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775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作显示装置时,为了保护发光器件、避免水汽、氧气等进入,通常需要在显示装置的封装层之上贴合盖板玻璃并利用光学胶粘合显示装置的封装层和盖板玻璃。通过盖板玻璃和光学胶来对显示装置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现有的显示装置,特别是便携式显示装置中,为了美观,通常在盖板玻璃的边框区域喷涂某种颜色的油墨,例如,黑色或白色的油墨。而由于喷涂的油墨层通常具有不平坦的表面,当通过封装胶来粘合显示装置的封装层和盖板玻璃时,封装胶不能完全覆盖油墨层的上表面,导致油墨层的上表面和显示装置的封装层之间存在间隙。由于该间隙的存在,自显示装置向外出射的光线将在该间隙中通过反射和/或折射来传播,从而导致显示装置在不同的观察视角下出现显示不均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边框区;显示装置包括封装层和与封装层贴合的盖板玻璃;盖板玻璃的边框区形成有环绕显示区的油墨区域,油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油墨层;显示装置还包括透明补偿层,透明补偿层覆盖盖板玻璃的显示区和部分边框区,且透明补偿层覆盖油墨区域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油墨区域在垂直于盖板玻璃方向的最大厚度a和透明补偿层在垂直于盖板玻璃方向的厚度b满足:a-b≤2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补偿层的透过率t满足:t≥50%。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补偿层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导电材料包括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聚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透明补偿层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主控电极;封装层和盖板玻璃在边框区开设有用于容纳主控电极的通孔;透明补偿层通过主控电极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于封装层和盖板玻璃之间、用于贴合封装层和盖板玻璃的光学透明胶;光学透明胶形成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和部分边框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形成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膜基板包括封装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和形成在基板上的有机发光功能层;封装层与基板贴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的显示装置,制作方法包括:在盖板玻璃的边框区涂覆形成油墨区域,油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油墨层;在盖板玻璃上喷墨打印形成透明补偿层;其中,透明补偿层覆盖盖板玻璃的显示区和部分边框区,且透明补偿层覆盖油墨区域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封装层或者盖板玻璃涂覆光学透明胶;将封装层和盖板玻璃贴合;以及对光学透明胶进行固化。

按照本申请的方案,在显示装置中增加透明补偿层,通过透明补偿层覆盖盖板玻璃的显示区和部分边框区,且透明补偿层覆盖油墨区域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便可以减小油墨层上表面与显示装置封装层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善由于油墨层上表面与封装层之间的间隙导致的不同视角下显示不均的问题。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导电材料来制作透明补偿层,可以进一步起到静电防护的效果,避免外界静电损坏显示装置的光电器件,延长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a为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b为沿图1a中a-a’的剖视图;

图2a为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b为沿图2a中b-b’的剖视图;

图2c为图2a、图2b所示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主控电极及其与显示装置的其它电气元件电连接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见图1a所示,为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b为沿图1a中a-a’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附图更加清晰地体现本实施例的发明点,适当地调整了图1b中各部件的比例;为了不模糊本实施例的重点,忽略了显示装置中一些公知的膜层。

下面,将结合图1a和图1b来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110和围绕显示区110的边框区。显示区110可用于实现预定画面的显示,而边框区通常设置有为显示区110内的各个显示像素提供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等。

显示装置包括封装层120和与封装层120贴合的盖板玻璃130。

盖板玻璃130的边框区形成有环绕显示区110的油墨区域131,油墨区域13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油墨层。例如,当期望形成的油墨为黑色时,可以喷涂三个油墨层来形成油墨区域。这三个油墨层例如可以包括两个黑色油墨层以及一个白色油墨层,其中,白色油墨层可以最靠近显示装置的封装层。由于制作油墨层的工艺限制,各油墨层的上表面通常不是平面,从而导致油墨区域的上表面也不是平面。

显示装置还包括透明补偿层140,透明补偿层140覆盖盖板玻璃130的显示区和部分边框区,且透明补偿层140覆盖油墨区域13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此外,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封装胶层150,封装胶层150例如可以形成在显示装置的边框区,用于粘合封装层120和盖板玻璃130。或者,封装胶层也可以采用全贴合的方式形成在封装层和盖板玻璃之间,也即是说,封装胶层可以覆盖显示装置的显示区以及部分边框区。封装胶层150的材质例如可以为光固化胶,通过首先将光固化胶液涂覆在需要进行粘合的区域,再进行光照(例如,紫外光照射)固化,从而实现封装层120和盖板玻璃130的粘合。

从图1b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由于设置了透明补偿层140,可以减小油墨区域131的上表面(也即,靠近封装层120的表面)与封装层120之间的最大高度差。

具体地,设置透明补偿层140之后,由于透明补偿层140具有一定的厚度,透明补偿层140的上表面与封装层120之间的最大高度差减小,使得封装胶层150可以更多地充入透明补偿层140、油墨区域131与封装层120之间的间隙。这样一来,当显示装置发出的光自封装层120下侧往上出射时,由于油墨区域131与封装层120之间的间隙较小,出射的光线将较少地进入该间隙中,从而改善了由于油墨层131上表面与封装层120之间的间隙导致的不同视角下显示不均的问题。

请进一步参见图1a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油墨区域131在垂直于盖板玻璃130方向的最大厚度a和透明补偿层140在垂直于盖板玻璃130方向的厚度b满足:a-b≤20μm。

通过将a、b二者之差设置至20μm以内,可以进一步确保油墨区域131与封装层120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进一步改善由于油墨区域131上表面与封装层120之间的间隙导致的不同视角下显示不均的问题。

此外,在这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制作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油墨区域的最大厚度来调整透明补偿层的厚度,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显示不均的问题。

在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透明补偿层的透过率t满足:t≥50%。

由于透明补偿层覆盖显示装置的显示区,较大的透过率可以尽可能地减轻透明补偿层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例如,显示亮度、显示对比度等)的影响。

参见图2a所示,为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b为沿图2a中b-b’的剖视图。

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同样包括显示区210和围绕显示区210的边框区。显示装置包括封装层220和与封装层220贴合的盖板玻璃230。盖板玻璃230的边框区形成有环绕显示区210的油墨区域231,油墨区域23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油墨层。显示装置还包括透明补偿层240,透明补偿层240覆盖盖板玻璃230的显示区和部分边框区,且透明补偿层240覆盖油墨区域23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透明补偿层240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这样一来,由于导电的透明补偿层240具有静电屏蔽的特性,可以对显示装置的各电气元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地防止静电对电气元件的干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制作透明补偿层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聚合物(pedot)。由于pedot中,3-和4-位都被侧基所取代,聚合反应只能在2-和5-位上进行,因此所得的聚合物是线性的(非交联的)、很少共轭缺陷的聚合物;而醚取代基又降低了单体和聚合物的氧化电势,使其更容易聚合,并且在氧化还原(掺杂和脱掺杂)的循环过程中更稳定。此外,pedot还同时具有电导率高(能够达到550西门子/厘米以上)、稳定性高的特点。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使本实施例的透明补偿层240起到更好的静电屏蔽效果,可以向透明补偿层240施加一固定的电压。例如,透明补偿层240可以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供电电源电连接,这样一来,可以使得透明补偿层240具有一恒定电位,更好地起到静电屏蔽的效果。

请进一步参见图2a和图2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主控电极250。封装层220和盖板玻璃230在边框区开设有用于容纳主控电极的通孔。透明补偿层240通过主控电极250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显示装置的主控电极250通常用于将显示装置从待机状态中唤醒。

参见图2c所示,为主控电极及其与显示装置其他电气元件电连接的等效电路图。从图2c中可以看出,主控电极250可以等效为一个常开开关。常开开关的其中一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显示装置的屏幕供电端口电连接。当使用者按下主控电极250后,常开开关闭合,电路导通,向屏幕供电,从而实现屏幕唤醒。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同样可以减小油墨层上表面与显示装置封装层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善由于油墨层上表面与封装层之间的间隙导致的不同视角下显示不均的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采用导电材料来制作本实施例的透明补偿层240,可以进一步对显示装置起到静电防护的效果,避免外界静电损坏显示装置的光电器件,延长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形成于封装层和盖板玻璃之间、用于贴合封装层和盖板玻璃的光学透明胶;光学透明胶形成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和部分边框区。采用全贴合的方式利用光学透明胶来进行封装层和盖板玻璃的粘合,封装层与盖板玻璃之间贴合的可靠性更高。此外,由于光学透明胶的透过率高,不会对显示屏的透过率造成不良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形成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膜基板可以包括上述的封装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上形成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层,彩膜基板上形成有彩色滤光阵列等结构。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和形成在基板上的有机发光功能层。封装层与基板贴合。

在这些可选的实现方式的一些应用场景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是柔性显示装置。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基板可以是柔性基板,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封装层可以是柔性封装层(例如,柔性封装层可以是薄膜封装层)。

参见图3所示,为本申请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可用于制作如上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310,在盖板玻璃的边框区涂覆形成油墨区域,油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油墨层。

步骤320,在盖板玻璃上喷墨打印形成透明补偿层。其中,透明补偿层覆盖盖板玻璃的显示区和部分边框区,且透明补偿层覆盖油墨区域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通过在盖板玻璃上形成覆盖油墨区域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的透明补偿层,可以减小透明补偿层上表面和油墨区域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这样一来,在将盖板玻璃与显示装置的封装层进行封装时,封装胶可以尽可能地填充盖板玻璃与显示装置的封装层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善由于油墨层上表面与封装层之间的间隙导致的不同视角下显示不均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330,在封装层或者盖板玻璃涂覆光学透明胶。在涂覆光学透明胶时,可以仅在显示装置的边框区进行涂覆,或者,也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和边框区同时进行涂覆,使得封装层与盖板玻璃全贴合。采用全贴合的方式利用光学透明胶来进行封装层和盖板玻璃的粘合,封装的可靠性更高。此外,由于光学透明胶的透过率高,不会对显示屏的透过率造成不良影响。

步骤340,将封装层和盖板玻璃贴合。

步骤350,对光学透明胶进行固化。在这里,例如可以采用紫外光照射的方式来对光学透明胶进行固化。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显示装置中增加透明补偿层,通过透明补偿层覆盖盖板玻璃的显示区和部分边框区,且透明补偿层覆盖油墨区域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可以减小油墨层上表面与显示装置封装层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善由于油墨层上表面与封装层之间的间隙导致的不同视角下显示不均的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