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271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单元、底盖和加固框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滤色器基板。所述背光单元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所述底盖支撑所述背光单元并具有平坦形状。所述加固框架具有预定曲率并附接到所述底盖。所述具有平坦形状的底盖安装在所述加固框架上,使得所述具有平坦形状的底盖具有所述加固框架的预定曲率。
【专利说明】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2012年11月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0.10-2012-0126336以及2012年11月1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0.10-2012-0130240的优先权,在此援引上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0002]本申请涉及一种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弯曲支撑框架的圆弯曲型(roundly curved)液晶显示装置。本申请还涉及一种与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相关的用于将导光板固定在弯曲支撑框架上的固定机构。本申请进一步涉及一种与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相关的用于在弯曲支撑框架和导光板上布置光学片的布置机构。本申请进一步涉及光源结构和用于在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布置光源结构的布置机构。
【背景技术】
[0003]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显示信息的各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IX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装置、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在这些显示装置之中,IXD装置可比阴极射线管作得更轻更薄。此外,IXD装置具有比CRT功耗低的特点。
[0004]与OLED装置等不同,IXD装置不是自发光显示装置。因而IXD装置需要用作背光源的背光单元。
[0005]IXD装置被制成平板形状。图1图解了相对于主观看位置的平直型IXD装置。如图1中所示,平直型LCD装置的中心区域和两个边缘区域相对于主观看位置的距离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图1图解了弯曲型LCD装置,其中弯曲型LCD装置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具有相同的距离。
[0006]近来,对通过将LCD装置的边缘变窄使消费者的眼睛看到更大屏幕的窄边框很有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光源基板设置在背光单元的上边缘或下边缘,而不是设置在左边缘或右边缘。
[0007]然而,在用于增强介入感的弯曲型IXD装置中使用的背光单元的左、右边缘表面均具有平坦形状,但背光单元的上、下边缘表面必须具有弯曲形状。因此,平坦的光源基板会与背光单元的上或下边缘不相容。

【发明内容】

[0008]因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弯曲型LCD装置。
[0009]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滤色器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支撑所述背光单元并具有平坦形状的底盖;以及具有预定曲率并附接到所述底盖的加固框架,其中所述具有平坦形状的底盖安装在所述加固框架上,使得所述具有平坦形状的底盖具有所述加固框架的预定曲率。[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顶壳保护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并具有与所述加固框架相同的曲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框架包括:具有所述预定曲率的多个水平加固条;以与所述水平加固条交叉的方式附接到所述多个水平加固条的多个垂直加固条,每个垂直加固条形成为直线形状;和设置在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的外侧表面上的边缘加固条。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垂直加固条包括:主体部分;和形成在垂直加固条与水平加固条交叉的区域中的多个凹陷部。
[0011 ]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加固条被容置在所述凹陷部中并紧固到所述垂直加固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用于发光的光源;靠近所述光源设置并用于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转换为二维光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上并用于散射和会聚来自所述导光板的光的光学片;和用于保护所述光源的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所述光学片和所述壳体紧固到所述加固框架。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边缘加固条包括:具有顶边缘的侧壁;从所述侧壁的顶边缘向上凸出的多个侧凸部;和从所述侧壁的顶边缘凹陷的多个侧凹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片包括多个边缘凸片,所述多个边缘凸片从所述光学片的边缘向外凸出并附接到所述边缘加固条的多个侧凸部。
[0013]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边缘加固条的侧凹部中并将所述导光板紧固到所述底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盖凸部从所述底盖的上表面向上凸出,并且所述接合元件附接到所述盖凸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合元件形成为L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包括:主体部分;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个侧边缘向外延伸的多个翼部,所述翼部和所述主体部分形成在不同的高度,使得在所述翼部和所述主体部分之间限定出台阶;和形成在所述翼部中以暴露所述水平加固条的端部的多个容置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翼部和所述水平加固条相对地形成,并紧固到所述底盖和所述加固框架。
[0014]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i)提供弯曲加固框架,所述加固框架包括多个垂直加固条和具有预定曲率的多个水平加固条;(ii)在所述弯曲加固框架上安装并固定平坦底盖,使得所述平坦底盖构造成通过所述加固框架弯曲;
(iii)通过接合元件在配置成通过所述加固框架弯曲的底盖上固定导光板,使得所述导光板构造成通过所述底盖和所述加固框架弯曲;(iv)在构造成通过所述底盖和所述加固框架弯曲的导光板上并在所述加固框架的边缘上安装光学片;和(V)在所述光学片上安装显示液晶面板。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安装弯曲顶盖。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左侧和右侧中的至少之一垂直安装背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之一水平安装背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组装方法的提供弯曲加固框架包括:在垂直加固条中形成的凹陷中放置水平加固条,使得所述水平加固条与所述垂直加固条交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组装方法的固定导光板包括: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之一水平放置接合元件,以确保所述背光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光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光学片包括:在所述加固框架的边缘上的相邻接合元件之间安装所述光学片。[0016]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包括:弯曲加固框架,所述弯曲加固框架包括多个垂直加固条和具有预定曲率的多个水平加固条;安装在所述弯曲加固框架上的平坦底盖,使得所述平坦底盖构造成通过所述加固框架弯曲;安装在所述底盖上的导光板,使得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加固框架弯曲;将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底盖和所述加固框架上的接合元件;布置在所述导光板上并固定在所述加固框架的边缘上的光学片,所述光学片构造成通过所述底盖和所述加固框架弯曲;和安装在所述光学片上的液晶显示面板。
[0017]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又一个实施方式包括液晶面板、背光单元和加固框架。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底盖、设置在所述底盖上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片和沿所述液晶面板的垂直侧边布置,以向所述导光板提供光的光源基板。所述加固框架附接到所述底盖并具有预定曲率。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加固框架上并具有所述加固框架的预定曲率。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基板是平坦的并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垂直侧边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是平坦的并通过接合元件固定在所述底盖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合元件布置在所述光源基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空间中。
[0019]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再一个实施方式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单元和加固框架。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底盖、设置在所述底盖上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片和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侧边布置的光源基板。所述加固框架附接到所述底盖并具有预定曲率。所述加固框架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侧边延伸并包括垂直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侧边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延伸的侧壁。所述光源基板布置在所述加固框架的至少一个侧壁上。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基板是弯曲的,且所述加固框架的侧壁是弯曲的,所述光源基板沿所述加固框架的弯曲侧壁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框架包括:具有预定曲率的多个水平加固条;以与所述水平加固条交叉的方式附接到所述多个水平加固条的多个垂直加固条,其中所述侧壁设置在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的外侧表面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的侧壁和外表面以弯曲的方式延伸。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所述光源基板的壳体包括(i)形成为具有与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对应的曲率并设置在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底部jP(ii)构造成从所述底部的边缘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加固框架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是可弯折和弯曲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部上。
[0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元件将所述光源基板固定在所述加固框架的侧壁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框架包括具有预定曲率的多个水平加固条,多个光源阵列设置在所述加固框架的侧壁上且基底在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的外侧表面上延伸。
[0023]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包括:(i)提供弯曲加固框架;(ii)在所述弯曲加固框架上安装并固定平坦底盖,使得所述平坦的底盖构造成通过所述加固框架弯曲;(iii)在构造成通过所述加固框架弯曲的底盖上固定导光板,使得所述导光板构造成通过所述底盖和加固框架弯曲;(iv)在光学片上安装液晶显示面板;以及(V)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垂直侧边或者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侧边安装光源基板,使得每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表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光接收表面平行布置。
[00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框架进一步包括从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垂直延伸的侧壁,上述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侧边在所述加固框架的侧壁上安装所述光源基板。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基板进一步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阵列和可弯曲地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阵列连接的基底,上述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侧边在所述加固框架的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上安装所述光源基板的基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加固框架的侧壁上安装所述光源基板进一步包括通过接合销在所述侧壁上固定所述光源基板。
[00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组装方法的在所述加固框架的侧壁上安装所述光源基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加固框架的侧壁与所述光源基板之间安装光源壳体。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光源基板,所述光源基板包括基底和与所述基底可弯曲地连接的多个光源阵列,两个相邻的光源阵列彼此间隔开且每个光源阵列从所述基底凸出并且当弯曲时相对于所述基底大致形成直角,由此所述基底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侧边弯曲。
[0026]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组装方法的安装所述光源基板包括: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垂直侧边安装所述光源基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所述导光板进一步包括通过接合元件在所述底盖上固定所述导光板并将所述接合元件布置在所述光源基板的发光表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光接收表面之间的空间中。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组装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包括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光源基板,所述光源基板构造成平坦的。
[0027]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背光组件可防止在加固条与光源基板之间的错位。此外,背光组件包括可随着加固条的尺寸和曲率弯曲的光源基板。
[0028]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列出本发明的附加特点和优点,这些特点和优点的一部分从下面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施领会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这些优点。
[0029]在研究下面的附图和详细描述之后,其他系统、方法、特点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或将变得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附加的系统、方法、特点和优点意在包含在本说明书中,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保护。本部分不应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讨论进一步的方面和优点。本发明前面的大致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意在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到本申请中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0031]图1图解了相对于主观看位置的平直型IXD装置和弯曲型IXD装置;
[0032]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弯曲型IXD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
[0033]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弯曲型LCD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34]图4A是显示图2中所示的加固框架的透视图;
[0035]图4B是显示图4A中所示的水平加固条的透视图;
[0036]图4C是显示图4A中所示的垂直加固条的透视图;[0037]图4D是显示图2中所示的边缘加固条的透视图;
[0038]图5是图解图1中所示的底盖的透视图;
[0039]图6图解了布置在图2和5中所示的加固框架上的底盖;
[0040]图7A图解了在弯曲导光板与弯曲底盖之间的间隔;图7B图解了用在弯曲型LCD装置中的弯曲底盖及弯曲导光板的剖面图;图7(:是显示通过固定机构而固定在弯曲底盖上的弯曲导光板的顶视图;
[0041]图8A是图解用于在加固框架中固定弯曲导光板的固定机构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图8B是固定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0042]图9A图解了不具有由于导光板与底盖之间的间隔而导致的可视缺陷或变形的显示器的一个例子;图9B是具有基于图28中所示的间隔而导致的可视缺陷或变形的显示器;
[0043]图10图解了用于在图2中所示的边缘加固条上布置光学片的布置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
[0044]图1lA图解了用于在边缘加固条上布置光学片的布置机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图1lB是图1lA的布置机构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45]图12A图解了与弯曲型IXD装置相关的光源结构的可能布置方式;图12B图解了光源基板沿弯曲型LCD装置的一个左侧边垂直布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2C图解了光源基板沿弯曲型LCD装置的下侧水平布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0046]图13是具有沿IXD面板的左侧垂直布置的光源结构的弯曲型IXD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47]图14A和14B是具有垂直布置的光源结构的弯曲型IXD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
[0048]图15是在弯曲型IXD装置中的边缘加固条、接合元件、底盖和导光板连同水平布置的光源结构一起的组合状态的透视图;
[0049]图16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边缘加固条和水平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16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边缘加固条和水平光源基板的组合状态的透视图;
[0050]图17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水平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17B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组合状态的透视图;
[0051]图18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和水平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18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和水平光源基板的组合状态的透视图;
[0052]图19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19B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组合状态的透视图;
[0053]图20是显示沿图18B的线B_B’的加固框架和光源基板的剖面图;
[0054]图21A-21C图解了组装边缘加固条和销的工艺;
[0055]图22A-22C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的光源基板的形成工艺的透视图;
[0056]图23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和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23B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和光源基板的组合状态的透视图;
[0057]图24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六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24B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六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组合状态的透视图;
[0058]图2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七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和光源基板的透视图;
[0059]图2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八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透视图;以及
[0060]图27A图解了用于平直型IXD装置的常规加固框架;图27B图解了构造成弯曲状的常规加固框架的缺陷;图27C图解了常规的弯曲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61]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图解了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些例子。提供下文引入的这些实施方式作为例子是为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传达其精神。因此,这些实施方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并不限于在此描述的这些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解释可能放大了装置的尺寸、厚度等。尽可能地在包括附图的整个说明书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62]在本说明书中,应当理解,当在实施方式中提到诸如基板、层、区域、膜或电极这样的元件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意味着其可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非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将基于附图确定元件的术语“上”或“下”。
[0063]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弯曲型IXD装置和弯曲型IXD装置的组装方法。弯曲型LCD装置具有弯曲加固框架和附接到弯曲加固框架的平坦底盖,使得底盖被构造为弯曲的。在附接到弯曲加固框架之前如果需要的话,平坦底盖经过加工以具有多个孔和/或凸片(tab)。导光板安装在弯曲底盖和加固框架上并通过接合元件固定,使得在导光板与弯曲底盖之间没有间隔。在导光板上,光学片沿加固框架的边缘应用在加固框架的边缘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片布置在导光板的两个相邻接合元件之间。
[0064]在附接到加固框架之前,即在底盖变弯曲之前,对底盖进行必要的加工,因此,可避免在弯曲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专门加工。如果在底盖的弯曲表面上形成孔和凸片,则可能需要法线方向加工。因为导光板紧紧固定在底盖上,所以会大大减少由于导光板与底盖之间的间隔导致的可视缺陷或变形。
[006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背光单元(或称为“背光”)可沿弯曲型IXD装置的左侧和右侧中的至少之一垂直布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背光单元可沿弯曲型LCD装置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之一水平布置。
[0066]弯曲型IXD装置的组装方法的实施方式包括:在弯曲加固框架上安装平坦底盖,从而由于附接到弯曲加固框架而使平坦底盖变弯曲;在底盖和加固框架上安装平坦光学片和平坦导光板;安装IXD面板以及在其上安装弯曲顶盖。加固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水平延伸条和至少一个侧壁。导光板固定在垂直于水平延伸条而延伸的加固框架的至少一个侧壁上。优选地,固定所述导光板进一步包括通过接合元件在底盖上固定导光板并将接合元件布置在光源基板的发光表面与导光板的光接收表面之间的空间中。
[0067]图1图解了常规的平直型IXD装置和弯曲型IXD装置。常规的平直型IXD装置相对于主观看区域具有不同的距离。换句话说,在常规的平直型LCD装置的中心区域的显示表面与主观看区域之间的距离短于在常规的平直型LCD装置的显示表面的边缘与主观看区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弯曲型IXD装置显示出在弯曲型IXD装置的显示表面与主观看区域之间相等的距离。因为弯曲型LCD装置例如TV的设计在美学和功能上得到改善,所以其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
[0068]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型IXD装置100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显示图2的IXD装置的剖面图。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型IXD装置100包括:构造成显示图像的IXD面板10 ;和构造成向IXD面板10提供光的背光单元50。
[0069]LCD面板10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11和贴附到薄膜晶体管基板11的滤色器基板13 (图14A中所示),其中在薄膜晶体管基板11与滤色器基板13之间限定有单元间隙。此夕卜,IXD面板10进一步包括夹在两个基板11和13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
[0070]薄膜晶体管基板11包括形成在其上的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通过彼此交叉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可限定像素区域。栅极线和数据线可与薄膜晶体管电连接。薄膜晶体管与形成在像素区域上的像素电极电连接。
[0071]滤色器基板13包括:布置在与薄膜晶体管基板11的像素区域相对的区域上的红色R、绿色G和蓝色B滤色器;以及设置在滤色器之间的边界区域上以及与栅极线、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相对的区域上的黑矩阵。黑矩阵可防止光泄漏。此外,滤色器基板13可包括形成在滤色器基板13的与薄膜晶体管基板11相面对的内表面上的公共电极。
[0072]由于施加给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电压之间的差,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可产生电场。通过电场重新排列的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可控制光透射率。据此,可显示图像。
[0073]在IXD面板10的前表面上可设置构造成保护IXD面板10的顶壳I。顶壳I可形成为与LCD面板10的前表面的边缘相面对的四边形框架形状。顶壳I可形成为包括具有固定曲率的弯曲表面。
[0074]可通过辊压成型工艺和弯曲表面按压工艺之一形成顶壳I。辊压成型工艺可通过使板材在多个辊之间经过而形成顶壳I ο弯曲表面按压工艺裁剪弯曲表面板材,通过使用模具向弯曲表面板材施加压力形成直边缘表面,并使用激光束处理板材的裁剪表面,从而提供顶壳I。
[0075]在IXD面板10的后表面上可设置形成为四边框架形状的导引板40。导引板40可用于支撑IXD面板10。更具体地说,导引板40支撑IXD面板10的后表面的边缘。
[0076]在背光单元50的下表面上可设置底盖20。底盖20支撑背光单元50。在本实施方式中,底盖20是柔性的且是具有平坦表面的平板形式的。背光单元50包括光学片60、导光板61、反射片63、壳体70和光源8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80沿IXD装置100的垂直边缘布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源80可沿IXD装置100的水平边缘布置。
[0077]图3图解了弯曲型IXD装置100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布置顶壳I和底盖20,且IXD面板10、导引板40、光学片60、导光板61和反射片63设置在顶壳I和底盖20之间。优选地,导光板61靠近光源设置并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转换为二维光;光学片60设置在导光板61的上表面上并用于散射和会聚来自导光板61的光。
[0078]图27A图解了用于常规平直型IXD装置的常规加固框架。随着常规IXD装置变得纤薄、窄、面积增大且低成本,常规LCD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会遭受变形和扭曲。图27A中所示的常规加固框架用于布置在常规LCD装置的后表面上并作为支撑常规LCD装置的结构运作。通过在平坦钢板上施加压力制造常规加固框架,以形成图27A中所示的构造。这种构造可提高常规加固框架的强度。如果常规加固框架弯曲成弯曲形状以用于弯曲型LCD装置,则其会遭受破裂、损毁、起皱、膨胀,如图27B中所示。
[0079]参照图4A-4D,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3。加固框架3是刚性体并具有预定的固定曲率。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加固框架3可根据消费者需求、LCD装置的硬件构造、和/或很多其他因素而制造成具有不同的曲率。加固框架3包括多个水平加固条31、多个垂直加固条32和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多个水平加固条31和垂直加固条32形成用于在其上支撑底盖I和背光单元9的基部。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沿基部的相对侧边缘从基部垂直延伸。
[0080]随着每个水平加固条31从中心向两端延伸,每个水平加固条31都具有预定的固定曲率以及向上弯曲的条形。换句话说,水平加固条31可在图4A和4B中所示的z轴上弯折或弯曲。
[0081 ] 垂直加固条32与水平加固条31交叉并用于将水平加固条31彼此连接,垂直加固条32是直的而没有任何弯曲。为此,垂直加固条32可彼此平行布置并与水平加固条31垂直。每个垂直加固条32都形成为直线形状。
[0082]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设置在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31的外侧表面上并与水平加固条31垂直。每个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以在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31的上表面上方凸出的方式形成。边缘加固条33用于紧固底盖I的两个侧表面,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0083]此外,每个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形成为具有与水平加固条31相同的曲率。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与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31 —体形成,从而形成单片组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和水平加固条31可形成为单体。可选择地,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可与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31分开形成且之后组装到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31。
[0084]图4B是显示图4A中所示的水平加固条的透视图。图4C是显示图4A中所示的垂直加固条的透视图。图4D是显示图4A中所示的边缘加固条的透视图。如图4A和4B中所示,每个水平加固条31可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通孔311,通孔311形成在其中垂直加固条32横跨水平加固条31延伸的区域中。
[0085]参照图4A和4C,每个垂直加固条32可包括主体部32a和从主体部32a的顶表面凹陷的凹陷部32b。优选地,每个垂直加固条32包括形成在垂直加固条与水平加固条交叉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凹陷部。可通过部分切除主体部32a形成凹陷部32b。在每个凹陷部32b中可形成至少一个组合孔312。组合孔312可形成在与通孔311相对(或对应)的位置处。水平加固条31可被容置到凹陷部32b中并通过紧固元件313 (图4A)紧固。
[0086]紧固元件313插入到组合孔312和通孔311中,以将水平加固条31稳固地紧固到垂直加固条32。在此情形中,水平加固条31被容置到凹陷部32b中。当水平加固条31和垂直加固条32组装时,水平加固条31可具有与垂直加固条32的上表面齐平的上表面。如此,加固框架3可具有与底盖I接触的平滑的上表面,而没有任何突出区域。
[0087]如图4D中所示,边缘加固条33可形成为包括侧壁部33a、侧凹部33b和侧凸部33c。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获得其他结构。侧凹部33b以从侧壁33a的顶边缘在向下的方向上凹陷的方式形成。侧凸部33c以从侧壁33a的顶边缘在向上的方向上凸出的方式形成。[0088]图5是显示图2中所示的底盖的透视图。参照图2和5,底盖20可包括主体部111和翼部12。
[0089]翼部12可形成在主体部111的两个侧边缘上。随着主体部111从中心区域向左、右端部区域延伸,主体部111可形成为向上弯曲的形状。主体部111最初为平坦形状,并且当底盖20安装并紧固在弯曲加固框架3上时主体部111变弯曲,如图4A和6中所示。沿主体部111的侧边缘形成的每个翼部12可分支为两部分。翼部12可以以下述方式形成,即翼部12从主体部111的两个侧边缘延伸,以限定出L形。
[0090]每个翼部12形成为在与水平加固条31的一端相对的区域中具有容置槽113。优选地,容置槽113暴露水平加固条31的端部。容置槽113形成为适于容置水平加固条31的一端的开口形状。如此,水平加固条31的一端容置在容置槽113中,并以倾斜的方式穿过容置槽113。
[0091]图27C图解了底盖的弯曲表面可能需要的法线方向加工。一旦底盖弯曲并弯折,则很难在弯曲底盖上加工孔或凸片。为了适当地形成孔或添加凸片,需要在弯曲底盖的弯曲表面的法线方向上进行加工,如图27C中所示。这种法线加工需要专门的设备而且复杂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此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用平坦底盖来加工孔或凸片,并将平坦底盖安装在弯曲加固框架上,以使底盖变弯曲。
[0092]返回参照图5,在与水平加固条31相对的主体部111的区域中可形成多个盖孔
14。在加固框架3上安装底盖20之前,在具有平坦形状的底盖20上形成盖孔14。因此,不需要在弯曲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加工,很容易制备孔和凸片。盖孔14可以以穿过主体部111的方式形成。主体部111可通过穿过各个盖孔14并进入水平加固条31的相应孔(未示出)中的螺丝附接到水平加固条31。如此,底盖20可附接到加固框架3并弯曲,并且保持与加固框架3相同的曲率。
[0093]此外,可在主体部111上形成盖凸部15。盖凸部15从主体部111的上表面凸出。在每个盖凸部15的中心部分中可形成适于容置组合元件54的盖组合孔16。这样,盖凸部15可附接到组合元件54并紧固和支撑导光板7。
[009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底盖20可以以下述方式形成,即主体部111具有不均匀图案(未示出)和浮雕图案(未示出)之一,但并不限于此。具有不均匀图案和浮雕图案之一的主体部111可防止底盖20由于诸如温度等这样的外部环境而导致的变形。
[0095]图6图解了在弯曲加固框架3上安装平坦底盖20。因为加固框架3是弯曲的,所以当平坦底盖20安装并附接到弯曲加固框架3时,平坦底盖20变弯曲。通过在如图5中所示形成于底盖20上的盖孔14中插入螺丝,底盖20被可靠地安装在加固框架3上。
[0096]在弯曲底盖20和弯曲加固框架3上,依次形成光学片60、导光板61和反射片63。图7A-7C图解了在弯曲底盖20上固定导光板61和反射片63。反射片63是薄的且是相对柔性的。因此,反射片63变弯曲并完美地固定在弯曲底盖20的弯曲表面上。然而,导光板61相对较厚且不像反射片63是柔性的,如图3中所示。如果导光板61放置在弯曲底盖20上,则会存在较小的间隙或间隔,如图7A中所示。导光板61与弯曲底盖20之间的部分或整个间隔会影响显示质量,观看者会察觉到可视变形或缺陷,如图9B中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米用用于将导光板61牢固固定在底盖20上的固定机构,如图7C中所不。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80沿IXD面板10的右侧垂直布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源可沿IXD面板10的下侧或上侧水平布置。
[0097]固定机构50包括接合元件5。图8A是图解了图2和3中所示的边缘加固条33、接合元件5、底盖20和导光板61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图SB是显示沿图8A的线A-A’的虚线部分的剖面图。
[0098]如图8A和8B中所示,接合元件5可设置在边缘加固条33的侧凹部33b中。接合元件5可形成为L形。接合元件5可形成为具有比侧凹部33b窄的宽度。接合元件5包括第一和第二平坦部分51和52。第一平坦部分51与导光板7的上表面接触,第二平坦部分52与边缘加固条33的外表面接触。这样,接合元件5可将导光板7紧固到加固框架3。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接合元件5布置成避免遮挡光源8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将接合元件5布置为沿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之一水平布置,以能够确保从垂直或水平布置的光源基板或背光到导光板的光路。
[0099]此外,接合元件5可包括形成在第一平坦部分51中的接合孔53。接合孔53与盖凸部15相对地形成。这样,组合元件54穿过接合孔53并插入到底盖I的盖凸部15中。因此,接合元件5可将底盖I和导光板7可靠稳定地紧固到加固框架3。换句话说,因为接合元件5的宽度11比侧凹部33b的宽度12窄,所以从接合元件5的第一平坦部分51的一部分向导光板7施加朝向底盖I (即在向下方向上)的接合力。因此,接合兀件5使得导光板7被底盖I稳定地支撑。
[0100]因为导光板61牢固固定在弯曲底盖20上,所以不存在间隔或间隙,如图7B中所示。图9A是表明显示质量改善且图9B中所示的可视缺陷被充分最小化的一个例子。
[0101]—旦导光板61固定在弯曲底盖20上,就在导光板61上布置光学片60,如图2和3中所示。优选地,光学片60固定在加固框架的边缘上并通过底盖和加固框架弯曲。正确可靠地布置光学片60对于避免观看者会察觉到的可视缺陷或变形是很关键的。在LCD装置的制造工艺过程中,光学片的精确布置是非常重要的工艺之一。光学片60可以是柔性且薄的,从而其很容易适应底盖20和导光板61的弯曲形状。图10是显示边缘加固条33和光学片60 (也在图2和3中示出)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参照图10,光学片60可包括从光学片60的侧表面凸出的至少一个片凸部81。片凸部81可形成为具有与边缘加固条33的侧凸部33c相对形成的通孔。这样,片凸部81设置成容置边缘加固条33的侧凸部33c。因此,光学片60可稳定地紧固到边缘加固条33。
[0102]图1lA是显示加固框架3、导光板61和光学片60的组装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1lB是显示图1lA的固定机构以及加固框架3、导光板61和光学片60的结构的侧视图。参照图2,IlA和11B,IXD装置100的加固框架3包括形成为支撑底盖20的下表面的水平加固条31、和设置在底盖20的侧表面上的边缘加固条37。将结合下面的图15进一步描述图1lA所示的接合元件90。
[0103]如此,底盖20可形成为与具有弯曲表面形状的加固框架3具有相同的结构。这样,可防止导光板61从底盖20分离。此外,可防止由于导光板61从底盖20分离而在图像中产生污点。因此,可实现弯曲表面型的IXD装置。
[0104]在加固框架3、底盖20、光学片60和导光板61之间的接合力会增加。这样,可防止由于外部撞击导致的LCD装置损坏。
[0105]这种弯曲表面型IXD装置可使得IXD面板的中心区域和两个边缘区域相对于主观看位置的距离彼此相同。换句话说,LCD面板的中心区域和两个边缘区域相对于主观看位置的距离之间的差别可被最小化。此外,可大大提高弯曲表面型LCD装置的亮度。
[0106]图12A图解了根据本发明的弯曲型IXD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光源的可能布置方式。多个光源可布置在每个侧边、水平侧边(或上侧边或下侧边)、垂直侧边(或左侧边或右侧边),或者在水平(下)侧边或垂直(右)侧边处布置单个光源,如图12A中所示。图12B图解了在垂直或左侧边处具有光源基板的弯曲型LCD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2C图解了沿水平或下侧边具有光源基板的弯曲型LCD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
[0107]参照图13以及图14A和14B,描述了沿IXD面板的左侧边具有垂直布置的光源基板的弯曲型LCD装置的实施方式。图13图解了弯曲型LCD装置200中的垂直布置的光源基板220的剖面图。优选地,光源基板220可包括基底和与基底可弯曲地连接的多个光源阵列,两个相邻的光源阵列彼此间隔开且每个光源阵列从基底凸出并且当弯曲时相对于基底大致形成直角,由此基底沿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侧边弯曲。此外优选地,光源基板220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阵列和可弯曲地与多个发光二极管阵列连接的基底,可沿液晶显示面板的水平侧边在加固框架的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上安装光源基板的基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加固框架的侧壁上安装光源基板进一步包括通过接合销在侧壁上固定光源基板。LED光源基板220布置在导光板207的一侧并通过光导引部203导引进入导光板207。IXD面板205布置在导光板207上方。IXD面板205和光学元件被顶盖222和底盖224覆盖。在导光板207下面设置反射器209。因为弯曲型IXD装置200的垂直侧边不是弯曲的而是直的,所以LED光源基板220沿弯曲型IXD装置200的直的垂直侧边布置。弯曲型IXD装置200可实施为需要相对大量的光的LCD TV。如图13中所示,顶视型LED光源基板220可适于实现LCD TV0为了确保光能够进入导光板207,光源基板220需要垂直于导光板207布置。
[0108]图14A和14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IXD装置的截面的剖面图。图14A是显示沿图2中的线A-A’的IXD装置的剖面图。图14B是沿图2中的线B-B’的IXD装置的剖面图。参照图2,14A和14B,本实施方式的IXD装置包括IXD面板10和背光单元50。
[0109]如图14A和14B中所示,IXD面板10可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11和滤色器基板13。背光单兀50可包括光学片60、导光板61、反射片63、壳体70和光源80。背光单兀50可由底盖20支撑。反射片63设置在底盖20 (也参见图5)的主体部分21上。壳体70可设置在底盖20的翼部23上。主体部分21和翼部23形成在不同的高度,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台阶。
[0110]加固框架30可附接并紧固到底盖20的下表面。壳体70可在与底盖20的容置槽24对应的区域中与加固框架30接触,如图14A中所示。此外,壳体70可在与底盖20的翼部23对应的区域中与底盖20的翼部23接触,如图14B中所示。
[0111]如图2中所示,在壳体70的与加固框架30相对的区域中形成壳体槽71,在壳体70的与底盖20的翼部23相对的区域中形成平坦部分73。因此,壳体70可被密切紧固到加固框架30和底盖20。
[0112]光源80可附接到至少一个壳体70。光源80可包括发光二极管封装81和印刷电路板83。发光二极管封装81安装到印刷电路板83。发光二极管封装81响应于来自印刷电路板83的驱动电流朝向导光板61发射光。
[0113]尽管如附图中所示光源80具有发光二极管封装81,但并不限于此。换句话说,代替发光二极管封装81,光源80可包括灯管。作为灯管的一个例子,可使用CCFL (冷阴极荧光灯)和EEFL (外电极荧光灯)之一。
[0114]导引板40可与壳体70接触。此外,导引板40可支撑IXD面板10。顶壳I可形成为包围IXD面板10的边缘。
[0115]参照图15-26,详细描述具有水平布置的光源基板的弯曲型IXD装置的实施方式。图15是弯曲型IXD200的剖面图。除了水平布置的光源基板之外,弯曲型IXD200具有图2中公开的结构。图15显示了反射片63、导光板61和光学片60可依次设置在底盖20上。边缘加固条37可包括侧壁部37a、侧凹部37b和侧凸部37c,如图2和IlB中所示。在此省略了对之前结合图2和IlB讨论的结构的详细描述。
[0116]光学片60可包括每个都从其边缘向外凸出的多个边缘凸片65。多个边缘凸片65可与多个侧凸部37c相对形成,如图1lA和IlB中所示。每个边缘凸片65都可形成为具有通孔。通过将边缘加固条37的侧凸部37c插入到光学片60的边缘凸片65的通孔中,光学片60可稳定地紧固到边缘加固条37。
[0117]在底盖20的主体部分111上可形成多个盖凸部16,如图5中所示。盖凸部16形成在主体部分11的与边缘加固条37的侧凹部37b相对的区域中。此外,盖凸部16可以以从底盖20的主体部分111的上表面凸出的方式形成。在每个盖凸部16的中心区域中可形成盖组合孔15。盖凸部16和底盖20可一体形成为单片组件。
[0118]如图15中所示,在与底盖20 (也参见图1lA和11B)的盖凸部16相对的区域中可设置接合元件90。接合元件90可形成为具有水平和垂直部分的L形。接合元件90的水平部分可与底盖20的盖凸部27和导光板61接触。接合元件90的垂直部分可与边缘加固条37的外侧表面接触。接合元件90的水平部分的宽度可较窄。优选地,光学片被固定在加固框架的边缘上的相邻接合元件之间的位置处。
[0119]在接合元件90的水平部分中可形成接合孔92。接合孔92可以以穿透接合元件90的水平部分的方式形成。接合孔92可形成在接合元件90的水平部分的与盖凸部27的盖组合孔28相对的区域中。
[0120]固定元件91可插入到接合孔92和盖组合孔28中。插入到接合孔92和盖组合孔28中的固定元件91可将导光板61密切紧固到底盖20。这样,插入到接合孔92和盖组合孔28中的固定元件91可向接合元件90施加接合力。接合元件90可通过导光板61将接合力传向底盖20。因此,导光板61可被稳定地紧固到底盖20。侧凹部37b可形成为比接合元件90宽。这样,可在侧凹部37b的宽度内调整接合元件90的位置。因此,接合元件90可将导光板61稳定地紧固到底盖20。
[0121]图16A-26图解了用于弯曲型IXD装置的水平布置的光源基板的其他实施方式。图16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边缘加固条33和光源基板2的分解透视图。
[0122]如图16A中所示,光源基板2设置在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上。光源基板2是柔性的并且当光源基板2附接到边缘加固条33时,光源基板2可弯曲成与边缘加固条33具有相同的曲率和形状。
[0123]此外,光源基板2包括至少一个光源21和连接器22。至少一个光源21可包括以彼此分离的方式布置在光源基板2上的多个光源。光源21包括发光二极管(LED),但并不限于此。以从光源基板2的边缘凸出的方式形成至少一个基板凸部。连接器22可设置在基板凸部上,但并不限于此。
[0124]图16B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边缘加固条33和光源基板2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如图16B中所示,光源基板2通过贴附到光源基板2的整个后表面的粘结元件(未示出)设置在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上。粘结元件可将光源基板2紧固到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此外,粘结元件可用于将光源基板2中产生的热量传输到边缘加固条33。
[0125]光源基板2可仅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两个边缘的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中的一个上。可选择地,光源基板2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两个边缘的边缘加固条或侧壁33上。
[0126]图17A是部分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将通过相同的参考标记和名称指代与第一个实施方式具有相同功能和形状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组件。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一个实施方式重复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描述。
[0127]参照图17A,与具有加固框架3和光源基板2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相比,第二个实施方式的背光组件10可进一步包括壳体4。壳体4可包括底部40和从底部40的侧边缘在向上方向上垂直延伸的侧壁部41。壳体4的底部40可形成为与加固框架3的水平加固条31具有相同的曲率。壳体4的侧壁部41可形成为与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具有相同的曲率。然而,形成壳体4的底部40和侧壁部41并不限于此。
[0128]图17B图解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如图17B中所示,壳体4的底部40设置在水平加固条31上。壳体4的侧壁部41设置在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上。光源基板2设置在壳体4的侧壁部41的内表面上。
[0129]壳体4的侧壁部41可通过至少一个螺丝附接到边缘加固条33。光源基板2可通过贴附到光源基板2的整个后表面的粘结元件紧固到壳体4的侧壁部41的内表面。然而,组合壳体4的侧壁部41与边缘加固条33并将光源基板2紧固到壳体4的侧壁部41的方法并不限于使用粘结元件。
[0130]壳体4可将光源基板2中产生的热量传输到外部。此外,壳体4可用于反射光源基板2中产生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4的侧壁部41可形成为比边缘加固条33具有更低的高度和更小的厚度,但并不限于此。壳体4的底部40形成为比水平加固条33具有更宽的面积,但并不限于此。
[0131]如图中所示壳体4设置在加固框架3的边缘,但并不限于此。可选择地,装载有光源基板2的壳体4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两个边缘加固条33中的任意一个中。此外,装载有光源基板2的壳体4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两个边缘加固条33中。
[0132]图18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和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将通过相同的参考标记和名称指代与第一个实施方式具有相同功能和形状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的组件。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一个实施方式重复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的描述。参照图18A,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式的背光组件10包括光源基板2和加固框架3。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可包括用于固定光源基板2的销231,但并不限于此。换句话说,在边缘加固条33中可布置至少两个销231。
[0133]在边缘加固条33中可形成孔232和凹部(或凹陷部)233。每个孔233可形成在凹部233的中心并由销231的针(needle)穿过。销231的每个都包括被容置在凹部233中的扩大的销头以及针。可选择地,销231可与边缘加固条33结合形成为一体。然而,边缘加固条33和销231并不限于此。
[0134]光源基板2可装载有至少一个光源21和连接器22。光源基板2可形成为具有主体部分和从光源基板2的主体部分的边缘(即底边缘)向下凸出的至少两个固定凸片23。光源基板2的主体部分可形成为与边缘加固条33具有相同的曲率。至少一个光源21可包括以彼此分离的方式布置在光源基板2的主体部分上的多个光源。连接器可设置在位于固定凸片23之间的凸部上,但并不限于此。从光源基板2的主体部分的底边缘凸出的每个固定凸片23可形成为具有凹陷的钩形,其中凹陷形成在与销231相对的位置处。因此,通过将销231的针插入到固定凸片23的凹陷中,光源基板2可被附接到边缘加固条33。光源基板2和销231可由诸如铝(Al)、铁(Fe)等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销231可由与边缘加固条33相同的材料形成,但并不限于此。
[0135]图18B是部分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和光源基板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如图18B中所示,固定凸片23锁住形成在边缘加固条33中的或者穿透边缘加固条33的销231的针。据此,光源基板2可被紧固到边缘加固条33。光源基板2可仅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两个边缘处的边缘加固条33中的一个上。可选择地,光源基板2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两个边缘处的边缘加固条33上。
[0136]以这种方式,光源基板2可设置在边缘加固条33处。这样,背光组件10的顶边缘和底边缘中的至少一个可包含在显示区域中。因此,可实现窄边框,并且包括本实施方式的背光组件10的显示装置的背面的左、右边沿很难显露。结果,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能够提高介入感。
[0137]图19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将通过相同的参考标记和名称指代与第二和第三个实施方式具有相同功能和形状的第四个实施方式的组件。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二和第三个实施方式重复的第四个实施方式的描述。
[0138]参照图19A,根据第四个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10包括加固框架3、壳体4和光源基板2。壳体4包括用于紧固光源基板2的至少两个销231,但并不限于此。销231以彼此间隔的方式布置在壳体4的侧壁部分41的内表面上。在壳体4的侧壁部分41的外表面中可形成多个孔232和多个凹部233。每个孔233可形成在凹部233的中心并由销231的针穿过。每个凹部233可用于接收销231的头部。可选择地,销231可与壳体4的侧壁部41 一体形成。然而,也可获得壳体4和销231的各种其他构造。
[0139]图19B是图解图19A中所示的加固框架、壳体4和光源基板2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如图19B中所示,壳体4的底部40设置在加固框架3的水平加固条33上。壳体4的侧壁部41设置在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上。光源基板2设置在壳体4的侧壁部41的内表面上。光源基板2的固定凸片23锁住形成在壳体4的侧壁部41中的或者穿透壳体4的侧壁部41的销231的针。因此,光源基板2可被紧固到壳体4。
[0140]装载有光源基板2的壳体4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边缘加固条33中的任意一个中。可选择地,装载有光源基板2的壳体4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两个边缘加固条33中。
[0141]图20是显示沿图18B中的线B-B’的边缘加固条和光源基板的剖面图。尽管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和水平加固条31可以以彼此间隔的方式形成,但它们也可如图20中所示形成为一体。在此情形中,可通过挤压成型工艺和辊压形成工艺之一形成加固框架3,但并不限于此。当通过辊压形成工艺形成加固框架3时,加固框架3可形成为薄且长的形状。此外,彼此垂直的边缘加固条33和水平加固条31的连接部分(或边界部分)可形成为圆形而不是直角形状,如20中的部分“B”。
[0142]如果与图20中的部分“B”不同,连接部分形成为直角形状,则光源基板2的边缘(即底边缘)可与水平加固条31接触,光源基板的后表面可与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接触。这样,光源基板2稳定地设置在或紧固到加固框架3。相反,当边缘加固条33和水平加固条31的连接部分形成为如图20中的部分“B”一样的圆形时,因为光源基板2的边缘(底边缘)与加固框架3的圆化的表面接触,所以很难将光源基板2稳定设置在加固框架3中。为解决此问题,在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与光源基板的后表面之间设置粘结元件(未示出),或者在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中的期望位置设置至少两个销231。这样,光源基板2可被稳定地紧固到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可防止光源基板2与边缘加固条33之间的错位。据此,可防止由于光源基板2与边缘加固条33之间的错位导致的光泄漏而造成的亮度问题。
[0143]尽管在图20中描述了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设置有销231,但并不限于此。如果为图17A所示的壳体4设置销231,则图20的加固框架3的结构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壳体4。
[0144]图21A-21C是图解边缘加固条和销的组合工艺的剖面图。参照图21A,边缘加固条33可形成为具有孔232和形成在与孔232对应的位置处的凹部233。凹部233可形成为具有比孔232的宽度Wl大的宽度W2。销231可包括针234和头部235。针234可形成为具有比孔232的深度12大的长度11。头部235可形成为具有比凹部233的深度h大的厚度t且具有比凹部233的宽度W2宽的宽度W3,但并不限于此。
[0145]如图21B中所示,当销231附接到边缘加固条33时,针234可穿透孔232并使其端部暴露到边缘加固条33的内部空间。此外,头部235被容置到凹部233中。据此,销231可紧固到边缘加固条33。
[0146]头部235被向着凹部233施加的冲压力挤压,使得头部235与凹部233的内表面紧密接触。这样,被冲压的头部235的暴露表面可处于与边缘加固条33的外表面相同的水平面,但并不限于此。针235可形成为方形柱子、圆柱形等中的一种形状,但并不限于此。孔232可形成为与针234的形状相对的形状。此外,头部235可形成为六面体、半球形等中的一种形状,但并不限于此。凹部233可形成为与头部235的形状相对的形状。
[0147]如图21A-21C所示描述了边缘加固条33和销231的组合。如果销231附接到如图17A中所示的壳体4,则图21A到21C中所示的边缘加固条33和销231的组合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和工艺应用于壳体4和销231的组合。
[0148]图22A-22C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的光源基板的形成工艺的透视图。将通过相同的参考标记和名称指代与第一到第四个实施方式具有相同功能和形状的第五个实施方式的组件。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一到第四个实施方式重复的第五个实施方式的描述。
[0149]参照图22A-22C,光源基板2可形成为具有主体部分(其形成为条形)以及从主体部分的边缘向外凸出并彼此分离的至少两个翼部24。连接器22设置在翼部24中的一个上,光源21设置在其他翼部24上。然而,光源基板2并不限于此。每个翼部24可形成为四边形和梯形中的一种形状,但可应用各种其他形状。
[0150]更具体地说,光源基板2包括底部200和侧壁部201。底部200可对应于主体部分。侧壁部201可包括在上面分别设置连接器22和光源21的翼部24。侧壁部201可垂直于底部200弯曲,如图22B中所示。底部200可以以固定曲率沿箭头方向弯曲,如图22C中所示。在此情形中,侧壁部201也以与底部200相同的曲率弯曲。这样,翼部24上的光源21可布置在期望的入射光方向上。据此,可提高光效率。
[0151]与来源于原始基板并与原始基板分离的弯曲光源基板不同,与原始基板分离并如图22B和22C中所示弯折并弯曲的具有翼部的条形光源基板2可提高原始基板的使用效率。这样,可降低背光组件的制造成本。
[0152]图23A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的边缘加固条和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23B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方式的边缘加固条和光源基板的组合状态的透视图。
[0153]参照图23A和23B,光源基板2的底部200设置在加固框架3的水平加固条31上。光源基板2的侧壁部201设置在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上。光源基板2的底部200具有与水平加固条31对应的曲率。
[0154]光源基板2可以是弹性的柔性基板。光源基板2的底部200可沿加固框架3的尺寸和曲率弯曲。光源基板2的侧壁部201中包含的翼部24以彼此分离的方式布置。这样,当光源基板2的底部200弯曲时,光源基板2的侧壁部201也可弯曲并设置在边缘加固条33上。光源基板2可由诸如铝(Al)、铁(Fe)等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可选择地,光源基板2可成为柔性膜。也可应用光源基板2的各种其他构造。此外,加固框架3和光源基板2可通过粘结元件和螺丝之一彼此附接,但并不限于此。
[0155]图24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六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24B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六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组合状态的透视图。将通过相同的参考标记和名称指代与第五个实施方式具有相同功能和形状的第六个实施方式的组件。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五个实施方式重复的第六个实施方式的描述。
[0156]参照图24A和24B,根据本发明第六个实施方式的背光组件10包括加固框架3、壳体4和光源基板2。壳体4的底部40可设置在加固框架3的水平加固条31上,壳体4的侧壁部可设置在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的内表面上。光源基板2的底部200可设置在壳体4的底部40上,光源基板2的侧壁部201可设置在壳体4的侧壁部41的内表面上。加固框架3的水平加固条31、壳体的底部40和光源基板2的底部200可具有相同的曲率,但并不限于此。
[0157]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可通过至少一个螺丝附接到壳体4的侧壁部41。光源基板2和壳体4可通过贴附在光源基板2的侧壁部201与壳体4的侧壁部41之间的粘结元件彼此附接。然而,加固框架3、壳体4和光源基板2的组合并不限于此。尽管图中未示出,但装载有光源基板2的壳体4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边缘加固条33中的任意一个中。可选择地,装载有光源基板2的壳体4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两个边缘加固条33中。
[0158]图2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七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和光源基板的透视图。将通过相同的参考标记和名称指代与第一到第六个实施方式具有相同功能和形状的第七个实施方式的组件。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一到第六个实施方式重复的第七个实施方式的描述。
[0159]参照图25,在光源基板2的翼部24之间可设置固定凸片23。此外,在加固框架3的边缘加固条33的与固定凸片23相对的位置处可布置销231。固定凸片23锁住销231的针,从而光源基板2能够被稳定地紧固到加固框架3。
[0160]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光源基板2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两个边缘加固条33中。可选择地,光源基板2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边缘加固条33中的任意一个中。
[0161]图2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八个实施方式的加固框架、壳体和光源基板的透视图。将通过相同的参考标记和名称指代与第七个实施方式具有相同功能和形状的第八个实施方式的组件。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七个实施方式重复的第八个实施方式的描述。
[0162]参照图26,在光源基板2的翼部24之间可设置固定凸片23。此外,在壳体4的侧壁部41的与固定凸片23相对的位置处可布置销231。固定凸片23锁住销231的针,从而光源基板2能够被稳定地紧固到壳体4。
[0163]尽管图中未示出,但装载有光源基板2的壳体4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两个边缘加固条33中。可选择地,装载有光源基板2的壳体4可设置在位于加固框架3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边缘处的两个边缘加固条33中的任意一个中。
[0164]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背光组件通过在加固框架的内侧表面中设置弯曲的光源基板2可实现窄边框。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背光组件通过使光源基板的固定凸片能够锁住布置在加固框架上的销,可防止光源基板与加固框架之间的错位。此外,本发明的背光组件可使柔性的光源基板沿加固框架的尺寸和曲率弯曲。这样,光源基板可稳定地设置在加固框架的内侧表面上。
[0165]尽管仅针对上述实施方式有限地解释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变化或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滤色器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 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 支撑所述背光单元并具有平坦形状的底盖;以及 具有预定曲率并附接到所述底盖的加固框架, 其中所述具有平坦形状的底盖安装在所述加固框架上,使得所述具有平坦形状的底盖具有所述加固框架的预定曲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顶壳,所述顶壳保护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并具有与所述加固框架相同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加固框架包括: 具有所述预定曲率的多个水平加固条; 以与所述水平加固条交叉的方式附接到所述多个水平加固条的多个垂直加固条;和 与最外侧的水平加固条相垂直地延伸的边缘加固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垂直加固条包括: 主体部分;和 形成在垂直加固条与水平加固条交叉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水平加固条被容置在所述凹陷部中并紧固到所述垂直加固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 用于发光的光源; 靠近所述光源设置并用于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转换为二维光的导光板;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上并用于散射和会聚来自所述导光板的光的光学片;和 用于保护所述光源的壳体, 其中所述导光板、所述光学片和所述壳体紧固到所述加固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边缘加固条包括: 具有顶边缘的侧壁; 从所述侧壁的顶边缘向上凸出的多个侧凸部;和 从所述侧壁的顶边缘凹陷的多个侧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片包括多个边缘凸片,所述多个边缘凸片从所述光学片的边缘向外凸出并附接到所述边缘加固条的多个侧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接合元件,所述多个接合元件设置在所述边缘加固条的侧凹部中并将所述导光板紧固到所述底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从所述底盖的上表面向上凸出的多个盖凸部, 其中所述接合元件附接到所述盖凸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接合元件形成为L形。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底盖包括: 主体部分; 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个侧边缘 向外延伸的多个翼部,所述翼部和所述主体部分形成在不同的高度,使得在所述翼部和所述主体部分之间限定出台阶;和 形成在所述翼部中以暴露所述水平加固条的端部的多个容置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翼部和所述水平加固条相对地形成,并紧固到所述底盖和所述加固框架。
14.一种弯曲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弯曲加固框架,所述弯曲加固框架包括多个垂直加固条和具有预定曲率的多个水平加固条; 安装在所述弯曲加固框架上的平坦底盖,使得所述平坦底盖构造成通过所述加固框架弯曲; 安装在所述底盖上的导光板,使得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加固框架弯曲; 将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底盖和所述加固框架上的接合元件; 布置在所述导光板上并固定在所述加固框架的边缘上的光学片,所述光学片构造成通过所述底盖和所述加固框架弯曲;和 安装在所述光学片上的液晶显示面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左侧和右侧中的至少之一垂直布置的背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接合元件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之一水平布置,以确保所述背光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光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之一水平布置的背光。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片被固定在所述加固框架的边缘上的相邻接合元件之间的位置处。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3809315SQ201310467704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李世民, 张贤宇, 孙智恩, 延周映, 宋在延, 尹龙重, 李孝成, 徐汉态 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