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7523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涉及被应用于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画质调整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得到所希望的画质,按构成规定的色彩空间(例如CMYK色彩空间)的各颜色的每个灰度预先设定了控制参数的设定值。另一方面,画质容易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装置的老化等影响而变化。因此,为了维持所希望的画质,需要通过定期地进行校准,来修正控制参数的设定值。但是,是否需要校准由用户根据打印物的图像来进行判断,在需要校准的情况下,用户需要通过按钮操作等使图像形成装置输出校准用图像,并且利用扫描仪等读入该校准用图像。

例如,在进行大量打印的情况下,作为所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期望能够进行高速并且连续的打印。这是为了缩短从打印的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但是,由于是否需要校准的判断需要用户的判断,所以在打印中,需要用户定期地检查画质。另外,在需要校准的情况下,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需要使打印中断,该中断成为大量打印推迟结束的原因。

鉴于此,提出了以下那样的画质调整技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148808号公报)。即,按构成规定的色彩空间的各颜色的每个灰度,设定控制参数的设定值,并且以该设定值预先设定应该附着于像担载体的调色剂的附着量(目标附着量)。然后,利用附着量传感器等传感器测定以上述设定值使调色剂附着于像担载体时的实际的附着量,通过将该测定值、和与其对应的目标附着量进行比较,来根据需要而修正设定值。该样的画质调整技术通常被称为过程控制处理,容易实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自动化。然后,通过定期地执行该过程控制处理,即使没有用户的监视也能维持所希望的画质。其中,以下只要未特别说明,则将“过程控制”这一用语与“校准”区别地使用。

然而,即使被控制为附着量成为目标附着量,只要该目标附着量相同,则也存在由于环境的变化等而不能得到所希望的画质之虞。因此,即使在执行过程控制处理的情况下,也需要校准。而且,在需要校准时,与以往相同必须使打印中断。该样的打印的中断成为使打印效率降低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在像担载体形成调色剂像;附着量传感器,测定调色剂向像担载体的附着量;以及控制部,控制图像形成部以及附着量传感器;以及存储部。在存储部中,针对构成规定的色彩空间的各颜色的灰度,存储有将各灰度作为目标灰度时应该附着于像担载体的调色剂的目标附着量、和此时的图像形成部的控制所使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值。控制部具有第一控制处理部和第二控制处理部。第一控制处理部以至少一个目标灰度为对象,使附着量传感器测定与控制参数的设定值对应的实际的附着量,之后将该测定值与目标附着量进行比较,根据需要来修正设定值。该第一控制处理部执行的处理是所谓的过程控制处理。第二控制处理部在需要对作为对象的目标灰度修正目标附着量时,利用第一控制处理部执行处理的期间,使图像形成部输出目标附着量的修正所使用的校准用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框图。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图像形成部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通常打印的执行期间和画质调整用的各种处理的执行期间的时序图。

图5是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控制部的框图。

图6是过程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校准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过程控制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读取部1、供纸部2、图像形成部3、排纸部4、附着量传感器5、存储部6、操作面板7、以及控制部8。图像读取部1通过以光学方式读取载置在原稿台的原稿的图像,来生成图像数据。另外,图像读取部1能够与后述的图像形成部3实现的图像的形成并行地进行图像的读取。此外,图像读取部1也可以具备自动送稿机构。

供纸部2收纳纸张,并逐张地将它们供给到图像形成部3。其中,纸张并不限定于普通纸、相纸等纸质片材,也包括OHP薄膜等树脂质片材、以及由其它各种材料形成的片材。另外,供纸部2中并不限定于包括供纸盒,也可以包括手动托盘。

图像形成部3通过基于图像数据进行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来进行对从供纸部2抽出的纸张的图像打印。此外,图像数据并不限定于由图像读取部1生成的数据,也可以是从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经由网络等得到的数据。

如图3所示那样,图像形成部3具有四个主加工(process)部31、曝光部32、中间转印带33、二次转印辊34、以及定影部35。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采用了CMYK空间作为所使用的色彩空间。因此,四个主加工部31分别形成构成CMYK空间的四种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调色剂像。此外,也可以与所使用的色彩空间对应地变更主加工部31的设置数目。例如,在黑白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主加工部31为一个。

主加工部31的各个具有感光鼓311、带电部312、显影部313、一次转印辊314、以及清洁部315。感光鼓311是静电潜像担载体。带电部312使感光鼓311以其周面的电位成为规定电位的方式带电。在带电后的感光鼓311的周面通过来自曝光部32的激光照射而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

显影部313通过对显影辊施加偏压(显影偏压),来使附着于显影辊的周面的调色剂(显影剂)向感光鼓311的周面移动。由此,静电潜像被显像化而形成调色剂像。该调色剂像通过感光鼓311的旋转而被输送到执行向中间转印带33的转印(一次转印)的位置(一次转印位置)。

一次转印辊314将担载于感光鼓311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从一次转印辊314与感光鼓311之间通过的中间转印带33。具体而言,一次转印辊314通过自身被施加偏压,来使构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产生静电力,并利用该静电力使调色剂像向中间转印带33移动。

基于图像数据由四个主加工部31分别形成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像以不相互偏移的方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的相同的区域。由此,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像重合,在中间转印带33形成全彩色的调色剂像。该全彩色的调色剂像通过中间转印带33的旋转,被输送到执行向纸张的转印(二次转印)的位置。其中,在图3中,以符号P表示纸张。

清洁部315将在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311的周面的调色剂以及其它附着物(尘埃等)除去。由此,进行接下来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准备。

二次转印辊34将中间转印带33所担载的全彩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从供纸部2抽出的纸张。具体而言,二次转印辊34通过自身被施加偏压,来使构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产生静电力,并利用该静电力使调色剂像向纸张移动。

定影部35具有加热辊351、和与该加热辊压接的加压辊352。被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通过在加热辊351与加压辊352之间经过,从而调色剂像被施加适度的热量和压力。由此,调色剂像被固着于纸张。然后,纸张被输送到排纸部4。

排纸部4具有多个排纸托盘41。而且,排纸部4根据来自控制部8的指令而选择性地将完成了调色剂像的定影的纸张排出到任意一个排纸托盘41。

附着量传感器5分别与四个主加工部31所具有的感光鼓311对应地设置有四个,测定向对应的感光鼓311的调色剂的附着量。具体而言,附着量传感器5的每一个被配置成在形成于对应的感光鼓311的调色剂像被输送到一次转印位置的过程中与该调色剂像对置。

在存储部6中存储有打印所使用的图像数据、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图像形成部3等)的控制所使用的控制参数(显影偏压等)的设定值。控制部8基于存储在存储部6中的图像数据、设定值,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

操作面板7例如是触摸面板,作为用户界面发挥作用。即,操作面板7具有被输入来自用户的操作指令的作为输入部的功能、和对用户赋予动作状况等的信息的作为显示部的功能。

控制部8可采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等各种控制处理装置。另外,控制部8进行的处理也可以通过使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对应的一系列程序来实现。而且,这样的程序既可以以能够读取的状态存储于存储介质(例如,闪存等),也可以存储于上述的存储部6。

2.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

接下来,对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控制部8所进行的控制详细进行说明。控制部8除了进行通常打印处理之外,还为了在打印物中得到所希望的画质而进行画质调整处理。如图4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画质调整处理,执行过程控制处理、特定打印处理、以及校准处理。具体如图5所示那样,控制部8包括过程控制处理部81、特定打印处理部82、以及校准处理部83。这些处理部81~83分别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第一~第三控制处理部对应。其中,在图4以及图5中,过程控制处理被简称为“过控处理”。

为了能够通过控制部8进行画质调整,在存储部6中针对构成CMYK空间的四种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各自的灰度,存储有以各灰度为目标灰度时应该使感光鼓311附着的调色剂的目标附着量、和此时的控制参数(显影偏压等)的设定值。

过程控制处理部81以按各色的每一个目标灰度实际的附着量成为目标附着量的方式,修正对应的控制参数的设定值。校准处理部83修正与各目标灰度对应的目标附着量以便在打印物的图像中实现目标灰度。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时、出厂时,作为目标附着量以及设定值而预先决定的值被存储于存储部6,其后,存储于存储部6的值经由过程控制处理以及校准处理被不断修正。

并且,在存储部6中存储有过程控制用图像数据、和校准用图像数据。这里,过程控制用图像数据是描绘有用于按颜色分别阶段性地表示四种颜色的灰度的多个补丁像的数据。例如,在以256灰度表示颜色的浓淡的情况下,按每种颜色,使浓淡每隔16个灰度便阶段性地变化来描绘补丁像。同样,校准用图像数据描绘有用于按每种颜色分别阶段性地表示四种颜色的灰度的多个补丁像。其中,这两个图像数据既可以相同,也可以是所描绘的补丁像的数目相互不同(即,使浓淡每隔几个灰度变化来进行表示相互不同)的图像数据。另外,作为两个图像数据,也可以使用共同的一个图像数据。

2-1.过程控制处理

过程控制处理基于控制部8的判断来执行。即,控制部8判断是否需要执行过程控制处理,在判断为需要时,使过程控制处理部81执行过程控制处理。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8对通常打印的执行张数进行计数并判断计数数目是否达到了规定张数,在判断为一致时,使过程控制处理部81执行过程控制处理。其中,如图4所示那样,过程控制处理以比校准处理高的频率反复执行。

图6是过程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在过程控制处理中,过程控制处理部81基于过程控制用图像数据,使图像形成部3形成调色剂像(步骤S11)。通过该处理,图像形成部3使用存储于存储部6的控制参数的设定值,在与各颜色对应的感光鼓311形成表示该颜色的浓淡的补丁像(测定用图像)。具体而言,图像形成部3使用与各补丁像所表示的灰度(目标灰度)对应的控制参数的设定值来形成该补丁像。

接下来,过程控制处理部81以形成在各感光鼓311的补丁像(测定用图像)为对象,使附着量传感器5测定每个补丁像的实际的附着量(步骤S12)。然后,过程控制处理部81按每种颜色或者按各颜色的每个灰度,比较测定值(实际的附着量)与目标附着量,并根据需要修正控制参数的设定值(步骤S13以及S14)。由此,按在各颜色中成为目标的每个灰度,控制成实际的附着量成为目标附着量。即,通过执行过程控制处理,来调整画质。其中,已形成的补丁像通常在附着量的测定(步骤S12)之后被从各感光鼓311除去。

2-2.特定打印处理

在特定打印处理中,对纸张打印校准用图像。而且,该特定打印处理基于控制部8的判断如以下那样执行。即,控制部8判断是否需要校准,在判断为需要时,利用执行过程控制处理的期间来使特定打印处理部82执行特定打印处理(参照图4以及图5)。其中,由控制部8进行是否需要校准的判断这一点与由用户进行该判断的现有技术不同。另外,利用过程控制处理的执行期间来打印校准用图像这一点与在用户通过按钮操作等赋予指令时打印校准用图像的现有技术不同。

这里,是否需要校准的判断如以下那样进行。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8基于通常打印的执行张数来进行判断。具体而言,控制部8对通常打印的执行张数进行计数,并且判断计数数目是否达到了规定张数,并将到达了的判断作为需要校准的判断。作为其它例子,控制部8基于在过程控制处理的执行时测定出的测定值(实际的附着量)和目标附着量来进行判断。具体而言,控制部8求出测定值与目标附着量的差值,并且判断该差值的绝对值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将为规定值以上的判断作为需要校准的判断。

特定打印处理部82基于校准用图像数据,使图像形成部3形成调色剂像。通过该处理,图像形成部3使用存储于存储部6的控制参数的设定值,在与各颜色对应的感光鼓311形成表示该颜色的浓淡的补丁像(校准用图像)。具体而言,图像形成部3使用与各补丁像所表示的灰度(目标灰度)对应的控制参数的设定值来形成该补丁像。该处理所使用的设定值并不是被在相同的时期执行的过程控制处理修正后的设定值,而是修正前的设定值。

然后,在四个感光鼓311形成的全部补丁像经由一次转印、二次转印、以及定影被打印到一张纸张,之后作为校准用图像的打印物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1。此时,特定打印处理部82从多个排纸托盘41中选择与排出通常的打印物的排纸托盘41不同的任意一个排纸托盘41,向该排纸托盘41排出校准用图像的打印物。由此,可防止校准用图像的打印物与通常的打印物混在一起。其中,通过以下那样的控制,能够将校准用图像的打印物不与通常的打印物混在一起地排出到通常的打印物被排出的排纸托盘41。即,特定打印处理部82将校准用图像的打印物的排出位置设定为与其它打印物的排出位置偏移的位置。

特定打印处理部82除了校准用图像的打印之外,还使测定值(实际的附着量)与对应的各颜色的目标灰度分别相关联地存储于存储部6。该测定值是在相同的时期执行的过程控制处理中测定出的测定值,至少在校准处理中使用之前,被存储于存储部6。

2-3.校准处理

校准处理在由图像读取部1读取了校准用图像时被执行。这里,图像读取部1的读取经由以下那样的用户的操作来执行。首先,用户通过知晓校准用图像的打印物正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1,而认识到需要校准。然后,用户为了执行校准,而使图像读取部1读取校准用图像。图像读取部1能够与由图像形成部3执行的图像的形成并行地进行图像的读取。因此,即使在用户开始了校准的情况下,执行中的通常打印也不被中断。

图7是校准处理的流程图。校准处理部83基于根据校准用图像得到的灰度,来修正目标附着量,并使修正后的目标附着量作为新的目标附着量存储于存储部6(步骤S21)。具体而言,校准处理部83将根据校准用图像得到的灰度、和在特定打印处理的执行时被存储于存储部6的附着量的测定值(实际的附着量)与对应的目标灰度以及目标附着量分别进行比较。然后,校准处理部83基于这些比较来修正目标附着量,从而修正各颜色的灰度的偏差。

接下来,校准处理部83基于修正后的目标附着量,修正控制参数的设定值(步骤S22)。具体而言,校准处理部83基于修正后的目标附着量、和到校准用图像被读取了的时刻为止最后执行的过程控制处理所测定出的附着量,重新修正在该过程控制处理中的补丁像的形成所使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值。然后,使再修正后的设定存储于存储部6。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在正进行大量打印的中途需要校准(目标附着量的修正)的情况下,利用预定的过程控制处理的执行期间来执行特定打印处理(校准用图像的输出),所以不会中断大量打印。另外,校准用图像的读取以及校准处理以不使通常打印中断的方式被执行。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需要校准的情况下也不会中断打印,从而,可实现打印效率的提高。

3.其它实施例

3-1.第二实施例

如上述那样,控制部8判断是否需要校准,在判断为需要时,利用执行过程控制处理的期间来使特定打印处理部82执行特定打印处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特定打印处理部82与在过程控制处理中使用的测定用图像独立地形成校准用图像,并将其打印。但是,与特定打印处理有关的控制并不限定于此。

也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控制部8在过程控制处理的中途判断是否需要校准(步骤S31),在判断为需要时,特定打印处理部82使图像形成部3打印在过程控制处理中使用的测定用图像作为校准用图像(步骤S32)。由此,可实现更进一步的打印效率的提高。

此外,是否需要校准的判断也可以在过程控制处理的执行开始前执行。该情况下,控制部8在判断为需要校准时建立标志,在步骤S31中判断是否建立了该标志。另外,在步骤S32中,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与在过程控制处理中使用的测定用图像独立地形成校准用图像,并将其打印。

3-2.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由控制部8(校准处理部83)进行校准处理,使得目标附着量的修正被自动化。但是,校准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使校准图像的读取结果显示于操作面板7,由用户基于该结果手动地修正目标附着量。或者,也可以不使图像读取部1读取校准图像,而由用户以目视观察来确认已被打印的校准图像,并且通过手动来修正目标附着量。

3-3.其它的例子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以彩色复合机为例,但其各部构成以及控制并不限定于彩色复合机,也能够应用于彩色复印机、彩色打印机等各种图像形成装置。另外,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以彩色图像为对象的图像形成装置,也能够变形为以黑白的图像为对象的图像形成装置。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形成于感光鼓311的补丁像为对象,通过附着量传感器5进行了附着量的测定,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以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的补丁像为对象,使附着量传感器5测定附着量。该情况下,中间转印带33相当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像担载体。

应该认为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例示,不是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上述的实施方式,而由技术方案示出。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包含有与技术方案等同的意味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