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43309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和触控电子纸等,最初其实现触控功能的方式多为在显示面板上方单独设置一个触控面板(称之为“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至少需要四到五层玻璃以及两次硬贴硬工艺,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还导致触控显示装置厚度的增加和贴合良率的损失。因此,业界开发了直接集成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称为集成式触控显示面板。现有技术中,比较成熟的集成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在彩膜基板增加具有触控探测功能的电路结构,然而,集成式触控显示面板存在触控信号检测困难和易受其他信号干扰的问题。更多有关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技术内容请参考公开号为CN103309486A(公开日2013年9月1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为此,需要一种新的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防止显示面板内部走线对触控信号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与位于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所述触控电极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及至少部分所述非显示区;屏蔽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屏蔽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非显示区内并与所述触控电极层正对设置。有鉴于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含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有位于非显示区中的所述屏蔽层,并且所述屏蔽层与所述触控电极层正对,因此,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非显示区中的部分不会与阵列基板上的走线发生耦合,整个触控电极层的信号基准值均匀稳定,保证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正常进行触控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沿A-A线剖切得到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结构Ⅰ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0的俯视示意图。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0通常包括显示区(未标注)和位于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未标注)。图1中,虚线101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分界线。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0通常还包括由触控层106(请结合参考图2)限定出的触控区(未标注),以及位于触控区外围的非触控区(未标注)。图1中,虚线102为触控区和非触控区的分界线。通常,触控区包围显示区,并且,触控区比显示区多出部分面积。因此,图1中,虚线102包围虚线101,虚线102与虚线101之间的环形区域既属于触控区,又属于非显示区,可以把此环形区域定义为非显示触控区(未标注)。请继续参考图1,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0通常还包括栅极线103,栅极线103包括位于显示区中的第一部分103a(图1中以虚线表示)和位于非显示区中的第二部分103b(图1中以实线表示),其中,第二部分103b至少部分位于非显示触控区中,如图1所示。此外,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0通常还包括数据线104,以及与数据线104连接的驱动芯片105。事实上,数据线104同样包括位于显示区中的第一部分(未标注)和位于非显示区中的第二部分(未标注),并且,其位于非显示区中的第二部分也至少部分位于非显示触控区中。请参考图2,图2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沿A-A线剖切得到的剖面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到,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0通常具有彩膜基板120和阵列基板110,彩膜基板120与阵列基板110相对设置。触控层106和栅极线103位于彩膜基板120和阵列基板110之间,并且触控层106通常位于彩膜基板120上,栅极线103通常位于阵列基板110上。彩膜基板120和阵列基板110之间还可以具有液晶(未显示)。正如图1和图2中所示,现有触控显示面板100中,触控层106和栅极线103位于彩膜基板120和阵列基板110之间,因此触控层106和栅极线103之间的距离较小,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栅极线103对触控检测有影响,因为栅极线103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二部分103b会与触控层106之间会形成耦合电容(也称为寄生电容),产生耦合信号。而栅极线103位于显示区的第一部分103a(图2中栅极线103带点状底纹部分为第一部分103a)由于上方通常具有电极层107,电极层107可以屏蔽第一部分103a,防止第一部分103a与触控层106之间形成耦合电容,防止产生耦合信号。由此可知,触控层106位于显示区中的信号基准值(背景信号)与位于非显示触控区中的信号基准值存在差异。信号基准值的差异会导致触控芯片(IC)配置难于调节,使触控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都下降。并且,第二部分103b对地电阻越大,它与触控层106形成的耦合电容越大,产生的耦合信号越强,导致信号基准值差异越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出触控IC的工作范围,造成触控显示面板100无法正常进行触控检测。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栅极线103会与触控层106之间形成耦合电容之外,发明人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数据线104也可能存在上述同样的情况。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与位于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触控电极层,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并且所述触控电极层覆盖显示区及至少部分非显示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阵列基板非显示区上的屏蔽层,并且所述屏蔽层与所述触控电极层正对设置,由于设置有位于非显示区中的所述屏蔽层,并且所述屏蔽层与所述触控电极层正对,因此,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非显示区中的部分不会与阵列基板上的走线发生耦合,整个触控电极层的信号基准值均匀稳定,保证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正常进行触控检测,并且还能够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准确性和触控灵敏度。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200,请结合参考图3至图5。请参考图3,图3为触控显示面板200的剖面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到,触控显示面板200包括阵列基板210、彩膜基板220、触控电极层204、电极层205、走线203和屏蔽层206。阵列基板210与彩膜基板220相对设置。触控电极层204位于彩膜基板220上,并且触控电极层204位于彩膜基板220靠近阵列基板210的一侧的表面上。走线203位于阵列基板210上,并且走线203位于阵列基板210靠近彩膜基板220的一侧的表面上。电极层205位于阵列基板210上,并且电极层205位于走线203上方。屏蔽层206位于阵列基板210上,且位于阵列基板210的非显示区内,屏蔽层206与触控电极层204正对设置,屏蔽层206同时还位于走线203上方,即屏蔽层206位于触控电极层204与走线203之间。请继续参考图3,触控显示面板200具有显示区(未标注)与位于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未标注)。图3中,位于左右两条虚线201之间的区域为显示区,而在左右两条虚线201以外的区域为非显示区,即虚线201为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分界线。触控显示面板200还具有触控区(未标注)与位于触控区外围的非触控区(未标注),其中,触控电极层204正对(包括正面正对和背面正对)的区域为触控区。触控区的面积通常大于显示区,并且触控区覆盖整个显示区。图3中,位于左右两条虚线202之间的区域为触控区,而在两条虚线202以外的区域为非触控区,即虚线202为触控区与非触控区的分界线。综上可知,触控电极层204覆盖整个显示区及至少部分非显示区,因此,触控显示面板200存在非显示触控区,即图3中位于左右两条虚线202以内且位于左右两条虚线201以外的区域,而屏蔽层206正对非显示触控区。请继续参考图3,走线203具有位于显示区中的第一部分203a(带点状底纹部分)和位于非显示区中的第二部分203b,由于第一部分203a和第二部分203b相连,因此,第二部分203b至少部分位于非显示触控区中。假设屏蔽层206不存在,此时第二部分203b与触控电极层204之间相互绝缘,因此它们之间存在介电常数(ε),并且它们之间存在正对面积(S)和一定距离(d),根据平板电容公式C=εS/d可知,它们之间会形成耦合电容,因此第二部分203b与触控电极层204之间会产生耦合信号,此耦合信号会被触控电极层204当成信号基准值的一部分。而第一部分203a由于与触控电极层204之间隔着电极层205,即第一部分203a与触控电极层204之间不存在正对面积,因此,第一部分203a与触控电极层204之间不会存在耦合电容。这样,触控电极层204位于显示区部分的信号基准值与位于非显示区部分的信号基准值就会存在差异,而此差异一旦超过一定范围,相应的触控IC就无法工作。因此,本实施例中,在走线203和触控电极层204之间设置屏蔽层206,从而使触控电极层204与走线203之间不存在正对面积,即走线203被屏蔽层206所屏蔽,防止走线203的第二部分203b与触控电极层204之间产生耦合信号,保证触控显示面板200进行正常的触控检测。请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屏蔽层206和电极层205为同一层(屏蔽层206和电极层205之间以点状虚线隔开,如图3中所示)。其中,电极层205可以为公共电极层(未标注),此时,屏蔽层206为公共电极层的一部分。即,通常公共电极层仅位于显示区内,本实施例中,将公共电极层的面积扩大,使其与触控电极层204的面积相等,从而使公共电极层多出位于非显示触控区的屏蔽层206,如上所述,屏蔽层206能够起到屏蔽走线203的第二部分203b的作用,从而防止第二部分203b与触控电极层204之间产生耦合信号,此外,由于屏蔽层206为公共电极层的一部分,相当于用同一公共电极层屏蔽了整条走线203,因此,触控电极层204各个位置的信号基准值相等,此时触控显示面板200的触控准确性和触控灵敏度都得到提高。本实施例中,走线203既可以为栅极线,也可以为数据线。换言之,屏蔽层206既可以用于屏蔽栅极线对触控电极层204的影响,也可以用于屏蔽数据线对触控电极层204的影响,而具体屏蔽哪种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