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钒酸钇晶片。
背景技术:
在光通讯器件等的偏振光路中需要将入射的自然光分成两束相互垂直的偏振度很高的线偏振光,为实现这种偏振分光作用,就必须设计一种结构改进的钒酸钇晶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能将偏振光路中入射的自然光分成两束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的钒酸钇晶片。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钒酸钇晶片,包括梯形状的晶片本体,其中所述晶片本体还包括一直角面和一斜边,斜边形成一倾斜面,所述直角面和倾斜面的表面镀有增透膜,所述直角面与斜边的夹角为12°~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晶体的直角面和倾斜面的表面镀有增透膜,能实现将偏振光路中入射的自然光分成两束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具有偏振分光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钒酸钇晶片,包括梯形状的晶片本体1,其中所述晶片本体1还包括一直角面2和一斜边,斜边形成一倾斜面3,所述直角面和倾斜面的表面镀有增透膜,所述直角面2与斜边的夹角为12°~13°,具体地说,直角面与斜边的延伸相交成形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首先对晶片本体的直角面和倾斜面进行表面抛光,然后在往抛光面镀有增透膜,能实现将偏振光路中入射的自然光分成两束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具有偏振分光的作用
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