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3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在不工作时,使由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在工作时,等效形成凹透镜,用以增大由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发散角;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凹透镜的物距所在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加载至所述液晶透镜的驱动电压,使所述液晶透镜等效形成不同曲率半径的凹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根据人眼相对于显示区域的不同位置,调节所述凹透镜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包括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人眼靠近所述中心位置时的所述凹透镜的曲率半径大于人眼靠近所述边缘位置时的所述凹透镜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中的液晶盒的延迟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获得:

<mrow> <mi>&Delta;</mi> <mi>n</mi> <mi>d</mi> <mo>=</mo> <mfrac> <mrow> <mn>1.5</mn> <mo>&times;</mo> <mi>P</mi> <mo>&times;</mo> <mi>s</mi> <mi>i</mi> <mi>n</mi> <mi>&theta;</mi> </mrow> <mn>8</mn> </mfrac> </mrow>

其中,Δnd为所述液晶盒的延迟量,d为所述液晶盒的盒厚;Δn为双折射率,等于ne-n0,ne为所述液晶盒的正常折射率,n0为所述液晶盒的反常折射率;P为所述液晶盒的宽度;所述凹透镜为圆透镜的一部分,且建立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镜,所述直角三角形棱镜的斜边为所述凹透镜的切线;θ为与所述切线相垂直的法线与所述圆透镜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直角三角形棱镜的两个直角边分别是水平的和垂直的,且水平的所述直角边与所述斜边之间的夹角等于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液晶透镜中的液晶盒的延迟量的所述公式采用以下公式推导获得:

sinθ=P/2÷r

f=1.5×P2/(8Δnd)

r=f(n2-n1)/n1

P为已知的所述凹透镜的宽度;

r为所述圆透镜的半径;

n1为介质折射率,n1等于1;

n2为所述直角三角形棱镜的折射率,n2等于1.5;

f为已知的所述凹透镜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透镜的焦距f采用以下公式获得:

L=P/2÷tanθ

L'=P/2÷tanα

1/L'-1/L=1/f

其中,L为所述凹透镜的物距;L’为所述凹透镜的像距;α为经所述凹透镜增大后,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发散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透镜的曲率半径包括49μm、25μm、17μm、13μm、11μm或者9.8μm。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液晶透镜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