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82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包括光收发一体模块及光纤连接线;光收发一体模块包括底壳、上盖、光发射次模块及光接收次模块;上盖及底壳共同围成狭长形的收容腔,并在所处收容腔的一端形成与收容腔相导通的插口;底壳上开设有第一扣位槽,上盖上开设有第二扣位槽;光纤连接线包括上壳、下壳及单管双芯光缆;上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扣位,下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扣位;光纤连接线的一端穿设插口,第一弹性扣位与第一扣位槽相卡合,第二弹性扣位与第二扣位槽相卡合,以使光纤连接线与光收发一体模块固定连接,两根插芯分别与光发射次模块及光接收次模块电连接。上述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了光端面脏污问题。
【专利说明】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
【背景技术】
[0002]SPF+(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为小型可插拔光模块。
[0003]随着高速通信系统传输的发展,数据传输服务器、交换中心等大型数据传输设备之间的高速互联场合需要大量使用铜质电缆模块或者有源光缆模块。其中SFP+光收发一体模块(SPF+AOC,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 Active Optical Fiber)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4]目前SFP+光收发一体模块采用可插拔式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光端面脏污问题。

【发明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光端面脏污问题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
[0006]一种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包括:
[0007]光收发一体模块,包括:
[0008]底壳,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第一扣位槽;
[0009]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上盖及所述底壳共同围成狭长形的收容腔,并在所处收容腔的一端形成与所述收容腔相导通的插口,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第二扣位槽;
[0010]光发射次模块及光接收次模块,所述光发射次模块及所述光接收次模块并列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正对所述插口 '及
[0011]光纤连接线,包括:
[0012]上壳;
[0013]下壳,所述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上壳及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收容孔,所述上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扣位,所述下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扣位;及
[0014]单管双芯光缆,所述单管双芯光缆的端部分叉为两根插芯;所述插芯穿设于所述收容孔;
[0015]其中,所述光纤连接线的一端穿设所述插口,所述第一弹性扣位与所述第一扣位槽相卡合,所述第二弹性扣位与所述第二扣位槽相卡合,以使所述光纤连接线与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插芯分别与所述光发射次模块及所述光接收次模块电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周缘上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下壳上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扣分别与多个所述卡槽相卡合,以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固定。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半圆形槽;所述下壳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半圆形槽;所述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上,所述第一半圆形槽与所述第二半圆形槽形成第一通孔,所述插芯穿设所述第一通孔。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上开设有第三半圆形槽;所述下壳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上开设有第四半圆形槽;所述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上,所述第三半圆形槽与所述第四半圆形槽形成第二通孔,所述插芯穿设所述第二通孔。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连接线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插芯上;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及所述第四隔板间形成弹簧收容部,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弹簧收容部中。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连接线还包括止挡圈,所述止挡圈套设于所述单管双芯光缆上,所述第三隔板、所述第四隔板、所述上壳的侧壁及所述下壳的侧壁间形成止挡圈收容部;所述止挡圈收容于所述止挡圈收容部中。
[0021 ]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连接线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单管双芯光缆的压接环,所述压接环套设于所述单管双芯光缆上,所述压接环与所述上壳及所述下壳的外侧壁相抵持。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连接线还包括尾套,所述尾套套设于所述单管双芯光缆上。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键,所述上壳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键与所述导向槽相卡合。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为两个,两个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光纤连接线的两端。
[0025]上述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中,光纤连接线通过其端部上壳及下壳上的第一弹性扣位及第二弹性扣位,分别与光收发一体模块上的第一扣位槽及第二扣位槽相卡合,以使光纤连接线与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固定连接,连接较为牢固,光纤连接线与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对接之后不能再拨出,有效解决了光端面脏污问题。
[0026]此外,上述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插芯通过特殊结构的上壳及下壳进行固定,方便固定插芯的相对位置,使得插接操作更为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较佳实施例中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所示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中光收发一体模块的爆炸图;
[0029]图3为图2所示光收发一体模块中底壳的具体结构图;
[0030]图4为图2所示光收发一体模块中上盖的具体结构图;
[0031]图5为图1所示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中光纤连接线的示意图;
[0032]图6为图5所示光纤连接线中上壳的结构图;
[0033]图7为图5所示光纤连接线中下壳的结构图;
[0034]图8为图5所示光纤连接线中上壳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0035]图9为图5所示光纤连接线中下壳另一角度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9]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10,包括光收发一体模块100及光纤连接线200。
[0040]请一并参阅图2,光收发一体模块100包括底壳110、上盖120、光发射次模块130及光接收次模块140。
[0041]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底壳110上开设有第一扣位槽112。
[0042]上盖120设置于底壳110上,上盖120及底壳110共同围成狭长形的收容腔(图未标),并在所处收容腔的一端形成与收容腔相导通的插口(图未标)。上盖120上开设有第二扣位槽122。上盖120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键124。
[0043]光发射次模块130及光接收次模块140,光发射次模块130及光接收次模块140并列设置于收容腔内,且正对插口。
[0044]同时,光收发一体模块100还包括电路板150。电路板150收容于收容腔内,并与光发射次模块130及光接收次模块140相连接。此外,光收发一体模块100还包括用于起屏蔽作用的钣金屏蔽罩160,钣金屏蔽罩160设置于底壳110的一端。
[0045]请一并参阅图5,光纤连接线200包括上壳210、下壳220及单管双芯光缆230。
[0046]上壳210设置于下壳220上,上壳210及下壳220共同围成收容孔(图未示)。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上壳21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扣位212,上壳210上开设有导向槽214。下壳22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扣位222。
[0047]单管双芯光缆230的端部分叉为两根插芯232。插芯232穿设于收容孔。
[0048]其中,光纤连接线200的一端穿设插口。第一弹性扣位212与第一扣位槽112相卡合,第二弹性扣位222与第二扣位槽122相卡合,以使光纤连接线200与光收发一体模块100固定连接。两根插芯232分别与光发射次模块130及光接收次模块140电连接。
[0049]导向键124与导向槽214相卡合,以在光纤连接线200的一端与光收发一体模块100相插接时,起到引导导向作用。
[0050]上述SFP+光收发一体模块100互连结构10中,光纤连接线200通过其端部上壳210及下壳220上的第一弹性扣位212及第二弹性扣位222,分别与光收发一体模块100上的第一扣位槽112及第二扣位槽122相卡合,以使光纤连接线200与光收发一体模块100固定连接,连接较为牢固,光纤连接线200与光收发一体模块100对接之后不能再拨出,有效解决了光端面脏污问题。
[0051]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光收发一体模块100可为两个。两个光收发一体模块100分别固定连接于光纤连接线200的两端。
[0052]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9,上壳210的周缘上设置有多个卡扣216,下壳220上开设有多个卡槽224。多个卡扣216分别与多个卡槽224相卡合,以使上壳210与下壳220相固定。
[0053]上壳210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隔板218,第一隔板218上开设有第一半圆形槽218a。下壳220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隔板228,第二隔板228上开设有第二半圆形槽228a。上壳210设置于下壳220上,第一半圆形槽218a与第二半圆形槽228a形成第一通孔(图未示)。插芯232穿设第一通孔。
[0054]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插芯232为陶瓷插芯232。
[0055]上壳210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219,第三隔板219上开设有第三半圆形槽219a。下壳220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隔板229,第四隔板229上开设有第四半圆形槽229a。上壳210设置于下壳220上,第三半圆形槽219a与第四半圆形槽229a形成第二通孔(图未示),插芯232穿设第二通孔。通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可更好的固定插芯232。
[0056]请再次参阅图5,光纤连接线200还包括弹簧240。弹簧240套设于插芯232上。第一隔板218、第二隔板228、第三隔板219及第四隔板229间形成弹簧收容部(图未示),弹簧240收容于弹簧收容部中。
[0057]光纤连接线200还包括止挡圈250,止挡圈250套设于单管双芯光缆230上,第三隔板219、第四隔板229、上壳210的侧壁及下壳220的侧壁间形成止挡圈收容部。止挡圈250收容于止挡圈收容部中。止挡圈250可有效防止插芯232在上壳210及下壳220中运动,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0058]光纤连接线200还包括用于固定单管双芯光缆230的压接环260,压接环260套设于单管双芯光缆230上,压接环260与上壳210及下壳220的外侧壁相抵持。光纤连接线200还包括尾套270,尾套270套设于单管双芯光缆230上。
[0059]上述SFP+光收发一体模块100互连结构10中,光纤连接线200通过其端部上壳210及下壳220上的第一弹性扣位212及第二弹性扣位222,分别与光收发一体模块100上的第一扣位槽112及第二扣位槽122相卡合,以使光纤连接线200与光收发一体模块100固定连接,连接较为牢固,光纤连接线200与光收发一体模块100对接之后不能再拨出,有效解决了光端面脏污问题。
[0060]此外,上述SFP+光收发一体模块100互连结构10,其插芯232通过特殊结构的上壳210及下壳220进行固定,方便固定插芯232的相对位置,使得插接操作更为方便。
[006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收发一体模块,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第一扣位槽; 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上盖及所述底壳共同围成狭长形的收容腔,并在所处收容腔的一端形成与所述收容腔相导通的插口,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第二扣位槽; 光发射次模块及光接收次模块,所述光发射次模块及所述光接收次模块并列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正对所述插口 ;及 光纤连接线,包括: 上壳; 下壳,所述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上壳及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收容孔,所述上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扣位,所述下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扣位;及 单管双芯光缆,所述单管双芯光缆的端部分叉为两根插芯;所述插芯穿设于所述收容孔; 其中,所述光纤连接线的一端穿设所述插口,所述第一弹性扣位与所述第一扣位槽相卡合,所述第二弹性扣位与所述第二扣位槽相卡合,以使所述光纤连接线与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固定连接,两根所 述插芯分别与所述光发射次模块及所述光接收次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周缘上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下壳上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扣分别与多个所述卡槽相卡合,以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半圆形槽;所述下壳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半圆形槽;所述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上,所述第一半圆形槽与所述第二半圆形槽形成第一通孔,所述插芯穿设所述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上开设有第三半圆形槽;所述下壳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上开设有第四半圆形槽;所述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上,所述第三半圆形槽与所述第四半圆形槽形成第二通孔,所述插芯穿设所述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线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插芯上;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及所述第四隔板间形成弹簧收容部,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弹簧收容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线还包括止挡圈,所述止挡圈套设于所述单管双芯光缆上,所述第三隔板、所述第四隔板、所述上壳的侧壁及所述下壳的侧壁间形成止挡圈收容部;所述止挡圈收容于所述止挡圈收容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线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单管双芯光缆的压接环,所述压接环套设于所述单管双芯光缆上,所述压接环与所述上壳及所述下壳的外侧壁相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线还包括尾套,所述尾套套设于所述单管双芯光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键,所述上壳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键与所述导向槽相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P+光收发一体模块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为两个,两个所 述光收发一体模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光纤连接线的两端。
【文档编号】G02B6/42GK104020535SQ20141023455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潘儒胜, 马强, 李振东 申请人:深圳市易飞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