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73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的配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具有相当多的种类,其中,SC(Subscriber Connector/Standard Connector)连接器属于一种以滑扣方式连接的光纤连接器,较常使用于客户端的光纤配置。

参阅图1,为一现有的SC连接器1,包含一用于容置光纤的主体11、一套接于该主体11外的套接体12,及一连接于该主体11后方的脚套13。该SC连接器1能通过该套接体12,与具有对应结构的一终端设备(图1中未绘示)连接。由于目前对于通讯速率的需求越来越高,故在光纤的配置需求上,也偏向在小空间中配置多光纤的型态,甚至纵然在客户端,亦会有相同的密集配置需求。当要插上或拔下所述SC连接器1时,使用者会用手指捏握住该套接体12后再进行施力,以执行插或拔的动作,但是当在所述的终端设备上密集地设置有多个SC连接器1时,所述SC连接器1彼此会紧密相邻地排列,此时可供使用者手部伸入与施力移动的空间就非常小,故难以针对单一个SC连接器1施力而进行插拔的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施力插拔的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适用于配合该光纤连接器,该光纤连接器包含一用于容置光纤且沿一轴线延伸的主体,及一套接于该主体外的套接体,而该光纤连接器用于连接于一终端设备。该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包含一可拆离地安装于该套接体的本体,及一连接于本体并向后延伸的握杆。

该本体围绕出一个具有一朝向该轴线垂直方向的置入口的设置空间,该套接体能自该置入口置入且安装在该设置空间中,该光纤连接器连接于该终端设备时,该本体也是安装于该套接体上,而该握杆可供握持而施力插拔该光纤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其中,该本体包括一个侧板,及两个分别自该侧板的相反两端同向间隔延伸的基板,该侧板与所述基板共同围绕出该设置空间,而该置入口与该侧板间隔相对。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该光纤连接器的套接体包括两个位于相反侧的面板、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面板的相反两端的衔接板,及一个与所述面板及所述衔接板的后端齐平,且环绕凸设于所述面板及所述衔接板上的凸块。其中,该本体还包括一个自该侧板及所述基板的后端朝向该设置空间延伸的端板,而每一个基板具有一个朝向另一个基板与该设置空间的内表面、一个凸设于该内表面且沿该轴线垂直方向延伸的导引部,及一个自该导引部远离该侧板的一端朝向另一基板凸伸的凸扣部,在该套接体置入该设置空间时,所述导引部顶抵于该凸块前方,而该端板顶抵于该凸块的后方,所述凸扣部扣抵于所述衔接板的其中一个上,使该套接体限位于所述凸扣部与该侧板间。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其中,该本体的每一个基板还包括一个相反于该内表面的外表面,及数个位于该外表面并沿该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凸出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其中,所述导引部沿该轴线方向的宽度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易于施力插拔的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适用于配合两个该光纤连接器,每一光纤连接器包含一用于容置光纤且沿一轴线延伸的主体,及一套接于该主体外的套接体,所述光纤连接器用于连接于一终端设备。该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包含一可拆离地安装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套接体的本体,及一连接于本体并向后延伸的握杆。

该本体围绕出两个分别具有一朝向轴线垂直方向的置入口的设置空间,所述本体的所述置入口朝向相反方向,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套接体能分别自所述置入口置入且安装在所述设置空间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连接于该终端设备时,该本体亦是安装于所述套接体上,而该握杆可供握持而施力插拔所述光纤连接器。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其中,该本体包括一个中介件,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中介件相反两侧的安装单元,每一个安装单元具有一个连接于该中介件一侧的侧板,及两个分别自所述侧板的相反两端同向间隔延伸的基板,每一个安装单元的该侧板及该两个基板共同围绕出所述设置空间的其中一个,而该置入口与该侧板间隔相对。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该光纤连接器的套接体包括两个位于相反侧的面板、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面板相反两端的衔接板,及一个与所述面板及所述衔接板的后端齐平,且环绕凸设于所述面板及所述衔接板上的凸块。其中,该本体的每一个安装单元还包括一个自该侧板及所述基板的后端朝向该设置空间延伸的端板,而每一个安装单元的每一个基板具有一个朝向另一个基板与该设置空间的内表面、一个凸设于该内表面且沿该轴线垂直方向延伸的导引部,及一个自该导引部远离该侧板的一端朝向另一个基板凸伸的凸扣部,在所述光纤连接器的所述套接体分别置入所述设置空间时,所述导引部是顶抵于所述凸块前方,而所述端板分别顶抵于所述凸块后方,同侧的所述凸扣部扣抵于位于该中介件相反侧的衔接板上,使所述套接体分别限位于同侧的所述凸扣部与该侧板间。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其中,该本体的每一个安装单元的每一个基板还包括一个相反于该内表面的外表面,及数个位于该外表面并沿该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凸出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其中,所述导引部沿该轴线方向的宽度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该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能使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套接体置入对应的设置空间中,使该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与所述光纤连接器组装,然后与该光纤连接器一同连接于终端设备,因此只要握持该握杆,纵然在光纤连接器密集配置的情况下,亦能轻易地施力插拔所述的光纤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现有的SC连接器;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与一光纤连接器;

图4是一立体组合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与该光纤连接器组装在一起;

图5是一剖视图,辅助图4说明该第一实施例与该光纤连接器组装后的情况;

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

图7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与两个光纤连接器;及

图8是一立体组合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与所述光纤连接器组装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适用于配合一光纤连接器9,该光纤连接器9用于连接于一终端设备(图中未绘示),并包含一用于容置光纤且沿一轴线L延伸的主体91、一套接于该主体91外的套接体92,及一自该套接体92向后延伸的脚套93。该套接体92包括两个位于相反侧的面板921、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面板921相反两端的衔接板922,及一与所述面板921及所述衔接板922后端齐平,且环绕凸设于所述面板921及所述衔接板922上的凸块923。本第一实施例的插拔装置包含一可拆离地安装于该套接体92的本体2,及一连接于本体2并向后延伸的握杆3。

该本体2围绕出一个具有一朝向该轴线L垂直方向的置入口201的设置空间200,该置入口201可供该套接体92置入而安装在该设置空间200中。每一该本体2包括一侧板21、两个分别自该侧板21的上下相反两端同向间隔延伸的基板22,及一自该侧板21及所述基板22的后端朝向该设置空间200延伸的端板23。该侧板21与所述基板22共同围绕界定出该设置空间200,而该置入口201与该侧板21间隔相对。

每一基板22具有一朝向另一基板22与该设置空间200的内表面224、一相反于该内表面224的外表面225、一凸设于该内表面224且沿该轴线L垂直方向延伸的导引部221、一自该导引部221远离该侧板21的一端朝向另一基板22凸伸的凸扣部222,及数个位于该外表面225并沿该轴线L方向间隔排列的凸出部223。

该握杆3大致上是自该本体2的该侧板21后端沿轴线L朝后延伸。该握杆3可供握持以利于使用者施力插拔该光纤连接器9。

参阅图3至图5,将该光纤连接器9与该第一实施例的插拔装置彼此组装时,是使该套接体92自该置入口201置入该设置空间200,接着所述导引部221顶抵该凸块923并沿着垂直于该轴线L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凸扣部222扣抵于所述衔接板922的其中一个上,此时所述导引部221顶抵于该凸块923前方,而该端板23则顶抵于该凸块923后方,即能使该套接体92限位于所述凸扣部222与该侧板21间,完成该光纤连接器9与该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动作。在组装过程中,所述凸出部223用于在使用者握持时,提升手与该本体2间的摩擦力,以利于对该本体2施力而与该光纤连接器9彼此组装。另外,如图5所示,由于所述导引部221沿该轴线L方向的宽度不相同,分别为宽度W1及W2,故得以借此判断组装的方向是否正确,达成防呆的功效。

续参阅图3至图5,该光纤连接器9连接于所述终端设备时,该第一实施例仍是安装于该光纤连接器9上,使用该第一实施例进行插拔动作时,是握持该握杆3而施加沿着该轴线L方向的推力或拉力,借此对该光纤连接器9相对于一终端设备(图中未绘示)或一中继设备(图中未绘示)分别进行组装或拔除的动作。握持该握杆3施加推力时,由于该第一实施例的端板23是顶抵于该光纤连接器9的套接体92的后方,故对该第一实施例施加的推力,会通过该端板23传递至该光纤连接器9,使该光纤连接器9同时受到向前的推力,通过所述的推力,即能使该光纤连接器9组装于所述的终端设备或中继设备。握持该握杆3施加拉力时,由于所述导引部221是顶抵该凸块923的前方,故对该第一实施例施加的拉力,会通过所述导引部221而传递至该光纤连接器9,使该光纤连接器9同时受到向后的拉力,通过所述的拉力,即能将该光纤连接器9自所述的终端设备或中继设备上拔除。而通过截面积相对较小且沿该轴线L延伸的握杆3,纵然在光纤连接器9配置密集的情况下,亦能轻易地进行插拔动作,使用上相当方便。

参阅图6与图7,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插拔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适用于配合二个光纤连接器9。该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本体2可供所述光纤连接器9安装,并围绕出两个分别具有一朝向轴线L垂直方向的置入口201的设置空间200,所述设置空间200的所述置入口201朝向相反方向,所述光纤连接器9的套接体92能分别自所述置入口201置入且安装在所述设置空间200中。其中,该本体2包括一中介件24,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中介件24相反两侧的安装单元20;每一安装单元20具有一分别连接于该中介件24一侧的侧板21、两个分别自所述侧板21的相反两端同向间隔延伸的基板22,及一自该侧板21及所述基板22的后端朝向该设置空间200延伸的端板23。每一安装单元20的所述侧板21及该两个基板22共同围绕出一设置空间200,而该置入口201与该侧板21的间隔相对。实际上,本第二实施例的每一安装单元20的结构就相当于该第一实施例的该本体2(如图2所示)的结构,只是本第二实施例的安装单元20数量为两个,借此可达到扩充插接埠的效果。

参阅图7与图8,在所述光纤连接器9的所述套接体92分别置入所述设置空间200时,每一安装单元20的所述导引部221是顶抵于该凸块923前方,而该端板23顶抵于该凸块923后方,同侧的所述凸扣部222扣抵于位于该中介件24一侧的对应的衔接板922上,使所述套接体92分别限位于同侧的所述凸扣部222与该侧板21间。综上所描述,也就是该第二实施例可以供两个光纤连接器9组装,并且同时辅助该两个光纤连接器9进行插拔动作,其中的组件相互作用关系与该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