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42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容纳部,其包括沿着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布置的显影剂循环通过的第一室和第二室;传输构件,其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一室中,在沿着传输构件的轴延伸的第一方向上传输显影剂;以及供给构件,其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二室中,其外径小于传输构件的外径,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传输显影剂的同时将显影剂提供给显影剂保持构件。在重力方向上,供给构件的下端位置与传输构件的下端位置处于同一水平。在供给构件与传输构件旋转时,在重力方向上,第一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与第二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处于不高于传输构件的上端位置且不低于供给构件的上端位置的水平。
【专利说明】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 2006-178405中描述的显影装置包括将显影剂提供给 显影辊的第一显影剂容纳部、被补给有来自上述第一显影剂容纳部的色调剂的第二显影剂 容纳部以及包含在第一和第二显影剂容纳部中的第一和第二传输螺旋。在日本未审专利申 请公开No. 2006-178405中描述的显影装置中,通过使得第一传输螺旋的体积大于第二传 输螺旋的体积,使得第一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的体积大于第二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 剂的体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供给构件,该供给 构件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剂保持部;以及传输构件,该传输构件将显影剂传输到供给构件,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减少其中布置供给构件和传输构件的显影剂容纳部中包含 的显影剂的量。
[000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容纳部,其包括沿着与重力 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布置的第一室和第二室,显影剂通过第一室和第二室循环;传输构件, 该传输构件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一室中,该传输构件在沿着传输构件的轴延伸的第一方向上 传输显影剂;以及供给构件,该供给构件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二室中,该供给构件的外径小于 传输构件的外径,该供给构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传输显影剂的同时将显影剂提供 给显影剂保持构件。在重力方向上,供给构件的下端位置与传输构件的下端位置处于同一 水平。在供给构件与传输构件旋转时,在重力方向上,第一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与第 二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处于不高于传输构件的上端位置且不低于供给构件的上端 位置的水平。
[000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容纳部,其包括沿着与重力方 向交叉的横向方向布置的第一室和第二室,显影剂通过该第一室和第二室循环;传输构件, 该传输构件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一室中,传输构件在轴向方向上传输显影剂;以及供给构件, 该供给构件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二室中,该供给构件的外径小于传输构件的外径,供给构件 在轴向方向上传输显影剂的同时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剂保持构件。在重力方向上,第一室 的底部和第二室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在供给构件和传输构件旋转时,在重力方向上,第一 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与第二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处于不高于传输构件的上 端位置并且不低于供给构件的上端位置的水平。
[000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重力方向上,第一室的底部和第二室的底部处于同一 水平。
[0007]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重力方向上,第一室的底部处于高于第二室的底部的 水平。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当供给构件和传输构件旋转时,在重力方向上,第二室中 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与供给构件的上端位置处于同一水平。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每单位时间由供给构件传输的显影剂的量和每单位时间 由传输构件传输的显影剂的量被确定为使得第一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与第二室中 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重力方向上,传输构件的下端位置处于高于供给构件 的下端位置的水平。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保持构件,其保持潜像;根 据上述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显影装置,其利用显影剂保持构件的显影剂显影图像保持构件 上保持的潜像以形成显影剂图像;以及转印单元,其将图像保持构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 到记录介质。
[0012]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显影装置包括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剂保持部的供给构件 和将显影剂传输到供给构件的传输构件。与不具有该构造的显影装置的情况相比,在具有 该构造的显影装置中,够进一步减少其中布置有供给构件和传输构件的显影剂容纳部中容 纳的显影剂的量能。
[0013]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显影装置包括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剂保持部的供给构件 和将显影剂传输到供给构件的传输构件。与不具有该构造的显影装置的情况相比,在具有 该构造的显影装置中,能够进一步减少其中布置有供给构件和传输构件的显影剂容纳部中 容纳的显影剂的量。
[0014]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显影装置中,与其中在重力方向上第一室的底部和第 二室的底部没有处于同一水平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在第一室与第二室之间移动的显影剂不 容易发生滞留。
[0015]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显影装置中,与不具有该构造的显影装置的情况相 t匕,能够进一步减少其中布置有供给构件和传输构件的显影剂容纳部中容纳的显影剂的 量。
[0016]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显影装置中,与在重力方向上第二室中的显影剂的上 表面没有与供给构件的上端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的情况相比,从第二室向第一室移动的显影 剂不容易滞留在第二室与第一室之间。
[0017]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显影装置中,与其中每单位时间由供给构件和传输构 件传输的显影剂的量被确定为使得第一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和第二室中容纳的显 影剂的上表面没有处于同一水平的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其中布置有供给构件 和传输构件的显影剂容纳部中容纳的显影剂的量。
[0018]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其中第一搅动室的底部和第二搅动室的底部处于同 一水平的显影装置中,与传输构件的下端位置与供给构件的下端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的情况 相比,改进了传输构件的显影剂传输效率。
[0019]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显影装置中,与不具有该构造的显影装置的情况相 t匕,图像浓度不容易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将基于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0021]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
[0022]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和色调剂传输装置的构造;
[0023]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垂直截面图;
[0024]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平面截面;
[0025] 图5是容纳色调剂的状态下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垂直截面;
[0026] 图6A是根据通过修改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而获得的第一修改示例的 显影装置的垂直截面;
[0027] 图6B是根据通过修改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而获得的第二修改示例的 显影装置的垂直截面;
[0028] 图7A是根据通过修改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而获得的第三修改示例的 显影装置的垂直截面;
[0029] 图7B是根据通过修改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而获得的第四修改示例的 显影装置的垂直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0031] 整体构造
[0032]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柜体 11,其容纳各种组件。具体地,柜体11容纳片材容纳单元12、图像形成单元20和片材传输 单元14。片材容纳单元12容纳记录片材P,其是记录介质的示例。图像形成单元20在记 录片材P上形成色调剂图像TZ (显影剂图像的示例)。片材传输单元14将记录片材P从片 材容纳单元12传输到排出部18,将在下面对此进行描述。
[0033] 柜体11还容纳定影装置40和控制部30。定影装置40将由图像形成单元20在记 录片材P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TZ定影到记录片材P。控制部30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 组件的操作。排出部18形成在柜体11的上部。已经由定影装置40定影有图像的记录片 材P被排出到排出部18。
[0034] 在下面的描述中,图1中所示的箭头Z表示设备高度方向并且图1中所示的箭头 X表示设备宽度方向。另外,垂直于设备高度方向和设备宽度方向(与其成直角)的箭头Y 表示设备深度方向。当从用户(未示出)站立的一侧看图像形成设备10 (从前面看)时,设 备高度方向由Z方向表不,并且设备宽度方向由X方向表不,并且设备深度方向由Y方向表 /_J、1 〇
[0035] 当需要时,使用当从前面看图像形成设备10时与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相关的 下述位置词语来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上和下侧分别由+Z侧和-Z侧表示;右侧和左侧分 别由+X侧和-X侧表示;并且后侧和前侧分别由+Y侧和-Y侧表示。
[0036] 片材传输单兀14包括传输路径15,记录片材P被沿着该传输路径15传输。传输 路径15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X侧从-Z侧延伸到+Z侧。片材传输单元14包括拾取 辊16和多个传输辊17。拾取辊16拾取片材容纳单元12中容纳的记录片材P并且将记录 片材P进给到传输路径15。传输辊17被沿着传输路径15布置并且将由拾取辊16进给的 记录片材P传输到将在下面描述的转印位置Q。片材传输单元14还包括排出辊48。排出 辊48被布置在传输路径15在记录片材P被传输的方向上的下游端部。排出辊48将记录 片材P排出到排出部18。
[0037] 反转传输路径37被布置在柜体11内传输路径15的+X侧。其一面上被定影有色 调剂图像TZ的记录片材P被沿着反转传输路径37反转并且然后被传输回转印位置Q。当 将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的记录片材P的两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TZ时,其一面上被定影有 色调剂图像TZ的记录片材P由排出辊48反转,被再次引导到反转传输路径37,并且被再次 进给回到转印位置Q。
[0038] 图像形成单元20包括作为保持潜像(未示出)的图像保持构件的示例的感光体 22。充电辊24、曝光装置26、显影装置100、转印辊28和清洁刀29在感光体22旋转的方向 上从上游侧开始按顺序布置在感光体22周围。转印辊28是转印单元的示例。
[0039] 感光体22具有圆筒形形状并且由未示出的驱动单元驱动以围绕其的在Y方向上 延伸的轴旋转。具有例如负极性的感光层(未示出)形成在感光体22的外周面上。感光体 22的内侧基体(未示出)接地。当从-Y侧到+Y侧看图像形成设备10时,感光体22旋转的 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下面,称为-R方向)。感光体22可以包括位于外周面上的包覆层。
[0040] 例如,充电辊24被布置为面对感光体22的外周面。充电辊24接收电压并且通过 使用感光体22与充电辊24之间的电势差以负极性对感光体22的外周面(感光层)进行充 电。
[0041] 曝光装置26基于从控制部30发送的图像信号在感光体22的外周面上形成潜像。 从控制部30发送的图像信号的示例包括控制部30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图像信号。下面将 描述显影装置100的细节。
[0042] 转印辊28面对感光体22,从而转印辊28和感光体22在其间夹持传输路径15。例 如,具有与色调剂T所充电的电荷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由电源(未示出)施加到转印辊 28并且在转印辊28与感光体22之间生成电势差。转印辊28与感光体22 -起夹捏记录片 材P并且将记录片材P传输到+Z侧(传输路径15的下游侧)。传输棍28与感光体22之间 的部分用作形成在感光体22上的色调剂图像TZ (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片材P的转 印位置Q。
[0043] 定影装置40包括加热辊42和压力辊44。定影装置40通过利用加热辊42对色调 剂图像TZ进行加热并且通过利用压力辊44按压色调剂图像TZ来将已经转印到记录片材P 的色调剂图像TZ定影到记录片材P。上面描述的排出辊48被布置在定影装置40的+Z侧 (传输方向的下游侧)。
[0044] 容纳色调剂T的色调剂盒50被布置在曝光装置26的+Z侧以能够在Y方向上附接 到图像形成设备10和从其卸下。色调剂盒50具有其中容纳色调剂T的色调剂容纳室52。 色调剂传输装置60被布置为将色调剂盒50连接到显影装置100。色调剂传输装置60将色 调剂T从色调剂容纳室52传输到显影装置100。
[0045] 如图2中所示,色调剂传输装置60包括传输管62,色调剂T被沿着该传输管62从 色调剂容纳室52传输到显影装置100。传输管62包括横管62A和坚管62B。横管62A向 +X侧倾斜地延伸以朝向-Z侧向下倾斜。坚管62B从横管62A的+X侧端部朝向显影装置 100延伸到-z侧。
[0046] 向+Z侧敞开的供给口 63形成在横管62A的位于横管62A的中心的-X侧的部分 中。因此,色调剂容纳室52中容纳的色调剂T通过供给口 63落入横管62A中。向+X侧运 送(传输)色调剂T的运送构件64被布置在横管62A内。
[0047] 运送构件64包括旋转轴64A和螺旋部64B。旋转轴64A的轴在横管62A延伸的方 向上延伸。螺旋部64B围绕旋转轴64A呈螺旋状。旋转轴64A的-X侧端部朝向-X侧突出 至IJ横管62A之外并且齿轮66附接到旋转轴64A的突出的-X侧端部。齿轮66由马达68驱 动而旋转。因此,已经从色调剂容纳室52落入横管62A的色调剂T由运送构件64传输到 +X侧并且通过坚管62B供给到显影装置100。
[0048] 图像形成操作
[0049] 现在,将描述由图像形成设备10执行的图像形成操作。
[0050] 如图1中所示,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由拾取辊16从一个片材容纳单元12拾取 的记录片材P由多个传输辊17进给到转印位置Q。
[0051] 在图像形成单元20中,感光体22由充电辊24充电并且然后由曝光装置26暴露 于光,从而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体22的外周面上。在由将在下面具体描述的显影装置100 显影了静电潜像之后,在感光体22上形成例如黑色的色调剂图像TZ。该黑色色调剂图像 TZ在转印位置Q由转印辊28转印到记录片材P。
[0052] 被转印有色调剂图像TZ的记录片材P被传输到定影装置40并且色调剂图像TZ 由定影装置40定影到记录片材P。在仅在记录片材P的一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TZ的情况 下,在色调剂图像TZ被定影到记录片材P之后,记录片材P由排出辊48排出到排出部18。
[0053] 在记录片材P的两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TZ的情况下,记录片材P在一面上形成了 色调剂图像TZ之后由排出辊48反转并且然后传输到反转传输路径37。之后,记录片材P 被从反转传输路径37再次传输到转印位置Q,在该转印位置Q,在其上还没有形成色调剂图 像TZ的反面(背面)上类似地形成色调剂图像TZ。记录片材P然后由排出辊48排出到排 出部18。以该方式,由图像形成设备10执行图像形成操作。
[0054] 相关部分的构造
[0055] 现在将描述显影装置100。
[0056] 如图3中所示,显影装置100包括外壳102 (其是显影剂容纳部的示例)、显影辊 104 (其是显影剂保持构件的示例)、第一搅拌构件106 (其是传输构件的示例)和第二搅拌 构件108 (其是供给构件的示例)。显影装置100还包括圆柱状厚度调节构件112,其调节 在显影辊104的外周面上保持的显影剂G的层的厚度。在图3中,为了各组件的示出的方 便起见,没有对截面施加阴影。
[0057] 显影剂
[0058] 显影剂G是两成分显影剂,其包含例如将被以负极性充电的黑色色调剂T和将被 以正极性充电的磁性载体(未不出)。
[0059] 外壳
[0060] 当在沿着X-Z面截取的截面观察外壳102时,外壳102具有扁平形状,其中X方向 上的尺寸长于Z方向上的尺寸。外壳102包括第一搅拌室114和第二搅拌室116。第一搅 拌室114形成在-X侧并且用作第一室的示例。第二搅拌室116形成到第一搅拌室114的 +X侧并且用作第二室的示例。外壳102还包括显影室118,其容纳显影辊104。显影室118 形成到第二搅拌室116的+X侧和+Z侧(斜向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Z方向是重力方 向的示例并且X方向是横向方向的示例。
[0061] 外壳102还包括底壁102A、侧壁102B和斜壁102C。底壁102A包括当在Y方向上 看时突出到-Z侧的两个弯曲部分。侧壁102B直立地形成到底壁102A的-X方向的端部。 斜壁102C形成到底壁102A的+X侧以倾斜地延伸。外壳102还包括分隔壁102D和侧壁 102E和102F。分隔壁102D直立地形成在底壁102A的中心部分上并且将第一搅拌室114 和第二搅拌室116彼此分开。侧壁102E和102F直立地形成到底壁102A的+Y方向的末端 和-Y方向的末端并且在Y方向上彼此面对。
[0062] 如图4中所示,在X方向上穿过分隔壁102D的第一开口 105A形成在分隔壁102D 的+Y方向的端部中以连接第一搅拌室114和第二搅拌室116。另外,在X方向上穿过分隔 壁102D的第二开口 105B形成在分隔壁102D的-Y方向的端部中以连接第一搅拌室114和 第二搅拌室116。因此,显影剂G能够通过第一搅拌室114和第二搅拌室116而循环。
[0063] 第一搅拌构件106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一搅拌室114中,从而第一搅拌构件106的 轴在Y方向上延伸。第二搅拌构件108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二搅拌室116中从而第二搅拌构 件108在Y方向上延伸。具体地,外壳102中容纳的显影剂G由于第一搅拌构件106和第 二搅拌构件108的旋转而通过第一搅拌室114和第二搅拌室116循环。
[0064] 如图3中所示,第二搅拌室116和显影室118彼此连续并且其间没有插入有分隔 构件。外壳102的+Z侧由盖构件(未示出)覆盖。供给孔107 (参见图4)形成为在第一搅 拌室114的-Y侧端部的+Z侧的位置在Z方向上贯通盖构件。坚管62B (参见图2)的-Z 侧端部连接到供给孔107。
[0065] 显影辊
[0066] 显影辊104包括磁性辊104A和显影套筒104B。磁性辊104A具有圆筒形状并且磁 性辊104A的轴在Y方向上延伸。显影套筒104B具有圆筒形状并且支撑在磁性辊104A的 外侧与磁性辊104A同轴并且能够在+R方向上旋转。具体地,磁性辊104A被布置在显影套 筒104B的内侧。突出到+Y侧和-Y侧的轴部(未示出)形成在磁性辊104A的两个Y方向端 部上。这些轴部被固定到侧壁102E和102F。
[0067] 磁性辊104A具有沿着磁性辊104A的周方向的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的多个磁极。各 磁极施加吸引或排斥显影剂G的磁力。具体地,当在Y方向上看时,拾取极S2、层形成极N1、 显影极S1、传输极N2和排斥极S3在+R方向上从靠近第二搅拌构件108的左下侧开始按顺 序地形成。
[0068] 拾取极S2吸引显影剂G。层形成极N1被布置为面对厚度调节构件112并且调节 显影剂G的层的厚度。显影极S1被布置为面对感光体22并且将显影剂G (载体)形成为刷 形式。传输极N2使得显影套管104B的外周面保持已经进行了显影的显影剂G (载体)。排 斥极S3将显影剂G与显影套管104B的外周面分离。从层形成极N1到显影极S1并且到拾 取极S2地生成磁力线,并且从传输极N2到显影剂S1并且到排斥极S3地形成磁力线。这 些磁力线未示出。
[0069] 现在,使用钟针的位置来描述磁极的位置,S卩,当在Y方向上观察磁性辊104A时, +Z侧位置(上侧位置)被视为十二点钟并且-Z侧位置(下侧位置)被视为六点钟。例如,拾 取极S2位于大约八点钟位置并且层形成极N1位于大约十点钟位置。显影极S1位于大约 一点钟位置。传输极N2位于大约三点钟位置并且排斥极S3位于大约五点钟位置。
[0070] 显影套管104B例如为由铝制成的圆筒形构件。帽形支撑构件(未示出)附接到显 影套管104B的两个Y方向端部以覆盖这些端部。轴承的外环(未示出)被固定到支撑构件。 磁性辊104A的轴部(未示出)被固定到轴承的内环。因此,显影套管104B能够在+R方向上 相对于磁性辊104A旋转。显影套管104B由包括未示出的马达和齿轮的驱动单元驱动以在 +R方向上旋转。
[0071] 在Y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未示出)形成在显影套管104B的外周面中。显影套管 104B被布置为与感光体22平行(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面对感光体22的外周面。在显影 套筒104B面对感光体22的位置处(显影区域中),显影套筒104B在与感光体22的旋转方 向相同的方向上移动以不会阻碍感光体2的旋转,并且将显影剂G保持在其外周面上,并且 因此,利用色调剂T显影感光体22上的静电潜像(潜像)。
[0072] 第一搅拌构件
[0073] 第一搅拌构件106包括旋转轴106A和螺旋状叶片部106B。旋转轴106A在Y方向 上延伸并且螺旋状叶片部106B形成在旋转轴106A的外周周围。第一搅拌构件106的螺旋 在与将在下面描述的第二搅拌构件108的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缠绕。第一搅拌构 件106在与第二搅拌构件108相同的方向上旋转并且将显影剂G传输到+Y侧(Y方向上)。 由第一搅拌构件106传输的显影剂G通过第一开口 105A进给到第二搅拌室116。
[0074] 第二搅拌构件
[0075] 第二搅拌构件108包括旋转轴108A和螺旋状叶片部108B。旋转轴108A在Y方 向上延伸并且螺旋状叶片部108B形成为围绕旋转轴108A的外周。当在沿着X-Z平面截取 的截面观察第二搅拌构件108时,第二搅拌构件108的外径D2小于第一搅拌构件106的外 径D1。第二搅拌构件108的螺旋在与第一搅拌构件106的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缠 绕。第二搅拌构件108在与第一搅拌构件106相同的方向上旋转并且将显影剂G传输到-Y 侧(Y方向上)。
[0076] 由第二搅拌构件108传输的没有提供到显影剂辊104的显影剂G通过第二开口 105B进给到第一搅拌室114。换言之,显影剂G由第一搅拌构件106和第二搅拌构件108 循环地传输。
[0077] 第二搅拌构件108被布置在厚度调节构件112的显影套筒104B旋转的方向上(+R 方向上)的上游以面对显影套筒104B。另外,第二搅拌构件108的旋转轴在与显影套筒104B 的轴相同的方向(Y方向)上延伸。第二搅拌构件108通过旋转在Y方向上传输显影剂G并 且同时将显影剂G供给到显影套筒104B。
[0078] 显影室118中容纳的显影剂G由于显影套筒104B在+R方向上的旋转而在由拾取 极S2保持在显影套筒104B上的状态下进行传输。显影套筒104B上保持的显影剂G通过 显影套筒104B的外周面与厚度调节构件112之间的空间并且因此显影剂G的层的厚度得 到调节。其厚度由厚度调节构件112调节的显影剂G被传输到其中显影剂G面对感光体22 的显影区域。
[0079] 厚度调节构件112是圆筒状组件,其具有在Y方向上延伸的轴并且由例如不锈钢 制成。如上所述,厚度调节构件112被布置为面对层形成极N1。
[0080] 显影装置的组件的布置
[0081] 当在Y方向上观察显影装置100时,确定下述位置:P1表示第一搅拌构件106旋转 所围绕的中心的位置;P2表示第一搅拌构件106的外周的+Z侧端部的位置(或上端位置); P3表示第一搅拌构件106的外周的-Z侧端部的位置(或下端位置);P4表示第一搅拌室114 的内壁114A的底部;P5表示第二搅拌构件108旋转所围绕的中心的位置;P6表示第二搅拌 构件108的外周的+Z侧端部的位置(或上端位置);P7表示第二搅拌构件108的外周的-Z 侧端部的位置(下端位置);并且P8表示第二搅拌室116的内壁116A的底部。
[0082] 在图3中,用在X方向上延伸的虚线绘制从柜体11 (参见图1)的底面起在Z方 向上的高度HI、H2、H3、H4、H5和H6。这里,Z方向上的高度具有关系HI < H2 < H3 < H4 < H5 < H6。
[0083] 在显影装置100中,例如,第一搅拌室114的底部P4和第二搅拌室116的底部P8 在高度H1处在Z方向上处于同一水平。第一搅拌构件106的下端位置P3和第二搅拌构件 108的下端位置P7在高度H2处在Z方向上处于同一水平。
[0084] 在显影装置100中,Z方向上的第一搅拌构件106的中心P1的位置处于高度H4 处并且Z方向上的第二搅拌构件108的中心P5的位置处于高度H3处。另外,在显影装置 100中,Z方向上的第一搅拌构件106的上端位置P2处于高度H6处,并且Z方向上的第二 搅拌构件108的上端位置P6处于高度H5处。
[0085] 在显影装置100中,在第一搅拌构件106和第二搅拌构件108旋转时,在Z方向上, 第一搅拌室114中容纳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以及第二搅拌室116中容纳的显影剂G的上表 面处于不高于上端位置P2并且不低于上端位置P6的水平处。另外,在显影装置100中,每 单位时间由第一搅拌构件106和第二搅拌构件108传输的显影剂G的量被确定为使得第一 搅拌室114中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和第二搅拌室116中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
[0086] 为了将Z方向上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定位于不高于上端位置P2并且不低于上端 位置P6的水平处,仅需要适当地确定第一搅拌构件106和第二搅拌构件108的用于传输显 影剂G的功能的参数。用于传输显影剂G的功能的参数的示例包括第一搅拌构件106和第 二搅拌构件108的外径、节距和轴直径以及叶片部106B和108B的形状和厚度。参数的示例 还包括外壳102与第一搅拌构件106之间以及外壳102与第二搅拌构件108之间的间隙。 [0087] 图5示出了在+R方向上旋转以在外壳102内循环地传输显影剂G的状态下的显 影装置100的第一搅拌构件106和第二搅拌构件108。
[0088] 在显影装置100中,第一搅拌室114的底部P4和第二搅拌室116的底部P8处于 同一水平。
[0089] 另外,在显影装置100中,在第一搅拌构件106和第二搅拌构件108旋转时,第一 搅拌室114中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和第二搅拌构件116中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 平。
[0090] 在显影装置100中,具有较大的直径的第一搅拌构件106的下端位置P3和具有较 小直径的第二搅拌构件108的下端位置P7处于同一水平。第一搅拌室114和第二搅拌室 116中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处于高度H7(在图5中由双点划线绘制),该高度H7位于第二搅 拌构件108的上端位置P6与第一搅拌构件106的上端位置P2之间。具体地,例如,高度H7 与第二搅拌构件108的上端位置P6处于同一水平。因此,第一搅拌构件106的外周的一部 分从显影剂G露出。另一方面,第二搅拌构件108就处于显影剂G下方并且在上端位置P6 处几乎不存在从上面覆盖第二搅拌构件108的任何显影剂G。
[0091]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
[0092] 第一修改示例
[0093] 如图6A中所示,在显影装置100中,第一搅拌室114中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可以 处于不高于上端位置P2并且不低于上端位置P6的水平,并且第二搅拌室116中的显影剂 G的上表面可以与上端位置P6处于同一水平。换言之,第一搅拌室114中的显影剂G的上 表面和第二搅拌室116中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可以处于不同水平,只要这些水平处于不高 于上端位置P2并且不低于上端位置P6的范围内。
[0094] 第二修改示例
[0095] 如图6B中所示,在显影装置100中,第一搅拌室114中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和第 二搅拌室116中的显影剂G的上表面可以处于同一水平,在该水平,上表面高于上端位置P6 并且低于上端位置P2。
[0096] 第三修改示例
[0097] 如图7A中所示,可以使用包括外壳122的显影装置120来代替包括外壳102(参见 图3)的显影装置100。外壳122包括第一搅拌室124,其底部P9处于高于第二搅拌室116 的底部P8的水平。外壳122包括第一搅拌室124和第二搅拌室116。
[0098] 这里,在显影装置120中,由于第一搅拌构件106的下端位置P3和第二搅拌构件 108的下端位置P7处于同一水平,因此下端位置P3与底部P9之间的间隙窄于下端位置P7 与底部P8之间的间隙。第一搅拌构件106具有大于第二搅拌构件108的直径,并且因此, 在第三修改示例中,第一搅拌构件106在旋转期间摇摆的程度小于第二搅拌构件108。因 此,即使第一搅拌构件106与第一搅拌室124之间的间隙较窄,第一搅拌构件106也在没有 触摸第一搅拌室124的内壁的情况下进行旋转。
[0099] 第四修改示例
[0100] 如图7B中所示,可以使用包括第二搅拌构件132的显影装置130来代替包括第 二搅拌构件108 (参见图3)的显影装置100。第二搅拌构件132的直径小于第二搅拌构件 108的直径。第二搅拌构件132的下端位置P10处于高于第一搅拌构件106的下端位置P3 的水平。在显影装置130中,外壳102的底部P4和P8处于同一水平。
[0101] 其它修改示例
[0102] 第一搅拌构件106和第二搅拌构件108不限于均具有连续的螺旋的构件,并且例 如可以是均具有其周向位置在每节距改变的叶片部的构件。图像形成设备10不限于包括 一个第一搅拌室114、一个第一搅拌构件106、一个第二搅拌室116和一个第二搅拌构件108 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搅拌室114、多个第一搅拌构件106、多个第二搅拌室116和 多个第二搅拌构件108。
[0103] 图像形成设备10不限于包括一个显影装置100 (用于单色)的设备,并且可以是 包括多个显影装置100并且通过使用中间转印带将各种不同颜色的色调剂T转印到记录片 材P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0104] 为了示出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面的描述。其不意 在是穷尽的或者将本发明限制到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而易见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很多修改和变化都将是明显的。为了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而选择 并且描述了实施方式,从而使得本领域其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 种修改示例适合于特定应用。想要的是,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剂容纳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包括沿着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布置的第一室 和第二室,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循环; 传输构件,所述传输构件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室中,所述传输构件在沿着所述传 输构件的轴延伸的第一方向上传输显影剂;以及 供给构件,所述供给构件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第二室中,所述供给构件的外径小于所 述传输构件的外径,所述供给构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传输显影剂的同时将显 影剂提供给显影剂保持构件, 其中,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供给构件的下端位置与所述传输构件的下端位置处于同 一水平,并且 其中,在所述供给构件和所述传输构件旋转时,所述第一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 与所述第二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处于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传输构件的上端位置 以下且所述供给构件的上端位置以上的水平。
2. -种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剂容纳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包括沿着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布置的第一室 和第二室,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循环; 传输构件,所述传输构件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室中,所述传输构件在轴向方向上 传输显影剂;以及 供给构件,所述供给构件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第二室中,所述供给构件的外径小于所 述传输构件的外径,所述供给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传输显影剂的同时将显影剂提供给显 影剂保持构件, 其中,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室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室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并且 其中,在所述供给构件和所述传输构件旋转时,所述第一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 与所述第二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处于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传输构件的上端位置 以下且所述供给构件的上端位置以上的水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室的底部和所 述第二室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室的底部处于 比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室的底部高的水平。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当所述供给构件和所述传输 构件旋转时,所述第二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与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供给构件的上 端位置处于同一水平。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每单位时间由所述供给构件 传输的显影剂的量和每单位时间由所述传输构件传输的显影剂的量被确定为使得所述第 一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每单位时间由所述供给构件传输的显影剂 的量和每单位时间由所述传输构件传输的显影剂的量被确定为使得所述第一室中容纳的 显影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室中容纳的显影剂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传输构件的下端位 置处于比所述重力方向上的所述供给构件的下端位置高的水平。
9.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保持构件,所述图像保持构件保持潜像;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利用所述显影剂保持 构件的显影剂对所述图像保持构件上保持的所述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显影剂图像;以及 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所述图像保持构件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4062869SQ201310445442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堤保幸, 狩谷宜伸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