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剥离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28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抗剥离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特别是指一种抗剥离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在触控面板模组(TPM)与液晶显示模组(LCM)都大致使用光学胶(如OCA或OCR)作贴合,当触控面板受到外力作用时,若光学胶黏力无法扺抗时,就会导致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模组之间产生剥离(peeling)的现象。

为了克服这种问题,业界有利用结构胶来进行局部区域填补,以加强结构耐剥离的能力。请参照本申请人所提出的中国专利CN104777648A,对于这种已知的液晶显示器100中,如图1和图2所示,除了使用光学胶130黏合于触控面板模组110与液晶显示模组120之间,用以固定触控面板模组110与液晶显示模组120的相对位置,更将结构胶140涂布于光学胶130的外缘外,来连接液晶显示模组120与触控面板模组110,进一步固定触控面板模组110与液晶显示模组120的相对位置,也避免了光学胶130的外缘因受力而出现剥落。其中,结构胶140所涂布的位置、数量及范围必须根据不同液晶显示器100的结构需求而调整,有其安装空间上的限制。

此外,如图3所示,虽然结构胶140可加强耐剥离的能力,由于它是补强于触控面板模组110外部,有时可能会造成溢出,甚至产生与机壳150干涉的风险。再者,触控面板模组110在压合时,其角落位置容易受到应力集中效应,而产生剥离气泡,由于光学胶130在角落处为直角形状(参见图2),随着引发更多的剥离气泡,剥离现象容易由直角端点开始,进而向内延伸扩展,最严重则整个分离、剥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剥离液晶显示器,将结构胶针对黏合层最容易产生剥离的四个角落予以补强,来提升触控面板模组和液晶显示模组的抗剥离能力,同时可避免因结构胶外溢所导致的干涉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剥离液晶显示器,包含有触控面板模组、液晶显示模组、黏合层和结构胶。其中,触控面板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相对平行设置,而黏合层黏合于触控面板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之间,且黏合层的四个角落各沿二相邻侧边分别朝内形成一缺口,而四结构胶分别填补黏合层的每一缺口,并连接触控面板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借以固定触控面板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缺口的形状可为方形或弧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结构胶的外表面齐平或略低于黏合层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结构胶的材质为有机硅酮(silicone)。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黏合层为液态光学胶或固态光学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抗剥离液晶显示器更包含机壳,用以收容液晶显示模组、黏合层与结构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液晶显示模组包含液晶显示单元和偏光片,偏光片位于液晶显示单元朝向触控面板模组的一侧,且黏合层和结构胶位于偏光片与触控面板模组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抗剥离液晶显示器还包含背光单元,背光单元位于液晶显示单元朝向触控面板模组的另一侧,且抗剥离液晶显示器更包含机壳,用以收容液晶显示模组、黏合层、结构胶与背光单元。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较,除了利用黏合层黏合于触控面板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之间,以固定触控面板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的相对位置外,更特别的是,本发明乃于黏合层的四个角落设有缺口,当进行触控面板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的贴合后,在角落进行结构胶的补强,不仅可以防止引发剥离现象,另外,也可避免结构胶填充过多而于液晶显示模组边缘产生干涉现象。

底下藉由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发明之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2为先前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俯视图,其中触控面板模组被移除。

图3为先前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中结构胶的外溢引发干涉现象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5及图6为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的俯视图,其中触控面板模组被移除,且缺口的形状分别为方形和弧形。

图7至图10为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流程之对应各个步骤的结构剖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液晶显示器

110 触控面板模组

120 液晶显示模组

130 光学胶

140 结构胶

150 机壳

200 抗剥离液晶显示器

210 触控面板模组

220 液晶显示模组

230 黏合层

231 缺口

240 结构胶

300 抗剥离液晶显示器

320 液晶显示模组

330 黏合层

331 缺口

350 机壳

400 抗剥离液晶显示器

410 触控面板模组

420 液晶显示模组

421 液晶显示单元

422 偏光片

430 黏合层

431 缺口

440 结构胶

450 机壳

460 背光单元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露一种抗剥离液晶显示器,应用于譬如显示装置、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电视、卫星导航、车上显示器、航空用显示器或便携式DVD放影机等各种电子装置。

请参照图4,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所提供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200的剖视图。

抗剥离液晶显示器200是由触控面板模组210、液晶显示模组220、黏合层230与结构胶240所构成。触控面板模组210与液晶显示模组220相对平行设置。黏合层230黏合于触控面板模组210与液晶显示模组220之间,且黏合层230的四个角落各沿二相邻侧边分别朝内形成一缺口231。四个结构胶240分别填补于黏合层230的每一缺口231内,并连接触控面板模组210与液晶显示模组220,以固定触控面板模组210与液晶显示模组220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中,除了将黏合层230黏合于触控面板模组210与液晶显示模组220之间,用以固定触控面板模组210与液晶显示模组220的相对位置,更在黏合层230的四个角落设有缺口231,可提供结构胶240针对最容易引发剥离现象的角落位置进行补强,黏合层230不会与触控面板模组210或液晶显示模组220出现分离、剥落的情况,从而可提高触控面板模组210与液晶显示模组220之间的贴合强度,同时,也因为结构胶240是填补于黏合层230各个角落的缺口231之内,可减少结构胶240溢出液晶显示模组220之外的机会,使得液晶显示模组220不会和机壳产生干涉现象,因此,也无须考虑触控面板模组210和液晶显示模组220之间是否有足够空间来进行结构胶240的填充;此些技术内容将于后面部份再辅以图式详加叙述。

具体而言,黏合层230四个角落之缺口231可为方形缺口、弧形缺口或其他形状之缺口,分别如图5及图6所示,而且在实务上,结构胶240的外表面大致上是齐平或略低于黏合层230表面,也就是说,结构胶240的填充范围最好不要超过黏合层230的外围,而和先前技术相比,本发明之结构胶240基本上并不至于会溢到液晶显示模组220之外,可以相当有效地避免前述干涉现象的发生。另外,黏合层230通常为液态光学胶或固态光学胶,而结构胶240的材质为有机硅酮(silicone),常见的则包括一种单组分室温固化有机硅橡胶-道康宁3140(down corning 3140)。此外较佳的是,结构胶240的黏性是大于黏合层230的黏性,有效提供良好的补强效果。

而有关黏合层230与其四个角落的缺口231所占比例,就实务上,针对7吋以下的液晶显示器,如手机荧幕,每个角落的缺口231尺寸约为长0.5毫米、宽0.5毫米,以5吋的液晶显示器为例,每个角落的缺口231面积与黏合层230面积比例约为0.003%;针对7-11吋的液晶显示器,如平板计算机荧幕,每个角落的缺口231尺寸约为长1.5毫米、宽1.5毫米,以7吋的液晶显示器为例,每个角落的缺口231面积与黏合层230面积比例约为0.1%;针对11吋以上的液晶显示器,如笔记型计算机荧幕,每个角落的缺口231尺寸约为长2.5毫米、宽2.5毫米,以12吋的液晶显示器为例,每个角落的缺口231面积与黏合层230面积比例约为0.2%。

接着,请依序参照图7~图10,为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200之制造方法中对应各步骤的剖面结构图。该制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见步骤S10,如图7所示,提供一触控面板模组210。

见步骤S20,如图8所示,将黏合层230涂布于触控面板模组210上,且黏合层230的四个角落各沿二相邻侧边分别朝内形成有缺口231;此处的缺口231为方形缺口,如前所述,亦可为弧形缺口或其他形状之缺口。

见步骤S30,如图9所示,将液晶显示模组220藉由黏合层230的黏着来贴合于触控面板模组210上。

最后,见步骤S40,如图10所示,将结构胶240填补位于黏合层230四个角落的每一个缺口231,并让结构胶240得以连接触控面板模组210与液晶显示模组220,以固定触控面板模组210与液晶显示模组220的相对位置。

请参照图11,其绘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300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中,抗剥离液晶显示器300更包含一机壳350,用以容置液晶显示模组320、黏合层330与结构胶340。由于结构胶340仅填补于黏合层330四个角落的缺口331内,且较佳地,结构胶340的外表面为齐平或略低于黏合层330表面,换言之,结构胶340并不会超出黏合层330的外围,更不至于超出液晶显示模组320之外。因此,结构胶340的补强不必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也不用担心液晶显示模组320和机壳350会产生干涉现象。

再者,本发明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还可以为其他不同形式的液晶显示器,只要结构胶可以填补于黏合层各个角落的缺口内,来达到补强的作用,同样无须考虑液晶显示器是否会有足够空间来进行结构胶的填补。

请参照图12,其绘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400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组400包含有液晶显示单元421和偏光片422,偏光片422位于液晶显示单元420朝向触控面板模组410的一侧,且黏合层430和结构胶440位于偏光片422与触控面板模组410之间。抗剥离液晶显示器400还包含背光单元460,且背光单元460位于液晶显示单元421朝向触控面板模组410的另一侧。如同前述实施例,抗剥离液晶显示器40更包含有机壳450,用以容置液晶显示模组420、黏合层430、结构胶440与背光单元460。由于结构胶440仅填补于黏合层430四个角落的缺口431内,并不容易产生溢胶,也不会导致液晶显示模组420和机壳450产生干涉现象。透过本实施例可了解不同形式的液晶显示器并不影响结构胶的补强,也不会容易造成任何干涉现象。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剥离液晶显示器,除了提供黏合层来固定触控面板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的相对位置,并针对黏合层最容易引发剥离现象的角落部份,透过缺口的设计,让结构胶可以填补于缺口内以进行补强,可以防止黏合层的角落引发剥离气泡,从而避免黏合层与触控面板模组或液晶显示模组进一步出现分离、剥落的状况,同时,结构胶的填充并不会超出黏合层的外围,更不至于超出液晶显示模组之外,所以不用考虑安装空间的限制,也无须考量结构胶的填充是否会于液晶显示模组边缘产生干涉现象。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故即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之特征及精神所为之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