域202a、第二条状区域202b或第 三条状区域202c的每一个的面积应当大于第三滚筒230在承载面213的投影面积。值得 一提的是,当第三滚筒230固定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时,第三滚筒230的第三轴线231与 多条第一轴线211可具有夹角为-2°?2° ;当第三滚筒230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 O旋转并固定于第二条状区域202b时,第三滚筒230的第三轴线231与多条第一轴线211 的可具有夹角为-43°?-47° ;当第三滚筒230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O旋转并固定 于第三条状区域202c时,第三滚筒230的第三轴线231与多条第一轴线211可具有夹角为 43°?47°。其中,夹角_n° (n = 2、43、47)是指以第一条状区域202a的长度延伸方向 El为基准绕中心O逆时针旋转n°,夹角n° (n = 2、43、47)是指以第一条状区域202a的 长度延伸方向El为基准绕中心O顺时针旋转n°。因此,第一条状区域202a、第二条状区 域202b或第三条状区域202c的范围还应当增大以适应第三滚筒230的的第三轴线231与 多条第一轴线211上述夹角范围。
[0034]此外,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还可包括真空吸附传送装置240,设置于摩擦配 向区域201的一侧,用于对待摩擦基板进行辅助传送和对待摩擦基板的边缘进行进一步的 固定。本实施例中,真空吸附传送装置240包括分别设置在摩擦配向区域201的第二侧边 201b和第四侧边201d的两条真空吸附传送带241。真空吸附传送带241上设置有多个间 隔排布的且与真空装置连通的真空吸附孔242,且真空吸附传送带241的传送方向与基板 传送方向T 一致,也即真空吸附传送带241的传送方向垂直于多条第一轴线211。
[0035]另外,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还具有位于摩擦配向区域201的相对两侧的第 一传送区域251和第二传送区域252。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区域251和第二传送区域252 分别沿基板传送方向T邻接于摩擦配向区域201的第一侧边201a和第四侧边201d。对应 地,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传送区域251和第二传送区域252的多 个传送滚筒260。可以理解,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还包括用以支撑和固定多个传送滚 筒260的支架结构,为了图示清楚简洁,图2中仅绘示出多个传送滚筒260。本实施例中,多 个传送滚筒260的直径和多个第一滚筒210的直径相同,且多条传送滚筒轴线261平行于 多个第一滚筒210的第一轴线211。为了确保待摩擦配向基板传送的稳定性,优选地,多个 传送滚筒260的最上端所形成的传送承载面与承载面213共面,即处于同一水平面。
[0036]以下将对摩擦配向系统100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在配合摩擦滚筒100时 的工作使用状态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37]图3为图2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在第三滚筒位于第 一条状区域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3,摩擦滚筒100的摩擦滚筒轴线112与 基板传送方向T垂直,并位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的上方。在对待摩擦配向基板进行摩擦配 向时,先要对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进行相应的配置。例如,位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的 多个第二滚筒22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下降,位于第二条状区域202b和第 三条状区域202c的多个第二滚筒220上升至多个第二滚筒220的最上端与承载面213共 面并固定。而此时,第三滚筒23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上升并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O旋转至位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再下降至第三滚筒230的最上端与承载 面213共面并固定。通过传送滚筒260传送到摩擦配向区域201的基板300通过第一滚筒 210、第二滚筒220以及第三滚筒230的转动而沿基板传送方向T传送至位于摩擦滚筒100 下方进行摩擦配向,摩擦配向完成后的基板300又继续通过第一滚筒210、第二滚筒220和 第三滚筒230的转动继续沿基板传送方向T传送离开摩擦配向区域201,整个过程无需进行 剥离基板300的操作,从而能有效避免静电产生和累积,并有效防止基板300变形和破裂。 此外,在摩擦配向过程中,第三滚筒230始终与摩擦滚筒100平行相对位于基板300的相对 两侧,因此,基板300下方始终都有第三滚筒230进行支撑,不会出现基板300悬空受力的 状态,因此更可有效避免基板300受力不均而发生破裂。
[0038]图4为图2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在第三滚筒位于第 二条状区域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4,摩擦滚筒100的摩擦滚筒轴线112不 与基板传送方向T垂直,并位于第二条状区域202b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摩擦滚筒100绕 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0逆时针旋转45°至位于第二条状区域202b的上方。在对待摩 擦配向基板进行摩擦配向时,同样地,先要对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进行相应的配置。 例如,位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和第三条状区域202c的多个第二滚筒220相对多个第一滚 筒210的承载面213上升至多个第二滚筒220的最上端与承载面213共面并固定,位于第 二条状区域202b的多个第二滚筒22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下降。而此时, 第三滚筒23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上升并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0逆 时针旋转至位于第二条状区域202b,再下降至第三滚筒230的最上端与承载面213共面并 固定。通过传送滚筒260传送到摩擦配向区域201的基板300通过第一滚筒210、第二滚筒 220以及第三滚筒230的转动而沿基板传送方向T传送至位于摩擦滚筒100下方进行摩擦 配向,摩擦配向完成后的基板300又继续通过第一滚筒210、第二滚筒220和第三滚筒230 的转动继续沿基板传送方向T传送离开摩擦配向区域201,整个过程无需进行剥离基板300 的操作,从而能有效避免静电产生和累积,并有效防止基板300变形和破裂。此外,在摩擦 配向过程中,第三滚筒230始终于摩擦滚筒100平行相对位于基板300的相对两侧,因此, 基板300下方始终都有第三滚筒230进行支撑,不会出现基板300悬空受力的状态,因此更 可有效避免基板300受力不均而发生破裂。
[0039]图5为图2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在第三滚筒位于第 三条状区域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5,摩擦滚筒100的摩擦滚筒轴线112也 不与基板传送方向T垂直,并位于第三条状区域202c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摩擦滚筒100绕 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0顺时针旋转45°至位于第三条状区域202c的上方。在对待摩 擦配向基板进行摩擦配向时,同样地,先要对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200进行相应的配置。 例如,位于第一条状区域202a和第二条状区域202b的多个第二滚筒220相对多个第一滚 筒210的承载面213上升至多个第二滚筒220的最上端与承载面213共面并固定,位于第 三条状区域202c的多个第二滚筒22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下降。而此时, 第三滚筒230相对多个第一滚筒210的承载面213上升并绕摩擦配向区域201的中心0顺 时针旋转至位于第三条状区域202c,再下降至第三滚筒230的最上端与承载面213共面并 固定。通过传送滚筒260传送到摩擦配向区域201的基板300通过第一滚筒210、第二滚筒 220以及第三滚筒230的转动而沿基板传送方向T传送至位于摩擦滚筒100下方进行摩擦配向,摩擦配向完成后的基板300又继续通过第一滚筒210、第二滚筒220和第三滚筒230 的转动继续沿基板传送方向T传送离开摩擦配向区域201,整个过程无需进行剥离基板300 的操作,从而能有效避免静电产生和累积,并有效防止基板300变形和破裂。此外,在摩擦 配向过程中,第三滚筒230始终于摩擦滚筒100平行相对位于基板300的相对两侧,因此, 基板300下方始终都有第三滚筒230进行支撑,不会出现基板300悬空受力的状态,因此更 可有效避免基板300受力不均而发生破裂。
[0040]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及其摩擦配向系统进行了详细介 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 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 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 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其具有摩擦配向区域,其特征在于,该摩擦配向区域包括多个条状区域,该多个条状区域相交于该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筒,固定设置于除该多个条状区域之外的该摩擦配向区域,该多个第一滚筒的多条第一轴线平行设置,且该多个第一滚筒的最上端形成承载面;多个第二滚筒,可相对该承载面升降地设置于该多个条状区域,该多个第二滚筒的多条第二轴线平行于该多条第一轴线;以及第三滚筒,可相对该承载面升降地并可绕该摩擦配向区域的该中心旋转地设置于该多个条状区域其中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条状区域包括第一条状区域、第二条状区域以及第三条状区域,该第三滚筒设置于该第一条状区域时,该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与该多条第一轴线的夹角为-2°?2。,该第三滚筒设置于该第二条状区域时,该第三滚筒的该第三轴线与该多条第一轴线的夹角为-43°?-47°,该第三滚筒设置于该第三条状区域时,该第三滚筒的该第三轴线与该多条第一轴线的夹角为43°? 4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除该多个条状区域之外的该摩擦配向区域包括位于该第二条状区域与该第三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一子区域、位于该第一条状区域和该第二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二子区域、以及位于该第一条状区域和该第三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三子区域,其中位于该第一子区域的该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该摩擦配向区域的该中心向该摩擦配向区域的侧边依次增大,位于该第二子区域的该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靠近该第一条状区域向远离该第一条状区域依次减小,位于该第三子区域的该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靠近该第一条状区域向远离该第一条状区域依次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滚筒为硬质滚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包括真空吸附传送装置,设置于该摩擦配向区域的一侧,且该真空吸附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垂直于该多条第一轴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具有位于该摩擦配向区域相对两侧的第一传送区域和第二传送区域,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该第一传送区域和该第二传送区域的多个传送滚筒,该多个传送滚筒的最上端与该承载面共面。.
7.—种摩擦配向系统,其包括摩擦滚筒,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具有摩擦配向区域,该摩擦配向区域包括多个条状区域,该多个条状区域相交于该摩擦配向区域的中心,该摩擦滚筒可绕该摩擦配向区域的该中心旋转设置于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上方,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筒,固定设置于除该多个条状区域之外的该摩擦配向区域,该多个第一滚筒的多条第一轴线平行设置且位于承载面;多个第二滚筒,可相对该承载面升降地设置于该多个条状区域,该多个第二滚筒的多条第二轴线平行于该多条第一轴线;以及第三滚筒,可相对该承载面升降地并可绕该摩擦配向区域的该中心旋转地设置于该多个条状区域其中之一,以使该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平行于该摩擦滚筒的摩擦滚筒轴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配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条状区域包括第一条状区域、第二条状区域以及第三条状区域,该第三滚筒设置于该第一条状区域时,该第三滚筒的第三轴线与该多条第一轴线的夹角为-2°?2°,该第三滚筒设置于该第二条状区域时, 该第三滚筒的该第三轴线与该多条第一轴线的夹角为-43°?-47°,该第三滚筒设置于该第三条状区域时,该第三滚筒的该第三轴线与该多条第一轴线的夹角为43°?4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配向系统,其特征在于,除该多个条状区域之外的该摩擦配向区域包括位于该第二条状区域与该第三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一子区域、位于该第一条状区域和该第二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二子区域、以及位于该第一条状区域和该第三条状区域之间的第三子区域,其中位于该第一子区域的该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该摩擦配向区域的该中心向该摩擦配向区域的侧边依次增大,位于该第二子区域的该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靠近该第一条状区域向远离该第一条状区域依次减小,位于该第三子区域的该多个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从靠近该第一条状区域向远离该第一条状区域依次减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配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滚筒为硬质滚筒,且该第三滚筒的直径大于该摩擦滚筒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配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包括真空吸附传送装置,设置于该摩擦配向区域的一侧,且该真空吸附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垂直于该多条第一轴线。
12.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摩擦配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具有位于该摩擦配向区域相对两侧的第一传送区域和第二传送区域,该摩擦配向承载传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该第一传送区域和该第二传送区域的多个传送滚筒,该多个传送滚筒的最上端与该承载面共面。
【文档编号】G02F1/1337GK103439834SQ201310347421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9日
【发明者】苗健, 朱健 申请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