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取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12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擦取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面板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擦取向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不器(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是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TFT-LCD主要由彩膜基板(Color Filter, CF基板)和阵列基板(TFT基板)对盒而成,在两个基板中间填充液晶。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可统称为基板。为了使液晶分子取向,在基板表面靠近液晶一侧设置取向膜,一般采用聚酰亚胺(Polyimide, PI)材料,通过摩擦取向装置对取向膜进行摩擦,摩擦后取向膜会产生按一定方向排列的沟槽,液晶分子按照沟槽方向排列,并且形成一定的预倾角度。在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中,摩擦取向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技术的进步,液晶面板的尺寸越来越大,相应的,LCD的生产厂家也需要将生产线不断升级,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目前,五世代生产线的基板尺寸为1100_X1300mm,而八世代生产线的基板尺寸为2200_X2500mm,基板尺寸的逐渐增大,但基板的使用率却不能保证。比如2200mmX 2500mm的基板在切割23寸产品时的使用率为92.20%,切割46寸产品时的使用率为89.28%,切割36.5寸产品时的使用率为84.95%。只有保证基板的空白区域得到充分利用,才能提高基板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同一张基板上设计大小不同的图形,然后按照图形切割为多个大小不同的产品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基板使用率。但是现有的摩擦取向装置只适用于对单一图形均匀排布的基板进行摩擦,如果对同一张基板里的不同图形进行摩擦,会因不同图形间的差异对摩擦取向的均一性造成影响,从而造成产品不良。图1示出了现有的摩擦取向装置的结构,现有的摩擦取向装置通常包括用于承载基板I的传送带2、传送带2上方的平`行排列的第一摩擦滚轮11以及第二摩擦滚轮12。基板I上通常划分出多个均匀排布的尺寸一致的图形10,图形10所在区域为基板I的有效区域,而相邻的图形10之间的区域为基板I的无效区域,基板I对盒后被切割。有效区域的基板为制作液晶面板的基板,而无效区域内的基板切割后即被废弃,有效区域的面积占整个基板的面积的比例越大,基板的使用率也就越高。在基板上有效区域的厚度与无效区域的厚度有着明显差异,比如一张将制成TFT基板(阵列基板)或者CF基板(彩膜基板)的基板,在基板的有效区域要上制作红、绿、蓝滤光层、黑矩阵、像素电极、取向膜、透明导电层(ΙΤ0层,氧化铟锡)等,而无效区域工艺只有的ITO层,所以基板的有效区域的表面的材料和无效区域的表面的材料是不同的,厚度也会有差异。当传送带2向第一摩擦滚轮11以及第二摩擦滚轮12的所在方向输送基板I,第一摩擦滚轮11首先对基板进行摩擦取向作业,因为第一摩擦滚轮11的摩擦布所接触的基板的不同区域间的表面材质不同,第一摩擦滚轮11的摩擦布所承受摩擦阻力也不同,这样在第一摩擦滚轮11上会形成与有效区域和无效区域边界吻合的一条条印记。[0008]随着摩擦布使用次数的增加,这种印记会越来越明显。如果基板的后段的有效区域、无效区域的排布与基板的前段的有效区域、无效区域的排布完全相同,则基板的后段的有效区域和无效区域的边界继续与上述印记吻合,这种带有印记的摩擦布还可以继续使用,即这种带有印记的摩擦布对于单一图形均匀排布的基板无影响。但是如果一张基板上的分布有多个不同的图形,即基板的后段的有效区域、无效区域的排布与基板的前段的有效区域、无效区域的排布不完全相同,则基板的后段的有效区域和无效区域的边界将不能与上述印记吻合,当摩擦滚轮的摩擦布对基板的后段进行摩擦时,摩擦布就很有可能在后段的有效区域内留下的印记,这样就会导致后段的有效区域内的取向膜与前段的有效区域内的取向膜摩擦不均匀,由此导致后段的有效区域生产出的液晶显示器在显示影像时出现画面不均匀现象;同理,基板的后段引起的摩擦布的印记也会进一步影响下一张基板上的有效区域;再者,对于有多个不同图形排布的基板,不同尺寸图形的生产条件也不一样,例如取向膜的厚度、取向膜所用材料、取向膜固化温度等,以上条件对液晶取向的均一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也不能用相同的摩擦滚轮摩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对多种图形排布的基板进行摩擦的,不会因基板上的不同图形间的差异而对基板的摩擦取向的均一性造成影响的摩擦取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用于对基板上的取向层进行摩擦取向处理,包括:多个用于摩擦所述基板的摩擦部件;控制器,与所述多个摩擦部件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分别控制多个所述摩擦部件对所述基板进行摩擦取向。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其中,所述摩擦取向装置还包括用于运载所述基板的传送机台,所述摩擦部件包括用于摩擦基板的摩擦滚轮以及驱动所述摩擦滚轮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多个摩 擦部件的第一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的第一电机控制多个摩擦部件对所述基板进行摩擦取向。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其中,所述摩擦部件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摩擦滚轮在所述基板的上方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承托所述摩擦滚轮的支承架、与所述支承架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杠以及带动所述第一丝杠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丝杠旋转,使所述支承架沿所述第一丝杠上升或下降,所述多个摩擦部件的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的第二电机控制所述多个摩擦部件的摩擦滚轮在所述基板的上方升降。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其中,所述摩擦滚轮的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的运动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用于显示第一电机的工作状态的第一数值显示装置,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用于显示第二电机的工作状态的第二数值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其中,所述摩擦取向装置还包括采集机构,所述采集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采集机构用于采集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并将所述图形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器。[0018]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其中,所述采集机构包括: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图像;用于运载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沿所述基板运动的方向运动的运载机构;图像分析器,所述运载机构、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图像分析器连接,所述图像分析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摄像头采集所述基板的表面的标记,所述摄像头向所述图像分析器传递信号,所述图像分析器根据所述信号的间隔时间以及所述运载机构运载所述摄像头的运行速度分析出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并将所述图形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其中,所述运载机构包括承托所述摄像头的滑块、与所述滑块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杠以及带动所述第二丝杠旋转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二丝杠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三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丝杠旋转,使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二丝杠移动,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图像分析器连接,所述图像分析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三电机控制所述运载机构运载所述摄像头的运行速度以及运行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其中,所述摄像头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滑块连接的横杆以及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横杆上的竖杆,所述竖杆位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摄像头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其中,所述传送机台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传送机台感应到所述基板后,向所述控制器传送信号,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图像分析器控制所述运载机构与所述摄像头开始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中,一个摩擦部件仅对基板上一种图形所在的区域进行摩擦取向,由此避免基板上其他图形对此摩擦部件产生影响,也就避免了此摩擦部件对基 板上其他图形所在的区域产生不良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在提高基板使用率的同时,避免基板因为取向膜取向不均匀的原因而造成显示不良,提高了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图1为现有技术的摩擦取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传送机台以及摩擦部件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传送机台以及采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改变传统的多个摩擦部件共同上升、共同下降来实现基板摩擦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的工作,对基板上不同条件的区域,使用不同的摩擦部件进行摩擦取向作业,以解决上文提到的技术问题。如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用于对基板的表面进行摩擦处理,包括:多个用于摩擦基板的摩擦部件21 ;控制器30,与多个摩擦部件21分别连接,控制器30用于根据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21对基板进行摩擦取向。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还包括用于运载基板的传送机台10。当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开始工作时,首先将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输送进控制器30,本实施例中,传送机台10上放置的待摩擦的基板100上划分大尺寸图形I以及小尺寸图形2。大尺寸图形I以及小尺寸图形2在后续工艺中会被切割成大尺寸基板以及小尺寸基板。因为大尺寸图形I以及小尺寸图形2的具体尺寸均已知,在控制器30中即可以输入一个大尺寸图形I的边长、大尺寸图形I与小尺寸图形2之间的距离、两个小尺寸图形2的边长以及两个小尺寸图形2之间的距离等参数,然后对控制器30编程,使其按照次序控制多个摩擦部件21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大尺寸图形I的所在区域进行摩擦取向作业,然后再控制多个摩擦部件21中的多个或一个对小尺寸图形2的所在区域进行摩擦取向作业。这样,一个摩擦部件仅对基板上一种图形所在的区域进行摩擦,由此避免基板上其他图形对此摩擦部件产生影响,也就避免了此摩擦部件对基板上其他图形所在的区域产生不良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在提高基板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避免基板因为取向膜摩擦取向不均匀的原因而造成显示不良,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图3所示,本实用 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摩擦部件21包括用于摩擦基板的摩擦滚轮22以及驱动摩擦滚轮22旋转的第一电机23,多个摩擦部件21的第一电机23分别与控制器30连接,控制器30控制第一电机23的启动与停止。控制器30通过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21的第一电机23控制多个摩擦部件21对基板进行摩擦取向。摩擦滚轮22位于基板的上方,摩擦滚轮22与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皮带连接。通过第一电机23的带动,摩擦滚轮22开始旋转,以对基板进行摩擦取向。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摩擦部件21还包括用于带动摩擦滚轮22以及第一电机23在基板的上方升降的升降机构24。升降机构24包括承托摩擦滚轮22以及第一电机23的支承架241、与支承架241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杠242以及带动第一丝杠242旋转的第二电机243,第二电机243带动第一丝杠242旋转,使支承架241沿第一丝杠242上升或下降,多个摩擦部件21的第二电机243与控制器30分别连接,控制器30控制第二电机243的启动和停止。控制器30通过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21的第二电机243控制多个摩擦部件21的摩擦滚轮22在基板的上方升降。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摩擦滚轮22包括转动轴221和包裹转动轴221的摩擦布222。转动轴221与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摩擦滚轮22的转动轴221的延伸方向与基板的运动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第一电机23驱动摩擦滚轮22旋转的速度对摩擦效果影响很大,因此第一电机23上安装有用于显示第一电机23的工作状态的第一数值显示装置31,用于时刻显示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的转速。同样摩擦滚轮22的高度对摩擦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第二电机243上安装有用于显示第二电机243的工作状态的第二数值显示装置32。结合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还包括采集机构40,采集机构40与控制器30连接,采集机构40用于采集传送机台10上的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并将所述图形信息传送给控制器30。使用米集机构40,就不用人工将传送机台10上的基板100的表面的图形信息输送进控制器30。当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启动时,可以自动启动采集机构40,采集机构40自动采集传送机台10上的基板100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控制器30。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采集机构40包括:摄像头41,用于采集传送机台10上的基板100的表面的图像;用于运载摄像头41,使摄像头41沿基板100运动的方向运动的运载机构50 ;图像分析器80,运载机构50与摄像头41分别与图像分析器80连接,图像分析器80与控制器30连接,当摄像头41发现传送机台10上的基板100的表面的标记,摄像头41向图像分析器80传递信号,图像分析器80根据信号的间隔时间以及运载机构50运载摄像头41的运行速度分析出传送机台10上基板100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并将上述图形信息传送给控制器30。摄像头41向图像分析器80的传递信号可以是电信号、机械信号、光信号或声音信号等,优选电信号。当本实用新 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开始工作时,首先在传送机台10上的基板100的表面作标记,例如,在大尺寸图形I的长边的两端以及在小尺寸图形2的长边的两端均标记黑色,然后启动采集机构40,图像分析器80控制运载机构50运载摄像头41沿基板100运动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摄像头41采集传送机台10上的基板100的表面的图像,具体来说,摄像头41对大尺寸图形I的长边以及在小尺寸图形2的长边进行摄像,当摄像头41采集到一个黑色标记,即向图像分析器80发送一个信号,图像分析器80根据信号的间隔时间以及运载机构50运载摄像头41的运行速度分析得出上述多个黑色标记彼此之间的距离,因为大尺寸图形I的长边、小尺寸图形2的长边、大尺寸图形I与小尺寸图形2之间的距离、两个小尺寸图形2之间的距离均为已知,则图像分析器80将上述多个黑色标记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大尺寸图形I的长边长度以及小尺寸图形2的长边长度分别比对,如果两个黑色标记彼此之间的距离既不满足大尺寸图形I的长边长度也不满足小尺寸图形2的长边长度,同时又是一个较小的数值时,则判断这是一个空隙距离,再将上述空隙距离与大尺寸图形I与小尺寸图形2之间的距离、两个小尺寸图形2之间的距离分别比对,判断其属于前者还是后者,这样既可以分析出传送机台10上基板100的表面的完整图形信息,上述图形信息即精确反映了传送机台10上基板100将分割为多个面板的情况。控制器30根据上述图形信息即可以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21对基板100摩擦取向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的图像分析器对基板上的标记进行解析,并将得到的图形数据上传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这些图形数据适时的控制摩擦滚轮的上升下降,防止因为其他原因造成传送机台上基板位置偏差,导致待摩擦区域出现偏差而对摩擦滚轮的摩擦布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对摩擦取向过程的精度控制,有效保证产品质量。[0055]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运载机构50包括承托摄像头41的滑块51、与滑块51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杠52以及带动第二丝杠52旋转的第三电机53,第二丝杠52的延伸方向与基板100的运动方向平行,第三电机53带动第二丝杠52旋转,使滑块51沿第二丝杠52移动,第三电机53与图像分析器80连接,图像分析器80通过控制第三电机53控制运载机构50运载摄像头41的运行速度以及运行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摄像头41通过支架60设置于滑块51上,支架60包括与滑块51连接的横杆61以及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横杆61上的竖杆62,竖杆62位于基板100的上方,摄像头41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竖杆62上。其中,滑动套环66可左右滑动的套置于横杆61上,竖杆62连接于滑动套环66上,这样,摄像头41既可以在基板100上方左右水平移动,又可以垂直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传送机台10与控制器30连接,传送机台10感应到基板后,向控制器30传送信号,控制器30通过图像分析器80控制运载机构50与摄像头41开始工作。传送机台10向控制器30传送的信号可以是电信号、机械信号、光信号或声音信号等,优选电信号。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控制器30可以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单片机或者微型计算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图像分析器80可以是具有计算功能的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单片机或者微型计算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传送机台10可以是带有重力传感器的传送带或输送带。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控制器30与第一电机23、第二电机243、图像分析器80、传送机台1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电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优选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其中,图像分析器80与第三电机53、摄像头4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电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优选电连接。当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开始工作时,将基板100放置到传送机台10上,传送机台10上的感应器感应到有基板后,向控制器30传送信号,控制器30通过图像分析器80控制运载机构50与摄像头41开始工作。运载机构50运载摄像头41,使摄像头41沿基板100运动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摄像头41采集传送机台10上的基板100的表面的图像,并按照上文所述向图像分析器80发送信号,图像分析器80根据信号的间隔时间以及运载机构50运载摄像头41的运行速度分析出传送机台10上基板100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并将图形信息传送给控制器30。摄像头41工作完毕后,运载机构50运载摄像头41回到原来位置。控制器30获取传送机台10上基板100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后,按照程序分配多个摩擦部件21中的一个对大尺寸图形I的所在区域进行摩擦取向作业,初始状态,两个摩擦部件21的摩擦滚轮22都处于升起状态,传送机台10传送基板100前进,控制器30首先控制一个摩擦部件21中的第二电机243,第二电机243带动此摩擦部件21的摩擦滚轮22下降到准备摩擦位置,传送机台10传送基板100到达准备摩擦位置后,传送机台10停止,控制器30控制上述的摩擦 滚轮22转动,传送机台10传送基板100继续前进,摩擦滚轮22转动的切线方向与基板100的运动方向相反,上述摩擦滚轮22单独摩擦基板100的大尺寸图形I的所在区域,两个摩擦部件21中另一个摩擦部件不工作。当大尺寸图形I的所在区域摩擦完毕,控制器30控制上述摩擦滚轮22升起,控制器30控制另一个摩擦部件21的第二电机243,此第二电机243带动此摩擦部件21的摩擦滚轮22下降到准备摩擦位置,传送机台10继续传送基板100,使小尺寸图形2的所在区域移动到准备摩擦位置后,传送机台10停止,控制器30控制另一个摩擦部件21的摩擦滚轮22转动,传送机台10传送基板100继续前进,摩擦滚轮22转动的切线方向与基板100的运动方向相反,此摩擦滚轮22避开了基板100上的大尺寸图形I的所在区域以及大尺寸图形I所在区域与小尺寸图形2的所在区域之间的间隙区域,而单独摩擦基板100的小尺寸图形2的所在区域。在此过程中,上述的第一个摩擦部件21不工作。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的工作流程中,由于基板的不同图形所在的区域是用不同的摩擦滚轮分别摩擦取向,摩擦滚轮在基板的一个图形所在的区域摩擦取向时所留下的印记并不会影响到基板的另一个图形所在的区域,这样基板的图形所在的区域之间即使有差异,也不会对彼此造成影响,这就完全避免了由于同张基板上不同图形所在的区域之间存在差异而弓丨起的取向膜摩擦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通过对摩擦滚轮分别控制,从而实现摩擦滚轮的分别动作,取代以往的摩擦滚轮共同上升、共同下降的工作模式,避免因传统摩擦工艺造成的取向月旲取向不均勻缺陷造成的显不不良,在提闻基板使用率的同时,提闻广品品质,减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实施例包括两个摩擦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有三个摩擦部件或更多数量的摩擦部件。控制器可以根据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分别控制上述摩擦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基板进行摩擦取向。显然的,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也可以适用于仅有单一图形的基板。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摩擦取向装置,用于对基板上的取向层进行摩擦取向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用于摩擦所述基板的摩擦部件; 控制器,与所述多个摩擦部件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分别控制多个所述摩擦部件对所述基板进行摩擦取向。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摩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取向装置还包括用于运载所述基板的传送机台,所述摩擦部件包括用于摩擦基板的摩擦滚轮以及驱动所述摩擦滚轮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多个摩擦部件的第一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的第一电机控制多个摩擦部件对所述基板进行摩擦取向。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摩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摩擦滚轮在所述基板的上方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承托所述摩擦滚轮的支承架、与所述支承架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杠以及带动所述第一丝杠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丝杠旋转,使所述支承架沿所述第一丝杠上升或下降,所述多个摩擦部件的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的第二电机控制所述多个摩擦部件的摩擦滚轮在所述基板的上方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滚轮的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的运动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用于显示第一电机的工作状态的第一数值显示装置,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用于显示第二电机的工作状态的第二数值显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 一项所述的摩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取向装置还包括采集机构,所述采集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采集机构用于采集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并将所述图形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机构包括: 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图像; 用于运载所述摄像头,使所述摄像头沿所述基板运动的方向运动的运载机构; 图像分析器,所述运载机构、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图像分析器连接,所述图像分析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摄像头采集所述基板的表面的标记,所述摄像头向所述图像分析器传递信号,所述图像分析器根据所述信号的间隔时间以及所述运载机构运载所述摄像头的运行速度分析出所述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并将所述图形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机构包括承托所述摄像头的滑块、与所述滑块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杠以及带动所述第二丝杠旋转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二丝杠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三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丝杠旋转,使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二丝杠移动,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图像分析器连接,所述图像分析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三电机控制所述运载机构运载所述摄像头的运行速度以及运行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滑块连接的横杆以及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横杆上的竖杆,所述竖杆位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摄像头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竖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取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台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传送机台感应到所述基板后,向所述控制器传送信号,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图像分析器控制所述运载机构与所述摄 像头开始工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取向装置,用于对基板上的取向层进行摩擦取向处理,包括多个用于摩擦基板的摩擦部件;控制器,与多个摩擦部件分别连接,用于根据基板的表面的图形信息分别控制多个摩擦部件对基板进行摩擦取向。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中,一个摩擦部件仅对基板上一种图形所在的区域进行摩擦取向,由此避免基板上其他图形对此摩擦部件产生影响,也就避免了此摩擦部件对基板上其他图形所在的区域产生不良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在提高基板使用率的同时,避免基板因为取向膜取向不均匀的原因而造成显示不良,提高了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G02F1/1337GK203133445SQ2013201291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刘楠, 王煦, 宋贞民, 洪性坤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