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722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用以改善背光源发光面的角落暗影现象,提高背光源的画面均一性,进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画面品质。所述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发光二极管灯条,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由该发光二极管灯条指向所述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倾斜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倾斜设置,所述导光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倾斜方向一致。
【专利说明】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背光、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11(1111(1 0781^1 01邓1奶,[⑶)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仏匕仏010(16,120)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0灯条(“曲力1381-)设置于液晶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0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曲力6111(16 ?1社6,⑷?)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侧光式背光模组由于成本较低,并具有将液晶显示装置做到窄边框,超薄化等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背光源为[£0背光源,如图1所示,120背光源包括多个1^0灯条10,每个[£0灯条10中包括多个封装后的1^0 11,每个封装后的[£0 11的亮度相同,相邻两个封装后的[£0 11之间的间距相等,120灯条10与导光板12的一侧边贴合,导光板12的入光面无斜度,[£0背光源两侧,特别是角落部分是封装后的[£0 11的光能叠加盲区,会出现角落暗影13。角落暗影是指在侧入光式背光源中,由于封装后的[£0的发射角受到限制,在封装后的[£0均匀分布的情况下,[£0背光源中间部分是各个封装后的[£0光能叠加的集中区域,该区域亮度较强,120背光源两侧,特别是角落部分则是封装后的[£0光能叠加的盲区,因此该区域亮度较弱。现有技术很难通过调整导光板的网点图形(即“虹!!)来解决亮度能量分布,背光源画面就会呈现出两个角落发暗的情况。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0背光源会呈现出两个角落发暗的情况,影响背光源的光学和画面,进而影响整个液晶显示器的画面品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用以改善背光源发光面的角落暗影现象,提高背光源的画面均一性,进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画面品质。
[000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发光二极管灯条,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由该发光二极管灯条指向所述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倾斜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倾斜设置,所述导光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倾斜方向一致。
[0007]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发光二极管灯条,其中,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由该发光二极管灯条指向导光板,导光板在与发光二极管灯条倾斜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倾斜设置,导光板的倾斜方向与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倾斜方向一致,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同时导光板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灯条和导光板的设置相比,能够调整[£0发光面的角度,使背光源光能叠加区域的范围扩大,有效缩小光能叠加盲区,从而改善了背光源发光面角落暗影的现象,提高了背光源的画面均一性。
[0008]较佳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与所述导光板紧密贴合。
[0009]这样,发光二极管灯条与导光板紧密贴合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不会在空气中传播,能够很好的避免光线的损失,提高背光源的性能。
[0010]较佳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两端对称设置。
[0011]这样,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两端对称设置能够更好的改善背光源发光面角落暗影的现象,提高背光源的画面均一性。
[0012]较佳地,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一端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另一端对应的位置对称。
[0013]这样,导光板的这种设置能够更好的改善背光源发光面角落暗影的现象,提高背光源的画面均一性。
[0014]较佳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中的发光二极管均匀设置;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一端或两端。
[0015]这样,上述两种发光二极管的设置,在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实际制作过程中更加方便、简单。
[0016]较佳地,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1满足:1处080 = 1。,其中:1。表示第二区域中相邻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0表示当第一区域倾斜时,该第一区域所在平面与第二区域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0017]这样,通过发光二极管的上述设置,能够更好的保证发光二极管灯条两端的发光范围不会变小。
[0018]较佳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柔性可弯曲;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不可弯曲。
[0019]这样,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的选择更加灵活,且相对选择的材料的成本也较低。
[0020]较佳地,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相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相同,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0021]这样,当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时,能够更好的增加导光板角落处的光线能量,从而能够更好的改善背光源发光面角落暗影的现象。
[002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一端或两端。
[0023]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条,由于该发光二极管灯条第一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故当发光二极管灯条一端倾斜时,不会对发光二极管灯条两端的发光范围有较大的影响。
[0024]较佳地,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1满足:1处080 = 1。,其中:1。表示第二区域中相邻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0表示当第一区域倾斜时,该第一区域所在平面与第二区域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0025]这样,通过发光二极管的上述设置,能够更好的保证发光二极管灯条两端的发光范围不会变小。
[0026]较佳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柔性可弯曲;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不可弯曲。
[0027]这样,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的选择更加灵活,且相对选择的材料的成本也较低。
[0028]较佳地,当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不可弯曲时,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由该发光二极管灯条指向导光板。
[0029]这样,将发光二极管灯条倾斜设置时,当导光板也倾斜设置时,有利于将该发光二极管灯条与导光板贴合。
[0030]较佳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两端对称设置。
[0031]这样,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两端对称设置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更加方便、简单。
[0032]较佳地,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相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相同,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0033]这样,当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时,能够更好的增加发光二极管灯条两端的光线能量。
[003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源。
[0035]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源,故该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幻和图4(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用以改善背光源发光面的角落暗影现象,提高背光源的画面均一性,进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画面品质。
[004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4]如图2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包括导光板20,发光二极管灯条21,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由该发光二极管灯条21指向导光板20,导光板20在与发光二极管灯条21倾斜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倾斜设置,导光板20的倾斜方向与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倾斜方向一致,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与导光板20紧密贴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导光板20与发光二极管灯条一端对应的位置与导光板与发光二极管灯条另一端对应的位置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导光板20的两端201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存在一夹角,在实际设计中,为了更好的减小角落暗影,将该夹角设置为小于30度。具体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可以通过研磨的方式将导光板20的至少一端研磨成如图3所示的导光板。
[0045]如图4(3)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中的发光二极管均匀设置,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中包括多个封装后的发光二极管210,相邻两个发光二极管210之间的距离均为预先设定的距离1。。当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中的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不均匀设置,如图4(4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包括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第一区域211中的发光二极管210之间的距离1大于第二区域212中的发光二极管210之间的距离1。,其中,第一区域211位于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一端或两端,图中仅示出了第一区域211位于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两端的情况。
[004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基材柔性可弯曲;或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基材不可弯曲。当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基材柔性可弯曲时,当将该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导光板20贴合时,在导光板20的倾斜位置处可以通过将该发光二极管灯条21进行倾斜打件的方式将该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与导光板20贴合,当将发光二极管灯条21进行倾斜打件后,发光二极管灯条21倾斜位置处的发光二极管210的发散角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可以更好的调节发光二极管210的发光角度,能够很好的减小背光源的角落暗影。而当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基材不可弯曲时,若要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导光板20贴合,则需要将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至少一端预先倾斜设置,使得该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倾斜角度与导光板20的倾斜角度相等,具体参见图5所示,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将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两端对称设置。
[0047]如图5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1中的发光二极管210之间的距离1满足:1处08 0 = 1。,其中:1。表示第二区域212中相邻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其中,^为第一区域211所在平面与第二区域21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11中的发光二极管的个数为一个,当发光二极管的个数为一个时,该发光二极管与其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为1。。
[0048]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区域211的发光二极管210的亮度相同,位于第二区域212的发光二极管210的亮度相同,且位于第一区域211的发光二极管210的亮度大于位于第二区域212的发光二极管210的亮度。具体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中位于第一区域211的发光二极管210的亮度比位于第二区域212的发光二极管210的亮度高4% -8%,这时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两端位置处的光线能量较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其它位置处的光线能量加强。
[0049]如图2所示,封装后的发光二极管210的发光角度为120度,即封装后的发光二极管210发出的光线23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导光板20倾斜位置处对应的封装后的发光二极管210入射到导光板20中的入射角度变大,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的缩小角落暗影22的区域。当导光板20倾斜位置处对应的封装后的发光二极管210选用高亮度的[£0时,发光二极管灯条21两端封装后的发光二极管210发出的光线能量加强,从而使得角落位置处的光线能量更进一步地加强,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加有效的缩小角落暗影22的区域。即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通过增加导光板20角落光线能量,调整发光二极管210发光面的角度,能够有效消除背光源画面的角落暗影现象。
[0050]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21,如图4(6)所示,发光二极管灯条21包括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第一区域211中的发光二极管210之间的距离1大于第二区域212中的发光二极管210之间的距离1。,其中,第一区域211位于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一端或两端。
[0051]优选地,如图6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第一区域211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1满足:1处08 0 = 1。,其中:1。表示第二区域212中相邻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0表示当第一区域211倾斜时,该第一区域211所在平面与第二区域21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基材柔性可弯曲;或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基材不可弯曲。当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基材不可弯曲时,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由该发光二极管灯条指向导光板,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的两端对称设置,如图6所示。
[0052]综上所述,在背光源的具体设计中,发光二极管灯条与导光板搭配的优化程度将直接影响背光源的亮度与均一性,进而影响整个液晶显示器的画面品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将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由该发光二极管灯条指向导光板,导光板在与发光二极管灯条倾斜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倾斜设置,导光板的倾斜方向与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倾斜方向一致,采用这种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与导光板搭配的方式,能够使得背光源光能叠加区域的范围扩大,有效缩小光能叠加盲区,从而改善了背光源发光面角落暗影的现象,提高了背光源的画面均一性。
[005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发光二极管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由该发光二极管灯条指向所述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倾斜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倾斜设置,所述导光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倾斜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与所述导光板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两端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一端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另一端对应的位置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中的发光二极管均匀设置;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一端或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I满足:l*C0Sa = Itl,其中-、表示第二区域中相邻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α表示当第一区域倾斜时,该第一区域所在平面与第二区域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柔性可弯曲;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不可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相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相同,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9.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一端或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I满足:l*C0Sa = Itl,其中=Itl表示第二区域中相邻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α表示当第一区域倾斜时,该第一区域所在平面与第二区域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柔性可弯曲;或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不可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基材不可弯曲时,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至少一端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由该发光二极管灯条指向导光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两端对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相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相同,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权项所述的背光源。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4460112SQ20141078284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5日
【发明者】王榜, 金珍, 胡宇飞, 陈贺, 曹杰, 于桂洋 申请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