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狭缝光栅,所述狭缝光栅包括透光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亚像素,相邻亚像素之间设置有黑矩阵,通过合理设置所述狭缝光栅的透光部的宽度,使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现有的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3D显示装置的轻薄性、降低了3D显示装置的重量与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3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显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3D显示领域快速发展,裸眼3D显示由于无需佩戴眼镜,相比于眼镜式3D显 示得到了人们更多关注。光栅式裸眼3D显示由于制程简单、串扰小等优点成为目前较为普 及的裸眼3D显示。
[0003] 如图1所示,现有的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和狭缝光栅2,狭缝光栅2包括透光 部21与非透光部22。观看者的左眼3和右眼4分别通过狭缝光栅的透光部21分别得到显示面 板1上的左眼可视区域5对应的左眼视图以及右眼可视区域6对应的右眼视图,从而合成3D 显示图像。左眼可视区域5和右眼可视区域6均覆盖了显示面板1的整个亚像素11。显示面板 1与狭缝光栅2之间的距离h为,其中,a为亚像素的宽度,b为黑矩阵的宽度,S为观看 者人眼与狭缝光栅之间的距离,L为观看者的瞳距。由于显示面板1与狭缝光栅2之间的距离 h较大,导致3D显示装置的厚度和体积较大,而且要在显示面板与狭缝光栅之间填充玻璃隔 垫物,进一步增加了 3D显示装置的重量和成本。
[0004] 因此,亟需一种3D显示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用以至少部 分解决3D显示装置厚度较厚的问题。
[0006] 目前,是通过减小显示面板1与狭缝光栅2之间的距离h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 如图2所示,将显示面板1与狭缝光栅2之间的距离减小为hi。然而,直接减小显示面板1与狭 缝光栅2之间的距离,使得左眼可视区域5和右眼可视区域6均只覆盖部分亚像素11,从而导 致3D显示画面亮度降低。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狭缝光栅,所述狭缝光栅包括 透光部,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分别送入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所述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亚像素,相邻亚像素之间设置有黑矩阵,所述狭缝光栅位于显示面板的 出光侧,狭缝光栅透光部的宽度为,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为#,其中,L L + a L 为观看者的瞳距,a为亚像素的宽度,b为黑矩阵的宽度,S为观看者人眼与狭缝光栅之间的 距离。
[0008]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0009] 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狭缝光栅,所述狭缝光栅包括透光部,用于将所 述显示面板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分别送入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 亚像素,相邻亚像素之间设置有黑矩阵,所述狭缝光栅位于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即位于显示 面板与背光源之间。狭缝光栅透光部的宽度为
: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为 qS 其中,L为观看者的瞳距,a为亚像素的宽度,b为黑矩阵的宽度,S为观看者人眼与 I -a 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D为显示面板的厚度。
[0010]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001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装置通过合理设置狭缝光栅透光部的宽度,使狭缝光栅 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现有的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 3D显示装 置的轻薄性、降低了 3D显示装置的重量与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的3D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为现有技术的3D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3D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3D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 1、显示面板2、狭缝光栅3、观看者的左眼4、观看者的右眼
[0019] 5、左眼可视区域6、右眼可视区域11、亚像素12、黑矩阵
[0020] 21、透光部22、非透光部S、观看者的人眼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 [0021] L、观看者的瞳距D、显示面板的厚度a、亚像素的宽度 [0022] b、黑矩阵的宽度^"、^^、^^、显示面板与狭缝光栅之间的距离
[0023] W、狭缝光栅的光栅周期的宽度Ww、狭缝光栅的透光部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狭缝光栅,狭缝光栅包括透光 部,用于将显示面板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分别送入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亚像素,相邻亚像素之间设置有黑矩阵。
[0026] 狭缝光栅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也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即位于显 示面板与背光源之间。下述结合图3与图4的光路图,分别对狭缝光栅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 侧时,以及狭缝光栅位于显示面板的入光侧时,狭缝光栅透光部的宽度以及狭缝光栅与显 示面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详细说明。
[0027] 实施例1
[0028]如图3所示,实施例1提供的3D显示装置,狭缝光栅2位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根据 3D显示装置的光路图可以得出:
[0029] AABD^AGHD,得到公式(1)
[0030] 其中,a为亚像素11的宽度,L为人眼的瞳距,S为观看者人眼与狭缝光栅2之间的距 离,h2为狭缝光栅2与显示面板1之间的距离。
[0031] AACD …AAFH,得到公式(2)
(2)
[0032]其中,b为黑矩阵12的宽度,Ww为狭缝光栅的透光部21的宽度。
[0033] AAFJ …AACE,得到公式(3)
(3)
[0034] 其中,W为狭缝光栅的狭缝周期的宽度(即狭缝光栅的透光部21的宽度与狭缝光栅 非透光部22的宽度之和)。
[0035] 因此,根据公式(1)与公式(2)可知,当狭缝光栅的透光部21的宽度
rr rv 时,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h2为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h2(即+ ) 小于现有的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h(即^^),从而能够解决3D显示装置厚度 J-j 与体积大,重量与成本高的问题。
[0036] 根据公式(1)与公式(3)可知,狭缝光栅的狭缝周期的宽度W为
[0037] 如图3所示,左眼可视区域5覆盖整个亚像素11和黑矩阵12,且右眼可视区域6覆盖 整个亚像素11和黑矩阵12。左眼可视区域5与右眼可视区域6均覆盖整个亚像素11,不但能 够解决3D显示装置厚度与体积大,重量与成本高的问题,还能够保证3D显示画面的亮度不 变。
[0038]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左眼可视区域5覆盖的亚像素11与右眼可视区域6覆盖的亚 像素11没有重叠,也就是说,左眼可视区域5和右眼可视区域6不会同时覆盖两个亚像素11, 而是只覆盖一个亚像素11,这样,3D显示画面不会产生串扰。
[0039]优选的,显示面板1可以为主动发光显示面板或非主动发光显示面板。非主动发光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主动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0040] 实施例2
[0041]实施例2的3D显示装置与实施例1的3D显示装置的区别在于,狭缝光栅2的位置不 同,实施例1中的狭缝光栅位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实施例2中的狭缝光栅位于显示面板1 的入光侧。
[0042]如图4所示,实施例2提供的3D显示装置,狭缝光栅2位于显示面板1的入光侧,根据 3D显示装置的光路图可以得出:
[0043] ACFG^ACAB,得到公式 〇
(4)
[0044] 其中,a为亚像素11的宽度,L为人眼的瞳距,S为观看者人眼与显示面板1之间的距 离,h3为狭缝光栅2与显示面板1之间的距离,D为显示面板1的厚度。
[0045] AACDwAAFH,得到公式(5):
(5)
[0046] 其中,b为黑矩阵12的宽度,Ww为狭缝光栅的透光部21的宽度。
[0047] AAFJ …AACE,得到公式(6
(G)
[0048] 其中,W为狭缝光栅的狭缝周期的宽度(即狭缝光栅的透光部21的宽度与狭缝光栅 非透光部22的宽度之和)。
[0049] 因此,根据公式(4)与公式(5)可知,当狭缝光栅的透光部21的宽度Ww为
时,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h3彡
,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h3(即
,/V ---£>)小于现有的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h(gp ,从而能够解决3D显 u ~ U:
示装置厚度与体积大,重量与成本高的问题。
[0050] 根据公式(4)与公式(6)可知,狭缝光栅的狭缝周期的宽度W为
[0051] 如图4所示,左眼可视区域5覆盖整个亚像素11和黑矩阵12,且右眼可视区域6覆盖 整个亚像素11和黑矩阵12。左眼可视区域5与右眼可视区域6均覆盖整个亚像素11,不但能 够解决3D显示装置厚度与体积大,重量与成本高的问题,还能够保证3D显示画面的亮度不 变。
[0052]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左眼可视区域5覆盖的亚像素11与右眼可视区域6覆盖的亚 像素11没有重叠,也就是说,左眼可视区域5和右眼可视区域6不会同时覆盖两个亚像素11, 而是只覆盖一个亚像素11,这样,3D显示画面不会产生串扰。
[0053]优选的,显示面板可以为非主动发光显示面板。非主动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液 晶显不面板。
[005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装置,狭缝光栅2与显示面板1之间的距 离(h2和h3)可以由亚像素11的宽度a决定,若改变亚像素11的宽度,狭缝光栅2与显示面板1 之间的距离h2和h3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亚像素11的宽度a,连续调节狭缝 光栅2与显示面板1之间的距离(h2和h3)。
[0055]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 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狭缝光栅,所述狭缝光栅包括透光部,用于将所述 显示面板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分别送入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亚 像素,相邻亚像素之间设置有黑街阵,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光栅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狭缝光栅透光部的宽度》4夹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为f,其中,L为观看 者的瞳距,a为亚像素的宽度,b为黑矩阵的宽度,S为观看者人眼与狭缝光栅之间的距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或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3. -种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狭缝光栅,所述狭缝光栅包括透光 部,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分别送入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所述显示 面板包括多个亚像素,相邻亚像素之间设置有黑矩阵,所述狭缝光栅位于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狭缝光栅透光部的宽度丨 陕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为其中, L - a L为观看者的瞳距,a为亚像素的宽度,b为黑矩阵的宽度,S为观看者人眼与显示面板之间的 距离,D为显示面板的厚度。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文档编号】G02B27/22GK205720990SQ20162066017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发明人】杨明, 陈小川, 卢鹏程, 赵文卿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